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歸計畫
」浪子回頭1/小毒蟲成戒毒引路人 「趕路的雁」帶新的他們重拾人生
浪子回頭金不換!新北市淡水山上有個「趕路的雁」戒毒村,收治患有毒癮、酒癮等學員,戒毒村的主任和同工大多是「新造人」也就是所謂的更生人,同工小乖(化名,28歲)在15歲染毒,還曾拿西瓜刀作勢砍媽媽,進戒毒村後浪子回頭,和家人關係和解,更成為染毒學員的心理支持之一,小乖用自己的路引領學員一步步重拾人生,「我們如同雁鳥朝同個方向飛行,大家彼此幫助、相挺,帶著迷途學員重回社會!」「趕路的雁全人關懷協會」是由一對牧師夫婦於2008年創立,核心工作分別是「成癮物質戒治、毒品防制教育宣導、關懷家長吸毒的兒少生活」3大面向,並以體能、群我、認知及心靈4個核心課程協助學員戒癮。去年12月底的清晨,新北淡水山上冬雨綿綿,但戒毒村的復育中心裡傳來陣陣詩歌唱和,這堂上的是激勵課,一對視障義工老師夫妻遠赴來此分享人生,為了歡迎老師到來,小乖坐在前面眼神專注的彈著吉他,詩歌和著吉他聲繚繞在戒毒村的4層樓建築內。小乖今年28歲,來到戒毒村近4年時間,看著他爽朗表情和認真工作態度,很難想像他過去曾是朋友圈裡的小霸王,更在15歲染毒。小乖家庭算小康,小兒麻痺的爸爸開了家水果行,苦心拉拔3個小孩長大,小乖卻因染毒屢屢鬧事,讓兩老相當頭疼,有一次小乖毒癮發作竟拿起西瓜刀作勢要砍媽媽,這舉動傷透爸媽的心,媽媽每日以淚洗面更因此申請家暴令。 「我現在想起來還是對媽媽很抱歉,怎麼會這樣子,幸好媽媽還是沒放棄我,送我到戒毒村。」小乖每每想起仍然過意不去,所幸在戒毒村遇見人生轉折點。原來,戒毒村位在台北淡水山上,遠離塵囂,不但要被沒收手機和管控金錢,包括晨起灑掃讀經,1個月僅能和家人會面1次,幾乎斷絕一切對外聯繫,小乖心中早訂出一套脫逃計畫「我來第2天就想逃跑,暗自記牢下山路線還有公車時刻。」第1年裡小乖想逃跑的念頭從未間斷,不過有「前輩」同工的照看,「在這裡有更多人懂我」小乖心態慢慢有了轉變,就這樣一待近4年,小乖在第2年成了戒毒村同工,第3年成為正式同工和「自勵宿舍」舍監,執行戒毒村日常庶務,每天對戒毒、戒酒學員們「看頭看尾」,從檢查房間到聊天做心理支持,一刻未歇,小乖笑著解釋「我們『趕路的雁』協會,亦即雁鳥成群朝同個方向飛翔,在這裡學員和同工如同雁群相依相挺,以此支持每位「新造人」重返社會。」 小乖15歲染毒甚至還拿刀作勢砍媽媽,他在戒毒村找到人生新契機,改變自己後重建家庭關係。(圖/侯世駿攝)除了將自己奉獻給戒毒村,小乖最自豪的是到全台各國中小和高中進行反毒宣導,目前已經巡迴100多場,他拿著麥克風站上舞台講述自己懵懂的過往,分享給年輕學子作為借鏡,是回首過去的挑戰,也因為前往各地深入偏鄉,看見不一樣的生活,交織成正向力量,還成為其他學員的領頭羊「很謝謝協會跟大家,選擇當同工是我覺得自己做最對的事情!」戒毒村入住以一年為期,但如果中間被發現吸毒等不當情事,就得離開,有的人僅待1、2個月,但是經過1年戒毒生活,未來能成功銜接社會,被接納回到家中,就是挑戰。跟小乖一樣同是「新造人」、戒毒村復育中心主任蘇哲民曾誤入歧途吸食安非他命,進入戒毒村後因為信仰改造,投身引路人的工作。他說,協會看見更生人的困境,這2年啟動「復歸計畫」,在戒毒村和回歸社會中間設置「自勵宿舍」,「學員回到正常生活必須受到的適應力和衝擊力很重要,也是真正能「離毒」關鍵,目前已經有位廚師成功回到正常生活半年,讓我們很欣慰」。身兼戒毒村正職同工,小乖說自己最驕傲的是能成為巡迴戒毒講座的一員,用自己親身染毒例子當孩子們的借鏡。(圖/當事人提供)
浪子回頭2/「請給走錯路的人多一次機會」 名廚師戒毒展開新生
新北淡水山上有個戒毒村,有毒品前科的主任、同工們來此後改變了人生、脫胎換骨,用自己浪子回頭的例子鼓勵更多「新造人」(更生人)重拾生命。知名廚師小強(化名)因為好奇染上毒癮,在戒毒村1年後又加入復歸計畫入住「自勵宿舍」,目前已回到老家重拾廚師工作,正準備結婚迎向新生活。「趕路的雁全人關懷協會」是由一對牧師夫婦於2008年創立,以信仰和體能洗滌癮症者,要給更生人們一個重新生活的希望,不過,創會以來背負外界異樣眼光,他們胼手胝足但經費籌募困難,2年前新冠疫情重創下,募款僅剩7成左右,且戒毒村原址招來附近居民反感,只得搬遷到更遙遠的山區。戒毒村平常學員約20人上下,加上同工人數近30人,其中正職同工小乖(化名),是近4年來出出入入百名學員中成功的「新造人」,被培養成戒毒村癮症患者的領路人之一。小乖說自己在國中染毒,曾發狂拿刀作勢砍向最愛他的媽媽,讓父母心碎,第1年到戒毒村無時無刻想逃跑,待了2年3年後卻成了幫助學員日常生活的工作人員,他說這裡反轉他的人生,也因為全台跑透透的宣導校園反毒,得到成就感,一點一滴潛移默化才造就出如今的同工小乖。 戒毒村入住以1年為期,但如期間內被發現又吸毒等不當情事,就得離開,小乖自己最清楚一路走來心情轉折,還有不眠夜裡毒癮來時的輾轉反側,「學員不適應,待1、2個月就離開的大有人在,我在一旁輔導會很挫敗,也會自責沒做好,或者是不是我多跟對方聊一些,就能讓他們繼續留住」,所幸近2年留下來的學員都至少撐半年起跳。小乖說在這裡每天6點即起床,安排各種課程、運動以及信仰支持,生活規律簡單也是戒毒癮的最重要步驟。同樣是「新造人」,復育中心主任蘇哲民曾誤入歧途吸食安非他命,到戒毒村後因為信仰改造而投入引領學員路的他表示,「學員們無論是因為毒品罪入獄,就算戒除毒癮還是會因為前科被貼標籤,因此我們2年來啟動了『復歸計畫』,協助新造人回歸社會和正常生活,該計畫即是從戒毒村出去、重返生活的前哨站。」同樣曾是毒品人口的戒毒村主任蘇哲民,現在也是引路者之一,他說協會近年啟動復歸計畫,要幫助學員穩定重返社會和家庭。(圖/侯世駿攝)「我們有位廚師小強(化名),從自勵宿舍回老家、正常生活半年,目前狀況一切OK,正準備結婚」。蘇主任驕傲的告訴我們,原來小強廚師工作忙碌之餘染上安非他命,在戒毒村待了1年,又在自勵宿舍待了半年,這半年裡小強聽從安排,接觸完全不熟悉的工作,到便利商店打工,每天坐公車通勤近3個小時,按部就班學習自主生活。蘇主任解釋,其實一切安排的目的都在鍛鍊學員獨處和磨練心志,從封閉的戒毒村到練習跟社會接觸,在自勵宿舍裡有門禁管制但能自由使用手機和金錢,也算是「減少衝擊」回歸生活。有鑑於之前從戒毒村直接返家,不但會遭受周圍親友不同眼光對待、貼標籤,光是想傾吐上班生活的苦水都沒辦法,反而回到自勵宿舍有「過來人」同工們的心理支持,互相理解打氣,小強就這麼一步步重拾人生,回到展現長才和天賦的廚師位置上,繼續發光發熱,「這才是我們希望戒毒後成功回家的路!」戒毒村成員和同工一同外出爬山,這也是重返社會前接觸外界的一大步,其實戒毒村曾因為受爭議被迫搬家,疫情影響捐款大減,但他們仍不改初心致力幫助走錯路的人有重生的機會。(圖/趙世勳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