強迫勞動
」 美國 中國 移民署 緬甸 詐騙![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3/396733/sm-09ebd754b221ac955b87a2bf8cad12f7.jpg)
美國務院更新「官網美中關係」 措辭強硬批評中國
美國國務院近日更新官網上的美中關係簡介頁面,措辭較舊版更為強硬,且新版本三度提及「中共」,為此前所未見。根據國務院官網,新版內容在「中國在國際組織中的角色」部分指出,北京多年來安插中共黨員擔任國際組織的領導職位,並透過脅迫及拉攏手段規避其嚴重侵犯人權的責任。國務院認為,中國在推進自身利益的同時,損害了美國及其盟友和夥伴的利益。相比之下,2021年5月的舊版內容較為簡短,僅提及「中國在多邊組織,特別是在聯合國和各區域論壇中的影響力日益增強」。在美中關係的整體框架上,新版保留「戰略競爭是美國看待美中關係的框架」,但刪除了「與盟友和夥伴密切合作」、「重新強有力地參與聯合國體系」等內容,也未再提及美國將與中國在氣候變遷、全球公衛危機等共同挑戰上進行務實外交。新版強調,美國將以公平對等的原則處理與中國的關係,並專注於阻止中國侵略、打擊不公平貿易政策、反擊北京惡意網路活動、遏制中國對國際組織的操縱,並推動對中國侵犯人權行為的追責。與此同時,新版內容刪除了「美國對中援助」項目,並擴大「雙邊經濟關係」篇幅,強調美國將優先考量自身利益,並致力終止中國的不公平及非法經濟行為。國務院指出,中國的投資環境是全球最具限制性的市場之一,長期禁止外資進入關鍵產業,且監管執法缺乏透明度,使美國企業面臨重大挑戰。此外,新版內容亦指控中國透過強迫勞動與大規模國家補貼進行不公平貿易,進一步削弱美國企業競爭力。在科技領域,美國國務院強調將遏止中國透過合法與非法手段取得美國科技,以推進其軍事現代化,包括軍民融合戰略。美國將強化人工智慧等關鍵與新興技術的優勢,確保未來的發展以美國及盟友的科技為核心,而非依賴中國及其他獨裁國家不受信任的科技。美國政府將致力於反擊中共對美國政府、私部門及關鍵基礎設施發動的惡意網路攻擊。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4/396714/sm-851d31df161f0aabf0671e9326594a3d.jpg)
緬甸「詐騙之城」背後竟是中國人操辦 主導集團堅稱「沒有詐騙」
位於緬甸莫艾河(Moei River)一側的克倫邦(Karen State),過去是遭到戰火摧殘的荒蕪土地,而在8年之後,一座名為「水溝谷」(Shwe Kokko)、「金色樹林」(Golden Raintree)的城市矗立於泰緬邊界。原本主打旅遊、投資的水溝谷,實際上卻是以詐騙、洗錢與人口販賣而聲名狼藉,其幕後推手佘智江(She Zhijiang)目前正被關押於曼谷監獄,等待引渡中國。根據外枚報導指出,根據佘智江成立的亞太集團所釋出的宣傳影片,當中將水溝谷描繪成中國遊客的安全度假勝地與富豪避風港,試圖掩蓋這座城市陰暗的底蘊。亞太集團創辦人佘智江出生於中國湖南貧困村莊,14歲輟學學習程式語言,20多歲時便前往菲律賓從事非法線上賭博。2014年因經營非法彩票在中國被定罪,但他早已身在海外。2016年,他與克倫邦軍閥索奇督(Saw Chit Thu)攜手合作,提供資金與建築機械,在當地啟動水溝谷的建設項目,並承諾斥資150億美元打造一座集酒店、賭場與網絡公園於一體的現代化城市,甚至將此計劃標榜為習近平「一帶一路」倡議的一環。但隨著中國加大對泰緬邊境詐騙行為的打擊,水溝谷內的違法活動不斷浮現,同時也讓泰國旅遊業受到衝擊,泰國政府相繼封鎖邊境地區的電力與銀行資金流動,嚴控可疑簽證。報導中提到,水溝谷自2017年開始建設以來,對外一直謝絕普通遊客。自2021年軍事政變後,想要進入該處更是充滿艱險。從仰光出發的話,需歷經3天跋涉、穿越重重檢查站和封鎖路段;而從泰國出發的話,則需避開警方巡邏。亞太集團曾安排佘智江的同事、前中國廣西警察、後因涉嫌詐騙入獄的王富貴(音譯,Wang Fugui)作為導遊,帶領《BBC》記者參觀水溝谷。王富貴表示,佘智江一直致力於打造一個綠色城市。但根據《BBC》記者的觀察,水溝谷在繁華外表之下,實際上卻充斥著詐騙與非法賭博的交易。亞太集團在全城掛出巨幅廣告牌,分別以中文、緬甸語與英語標示「不允許強迫勞動」的警告,並要求「網絡企業」離場,但當地克倫族居民卻私下透露,詐騙生意依然猖獗。據了解,這些詐騙活動起源於十年前中國對柬埔寨無限制的投資熱潮,後來移至緬甸泰邊法外區,如今已成為一個數十億美元規模的產業,涉及來自中國、東南亞、非洲和印度次大陸的數千名工人,其中部分人被強迫工作、受盡折磨與毒打。在一個賭場中,由一位和藹的澳洲籍經理透露,現場僅有當地克倫族居民在玩射擊數字魚的街機遊戲,而內部設置的撲克與輪盤桌卻空無一人。澳籍經理解釋,該賭場建成已有六年,但隨著至少九家賭場陸續開張,客源日漸分散,而真正獲利的卻是在線賭博。現場工作人員中,有一位曾在詐騙中心任職的年輕女子也提到,他們要負責與潛在受害者建立親密關係,進而引誘他們投資加密貨幣並購買股份,這種轉化操作正是詐騙集團的核心手段。報導中也強調,雖然亞太集團一再否認詐騙活動,但當地居民一致認為,整座城市的大部分高樓大廈內仍在從事這類非法活動。也由於緬甸政府體制失效的關係,水溝谷所處的地區由各式武裝團體掌控,誰能建設、誰能經營,均取決於這些軍閥分子,並以此抽取非法利潤。而亞太集團創辦人佘智江在自曼谷監獄的接受電話訪問時堅稱,亞太集團絕不接受電信詐騙,但他也坦言,由於城市對所有人完全開放,拒絕不受歡迎的客人十分困難,使得詐騙份子仍能滲透其中。在佘智江缺席之際,目前水溝谷的營運由31歲的何英雄(音譯,He Yingxiong)接手,他與王富貴住在莫艾河畔的豪華別墅中,內部由眾多中國保鏢把守。何英雄強調,他們只是房地產開發商,提供優良的基礎設施與建築支持,而若有詐騙行為發生,當地人自有其法律體系處理。但《BBC》認為,在這片無政府狀態、由多股武裝勢力支配的土地上,所謂的法律體系僅是幌子,實際上許多詐騙中心依然活躍。除了水溝谷本身之外,佘智江還在妙瓦底(Myawaddy)等地建立了更大規模的詐騙園區。他曾偽裝成慈善家,成立華夏慈善基金會,並於2018年1月在馬尼拉以亞太國際控股集團董事會主席等身份揭幕水療館,聲稱每筆消費均會捐出10披索以資助貧困大學生。根據2017年香港公司註冊資料,亞太國際控股集團的大門兩側掛滿「華夏慈善基金會」、「亞太城智能家居科技有限公司」及「一帶一路中泰緬經濟走廊促進會」等空殼公司招牌。佘智江更與妙瓦底一位克倫邦地方武裝軍將簽約,獲得120平方公里土地開發權,並宣稱將以150億美元打造一座綜合性經濟開發區,吸引華商與政要圍攏其旗下項目。但隨著中國政府公開與他脫離關係,以及緬甸政府展開調查,佘智江在2022年8月被泰國逮捕,並因涉及人口販賣等問題遭英國政府制裁。國際刑警於2021年5月對其發布紅色通報,文件顯示,2018年1月至2021年2月期間,他及其團伙通過設立多個線上賭博網站招募了33萬名賭徒。儘管佘智江曾試圖透過外媒洗白其形象,但記者在水溝谷中所拍攝到的內部高樓、裝有鐵欄的窗戶,以及被軍方與民兵嚴密把守的場景,依然暴露出這座城市深陷詐騙與非法賭博的事實。此外,泰緬邊境日益頻繁的「走佬」現象也讓詐騙園區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大公報》近日在泰國邊境觀察到,多輛走私車源源不斷駛向位於妙瓦底對岸的詐騙園區,準備將大量「豬仔」及物資運入,顯示出當地詐騙網絡正試圖加速撤退。泰國副總理兼國防部長普坦曾表示,緬甸邊境因電詐犯罪每日損失高達230萬美元,而國際研究數據則顯示,美國每年因電詐損失達88億美元,全球詐騙損失更高達1萬億美元。在泰國、緬甸與中國三方加強打擊詐騙行動之際,妙瓦底商會主席Daw Myint Myint呼籲剷除包括KK園區與水溝谷在內的詐騙營區,期盼當地貿易、投資與旅遊業能夠恢復正常。中國最高人民檢察院也提到,2024年起訴電信詐騙犯罪人數近8萬人,同比增加超過50%。而泰國則表示,近期緬甸將向泰方移交約7000名詐騙相關嫌疑人,部分中國籍詐騙分子也在被遣返之列。而先前綁架中國演員王星的團伙成員已全部落網,10名中國籍詐騙嫌疑人近日被遣返回國。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0/396560/sm-11ef7acc665222f2c6ef87ce263ad9cf.jpg)
出國旅遊成詐團豬仔 內政部將點名5高風險國家「電子機票加警語示警」
近期屢傳詐騙集團以「免費旅遊」或「高薪工作」為誘餌,誘騙不知情民眾前往東南亞,結果最後淪為詐欺集團的豬仔,面臨遭到拘禁、強迫勞動等情形。內政部部長劉世芳對此於13日主持跨部會會議時,指示將越南、泰國、緬甸、柬埔寨、寮國等國家列為「五大高風險國家」,並指示移民署及航空警察局加強入出境宣導,提升旅客的警覺心,同時設立示警機制,以阻止可能遭詐騙的國人踏入陷阱。根據媒體報導指出,劉世芳表示,自2022年起,台灣發生多起國人遭詐騙誘騙至柬埔寨的案件,甚至被脅迫進入當地詐欺園區。政府與國際執法機構展開合作,從「預防、勸阻、救援、究辦」四大面向積極介入,成功降低遭害案件數。但由於詐騙集團的手法不斷變化,跨境犯罪組織將活動範圍轉移至緬甸、寮國等地,近期更屢傳國人因旅遊或工作遭騙至泰國,最後被困於泰緬邊境及緬甸地區,顯示此類犯罪行為仍然嚴重威脅國人安全。對此,內政部決議加強防範對策。針對越南、泰國、緬甸、柬埔寨、寮國等國家提升入出境查驗措施,透過機場宣導提高旅客警覺,並設立示警機制,即時勸阻可能被騙出國的民眾。內政部也建議國人下載外交部「旅外安全指南」APP,以確保能夠即時掌握當地安全資訊。交通部也將協調各航空公司,採取多種示警作法,包含在電子機票上加註警語,並向旅客發送防詐騙宣導圖卡,以提醒民眾注意海外詐欺陷阱。內政部強調,政府會依據《人口販運防制法》、《刑法》及《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持續打擊相關犯罪,並深化與國際執法機構的合作。此外,也將與非政府組織及台商組織聯手,加速救援旅外受害國人,提供必要的法律與人道援助。內政部也呼籲,國人應提高警覺,對於陌生的求職或旅遊邀約,務必謹慎查證,切勿輕信來路不明的高薪職缺或免費機票。如發現可疑訊息,可立即向內政部、移民署或警方通報,避免陷入詐騙集團的不法網絡,共同防堵這類跨境犯罪。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2/396052/sm-fb49c597cfd73858bb4ecde6c54e7d93.jpg)
BBC揭密緬甸邊境「詐騙城」 年輕正妹陪酒畫面曝
泰緬邊境莫伊河(Moei River)有一大片荒涼的玉米田,緬甸長期發生內戰,克倫邦(Karen)在8年前還是全世界最窮的角落之一,現在那裡滿是高樓,英國廣播公司(BBC)記者近日也前往「詐騙之城」揭密,園區找了一群年輕的大陸正妹陪酒。正妹陪酒。(圖/翻攝BBC News 中文YT,下同)據BBC報導,莫伊河靠緬甸那側的玉米田,有高聳的大樓,八年前克倫邦(Karen State)什麼都沒有,只有樹木跟簡陋的水泥建築,長期內戰讓該處成為世界上最貧困的地方之一,不過現在這裡被稱為「水溝谷」(Shwe Kokko)或「金色樹林」(Golden Raintree)。據悉,該城市背後的主導者是「亞太國際控股集團」(Yatai International Holdings Group)董事長佘智江,目前被關在泰國曼谷的監獄中,等著被引渡到中國大陸。從亞太的宣傳影片可見,也是陸客的度假勝地,更是有錢人的避風港。報導稱,佘智江想建立閃亮的城市,不過現在北京當局注意到他,極力打擊泰緬邊境上的詐騙行為,因為越多大陸人受害。而猖獗的詐騙損害泰國旅遊業,泰國也斷了邊境地區的電力,封鎖嫌疑人的簽證,水溝谷也受影響,無法維持營運。報導稱,從泰國過來只要幾分鐘,但要避開泰國警方和軍隊的巡邏。螢幕上播放佘智江影片。佘智江同事王富貴說,「佘先生一直相信要打造綠色城市」。王富貴表示,他曾是廣西的前警察,後來因涉詐騙入獄,但這是虛假的罪名,他在泰國監獄認識佘智江,之後成為幹部。王富貴表示,很多國家的有錢人租這些別墅,這裡有很多酒店、賭場。亞太集團稱,水溝谷現在沒有詐騙了,全城掛了中文、緬甸語看板,稱強迫勞動是不被允許的。不過當地人說,詐騙還是存在。一位年輕正妹指出,前幾周她曾在其中一個詐騙中心工作,她是模特團隊的一員,都由年輕貌美的女性組成,要聯繫潛在的受害者建立線上關係,如果時機到,再轉給聊天部門慫恿買加密貨幣公司的股份,不過她不喜歡那,後來被允許離開。當被問到集團賺了多少錢時,亞太拒絕回應,說這是機密。而記者也拒絕參觀卡丁車賽道、水上樂園等,當進入卡拉OK俱樂部,裡面的螢幕全播佘智江的願景的影片,俱樂部沒什麼人,只有工作的年輕中國女性,她們戴面具,跳了 下舞就坐下。一位地的克倫族員工因為怕有危險,只透露她的名字。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0/381430/sm-df65b197b92ee6c1cedd35783d701aa2.jpg)
英國番茄醬傳含「新疆強迫勞動」原料 歐盟將推出更嚴格法規
英國廣播公司(BBC)近日揭露,多家英國超市銷售的標榜「義大利」來源的番茄泥產品,可能含有來自中國新疆的番茄,而該地番茄生產被指涉及強迫勞動。根據《BBC》的報導,測試顯示在英國和德國銷售的17款番茄泥產品可能含有中國番茄。這些產品中,部分名稱或描述使用了「義大利」字樣,如Tesco的「義大利番茄醬」、Asda的「雙倍濃縮義大利番茄泥」、Waitrose的「義大利番茄泥」等。檢測結果指出,這些產品部分實際含有中國來源的番茄。報導中指出,新疆是中國番茄生產重地,其種植量佔全球約三分之一,但根據聯合國和多位當地居民的指控,新疆番茄田中涉及對維吾爾族及其他穆斯林少數民族的強迫勞動。受害者表示,在拘留中心內被迫每天採摘數百公斤番茄,未達配額者甚至遭到酷刑對待。不過中國政府則否認強迫勞動指控,稱相關報告是「基於虛假資訊」。調查顯示,新疆番茄醬透過火車運至義大利加工,再銷往歐洲市場。義大利番茄加工公司Antonio Petti集團被指是主要收件人,2020年至2023年間從新疆冠農公司進口了超過3600萬公斤番茄醬。該公司產品供應給多家歐洲超市,包括Tesco、Asda和Lidl等。雖然Antonio Petti否認使用強迫勞動相關產品,但BBC臥底記者發現,該公司工廠內仍有標示「新疆冠農番茄製品」的原料桶。公司代表承認,為降低成本,有時使用中國番茄。多家英國超市對BBC的指控提出異議,並強調內部調查未發現中國番茄來源。部分超市如Tesco已暫停相關產品供應,Rewe則全面下架相關商品。Lidl承認曾短期使用中國番茄,但目前已停止。Antonio Petti則表示,未來將停止從中國進口番茄製品,並加強供應鏈監控。英國目前的《現代奴隸制法案》對供應鏈監管力度不足,非政府組織反奴隸制國際警告,英國可能成為強迫勞動產品的「傾銷地」。與此同時,歐盟計劃推出更嚴格的相關法規。英國議會近日就此問題展開討論,將考慮透過更清晰的標籤政策提高消費者知情權。專家指出,這一事件反映了全球食品供應鏈中的勞工剝削問題。食品律師東戈表示,「當我們看到廉價產品時,應該質疑它的真實成本,以及背後的代價由誰承擔。」消費者在選購食品時,應更加注重產品來源與倫理供應鏈標準,避免成為剝削行為的間接助力。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1/373531/sm-5de449c7ba869ea671838a2876764531.jpg)
產學合作僑生護照遭校方扣留恐涉債權脅迫 綠委籲儘速釐清
「3+4產學攜手合作僑生專班」由僑務委員會2014年主導並實行至今。該計畫主旨為招收海外僑生來台就讀3年制技術型高中,畢業後再直接升讀4年制技專校院,以培用我國重點產業發展所需優質人才。近期,具《報導者》揭露,該計畫存在多種失序行為,其中實習培訓不足,加上缺工嚴峻,導致部分廠商利用不健全的工時制度,讓相關計畫的僑生淪為可替代勞動力。不僅如此,負責合作承辦的台灣各地私立高職工作人員協助僑生入關事宜後,竟收走僑生護照代為「保管」,發放預先準備的中文名牌和手機SIM卡。民進黨立委洪申翰表示,在2024年的台灣,竟然還有學校用「扣留護照」這種不文明的方式,作為控制外籍學生的手段,簡直匪夷所思。洪申翰表示,近期有多位僑生透過不同管道向他投訴,說他們透過僑委會的「僑生產學攜手合作班」專案來台就讀,但他們的護照在入境台灣準備就學前,就被校方以「擔心學生護照遺失,補辦很麻煩」為由收走。洪申翰強調,校方用這樣的理由實在荒謬,難以令人信服。洪申翰指出,這種做法已經涉嫌「人口販運」的法律問題。依據《人口販運防制法》第2條中明確規範,不法手段包括基於剝削意圖或故意扣留重要文件的行為。而《護照條例》第32條也明確指出,非法扣留他人護照、以護照作為債務或債權擔保並對他人造成損害的行為,可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此外,內政部移民署於2017年發出的函釋也明確要求教育部向各級學校宣導,任意扣留護照可能觸法。他強調,該舉動完全是違法行為,沒有任何正當理由。洪申翰說明,相關僑生和學校間的關係,不僅僅是學業上的交流,更涉及實習中的勞動力需求與供給關係。校方扣留學生護照,已經具有威脅控制勞動力的「強迫勞動」和債權脅迫的性質。尤其參加產學合作來台就讀的僑生,大多是僑居地家境清寒的孩子,來台灣是為了政府的學費補助,能一邊讀書一邊參加實習工作,並獲得「實習津貼」。然而,部分學校卻以此方式試圖更進一步控制這些學生,令人不齒。洪申翰表示,「僑生產學攜手合作班」計畫立意良好,確實幫助了不少僑生,但多年來已多次傳出類似弊端並遭到批評。令人遺憾的是,時至今日,部分學校仍有此惡行,令人無法接受。基於確鑿的事證,他已提醒僑委會委員長徐佳青必須儘快完成全面清查,並強調,這絕對不是學校私下將護照還回去就能解決的問題,對於扣留護照的學校,應追究其法律責任,甚至將違法學校自僑委會的合作計畫中剔除。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7/367637/sm-8767fdf908f4c2d4b396be38717ea280.jpg)
世界尊嚴勞動日 勞團:台灣因強迫勞動屢遭國際關注
每年的10月7日為「世界尊嚴勞動日」,立委范雲與台灣勞工陣線協會、TTNC Watch 等團體舉辦「Workers Deserve Peace and Democracy:捍衛勞動尊嚴,強化工會力量」記者會,強調工會應挺身捍衛勞工權益,並支持和平與民主這兩項永續生計的關鍵要素。ITUC每年發布的全球權利指數,對各國遵守集體勞工權利的情況進行評級,並記錄政府和雇主侵犯國際公認權利的行為。2024年,亞太地區因為持續發生系統性侵害勞工組織工會及罷工基本權利的事件,平均得分為4.13,成為全球勞動處境第二差的地區,僅次於中東與北非地區(MENA)平均得分的4.74。其中,阿富汗和緬甸的評等為5+,代表著由於法治的崩潰,權利得不到保障;孟加拉、菲律賓和韓國都有工會成員被殺;韓國政府持續透過司法濫權,將工會活動定調為犯罪行為;印尼政府透過《創造就業法》,取消了幾乎所有勞工的最低工資保護和集體談判權。台灣在這份報告中雖然取得評比為2,顯示勞工集體權利較不被侵犯。但殷鑑不遠的是台灣在1987年才解除戒嚴令,即使解嚴後,在資本家的強烈集體抗議與要求下,國家仍長期以「工運流氓」系統性地的整肅與清算勞工運動。直到2011年5月1日修正施行《工會法》、《團體協約法》及《勞資爭議處理法》,建立不當勞動行為裁決機制,才初步有相關保障,然而裁決機制在上路超過十年後,工會組織率並無大幅攀升,此外迄今仍有部分勞工不得進行罷工行為,甚至遭限制籌組工會,都已違反相關勞動人權公約。范雲表示,這是她與勞工陣線共同召開尊嚴勞動日記者會的第四年,過去也曾對外送員薪資演算法不透明的問題一起倡議,以及共同呼籲勞動部訂定《最低工資法》。此次尊嚴勞動日的主題是強迫勞動,過去曾協助過烏干達籍血汗學工案,她認為外籍移工在臺灣的處境仍屬危殆。范雲說,運動員的勞權以及工會權也應納入考量;經過預算案以及多次質詢,體育署上個月承諾,會輔導企業聯賽運動項目組成工會。台灣勞工陣線副秘書長楊書瑋表示,台灣勞工陣線成立於1984年,即以「政治民主、社會民主、經濟民主」作為組織核心理念,民主不只是政治價值,更應走入經濟生產的領域,然而台灣低迷的工會組織率,使得台灣集體勞動關係嚴重失衡,民主的概念無法深入經濟場域。雖然2010年啟動了新勞動三法時代,但台灣工會數量並沒有顯著成長,截至目前為止2024年企業工會為953家(較去年同期增加11家)、產業工會則為264家(較去年同期增加6家),更遑論團體協約覆蓋率極低,顯示出台灣在推動集體勞動權益方面,仍有長路要走。楊書瑋指出,台灣面對勞動力不足的挑戰,產業界依然採用壓低勞動條件的舊模式,對政府施壓以擴大引進移工,這不僅阻礙了產業升級,也加劇了低薪問題。台灣在國際間就因強迫勞動問題屢屢遭到關注,進而損害了台灣的國際形象,過去便因移工、漁工重大強迫事件屢屢遭到美國及歐盟的警告,甚至遭列名美國「童工及強迫勞動製品清單」。此外層出不窮的外籍學生頻頻遭受不法剝削的「學工事件」,都再再顯示現代奴隸的狀況仍存在於台灣,因此政府應強化國內終止強迫勞動的法制,預防及消弭國內發生強迫勞動案件。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6/363646/sm-43006f8fb216305afa5370ce7dd22698.jpg)
美饒舌大咖「吹牛老爹」遭控3大罪 起訴書曝光犯罪細節
美國知名饒舌歌手「吹牛老爹」(Sean ”Diddy” Combs)日前遭到美國警方逮捕,紐約南區美國檢察官辦公室對吹牛老爹提出了三項指控,分別是詐騙共謀、性販運和為從事賣淫而進行的運輸。如果罪名成立,吹牛老爹恐面臨終生監禁。綜合外媒報導指出,起訴書中指出,吹牛老爹多年來一直虐待、威脅並脅迫女性和其他人,以滿足自己的性慾,保護聲譽,並隱瞞自己的犯罪行為。他利用自己領導的商業帝國的資源和影響力,創建了一個犯罪企業,參與多項非法活動。這個所謂的「企業」涉及廣泛的犯罪活動,包括性販運、強迫勞動、綁架、縱火、賄賂和妨礙司法等。起訴書指出,吹牛老爹的員工、保安人員、家庭員工和高級主管都是這個犯罪網絡的一部分。而其中特別引人注目的,是所謂的「怪胎派對」(Freak Offs)的存在,這些精心策劃的性表演,是由吹牛老爹親自安排和指導,他會給受害者下藥,並強迫她們與男性性工作者進行長時間的性行為。報導中提到,這些派對有時會持續數天,涉及多名職業性工作者。吹牛老爹的員工會安排受害者和性工作者的旅行,預訂酒店房間,儲備毒品和其他物品,同時也負責事後清理現場。除此之外,吹牛老爹還保留這些派對的畫面,其中包含許多受害者不知情的情況下拍攝的。他利用這些敏感、可能引起刑事指控的影片作為控制受害者的籌碼,以此來確保他們能為過程中的犯罪行為保持沉默。起訴書也提到2016年吹牛老爹毆打女性的事件,當時吹牛老爹在洛杉磯一家酒店毆打其時任女友卡文圖拉(Casandra Ventura),誇張的行為甚至被酒店監視器給拍下。後續執法部門在搜查吹牛老爹位於邁阿密和洛杉磯住所時,在當中發現大量犯罪活動相關的物品。其中包含毒品、超過1,000瓶嬰兒油、潤滑劑,另外還有許多槍支和彈藥。其中包括3支序列號被磨損的AR-15步槍和一個彈鼓。紐約檢方表示,在訪談超過50名受害者與證人後,目前已有數十名受害者和證人提供了詳細、可信和相互佐證的訊息,檢方預計人數還會持續增加。而面對這些指控,吹牛老爹表示不認罪。他的律師阿格尼菲洛(Marc Agnifilo)堅稱吹牛老爹「對這些指控是無辜的」。然而,法官塔諾夫斯基(Robyn Tarnofsky)拒絕了吹牛老爹的保釋請求,理由是即使在監控下,這種犯罪也可能在閉門私下後發生。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5/359735/sm-f91c4bf9ae4eecc040d901839720a361.jpg)
齊心打擊人口販運 內政部辦跨國合作工作坊
內政部舉辦「2024年防制人口販運國際工作坊」於29日結束,會中來自美國、加拿大、澳洲、韓國、越南、印尼、泰國、馬來西亞、印度、比利時、英國等11個國家的官方人員、專家學者及民間組織代表,針對「強迫犯罪下的非典型人口販運被害人」、「各國防堵跨國人口販運犯罪策略」、「防制強迫勞動及器官摘取之關鍵策略」及「性剝削人口販運被害人權益保護及挑戰」4項議題,進行充分的討論與交流。移民署署長鐘景琨指出,新冠疫情期間,我國及英國等國家皆有破獲新型態的人口販運犯罪案件,包括強迫他人從事犯罪活動的勞動剝削及器官摘除等,顯示人口販運犯罪情形已更為嚴峻,致使各國防制工作及策略深具挑戰與難度。因此此次工作坊特別針對新興的犯罪態樣,邀請具有實務經驗的官方人員及專家學者分享偵辦技巧及防制的具體策略,期盼有助於各國提升打擊力。本次與會人員提出許多重要的人口販運防制觀點,如英國憫研顧問民間組織的創辦人,也是我國清華大學傑出校友江玉敏提到,應重視被害人與罪犯身分重疊情形,各國應該遵守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的建議原則,也就是人口販運被害人不應該因為非法進入或居留轉運國和目的地國而受羈押、控告或起訴。東協-澳洲防制人口販運計畫越南辦公室國家計畫研究員Van Nguyen表示,各國開展聯合調查的主要挑戰,在於被販運者的原籍國和的目的地國對於當事人身分認定的意見不一,原籍國認為當事人是人口販運被害人,目的地國則認為當事人是簽證逾期居留者和罪犯;隨者地緣政治衝突之興起,產生了新型的人口販運犯罪型態,印度警察基金會人口販運問題研究與學習中心主席PM Nair提到,印度警方於2024年逮捕4名嫌犯,竟然涉嫌販運印度籍被害人加入俄軍參與烏俄戰爭。移民署表示,聯合國2000年的「人口販運議定書」序言明確揭示,防制人口販運須在被害人原屬國、過境國及目的地國間,採取綜合性之國際合作,方能有效預防及打擊人口販運。因此,臺灣將持續舉辦「防制人口販運國際工作坊」,藉由國際交流,使防制人口販運工作能與時俱進,也期盼與更多國家保持實質緊密的合作關係,齊心打擊人口販運,守護人權價值。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3/347173/sm-c147a5b02151689f81e4578f7dcf2cc4.jpg)
外籍漁工強迫勞動問題 洪申翰憂台灣將再遭制裁
澎湖漁船大進滿在金門東北外海作業時遭中國大陸海警船帶走,船上有2名台籍,3名印尼籍漁民。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3日審查與相關國家的貿易協定,洪申翰對於外籍漁工權益保障議題指出,我國遠洋漁業負面事件常受到國際關注,尤其歐盟近期通過的「企業永續盡職調查指令」,也令人擔心台灣又要遭到制裁,政府應就影響面做好盤點,並提供相關輔導措施。漁業署長張致盛也承諾,將於三個月內提出相關指引及輔導措施。洪申翰說,前陣子有幾個在台的外籍漁工組織,向他提到很多關於外籍漁工面對到的問題,尤其是薪資拖欠,有時候長達六個月都拿不到薪水。也有許多僱主沒幫外籍漁工做保險,所以當有船員死亡的時候,就沒辦法拿到賠償。洪申翰表示,我國近年在遠洋漁業上,持續都有受到國際的壓力,這也包括2015年曾被歐盟列入「打擊IUU漁業不合作國家」的黃牌、2022年又被美國列入「童工及強迫勞動製品清單」;另外在這次台美21世紀貿易協定談判上,台灣的遠洋漁業也相當受到關注。洪申翰說,今年五月歐盟通過了「企業永續盡職調查指令(Due Diligence, DD)」,其實許多專家都提醒,這部法令很可能會衝擊到台灣的遠洋漁業,我們好不容易之前拿掉了歐盟IUU的黃牌,之後又要擔心我們的遠洋漁業又要再面對到DD法的制裁。洪申翰詢及,農業部是否已針對這個法令做好評估,以及影響方面的盤點?農業部次長黃昭欽僅表示,未來會持續關注。洪申翰質疑,歐盟五月就通過,現在已經七月,所以到目前都還沒做嗎?漁業署長張致盛則說明,漁工權利的保障本來就要做,另外歐盟初步通過的法案其實是針對大企業的部分,台灣的遠洋漁船都是小型漁船。洪申翰指出,接下來這些遠洋漁船,如果把貨賣給大型水產企業的時候,還是在一個供應鏈的關係上,一樣會間接面對這相對應的問題。農業部必須先弄清楚我們遠洋漁業的運作方式中,哪些可能未來會受到影響。張致盛表示,目前評估正在委託相關學者專家來做,但內部初步檢視,目前因應DD法會受到影響的部分,也會從管理面來強化不完善的地方,例如工時登記及保育方面。洪申翰說,去年行政院政務委員羅秉成其實有提到,針對歐盟DD法上路,政府會先研究並提供相關的指引及輔導,目前這個指引的進度為何?張致盛表示,目前已完成內部盤點,但還未請外部來協助。洪申翰要求,漁業署應於三個月內提出因應歐盟DD法的相關指引及輔導措施,漁業署也回應將盡力完成。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7/345077/sm-dcc4eb98a03a9761e55fde2e3af97b69.jpg)
深耕雙邊合作 台美聚焦非法捕撈、漁業細項相互交流
台美雙方就續簽「台美漁業及養殖合作瞭解備忘錄」達成高度共識, 而雙邊分針對打擊非法、未報告、不受規範漁撈行為、公海登檢、電子觀察員、國際參與、氣候變遷等跨域議題深入討論,漁業署也承諾於年底提出最終調查報告。「2024年台美漁業雙邊諮商會議」日前在美國華盛頓特區召開,漁業署23日發布新聞稿指出,漁業署長張致盛偕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組長林家榮率相關單位,與美國國務院、商務部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美國在台協會等單位,就國際漁業議題進行年度諮商。漁業署表示,2024年會議雙方分別介紹近期漁業政策發展,針對打擊非法、未報告、不受規範(Illegal, unreported and unregulated, IUU)漁撈行為、公海登檢、電子觀察員、國際參與、氣候變遷等跨域議題深入討論,並就續簽「臺美漁業及養殖合作瞭解備忘錄」進行意見交換,雙方達成高度共識,持續強化臺美漁業合作。漁業署指出,台美雙方並於諮商會議前6月20日舉行工作會議,就美國2023年國會報告內容調查進度進行諮商及意見交流,討論我國漁船涉及IUU漁撈行為之調查進展,以及強迫勞動議題,我方針對健全漁工工作環境的努力提出說明,承諾於年底提出最終調查報告。漁業署強調,台美在漁業及養殖合作備忘錄架構下定期舉行雙邊諮商會談,持續深化合作,履行國際規範,致力促進漁業永續。我國作為國際社會一員,今後持續致力於強化漁業管理,加深與美國及相關國家就漁業管理與勞動議題共同合作。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0/334540/sm-fffeed9c71476b8ba30564820388c061.jpg)
台美貿易倡議談判 圍繞農業、環保、勞動議題交換意見
為期五天會議的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第二階段談判3日落幕,各界人士對於談判協議後的雙邊貿易的進展都高度關注。行政院經貿辦表示,雙方對於農業、勞動、法規制定等議題充分交換意見,會議收獲豐富,對後續談判具有相當大的助益。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去年8月於華府舉行實體談判,而此次在台北進行的第二階段第二次談判,雙方主要聚焦農業、環保、勞動、法律制度、行政措施、國際標準等議題展開討論。農業議題方面,雙方討論如何透過科學、以控管風險為基礎的決策、採取透明完善法規作法等作法,尋求可促進農業貿易的法規,同時討論促進糧食安全與創新技術等生產作法的合作機制,藉以提高農業生產力,減少土地、水以及燃料的使用,有助氣候調適及韌性。政務委員鄧振中向美方表示,希望台灣出口美國的加工肉品如:香腸、肉鬆盡快核准。另外,還有台灣出產的鳳梨、芒果等食品都需要分散市場。目前我方已向美國提出申請,希望核准程序能夠加速。環境議題部分,雙方討論如何深化貿易與環境議題的合作,包括推動綠色企業、綠色就業與經濟去碳化,也討論交換貿易與環境等議題資訊,還有共同推動自然資源保育等環保議題。勞動議題方面,雙方討論如何推動保障國際認可的勞動權益,包括消除全球供應鏈中的強迫勞動,以及企業於協助保障勞動權益所扮演的角色與責任,且台美將合作發展更具包容性的貿易政策,創造更多機會,促進性別平等,彰顯貿易可以成為良善的正面力量。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8/324488/sm-1c702f445f61272d35dcef1ee78187ca.jpg)
針對中國!法議員提「殺戮法案」懲罰大陸快時尚 遭轟害到窮人
中國大陸快時尚產品席捲全球,嚴重衝擊傳統時尚品牌及成衣產業,與頻繁爆出製造大量垃圾、環境汙染、化學材質導致不孕或致癌問題。法國保守派議員安托萬(Antoine Vermorel-Marques)因此提出每件加收5歐元(約新台幣172元)的懲罰性「殺戮法案」,掀起輿論兩極反應。據《法蘭西24》報導,現年31歲安托萬為宣傳其提出的殺戮法案,刻意在TikTok上傳模仿青少年開箱快時尚、超快時尚產品影片,點名手中大陸品牌「SHEIN」的鞋子含有致人不育的有毒物質、中國快時尚殘害法國紡織業。法國保守派議員安托萬(Antoine Vermorel-Marques)。(圖/翻攝自TikTok)樂施會(Oxfam)法國分會警告,拋棄式、一次性的快時尚產品會為社會和環境帶來災難性後果。安托萬則幾乎鎖定平均售價僅7歐元(約新台幣241元)、每天新增6000到11000種新產品的SHEIN提出殺戮法案,並稱該品牌破壞了法國紡織業。撇開快時尚不屬於時尚議題,反對者稱法案變相懲罰消費者,未來必須花更多錢才能買到最新流行的服飾,「這是懲罰與限制窮人購買負擔得起的時尚服裝」。社會分析機構Futuribles研究主管德索奈(CécileDésaunay)則認為,法案實際是獎勵消費者購買「永續時尚」產品的機制。安托萬也強調,殺戮法案不是稅,而是要使用者「付出汙染的代價,如果你不選擇汙染,對你和地球都是雙贏」。不過,國際地球之友(FOEI)指出,ZARA、H&M、Primark和Uniqlo等品牌也都有相同問題,甚至牽涉中國維吾爾族強迫勞動的人權問題。另據《美爾街日報》報導,快時尚2023年銷售額達到近320億美元(約新台幣9980億元)。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1/321541/sm-92f8bdae1f86fa24e981c9b170bf2238.jpg)
南韓醫改陷僵局「警察強制調查」 醫師協會嗆:獨裁國家才這樣做
由於南韓政府推動醫療改革、計畫擴招醫學院學生,結果此舉引發南韓醫界不滿,大量的實習醫師、住院醫師宣布辭去工作、罷工,讓南韓醫療體系受到嚴重衝擊。但南韓政府不僅態度強硬、要求醫師們回歸原本崗位,甚至傳出有警察開始強制調查醫師辭職一事。而醫師協會方面則回嗆「這是在獨裁國家才會發生的事」。綜合南韓媒體報導指出,由於辭職的醫師人數十分龐大,嚴重衝擊到南韓各地醫院的醫療情況,南韓政府日前表示,如果罷工、辭職的醫師在3日前返回崗位,會「盡可能從輕處理」。但如此要求反而更激化罷工醫師們的反應。而隨著期限的過去,南韓政府對於未回歸的住院醫生,開始進行正式的行政處分和司法程序,行政安全部長李相珉表示「按照法律和原則進行各種行政處分,必要的話,還將進行司法懲罰」。而依照先前南韓政府的公告來看,這些事情將會從4日開始進行。(圖/達志/美聯社)而大韓醫師協會緊急應對委員會3日在首爾汝矣大道附近舉辦了「反對醫學院定額增加和必需醫療政策套餐的全國醫生總動員大會」。據警方估計,參加集會的有1萬2000人,主辦方大韓醫師協會估計有4萬人。面對南韓政府的強硬態度,甚至揚言讓警方強制調查的行為,大韓醫師協會緊急應對委員會則回嗆「這是在獨裁國家才會發生的事」、「失去理性的基本權壓迫」,「沒想到大韓民國是一個可能濫用嚴重法律應用的獨裁國家」。醫協緊急應對委員長金澤宇也在動員大會上痛批「政府正在以超法規命令壓迫住院醫生」。醫協方面也強調,住院醫生的辭職是行使憲法保障的職業選擇自由,並主張政府正在強迫勞動。如果政府接連進行許可暫停處分、調查、起訴等,則可能各別進行刑事、行政、憲法訴訟。(圖/達志/美聯社)報導中也提到,根據南韓憲法第37條第2項規定,國民的所有自由和權利在國家安全保障、秩序維持或公共福利需要的情況下,可以通過法律進行限制。但這項命令僅在醫療法、藥師法、貨物汽車運輸事業法中規定。到目前為止,在醫療界罷工中四次、2022年貨運聯盟罷工中一次發動過。面對政府企圖用民眾的健康道德施壓醫師的情況,醫協緊急應對委員會媒體宣傳委員長朱秀浩表示「應該是我們和政府之間進行討論,為什麼要牽扯到民眾?」、「不應該是對我們說讓病人回去醫院,而應該是對政府說放下固執」。面對政府與醫界的硬碰硬,錦江大學吉林醫院的教授嚴重植表示「現在的情況已經堪稱是災難,幾乎成為無法恢復的狀態」、「各培訓醫院應該考慮如何填補當前的人力空缺,並且必須完全改變方案」。(圖/達志/美聯社)首爾大學醫院病理學部的教授鄭進行也認為,住院醫師們的罷工並非是為了保護自身利益,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便政府將狀況恢復到原點,但也會有相當大數量的醫師不會回歸到前線。而目前南韓當地醫療空缺的情況,也因為醫師們的罷工顯得十分嚴峻。根據中央急診醫療中心的綜合情況板,首爾阿山醫院目前已經宣布,急診室不能再接受內科系重症監護室(MICU)病人。世宗醫院也表示,僅能部分接受心肌梗塞、腦出血等急診病人。首爾聖母醫院也表示,如果只是皮膚撕裂、有創傷等輕微症狀的病患,目前是無法接受急診的。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5/282495/sm-00b97748f6759d7b7a8f8f4e6b837aa9.jpg)
美列非法漁業名單台灣又上榜 美方肯定已改正先前缺失
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於2023年的報告裡,列出7個涉及非法漁業行為的國家和實體,其中包括大陸、台灣、安哥拉、格瑞那達、墨西哥、甘比亞和萬那杜,這也是台灣繼2021年後再次上榜。但今年美國也肯定台灣有採取措施改正之前所列事項,因此也獲得正面認可。2021年的「國際漁業管理改善報告」,台灣首次被列入非法漁業(IUU)及混獲(Bycatch)名單。2023年的「國際漁業管理改善雙年度報告」中,台灣則另外被指2項新議題,包含台灣漁船涉違反鯊魚全魚利用規定、捕撈鮪魚涉強迫勞動。農業部漁業署表示,對於2023年的所指議題,台灣須提交與IUU調查及相關處置內容的書面資料,美方也了解台灣在漁工人權議題方面已採取改善措施。漁業署強調,漁業署在2021年首度被列入非法漁業及混獲名單後,已展開涉案漁船的個案調查,也具體說明強化打擊IUU漁捕的漁業管理改善計畫,並參考美方規範的相關法規,以減少混獲。因此,今年美國也肯定台灣有採取措施改正之前所列事項,獲得正面認可。據NOAA漁業處指出,獲負面認證的國家或實體的漁船,恐會被拒於美國海港外,水產品要進口美國也可能因此受限。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277404/sm-6fa5b6b260f780e0e2011dc0d76c560f.jpg)
中國人湧入柬埔寨犯罪頻傳 蒙面槍手闖醫院「劫走中國籍囚犯」
柬埔寨發生一起囚犯保外就醫脫逃的狀況,一名45歲的中國籍陳姓囚犯在當地涉及重大毒品案,被判處52年有期徒刑,不過他佯裝牙痛難耐,獲准到牙科醫院接受治療。沒想到,就在就醫過程,有多名蒙面武裝歹徒突然闖入醫院,持槍劫走囚犯。多名蒙面歹徒現身,劫走中國籍囚犯。從監視器畫面可見,當時有多名蒙面持槍黑衣人駕車來到市中心的一間牙科醫院,襲擊押送囚犯的獄警並劫走囚犯。根據《柬中時報》報導,這起事件發生在17日上午,地點位在當地第二大城市暹粒,這些蒙面持槍黑衣人劫走的陳姓囚犯年齡45歲,他在2009年2月11日因為涉及重大毒品案被捕,並遭判處52年有期徒刑。暹粒市警方表示,黑衣人劫走囚犯之後,把犯案車輛、槍械、面具、衣服等丟棄在一處郊區。監獄總局發言人諾索萬那已證實有這起事件發生。警方正展開調查。根據英文線上時事雜誌「外交家」(The Diplomat)先前報導,柬埔寨跟中國簽「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後,當地不加限制與未受規範的發展使跨國犯罪事件增加,據柬埔寨國家警察總署(National Police)的報告指出,2019年與外籍人士有關的341件刑事案件中,有241件涉及中國居民。2022年初以來,柬埔寨傳出多起中國幫派與犯罪集團犯下的綁架、禁錮與強迫勞動事件,也形同削弱兩國民眾之間的信任。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263801/sm-91c1bed9b0cd9370127296e34be5bdd0.jpg)
假留學輸入外國學工 監察院糾正教育部、勞動部及移民署
監察院今(17)日發布調查報告指出,近年來「假留學、真打工」亂象層出不窮,不肖份子扭曲、利用留學生名義變相輸入勞動力的制度漏洞,從中獲取高額不法利益,甚至讓我國背上人口販運強迫勞動之萬國公罪,監察院通過監察委員王美玉、王幼玲、葉大華的調查報告,並糾正教育部、勞動部及內政部移民署。王美玉、王幼玲、葉大華調查發現,我國少子女化狀況持續,致大學缺乏生源,面臨生存危機,加上國內產業面臨缺工,境外生被仲介至工廠從事低薪、超時工作,淪為廉價學工事件頻傳。從康寧大學、育達科大、建國科大到中州科大事件,在在凸顯原來立意良善的國際留學生就學政策,竟被不肖份子扭曲,利用留學生名義變相輸入勞動力的制度漏洞,從中獲取高額不法利益,尤以中州科大烏干達留學生不惜背負高額債務,來台後遭受債務拘束,被仲介至工廠從事與報酬顯不相當的勞力密集工作,淪為低薪之廉價學工、成為人口販運被害人,違反國際公約,嚴重損及我國國際聲譽。監委調查發現,外交部自2016年起辦理我國學校招收外籍學生之簽證審核作業,因駐外館處發現疑似人力仲介招生等諸多疑慮,拒件達21校次、共379人,其中包括105年中州科大印尼籍10位一般生申請來台簽證案全部駁回,並函教育部,但是教育部僅請學校說明,對於拒件之原因未能深入去查明背後可能潛藏之犯罪動機,漠視其中更深層之學工、人口販運問題;之後外交部於2019年辦理烏干達籍學生簽證審查後,再次主動函請教育部對學生實際在台就學情形進行訪視,以防範「假就學,真打工」之弊端,然教育部竟仍查無異狀,無法即時阻卻違法,錯失機先,致不斷爆發學生淪為血汗學工事件。3位監委指出,教育部為利新南向產學專班學生申請來台簽證,自2017年起函請外交部特別放寬學生簽證審查條件,如專班團簽原則、免予逐一面談及取消語文能力及學業成績等作為簽證准駁之必要條件;但外交部駐菲律賓代表處審查高苑科大招收2019年「產學合作專班」居留簽證時發現,全數學生均無法提供財力證明,而是以學校獎學金證明做為替代文件,不符合相關規定;外交部函請教育部表示是否同意認可,教育部竟以外國學生係向學校申請入學,學校已核發入學許可,請代表處依權責綜合審酌學生財力情形;相關作為顯見推諉,導致血汗學工爭議持續延燒。3位監委指出,監察院過去調查相關學工案已提出請教育部就研擬中的「專科以上學校校外實習教育法」草案,儘速完成相關法制作業,該部迄未積極完成,洵有未當;另外,為確保境外學生校外實習及工讀權益,教育部雖認已責成學校應將「學校、學生及廠商的三方實習合約」與「學生與廠商的雙方工讀合約」做明確區隔,不得將工讀合約併入實習合約中,且規定實習屬學習之一部分、應與專業及教學目標結合,惟實務上外籍生經常在同一家公司、工廠實習與工讀,兩者合併疑有超時工作、實習與就讀科系專業未符等爭議依然層出不窮,教育部相關措施無法根除上述問題。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9/247029/sm-b4c8a5284aa1f12569c39799d1aa9e54.jpg)
陸國務院發表《美國侵犯人權報告》 批美已成「全球人權發展攪局者」
中國大陸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8日發表《2022年美國侵犯人權報告》,指控美國雖自詡「人權衛士」,卻難以消除金錢政治、種族歧視、槍支氾濫、警察暴力、貧富分化等國內問題。更遺憾的是,華盛頓無力解決自身人權問題的結構性頑疾就算了,還恣意以人權為武器攻擊他國,在國際社會製造對立、分裂和混亂,堪稱是「全球人權發展的攪局者和阻礙者」。據《新華社》的報導,報告分為序言、公民權利保護制度嚴重失能、美式選舉民主日益空心化、種族歧視與不平等愈演愈烈、底層民眾基本生存危機加重、婦女兒童權利歷史性倒退、恣意侵犯他國人權踐踏正義,共7部分。報告指出,2022年是美國人權狀況標誌性倒退的一年。自詡「人權衛士」的美國,金錢政治、種族歧視、槍支氾濫、員警暴力、貧富分化等痼疾難除,人權立法司法大開歷史倒車,美國人民的基本權利和自由被進一步架空。此外,美國是一個由極端暴力定義的國家,民眾遭受暴力犯罪和暴力執法的雙重威脅,公民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監獄人滿為患,成為現代奴役場所,強迫勞動和性剝削司空見慣。例如,《紐約時報》2月25日就披露,美國多家知名品牌工廠涉嫌參與剝削經濟,無視實施將近1個世紀的童工法,明目張膽僱用入境美國的未成年難民童工,且這種剝削經濟遍布美國多州各行各業,規模上看8萬逾人。《紐約時報》2月25日披露,美國多家知名品牌工廠涉嫌參與剝削經濟,明目張膽僱用入境美國的未成年難民童工。(圖/達志/美聯社)報告還指出,美式民主已失去民意基礎。美國的選舉費用一再飆升,「黑金」捐贈暗中操控選舉走向,政治極化和社會撕裂導致民主共識難以達成,人們對美式民主普遍感到絕望。與此同時,美國種族主義愈演愈烈,少數族裔遭受廣泛歧視;人均預期壽命大幅下降,藥物濫用致死人數持續攀升;兒童生存環境令人擔憂。美國在兩極分化的經濟分配格局、種族衝突的社會格局以及資本利益集團操控的政治格局相互作用下,近年來進一步陷入制度失靈、治理缺位、族群撕裂、社會動盪的泥潭。然而,服務於寡頭利益的美國政客,不僅日漸喪失了回應普通民眾基本訴求、捍衛普通公民基本權利的主觀意願與客觀能力,無力解決自身人權問題的結構性頑疾,反而還恣意以人權為武器攻擊他國,在國際社會製造對立、分裂和混亂,已成為「全球人權發展的攪局者和阻礙者」。《美國侵犯人權報告》在2019年以前被稱為《美國的人權紀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的年度出版物,內容記錄了美國人權及美國對他國人權侵犯的狀況。該報告首次發布於1998年,曾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作為對美國國務院在《國別人權報告》中批評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權的回應,導言或序言中會提及《國別人權報告》;2021年起不再提及《國別人權報告》。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3/246053/sm-9c92b5022a76e99bff94e32a5d481bac.jpg)
擴大打擊犯罪 「人口販運防制法草案」政院今通過
為打擊集團犯罪,行政院院會今日通過內政部擬具的「人口販運防制法」修正草案,將函請立法院審議,這次修正草案全文共47條,主要為強化打擊犯罪集團剝削、奴役及利用被害人犯罪等新型態人口販運態樣。內政部表示,人口販運議題是國際社會公認惡性重大且殘害人權甚鉅的犯罪行為,各項打擊人口販運工作成效雖為國際社會所肯定,但是新興的人口販運型態應運而生;經多次邀集專家學者、民間團體及司法院、法務部、勞動部、衛福部等機關共同研商,將全文重新逐一盤點修正,確立「擴大打擊嚴懲犯罪」、「以保護被害人為中心」兩項核心理念,期使我國人權保障工作,更加精進完備。內政部指出,這次修法有4大重點,接軌國際規範及趨勢,現行人口販運定義對勞動剝削的範圍,與「聯合國打擊人口販運議定書」尚有落差,考量國際間部分國家,已將利用被害人從事犯罪活動並加以剝削,列為勞動剝削的態樣之一,因此修正定義,將使被害人遭受「強迫勞動、從事勞動與報酬顯不相當的工作、實行依我國有法律有刑罰的行為、為奴隸或類似奴隸」等,都納入勞動剝削範圍。內政部表示,第二是深化保護被害人權益,增訂疑似被害人對於鑑別結果不服,得經原鑑別機關向其上級機關提出異議,使救濟程序更迅速。又為利外籍被害人留台謀職,並提高作證或指認加害人的意願,修正放寬核發1年期的居留許可。內政部指出,這次也增訂非機構式的安置服務,以及因特殊情況須在外租賃房屋或居住於工作地點等,都能獲得政府提供的福利服務措施。內政部表示,為避免柬埔寨事件再度發生,新增犯罪份子如剝削並利用被害人實行依我國法律有刑罰的行為,最低可處1年以上有期徒刑、最高可處7年以下有期徒刑。內政部指出,另外也新增犯罪份子如果意圖剝削,以強暴、脅迫、詐術等不法手段而進行招募運送容留等不法作為,可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被害人如未滿18歲,更可處7年以下有期徒刑。此外,對於以強暴、脅迫、詐術等不法手段,使人從事勞動與報酬顯不相當的工作時,這次也增訂最低刑度為1年以上,期嚇阻不法,維護勞動者基本人權。內政部指出,這次修法幅度較大,將積極與立法院朝野各黨團溝通協調,期盼社會各界支持,儘速完成修法,以強化政府打擊人口販運的力道,讓基本人權能獲更完善周延的保護。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2/241252/sm-75f3f4b37eb26f063a718d5cb1d8637b.jpg)
美國也有強迫勞動?規模上看數萬人 《紐時》:全美多家企業涉聘「難民童工」
《紐約時報》2月25日爆料,美國多家知名品牌工廠涉嫌參與剝削經濟,無視實施將近1個世紀的童工法,明目張膽僱用入境美國的未成年難民童工,且這種剝削經濟遍布美國多州各行各業,規模上看8萬逾人。這些多數來自拉丁美洲的難民兒童往往沒有父母陪伴,還需償還債務或向家鄉寄錢,無依無靠下只能通宵從事高危險工作,部份兒童更要同時兼顧學業,處境艱困。據《紐約時報》的報導,經媒體採訪20個州共100多名難民童工,以及多名律師、執法人員、社會或教育工作者後,發現全美多家工廠僱用難民童工,包括財富500強企業、世界第6大食品公司通用磨坊(General Mills)、寵物產品在線零售商Chewy、百事公司子公司樂事(Lay's)、全球第一能量棒品牌Nature Valley、服飾品牌鮮果布衣(Fruit of the Loom)、生產冰淇淋和果汁冰糕的班傑利公司(Ben&Jerry's)、服飾和配飾品牌J.Crew,以及總部位於伊利諾州的烘焙食品、零食、能量棒製造商Hearthside Food Solutions等。報導稱,這些難民童工主要來自拉丁美洲,受到拉美各國經濟困境和犯罪事件頻繁的影響,這種難民為主的剝削經濟近10年來不斷蓬勃發展,但2021年新冠疫情爆發後開始出現爆炸式增長,旨在保護兒童的系統已瀕臨崩潰。這些難民童工的工作範圍廣泛,包括食品包裝、洗碗、鋸木、屠宰牲畜、製造汽車零件等,很多都是重度勞動工作,部份更須操縱危險器械,工作環境嚴苛。多家兒童福利機構的工作人員估計,所有缺乏父母陪同的難民兒童中,約有2/3的人最終成為全職童工。而光是去年,入境美國但無家人陪伴的未成年難民人數便攀升至13萬人,為5年前的整整3倍,預計今年夏天將迎來另一波難民潮。若以2/3的比例來算,全美難民童工的數量上看8萬逾人。一名受訪女童表示,有時會感到嘔心、疲倦,更經常胃痛,不確定是因為睡眠不足、工作環境嘈雜,還是擔心自己遠在家鄉的家人所致,但已開始習慣。有教師表示,他的一名學生課後在洗衣店上大夜班,曾在課堂上因疲勞暈倒,住院2次,隨後更因無法停工而退學,之後再也沒出現過。報導指出,隨著愈來愈多難民兒童進入美國,白宮要求工作人員盡快將他們從收容所轉交給成人托管,這導致了助養者的審查時間被大幅縮短。有受訪兒童便反映助養者欺騙了他,不但未提供教育機會和經費,還叫他們工作賺錢,繼而從中獲利,而企業也成為共犯結構,知法玩法,無視童工法規。不過,根據《紐約時報》對法院數據庫的調查,過去十年中,聯邦檢察官僅起訴了大約30起涉及無家人陪同未成年人強迫勞動的案件,使難民童工成全美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