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跳慢
」台東「蝸牛小米粽」釀3死4命危…衛生局採檢送驗 毒物醫:可能與農藥有關
台東金峰鄉賓茂村今(18)日凌晨傳出集體食物中毒,目前已有12人送醫,其中3人死亡、4人命危,而患者發病前都吃過包有蝸牛的小米粽。台東縣衛生局上午緊急至賓茂村採樣,包括採摘「阿拜」(小米粽)中所需的葉子(俗稱血桐),後續也會將相關食材送驗,並交由食藥署研判結果,另針對患者採集檢體檢驗釐清。根據《中時新聞網》報導,台東縣金峰鄉賓茂村83歲婦人,昨(17)日自製包有蝸牛、竹筍、豬肉、小米粉等食材的小米粽,食用後不幸身亡,部落親友在當日晚間約20人參加喪事守靈。後來,眾人食用老婦未吃完的小米粽,卻釀12人送醫,其中3死4命危。經過衛生局調查,這12人曾吃過「阿拜」,並在食用後2小時左右開始出現不適症狀,而「阿拜」裡面的所有食材,包括血桐、蝸牛等都會送驗,後續由食藥署研判結果。 對此,北榮臨床毒物科主任楊振昌接受《中時新聞網》採訪指出,食藥署已與他聯繫,據悉,當地在殺蝸牛時,會使用一種殺螺類的農藥「聚乙醛」,依先前發表的一篇研究,整理了15個因聚乙醛中毒的病人,其中有1人死亡,死者更是在毒發後2個小時就離世,病程非常快。楊振昌接著解釋,聚乙醛中毒可能造成發燒、抽筋、昏迷等症狀,若同時攝取酒精,毒性還會加強,最後還可能導致抽筋、代謝性酸中毒、昏迷,嚴重甚至會致死。楊振昌表示,他也猜想是否有可能用氰化物去毒殺蝸牛,但目前獲得的資訊不是很完整,現也傳出台東疑似中毒患者,有出現分泌物多、心跳慢、呼吸受抑制情況,這些症狀也類似於有機磷或氨基甲酸鹽中毒,若是這類中毒,則有專用的解毒劑可用。楊振昌透露,北榮毒物科今日就會派員至台東,協助食藥署調查這起疑似集體中毒案,如果是聚乙醛中毒,目前是沒有解毒劑的,一般會採取症狀治療,這類中毒者需要收治在加護病房,嚴密觀察病症變化。
國中生多次暈倒「竟是心臟釀禍」 電燒迷走神經可緩解
一名國中生多次暈倒,原先被診斷為癲癇發作,最後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心臟內科主任林圀宏,林圀宏診斷國中生是迷走神經暈厥,在過度刺激的情況下,導致心跳變慢血壓下降,腦部沒有得到血液供應而昏倒,目前透過節律器防止心跳變慢。林圀宏表示,國外興起利用電燒心臟迷走神經節的治療方式,把迷走神經節燒灼之後,達到抑制心跳變慢、血壓下降的效果,來治癒迷走神經性暈厥的的病人。林圀宏表示,在暈眩的類別裡面有一種稱之為迷走神經性的暈厥,就是附著在心臟的迷走神經,過度刺激的情況下,導致患者心跳變慢,血壓下降,而腦部沒有得到充足血液供應而昏倒,代表每次暈倒都是非常突然,連防備的時間都沒有,非常危險,例如開車如果突然昏厥,很容易造成車禍,又像是站立突然暈倒,容易造成骨折嚴重外傷等。過去以裝節律器來防止病患心跳慢,但如果病患合併有血壓下降問題,裝節律器並無法改善,而且很多都是屬於年輕的病人,導致每十年要不停的更換節律器,不停的動手術,或是透過藥物讓病人的血壓上升,都是屬於保守治療方式。約在5年以前,國外開始興起燒灼心臟迷走神經節的一個治療方式,把迷走神經節燒灼之後,達到抑制心跳變慢、血壓下降的效果,來治癒迷走神經性暈厥的病人,治癒率達到90%以上,因此,可以一次性的改善和解決病症。迷走神經節是長在心臟的表面,神經節是一個屬於不可再生的組織,所以把附著在心臟表面的迷走神經,藉由電燒的方式找到它的位置之後,加以破壞迷走神經節,讓心跳和血壓恢復正常。
心跳慢又容易暈眩 心臟裝置心「1物」恢復如常生活
73歲男性病人今年初因經常不明原因頭暈、甚至暈倒而到醫院就醫,經心臟內科安排24小時連續心電圖檢查,發現心臟傳導系統異常,導致心搏過慢甚至停止,在裝置傳統心臟節律器後,不再發生頭暈的狀況。安裝心臟節律器 追蹤偵測心率大林慈濟醫院心臟內科蔡俊雄醫師指出,心搏過慢的主要原因包括病竇症候群 (sick sinus syndrome)及房室結的傳導功能阻斷(AV block)等。心搏過緩會有頭暈、倦怠感、無力感、昏倒、猝死等症狀,藥物治療效果一般不甚理想,基於安全性考量,建議裝置永久性心臟節律器。安裝心臟節律器偵測使用者的心率,在心律異常或過慢時給予電擊,讓心跳速度恢復正常,避免病人因頭暈跌倒受傷,甚至心因性猝死的危險。無導線心臟節律器 適用年紀大與易感染傳統心臟節律器裝置於皮下,適用於單腔或雙腔節律,而新型的無導線心臟節律器則是將節律器裝置於右心室,僅有單腔節律。蔡俊雄醫師表示,傳統心臟節律器由電池、導線、電極所組成。電極前端裝置在心臟裡面,藉由導線連接節律器本身。裝置時需劃開胸前皮膚,製造皮膚下置放節律器的「口袋」,並進行鎖骨下靜脈穿刺,再將導線及電池置入「皮下口袋」內,傷口約5公分左右。至於無導線心臟節律器的置放方法,則是從股靜脈以特殊導管,藉由腿部靜脈血管植入於心臟。傷口大小約1公分。正因為沒有導線,不需要在胸前皮下做一個囊袋來置放節律器,大幅降低經靜脈導線或囊袋所衍生的感染、氣胸等併發症。在正常使用情況下可提供心臟8至10年所需的電量。但無導線型節律器並非適用於所有的病患,仍需由醫師專業判斷後決定。臨床多適合用於年紀較大,易感染或出血體質及心房顫動的病人。植入心臟節律器 固定回診配戴識別證蔡俊雄醫師提醒,病人植入心臟節律器後,每三到六個月需回診檢查心臟節律器狀況,測定心臟節律器功能包括脈搏的頻率及電池消耗情況等,醫師會視情況微調節律器設定。病人需隨身攜帶心臟節律器識別證。同時避開高壓電塔、發電機等電磁場較強的地點。手機不要放在胸前口袋,使用電話需距離節律器15公分以上。若使用電器中感到頭暈、心悸、胸悶,應立即離開或關掉電器,並採坐姿或蹲姿,同時測量脈搏,等脈搏恢復正常後,再慢慢站起來。
心跳超過「這數字」恐折壽13年! 醫師曝男性容易罹患「特殊心疾」睡夢中猝死
心跳快慢是否會影響人類壽命雖然還未有具體結論,但國外研究發現,哺乳類動物一輩子的「心跳總次數相同」,代表心跳越慢、壽命越長;臺灣醫學會的年會演講也曾指出,若減慢某些罹病族群的心跳率,還可減少其死亡率。高醫心臟內科主治醫師蔡維中也表示,每分鐘心跳若大於「這數字」就屬於快。據《健康2.0》報導,蔡維中指出,不論是心跳過慢或過快,都有其風險,如果心跳每分鐘大於100下就是快;小於每分鐘60下就是慢,兩者都有可能是心律不整,而亞洲男性又相對容易出現「布魯格達氏症候群」(Brugada Syndrome)的遺傳疾病,其好發於20至40歲的男性,過去有不少案例因此疾病而在睡眠中猝死。中醫師鄒瑋倫也以其角度指出,「一根梳子等於5個醫生」,表示頭部有很多經絡和任督二脈的匯聚處,因此可以用按摩梳子,從頭部前面開始按壓,接著往下梳,來應對「心跳快」;用比較尖銳的梳子,從後面靠近頸部的大椎穴,由下往上梳,來處理「心跳慢」。武術教練李筱娟也補充,可以用在腋下正中間夾網球,並用手臂加壓夾緊按摩「極泉穴」方式來保養心臟。國外研究指出,如果每分鐘心跳超過70下,就有折壽風險,若每分鐘超過100下,恐縮短13年壽命;而每分鐘90至99下減少8年、70到90下,平均減壽3年6個月。輔大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駱惠銘也曾在臺灣醫學會的演講中提到,雖然目前尚未找出心率影響壽命的機制,但包含人類在內的哺乳類動物,都有心跳越快壽命越短情形,例如加拉巴哥龜每分鐘心跳6次,平均壽命達177年;每分鐘心跳560次的老鼠,平均只活2年。
印度疫情未解!她染疫急惡化斷氣 棺材火化火前1秒竟「爆哭呼救」
南美洲的阿根廷,有一名64歲汽車修理員去年染上新冠肺炎住院,但他因發高燒再度入院,病情嚴重接受插管治療,甚至歷經瀕死過程。他宣稱,在被搶救活回來之前,曾短暫死亡數分鐘,他感受心跳慢慢停止,甚至見到別人口中所說「隧道盡頭的那束光」,而在印度的馬哈拉施特拉邦(Maharashtra)則是有一名老婦人確診甚至在求醫途中斷氣,未料在家人要將她火葬前一刻,她突然睜開雙眼、放聲大哭,嚇壞所有家屬。綜合外媒報導,這名叫做莎昆塔拉(Shakuntala Gaikwad)的76歲老婦不幸確診,一直待在家中自我隔離,未料症狀卻急速惡化,她10日在家人陪同下坐車緊急送醫,宜於當地的疫情嚴重,這一家人先後奔走多家醫院卻都找不到空床位,沙昆塔拉終於撐不住昏迷不醒,事後就算接受心肺復甦術,也沒有任何反應。親屬以為老婦已經去世,立刻準備後事。當時,莎昆塔拉都已經躺入棺材,被送到火葬場,就在準備火化的前一刻,現場眾人竟聽到呼救哭泣聲,眾人立刻趨前一看,發現她爭開雙眼不停大哭,幸好家人在最後一刻將她救出棺材。據莎昆塔拉家鄉,巴拉馬蒂(Baramati)的警官蓋克瓦德(Santosh Gaikwad)證實,莎昆塔拉如今已經被送往醫院,接受進一步檢測與治療。印度新冠肺炎疫情嚴峻,由於患者的遺體多到無法處理,有家屬乾脆就將屍體丟入恆河,造成多處流域都發現遺體,光是過去一周在恆河就打撈到近 2000 具遺體,有官員憂慮屍體會進一步傳播病毒。除了遺體問題為患,此時又有熱帶氣旋來襲,極強氣旋(Extremely SevereCyclonic Storm)「陶特」(Tauktae)在印度西邊近海,預計直撲印度古吉拉特邦(Gujarat),當地急撤15萬人,但對印度的防疫措施恐構成重大威脅。
染疫男「隧道盡頭的那束光」! 心跳停止後「死後世界走一遭」復活
全球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1億6178萬例,累計死亡335萬例,全球單日新增確診病例7萬例,新增死亡病例1萬3274例。數據顯示,印度、巴西、美國、阿根廷、法國是新增確診病例數最多的五個國家,印度、巴西、美國、哥倫比亞、阿根廷是新增死亡病例數最多的五個國家。在阿根廷,就有一名64歲汽車修理員,去年染上新冠肺炎住院,但他因發高燒再度入院,病情嚴重接受插管治療,甚至歷經瀕死過程。他宣稱,在被搶救活回來之前,曾短暫死亡數分鐘,他感受心跳慢慢停止,甚至見到別人口中所說「隧道盡頭的那束光」。據《每日星報》等外媒報導,這位叫做那塔萊(Norberto Di Natale)汽修員在疫情爆發後遵守防疫規則,卻在2020年10月確診送醫,雖然他一度出院,然去因為又出現高燒等症狀再次入院長達一個多月,並接受血漿治療(plasma therapy)。那塔萊表示,他被醫師診斷出雙側性肺炎(bilateral pneumonia),並決定對他進行插管治療,隨著病情持續惡化,院方甚至告知家屬「唯一能做的,就是祈禱」。那塔萊被轉移至新冠專門病房後,他表示某日驚覺自己心跳慢慢緩了下來,最終停止心跳,「我聽很多人說,會看見隧道盡頭的那束光,我也看到同樣的場景,雖然大家不會相信,但事實就是如此」,在醫師們奇蹟般救活他之前,死亡數分鐘。歷經這段「瀕死」過程後,那塔萊順利出院並接受為期2個月的居家照護,最終戰勝病毒,但身體狀況仍未完全康復,他在治療期間體重減少約20公斤,行動力整個下降,如今正積極努力恢復健康,等待接種疫苗。
孕婦挺6月大肚車禍命危!丈夫急診室外「保大保小」痛苦抉擇 結局超心碎
偶像劇中經常能見到孕婦出意外、家屬站在急診室抉擇「保大還是保小」的橋段,事實上,現實生活中也出現過不少案例。婦產科醫師陳保仁以24週孕婦為例,鼓勵孕婦旁邊最好要有人陪伴,有了事前的預防,也許就能減少意外發生。陳保仁日前在《醫師好辣》表示,根據統計,孕婦在13到26週這階段最容易發生車禍;他直言,懷孕動作反應會比較慢、且懷孕的人通常容易累,不是說不讓孕婦開車,是鼓勵她們旁邊最好要有人陪伴,避免緊急狀況發生。(圖/翻攝自YouTube/醫師好辣)陳保仁表示,之前碰過一名懷孕24週的孕婦,到院時已OHCA,生命跡象微弱,她腹中的孩子狀況也不是很好,心跳只剩80。陳保仁趕緊跟孕婦丈夫討論,寶寶出來的狀況可能不好,未來恐會有腦性麻痺,要救小孩還是救大人?家屬頓時陷入煎熬,而在考慮期間小朋友走了。陳保仁直言,「這個小孩很懂事。」他進一步解釋,雖然最後母女都沒救回來,但在這之前,檢傷的人壓力其實很大,如果小朋友心跳慢慢回來,那到底要救誰?畢竟差了30分鐘,生命的結果可能就會不一樣。影片約於39:00處
小鬼驟逝/醫師提醒慎防「狀態性昏厥」奪命
36歲的藝人黃鴻升(小鬼)16日中午猝逝於北投三合街住處,死訊傳出後震驚全台,雖然直接死因仍待法醫相驗,但神經內科醫師洪啟宗在臉書上表示,以藝人的年齡與發生地點來看,如果浴室的馬桶位置以及發生事故頭部外傷的撞擊點,都在三到五步距離之間,原本又沒有心臟病與癲癇,可能會是「狀態性昏厥」!「狀態性昏厥發生時,一感覺頭暈,不要撐,趕緊坐下或躺下,因為腦缺血反應時間只有幾秒!」洪啟宗在臉書社團上「我支持"預防事故傷害,促進安全社區"」解釋,常聽到的故事是前一天與朋友出去晚餐或消夜喝啤酒,回家後就先躺沙發或床上睡,卻因膀胱太漲或過度活動的腸子而醒來,趕緊起床去上廁所;在馬桶上解脫後,一站起來會覺得頭暈,這就是「狀態性昏厥」,此時若輕忽掉,就可能撞到衛浴設備,嚴重的話甚至死亡。他表示,躺著或是睡覺時,超漲的膀胱或過度活動的腸子,激發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的活動,排除尿或便之後,張力解除後,有些人會因為副交感神經活性解除慢於交感神經,而出現幾秒的副交感過激期,也就是血壓低心跳慢,這合併起來就是腦部血流不足,然後就可能眼睛發黑或是白茫,這種情形幾秒後可以恢復,也可能暈倒短暫喪失記憶,身體失去保護反射,倒下時一旦發生撞擊就很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