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的過程
」教育衝擊2/別跟AI比考試能力! 「學會問好問題」國中生也能當主管
ChatGPT進化為第四代GPT-4,考試成績竟擊敗9成考生,對以考試分數取勝的 當今教育,如一記重捶。「家長要跳脫過去考分為重的思維,轉而重視孩子學習過程,尤其是『學會問問題』,這樣才能利用AI,讓自己更具競爭力。」多位專家學者都表示,AI改變教育及學習「今天的國中生就是AI原住民,未來職場的主管。」美國OpenAI今年3月中推出第四代聊天機器人GPT-4,在美國律師資格考試中擊敗90%的考生;在滿分1600分的美國大學入學測驗SAT拿到1300分。於是有人認為「既然AI如此聰明,那為何我們還要學習?」「ChatGPT確實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方式,但並非不需要學習。」台中科技大學資訊工程系副教授張翠蘋說,以往Google大神的搜尋,只能提供很多個回答,學生必須自行思考判斷哪一個答案是正確的,哪一個答案是可以接受的。而ChatGPT則是只回答一個標準答案,學生不用再自行判斷思考。因此,若沒有引導孩子好好運用ChatGPT,長期下來,孩子的思辨的能力肯定會下降。張翠蘋認為,孩子不僅需要學習,而且競爭會更加激烈,沒有求知慾不想學習的孩子,會直接接受ChatGPT給的答案,有思辨能力的孩子會去思考ChatGPT的答案是否正確?又或者要如何去改變問題的問法,得到各式不同的答案,從中學習精進自我,變得更有競爭力。「ChatGPT會造成學生程度的兩極化!」張翠蘋說,不想學習的學生得到了一個應付老師作業的工具,想學習的學生在短時間內獲得更大量可貴的知識。台灣Google前董事總經理簡立峰受訪時也曾表示, ChatGPT正在挑戰傳統式的教育,他認為以前的教育過度強調學習目的是分數,孩子學習的過程沒給分數,只有最後把答案卷交回去的時候才有分數。但未來答案已經不再重要,因為電腦會告訴你答案,ChatGPT考試成績比絕大多數的人都好,簡立峰認為,所以重點是「你問的問題是什麼。」張翠蘋說,「學會問問題」本身就是一個思辨的過程,想要得到更好的答案(知識),在學習的過程中,把問題有條理的描述出來,答案也就呼之欲出。因此,「學會問問題」對學習來說是非常重要的,ChatGPT只是更加強了這個學習議題的重要性。如果你問ChatGPT很多好問題,就會快速得到更好的答案;但如果你的提問跟大部份的人一樣,那答案也會相當平庸,你的作業跟其他同學大多相同,你的文章、作業、作品及碩博士論文很容易被判定抄襲。簡立峰說,ChatGPT挑戰現有的教育方式,對教學現場來說可能是盤根錯結的問題,但從家庭著手就比較簡單與快速,家長要去思考,如何從使用ChatGPT過程中學到的東西,教給孩子。家有兩個學齡孩童的張先生,認同應該多著重學習過程,讓孩子學會思辨能力,「但我認為在這之前,不該讓兒童使用ChatGPT!」張先生認為ChatGPT應該設有年齡限制,讓太小的孩子使用ChatGPT,只會讓他們懶得去思考或尋找答案,對未來並沒有幫助。AI時代的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將更快更精準,若能具備創意與思考力,未來職場將跳脫年齡的限制,國中生也當高階主管。(圖/CTWANT資料照)愛卡拉互動媒體(iKala)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程世嘉則認為,「ChatGPT開啟了『AI原住民』的全新世代」,現在學齡前後的兒童將伴隨著Google和微軟所掀起的AI光速進步浪潮一起長大,等到國中左右,各式各樣的AI工具已經發展成熟,讓他們隨手可得、隨時可用。程世嘉認為,「一個學會AI工具的國中生,解決問題的速度比我們現在快上許多,而且使用AI工具的方式也極富創意,為組織帶來更多創新。」以 AI 進步速度,和企業焦慮著提升營運效率以免被AI海嘯淹沒的狀況來看,AI原住民可望提早成為職場主力。「讓國中生成為職場的中堅份子,是絕對可能的!」
大老闆書單/《正義:一場思辨之旅》 讓王蘭芳從多層思考學會決策
從2人的家庭公司到年營業額超過20億元的服飾電商,18年來,「OB嚴選」早已是深入每個女孩生活中的國民服飾品牌,不僅持續在服飾上展現設計創意,更年年榮獲YAHOO、LINE、GOOGLE等多項行銷創意獎項。在公司規模年年成長的過程中,王蘭芳亦不忘致力回饋社會,每年固定捐贈公益機構數百萬元,2020年更支持母校輔大文學院志工隊偏鄉服務並捐贈新車,也於2021、2022擔綱勵馨基金會Formosa女兒獎領航大使。中文系畢業的王蘭芳始終保持閱讀的習慣,對她來說,閱讀是精神上的放電、知識上的充電。十年前她無意間讀到了哈佛大學教授邁可‧桑德爾的《正義:一場思辨之旅》,讓她學會透過不同的思維模式來思考問題,對日後的決策獲益良多。以下便是王蘭芳對這本書的推薦及心得:美國哈佛大學政治哲學系教授邁可‧桑德爾(MichaelJ. Sandel)在哈佛開了一堂名為「正義」的課程,一教就是三十多年。他在課堂上舉出許多極具思辨性的案例,讓學生從不同角度、立場,去討論關於正義的價值以及實現正義的手段。其中的經典篇章集結,便是這本《正義:一場思辨之旅(Justice: What's the Right Thing to Do?)》。嚴格說來,這本書的重點並不在於探討何為正義?更多是一個思辨的過程。他開啟了許多人多層次的思考,以及探究人生更多元的面向,在現今資訊爆炸社群當道的年代,如何洞察一件事情的本質,必須透過擁有更廣的視角以及不同的思維模式。正如同英文書名的副標「What's the right thing to do?」,正義是沒有絕對的答案,不同人、不同角度對同一件事的思考,其結果可能天南地北。(圖/翻攝自誠品書店官網)書中前幾章大篇幅提到「功利主義(效益主義)」,這是英國哲學家傑若米‧班森(Jeremy Bentham)在18世紀末提出的理論,主張最正確的行為就是將效益做到最大。班森認為「效益」即是快樂,道德的最高原則就是追求快樂扣除痛苦的最大總和。邁可‧桑德爾即以功利主義與反功利主義兩種不同立場,提出許多案例讓學生思考、辯論,其中包括最著名的「電車問題」。「假如你是電車駕駛員,電車正以高速在一個Y形分岔軌道上疾駛,這時煞車突然壞了,而前方軌道上有五個正在施工的工人,如果不做任何改變,那五個工人必死無疑。但你突然發現軌道的另一支線上只有一個名工人,如果讓電車轉向,雖然撞死一人,卻救了五條人命。你會這麼做嗎?」從功利主義的角度看,為追求最大多數人的最大效益,應該犧牲少數人來拯救多數人,因此,電車應該轉向。但從反功利的「康德主義」來看,「不可以殺人」是一種道德義務,因此不可以在上述的案例中「主動改變」去殺死一個原本不會死的人,即使這個行為的後果是犧牲五條生命。在讀到這段案例的同時,我也試著從兩種角度去思考相同的問題,心裡也曾經非常糾結。後來我發現,如果題目稍做更改,在某一條軌道上有自己的親人或朋友,那麼不管是支持或反對功利主義者,答案都會截然不同。這是身為人很難避免的私心,但私心不是無法改變,必須有更宏大的目標或理想做為後盾,而且必須道德與善良。又如同開車遇到十字路口時,支線的等待時間一定比車更多的幹道要長,這是很明顯的功利主義,犧牲少數人利益創造多數人方便。但如果此刻支線上有救護車要通過,就必須從道德的立場切入,即使是多數人也必須放棄利益。這樣的思考邏輯讓我在日後做決策時,學會從多層面、多立場去看待事情,譬如前幾年決定開展實體店面時,該開多少家才會讓網路加實體店面的效益最大?要選擇在哪些地點開店?不開實體店面的損失是什麼?…等等問題,都不是從獲利、營業額或規模等單一角度就能輕易決定。除了功利主義與反功利主義的立場外,作者在書中也大篇幅介紹了自由主義、社群主義、亞里斯多德主義等多種社會哲學理論,對於喜歡思考、參與社會問題的讀者來說,是一場詭異又有趣的辯證之旅。至於正義到底是什麼?我特別喜歡書末作者自己的結論:「道德參與做為一種政治理想,不僅是比避而不談更激發熱情而已。對正義社會來說,道德參與也會是一種前景更好的基礎。」道德與良善,是每個人之所以為人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