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記吃藥
」 高血壓連中2次新冠肺炎狂瘦18公斤「脖子暴青筋」 錢小豪親曝身體近況
香港資深藝人錢小豪近期接受媒體訪問時,自爆自己過去數個月內連中兩次新冠肺炎,導致胃口變差,只能每天吃一餐。他現在的體重比最高峰時減少了40磅(18公斤),並且有腰痛復發的問題。這些身體的變化讓錢小豪看起來十分瘦削,脖子甚至暴青筋,引發了外界的擔憂。根據《頭條日報》報導指出,對於健康問題,錢小豪坦言曾做過多次檢查,尤其在60歲前,當時為了購買醫療保險,曾做過全面檢查,結果意外發現大腸有兩粒瘜肉、胃有幽門螺旋菌、眼睛也有輕微青光眼。最近錢小豪還對肝膽胰腎、心臟、甲狀腺做全面檢查,結果顯示一切正常。至於先前外界傳聞錢小豪被誤認罹癌一事,錢小豪解釋,是因為幾個月前剃光頭抽取組織化驗,結果引發外界誤會。錢小豪也提到,他現在的飲食非常清淡,不吃油炸食物,以湯為主。目前雖然沒有糖尿病,但有輕微高膽固醇和高血壓,需要吃藥控制,但現年61歲的他經常忘記吃藥。錢小豪也強調,現在的生活狀態讓他感到輕鬆自在,即使網友對他的身材和健康狀況有各種猜測,但是他本人並不在意。目前從影多年的錢小豪已將重心轉向家庭,現在計劃減少拍戲的工作。錢小豪透露,與妻子丘倩鳴結婚多年,目前已經分房睡,現在生活重心放在兒子身上,希望以更健康的方式生活。
七旬嬤手痛「瓶蓋都擰不開」 狂吃止痛藥!就醫才知關節已變形
一位70歲的林姓阿嬤(化名)每天早上起床時總會感到雙手手指關節僵硬腫脹疼痛,也沒辦法擰瓶蓋、擰毛巾、提重物時都會感到極度不適,這些不適深深影響生活。只能依賴消炎止痛藥來緩解關節疼痛,然而效果不佳,尤其一旦停藥即再次感到疼痛。症狀已持續一年多,在家人堅持下到醫院就診才發現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且手指關節已經變形。高雄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石孟潔醫師指出,許多患者會以止痛藥來緩解長期的關節疼痛,卻忽略可能是類風濕性關節炎作祟。等到時間一久、症狀逐漸惡化後,才驚覺已造成關節的傷害。她提醒,類風濕性關節炎引起的骨骼變化無法逆轉,關節一旦開始變形就難以恢復至正常功能,呼籲及時就診的重要性。類風濕性關節炎症狀多為「對稱性」多個關節腫脹要注意!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一種慢性自體免疫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統會誤攻擊身體組織,尤其在關節滑膜處,因此造成關節發炎、腫脹和疼痛,嚴重可能導致關節變形及功能上的障礙。石孟潔醫師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表現通常會成「對稱」的方式,像是手腕、手指、腳踝等關節症狀都會是左右同時出現。除此之外,類風濕性關節炎為全身性的疾病不只會侵犯關節,有些案例會伴隨關節以外的症狀像是異常疲勞、發燒、心血管系統疾病、間質性肺纖維化和骨質疏鬆,甚至併發乾燥症(眼乾、嘴乾),鞏膜炎。石孟潔醫師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目前主要診斷方式包含血液檢查、病人症狀和影像檢查。她提到,根據歐洲風濕醫學會2010年的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診斷標準,主要分為四大類評估項目。第一為受侵犯的關節數,第二為抽血檢查,第三為急性發炎指數,第四則為症狀是否已維持六周以上。依據診斷標準計分如超過6分以上,就可以診斷為類風濕性關節炎。醫師也會結合血液檢測,透過患者的類風濕性因子、抗環瓜氨酸抗體、發炎指數,並利用超音波和X光等影像工具來評估發炎和骨骼破壞程度。生物製劑用藥新選擇!輔以物理、職能治療更全面石孟潔醫師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方針主要以減緩病情、控制症狀,並減少關節的長期損害為主。一般而言會短期使用消炎止痛藥及類固醇來緩解急性發炎疼痛,合併免疫調節藥物來控制。除了藥物外,也會搭配物理治療來緩解功能障礙,或是配合職能治療來協助患者恢復正常的生活功能。然而傳統免疫調節劑對某些病患來說治療效果較為侷限或無法適應其所帶來的副作用,而長時間使用高劑量類固醇可能發生以下副作用如骨質疏鬆、月亮臉、水牛肩、白內障等情況。因此,現今生物製劑以及標靶藥的出現也讓醫師、患者有更多元的治療選擇。石孟潔醫師解釋,目前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生物製劑以及標靶藥有針劑及口服兩種,能夠精準阻斷特定發炎物質,且較快速的發揮免疫調節的效果,對發炎處有良好的控制效果,使用施打的生物製劑,對於常忘記吃藥的民眾、傳統治療上無法獲得良好控制的族群或是因副作用無法耐受之患者而言都是一大福音。另外,由於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女性患者眾多,也有適合孕婦的用藥能選擇,她也呼籲患者不要擅自停藥,並且和醫師討論最合適的治療方式。保健品亂吃恐弄巧成拙 醫:減壓生活更重要市面上許多宣稱能「增強免疫力」的保健食品到底能不能吃?石孟潔醫師表示,若為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患者或其他自體免疫相關疾病的族群,過度攝取這類型的保健品可能使免疫系統失衡,進而影響到病情!因此建議患者在選擇營養保健品前都應先諮詢醫師。如想在日常習慣中就能減緩症狀,石孟潔醫師提到,避免壓力過大、以及抽菸喝酒,就能有效降低身體發炎反應。此外,規律運動也能增強關節功能以及肌力,減少僵硬和疼痛感。最後提醒民眾,如果有對稱性的關節發炎腫痛及關節僵硬狀況,請儘早到過敏免疫風濕科就診,及早有效的治療可避免關節變形。
男子性格突變嚇壞親友! 就醫檢查竟是躁鬱症影響
今年最暖心催淚的韓國神劇《精神病房也會迎來清晨》,劇中精神科護理長老練又可靠的專業形象深植人心,讓人不禁對護理人員又增添了幾分敬意。而護理長妹妹為思覺失調症患者,每天身陷難以辨別真實與幻想的泥沼中,面對一般民眾的不理解及異樣眼光讓二人搬家時吃盡苦頭,難被社會接納的心情無法言喻。「為什麼偏偏是我(的家人)?精神疾患就是這樣的病,不知會在何時何地,也不知道會發生在誰身上,就是這麼無法預測。」思覺失調症的早期診斷和介入治療至關重要,不僅有助於患者盡早穩定控制病情,更可讓他們重返工作崗位、重拾生活自主權。是真是假難以分清 每次發病都將使腦部受損據統計,台灣約有13.4萬名思覺失調個案,平均每一千人約有3-6個人罹患思覺失調症,其症狀分為正性症狀與負性症狀兩種。正性症狀包括妄想、幻覺、幻聽;負性症狀則有無法自我照護、不想工作、不注重清潔、社交能力降低等。台中榮民總醫院精神部侯伯勳科主任指出,思覺失調症是一種腦部疾病,如果沒有接受妥善且持續的治療,症狀反覆出現干擾,每次發病都是對腦部的傷害,將造成認知及社會功能的退化,復發越多次、大腦功能回復機會就相對越低。許多思覺失調症患者原有的穩定工作,因發病關係,情緒不穩定、影響人際關係,沒辦法好好工作,每次復發住院都要向公司請假,動輒兩週、一兩個月,不只工作銜接有困難,無法回到既有的工作及家庭崗位,難以融入社會。藥物治療多元化 控制病情有解方對於思覺失調症患者而言,維持穩定治療、擁有穩定生活與工作是相當重要的。發病時由於大腦內部的神經傳導物質失衡,造成病人對外在的思考知覺判斷出現異常或扭曲,可能產生幻覺、幻聽或是其他異常感覺,而這些感覺在當下對於患者都是很真實的。侯伯勳科主任表示,藥物治療是必須的,藉由藥物介入才能改善症狀,重新整合神經傳導物質的失衡狀況,加上其他治療輔助,病人的腦功能才可能慢慢回復。現代精神醫學藥物發展迅速,思覺失調症病人的臨床用藥方式包含口服與注射藥物,但部分不規則就醫、甚至抗拒使用口服藥物的病人,往往因病情控制不佳而有極高機率再次復發及住院。為改善思覺失調症病人之服藥順從性,臨床上常藉由施打長效針劑,減少病人口服藥物次數,不僅可達成長期穩定病情之目標,亦能降低再住院率。長效針劑亦有不同成分的選擇,副作用多寡與藥物成分有關。在意副作用者,建議選擇安全性高,副作用更少的長效針劑成分施打,較不會引起代謝症候群和變胖,也可避免因泌乳激素升高導致月經不來等症狀。長效針劑需就醫評估 健保給付好安心侯醫師坦言,思覺失調症屬於精神科慢性疾病,天天吃藥對於病患來說的確是一大壓力,尤其患者有時無法辨別真假、病識感薄弱,經常覺得自己沒有問題,導致漏藥、忘記吃藥、自行斷藥等情形發生。尤其思覺失調症不像高血壓或糖尿病,停藥之後血壓/血糖會明顯變高,通常在停藥一段時間後症狀才會復發,因此患者短期停藥並不會感受到急迫性,然而其中卻潛藏著極大風險。有鑑於此,施打長效針劑即可有效避免這個狀況,也減少照顧者每天需提醒吃藥、和患者長時間來回溝通交涉的負擔,對照顧者跟病人都是較好的治療模式。台灣近年積極建立社會安全網並推廣長效針劑的施打,對於社會功能的維持以及住院率的下降是非常顯著的。醫師指出,我國政府對精神疾病患者照顧十分周全,只要醫師評估病人施打長效針劑是有其必要性的,目前健保都有提供給付、不須病人自費,因此如果患者有相關需求都可與醫師討論用藥治療,不但能協助患者逐漸養成固定回診追蹤的習慣,亦能達到病情穩定,一步步回到生活的軌道上。
常「忘記吃藥」壞膽固醇超標…發現已是「急性心梗」 醫警告:隨時會猝死
一名6旬女子常常感到胸悶、胸痛,甚至會延伸到肩膀和後背,趕緊到醫院掛號後,她表示自己在3個月前抽血時,就有發現膽固醇過高的問題,但偶爾會忘記吃藥,而醫師查看雲端病歷後發現,女子的LDL(壞膽固醇)高達236 mg/dL,嚴重超出正常值,且心電圖一照已經呈現急性心肌梗塞,若不及時處理,隨時都有猝死的可能。新光醫院心臟內科醫師陳冠任於臉書粉專「冠任醫師的異想世界」分享,昨(5)日下午門診快結束時,女子匆忙來加掛了最後1號,講述了她最近的胸痛狀況,也提到當日上午去診所就醫時,診所醫師就建議她轉診大醫院做個徹底的檢查。經陳冠任的問診,得知女子在3個月前抽過血,並被告知有膽固醇過高的問題,雖然有藥物控制,但有時也會忘記吃藥。隨即,陳冠任查看了女子的雲端病歷,發現她的壞膽固醇已達236mg/dL(正常應低於130 mg/dL),才趕緊讓她去做心電圖和胸部X光。陳冠任提到,根據心電圖顯示,女子已經是急性心肌梗塞,需要立即做緊急心導管手術,而在術後,發現她的2條血管狹窄超過9成以上,不處理將會有猝死的可能。所幸,手術相當順利,2條血管已經暢通,女子原先有的症狀也改善許多,而陳冠任也提醒女子,要好好控制高到爆表的壞膽固醇,不然根源問題未除,血管的病變還是有可能反覆發生。
老是使不上力 老翁忽視高血壓驚見心臟已鈣化!
70歲的何先生,他表示30幾歲時因創業到處應酬喝酒拚生意而忽略了健康。直到年滿40歲後,太太邀約參加政府提供的免費成人健檢,檢查後才意識到自己早已可能罹患高血壓而不自知。專注拚工作的他,面對高血壓問題也沒有太上心,醫師開立的控制血壓雖然有吃,但他坦承偶爾還是會忘記吃藥。他也說也因為自己做小本生意,工作大部分都自己來,忙工作都來不及了,哪有什麼健康檢查的習慣!走路變慢、體力下降不是因為老 長期血壓控制不良致心臟鈣化不過,從去年開始何先生體力明顯下降,行動力也不如以往,走路也變得較緩慢。他覺得自己應該就是因為老了,這些表現都是不可避免地老化症狀,去看了骨科也發現脊椎退化及骨刺的生成。不過,這樣的就醫結果,讓他的子女相當不放心,認為父親的行動無力可能不是只有脊椎退化這麼單純。這天,何先生經由家人的安排到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健康檢查,從何先生最在乎的脊椎檢查看起,確實有退化現象,但退化程度都還算輕度。再觀看健檢報告,其中,最致命的問題而是心臟鈣化指數高達3,755,表示有重度冠狀動脈血管鈣化風險,而且發生血管阻塞的相對可能性相當高,其背後原因與高血壓長期控制不佳有關。高血壓久了使動脈硬化 嚴重時心肌梗塞北投健康管理醫院錢政平副院長指出心血管疾病是國人十大死因僅次於癌症的致命要害。有家族史、肥胖、抽菸、三高族群等都是高危險族群,心血管在開始發生異常變化時,通常都是沒有症狀,少數患者或等到嚴重時才有可能會出現頭痛、頭暈、耳鳴、心悸、流鼻血、兩肩酸痛,嚴重者甚至有噁心、嘔吐、昏迷、無力等症狀。以高血壓來說,血壓高會造成動脈阻力增加,時間一久會進一步導致供應心臟血流的冠狀動脈硬化,再等到進展到嚴重時可能阻斷了血液流動,瞬間導致心肌缺乏氧氣和養分而受損,就會發生急性心肌梗塞,這時才會開始出現急性胸痛、冒冷汗、暈眩、嘔吐等症狀。要注意的是心肌梗塞發生時總是又急又快,嚴重甚至會引起休克或死亡。籲定期健檢、運動、均衡飲食 保心血管健康錢政平醫師表示,想要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就是必須透過健康檢查才能清楚一窺心血管的健康狀況。也提醒民眾,國人三高盛行率其實可能比您想像的還要高,而有三高問題者,務必確實控制及定期回檢追蹤,降低未來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建議年滿20歲,就應該好好面對自己的健康狀態,測量血壓及血液檢查掌控三高狀態的第一步。若血脂、血糖、血壓有異常者,可搭配頸動脈超音波檢查或進一步安排高階影像查如腦心血管磁振造影以便觀察血管是否發生病變、及冠狀動脈鈣化分析(CAC)確認冠狀動脈之鈣化現象。平時也應養成運動與健康的均衡飲食習慣,才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
臉部一直出油怎麼辦? 「藍雷射」助抗痘重拾光彩
天氣越來越熱,這也讓容易長痘的研究生曉娟十分緊張,不只油光滿面,滿臉的痘痘粉刺讓她常常被指導教授關心,同學們也常常嘲笑她像月球表面一樣的痘疤,讓她十分沮喪、羞於見人。即使最近口罩解禁,她也不想在眾人面前拿下口罩,不想被人嘲笑。 口服A酸當心副作用,體質不適合該怎麼辦?她遍尋名醫,但在服用傳統的抗生素停藥之後,臉上的痘痘春風吹又生,惱人的粉刺對健保外要藥物治療效果也相當有限,雖然曾經吃過A酸,但嘴唇乾裂和眼睛乾澀的副作用讓她痛苦不堪,而接下來因為準備要結婚懷孕,也沒辦法再服用A酸,真的是傷腦筋。藍雷射綜合治療,修護膚況好選擇曉娟來到真心皮膚科門診,讓院長周宛儀醫師診視後,發現除了油脂分泌相當旺盛之外,也有不少的痘痘粉刺和粗大的毛孔,在討論各種治療的選項後,曉娟決定要嘗試全新具有控油、抗痘與殺菌三效合一的藍雷射,在綜合治療後,曉娟的臉蛋終於恢復原有的光彩,也讓她能重拾自信,準備當一個美麗的新嫁娘。周宛儀醫師提到,有許多不能或不想吃口服A酸的朋友們,如備孕、年紀太小、怕乾、吃了很久的A酸停藥後再度出油長痘,或是常常忘記吃藥的人,之前其實都沒有太好的替代治療方式,藍雷射的出現是這些朋友們的一大福音。控油抗痘高效率,療程舒適免上麻藥藍雷射是結合二極體1450nm及 450nm 藍光的全新雷射技術,1450nm波長可以深入並專一性地破壞皮脂腺,使皮脂腺萎縮而達到控油與抗痘的效果,450nm的高效藍光雷射可以殺菌(如痤瘡桿菌),雙波加在一起可以使效果加乘。藍雷射具有獨特的冷媒系統,施打前不須塗麻藥,施打時僅有一些溫熱的感覺,治療舒適度相當高。除了對控油抗痘有效之外、藍雷射對於毛孔、穩定期的玫瑰斑混合痘痘粉刺者、或是皮脂腺增生其實都有相當不錯的效果。痘疤難處理,盡早就診治療周宛儀醫師也提醒民眾,青春痘一旦留下痘疤,往往需要花十倍以上的時間與金錢去處理,建議民眾有痘痘粉刺的問題儘快到皮膚科就診,以免留下痘疤後悔莫及。
電影頻道2/48天南極之旅面對憂鬱來襲 楊力州揭露心路歷程鼓勵:去做害怕的事
導演楊力州拍攝紀錄片《無邊》紀錄宥勝、超馬選手陳彥博一行人去南極的探險旅程,片中除了可以看到南極雪景及艱難氣候,更多的是楊力州隱藏在片中的自我揭露及隱喻,並曝光自己罹患憂鬱症後去南極遠征的心路歷程,他接受專訪時坦言:「在這之前,對我來說根本不可能,最害怕的就是告訴世界這件事(憂鬱)。」楊力州深知自己可能有遺傳到母系家族的憂鬱體質,外婆久病厭世離開、母親中年發病後吃百憂解至今40多年,但直到2016年好友齊柏林因墜機意外離世,他無意間對家人說出:「如果掉下來的是我,好像也沒什麼不好。」抑或是時不時的負面念頭,讓他知道壓抑許久的情緒再也無法隱藏,「太太覺得不對勁,就壓著我去看醫生。」自此之後他便開始了與憂鬱搏鬥的過程,從開始諮商到服用藥物穩定病情,便是一路面對脆弱的「內觀」,諮商師說可能跟成長背景相關,也可能跟他拍攝社會紀錄片,長期待在災區、療養院受到情緒有關,但他自知:「這應該是一個情緒累加的過程。」楊力州導演拍攝《無邊》時,在南極彷彿也經歷過一場心靈遠征。(圖/後場音像紀錄工作室提供)當面對南極艱困的自然環境,每天醒來就是生存的挑戰,吃飯、喝水、上廁所都有一定的SOP,楊力州半開玩笑表示:「一開始隊員間每天都會聊天,但到後來都不聊了,因為對彼此的人生都很熟了。」除了漫天白雪、狂風,剩下的就是無盡的時間,當情緒黑洞湧上也讓人措手不及,「在南極很多時候只剩你自己,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陰暗面就像月球,看不見不代表不存在。突然有那麼大量的時間跟自己相處,埋在冰山以下的疑問,會一波波浮出,不斷跟你叩問、敲門。」曾有人問南極之旅是否是他的自我療癒之旅?楊力州坦言不是,因為在南極遠征48天的漫長旅程裡,他最常想到飽受情緒困擾的媽媽,心疼媽媽一路走過外婆離開、女兒早夭難關,看著母親服用抗憂鬱藥物至今40多年,長年因為藥效影響,反應都比常人還慢半拍,期盼媽媽稱讚自己似乎成了難以達成的願望。但這趟南極之旅更讓他懂得觀照自己,也學會當憂鬱來襲時,究竟該如何與之和平共處,「有趣的是,當我忘記吃藥時沒有不舒服,但想起自己忘記吃藥,那種不舒服的感覺就來了。我就覺得原來你(憂鬱)沒有存在我的身體,只有在我想起忘記吃藥時會攻擊我,這個明白沒有到療癒,但可以讓我跟感覺相處,不會害怕。」《無邊》24H永晝南極紥營的南極冒險隊。(圖/後場音像紀錄工作室提供)面對憂鬱的無盡旅程,就像是遠征南極的歷險一般,片中百年前英國遠征隊的呢喃瀰漫在南極上方,猶如鬼魂般飄渺也像是無止盡的自我叩問,不論答案為何,終究只有自己能陪伴跟接納自己。片中神秘的「大地之母」對長征隊的鼓勵,其實也是楊力州希望母親能對他稱讚的話,「暴風雪過去了,我們都撐過來了,在這個無邊之境要好好道別,好好道謝。」至於經歷這趟旅程後,最想透過電影告訴觀眾的事?楊力州回答,「去做你害怕的事,勇敢面對自己心中的那個南極。」《無邊》2023年1月6號上映
氣喘需規律用藥控制 年輕女性因工作忙忘吃藥引呼吸衰竭
年齡剛過30,正值事業衝刺期的瑄瑄(化名),長期受久咳不癒、胸悶等現象所擾,尤其在清晨時,常因突然喘不過氣而驚醒,睡眠品質大受影響,就醫才發現自己有「氣喘」問題,需規律用藥控制病情。然而,瑄瑄因工作行程繁忙,只要症狀好轉至不影響生活,就常會忘記用藥。某日夜間她氣喘急性發作,因喘得相當厲害,緊急送醫時已出現呼吸衰竭,所幸在醫護人員及時插管治療後,成功救回一命。佳里奇美醫院內科部副部長暨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廖光明提醒,氣喘患者病情若無妥善控制,呼吸道會長期處於慢性發炎狀態,一旦接觸到過敏原,或碰上天氣轉變、呼吸道感染…等不可抗力因素,都有可能引發氣喘急性發作,甚至因此失去生命。十人中即一人 氣喘成最常見慢性病近年來,台灣氣喘盛行率不斷上升, 2018年出版之《台灣成人氣喘臨床照護指引》中提到,20歲以下兒童及青少年被診斷為氣喘的比例為15.7%;成年人也有10.57% 。而氣喘總人口中,更有約3-5%為死亡率較高之「嚴重氣喘」 ,廖光明醫師說:「嚴重氣喘患者,即便使用高劑量吸入型類固醇及支氣管擴張劑,病情也未必可獲控制,須再接受進一步治療。」嚴重氣喘非單一因素造成 生物製劑助對症下藥嚴重氣喘本身異質性(heterogeneity)高,雖同為嚴重氣喘,但患者病因與適合的治療方式皆不盡相同。除了一般氣喘患者因未遵從醫囑用藥,導致呼吸道產生重塑(airway remodeling)、纖維化,進而惡化成嚴重氣喘之外;另有一類患者是因血液中嗜伊酸性白血球(eosinophil)過多所致。嗜伊酸性白血球與過敏發炎反應相關,當人體肺部表皮細胞受到刺激,產生第二型發炎反應 ,便會活化嗜伊酸性白血球、使其增生,引發氣喘急性發作。廖光明醫師指出,過去這類患者除吸入型類固醇及支氣管擴張劑之外,常需同時搭配使用劑量較高之口服類固醇,長期下來,可能導致水牛肩、月亮臉等副作用。所幸醫學發展持續進步,生物製劑的出現,讓臨床上治療氣喘的武器選擇更加多元,也可協助患者減少口服類固醇的用量。廖光明醫師表示,「若能確實找出適合的患者來接受生物製劑治療,通常只要每個月打一次針,症狀都能大獲改善」。氣喘、感冒分不清 出現「這兩點」儘速就醫檢查根據統計,台灣嚴重氣喘患者約有1800多名,目前正在接受治療的卻僅有約1300人 。廖光明醫師提醒,由於氣喘症狀如咳嗽、哮喘及胸悶,對民眾來說易與感冒混淆,若觀察到症狀久而不癒,或在夜間及清晨時感到特別喘,都建議至醫院安排進一步檢查,透過系統性的逐步分析,包含病史確認、理學檢查與共病評估等,及時找出確切病因及過敏原。廖光明醫師強調:「面對氣喘,只有盡早診斷與治療,才能幫助患者回復正常生活狀態。」PM-TW-MPL-PRSR-220001 Date of preparation: Nov 2022
陽明山暴雨漏水 陳文茜忙救災忘吃藥「血氧濃度狂降」:剩半條命
資深媒體人陳文茜3年前罹患肺腺癌,切除腫瘤後身體狀況仍不太好,讓她一度相當悲觀。最近北部受到颱風影響,連連下起豪雨,她花時間處理漏水問題,結果忘記要吃藥,開始發燒身體變得虛弱,躺著吸氧氣許久才恢復,不禁感嘆生命的脆弱。陳文茜在臉書透露,陽明山和紗帽山夾擊的瘋狂風雨,搞得日夜不得安寧,即使台北已經停雨,她所在之處仍是淒風苦雨。由於3年前的師傅太草率,家中的防水系統被破壞,重做的不管用,好幾次滲水,好不容易修好了,觀察2年沒事才換新壁紙,卻疑似前陣子地震的緣故,把上膠合的縫隙震壞。陳文茜為了整理家園,忘了吃藥而症狀發作。(圖/翻攝自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臉書)陳文茜無奈,這幾天下雨,水就向盆子倒下一般狂滲水。為此,全家加入救災的行列,沒想到她忘記吃藥,開始血管全紅、發燒,整個人虛弱到極點,躺了半天一直吸氧才恢復,這時赫然發現,「我只是靠那幾個小丸子撐著的人」。她分享每天早上起床要吃的藥,「晚服藥2小時,全身血管充血,血氧濃度掉到83…去了半條命」,靠著這些藥丸才活下來,自嘲:「還好有半條命」。陳文茜感嘆自己靠這些藥丸活命。(圖/翻攝自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臉書)雖然狂風暴雨造成家園一片狼藉,陳文茜雖然體力不支,但能力很好,她告訴自己:「不要沮喪,風雨總會過去」,祈求風雨過後,植物在她的照顧下,和她一起重生。
43歲男如廁太用力「腦血管破裂」昏迷 醫警告日常壞習慣
上廁所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但有時候太用力,竟會造成身體傷害。中國淮安市中醫院腦外科近日有一名43歲男性患者,因為如廁過於用力,腦血管竟發生破裂,整個人昏迷不醒。根據《江蘇新聞》報導,男子患有高血壓多年,一直沒有系統地接受治療,平時喜歡大魚大肉,而且便秘史長達7年,但他認為沒什麼,只要多吃點蔬菜就好了,豈料前幾天在上廁所時,發生了意外。家人發現,男子進廁所好長一段時間沒有出來,覺得奇怪便前往查看,一看驚覺男子已經昏倒在地,大小便失禁,整個地上都是嘔吐物,隨後立刻打電話叫救護車,將他送醫急救。男子被送到醫院急診,醫生發現他瞳孔散大,考慮腦血管意外,進行頭顱CT檢查,「基底區域大量出血約100毫升,腦疝形成,屬於急診危險,所以緊急地行開顱手術、腦血腫清除術、去骨瓣減壓術」,手術後送加護病房治療,目前病情算穩定,但還沒有完全脫離危險期。男子被送進加護病房,還未完全脫離危險。(圖/翻攝自江蘇新聞)醫生解釋,腦出血是高血壓最嚴重的併發症之一,致死、致殘率很高,因為血壓長期得不到控制,會使腦血管持續處於擴張狀態而變硬、變脆,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血壓突然升高,血管壁承受的壓力就特別大。人體在如廁時,腹部壓力會升高,血壓也會隨之升高,而便祕的人情況更明顯,容易引發腦出血問題。醫生提醒,天氣變冷一定要注意保暖,平時有血壓高的病人一定要監測血壓,規律地服藥,把血壓控制在平穩的狀態,千萬不能讓血壓忽高忽低,或是忙到忘記吃藥。有便秘困擾的人,平時一定要多運動,飲食方面要多吃一些蔬菜水果及粗纖維。
男鼻血止不住…同車「55醫護」出動救治 網笑:上輩子拯救了銀河系
中國27日,一輛自陝西延安開往四川成都的D1925次動車上,一名潘姓男子突然大量流鼻血;所幸輛列車上正好有來自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剛結束培訓的55名醫護人員,在聽到廣播通報後,立即前往替潘男進行治療;新聞曝光後,不少網友直呼潘男運氣好,剛好與大批優秀的醫療人員同車,才能及時獲救。根據《新浪新聞》、《澎湃新聞》報導,潘男在前往成都的D1925次動車中,突然感到不適,隨即開始流出大量鼻血;列車長見狀急忙進行廣播,「三號車廂有旅客突發疾病,請列車上的醫務人員聽到廣播後,速到三號車廂集合。」聽見廣播後,剛結束在延安舉辦3天培訓課程的華西醫院55名醫護人員,立即詢問病患症狀,隨後讓耳鼻咽喉頭頸外科、老年醫學、心臟內科、重症醫學以及麻醉科等5名醫師組成臨時醫療小組,趕往病患所在車廂進行診治。經過初步問診及治療,醫師得知潘男有高血壓病史,早上忘記吃藥便出門;經測量血壓和心率後,初步判斷為高血壓引發鼻腔內血管破裂所導致的出血;經過止血處理及用藥後,潘男病情便稍稍獲得控制,遂讓其在距離最近的車站下車,送醫治療。新聞曝光後,不少網友紛紛笑言,「華西醫院的號有錢都不一定掛的上」、「55個醫生全科室會診,這人拯救過銀河系吧」、「至尊級全科體檢」、「真是福大命大」、「華西醫院,整個西南地區最厲害的醫院,而且還有55名醫護」、「正常去掛號怕要等3、4個月,這次只用了幾秒還沒掛號太幸運了」、「幾生修來的福報。」
憂鬱症病發欲輕生…警柔聲勸「握我的手、感受我的溫度」成功救回跳樓女
台中市清水區一名18歲王姓少女,因長期受憂鬱症所苦,4日趁家人外出時,爬上4樓陽台企圖輕生,鄰居見狀急忙打電話報警。警察抵達現場後,為了降低女子戒心,特意換上便服進行柔性勸說,才終於順利自死神手中搶回一命。根據《自由時報》報導,王女因患有憂鬱症,時常處於焦慮不安的情緒中,昨趁家人不在,竟坐在4樓陽台牆上,企圖跳樓輕生。嚇得鄰居趕忙打電話通報警方。當地警局派出3名員警前往救人,正當3名員警抵達現場後,正要靠近女子將她帶回牆內時,王女突然情緒失控,不斷大聲叫喊,不願讓警員靠近。此時,警員突然靈機一動,將身上制服脫下,換上便服偽裝成王女鄰居慢慢靠近,並好言相勸,藉以分散對方注意力。其中一名員警更柔聲勸導,「妳可以嘗試握著我的手嗎?感受我的溫度、不要衝動做出傻事」。而王女也真的將警員的話聽進去,主動伸手握住對方,其餘2名警察則看準時機,合力將女子拖回陽台內。事後,王女對警方說明道,自己長期飽受憂鬱症的困擾,當天早上又忘記吃藥,才會引發後續事件。隨後,女子也在警方勸說下,承諾不會再做出傻事,才終於結束了這場驚魂記。◎給自己一個機會:張老師專線1980、安心專線1925、免付費生命線1995。
色保全見洋裝女忍不住 偷拍遭逮強辯「心裡有聲音叫我做」
32歲陳姓保全,疑患有強迫症,常克制不住在公共場所偷拍女子裙底風光,滿足私慾。13日下午他在台北市民生西路的藥妝店,由後彎腰偷拍49歲女子的裙底,因行徑可疑,女子早有警覺,在陳欲離開時,報警逮人。陳供稱,心裡有聲音要他這麼做,這已是他1個月內第二度偷拍被捕,訊後依妨害秘密罪嫌送辦。有多項偷拍素行的陳姓保全,13日休假在馬偕醫院附近的藥妝店閒逛,於2樓發現1名穿洋裝的女子,正彎腰挑選商品,他竟緊跟在後,低下身以手機偷拍錄影女子的裙底。因行徑鬼祟,女子察覺不對勁,連忙起身。陳擔心事跡敗露,也轉身離開。女子下樓告知店員遭偷拍,並在門口「堵」人,成功攔下陳並大聲質問:「你剛是不是偷拍我?」陳否認,店家協助報案,就在一旁的派出所警員趕往,在陳手機發現10秒的偷拍錄影檔與照片,49歲吳女堅持提告,警方依妨害秘密將陳男帶回偵辦。陳供稱,當天休假,本想去馬偕醫院看診,後來轉往藥妝店閒晃,見吳女穿洋裝彎腰選物,「心裡有個聲音叫我去偷拍她」。他說有強迫症,就診治療中,但最近忘記吃藥。警方一查,他1個月內已兩度偷拍被同分局移送,只能勸他:「記得按時服藥。」
高血壓免吃藥2/電燒腎臟動脈交感神經 1.5小時手術2天出院
很多人應該都只有聽過心導管治療,為什麼高血壓也可以透過導管治療呢?新竹馬偕醫院心臟內科醫師林柏霖說,兩個導管治療的概念是一樣的,但是高血壓導管治療,是透過微創導管由鼠蹊部進入到腎臟動脈血管內的數個位置進行加熱,以熱能燒灼,降低交感神經活性,達到降血壓的效果。「其實門診中很多病人都會問,為什麼腎臟會跟高血壓有關係?其實我們的腎臟也有交感神經分布;人在面對外在環境變化時,會刺激交感神經開始作用,但過於活躍的交感神經會讓腎臟分泌過多的腎素,腎素就會造成血管收縮,導致血壓上升。」林柏霖這麼解釋。心臟血管內科不僅可以做「心導管治療」,新式的「高血壓導管治療」也是由該部門專科醫生操刀。(圖/馬景平攝)高血壓導管治療是經由鼠蹊部放入微創導管後,進入到腎臟動脈,利用電燒方式進行神經阻斷術,降低交感神經活性;病人需要全身麻醉、手術時間約1.5小時,住院約一到兩天即可出院。台灣高血壓醫學會理事長王宗道醫師說,依衛福部的規定,高血壓導管治療目前只限於收縮壓一六0以上的病患才可進行,手術費用約十三至十六萬元左右,台灣高血壓學會正積極尋求醫界共識,希望衛福部能放寛規定,造福更多高血壓患者。衛福部規定,目前僅收縮壓高於160毫米汞柱的患者,才能接受高血壓導管治療,且沒有健保給付。(圖/王永泰攝)高血壓學會建議符合下列狀況即可手術●服用1到3種或大於3種降壓藥至少3個月,血壓仍控制不良,超過140/90毫米汞柱者。●對於降壓藥耐受不良,有手腳冰冷、過敏、咳嗽等副作用者。●經常忘記吃藥者。
殺警無罪精神病成「免死金牌」 「小鄭容和」也稱有多重人格
新北市新店一名自稱「小鄭容和」的王姓男子,日前因與妻子吵架,就持刀隨機捅死一名在路邊的機車騎士林男,之後在偵訊時聲稱有解離性人格,試圖減免罪責;如今眼見鐵路殺警的鄭嫌被以罹患精神疾病為由,判定無罪,讓精神疾病在台灣成了「免死金牌」,各界譁然之餘,更多的是無奈,只能嘲諷:「現在殺人之前,要先去醫院開證明。」鐵路警察李承翰去年7月在火車上處理補票糾紛時,遭鄭嫌持刀刺入腹部,李承翰一心掛念其他乘客安危,當下只顧壓制兇嫌直至救援人力抵達,送醫後傷重不治,令人痛心。不料,30日判決出爐,法官卻認為鄭嫌因罹患精神疾病,最後判鄭嫌無罪,應入相當處所強制就醫5年,並裁定50萬元交保。誇張結果讓李承翰的父親錯愕,只能泣訴:「太離譜了!」當然以精神疾病為自己的犯行開罪的人不在少數,像犯下新店隨機殺人案的王嫌,被捕後自稱有3個人格,「一個犯案、一個是小男孩、一個正常」,且案發前忘記吃藥,以此力爭案件並非故意殺人,而是傷害致死罪。
新店隨機殺人死者完成解剖 背部刀傷深及臟器2週後報告出爐
日前新店發生一起王姓直播主隨機刺殺路人致死案件,檢方今天於新北市立殯儀館對死者林姓騎士遺體進行解剖,初步確認,死因為背部1處刀傷,且20公分刀刃沒入體內深達臟器,屬於他殺。台北地檢署已請法醫研究所依特急件方式處理,2週內死因鑑定報告將出爐。檢察官今天上午會同法醫,前往板橋殯儀館解剖林姓被害騎士遺體,初步發現王姓凶嫌朝林男背後猛刺一刀,至於刀傷深度、刺入角度與位置,仍待法醫所死因鑑定報告出爐才能斷定,檢察官已請法醫所儘速提出報告。另外,關於王嫌到案後自稱患有精神疾病,當天忘記吃藥控制病情才犯案,其辯護律師也以此理由主張其行為只構成刑度較輕的傷害致死罪,而非殺人重罪等情況。檢方已調閱王嫌的病歷資料釐清事實,不排除對王嫌進行精神鑑定。而今日上午進行解剖時,死者父母也到現場,滿臉倦容、神情哀戚。林父痛訴「希望國家、司法還他公道,一定要判凶手死刑!不能讓凶手出來,不然出來又會危害社會,我希望是判死刑,不能讓別人像我有一樣的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