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塑膠
」 塑膠袋 微塑膠 一次性塑膠用品台灣出海口野生牡蠣100%檢出微塑膠 這地方濃度最高
海洋委員會研究顯示,2020至2023年採檢各地河川出海口及出海口鄰近的野生牡蠣,100%均檢出微塑膠,多數來自人造衣物纖維、漁業活動及養殖業漁網、漁繩等,尤以彰化烏溪出海口的微塑膠濃度最高,測到每立方公尺2.28個濃度。不過,該研究的協同主持人許瑞峯強調,出海口的野生牡蠣與養殖牡蠣環境不太相同,該研究不代表養殖牡蠣遭汙染。依海委會「2020至2023年海漂底垃圾及微型塑膠分布調查與海廢監控建置計畫」研究指出,海水樣品微塑膠形狀占比以寶特瓶等衍生塑膠碎片為主,約占40%以上,甚至更高;其次為發泡塑膠,推估與保麗龍材質製造的漁業用具有極大關聯性;第三則為塑膠薄膜形狀,多數來自岸上民生用品、鄰近河川出海口產業園區、工業區或塑膠工業製品等。該研究發現,台灣河川出海口鄰近採集的16組野生牡蠣樣品,全被檢出含有微塑膠,形狀以塑膠纖維達88%為最高,從聚酯纖維、嫘縈、丙烯酸纖維、聚甲醛等推測,多數來自人造衣物纖維、漁業活動及養殖業所使用漁網漁繩等,監測數據又以彰化烏溪出海口的塑膠濃度最高。海大海洋環境與生態研究所副教授許瑞峯表示,依其研究目前牡蠣微塑膠的濃度仍在可接受的風險範圍內,且監測的位置為汙染較嚴重的出海口野生牡蠣,而民眾常吃的為養殖牡蠣,不一定會受到汙染。許瑞峯指出,每次採樣時都受到水文條件、季節的影響,尚難看出趨勢,仍需要更長時間的觀測。他也說,要減少微塑膠危害,重點為源頭減量,如廢棄物在進入海洋之前清除、淨灘、實名制漁具等,畢竟讓微塑膠至環境中就更難回收。「微塑膠首重源頭減量及管理」,海洋保育署副署長李筱霞說,依各界研究指出,1972年微塑膠就進入海洋環境,自來水、海水、沙灘甚至嘉明湖也有發現,因此如《海洋汙染防治法》明定陸域管轄機關要有措施防止汙染海洋,也將有跨部會的海廢治理平台、加強海廢再利用、漁民宣導、國際交流等措施盼減少微塑膠。
抹香鯨「嘴纏垃圾」向潛水員求助 獲救停現場留無言道謝
全球海洋垃圾問題依舊嚴峻。動保團體「我們愛動物」(We Love Animals)日前公布一段救援抹香鯨影片,1頭在印度洋「受困」的抹香鯨,疑似主動向潛水員求救,希望潛水員替牠取下纏住嘴巴的垃圾。從影片可見,這頭抹香鯨突然游向正在拍攝海洋的潛水攝影團隊,並在潛水員面前張開被纏著各種垃圾雜物的嘴巴,似乎在向人類求助,「雖然無法確定是不是鯨魚的本意,但真的很像(在求救)」。其中一名女潛水員主動回應抹香鯨,靠近後小心清除抹香鯨嘴裡的垃圾,期間抹香鯨除了保持張嘴,還耐心的等待女潛水員拿掉1件又1件垃圾碎片,直到清除完畢才闔上嘴巴。鯨魚耐心等待潛水員清除垃圾。(圖/翻攝自We Love Animals YT)更令人意外的是,抹香鯨事後沒有立刻離開,而是在團隊附近徘徊,彷彿在感謝女潛水員的幫助,這短暫的寧靜互動,讓人鯨之間充滿了神性般的連結,最後,抹香鯨游向海面並激起巨大水花後離去。抹香鯨徘迴一陣子後才離去。(圖/翻攝自We Love Animals YT)《有害物質期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曾刊出一項研究指出,全球每年產生4億噸塑膠垃圾,並有1270萬噸流入海洋,導致包含抹香鯨在內許多海洋生物,誤食或攝入塑膠垃圾或微粒,或是嘴巴遭垃圾纏住,進而危及生命。研究指出,塑膠微粒會隨海洋生態及整個食物鏈,最終回到產生塑膠垃圾的人類身上,導致人類每年可能吃下3.9 萬至 5.2 萬個微塑膠顆粒。「我們愛動物」也呼籲各界重視海洋垃圾問題,保護海洋讓海洋生物免受威脅。
塑膠包裝造成環境汙染、危害大眾健康! 紐約州起訴百事公司
美國紐約州因百事可樂公司(PepsiCo)在布法羅河(Buffalo River)北部和附近地區產生大量塑膠垃圾,造成環境汙染及危害大眾健康。在當地時間15日,正式起訴百事可樂公司。根據《路透社》等外媒綜合報導,紐約州總檢察長利蒂西亞(Letitia James)指控百事可樂公司在布法羅河北部和附近地區產生大量塑膠垃圾,造成公害,還汙染了法羅市的飲用水。因此在當地時間15日,宣布將對百事可樂公司提起訴訟。訴訟內容指出,根據州總檢察長辦公室2022年分析布法羅河內的塑膠廢棄物,發現在1916件可識別品牌的塑膠垃圾中,有17.1%是百事公司生產的,也是所有塑膠廢棄物占比最大的公司。而棲息在伊利湖、布法羅河及布法羅飲用水供應的魚類,體內也被驗出有微塑膠,意味著接觸這些化學物質,會對健康產生多種不利影響。事後,蒂西亞也發布聲明表示「沒有一家大規模公司會無法確保其產品不會損害我們的環境和公眾健康。所有紐約人都享有獲得乾淨水源的基本權利,但百事公司不負責任的包裝和行銷卻危及布法羅的供水、環境和公眾健康。」更指控,百事可樂公司對於旗下的100多個品牌中,都未向消費者提醒塑膠對於健康和環境的影響,並在對抗塑膠污染的努力上誤導公眾。對此,百事可樂公司的發言人回應「公司非常認真執行塑料減少和有效回收,並致力於與當地社區合作。」並表示「百事公司已與全國利益相關者合作,改善回收基礎設施,並提高消費者對回收重要性的認識。」
不沾鍋要定期更換 專家警告:刮痕恐會釋放出致癌物質
許多家庭在購買鍋具時會選擇購買不沾鍋,煎東西時比較不會黏在鍋子上。日前有國外研究指出,如果不沾鍋表面塗層被刮壞了,會釋放出有毒物質,進而導致各種疾病的產生。根據外媒《GP1》報導,一名澳洲紐卡斯爾大學發表在科學雜誌《全面環境科學》上的研究指出,不沾鍋上的刮痕可能會將數百萬的有毒微塑膠釋放到食物中,釋放出來的物質稱「per-e-polyfiuoroalkyl(PFAS)」,又稱永恆化學品,通常存在於食品包裝、水、以及經常被使用在煎鍋和氣炸鍋中。PFAS需要將近十年才能在人體內分解,而不會在環境中分解,近年來的研究發現,這些物質會導致疾病發生的機率大大增加,像是各種癌症、自閉症和不孕症。科學家發現,鍋子上約5公分的刮痕就會釋放出230萬的微塑膠,並且沾附在食物上。他們建議,購買廚具時避免購買不沾鍋,若已經購買了就要小心使用,避免產生刮痕,並且定期更換鍋具。
塑膠汙染新解方? 泰國研究:人類口水中含可分解PET水解酶
塑膠產品的回收,一直都是各國的環保團體所重視的一個問題,因為它無法完全被消滅,對地球造成許多危害。日前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雜誌發布了一個研究結果,研究人員發現,人類的唾液中竟可能含有可以分解這些頑固塑膠的成份。根據《Phys.org》報導,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雜誌發布了一個新研究,來自泰國Vidyasirimedhi 科學技術研究所 (VISTEC) 的 Chayasith Uttamapinant和來自泰國曼谷朱拉隆功大學的Worawan Bhanthumnavin等人發現,人類的唾液中竟含有可以分解PET的酶。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雜誌發布研究結果,發現人的唾液中可能有分解塑膠的成份。(圖/翻攝自Phys.org)研究人員認為,由於人類食用了大量塑膠包裝的食物,唾液或腸道中的微生物可能進化成可以消化微塑膠的功能,研究團隊在尋找海水及人類唾液樣本的公共宏基因組數據庫時,發現了新的水解酶,他們將其命名為MG8。這種新發現的水解酶比許多其他已知的細菌PET水解酶效果更好,可以使用生物技術方法生產,並可用於塑膠回收或塑膠功能化,研究人員判定,來源可能是存在於人類唾液中的革蘭氏陰性細菌。但他們需要足夠的原料來做實驗,因此他們改造了一種可以在實驗室培養的細菌來生產這種酶,他們可以從大量分離的變性形式中找出能夠分解PET活性形式的酶,研究人員強調,這顯示了未來擴大規模的巨大希望。儘管他們指出MG8可以分解塑膠,但團隊承認MG8與其他PET水解酶一樣,仍需要一點時間。目前,使用這種水解酶無法分解具有高結晶度的消費級PET塑膠,因此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人人吃塑膠1/減塑20載愈減愈多 台灣年耗200億個塑膠袋
疫情緩解後,全球矚目的COP26(「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6次締約方會議」)11月初在英國舉行,減碳淨零議題重磅登場,而就在COP26召開前,台灣綠色和平組織10月底公布,位在台東海拔3,300公尺的嘉明湖水樣本塑膠檢出率是100%,臺灣水鹿糞便樣本微塑膠在玉山塔塔加的檢出率最高,超過3成。此一結果,十分嚇人。地球日網絡( EDN,非政府環保組織) 2018年4月世界地球日定出「終結塑膠污染」(End Plastic Pollution)主題後,各國紛紛訂下限塑期程,台灣提前在同年2月宣布減塑,提出「2020內用禁用、2025以價制量限用、2030全面禁用」一次性塑膠的時程表。事實上,台灣限塑的腳步不只比各國提前2個月,而是整整早了十幾年。早在2002年,環保署就規定部分商店不能供應免費塑膠袋。但遺憾的是,20年來台灣的減塑成果顯然跟不上使用量。綠色和平專案主任唐安表示,過去10年一次性塑膠用品的使用量至少增加22.8%。(圖/張文玠攝)根據經濟部塑膠袋內銷產量總重的數據估算,2020年台灣約用掉200億個塑膠袋,比2018年的180億個還多,更遠高於2002年的140億個。以每個厚度0.03mm計算,疊起來相當於68個聖母峰的高度,非常驚人。環保署曾在2019年針對4,452家商店、約7,000萬人次的消費者做過統計,發現購買塑膠袋的消費者約只有10%,顯見政府的減塑政策並非沒有成果,而是使用量更多。綠色和平專案主任唐安表示,「過去10年對一次性塑膠用品的使用量保守估計至少增加了22.8%,這顯示當前的法令的引導減塑政策,根本趕不上後端的使用量。」這兩年因疫情關係,外送外賣的塑膠包材用量更嚴重,餐飲業的外帶率大幅提升,勢必更增加塑膠袋、塑膠吸管及一次性餐具的使用量。目前全球各國為了限制塑膠袋的使用,都是採取「以價制量」的方式,購物時若需塑膠袋,每個收取約新台幣1-10元不等。但這個政策在顯然在歐美地區成效較顯著,在台灣並未達到抑制成長的效果。據估算,在塑膠袋收費後,歐盟地區每年每人使用198個塑膠袋,而台灣則仍高達762個,是歐盟的3.85倍。近兩年因為疫情關係,塑膠袋及一次性餐具的使用量大幅增加。(圖/于魯光攝)因此,包括綠色和平在內的許多環保團體都認為,從前端禁止生產才是全面限塑的辦法。唐安舉例:「加拿大溫哥華2020年開始禁用塑膠吸管,2022年開始禁用塑膠袋。」台灣有可能禁止或限制生產塑膠袋、塑膠吸管嗎?環保署的立場是「於法無據」。若要立法,勢必變成一場環保與經濟的角力。早在2002年第一次限塑政策時,就曾引發製造業者上街頭抗議;如今相隔20年,世界限塑氛圍更趨熱絡之際,記者前往立法院詢問幾位環保立委,對立法禁止生產一次性塑膠用品這個議題,竟然都三緘其口。不禁令人憂心,政府的限塑政策是不是「被塑膠了」!2002年第一次限塑政策時,曾引發塑膠業者上街頭抗議。(圖/報系資料照)
人人吃塑膠2/微塑膠入侵人體 每人每年吃掉1根吸管
為緩解地球暖化,COP21(「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1次締約方會議」)於2015年12月間通過《巴黎協定》 (Paris Agreement)訂下2050年的碳中和目標,就在這一年的8月,一部哥斯大黎加海洋研究者的8分鐘紀錄短片,研究者從一隻瀕危欖蠵龜鼻腔中,拔出一根完整的塑膠吸管,震撼世人,開啟全球減塑議題。而珍珠奶茶、手搖飲大國的台灣,塑膠吸管用量如何?據調查,台灣過去每年要用掉30億根塑膠吸管,排列起來可繞地球12圈。環保署在去年7月起禁止公部門、學校、百貨公司及購物中心、連鎖速食店等4大類共8,000多家業者,提供內用者「一次用塑膠吸管」。政策實施至今,環保署估計每年約可減少1億根塑膠吸管。但禁用塑膠吸管就能拯救海洋嗎?根據「荒野保護協會」發佈的國際淨灘活動數據顯示,塑膠吸管僅是海洋垃圾的第四名;但值得關注的是,前十名海洋垃圾中除了菸蒂與玻璃罐外,全都是塑膠製品。台灣每年用掉約30億根吸管,總長度可繞地球12圈。(圖/報系資料照)根據聯合國在2017年的一份調查報告指出,人類從1959年塑膠袋發明以來,已在地球上製造了83億噸的塑膠產品,這其中只有12%被焚燒、9%被回收,其他有許多就成了海洋、山林的汙染源;尤其是海洋。就連2019年5月人類下潛至馬里亞納海溝達10,928公尺深的新紀錄,都發現塑膠垃圾。也就是說,不僅僅是影片中那隻不幸的海龜,所有生活在海洋或依賴海洋為生的生物,都會是海洋塑膠垃圾的受害者。譬如2015年英國有一篇關於海鳥的研究報告,便指出全球有超過9成的海鳥,曾經把塑膠垃圾吞下肚。此外,研究人員也分別在印尼、加拿大、日本、美國等國沿海城市的市場抽驗,發現平均約有4分之1的魚,內臟內有塑膠垃圾。包括貝類、魚類、頭足類等海洋生物,體積大的可能誤食塑膠袋、吸管,體積小的則吃到微塑膠(直徑或長度小於5mm的塑膠微粒),而這些海鮮都是人類餐桌上的美食,吃進肚後仍有部分會殘留在人體。「綠色和平」在今年初曾公佈一份數據,推估台灣每人每年平均經由海鮮吃下1.63萬個微塑膠,相當於1根塑膠吸管,這個數字很驚人。此外,綠色和平也與保護保育類動物團隊合作,調查六大保育類動物的水源汙染,發現連海拔3,310公尺、管制甚嚴格的嘉明湖,湖水的微塑膠檢出率居然是100%,也從水鹿的糞便中檢測出微塑膠,顯示「塑膠災難」已遍及台灣陸海空還人畜不分都吃下肚,減塑及限塑行動已是刻不容緩。環團人員在海拔3,310公尺的嘉明湖檢出微塑膠。(圖/綠色和平提供)
人人吃塑膠3/減塑新潮流 無塑商店崛起 循環杯推入都會區
台灣的減塑腳步比歐美早,但成效卻不盡理想。除了塑膠袋杯盤吸管的生產及供應端尚未立法限塑,CTWANT記者調查發現,塑膠袋及吸管回收再利用率偏低,甚至虎頭蛇尾,慶幸的是,民間「無塑商店」及不提供塑膠袋市場興起,在小琉球獨有的「琉行杯」(循環杯)明年將推入台灣都會區。根據環保署統計,塑膠袋的回收率約只有9%,遠低於寶特瓶的96%。綠色和平專案主任唐安表示,只有單一材質的乾淨塑膠袋才可回收,「市面上像裝洋芋片、洗髮乳或洗衣乳等塑膠袋,為了防潮和避光,生產時會複合鋁箔或錫箔,這些都無法回收。」此外,在塑膠吸管方面,由於不屬於塑膠「容器」,塑膠吸管並非環保署規定的回收項目,是由各縣市政府自行決定是否回收。但目前回收塑膠吸管的僅有新北市、基隆市、南投縣、嘉義市、台南市、金門縣幾個縣市,且吸管必須沖洗乾淨並晾乾才能回收。「只要必須經過沖洗、晾乾的程序,回收成效一定不好。」環保署官員表示,過去就曾有保護水資源的團體,質疑沖洗塑膠垃圾回收的必要性。本刊記者時地走訪幾家資源回收場,也發現除了塑膠瓶、寶特瓶外,對於塑膠袋、塑膠吸管等回收品興趣缺缺,甚至直接當成垃圾處理。回收業者表示,「塑膠袋、塑膠吸管體積小,分類麻煩,根本不夠成本。」北部一位回收業者坦白告訴記者,「號稱可生物分解的環保塑膠袋,在回收業者眼中根本就跟一般塑膠袋毫無差別--都是垃圾。」綠色和平表示,「可分解塑膠袋外觀和一般垃圾袋很難區別,加上必須在特定的溫度、濕度環境下才可分解,政府也沒針對可分解塑膠袋有特別政策,回收業者根本無暇也不願去處理。」台灣在塑膠回收再製方面的研發有不錯的成果。(圖/黃威彬攝)另一方面,台灣在塑膠回收再製成品方面也有不錯的成果,譬如2020年世界杯足球賽的T恤就是「MIT」的塑膠再生利用產品;另外,環保署也表示,最近也有廠商研發出以再生塑膠製成風力發電的扇葉。但記者詢問彰化一家以再生塑膠生產襪子的工廠則表示,「再生塑膠的成本不比一般人造纖維織料便宜,如果政府沒有補貼政策或配套,也只能偶爾做做。」比起令人氣餒的塑膠袋回收及再利用,民間興起的「無塑商店」讓人振奮不少。這些「無塑商店」的經營模式回到古早沒有塑膠袋時期,標榜無包裝,需自備容器包材;再如新北市蘆洲區的永平市場,商家不主動提供新塑膠,或使用回收塑膠袋。台塑生醫建置投幣式洗衣精補給站,自備容器半價優惠。(圖/黃耀徵攝)而台灣石化龍頭台塑董事長林健男更在7月29日股東會上宣佈,自2025年起,停止生產聚氯乙烯(PVC)、聚乙烯聚合物(PE)、聚丙烯(PP)等一次性民生用品塑膠 ,被外界視為「自廢武功」卻贏得讚許;同門的台塑生醫,10月間更建置投幣式洗衣精補給站,自備容器半價優惠,明年將廣設補給站。環保署回收基管會副執行秘書魏文宜表示,目前環保署正在規劃「循環杯」的共享模式,預計明年起在都會區實施。據了解,這個在小琉球推行一年多的「琉行杯」,島上共有3,500個不銹鋼環保杯在一百多家飲料店家中流通,由政府補貼委外負責回收、清洗、消毒、鋪送,平均年使用率超過10萬杯,若大舉推入都會區,必能大量減少一次性塑膠吸管及杯品的使用。環保署回收基管會副執行秘書魏文宜表示,「琉行杯」的模式若推入都會區,必能大量減少塑膠吸管及杯品的使用。(圖/黃威彬攝)
顧防疫不顧環保!戴完就亂丟 海灘沖刷湧現「口罩垃圾」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許多人出門都已養成戴口罩的習慣。不過近期有外國生態學者,在港屬索罟群島考察時,發現海灘垃圾大增,並發現最近海上漂流的垃圾多了不少醫療用口罩,這些在海上漂流的口罩,多被沖刷上沙灘,讓外界擔心這波新冠肺炎疫情,不但對人體健康帶來危害,也對環境保護,帶來不小影響。有外國生態學者發現,最近新冠肺炎疫情延燒,海灘多了不少漂流上岸的「口罩垃圾」。(圖/翻攝臉書)生態學者Gary Stokes是海洋生態研究組織「OceanAsia」的負責人,他一直在跟研究團隊,從事研究海洋垃圾和微塑膠問題。最近他進行實地考察發現,最近海洋漂流上來的垃圾,除了塑膠袋、塑膠瓶,還多了當前防疫最夯的「口罩」用品。有外國生態學者發現,最近新冠肺炎疫情延燒,海灘多了不少漂流上岸的「口罩垃圾」。(圖/翻攝臉書)Gary表示,在最近的5個月,研究團隊每個月都會在沙灘實地考察2次,早在疫情爆發前,就曾看過海上有口罩漂浮。不過可能是最近全球使用的口罩數量增多,再加上登山者亂丟垃圾,所以垃圾估算從被丟掉後,約莫經過6個星期,就會經過一連串的漂流、沖刷,出現在沙灘上。有外國生態學者發現,最近新冠肺炎疫情延燒,海灘多了不少漂流上岸的「口罩垃圾」。(圖/翻攝臉書)Gary透過所拍攝的海洋垃圾照片,呼籲外界除了注意重是新冠肺炎防疫,勤洗手之外,也要注重環境生態的維持,才不會為地球環保衍生更多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