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脈區張恐引起肺栓塞 新療法不需開刀免穿彈性襪
久站久坐會造成下肢靜脈曲張,由於初期不會有任何痛感,所以通常不會就醫處理,但若數年不處理,則會加速靜脈曲張惡化,嚴重時甚至可能造成致命肺栓塞。68歲李女士,年輕時工作每天需久站9小時,時間長達8年,後來轉職辦公室上班族又長時間久坐,加上本身有靜脈曲張體質,才20多歲時就有下肢靜脈曲張問題,兩小腿出現蜘蛛網狀血管擴張,但由於沒痛感,就沒理會,直到8年前開始半夜常有腳抽筋、腫脹及痠痛症狀,於是聽信坊間接受拍打治療,但治療效果不佳,反而造成右腳大面積瘀青及色素沉澱。3年前至國泰綜合醫院求診,診斷其右側大隱靜脈明顯逆流,因此接受微創靜脈射頻手術,術後抽筋及腫脹皆有改善,右腳踝深膚色變淡。至於左腳部分,因當時檢查左側大隱靜脈並無明顯逆流現象,病人也無明顯痛感,於是門診持續追蹤,直到1年前左腳也出現腳麻、腫脹及抽筋症狀,加上李女士從新聞得知嚴重靜脈曲張會造成致命肺栓塞,於是至醫院接受新式微創靜脈膠水治療,目前術後恢復良好。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醫師李孟霖指出,靜脈曲張是相當常見的疾病,常見於需久站或久坐族群,如開刀醫療人員、站櫃小姐、空服員、老師、餐飲業服務員、廚師等,久坐工作如金融業、司機等。另外,研究顯示靜脈曲張與基因遺傳亦有關聯。目前也有研究證實,靜脈曲張與深層靜脈血栓有關,有靜脈曲張的病人較沒有靜脈曲張的人,有高達約5倍的機率會產生深層靜脈血栓,甚至出現致命的肺栓塞。因此,千萬不能輕忽初期無痛感的靜脈曲張,症狀會隨時間逐漸出現腳酸、麻、腫脹、痠痛及半夜睡覺突然抽筋驚醒,晚期會出現腳踝顏色變深及傷口潰瘍不易癒合,甚至需要截肢的狀況。診斷靜脈曲張,目前廣泛使用血管超音波技術取代過去的肉眼判斷。治療靜脈曲張,早期為傳統靜脈抽除手術,因為傷口較大(3-5公分),有刀疤,術後併發症多,恢復時間長。目前廣泛的治療是微創導管式靜脈血管內閉合手術,使用雷射光纖導管,或是射頻導管以熱能的方式關閉血管(即微創靜脈射頻手術)。靜脈血管內閉合手術的好處為傷口少,復原快,併發症少,然而,實施這項手術需要嫻熟的血管超音波技術,以及術中需要使用特殊保護液保護血管周圍的組織避免受到熱能傷害,所以需要額外3-4個針孔般的小傷口。至於較細且表淺的微細血管,目前可以再輔以硬化劑治療或是體表雷射達到更完整的治療,後續再配合適當壓力的靜脈曲張彈性襪,於術後穿戴1個月至半年,以達到快速恢復並減少復發的效果。國泰綜合醫院引進新式靜脈膠水治療,以非熱能的物理性黏合方式達到靜脈血管關閉的效果,好處是更進一步避免熱能對血管周圍的神經或組織傷害與皮膚灼傷的風險,並且將介入的傷口數目減少到只剩一個針孔。術後不需要再穿著彈性襪,減少病人術後穿著彈性襪的負擔。然新式靜脈膠水雖然有上述優點,臨床上仍應由專業醫師判斷病人是否適合使用,該治療是否能應用在所有病人身上,完全取代過去的治療方式,需要時間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