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翔台北輪
」德翔賴皮1/航務局不忍了派船支援 船公司拒買單遭法院打臉
德翔海運公司所屬德翔台北輪,2016年3月10日在台灣北部金山、石門海域擱淺,不但造成2死3傷,船上油料外洩嚴重污染周邊海岸及海域,成為台灣近年最重大的海洋油污染事件,當時交通部航港局為避免災害擴大,緊急徵調4艘船舶協助德翔台北輪移除貨櫃,事後德翔海運公司拒絕支付460萬餘元船舶作業費,港務局火大提告竟敗訴,最高行政法院則認為台北高等行政法院的判決有問題,廢棄發回重審。德翔海運公司是長榮、陽明、萬海三大貨櫃航商之外的大型貨櫃航商,去年底自有船已達32艘,尚有20艘新船將在今明兩年交船,海運同業估計德翔海運過去兩年獲利超過600億元。總經理陳德勝今年1月在公司尾牙致詞表示,公司現在是零負債,每個月還有超過500萬美元(約台幣1億6千餘萬元)利息收入。不料這麼賺錢的公司,寧願打花大錢找律師打官司,也不願給付460萬餘元的船舶作業費,讓外界十分訝異。德翔海運公司是長榮、陽明、萬海三大貨櫃航商之外的大型貨櫃航商,圖為德翔董事長陳德勝。(圖/報系資料照)回顧本案,德翔臺北輪2016年3月10日從基隆港出發,準備航向台中港,因機械故障,在新北市金山外海失去動力後,漂流擱淺於新北市石門區距尖子鹿溪出海口250公尺處,交通部航港局立即成立海難災害應變中心,並啟動應變機制,隔日中午,搜救人員搭乘空勤總隊海豚直升機調查貨輪有無漏油,卻不幸故障墜海,海巡特勤分隊長蔡宗達當場殉職,正駕駛林振興急救後也宣告不治,釀成2死3傷的悲劇。不過德翔輪引發的災害才正要開始,同年3月24日因受惡劣海氣象條件影響,造成船體斷裂,油艙遭掉落船蓋擊破,導致燃油外洩,鄰近海域受到汙染,貨櫃及救生艇也掉落海中,嚴重危害航行安全。航港局考量汛期將至,命令德翔海運公司提報的合隆107號平台船,最遲應在同年月31日抵達事故現場,並於隔天展開貨櫃移除作業,不料合隆107號平台船同年月30日18時才從高雄港由海揚9號拖船拖帶出發,估算航速無法在同年月31日24時期抵達事故現場,且德翔海運公司還須再提供2艘拖船、2艘平台船協助,因此航港局緊急徵調2艘拖船、2艘平台船參與移除作業,花費460萬餘元。海巡署特勤隊分隊長蔡宗達執行德翔台北輪勘查任務時,不幸殉職,告別式肅穆隆重。(圖/報系資料照)德翔海運公司辯稱,航港局沒通知該公司或工地應變小組召集人,就自行派船前往支援,但該公司移除8個危險品及其餘貨櫃都較命令日期提早,且完全沒使用到航港局自行通知到場的船舶,證明航港局操之過急,介入措施不但無用、也完全無法達成預定目標,航港局無權要求該公司負擔應變費用。不過最高行政法院認為,本案重點在於案發時的風險管控、以及對公益影響,當時東北季風盛行,無人可擔保同年4月1日後都能順利施工進行移除作業,當時德翔海運僅派拖船和平台船各一艘,與計畫不符。航港局為避免海上不可測風險影響移除進度、導致損害擴大,才派船支援。北高行未仔細審酌風險因素就判航港局敗訴,因此廢棄原判決並要求重新審理。
德翔賴皮2/美麗海灘油汙染黑 潮間帶漁民災損求償無門
德翔台北輪7年前在金山及石門外海擱淺,船上油料外洩造成海岸生態浩劫,美麗的礁石被油汙染黑,螃蟹貝類在黑油中動彈不得,潮間帶生物幾乎死絕,嚴重影響沿近海及潮間帶漁民生計,不料高等法院2022年10月間推翻台北地院判賠1.6億元的認定,改判德翔海運公司免賠,不但傷透漁民的心,也讓船公司有恃無恐,這對四面環海的台灣來說,絕非好事,漁民寄望正在審理本案的最高法院,能還他們一個公道。高院雖然理解德翔輪確實造成海洋污染,但認為金山區漁會須舉證9000多位漁會會員當時從事漁業活動,受到污染損害。高院還採信德翔海運公司的見解,指2015年至2017的漁貨產值數量增加,價值也無減少,因此無法證明漁民受到漁業損害。問題是輪船擱淺漏油讓生態受創,對從事潮間帶採集(灘塗漁業)的在地居民生計破壞極大,他們對遠洋漁業來說,經濟規模較小,很難估計損失。漁民向時任行政院長林全陳情,希望盡速處理德翔台北輪汙染及賠償問題。(圖/翻攝自環境資訊中心官網)台灣海洋大學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學系教授鄭學淵研究指出,漁船出海多留有捕獲資料,論及損失可訴諸具科學憑據的漁獲努力量。可是潮間帶採集(灘塗漁業)受害,卻難清楚陳述災損。這些在潮間帶採集紫菜、石花菜,撿拾海螺及小章魚補貼家用的漁民多屬經濟弱勢,採集是他們重要的經濟補貼來源,提不出正式書面證明,漁損調查沒有辦法確實幫助到他們,所受損失難以訴諸具科學憑據。環保署為紀錄德翔輪造成的災難,作為日後類似案例參考,委託空拍專家齊柏林(已故)等攝影團隊,拍攝成《2016德翔台北輪海洋污染事件全記錄》紀錄片,參與2019年休士頓國際影展,並獲得了紀錄片短片類特別評審團大獎。帛琉籍天使輪在高雄港外海沉沒,船上貨櫃漂流至碼頭邊。(圖/中新社)可是歷史總是會重演,德翔輪賠償事件還沒善了,今年7月20日停泊於高雄港外海的帛琉籍貨櫃船「天使輪」因船身傾斜沉沒,船長宣布棄船,但船上原載有1349只空貨櫃,其中約600只空貨櫃漂流於高、屏外海,嚴重影響航行安全。此外,天使輪的油汙外洩,台灣港務公司歷經2個月的努力,終於在9月21日抽除完船艙內14個油櫃的全部殘油,總計470公噸。檢方發現天使輪拋錨過程疑雲重重,今年7月8日到高雄港外海錨區時,曾換過新船長、大副及水手長,7月19日申請「緊急進港」被拒,隔天新船長就宣布棄船,疑似隱匿實際狀況。目前檢方、運安會,航港局分別訊問船員,希望還原當時狀況,不能讓惡質的船公司和船員為所欲為,汙染我們的海岸家園。
北海岸深夜文化 金山磺港蹦火仔恐成絕響
記得十多年前某個夜晚行經北海岸,海面上突然竄出此起彼落的火光,定睛一看,原來是不遠處的海面上,有四五艘漁船利用短暫的亮光吸引魚群,瞬間聲光交織、魚群翻滾,就連岸上也聚集許多等待捕捉畫面攝影玩家,火光夾雜著快門聲與漁船上船員們的吆喝聲,讓金山海岸邊好不精采;現在想要專程再看一眼,已經越來越難,金山八景中的「磺港漁火」正面臨消失的危機!長期投入北海岸創生計畫的金山文史工作者郭慶霖表示,早期北海岸的原住民用竹製的火把捕魚,在1920年前後,日本人帶來乙炔(電石)的技術沿用至今,也就是現在看到的「蹦火仔」;目前全世界還在作業的火把漁業僅剩金山的蹦火船,它不僅有漁獲價值,更重要的是蘊含台灣傳統捕魚技藝的文化價值。蹦火船利用電石(電土)經加水後所產生乙炔,「蹦」的一聲,瞬間點燃火炬,用來吸引趨光性的青鱗魚靠近,利於捕撈。(圖/中國時報陳信翰)2021年7月早晨,全台僅存的蹦火船在磺港碼頭邊整理船隻,這是今年疫情以來首次出海,因為停航很久了,船艙積滿了雨水,大家合力搬出電動馬達抽水,幾個船員用勺子,慢慢舀出水來,後頭的船長,則是忙著檢查電子設備;其間,最年輕的「火長」簡士凱,也騎著摩托車來到港邊,身手俐落地跳到船上後,開始熟練的檢查船上獨有的蹦火管線,再跟其他船員約好晚上出海的時間後,便各自解散;我好奇的問,冷藏漁獲的冰塊什麼時候上船?簡士凱靦腆的笑著說,「不用啊,漁獲其實很少,常常用不到,就不用準備了!」(圖/中國時報陳信翰)為了能一睹世界僅存「蹦火仔」的獨特魅力,只能搭乘觀光船與蹦火船在海上會合,就近觀看船首的火長透過探照燈,指揮船員沿著岸邊來回尋找青鱗魚,遊客們則屏息以待等待電光火石的一刻,但當火長探性的點燃火把,海面上卻一點動靜都沒有,為了不讓遊客敗興而歸,蹦火船在觀光船邊加碼「示範演出」,火長再次點燃火石,伴隨著口令,操網手們熟練的放下漁網,又賣力的撈起空空的魚網,實在令人心酸,雖然可以彌補些許遺憾,更顯蹦火船文化正在逐漸消失;演出結束,船員們向遊客揮手致意後,緩緩駛離,那一刻,宛如海上舞台劇般在遊客的掌聲中謝幕。(圖/中國時報陳信翰)簡士凱說,蹦火船主要的捕抓對象是青鱗魚,而青鱗魚的習性,會依固定的路線在草里、磺港到野柳、萬里一帶活動;簡士凱在接手後,遇上2016年「德翔台北輪」在石門外海擱淺,重油汙染周邊的海域,剛好就在牠們行經的路線上,青鱗魚不靠岸,直接影響漁民的生計,雖然簡士凱認為污染可能有機會經過4、5年會代謝掉,但到了2021年,還是盼不到大量青鱗魚出現,現在船員出海一個魚季只有數千元的收入,甚至連魚都補不到,相較當時的魚季,船員們還可以有30至40萬的豐厚收入,簡直無法相比,就連自家的經營的四艘蹦火船,到現在全磺港只剩下「富吉268」還在苦撐。無奈感嘆的還不止青鱗魚,就連平常所捕捉的丁香魚、小捲、螃蟹等漁獲量都一路下滑,現在面臨海洋生態的破壞、海水溫度上升,加上新冠疫情,餐廳不營業,龍膽石斑沒有銷量,作為龍膽石斑的飼料的青鱗魚完全沒有銷路,更讓船東跟船員收入雪上加霜,加上有經驗的「海腳」(船員)都是五、六十歲高齡,在遠慮近憂下,願意接手的年輕人更是寥寥可數。蹦火漁船在簡士凱父親苦心經營才有了起色,如果失傳實在太可惜,之前魚況不錯的時候,就有不少觀光船跟著蹦火船觀賞、拍攝,但是漁獲量日益減少,出船次數銳減,沒有收入,船員自然也不願意出海,於是有觀光業者主動商談合作,期望過共利共生的方式,一方面能照顧船員生活,又能延續百年捕魚技法,雖然一開始並不希望變成一種「表演」,但是為了船員生計與文化資產的保存,他樂觀的說,希望能撐到青鱗魚回來!畢竟有了收入、魚獲,才會有更多人投入,才能讓「蹦火仔」繼續傳承下去。2021年8月中旬,再度登船探詢青鱗魚的蹤跡,在火石一波波點亮漆黑的海面後,終於有機會目睹魚群在海面躍起的景象,富吉268蹦火船的火長簡士凱說,沈寂一段時間的青鱗片魚雖然現身,相較於旺季的盛況,還是相差甚遠,青鱗魚要真的回來,看來還要再等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