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中和
」 截肢疫情遺毒3/婦人確診後突發心肌梗塞! 醫:肺栓塞更需注意「死亡率逾5成」
54歲江小姐因長期胸悶不適就醫,接受心導管檢查顯示右冠狀動脈完全阻塞,於是動手術打通並置放冠狀動脈支架,出院後江小姐出現發燒及上呼吸道感染症狀,在家自行快篩後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開始服用抗病毒藥物。江小姐原先不以為意,然而卻在數日後出現胸悶、胸痛、冒冷汗等症狀,至急診就醫後,心電圖顯示急性心肌梗塞,於是由心臟內科團隊緊急安排介入性心導管治療,最後撿回一命。北市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心臟內科醫師吳靜如表示,新冠病毒除了影響呼吸道之外,心臟及血管也是病毒的攻擊目標之一,因此感染新冠肺炎可能造成心肌炎、血栓導致心肌梗塞、肺栓塞、腦中風等。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心臟血管系周邊血管科主任徐中和表示,不論是施打新冠疫苗或罹患新冠肺炎的患者,肺栓塞的風險比腦中風與心肌梗塞都高出許多,根據國內外發表數據,新冠疫情3年來,肺栓塞患者比之前增加3成以上。徐中和表示,肺栓塞是繼心肌梗塞、腦中風之後,排名第三高的心血管疾病死因。「急性肺栓塞是指血塊將輸血血液到肺部的血管塞住,肺動脈遭到血塊堵塞後,血液很難從心臟順利的打入肺臟,會造成全身血壓下降、缺氧的現象,死亡率超過50%,甚至高於心肌梗塞。」「根據美國醫界研究報告顯示,約3成肺栓塞病人因為沒有被正確診斷或未經治療而死亡,其中高齡長者、長期臥床、長期使用女性荷爾蒙、肥胖、抽煙、罹癌、心肺或是腎臟疾病等人,都屬於肺栓塞的高風險族群。」中研院發現新冠病毒會活化血小板,因而引發過多的嗜中性胞外網狀結構,進而造成嚴重血栓。(圖/報系資料照)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謝世良研究團隊發表研究報告,發現受體CLEC5A和TLR2是新冠病毒引發肺栓塞的關鍵,這項研究成果也已經發表於生醫科學雜誌(Journal of Biomedical Science)期刊。謝世良發現新冠病毒會活化血小板以放大發炎反應,進而產生血栓,此研究的第一作者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學者宋佩珊指出,收集新冠急性期患者的血液檢體時發現,血小板被活化後會產生大量的嗜中性白血球胞外捕捉(NETs)及自殺式的細胞死亡(NETosis)。宋佩珊說,近期許多研究顯示,病人體內過多的嗜中性胞外網狀結構會引起免疫血栓,甚至是嚴重的血管內栓塞,這些肺部微血管阻塞導致肺部及其他器官缺氧,進而造成全身性損害。吳靜如則提醒,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患者,應多加注意身體警訊,若感到胸悶胸痛、冒冷汗、呼吸困難等不適,應盡早至心臟內科門診或急診就醫,評估是否進一步進行心導管檢查或治療,以避免後續併發症發生。
8旬翁急性動脈血管阻塞 「新科技搶救」避免截肢
一位84歲男性因心房顫動合併缺血性腦中風而被送入醫院。因大面積腦中風合併出血性轉化,無法使用抗凝血劑。住院期間,他突然出現右腳劇烈疼痛、發紺和冰冷的症狀。進行電腦斷層檢查後發現,右側腹腔髂動脈以下的血管已被血栓完全阻塞。考慮到患者的整體健康狀況,無法採取手術切除血栓的方式。同時由於腦出血,也不能注射血栓溶解劑。患者面臨著右腳缺血壞死和截肢的風險。周邊血管學會理事長徐中和指出,幸運的是,台灣已經引進了經皮血栓機械清除(Percutaneous mechanical thrombectomy)技術,是亞洲領先的國家之一。這項技術使用Rotarex導管,前端配有螺旋狀的旋切頭,旋轉切除血栓並將其排出體外。血栓清除後,再使用塗藥球囊(SELUTION SLR)對殘留的狹窄病灶進行擴張。經過治療後,患者的右腳發紺症狀立即改善,一週後他的肢體狀況良好,順利出院。周邊血管學會張景棠秘書長說明,急性肢體缺血症是一種極其嚴重的疾病,可能導致肢體組織壞死、截肢甚至危及生命,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品質有著重大的影響。然而其治療並不容易,因為患者身體狀況可能不適合接受手術治療,而血栓溶解劑治療收效較慢且易引起出血併發症。機械性取栓術能夠快速移除血栓,顯著改善治療效果,同時降低長時間使用血栓溶解劑導致的出血風險。塗藥球囊將傳統的血管球囊擴張術與藥物釋放技術相結合,可以更有效地處理動脈疾病。透過塗藥球囊釋放藥物到血管壁上,抑制新的內膜增生,減少血管再狹窄的風險,可以使治療效果更持久,降低了再次手術的需要。SELUTION SLR屬於最新一代的塗藥球囊,透過創新的微載體與細胞黏附技術(CAT),可以在90天內持續釋放sirolimus藥物,達到穩定良好的治療效果。周邊血管學會是台灣第一個專注於周邊血管的學會,其成員包括心臟內科醫師、心臟外科醫師、放射科醫師、放射師以及護理師等專業人士。周邊血管學學會日前在台中舉辦會員大會暨學術研討會,並邀請來自日本Osamu lida、韓國Su Hong kim、Jae-hwan Lee、香港Bryan Yan、新加坡Tang Tjun Yip與印尼Reza Juniery Pasciolly的專家參與會議,分享最新的治療方法。在年會上,專家們探討周邊動脈疾病的最新治療方法、挽救缺血肢體的新策略、慢性完全閉塞性病變的微妙技術,以及其他周邊血管相關主題,如慢性栓塞性肺動脈高壓(CTEPH)、用於肌肉骨骼疼痛的經動脈微栓塞(TAME)、前列腺動脈栓塞(PAE)、骨盆動脈介入和腎交感神經阻斷術。透過各方專家的交流與討論,分享與傳播最新的知識,期望將台灣周邊血管治療提升到另一個高度。
心血管沉默殺手!56歲男罹急性肺栓塞 「超微創導管抽吸血栓」救回一命
56歲的曾先生是肺癌病人,外出購物時突然感覺胸悶,接著漸漸感覺呼吸不到空氣與嘔吐,緊急由家人轉來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急診,經電腦斷層發現曾先生有雙側肺動脈都有血栓,也就是「急性肺動脈栓塞」,心臟血管系周邊血管科徐中和主任評估,曾先生的肺癌病情已有腦轉移,若採傳統靜脈注射溶栓藥,或是強效溶栓藥輔以超音波震碎血栓的治療方式,對腦部將造成大量出血風險,與家屬討論後,改採以「超微創導管抽吸血栓」,以針孔大小的導管順利清除血栓,成功救回一命,術後第8天曾先生順利出院,門診固定追蹤,曾先生病情也控制良好。另一個案為50歲的吳女士,無三高病史,平日保持運動跑步健身,作息正常,3年前爬樓梯忽然呼吸嚴重轉為短促,進行胸部電腦斷層,竟發現吳女士雙側的肺動脈栓塞,轉介到徐中和主任緊急進行手術取栓;徐中和主任分析,吳女士有大片肺栓塞需打通,如果採傳統的靜脈注射溶栓藥,可能有高出血風險,因此改採新一代治療:以超音波震碎血栓導管治療,也就是局部麻醉靜脈的方式,將導管直接置放在肺動脈,以超音波的能量配合溶栓藥物來震碎血栓,吳女士血栓清除率達9成以上,輔予血栓溶解劑治療,不僅減少出血風險,施打的溶栓藥物劑量約傳統治療的5分之1,腦出血的風險極低,相對安全的治療。美國醫界研究報告顯示,約3成肺栓塞病人因為沒有被正確診斷或未經治療而死亡,為心肌梗塞、腦中風之後,排名第三高的心血管疾病死因,而高齡長者、長期臥床、長期使用女性荷爾蒙、肥胖、抽煙、罹癌、心肺或是腎臟疾病等人,都屬於肺栓篩的高風險族群。徐中和主任指出,急性肺動脈栓塞是指血塊將輸血血液到肺部的血管塞住的情況,常見的情形是腿部發生靜脈栓塞之後,漂移進入心臟和肺臟之後發生的。由於肺動脈遭到血塊堵塞後,血液很難從心臟順利的打入肺臟,會造成全身血壓下降,缺氧的現象。徐中和強調,急性肺栓塞並不容易在第一時間診斷就能找出問題,然而,嚴重急性肺栓塞若併發循環系統休克,死亡率超過 50%,因此需快速投入精準診斷和正確治療,治療的方法包括抗凝血治療、血栓溶解治療、心導管介入治療之血栓抽吸手術、導管置入之局部血栓溶解術及外科手術等。徐中和主任進一步說明,治療肺栓塞的方式,傳統是藥物治療與傳統開刀手術,新一代的治療,是以微創導管進行抽吸血栓,病人只有進行局部麻醉,依靠醫療科技透過導管吸出體積較大的血塊,血栓清除率都在8到9成以上,施打的溶栓藥物劑量約傳統治療的5分之1,手術的傷口也非常小僅0.2-0.3 cm,有助於大幅改善病人預後、降低併發症的發生率,同時也縮短了病人住院天數。
「權威齊聚」周邊血管學會首度成立 盼截肢悲劇不再發生
國內第一個周邊血管的學術組織-「台灣周邊血管學會 TSPI (Taiwan Society of Peripheral Interventions)」於112年5月21日在台北君悅酒店宣布正式成立,享譽全球醫界技術精湛的日本周邊血管治療學術組織(Japanese Endovascular Therapy, JET),由前主席飯田修(Osamu Iida)醫師領銜,以及仲間達也 (Tatsuya Nakama)、藤原昌彥(Masahiko Fujihara)等多位日本權威心血管醫師來台與會,國內醫界包括心血管疾病介入性治療及研究權威、前台大雲林分院黃瑞仁院長、成功大學附設醫院甘宗旦副院長、林口長庚心臟內科導管室陳俊吉副主任等多位專家雲集現場。學會發起人與首任理事長,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周邊血管科主任徐中和醫師指出,這是國內第一家以周邊血管相關的醫學知識和研究宗旨所成立學術組織,學會除了以促進周邊血管臨床實務發展和提升國內專業水平為努力目標,並藉由國內外知名醫學權威的影響力,將引進亞洲領先和世界級的心血管介入治療技術與知識,帶領「台灣周邊血管學會 TSPI (Taiwan Society of Peripheral Interventions)」邁向世界頂尖水準的周邊血管學會。此外,目前台灣醫界進行周邊血管治療的用藥,是以西方國家為主參考,但是亞洲人在人種和基因與西方其實有差異,將來與日本周邊血管治療學術組織(JET)交流臨床經驗與數據,共同朝制訂適合亞洲人治療的周邊血管治療指引。徐中和醫師進一步說明,台灣在周邊血管疾病長期被國內醫界忽視,在急性動脈阻塞的臨床數據顯示,送來診斷正確與治療時已經太晚,有三成面臨被截肢的命運,還有三成死亡率,在急性動脈阻塞的病人中,有七成是心房顫動的病人。像是有些患者突然發生下肢麻痛、冰冷或無力,求診數科醫師都沒想到是急性下肢動脈阻塞,最後延遲診斷而走上不幸被截肢的命運。在慢性動脈阻塞的部分,典型例子像是不少病人下肢傷口久久無法癒合,看了很多醫師,結果都沒發現是下肢動脈阻塞造成傷口不易癒合,走向截肢的悲慘命運,其實早期發現,就能早期打通動脈血管,避免截肢的結果。徐中和醫師強調,台灣在周邊血管檢查部分,長期以來缺乏投注在血管超音波專業檢查人員培訓及教育栽培上,造成診斷不便,基於這些原因,讓包括他在內志同道合的醫師一起發起學會,希望幫助更多民眾得到即時診斷與正確治療,避免受截肢的命運。 國內醫界心血管疾病介入性治療及研究權威、前台大雲林分院黃瑞仁院長指出,國人對糖分的代謝能力較差,這是台灣糖尿病盛行的原因之一,建議糖尿病人在每年例行追蹤增加上下肢血壓比「踝肱血壓比值」(Ankle-Brachial Index, ABI),檢查自己下肢動脈健康狀況,維護周邊血管健康。日本周邊血管治療學術組織(JET),由前主席飯田修(Osamu Iida)醫師指出,日本和台灣的社會結構和種族基因相似處甚多;都同樣面臨高齡化社會,日本和台灣人民也都是糖尿病盛行率高,這些也是日本醫界高度關心的議題。未來日本周邊血管治療學術組織JET將和台灣周邊血管學會 TSPI合作,交流分享臨床經驗與數據,共同努力提升治療技術,並進一步做到預防疾病來增進雙邊國民的周邊血管健康。台灣周邊血管學會 TSPI成立儀式在5月21日上午台北君悅酒店舉行,在成立儀式上,學會主席向大家介紹了學會的發展思路和未來計劃,未來也會持續引進新的周邊動脈藥物氣球、藥物支架、動脈鈣化斑塊清除器械、急性溶栓取栓器械等, 並推廣新的手術治療,包括以腎動脈電燒治療高血壓、免開刀攝護腺導管手術治療、 關於男性病患幸福的鳥動脈微創治療手術,以及細胞治療在下肢動脈的應用等等, 並呼籲大家共同努力,為周邊血管醫學的發展做出貢獻。
冬天「腳中風」恐截肢命危 自我檢查4症狀!以免錯失治療時機
冬季是心血管疾病的好發季節,血管阻塞發生的機會大幅增加,長輩們除了要小心天冷引發心臟血管硬化,可能併發的心肌梗塞或腦中風外,也要高度警戒包括下肢的「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輕者影響走路、跑步痠麻無力,重度阻塞者則面臨壞疽(乾枯發黑)、截肢,也就是俗稱的「腳中風」。 72歲的張奶奶,有高血壓、 心臟冠狀動脈阻塞,以及甲狀腺機能亢進病史, 並出現陣發性心房顫動情形,然而,張奶奶還出現右下肢冰冷,並且出現異常疼痛,一週後家人帶張奶奶來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求診,心臟血管中心周邊血管科主任、下肢動脈阻塞治療團隊召集人徐中和醫師檢查後,在郭奶奶的右下肢膕動脈發現血栓,造成下肢血液循環嚴重阻塞。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召集「24小時溶栓團隊」啟動,立即緊急導管溶栓手術,在黃金時間雙管齊下搶救:運用「機械性取栓」與「超音波震碎血栓導管治療」,張奶奶血液循環獲得大幅改善,成功避免截肢的危機,徐中和主任特別提醒,罹患心房顫動的病人, 平常一定要規則服用抗凝血劑,以預防血栓事件的形成。另一個搶救下肢成功的治療個案,是80歲的郭伯伯,郭伯伯為多重慢性病人:罹患高血壓、糖尿病、心臟冠狀動脈阻塞、持續性心房顫動並心衰竭,並且有「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等多重病史, 郭伯伯因為右下肢冰冷且劇痛一天,警覺情況不對到中國附醫急診,徐中和主任檢查,在郭伯伯右下肢前脛動脈發現血栓, 造成下肢血液循環不良,經過緊急導管溶栓手術, 並再經超音波震碎血栓導管治療, 以及藥物氣球及支架得使用, 血栓順利移除, 血流也恢復正常,避免重殘被截肢的命運。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徐中和主任指出,「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發生在下肢最為常見,臨床出現的症狀包括患肢溫度降低(常感覺冰冷)、麻木、不良於行、走路疼痛、腿部潰瘍,「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最嚴重時,肌肉組織會發生缺血性壞死,病人甚至被迫截肢,而病人截肢後,也容易再面臨命危風險,是非常棘手的疾病。「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的高風險因子,包括老化、家族病史、吸菸、糖尿病、肥胖和三高等,國外研究統計顯示,「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的發生率約12%, 尤以步入中年45歲以上的人居多,台灣人口步入高齡社會,臨床疾病也呈現上升趨勢。徐主任指出,醫護團隊務必搶在病人動脈血管阻塞的黃金6到8小時內,確定病人下肢血管阻塞位置後,緊急進行血栓清除、血管繞道等血管重建手術,才能避免造成肌肉組織永久性壞死。至於該如何辨別自己或家人可能罹患「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 徐中和主任說明,依嚴重度,臨床病徵大致分成四期:第一期(輕微或無症狀):偶爾感覺患肢溫度較低,有輕微麻木感。第二期:行走當中腿部容易疲勞無力,休息片刻又能繼續往前走,之後重複出現同樣症狀,稱之為間歇性跛行。第三期:血管阻塞嚴重連靜止休息時局部循環不足,已出現持續疼痛、麻木或感覺異常。第四期:皮膚因缺血而由粉紅色轉為暗紫色,且在腳趾頭發生潰瘍和壞死,逐漸延伸到足部及腳踝。徐中和主任分析,張奶奶和郭伯伯,都是屬於急性「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 常常是由於心房顫動,導致血栓由心臟打出掉落到下肢動脈血管,而突發急性阻塞。值得注意的是,一般治療後,「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病人死亡率以及截肢率仍有20-30%。針對此重大疾病風險,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2016年成立了「24小時溶栓團隊」, 投入研究治療,以緊急導管溶栓手術後,雙管進行「機械性取栓」手術,以及「超音波震碎血栓」手術,搶救治療急性下肢動脈重度阻塞的病人,死亡率以及截肢率大幅下降到3%,臨床成果發表在今年(2022年)4月醫學期刊「國際血管學」《International Angiology》, 成績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