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齊聚」周邊血管學會首度成立 盼截肢悲劇不再發生
國內第一個周邊血管的學術組織-「台灣周邊血管學會 TSPI (Taiwan Society of Peripheral Interventions)」於112年5月21日在台北君悅酒店宣布正式成立,享譽全球醫界技術精湛的日本周邊血管治療學術組織(Japanese Endovascular Therapy, JET),由前主席飯田修(Osamu Iida)醫師領銜,以及仲間達也 (Tatsuya Nakama)、藤原昌彥(Masahiko Fujihara)等多位日本權威心血管醫師來台與會,國內醫界包括心血管疾病介入性治療及研究權威、前台大雲林分院黃瑞仁院長、成功大學附設醫院甘宗旦副院長、林口長庚心臟內科導管室陳俊吉副主任等多位專家雲集現場。學會發起人與首任理事長,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周邊血管科主任徐中和醫師指出,這是國內第一家以周邊血管相關的醫學知識和研究宗旨所成立學術組織,學會除了以促進周邊血管臨床實務發展和提升國內專業水平為努力目標,並藉由國內外知名醫學權威的影響力,將引進亞洲領先和世界級的心血管介入治療技術與知識,帶領「台灣周邊血管學會 TSPI (Taiwan Society of Peripheral Interventions)」邁向世界頂尖水準的周邊血管學會。此外,目前台灣醫界進行周邊血管治療的用藥,是以西方國家為主參考,但是亞洲人在人種和基因與西方其實有差異,將來與日本周邊血管治療學術組織(JET)交流臨床經驗與數據,共同朝制訂適合亞洲人治療的周邊血管治療指引。徐中和醫師進一步說明,台灣在周邊血管疾病長期被國內醫界忽視,在急性動脈阻塞的臨床數據顯示,送來診斷正確與治療時已經太晚,有三成面臨被截肢的命運,還有三成死亡率,在急性動脈阻塞的病人中,有七成是心房顫動的病人。像是有些患者突然發生下肢麻痛、冰冷或無力,求診數科醫師都沒想到是急性下肢動脈阻塞,最後延遲診斷而走上不幸被截肢的命運。在慢性動脈阻塞的部分,典型例子像是不少病人下肢傷口久久無法癒合,看了很多醫師,結果都沒發現是下肢動脈阻塞造成傷口不易癒合,走向截肢的悲慘命運,其實早期發現,就能早期打通動脈血管,避免截肢的結果。徐中和醫師強調,台灣在周邊血管檢查部分,長期以來缺乏投注在血管超音波專業檢查人員培訓及教育栽培上,造成診斷不便,基於這些原因,讓包括他在內志同道合的醫師一起發起學會,希望幫助更多民眾得到即時診斷與正確治療,避免受截肢的命運。 國內醫界心血管疾病介入性治療及研究權威、前台大雲林分院黃瑞仁院長指出,國人對糖分的代謝能力較差,這是台灣糖尿病盛行的原因之一,建議糖尿病人在每年例行追蹤增加上下肢血壓比「踝肱血壓比值」(Ankle-Brachial Index, ABI),檢查自己下肢動脈健康狀況,維護周邊血管健康。日本周邊血管治療學術組織(JET),由前主席飯田修(Osamu Iida)醫師指出,日本和台灣的社會結構和種族基因相似處甚多;都同樣面臨高齡化社會,日本和台灣人民也都是糖尿病盛行率高,這些也是日本醫界高度關心的議題。未來日本周邊血管治療學術組織JET將和台灣周邊血管學會 TSPI合作,交流分享臨床經驗與數據,共同努力提升治療技術,並進一步做到預防疾病來增進雙邊國民的周邊血管健康。台灣周邊血管學會 TSPI成立儀式在5月21日上午台北君悅酒店舉行,在成立儀式上,學會主席向大家介紹了學會的發展思路和未來計劃,未來也會持續引進新的周邊動脈藥物氣球、藥物支架、動脈鈣化斑塊清除器械、急性溶栓取栓器械等, 並推廣新的手術治療,包括以腎動脈電燒治療高血壓、免開刀攝護腺導管手術治療、 關於男性病患幸福的鳥動脈微創治療手術,以及細胞治療在下肢動脈的應用等等, 並呼籲大家共同努力,為周邊血管醫學的發展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