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迫存款
」 儲蓄險 投資型保單 強迫存款女立委大調查1/最愛的就是「它」 各黨大咖最多買到19張
疫情下,民眾陷入百業驟變、生計受影響,還面臨感染確診及接種疫苗副作用等風險,而日益倚重保險。民眾買保險,究竟是為了轉嫁疾病意外風險?還是做為理財工具?第10屆47位女性立法委員給出不一樣的答案。本刊記者從監察院公報廉政專刊中,調閱本屆113位立法委員中的47名女性立委保險規劃內容,僅9名立委保險一欄空白,38名立委中9成一面倒地以儲蓄險為大宗,投資型保單、年金險其次。至於健康醫療險部分,因為多數是附加在主約壽險,資料並未完整公布,因此僅看到3位立委的保險內容,有涵蓋到醫療險、長照險等。不過監察院表示,依法務部訂定的《公職人員財產申報法》及函釋,公職人員申報「儲蓄險、投資型保單、年金險」這三類保單即可。從公職人員財產申報資料來看,國民黨籍呂玉玲及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都是19張保單,雙雙居冠。呂玉玲立委的19張保單中,有16張是儲蓄險,清一色來自南山人壽,僅有1張是新光人壽保單,另3張則是南山人壽的年金險。國民黨籍立委呂玉玲透過儲蓄險,規劃給未來的自己有安定感。(圖/報系資料照)呂玉玲所購買的儲蓄險,分為美元利率變動型增額終身壽險(定期給付型)、還本型終身壽險,另1張是以先生陳萬得為要保人的增值分紅型20年期限期繳費終身壽險,年金險則是屬於遞延平準型。呂玉玲跟本刊記者說,「這裡頭有很多的儲蓄險是在20多年前買的,固定從收入中提撥一些來作不時之需,是一種零存整付的概念,提早對未來做規劃,買一份保障也是給予安定感」,「儲蓄險對我來說就是未雨綢繆所做的準備」。至於陳椒華立委的19張保單中,分別是15張儲蓄險(其中5張是先生鄭哲舟為要保人),及4張投資型保單,主要為富邦人壽,僅1張是中國人壽的。民進黨籍立委邱議瑩、林宜瑾、陳秀寳與何欣純各9張儲蓄險,國民黨立委萬美玲也有9張儲蓄險。擁有許多張台積電股票的「港湖女神」民進黨立委高嘉瑜與同黨林岱樺、國民黨立委楊瓊瓔,則各有1張儲蓄險。儲蓄險仍是受到民眾青睞的保單商品。(圖/業者提供)林宜瑾、陳秀寳對於自己買的儲蓄險張數在黨籍同僚中居冠,感到驚訝。林宜瑾說,「我單身,而且不擅理財,才想說用儲蓄險來強迫自己存款」,現在她也有跟進時下流行的美元幣計利變險保單,還是儲蓄險的觀念。陳秀寳則說,「儲蓄險對我就是一種懶人理財法,雖然利率低,但是會保本,有給我安全感」。
女立委大調查2/財委會女將理財不一樣 她坦承沒買健康險
眾多保單中,儲蓄險可說是女性立委的最愛。本屆立委財政委員會裡的三位女性立委都有買儲蓄險,高嘉瑜有1張,同黨籍林楚茵買7張,國民黨籍李貴敏也有5張儲蓄險。「其實我個人沒有很積極理財規劃,甚至可以說是月光族,多虧之前在三立財經線同事的督促,提醒我可以用保險強迫儲蓄,媽媽也幫我買了幾張,才有這幾張保單。」林楚茵跟本刊記者坦言。法學博士出身的立委李貴敏表示,擔任立委以來為了避嫌省麻煩,完全不碰股票,至於保險規劃,「過去在國外法律事務所工作時,常是晚上12點離開辦公室,清晨6點又進公司,就跟著公司買了很多高額醫療險等。辭掉律師工作後,這些保險也停掉」。國民黨立委李貴敏買的儲蓄險中,有幾張是為了幫銀行理專升等做業績。(圖/報系資料照)李貴敏說,買這5張儲蓄險並非她主動規劃,一是幫忙業務員攢業績拚升等,一是母親的擔憂而幫忙加買的。「我覺得健保應該足夠,就沒想再買任何醫療險,現在就是好好照顧自己,沒有會期時,晚上9點多就寢,清晨4、5點起床後,平常會在跑步機快走健身。」她解釋沒有買醫療險的原因。事實上,以往熱銷的2%利率儲蓄險,去年7月起幾乎絕跡。金管會為遏止銀行通路以「理財」話術推銷佣金較高的高利儲蓄險,助長保險偏離轉嫁生活風險的歪風,因此大力整頓一番。儘管如此,儲蓄險仍大受歡迎,不僅立委偏愛,就連官員、準備退休等民眾,也是儲蓄險長銷族群之一,其佣金優,更是保險業務員熱推主要商品。為此,立委賴士葆今年曾為民請命,詢問金管會主委黃天牧「有沒有可能恢復2℅利率的儲蓄險?」面對立委詢問是否恢復2%利率儲蓄險,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堅定回絕。(圖/報系資料照)只是黃天牧態度堅持地說,「不鼓勵保證收益型的保單」,並建議民眾可多了解「利變型保單」。這類保單的宣告利率隨市場情況調整,有的甚至高過定存,也是金管會可以接受的保險商品。本刊調查,喜歡儲蓄險的民眾目前多轉進到躉繳型2或3年短年期、美元幣的利變險,且有保本機制,也就是解約金大於實繳的保費,利率多在3%左右,民眾可從利息與匯率變動爭取到息差空間,因此成了許多壽險公司力推的保單商品之一。
女立委大調查3/申報欄「空白」最多是這一黨 原來她們這樣想
在第10屆立委申報財產資料中,民進黨立委范雲沒有買儲蓄險之外,與同黨蘇巧慧、國民黨吳怡玎有投保癌症、長照等健康醫療險;另外,民進黨管碧玲、羅美玲、林淑芬、吳思瑤、賴品妤、陳亭妃、蘇治芬,與時代力量的小燈泡媽媽王婉諭的保險欄目是空白的,國民黨籍溫玉霞則填上「未達申報標準」。吳怡玎跟記者說,「我的儲蓄險、壽險、健康險等,都是父母在我讀書時幫我投保的,不知道有哪些保障,長大後知道有些理賠爭議,也不知道買了到底又沒有用,就還沒自己買過保單」,「現在有了小孩之後,想說要來為孩子規劃保險。前幾天正好聽廣播聊到,幫小孩買保險前要先充實大人的,正準備要好好清楚了解自己的保單內容有哪些,想想看再決定要不要再買」。至於保險欄目是空白的立委,到底是依規定無須申報呢?還是真的沒有保險?本刊記者去電請教管碧玲,她說「我目前確實沒有保險,本來的醫療險好像因為期滿而不能再續約的樣子,詳細情況要再問問助理比較了解」。羅美玲也向本刊證實她沒有保險,就連壽險都沒有,「老公有跟我說不要擔心,靠他就好。但我有在小孩年輕時當他們買儲蓄險、醫療險等,等要為自己買的時候,後來沒有買成。」賴品妤則經由助理向本刊記者證實,目前她沒有買任何一張保險。民進黨立委蘇巧慧(左一)與范雲,皆申報其健康醫療險。(圖/報系資料照)吳思瑤、陳亭妃、王婉諭則提到她們有相關壽險、健康險,沒有儲蓄險、投資型保單等具有投資報酬率的保險,因此依照規定是無須申報的。吳思瑤進一步說,「我其實只會單純地將錢放在銀行存款,就沒有思考要買儲蓄險」,王婉諭則提到,「我們家還在繳房貸、養育小孩,之前是沒想過說用儲蓄險來理財,現在老公也在研究看看有哪些適合的理財方法」。女立委保險大公開公勝保經(6028)發言人郭莉芳表示,通常超過45歲以上者投保健康醫療險時,保險公司多會請民眾提供體檢等資料,做詳盡健康告知,以便相關核保作業,目前實支實付等健康險的投保年齡最高到75歲,甚至少數放寬到85歲。民眾想要進一步了解都可洽認識的業務員,或直接去電保險、保經公司詢問。華翰保經副總蘇桔明則表示,市場上理財型商品以投資型保單為大宗,但利率或股市行情一變化就容易產生糾紛,相對下,儲蓄險具保本、較無須擔憂漲跌,簡易不複雜,適合當作存錢理財工具,且對業務員來說佣金收入穩定,因此儘管目前儲蓄險預定利率約1~1.25%,不及過去2%,仍有民眾及女立委們願意買儲蓄險。
【高利儲蓄險將絕跡5】甜心主播藝人李芳瑜也愛買 適合消極型理財個性
在娛樂圈有「甜心主播」稱號的藝人李芳瑜,靠著50萬元積蓄進軍房地產,翻身變成包租婆,她也經常上節目分享投資經驗。李芳瑜說:「其實我的個性有些懶,不會記帳,但會硬擠出錢出來強迫存款,儲蓄型保單對於我這種消極型理財個性,非常合適。」提到過去投資失利的教訓,李芳瑜說,學生時期看到母親買權值股,還將賺的200萬元付了預售屋頭期款,以為真的很好賺,於是大學畢業也跟著跳進股市,「我沒盯著哪一家做得好不好,結果買到變壁紙下市,半年內就賠了50多萬元。」藝人侯昌明本身是讀保險科系,投資理財個性以精省聞名。(圖/報系資料照)出了社會,李芳瑜7年多前聽了銀行行員推薦,購買6年期國泰人壽美元計價儲蓄型保單,年繳保費1萬美元,她等期滿後再放了1年,2018年2月領回期滿金約新台幣200多萬元,「我買的時候,美元兌換新台幣約1比28元,當領回時匯率來到30多元,換算報酬利率有6到8%。」「侯哥以前當過保險業務員,早年買的儲蓄保單利率更高,現在就靠領回的保險金環遊世界。」李芳瑜提到藝人前輩侯昌明買儲蓄險的經驗,佩服得五體投地,她遂將領回的期滿金,再買一張現已停售的躉繳型利率變動型壽險,「雖然現在美元利差讓本金變少,但月月可領415美元(約新台幣1萬3,000多元),可以拿去繳房貸或車貸。」(待續6-5)
【高利儲蓄險將絕跡4】保戶怨銀行利率變低 真不想領回寧願放著生利息
有20年資歷的前南山人壽保險業務員牛珮琳說,她看了李佳芬申報的18張保單,就是「典型拿儲蓄險強迫存款的保戶」,並非外界質疑的把保單當「隱型金庫」。牛珮琳說她自己也買了許多具有「返還本金」特色的滿期領回或定期領回儲蓄險,但「現在利率變低,真不想領回,寧願放著生利息。」以李佳芬的保單組合來看,有終身、還本型及分紅型終身壽險。給付項目則有身故保險金、完全殘廢(現改稱為失能)、重大疾病、殘廢豁免、重大疾病豁免、喪葬費用保險金等。另外,還有滿期保險金、祝壽保險金、生存還本保險金、所繳保險費加計利息的退還、增值回饋分享金等。牛珮琳分析,李佳芬的「終身壽險」保單數量多,具有較高的保單價值準備金;其次是以純死亡壽險搭配儲蓄功能還本型終身壽、養老險,「自行投資得自負盈虧有風險,(李佳芬)和我一樣想穩定中求發展。」此外,若指定受益人,每戶有3,300萬元最低稅負可用。事實上,我國保險滲透率位居世界第一,國人最愛買的就是儲蓄險。根據金管會保險局統計,2018年新契約保費收入1兆3,800億元,其中類儲蓄功能保單收入約7,452億元,高達54%。不過,保戶壽險保額平均一張80萬元,歸戶統計約150萬元,相較鄰近日本16年前保額便已達約新台幣335萬元,遠遠落後。(待續6-4)
【高利儲蓄險將絕跡1】搶買舊版強迫存款 他們和李佳芬買的原因都一樣
高雄市長韓國瑜月前申報財產資料中,市長夫人李佳芬的18張保單,引起外界議論。從這也可看出國人理財,特別愛買儲蓄險當定存,光是去年儲蓄險保單收入,就高達到7,000多億元,占了保單總收入5成以上。而今(2019)年5月金管會就誓言要整頓高利儲蓄險亂象後,月前更化為實際行動。8月21日,金管會研議新版儲蓄險保額門檻、調漲保費等草案,出手之快,嚇得壽險業者大喊「母湯」,並推派精算師級代表建言,希望能避免新版上路、舊版停賣的「保費(銳減)懸崖」險象,爭取金管會放寬新草案的門檻及延緩施行。保險本來是轉嫁人生財務風險的工具之一,但國人愛把保單當成定存,對於不善理財的民眾而言,儲蓄險也被視為「守住保戶的小確幸」。國人愛買儲蓄險,保險業務員為了衝刺業績,大多以儲蓄型保單為主推商品。(示意圖)今年1月1日起至8月間,因為失能扶助險(原稱殘扶險)再保公司不堪賠損率高的保險金負擔,新光、全球、元大、遠雄、台灣人壽等陸續停止銷售有保證給付型的失能險,而連帶讓業務員送件、保險公司核保、寄發保單等行政流程塞車,出現一波波的保戶搶購潮。而業務通路推測,上半年失能險熱購潮告一段落,下半年由於金管會瞄準「高利儲蓄險」出手管理,民眾擔心明年儲蓄險可能出現保費提高等大幅度變革,在「停售效應」預期心理之下,可能會讓想要投保儲蓄險民眾,趕在新版儲蓄險推出前搶購舊版儲蓄險,預料將會掀起一股儲蓄險買氣高峰。(待續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