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道飛彈
」 北韓 美國 日本 以色列 伊朗俄羅斯隊烏克蘭使用極音速彈道飛彈 敲響英國政府警鐘
近期,俄羅斯對烏克蘭使用極音速中程彈道飛彈「榛果樹」(Oreshnik),俄羅斯總統普丁甚至誇口表示「無人能攔截」。此舉引發英國政府的高度警覺。極音速中程彈道飛彈「榛果樹」時速約1.3萬公里,速度不僅超過5馬赫,還具備不可預測的機動能力,能通過Z字形的方式飛行、多點打擊來規避傳統防禦系統,代表著攻擊性軍事技術的重大飛躍,足以讓負責保衛領空的人徹夜不眠。根據《每日郵報》報導指出,普京的這次行動,對整個英國政府部門(白廳)應該是一個警鐘。這些高超音速導彈不僅對烏克蘭構成威脅,伊朗也曾在今年用於攻擊以色列。但截至目前為止,英國政府對於大規模無人機和導彈的威脅,包括洲際彈道導彈(ICBM),仍未有充分的防禦措施。與美國首都華盛頓擁有911襲擊後的一整套防禦系統相比,《每日郵報》認為,英國在防禦上幾乎如同坐以待斃。英國之所以防禦降低,主要是在冷戰結束後,歷屆政府逐步降低了防禦警戒,認為針對城市及軍事設施的遠程導彈打擊已成過去。但實際上,俄羅斯的極音速導彈卻明顯暴露英國防禦方面的漏洞,突顯出建立如以色列「鐵穹系統」那樣的防禦網絡來保護國土的重要性。根據媒體報導指出,俄羅斯這次發射榛果樹使用的事無炸藥的惰性彈頭,但卻能以動能造成重大損害。與此同時,也有報導指稱,榛果樹並非是用於一般攻擊,而是專為核彈而設計的。《每日郵報》認為,英國必須強化防空基礎設施,以應對越來越多的威脅。目前英國海軍的45型驅逐艦配備世界級的海毒蛇(Sea Viper)防空系統,皇家空軍擁有AMRAAM導彈,陸軍則擁有天空劍(Sky Sabre)系統,這些都為英國的防空提供了堅實的基礎。目前天空劍系統主要部署在波蘭,雖說是個非常有效率的系統,但初始設計僅用於「點」防禦,無法應對多枚高超音速導彈對整個城市的襲擊。而目前英國僅有6套天空劍系統在運行,數量遠遠不足以應對這些威脅。《每日郵報》認為,不論是面對擁有先進導彈的國家,還是面對使用無人機群的非國家行為者,英國的防禦系統都需要大幅擴展。並應加大投資本土安全,與北約盟友深化合作,開發具備更強太空感知能力的互操作系統。
賴清德將出訪友邦 蔡明彥赴南太先期維安
總統賴清德將於30日率團出訪友邦,國安局今(22日)表示,國安局長蔡明彥近日已先行前往馬紹爾群島共和國、帛琉共和國,以及吐瓦魯等南太平洋友邦,為賴總統赴訪進行先期維安視導,並與友邦元首及政要就共同關切議題交換意見。國安局表示,各友邦政府均高度期待賴總統到訪,並盼持續強化與台灣在各領域的合作關係。國安局表示,馬紹爾海妮(Hilda C. Heine)總統在會談中,肯定台、馬夥伴關係穩健發展,歡迎賴總統首次海外出訪便前往南太國家,並期待與賴總統會晤交換意見。海妮總統亦表達對區域海洋安全議題之關切,蔡局長回應指出,台、馬兩國共同面臨新興安全威脅,雙方可建立制度化交流機制,推進實質合作。帛琉總統惠恕仁(Surangel Whipps, Jr.)因出席「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9),指定財政部長烏卡雷(Kaleb Udui, Jr.)接見蔡明彥。烏卡雷部長表示,今年帛琉總統大選期間,遭受嚴重外來網路攻擊,帛琉政府深刻體認強化網路安全的重要性。蔡明彥則表示,台灣應處中共網攻威脅經驗豐富,願協助帛琉強化網路安全韌性。吐瓦魯總理戴斐立(Feleti Teo)也因出席COP29不在國內,而由副總理倪勒索尼(Panapasi Nelesoni)接見蔡明彥。倪勒索尼副總理強調,吐國日益關注國際安全情勢,尤其中共在南太地區試射彈道飛彈,已影響區域和平穩定。台、吐雙方同意未來將加強情資交流,以掌握區域情勢發展動向。國安局指出,目前我國南太友邦正積極安排賴總統到訪活動,各項接待及維安準備工作已陸續到位,以期賴總統訪問行程圓滿順利。
北韓發射洲際彈道飛彈 美日韓密切關注
北韓於今(31日)上午7時11分左右發射一枚彈道飛彈,飛行時間長達86分鐘,創下歷史最長紀錄。據日本防衛省消息,該飛彈最終落在日本專屬經濟區(EEZ)之外,北海道奧尻島以西約300公里處。根據日媒《朝日新聞》的報導,日本防衛大臣中谷元在採訪中表示,從這次飛行距離和時間顯示,該導彈與以往的常規導彈有所不同,可能具備更強大的潛力。首相石破茂則於上午8時20分進入總理大臣官邸,指示相關部門向民眾提供準確信息,並強調進行徹底的安全檢查。石破茂表示,目前沒有任何關於損害的報告,政府將召開國家安全委員會(NSC)會議以評估狀況。根據南韓聯合參謀本部(聯參)的情報,這枚飛彈可能是遠程洲際彈道導彈(ICBM),採用了「高架彈道」發射技術,這種技術使導彈以高角度發射,從而限制了其飛行距離。南韓軍方已提升戒備,與美日兩國密切分享導彈信息,保持高度警戒。據韓媒《韓聯社》的報導,此次發射是北韓今年首次進行洲際彈道飛彈試驗,距離上次發射「火星-18」型洲際導彈已有10個月。此次事件發生在韓美防長於美國華盛頓舉行的安保會議(SCM)後不久,會議上雙方以最強烈的措辭譴責北韓派兵援助俄羅斯。分析指出,北韓此次導彈發射或是對該譴責表達不滿,並試圖轉移國際社會對俄羅斯的關注。
以色列飛彈襲擊伊朗12座燃料混合器 專家:可有效壓制代理人火力
以色列於26日清晨對伊朗進行報復性空襲,其目標主要是針對伊朗的飛彈製造設施和軍事設。據衛星影像顯示,以色列成功命中2處飛彈固態燃料混合設施,共擊中12座「行星式混合器」(planetary mixers)。該裝置主要用途是混和飛彈固態燃料,由於用途敏感,該設備不僅受到出口管制,還要價昂貴,短期內難以替代,也有專家認為,以色列此舉可有效壓制伊朗在中東代理人,如葉門叛軍胡希年運動(Houthi)、黎巴嫩真主黨補充彈藥的能力。根據《路透社》報導指出,以色列戰機在26日當天於德黑蘭附近、伊朗西部共發動3波空襲。前聯合國武器查核員歐布萊特(David Albright)和美國智庫海軍分析中心(CNA Corporation)的副研究員埃弗萊斯(Decker Eveleth)透過衛星影像分析表示,以色列擊中伊朗北部霍吉爾(Khojir)飛彈製造設施中的兩棟固態燃料混合建築。另一處則是位於德黑蘭、過去曾是伊朗核武研發基地的帕爾欽(Parchin),當地有3棟固態燃料混合建築和1座倉庫遭到攻擊。一名以色列消息人士表示,根據美國星球實驗室(Planet Labs)的影像顯示,以色列這次成功命中伊朗存放固態燃料混合器的建築,可能對伊朗大規模飛彈生產構成持久性影響。報導中提到,由於受到出口限制的關係,伊朗需耗費巨大代價才能自中國進口這類高精密混合器,且該設備製造複雜,估計未來一年內難以替換這些損失的設備。儘管德黑蘭還有大量彈道飛彈庫存,但受限於無法生產新飛彈,這次攻擊可以說是成功削弱其向中東代理人,如葉門的胡希運動(Houthi)、黎巴嫩真主黨補充彈藥的能力。根據《CNN》報導指出,也有消息指出,以色列此次行動還擊毀伊朗4個戰略地點的S-300防空飛彈系統電池。《伊朗通訊社(IRNA)》則提到,以色列此次空襲導致4名伊朗空軍人員喪命。
台海中美必有一戰? 美專家示警:解放軍準備好了「美軍卻還沒」
賴清德日前聲稱,台灣絕不可能簽署和平協議,要透過「備戰」才能達到避戰與和平。然而,前美國國防部高級官員近日卻示警,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備戰目標」不單純只是為了武統台灣,而是為了威懾美國介入台海衝突,而且還會確保如果威懾失敗,中國也將在大國的常規武器戰爭中取得勝利。他認為華府的政策制訂者還未意識到此事的嚴重性。前美國國防部高級官員、前蘭德公司國際安全與防務政策中心主任、現任華府智庫CSIS高級副總裁瓊斯(Seth G. Jones),10月2日在美國國際事務及外交政策雜誌《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以「中國已做好戰爭準備,但由於國防工業基礎搖搖欲墜,美國還沒跟上」(China Is Ready for War. And Thanks to a Crumbling Defense Industrial Base, America Is Not)為題,撰文指出,美國兩黨越來越一致認為華盛頓需要採取更多措施來遏制中國,華府的大部分政策辯論都集中在中國的經濟和技術影響力。如今有鑑於中國的經濟問題,部分學者和政策制定者希望北京將被迫壓低國防開支。其他人甚至說中國軍隊被高估了,並認為它還不足以挑戰美國的主導地位。但瓊斯認為,這些評估未能認知到中國國防工業基礎的成長速度,儘管該國目前面臨經濟挑戰,但其國防開支仍在飆升,國防工業處於戰時狀態。「事實上,中國正在迅速開發和生產旨在威懾美國介入台海衝突的武器系統,而且還會確保如果威懾失敗,中國也將在大國戰爭中取得勝利。因為中國大規模生產武器的能力已趕上了美國,甚至在某些領域處於領先地位。」他舉例:中國已成為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造船國,產能約為美國的230倍;2021年至2024年初,中國國防工業基地生產了400多架現代戰鬥機和20艘大型軍艦;國家核彈頭庫存量增加了1倍;彈道飛彈和巡弋飛彈庫存量增加了1倍以上,還開發了新型隱形轟炸機;中國的衛星發射數量增加了50%;採購武器系統的速度是美國的5到6倍。這也導致今年5月才剛卸任的前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阿奎利諾(John Christopher Aquilino)將中國的軍事崛起,描述為「二戰以來最廣泛、最迅速的擴張。」瓊斯分析,推動這種生產力的,是負責開發和建造國家武器系統的中國大型國有企業。如今,全球國防和非國防收入合計前10名的公司中有4家是中國公司,而且其中最大的2家竟然是「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和「中國船舶工業集團」。他指出,與10年前相比,這是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當時沒有1家中國公司能夠躋身世界防務百大企業之列。光從國防收入來看,中國目前就有5家企業進入全球前12名,這個數字在10年前是0。瓊斯認為,中國國防企業現在的規模和生產能力,已可媲美洛克希德·馬丁、雷神、波音、諾格和通用動力等美國軍工巨頭。他也示警,中國的國防建設對美國及其盟友和夥伴構成嚴重威脅,包括澳洲、日本、菲律賓、韓國和台灣。因為中國擁有數千枚飛彈,其中一些甚至可以打擊美國本土,另一部分則可以攻擊美國海外基地,這些基地擁有美國飛機、跑道、船隻、燃料庫、彈藥儲存地點、港口、指揮控制設施和其他基礎設施。中國的反艦彈道飛彈威脅著在南海、東海及其他海域活動的美國水面艦艇。因此,面對中國這一系列的軍事能力,現任美國空軍部長肯德爾三世(Frank Kendall III)也直言不諱地坦承:「中國正在為戰爭做準備,特別是為與美國的戰爭做準備。」然而,瓊斯卻質疑,在經歷如此清晰的戰略威脅評估後,令人困惑的是美國卻沒有調動自己的國防工業基礎來跟上步伐,儘管中國現今已晉升為一個重量級的軍事大國,美國的國防工業基礎卻未能跟上。美國的國防生產已經萎縮,且缺乏能力及靈活度;美國勞動力市場也無法提供足夠的技術工人,來滿足國防生產的需求,這不僅使美軍無法威懾中國犯台,還讓美國無法在印太地區或2條戰線上打贏一場持久戰。他認為,華盛頓必須解決關鍵瓶頸,而且如果想跟上中國擴軍的步伐,就必須迅速採取行動。簡而言之,如果美國想要效法二戰時期,組建新的民主軍火庫,就需要在軍事準備上投入更多的注意力和資源。
伊朗狂射以色列200枚飛彈 油金雙雙大漲、美股跌幅擴大
中東局勢再度升高,伊朗1日對以色列發射了200枚飛彈,報復以色列對黎巴嫩真主黨的攻擊,目前傳出造成多人受傷。對此,以色列警告伊朗,這次攻擊會有嚴重後果。《Market Watch》報導,周二稍早美國白宮便警告「有跡象顯示,伊朗正準備立即對以色列發動彈道飛彈攻擊。」消息出爐後,美股大跌,油價、黃金拉漲,日元短線走高。以色列股指TA35指數日內跌幅擴大。美國股市持續走低, 納斯達克綜合指數跌幅擴大至2%,道瓊斯指數現跌0.7%,標普500指數跌1.19%。避險需求推動週二(1日)黃金價格漲逾1%。現貨黃金上漲1% 至每盎司2661.63美元,上週四黃金觸及歷史高點2685.42美元;12月交割的黃金期貨價格上漲0.9%,報每盎司2690.3美元。針對中東局勢緊張,市場認為伊朗每天生產約320萬桶原油,恐威脅到該地區對全球的供應。紐約西德州中級原油11月交割價上漲1.66美元或2.4%,收每桶69.83美元,盤中高點達71.94美元。布蘭特原油11月交割價上漲1.86美元或2.6%,收每桶73.56美元。道瓊市場數據顯示,布蘭特原油和紐約西德州中級原油均收創9月24日以來最高價位。Price Futures Group分析師佛林(Phil Flynn)表示,伊朗發動攻擊後,以色列可能兌現其摧毀伊朗煉油和石油生產設施的威脅。紐約CFRA Research分析師格利克曼(Stewart Glickman)指出,伊朗每天生產約320萬桶原油,其中50%可能用於出口,因此「倘若以色列造成伊朗部分產能損失,石油市場將必須應對市場閒置產能的減少,最糟糕的情況就是每日損失320萬桶。這對全球市場來說非常重大。」因市場無法克服對需求前景的擔憂,即使美聯準會大降息且中國推出大型經濟刺激方案,布蘭特原油和紐約西德州中級原油價格今年9月和第3季仍均下跌。
伊朗朝以色列發射200多枚飛彈!以色列總理:它將為此付出代價
白宮表示,伊朗10月1日晚間向以色列發射約200多枚彈道飛彈,美國海軍驅逐艦向伊朗飛彈發射了大約十幾枚攔截彈,以色列全境發布空襲警報,兩國長期對峙局面「顯著升級」。據稱這是對真主黨領導人哈桑·納斯魯拉等人被殺的回應,這可能使該地區發生更廣泛的衝突。據《CNN》報導,在以色列多個地點的地面團隊觀察到,數十枚飛彈劃破天空,全國各地警報響起。據以色列軍方稱,這起攻擊造成至少一人死亡、多人受傷。以色列國防軍國際發言人納達夫·肖沙尼 (Nadav Shoshani) 告訴CNN的記者,此次空襲導致一名巴勒斯坦人在傑里科喪生。以色列誓言將對這次攻擊做出回應,這引發了其盟友對中東衝突可能進一步升級的擔憂。襲擊發生數小時後,以色列總理班傑明·內塔尼亞胡發表談話:「伊朗今晚犯了一個大錯誤,它將為此付出代價。伊朗政權不理解我們保衛自己的決心以及我們報復敵人的決心。」以色列國防軍(IDF)表示,伊朗此次攻擊發射約180枚彈道飛彈,是至今規模最大的飛彈攻擊之一,迫使數百萬以色列民眾躲進防空洞超過一小時。伊朗上次攻擊以色列是在4月,但以色列在美國、約旦和其他國家的幫助下,攔截了幾乎所有射向其領土的數百枚飛彈和無人機。法國、英國、德國和歐盟的高級官員都譴責伊朗對以色列的飛彈襲擊,警告這可能會給更廣泛的地區帶來災難性後果。英國首相凱爾·斯塔默譴責他所謂的「伊朗政權試圖傷害無辜的以色列人」並「加劇中東危險局勢」。德國外交部長安娜萊娜·貝爾博克也以「最強烈的措辭」譴責了伊朗的攻擊。伊朗向以色列發射彈道飛彈後,警報響起,人們躲在路邊。(圖/達志/路透社)
劍指美國?共軍朝太平洋射洲際飛彈 44年來首次
美國總統拜登25日在聯合國大會發表「誓言維護台海和平」演說之際,同日,共軍火箭軍向太平洋相關海域發射1枚洲際彈道飛彈(ICBM),這是共軍44年後再朝太平洋公海發射ICBM。儘管共軍表明「不針對任何國家」,但從日本防衛省推測彈頭可能落入夏威夷以南公海來看,共軍目的在展現核打擊能力、震懾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外,更在劍指美國。大陸國防部昨以中英文同步公告,上午8時44分,火箭軍向太平洋相關公海,成功發射1枚攜載訓練模擬彈頭的ICBM,準確落入預定海域,此次發射是年度軍事訓練例行性安排,「符合國際法和國際慣例,不針對任何特定國家和目標」,中方已提前通報有關國家。《產經新聞》報導,中方提前於24日知會美、澳、紐。但是並未知會日本。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林芳正25日說,中方軍事動向不夠透明,日本與國際社會極度關切。紐西蘭外長發言人批評,中方作法是「不受歡迎且令人不安」。我國防部則說,已嚴密掌握共軍近期密集執行飛彈射擊等演訓活動。共軍並未公布試射ICBM具體型號,但綜合《第一軍情》等大陸軍事媒體報導,很可能為「東風-41」或「東風-5B/C」。前者可攜帶10枚核彈頭,射程逾1.2萬公里,後者射程達1.5萬公里,兩款皆有打擊美國本土的實力。據了解,共軍可能是從海南島或其附近發射飛彈。《朝日新聞》引述日本保安廳說法,中方23日公告畫設3處「太空碎片」落水海域,2處在菲律賓呂宋島周邊,1處在美國夏威夷以南。日本防衛省推測這3處與此次試射行動有關,飛彈在呂宋島海域上空分離,彈頭則落入夏威夷以南公海。共軍上一次朝太平洋試射ICBM,是在1980年5月為測試「東風5號」而進行的科研性發射。《觀察者網》等報導,過去為防止洩密,火箭軍都是以高彈道向西北靶場進行發射。這次向太平洋發射飛彈,無疑是向全世界展示共軍ICBM的實力,也向相關國家發出清晰信號。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共軍成功試射ICBM後,解放軍空軍副司令員俞慶江宣布,大陸新型戰機可望在11月的珠海航展亮相,據推測很可能是共軍新一代匿蹤戰略轟炸機「轟20」。
「英美戰略對話」聲明提及印太和平重要性 外交部誠摯感謝
首屆「英美戰略對話」」(UK-US Strategic Dialogue)於10日在倫敦舉行,英國外交大臣拉米(David Lammy)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會唔並交流後發布聯合聲明,當中除了聚焦如何加強雙邊民主韌性與反腐合作外,也對於台海或印太整體和平穩定表達關注。外交部15日除了表示感謝,並承諾軤持續與所有理念相近的民主夥伴攜手合作,促進區域和平、穩定與繁榮。「英美戰略對話」聯合聲明中除了對於烏克蘭的支持,討論如何動員軍事與財政資源來壓制俄羅斯,當中也提及,俄羅斯因接收來自伊朗的彈道飛彈,兩國譴責此軍事合作,並決定對俄羅斯與伊朗加強制裁。另外,雙方重申對以色列安全的支持,並呼籲促進加薩人道救援,且承諾在印太地區支持自由開放,譴責陸方在南海的挑釁行為,強調台灣海峽和平穩定的重要性。有關經濟與能源安全方面,雙方則強調清潔能源轉型的重要性,並承諾在COP29前繼續合作推動全球能源與經濟安全目標。對此,外交部表示,對於英美等理念相近國家持續關切台海或印太整體和平穩定,表達誠摯歡迎與感謝。作為國際社會負責任的成員,將持續與所有理念相近的民主夥伴攜手合作,共同捍衛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以促進區域和平、穩定與繁榮。
北韓時隔2個月再次發射彈道導彈 1枚落入日本海
日本防衛省稱,12日上午7時16分左右,北韓疑似發射了1枚彈道飛彈;韓國政府稍後指出,飛彈大約在7時23分左右落入日本海,且位於日本專屬經濟區(EEZ)之外。據韓聯社的報導,南韓聯合參謀本部(ROK JCS)12日表示,北韓當天向東部海域發射型號不明的彈道導彈。南韓軍方正就導彈型號、射程等具體參數進行分析。北韓本月4日起連續5天對南韓空飄「垃圾氣球」,當天又發起彈道導彈挑釁,這是北韓自7月1日後,時隔2個多月再次發射彈道導彈。
真主黨指揮官、哈瑪斯領導人雙雙遇襲! 中東局勢恐全面升級成「區域性戰爭」
中東緊張局勢升溫!首先是黎巴嫩真主黨(Hezbollah)中最資深的指揮官蘇克爾(Fuad Shukr)30日在黎巴嫩首都貝魯特(Beyrouth)遭以色列空襲炸死,接著不到24小時,巴勒斯坦準政府及軍事組織哈瑪斯(Hamas)領導人哈尼亞(Ismail Haniyeh),又在31日凌晨於伊朗首都德黑蘭(Tehran)的住所遭導彈襲擊身亡,這導致親伊朗陣營與以色列的衝突態勢,恐全面升級成1場「區域性戰爭」。綜合美聯社、路透社、CNN的報導,黎巴嫩真主黨中最資深的指揮官蘇克爾,30日在黎巴嫩首都貝魯特遭以色列空襲炸死,另導致3名婦女和2名兒童死亡。對此,特拉維夫也聲稱,此次行動是為了報復真主黨在29日用火箭彈襲擊以色列實質佔領的敘利亞領土戈蘭高地(Golan Heights),並造成12名以色列孩童喪生。據悉,真主黨此舉則是為了報復以色列在巴勒斯坦飛地加薩走廊所進行的種族滅絕行動。黎巴嫩人民悼念哈瑪斯領導人哈尼亞。(圖/達志/美聯社)接著不到24小時,巴勒斯坦準政府及軍事組織哈瑪斯的領導人哈尼亞,又在30日參加完伊朗新總統就職典禮的隔天凌晨,於伊朗首都德黑蘭(Tehran)的住所,遭1枚導彈擊中身亡。對此,以色列官方並未承認犯行;哈瑪斯事後則發聲明指出:「我們的兄弟、領袖、聖戰者、哈瑪斯領袖哈尼亞,在參加伊朗新任總統的就職典禮後,死於猶太復國主義者對他在德黑蘭住所的襲擊行動。」哈瑪斯還表明,哈尼亞不會白白送死,同時更將此次刺殺事件定調為「局勢的嚴重升級」。預計哈瑪斯的主要協商機構很快就會召開會議,並可能在2日於卡達舉行的哈尼亞葬禮後舉行,以任命新的繼任領導人。對此,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Ali Khamenei)則表示,哈尼亞在伊朗境內遭到殺害後,德黑蘭有「責任」替他報仇。雖然《金融時報》聲稱,美國和歐盟正在向伊朗施壓,要求該國不要對哈尼亞遇刺事件做出回應,但根據《紐約時報》引述3名伊朗官員提供的消息指出,哈米尼在哈尼亞遇刺後已宣布全國哀悼3天,並下令伊朗「直接打擊以色列」,同時還嗆聲:「你們在我們家殺死了我們親愛的客人,這將為針對你們的嚴厲懲罰鋪平道路。」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Ali Khamenei)。(圖/達志/美聯社)而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則在31日晚間的全國電視聲明中宣稱:「我們已做好應對任何情況的準備,我們將團結一致,堅決應對任何威脅。以色列將讓任何針對我們的侵略行動付出沉重代價。」當被記者問及哈尼亞遇刺一事時,美國國家安全會議戰略溝通協調官柯比(John Kirby)回應:「沒有跡象表明中東局勢即將升級,加薩停火協議仍有可能達成」,但美國目前已建議公民不要前往黎巴嫩,CBS新聞的報導也指出,美國聯合航空及達美航空已宣布暫時停飛往返特拉維夫的航班;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則聲稱,美國不僅不知情,也沒有參與此次的暗殺行動。不過伊朗駐聯合國大使伊拉瓦尼(Amir Saeid Iravani)則表示,如果沒有美國的授權和情報支持,這件事根本不可能發生,「德黑蘭一貫保持最大限度的克制,但依然有果斷回擊的權利」,他也呼籲聯合國安理會,應譴責以色列,並對其實施制裁。另有1位不願具名的西方外交官告訴美聯社,發生在貝魯特和德黑蘭的襲擊事件「幾乎扼殺」了加薩走廊停火的希望,並可能將中東推入1場「毀滅性的區域戰爭」。聯合國安理會為此也在31日召開緊急會議,討論伊朗和以色列的衝突態勢,並呼籲各方加強外交努力,以避免中東緊張局勢再度升溫。中東2大地區強權以色列和伊朗,自去年10月7日加薩戰爭爆發以來就衝突不斷,以色列4月1日甚至襲擊伊朗駐敘利亞大馬士革大使館導致14人死亡,並換來德黑蘭於4月13日晚間發射170架無人機和120多枚彈道飛彈打擊以色列,另有350枚火箭彈從伊朗及其在伊拉克、葉門及黎巴嫩的代理人齊發,雖然「99%」的彈體最終都遭到以色列的防空系統和英美盟友攔截,但此次攻擊還是象徵著伊朗自去年10月7日以哈衝突爆發以來,首次從本土直接打擊特拉維夫。以色列後續也在4月19日透過導彈襲擊伊朗中部城市伊斯法罕(Isfahan)、敘利亞南部的蘇韋達省(As-Suwayda Governorate)和德拉省(Daraa Governorate),以及伊拉克首都巴格達(Baghdad)附近地區和中部的巴比倫省(Babylon Governorate)。但上述2起攻擊事件皆未造成大量傷亡及損失,顯見伊朗及以色列皆試圖保持克制。然而由於加薩戰事未歇,伊朗在中東地區的代理人近幾個月來仍與以色列數度交鋒,導致中東局勢隨時有可能全面升級成1場毀滅性的區域戰爭。
俄朝簽署《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協議》 承諾任一方遭受侵略「將提供援助」
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時隔24年再訪北韓,並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舉行領袖峰會,他們在會後聲稱,雙方於19日簽署的《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協議》是一項重大突破,但俄朝2國均未公佈該峰會達成的協議文本,2人僅口頭表示,該協議規定任一方遭到侵略時將提供援助,並呼籲持續深化2國的經濟合作。據《美聯社》的報導,自俄羅斯於2022年2月24日入侵烏克蘭以來,幅員遼闊的核武大國俄羅斯,與遭到國際孤立的核武小國朝鮮越走越近。先是在2023年9月,金正恩訪問俄國遠東地區阿穆爾州(Amurskaya oblast)與普丁舉行會談。其間,金正恩也邀請普丁出訪平壤,對方則接受了邀請。如今普丁在時隔24年後,於19日再度出訪北韓,並與金正恩舉行峰會,2人也在會後指出,俄朝簽署的《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協議》是將2國協作提升至新水平的突破性文件;協議中規定,當任何締約方遭受侵略時,另一方將向其提供援助。普丁還認為,該協議意義重大,將成為俄朝2國未來關係的發展基礎,尤其安全議題和國際議程在此次他和金正恩的會談中佔據重要地位,未來俄羅斯不排除根據《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協議》與北韓發展軍事技術合作的可能性。俄羅斯總統外交政策顧問烏沙科夫(Yuri Ushakov)指出,《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協議》符合國際法所有基本原則,不具有任何對抗性質,也不針對任何國家,旨在確保東北亞地區的穩定。對此,《美聯社》分析,雙方對潛在「侵略行為」的定義模糊不清,例如平壤時常將美國和南韓之間舉行的聯合軍事演習描述為「侵略」的預演;而俄羅斯也曾將烏克蘭試圖加入北約的行為,視為北約計劃從鄰國入侵俄羅斯的前哨戰,普丁本人更將烏克蘭2014年廣場革命推翻親俄領導人的顏色革命,稱為「侵略」行為。然而,普丁和金正恩2人,以及協議中皆沒有提到援助的類型,包括部隊、物資還是軍武等援助。這與《北大西洋公約第5條》的明確規範不同,該條款指出,一旦締約國任一成員受到攻擊,則視為針對全體成員之攻擊,其他成員需作出即時的必要行動,包括武力之使用,該條款一般被解讀為各國部隊將自動參戰,例如九一一事件後的首度啟用。因此,根據俄朝2國對侵略的定義,雙方在《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協議》中提及的互助模式可能已在進行中,由於俄烏戰爭消耗許多俄國的彈藥庫存,因此莫斯科先前已從平壤獲得了砲彈及彈道飛彈的援助,而北韓則以此換到俄羅斯軍事科技的技術轉讓,加強金正恩的間諜衛星、核武及飛彈計畫。與此同時,該協議也呼籲深化2國的經濟合作,這對遭受一系列國際制裁的北韓和俄羅斯來說尤其關鍵,一方面是平壤急需外國經濟援助,另一方面是俄羅斯因戰爭缺乏軍工產業相關的勞動力。而且普丁也曾指出,雖然俄羅斯與北韓的貿易額在過去1年成長了9倍,但這個數字「仍然不大」,還有成長空間。
俄朝關係新篇!新條約含「共同防禦條款」 深化軍事、科學領域技術合作
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19日睽違24年造訪北韓,據外媒報導,普丁和金正恩已在19日下午正式簽署了「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協議」。金正恩在會後公開表示,這是一紙關於「和平與防禦」的協定。普丁則表示,該協議包含了「在某一國家遭受侵略時提供相互援助」。據《衛報》報導,普丁與金正恩兩人19日在進行了約2小時的一對一面談後,已經正式簽署了2國的「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協議」。兩人在會後公開發表談話,普丁表示,他與金正恩就全球事務交換了大量的意見,俄羅斯與北韓都反對「出於政治動機」的制裁制度,因此兩國簽署的這紙新協議是「防禦性」且「和平性」的,該協議約定雙方在另一方遭受侵略時,將提供相互援助。金正恩也稱該協議是兩國關係中「有史以來最強有力的條約」,將兩國關係提升至「聯盟」水平,並將擴大在政治、經濟、軍事方面的合作。近日,南北韓軍隊在邊界發生對峙,凸顯區域安全的緊張局面。普丁表示「北韓有權保護自己」,並表示:「根據今天簽署的文件,俄羅斯聯邦不排除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進行軍事技術合作。」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Dmitriy Sergeyevich Peskov)向俄羅斯媒體表示,西方世界有關俄羅斯和北韓正在建立「反西方聯盟」的指控是完全錯誤的。佩斯科夫表示:「事實上,他們(西方)所做的一切都以某種方式針對我們。相反,我們正在與我們的鄰居建立關係。俄韓合作不針對任何第三方國家,也不針對任何人,而是為了我們兩國人民的利益。」自2022年2月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以來,美國與其盟國指控北韓提供俄羅斯迫切需要的武器,包括用於烏克蘭戰爭的彈道飛彈。北韓矢口否認提供俄羅斯硬體軍備,但普丁在訪問前,曾在北韓中央通信社投書指出:「我們十分感謝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堅定支持俄羅斯在烏克蘭發動的特別軍事行動。」會後,普丁前往將朝鮮半島從日本佔領下解放而犧牲的蘇聯士兵紀念碑敬獻花圈,之後他將飛往越南河內,進行下一步訪問。
中國軍艦現蹤澎湖外海…疑是「最強核潛艦」 國防部證實:掌握動向
澎湖漁民今(18日)清晨出海捕撈時,在海峽中線附近發現一艘中國潛艦浮航,疑為機械故障,還有一艘軍艦趕往戒護並逐漸駛離,引發外界關注。經過專家研判,該艘是中國最新型的096(09VI)型「唐級」核潛艦。根據澎湖漁民透露,在北緯24度00分、東經118度22分海峽中線附近作業時,突然有一艘潛艦浮出海面,疑似發生機械故障停留一陣子,隨後有艘中國軍艦趕往,並在軍艦的戒護下,前往中國方向,全程未再下潛。軍事迷及專家推測,這艘潛艦疑為中國最新型的「晉級」09VI型核潛艦,至少可攜帶14枚彈道飛彈,相較前型潛艦,參考俄羅斯基洛級潛艦技術,大幅改善匿蹤能力,甚至具備水下發射運載火箭搭載人造衛星進入近地軌道的能力。顧立雄證實此事,並表示有掌握動向。(圖/報系資料照)對此,國防部長顧立雄今天上午證實此事,並表示有掌握動向,至於情監偵手段、及中國潛艦意圖為何,則不願對外透露,詳細內容暫時保密。顧立雄強調,政府以冷靜、理性,妥善的態度應處台海情勢,台灣不會作為挑釁的一方,也呼籲中國不要成為麻煩製造者。此外,海軍在2019年對漁民頒布獎勵辦法,只要拍攝道具已情報價值的外國船艦並通報,就可依情報價值核發獎金,最高可領3萬元。因此這次澎湖漁民拍攝到的照片,若有循管道通報,就可以領到獎勵金。
海峽中線驚見共軍潛艦 顧立雄證實稱已掌握
國防部長顧立雄18日表示,網路傳說當日清晨澎湖外海近海峽中線處,有一艘疑為解放軍潛艇上浮湧出海面,並往大陸方向前進,儘管國防部不會對外透露詳情,但已經藉由監偵手段即時掌握。澎湖小管即將進入產季,而18日清晨有澎湖漁船出海捕撈,靠近台灣海峽中線時,驚見一艘潛艦上浮湧出海面,其後還由另一艘軍艦護送,並往對岸方向前進。照片外流後,有軍事迷比對研判,這艘潛艦極可能是陸方最新的096(09VI)型「唐級」核潛艦,各界關注。在場漁民說,這艘潛艦上浮位置在北緯24度00分、東經118度22分,大約落在海峽中線,由於當時天才濛濛亮,根本看不清楚型號,加上其後沒多久就有另一艘軍艦趕來支援,並護送那艘潛艦往大陸方向飆速駛離,其間潛艦都未再下潛。軍事專家則分析,若漁民所拍到潛艦,真的是大陸最新型的「晉級」09VI型核潛艦,那麼至少可攜帶14枚彈道飛彈,此型潛艇相較前型潛艦,加入俄羅斯基洛級潛艦技術,已大幅改善匿蹤能力,甚至可能具備水下發射運載火箭搭載人造衛星進入近地軌道的能力,是目前陸方聲稱性能最強的核潛艦,甚至具發射核彈頭的能力,威力不容小覷。對此,顧立雄強調,國防部已經藉由情治監偵手段有所掌握,詳情情況不便對外透露,外界關注是否具體掌握軍艦型號、裝載設備甚至出航原因?顧立雄則重申,詳情請容國防部暫時保留。
外媒爆料普丁將出訪北韓、越南 預計最快6月中出發
目前有消息指出,俄羅斯總統普丁計畫出訪北韓、越南,預計最快6月中就會出發。而目前俄羅斯駐北韓大使也證實,目前正在積極準備普丁出訪北韓的事情。根據《路透社》報導指出,俄羅斯駐北韓大使向《Vedomosti》證實,表示俄羅斯總統普丁即將訪問北韓,目前正在積極準備相關行程中。報導中也提到,普丁預計在訪問北韓結束後,直接前往越南進行訪問,最快六月中就會啟程。報導中提到,自俄烏戰爭爆發後,俄羅斯就積極加強與北韓、伊朗等反美國家的關係,過去美國與烏克蘭也曾指責北韓提供短程彈道飛彈給俄羅斯,但這番指責遭到俄羅斯方面的否認。其實北韓領導人金正恩曾於2023年9月時就曾訪問俄羅斯,當時也與普丁進行會談,普丁甚至在金正恩參訪俄羅斯東方航太發射中心之際,表示願意協助北韓建造衛星。而普丁過去也曾於2000年參訪北韓。
北韓晚間發射偵察衛星「升空後爆炸」 《朝中社》曝原因
北韓曾在去年底預告將在2024年發射3顆軍用偵察衛星,如今北韓官媒《朝鮮中央通訊社》也在當地時間28日凌晨坦承,西海衛星發射場在1個半小時前,也就是27日晚間10時44分時,透過1枚新型火箭發射了1顆偵察衛星,但疑似因為引擎問題,火箭在升空後不久隨即爆炸。綜合韓聯社、CBS News的報導,北韓官媒《朝中社》於28日0時22分發佈了1篇標題名為「軍事偵察衛星發射途中發生事故」的文章稱,國家航空航天技術總局(NATA)於27日晚間10時44分許在距離平壤200公里的平安北道鐵山郡之「西海衛星發射場」利用新型運載火箭發射偵察衛星「萬里鏡-1號」。但技術總局副總局長表示,新型運載火箭的1級火箭在飛行過程中發生爆炸,此次發射最終失敗。據「非常設性衛星發射籌備委員會」現場指揮部專家審議初步得出的結論顯示,新開發的液氧及石油引擎在運作可靠性方面出現問題,成為事故原因。NATA還提出,委員會還將核查可能造成事故原因的其他問題。對此,南韓參謀本部隨後也探測到上述航太器化成碎片墜落至朝鮮海域。回顧歷史,北韓曾在去年5月31日和8月24日各發射1枚軍用偵察衛星,不過最終都以失敗收場,直到去年11月底才成功將第1顆偵察衛星送入運行軌道,隨後金正恩也在去年12月底宣告,北韓2024年還會再發射3顆偵察衛星。北韓曾在去年11月底成功將第1顆偵察衛星送入運行軌道。(圖/達志/美聯社)雖然聯合國安理會決議禁止北韓使用彈道飛彈技術發射任何航空與太空載具,但北韓堅稱自己擁有發射衛星和試射導彈的權利。金正恩也表示,偵察衛星將提升朝鮮人民軍監控美國和南韓軍事活動的能力,並增強其核威懾力。
伊朗影響力無遠弗屆 總統墜機恐釀中東地區動盪
目前有消息指稱,伊朗總統萊希(Ebrahim Raisi)19日與官員搭乘直升機,但最後因為天候問題被迫硬著陸,不少國家也對此發表聲明,表示出對萊希的擔憂。而《美聯社》則認為,以目前伊朗的影響力來看,萊希的墜機事件恐會造成中東地區的動盪。根據《美聯社》報導指出,伊朗數十年來,一直支持黎巴嫩、敘利亞、伊拉克、葉門與巴勒斯坦上的武裝組織,伊朗透過這些力量進而試圖阻止美國、以色列方面的襲擊。而其實早在4月時,伊朗為了回應駐敘利亞領事館遭到以色列空襲,伊朗總統萊希與最高領袖哈梅內伊便下令向以色列發射數百架無人機與彈道飛彈進行襲擊,而這波攻擊,最後在美國、英國、約旦等國家的幫助下,幾乎完全攔截下來,並無造成任何人員傷亡。報導中也提到,長期以來,以色列一直將伊朗視為最大的威脅,這也是因為伊朗長期贊助支持敵對以色列的武裝組織,其中包含巴勒斯坦的哈瑪斯。伊朗總統萊希先前也痛批以色列「猶太復國主義以色列政權,已經壓迫巴勒斯坦人民75年。」但也因為伊朗退居幕後,改為「代理人模式」的外交行為,這也讓原本波斯灣的阿拉伯國家在近年來不斷重新定義伊朗,阿聯酋與巴林在2020年先後與以色列建交,背後的原因也是有伊朗的影響,目前也傳出,沙烏地阿拉伯也有意與以色列建交。目前已知,伊朗透過贊助支持的方式,在中東地區有巴勒斯坦哈瑪斯、黎巴嫩真主黨與葉門胡塞組織等盟友,而這些盟友在以色列與哈瑪斯發生衝突後,也的確持續性的對以色列進行襲擊與干擾,當中甚至也有對美國、英國等國家出手的紀錄。而除了中東地區外,在俄烏戰爭爆發之後,伊朗疑似也私下提供大量無人機給俄羅斯,這也讓俄羅斯成為伊朗的重要盟友。但伊朗總統萊希則在2023年一次訪問中,駁斥曾提供軍武裝備給俄羅斯的傳聞。
日韓軍方齊宣布 北韓朝日本海發射彈道飛彈
日本海上保衛廳表示,北韓軍方於22日下午3點11分左右,對著日本海發射不明飛行物。目前該不明飛行物已經落入水中,呼籲航行中的往來船隻應注意後續的情況。後續南韓軍方則表示,北韓所發射的為彈道飛彈綜合外媒報導指出,日本海上保安廳於22日下午3點4分表示,根據防衛省的資訊,北韓軍方對著日本海發射疑似為彈道飛彈的不明飛行物,目前該飛行物已經落入墜落在日本專屬經濟海域(EEZ)之外,呼籲附近航行的船隻應注意後續的資訊。而南韓聯合參謀本部在下午3時4分左右證實,北韓向日本海所發射的不明飛行物為彈道導彈。報導中也提到,目前日本政府已經在首相官邸的危機管理中心設立對策室,同時召集來自相關部門的負責人組成緊急應對團隊,負責收集資訊和確認損害等工作。據了解,自2日以來,這已經是北韓於本月第4次發射彈道飛彈。
以色列低調證實空襲伊朗 美以伊三方沉默「背後用意曝」
以色列19日朝伊朗中部的伊斯法罕(Isfahan)發出攻擊,象徵中東動盪局勢徹底被點燃,不過兩國事後的反應卻相當低調,以色列官方未評論,伊朗從國營媒體到官方,也明顯淡化這起攻擊事件,甚至有伊朗官員對外媒表示,伊朗政府把攻擊事件定調為「內部滲透」,沒有計畫報復以色列,就連美國也保持低調。伊朗外交部長艾密拉多拉安。(圖/達志/美聯社)據《華盛頓郵報》19日引述以色列官員說法,當天稍早向伊朗發動攻擊,作為對伊朗大規模空襲的回應,目前不清楚這起報復攻擊造成的損失,但該名官員聲稱,用意是為表明以色列有能力打擊伊朗境內。由於事涉敏感軍事議題,他要求匿名。包括伊朗官媒對空襲事件輕描淡寫,僅稱防空系統在伊斯法罕省上空擊落3架小型無人機,另據NBC報導,伊朗外交部長艾密拉多拉安(Hossein Amirabdollahian)也拒絕證實這起事件是以色列所為,更稱該行動中使用的武器「更像是小孩的玩具,而非無人機」。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圖/達志/美聯社)《路透社》同時引述伊朗官員說法,這起攻擊事件被定調為「內部滲透」,因此伊朗不打算報復以色列,以色列方面也未有任何評論,顯然雙方都不想將事件鬧大,包括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被問到時,也拒絕評論華府是否曾接獲有關這起襲擊的警告,但他強調,「美國並未參與任何進攻行動」。伊朗在13日對以色列發動的夜間大規模空襲中,一共發射超過300枚載體,其中包括約170架無人機和超過120枚彈道飛彈,遭受伊朗的攻擊後,外界認為以色列做出回應勢在必行,差別只在時機點,果然在19日清晨,伊朗中部的伊斯法罕(Isfahan)、伊拉克的巴比倫(Babil)、敘利亞南部的蘇韋達(As-Suwayda)以及巴格達(Baghdad)等地區陸續傳出爆炸聲響,以色列做出了回應。不過就在以色列發動攻擊後,美國、以色列和伊朗都沉默以對,華郵外交事務專欄作家伊格納西斯(David Ignatius)就撰文指出,遏制危機升溫的一條規則就是沉默低調,看來各方都希望衝突「僅點到為止」,以防局勢升級。伊朗不打算報復以色列,就連美國也保持低調。(示意圖/達志/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