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醫師
」 流感 急診 食物中毒 台東 邱泰源陳時中嗆被拍照片中女性是優秀醫師不容污衊 徐巧芯忍不住這樣問
國民黨立委王鴻薇踢爆,衛福部前部長、行政院政務委員陳時中,在出席1場飯局後與美女比肩而出,陳時中辦公室回應,當天活動是出席友人餐敘,陳時中與王必勝兩人同時受邀。陳時中強調,照片中的女性都是醫生,來自口腔外科、急診醫師等不同領域,都是「非常優秀可敬」的醫界夥伴,不容外界惡意抹黑造謠。王鴻薇今在臉書上po出一組爆料照片,指今年8月6日晚間,時任中華開發資本公司副總王必勝、陳時中與開發金控集團高階主管,在台北市信義區餐敘,會後陳被拍到與香肩美女比肩而出,王鴻薇狠酸陳政務委員「重情重義重粉味」。針對陳時中嗆王鴻薇,宣稱兩位女性都是女醫師、不容外界污衊。立委徐巧芯在受訪時指出,他先前也曾公開陳時中緊握人妻之手的照片,雖然該人妻的先生也在旁,但照片畫面看起來就是很怪,不符合人與人之間一般的禮貌交流。徐巧芯說,陳時中也曾嗆徐巧芯要告,但他的立場就是要告就告,結果陳時中並沒有告,另有人想替陳出氣提告,卻被法院反而判定陳伸鹹豬手、動作不符合一般人的觀感。她還說,當時還有好幾位護理師新人,對她控訴曾在餐會上,遇到醫師喝醉酒假借醉了、對她們毛手毛腳。徐巧芯指出,如今王必勝、陳時中又被爆料,王的私德爭議就不必說了,重要的是兩人都曾是或還是在政府擔任高官,私德有爭議,民進黨政府也沒在在乎,完全顛覆一般人的「三觀」。徐巧芯也向陳時中喊話,其實沒有人要對照片中的兩位女性不敬,重點是陳時中喝了酒,與女性靠的那麼近,合乎一般禮儀嗎?尤其陳時中已被爆料過一次,外界也批評其行為,但現在參加餐會還是沒改,她很好奇,陳時中是否活在自己的「沙文主義世界」中,舉凡醫師、護士,或者其他行業的女性,就算她們的先生就在場「陳時中也非牽這些人妻的手不可」?徐巧芯強調,他最看不起的就是那種自認高人一等、看不起女性的人,這不是女性是否自願的問題,而是男性有沒有自覺的問題。
遭爆餐敘「香肩辣妹列隊送客」 陳時中辦公室揭女性身分:醫界優秀夥伴
國民黨立委王鴻薇今(12日)踢爆,衛福部前部長陳時中及前次長王必勝今年8月6日出席餐敘,會後陳被拍到與香肩美女並肩而出,最後幾名女性還站成一排送客,狠酸陳時中「重情重義重粉味」。對此,陳時中辦公室下午回應,當天活動為友人餐敘,圖中女性皆為女性醫師,不容造謠抹黑。王鴻薇今天在臉書表示,根據爆料人提供的照片,今年8月6日晚間.時任中華開發資本公司副總王必勝、行政院政務委員陳時中等人,與開發金控集團高階主管,在台北市信義區基隆路一段333號34樓的世貿名人坊餐敘,會後陳時中被拍到與香肩美女比肩而出,最後她們還站成一排送客,「重情重義重粉味」。王鴻薇指出,民進黨「派門神」風氣一直都有所聞,過去也曾發生過,當時可寧衛能源找來現任公共工程主任委員陳金德擔任董事長,準備投資40億,在桃園用廢棄物發電,本來不被允許,沒想到陳金德幾個月後離職,經濟部就召開會議,明確要求桃市府配合中央,以專案入園方式核准可寧衛進入桃科設SRF廠,可見門神真的很重要。數位女性站在門前送客。(圖/翻攝自王鴻薇臉書)王鴻薇提到,過去自己就提出質疑,王必勝去中華開發任職,既無法律又無金融專業,難道要去金控公司做醫療?她也曾提醒各界,王必勝恐怕是要當門神,尤其他這次的職涯之詭異,真的不能讓人不起疑。王鴻薇強調,今年5月9日中華開發資本與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為加速台灣生醫產業創新發展「生醫創新跨域合作平台」,結果5月底就傳出王必勝轉任副總,而對方8月份揪了這攤飯局後,10月17日便突然請辭,「到底是任務完成?還是真的不適任?令人質疑。」對此,陳時中辦公室稍早回應,當天活動為友人餐敘,陳時中、王必勝2人同時受邀與會,而圖中女性皆為女性醫師,來自口腔外科、急診醫師等不同專業領域,都是非常優秀可敬的醫界夥伴,不容惡意抹黑造謠。
高雄民生醫院狂爆醫療疏失!5月又輸錯血 醫檢師記大過
高雄市立民生醫院繼今年4月開錯刀事件後,昨(24)日又被議員爆出5月還有一起輸錯血的案件。對此,高雄市衛生局證實此事,強調已對涉嫌疏失的醫檢師,記一支大過懲處。國民黨高雄市議員陳麗娜昨日在質詢時,點名民生醫院在開錯刀後仍不斷出包,包括病患輸錯血送入加護病房、急診室看錯病人、延誤患者轉診就醫逼家屬抬棺抗議、借長庚醫師牌照執業卻無實際看診。高市衛生局說明,民生醫院當時在輸血程序中出現嚴重疏失,病患險些喪命,院方在緊急處理後,患者康復出院。涉事的醫檢師因此被記一大過,該院於5月27日主動通報重大醫療事故平台。至於涉借長庚醫師牌照執業一事,民生醫院強調,「未有」長庚醫師借牌不看診事宜,目前與長庚醫院合作為心臟血管外科,每週一診,週三會搭配心導管手術開刀,另長庚急診醫師每月「醫療合作」約12班。而醫療爭議抬棺案,院方先前已說明,此案經外部專業審查尚無缺失,已於10月11日由衛生局完成調處程序,目前進入司法程序。有關急診室看錯病人案例,民生醫院指出,是私人護理之家送錯A住民至醫院,身上卻是B住民的證件, 急診護理師依規定執行病人辨識,主動發現並等待家屬到場確認,及時發現並通報病安事件。
小米粽案怪急診?邱泰源發言引基層醫怒火 醫事司長急緩頰
台東縣金峰鄉賓茂部落發生食物中毒事件,後續查出農藥托福松被混入小米粽。國民黨立委盧縣一質疑,為何第一位死者送醫時,醫師沒察覺可能是食物中毒。衛福部長邱泰源回應,應加強急診醫師的防範性,需要系統性檢討。但此話遭醫師怒轟,全台醫學毒物中心查了3天才知道是農藥中毒,卻要求急診醫師第一時間就要發現,實在太困難。上月18日凌晨,一名婦人食用了自製的小米粽後身體不適,緊急送醫仍宣告不治,家人在不知情之下,分送小米粽給守靈的親友,導致多人陸續送醫。該案共12人食物中毒,其中4人死亡。曾擔任屏東偏鄉衛生所主任的盧縣一指出,第一位死者送到急診室後判定死亡,醫師詢問後就當作一般疾病處理,開立乙種診斷書回去報請相驗。盧縣一指出,為什麼第一時間沒辦法釐清是否為食物中毒事件?托福松的味道非常不好聞,患者送醫時應有明顯的臨床症狀,病歷上有無記載?衛福部應去了解。邱泰源回應,如果是自己和國民黨立委蘇清泉這種年齡的醫師,只要是農民來看診,懷疑是中毒,都會趕快戴兩層手套,「不然像是巴拉刈,可不是開玩笑的!」他接著說,可能因為農藥中毒事件發生越來越少,急診醫師的防範性須再加強,需要整體系統性的檢討。此話引起胸腔科醫師蘇一峰不滿,他表示,台灣急診一向像菜市場一樣,只有10分鐘的時間好好看病人;全台醫學毒物中心一起大辦案,查了3天才知道是農藥中毒,卻要求醫師第一時間就要發現,「太困難了吧!」衛福部醫事司長劉越萍回應,部長應該是講得比較快,並不會檢討急診醫師、釐清責任,但會檢討制度面,可當作未來的教材;將從案例中學習,並作成提醒,發通函給各公會,提醒醫師參考。
小米粽事件「急診醫敏感度不足」? 邱泰源發言引基層醫怒火:傲慢又打擊士氣
台東縣金峰鄉賓茂部落於今年9月發生小米粽農藥中毒事件,造成4人死亡。曾擔任醫師的國民黨籍立委盧縣一今(9)日對衛福部長邱泰源提出質疑,「第一位死者送醫,為何沒辦法第一時間懷疑是食物中毒?」邱泰源面對質詢時辯稱,「急診醫師敏感度不足」,還表示急診醫師的防範性需要再加強,需要整體系統性的檢討。這番發言引爆基層醫師的怒火,不僅有醫師譏諷,醫學毒物中心大辦案都查了3天才知道是農藥中毒,被檢討的卻是基層急診醫師。還有急診醫師直指部長的說法「充滿傲慢又打擊醫護士氣」,難以想像是從衛福部長口中說出。曾任偏鄉衛生所主任的國民黨籍立委盧縣一今日質詢時提到,小米粽事件第一位死者送醫時,為何無法第一時間釐清是食物中毒?尤其托福松的味道非常不好聞,送到醫院時患者應該有明顯的臨床症狀,難道病歷上沒有記載這些東西嗎?衛福部應該要去了解,否則現在鄉親認為投訴無門、求償無門,已經要準備籌組自救會,沒有人能賠償他們生命的損失。對此,邱泰源回應,「對於這件事感到非常遺憾和難過」,稱「如果是自己和蘇清泉這種年齡,只要是農民疑似中毒,會趕快戴兩層手套,不然像是巴拉刈,這不是開玩笑的」。他還表示可能是因為農藥中毒事件發生比例越來越少,急診醫師的防範性稍微需要再加強,需要整體系統性的檢討,至於求償部分,會運用社工資源予以協助。然而,邱泰源的說法引爆了基層醫師的怒火,胸腔科醫師蘇一峰就在臉書發文表示,台灣的急診室一向像菜市場一樣,急診醫生可能只有10分鐘的時間好好看病人,要求急診醫師第一時間就發現實在強人所難。他還譏諷表示,「醫學毒物中心大辦案都查了3天才知道是農藥中毒,被檢討的卻是基層急診醫師?」由前急診醫師經營的粉絲團「安東尼蘇的救命救急暗黑閒話」更是為基層急診同仁抱不平,表示如果病人是一群人集體來送醫,並且表現出相似的症狀,急診醫師很容易就能判斷是中毒。但如果是一個8、90歲的老人家,送到急診時已是OHCA狀態,家屬也沒提供可疑病史,「那要急診醫師直接猜是中毒,實在是有點強人所難。」他還指出,就算是在台北市這樣醫療資源豐富的地區,寶林茶室中毒事件也沒辦法在第一時間就抓到原因,何況是醫療資源相對稀少的花蓮。鄉民需要情緒宣洩出口,但絕對不應該是幫忙救治病人的急診醫師。邱泰源身為衛福部長,面對質詢時說的應該是「這是一個困難的案件,我相信醫師已經盡最大的努力在救治,我們會將這個案例作成教育訊息,讓更多急診醫師在未來能更有警覺。」而不是講得像是:「我這個年紀的醫師都對農藥中毒很有警覺啦,現在年輕醫師就是見識太少了。想(對醫護)求償嗎?我們幫你!」因此他認為,邱泰源的說法「充滿傲慢又打擊醫護士氣」,難以想像竟然由衛福部長口中說出。安東尼蘇還表示,小米粽事件發生後,急診醫師同仁們早已討論過這個案例,大多認為想準確的判斷「非常困難」。特別是在OHCA狀態下,病患根本無法說出任何訊息,許多的毒性症候也會變得不明顯,「我沒看到哪個白目說這還好吧怎麼看不出來?」他還以盧縣一提出質疑的「尤其托福松的味道非常不好聞,送到醫院時患者應該有明顯的臨床症狀」反諷:「你要問的是,為什麼農藥這麼不好聞,但受害者全家都沒察覺還吃了下去。」認為受害者吃了都沒聞到了,為什麼覺得急診醫師能聞出來。還有網友留言指出,「當天急診醫師有問有沒有可能中毒,是家屬自己斬釘截鐵的說不可能啊~~(電視有播出來)」。安東尼蘇進一步指出,小米粽事件的肇因,衛福部查了幾天查到是有機磷,但來源是什麼?用「殘留」根本說不過去,因為症狀太凶猛,臨床上只有自殺或人為添加才會這麼嚴重,「一場到現在還充滿謎團的事件,你現在回頭去找第一位接觸的急診醫師,指責他沒有第一時間判斷是何種毒物中毒?係爹靠喔幹!」許多網友在安東尼蘇的發文底下留言相挺:「吃小米粽的沒有感覺,醫師要望聞問切,嗎的,官字二個口」、「講幹話最簡單,建議以後接OHCA病人,急診醫師要先觀落陰」、「農藥中毒→找醫師賠償,這個邏輯真是不可思議」、「責難第一線同仁是我國官場文化,舉凡小孩被保母打死、毒物事件都可以看到這種論調!」
質疑台東小米粽案第一時間沒發現中毒? 衛福部長指急診醫敏感度不足
曾擔任偏鄉衛生所主任的盧縣一指出,今年中秋節晚上,第一位死者發病時大約晚上8、9點,送到急診室判定死亡,詢問之後就當作一般疾病處理,開立乙種診斷書回去報請相驗。值得省思的是,為什麼第一時間沒有辦法在急診室釐清是否為食物中毒事件。盧縣一指出,托福松的味道非常不好聞,送到醫院時患者應該有明顯的臨床症狀,難道病歷上沒有記載這些東西嗎?衛福部應該要去了解,否則現在鄉親認為投訴無門、求償無門,已經要準備籌組自救會,沒有人能賠償他們生命的損失。邱泰源回應,對於這件事感到非常遺憾和難過,如果是自己和蘇清泉這種年齡,只要是農民疑似中毒,會趕快戴兩層手套,不然像是巴拉刈,這不是開玩笑的;是不是因為農藥中毒事件發生比例越來越少之下,急診醫師的防範性稍微需要再加強,需要整體系統性的檢討。盧縣一也提到,賓茂部落到台東馬偕醫院車程要42分鐘左右,但當天有10多人要送急診室,光叫救護車也不夠,很多都是用私家車送的,真的是非常辛苦。尤其當地醫療資源都是上下班制,沒有晚上的,更不用說假日了,那天剛好是中秋節晚上,在屏東只有霧台鄉和牡丹鄉2個原鄉是24小時營業。盧縣一認為,衛福部應該盤點,那麼遠的地方的衛生所,是否比照這兩個鄉的經營模式,至少要有急診的概念,否則民眾只能聽天由命,你能體會他們擔心焦急的心情嗎?他更直言,如果連救命的東西都沒有,要怎麼發展觀光?
再晚一天恐喪命 名嘴呼籲:別輕忽異常的喉嚨痛和嘴破
名嘴王瑞玲近期分享自己與死神擦肩而過的醫療經驗,原本以為只是普通的流感,但是卻讓他的生命差點在56歲時畫下句號。原本以為自己只是得了普通的流感,但實際上,王瑞玲左側的扁桃腺出現嚴重潰瘍,並伴隨著細菌和病毒的感染。這些感染形成了5個大小約0.3×0.3公分的潰瘍,如果再晚一天就診,感染可能會擴散至頸部,甚至危及心臟,導致致命的心肌炎。王瑞玲日前在FB發文表示,在20當天,王瑞玲因發燒38.9度、全身畏寒、肌肉酸痛、無法吞嚥等症狀,前往台北內湖三軍總醫院急診室。醫師根據其症狀懷疑是流感,雖然流感和新冠檢測結果為陰性,但王瑞玲仍被投放價值2000元的抗流感藥物。而王瑞玲雖然不斷向醫師反映左側喉嚨的劇痛,卻未能引起足夠的重視,醫師甚至沒有對王瑞玲的喉嚨進行詳細檢查。後續服藥後,王瑞玲昏睡了兩天,醒來後感覺左側喉嚨的疼痛更加劇烈,像是被侵蝕一般。直覺告訴他情況不妙,於是立刻聯繫耳鼻喉科醫師好友張益豪醫師。張醫師當時迅速回應,要求他隔天前來診所進行詳細檢查。王瑞玲提到,這時候的喉嚨已經疼痛無法吞嚥,他不得不一路吐口水到張益豪位於新竹的診所。到達診所後,張醫師立刻檢查王瑞玲的喉嚨,發現王瑞玲的喉嚨左側扁桃腺的嚴重潰瘍。張醫師質疑急診醫師為何沒有進行抗生素治療,並指出只需簡單的「問切」(張口和檢查頸部)步驟,便能避免情況惡化。隨後,王瑞玲在張醫師的診所接受了抗生素和止痛針的治療,並帶回五天的藥物,僅花費健保250元。這次經歷讓王瑞玲深刻體會到,忽視簡單的喉嚨疼痛症狀,也是可能會帶來生命危險。王瑞玲感謝張益豪醫師的及時幫助,並提醒大家千萬不要輕忽身體異常,尤其是耳鼻喉相關的問題。
連3天通宵打牌!37歲男頭劇痛昏迷「嚴重腦出血」 醫嘆:只能長期臥床
衛福部統計,2023年國人十大死因裡,就有3項與心血管疾病有關,而急診醫師林忠慶就提到,一名37歲男子連續3天通宵打牌,到最後一晚時,因頭部劇烈疼痛失去意識,送醫檢查才發現是嚴重腦出血。後來,經過手術治療,該男子雖然成功救回一命,卻也被迫長期臥床,需要有人照顧。林忠慶在節目《醫師好辣》分享一個腦血管破裂的案例,曾遇到個案與朋友連續打了3天牌,到第3天晚上時,他突然向朋友抱怨「頭超級痛」,痛到想標眼淚,朋友起初以為他是輸錢想落跑,繼續調侃男子。怎料,不到30秒時間,男子就趴在桌上,完全昏迷。林忠慶表示,男子的友人將他送至急診後,經過電腦斷層掃描,發現是嚴重的腦出血,已經壓迫到腦波,影響到他的意識,甚至是呼吸心跳。醫護人員緊急安排腦神經外科進行開刀手術,進行顱內減壓,並由影像科醫師做血管栓塞,才將男子的命搶救回來。林忠慶說到,男子住院1、2個月後,意識還未完全恢復,也留下很嚴重的神經學後遺症,後期只能長期臥床,需要有人照顧。對此,林忠慶提醒,如果有腦動脈瘤的情形,務必要定期回診追蹤,同時也要注意生活、飲食、壓力、作息等問題。另據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急重症醫學中心衛教指出,腦動脈瘤其實不是腫瘤,而是一種腦血管的退化性疾病,在腦血管分支處血管壁,因為承受強大的血流直接衝擊逐漸變薄脆弱,時間久了形成不正常的凸起,雖然該病變在平常很少產生症狀,但只要破裂,往往造成嚴重腦出血,也是一種最嚴重的腦出血性中風,有將近5分之1的患者在到院前就死亡,到院者也有3分之1因為其他合併症死亡。
領隊護團員遭虎頭蜂螫亡!醫曝「4步驟」自救 看見這3種快閃
屏東學生登山團昨(22日)到台東浸水營古道健行,結果期間遭到虎頭蜂攻擊。41歲洪姓嚮導為了保護團員,慘遭蜂群圍攻,身體有超過30多處傷口,送醫後不治身亡。急診醫師翁梓華表示,如果不幸遭到蜂螫,民眾可以按照4個步驟自救。翁梓華日前在粉專《急診柯南.翁梓華醫師》指出,台灣本土虎頭蜂有7種,為威氏虎頭蜂、姬虎頭蜂、擬大虎頭蜂、黃腰虎頭蜂、黃腳虎頭蜂、中華大虎頭蜂和黑腹虎頭蜂,其中看到黑腹虎頭蜂、黃腰虎頭蜂、黃腳虎頭蜂等3種要特別注意,如果看到要儘量繞道而行。遭虎頭蜂攻擊時,要盡快離開現場,可以避免被更多蜂螫。(圖/pixabay)翁梓華表示,遠離虎頭蜂巢穴,是最好的選擇,但如果不幸遭到蜂螫,民眾可以按照4個步驟自救:第一步:儘速移除螫針蜂螫可以粗分為一般蜜蜂螫以及虎頭蜂螫,虎頭蜂螫通常不會有螫針殘留,但一般蜜蜂殘留在皮膚的螫針上往往會伴隨有毒囊在上面,而毒囊如果沒有及時移除,殘留的毒囊上還會收縮,持續地將毒液注入身體內造成更大的皮膚發炎反應,而通常蜜蜂螫針都不深,所以第一步就是用衣物即可拍落螫針。第二步:儘速離開被蜂螫的區域由於蜜蜂是群居性的生物,會有「追擊」的傾象,同時殘留螫針會釋放蜜蜂的費洛蒙,會引來更多的蜜蜂群起而攻之,通常一開始被螫,人還不會立即失去行動能力,往往是後續被追擊的蜂螫,才會讓人失去行動力,因此儘速離開被蜂螫的區域,會是避免後續被更多蜂螫得最好解方,一般來說,蜂螫追擊距離大約都是10公尺到100公尺不等,稍微移動,就有很好的預防效果。第三步:腎上腺筆部分的人對於蜂螫會產生全身性的過敏反應,甚至演變成喘、呼吸急促、休克等,這時候,即時性的使用腎上腺筆(Epipen)可以救命,對於如果常常在戶外活動的人,特別在這個季節會建議可以準備一隻在身邊。第四步:冰敷被蜂螫的地方往往會疼痛或是非常癢,冰敷可以大幅度減少身體細胞激素像是抗組織胺等等物質的產生,可以緩解蜂螫的不適,同時達到消腫的效果。翁梓華提醒,當然蜂螫自救處理完之後,還是會建議民眾還是要前往急診評估,由急診醫師協助打破傷風疫苗,同時可以協助開立一些抗組織胺的藥物,以及皮膚塗抹的藥膏,讓大家可以更安心。
醫科洗牌2/牙醫師嘆「醫美科別賺更多」 「五官科」有背景、實力才能進
牙醫系成為熱門科系,但現任牙醫師卻認為已是「紅海市場」,尤其大批海歸牙醫師即將開放執業,恐陷入「僧多粥少」窘境,認為醫學系中的皮膚科、整形外科收入更豐厚,又保有生活品質,眾多資深醫師也憂心科別失衡的問題,點出年輕醫師不願踏入內外婦兒科,未來恐無醫師可開刀,患者甚至可能在不斷轉診中喪命。外界認為牙醫師收入好、生活又有品質,讓牙醫系連2年進入第三類組前十名榜單,但未來牙醫師的日子真有這麼好?林榆芩牙醫師認為過去牙科是藍海市場,但如今已是競爭激烈的紅海市場,競爭者相當多,反倒是醫學系中的皮膚科、整形外科收入更好。一名不願具名的急診醫師表示,雖然海歸牙醫師(俗稱波波牙醫)未來將每年開放200人執業,目前全台1萬6384人的牙醫市場將會更加飽和,「但這種擔心講很久了,牙醫市場還是很好啊,更何況台灣糖尿病患愈來愈多,未來牙周病、植牙需求一定都更高。」這位醫師也透露,皮膚科、整形外科、眼科、耳鼻喉科這些「五官科」並不好進,不只從大學時就要有優異成績,同時還要有「背景」,才能如願搶入這些科別。根據衛福部統計,近三年五大科(外科、婦產科、內科、急診、兒科)住院醫師招募情形,外科近三年召募總人數為162人,相較於內科召募人數357人,足足少了一半,而兒科住院醫師招募率僅有79.2%,是五大科中「最慘」科別。台大醫院外科部主任陳晉興說,外科已經不如過往「黃金年代」,近年情況更加惡化,前年要招7名外科住院醫師,有60人報名;反觀去年,台大外科預計招收17位住院醫師,來報名者僅有18人,且有人因錄取其他科別而離開,至今仍有二位缺額,持續招募中。陳晉興說,年輕醫師還是嚮往在手術台前執刀,但又希望維持生活品質,兒科、外科都是必須值班的科別,所以大多轉而投入耳鼻喉科、整形外科等,兒科缺人情況最嚴重,連主治醫師也要值班,醫學生見此現象,更不願選擇兒科,造成惡性循環。台中一名婦產科醫師因新生兒死亡判賠1400多萬元,引發醫界震撼,認為類似案例將讓五大科更缺醫師。(圖/翻攝自中天新聞)台北長庚副院長、婦產部助理教授級主治醫師羅明良說,三年前,婦產科住院醫師召募,還維持在招募10人可以來20人,婦產科還能挑人,如今情勢已反轉,得二招、三招才有機會招得滿,「有手有腳」就可以進婦產科。 根據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統計,五大科中除了急診醫師平均44.6歲,其餘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醫師,平均年齡都超過50歲。陳晉興說,如果年輕醫師持續不願踏入五大科,長期下來十分危險,萬一半夜或假日需要緊急開刀,可能會找不到醫師,那為了尋找有醫師可開刀的醫院,患者就會不斷被轉診,甚至可能會死在救護車上。五大科還須面對醫療糾紛的風險。今年6月,大里仁愛醫院一名婦產科醫師疑似接生過程疏失導致1名新生兒出生即死亡,台中地方法院判決該醫生與醫院須共同賠償家屬新台幣1400多萬元,判決一出,立刻引發醫界集體沸騰。台大名醫施景中即表示,「如果最後這樣判決成立,其他高風險科別像心臟外科、神經外科等等,真正要濟死扶傷的科別,可能很快就沒人要走了。」兒科醫師蒼藍鴿也表示,此案刑事部分判決無罪,為何民事卻被判賠1400萬元?「這不只是婦產科的事,我們兒科醫師看到也會怕啊!畢竟時常會治療到症狀孩子,這種案例會讓五大科醫師紛紛逃命!屆時就無醫師可用。」
急診室塞爆1個月…護理師目睹病人「死在醫療崩潰」 嘆:原本可以救活
近來流感與新冠疫情流行,導致醫院急診室塞爆,狀況已經持續1個月仍沒改善,甚至看不到一點點曙光。一名在醫院工作的護理師就目睹,很多原本可以救活的病人就這樣過世,「死在醫療崩潰」,令人感到惋惜不已。原PO在《Dcard》論壇指出,最近在醫院明顯感受到無力感,可憐的醫院生活大家都不願做,到處缺人關床,病患卻多到事情停不下來,1個人要做2人以上的工作。一堆卡在急診的病人等不到病房,緊急或重症病患沒有ICU床,手術擠成一堆。原PO透露,最近遇到很多案例,像是腸胃道出血、急性心臟病、流感重症等,都在急診病房等待ICU床,但人力根本不夠去幫忙,直到病人院內心跳停止(IHCA)大家才會意識到,只有2個結果,救活了救繼續等床,救不活床就留給下一個可憐人。原PO詢問好幾個在醫院工作的友人,都是一樣的情形,無奈只能任由同樣的狀況重複發生,眼睜睜看著生命流逝,自己卻什麼都不能做,「只能希望家人朋友不會是那個躺在床上的,感嘆自己的無能」。許多病患只能在病房等ICU病床。(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事實上,本站曾報導《急診塞爆沒床位!心悸中年男「坐輪椅」急救 醫生怨「根本看不完」》,內容提到有急診醫師分享印象深刻的2個案例,有一名80歲婦人,因呼吸困難和血氧濃度僅80%,被送到急診,但只能坐在輪椅上,等了近20分鐘才有空床讓她躺下;還有一名中年男子,因心悸、冒冷汗、血壓低和EKG顯示VT,但沒有空床,只能坐在輪椅上接受同步整流電擊。醫師某天還遇到推床不夠用的情況,「怎樣就是生不出來」,所以超多躺床病患被扣擔架,價格是每小時1700元,崩潰表示:「來來來,都給我來,急診要塞,就塞好塞滿啦,反正病人就是看不完清不掉…心累眼神死啊」。
10歲童1周掉6公斤…「血糖飆至750」! 醫一看:酮酸中毒
酮酸中毒是種病理性代謝狀態,標誌為極高且無法控制的酮症,且在極端情況下,酮酸中毒是可致命的。對此,小兒急診醫師黃士倫分享,有位10歲男童體重在1周內掉了6公斤,到院時眼窩凹陷、全身虛弱、呼吸深而快速、意識有些模糊,當時他見狀況不對,隨即告知男童媽媽是「酮酸中毒」。黃士倫近日在臉書粉專「黑倫醫師x健康諮詢」發文指出,日前有位10歲男童的體重在1周內掉了6公斤,到院時,眼窩凹陷、全身虛弱、呼吸深而快速、意識有些模糊,當時媽媽提到在診所做了抽血檢查,但要在2天後才能知道報告,她看孩子狀況不對勁趕快帶來急診。隨後,黃士倫告知男童媽媽「他這是酮酸中毒,趕緊請護理人員量一下血糖, 挖!750 mg/dl。」他趕緊叮嚀護理人員,打上2條點滴開始加胰島素pump,另一方面聯繫兒童加護病房。黃士倫解釋,第1型糖尿病的特徵為胰島β-細胞被破壞導致絕對胰島素缺乏,以前被稱為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雖然在所有糖尿病人中約佔5至10%,卻是兒童及青少年所得到的主要病因,尤其是10歲以下的兒童。此型病人β-細胞大部分為自體免疫破壞,可以從血液中驗出破壞胰島細胞的自體抗體如islet細胞抗體。第一型糖尿病只能做基因檢測。
吃避孕藥引發血栓!20歲女「3條靜脈全堵住」 醫示警1類人注意
20歲的張小姐平時身體健康,日前因肚子痛合併噁心嘔吐症狀前往台北慈濟醫院就診。排除盲腸炎等常見問題後,急診醫師安排電腦斷層,發現患者的上腸繫膜靜脈、肝門靜脈、脾靜脈等3條血管都出現血栓,進一步詢問後得知她長期服用避孕藥,家人也曾發生過腿部深層靜脈血栓,是血栓高危險群,因此第一時間施打抗凝血藥物後,會診心臟血管外科醫師楊凱文,以微創方式進行溶栓手術,免除腸子缺血、壞死甚至腹膜炎的風險。楊凱文說明,人體腹腔有許多供應腸子循環的動脈血流,而血流回流到心臟則是要仰賴靜脈。脾靜脈、上腸繫膜靜脈會匯合成肝門靜脈,與心臟的下腔靜脈相通,可說是相當重要的3條血管,要是因堵塞導致腸子血液無法回流,就會造成腸水腫、血液循環變差甚至缺血,症狀表現上則會因蠕動變差導致腹脹、噁心想吐及腹痛。在早年文獻中,約有4成病人因此死亡,原因多是未即時處置,併發嚴重腸子缺血、腸子破裂、廣泛性腸子壞死或是腹膜炎;而今治療進步,死亡率減少至不到1成。醫師指出,靜脈栓塞的常見部位在雙下肢,但任何位置皆有可能形成血栓,危險因子包含遺傳性凝血異常、癌症、手術、長期臥床等,此外避孕藥中的荷爾蒙會增加體內凝血因子濃度,據過去文獻指出相比正常人約增加4倍的血栓風險,若是病人合併有家族史,更會增加血栓機率。醫師提醒,避孕藥中的荷爾蒙會增加體內凝血因子濃度,據過去文獻指出相比正常人約增加4倍的血栓風險。(圖/院方提供)楊凱文進一步解釋,腸繫膜靜脈栓塞不似腸繫膜動脈栓塞緊急,可分為急性和慢性,若是慢性栓塞,人體的血管會長出側枝循環,讓血流繞過原本阻塞的地方,不會產生立即危險,但若是急性栓塞,身體沒有時間產生側枝循環,血液就會無法回流,產生各種不適症狀。醫師提到,靜脈栓塞的診斷除了症狀及病史詢問,還要透過電腦斷層掃描檢查;治療則分成一般抗凝血藥物、溶栓手術、取栓手術3種,大部分病人在抗凝血藥物治療下可以溶解8成血栓,而溶栓手術或取栓手術的選擇則取決於病況緊急的程度。以張小姐為例,由於是急性靜脈血栓,因此醫療團隊先給予24小時的抗凝血藥物注射,之後考量病人尚有腹痛症狀,且年紀較輕,溶栓的出血風險低、有家族病史、栓塞範圍廣泛,為了避免未來因血栓未清除乾淨,長出側枝循環造成食道靜脈曲張等後遺症,醫療團隊選擇執行溶栓手術。不過,患者栓塞的3條靜脈沒有與周邊靜脈相通,無法以傳統給溶栓藥的方式直接將導管置入病灶血管,若要將導管直達肝門靜脈,就必須經過肝臟,可能造成出血風險。因此,楊凱文選擇將導管沿著腿部動脈送達腹主動脈,最後進入上腸繫膜動脈,將藥打入動脈後,藉由血液回流到栓塞的3條靜脈,間接給藥。在連續給藥24小時後,張小姐的不適已經改善,且部分的血栓都已溶解,且順利出院,改以口服抗凝血藥治療並定期追蹤。楊凱文醫師提醒,靜脈栓塞的危險因子多,並沒有想像中罕見,平常應注意以下幾點來減少靜脈血栓的發生:1、 保持均衡飲食、適度運動、避免長時間不活動(尤其是長時間坐著不動,如長途飛行或乘車)和戒煙。2、 如果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等,應積極管理和控制這些疾病,定期檢查和回診。3、 有血栓形成家族史或其他高風險因素者,應向醫生諮詢是否需要進行血栓風險評估,並在必要時採取預防措施。女性病患要使用避孕藥前,也應諮詢醫師評估風險。
花防部中士寢室2度昏厥「打15劑強心針仍不治」 教準部說話了
花防部戰車營日前首度前往彰化進行移地訓練,不料一名張姓中士在寢室內2度昏厥,送醫搶救不治,經診斷後死因隨之曝光。對此,陸軍教準部已經聯絡家屬,後續將配合檢警調查釐清真相,並協助處理治喪事宜。軍方指出,營部連一名張姓中士昨(26日)晚6時15分、在寢室使用手機時突然倒下昏迷癱軟,1分鐘後恢復意識,但6點18分再度昏厥,被送仁和醫院急救,經急診醫師告知,昏迷指數3,連打15劑強心針也無效,最後在晚間7時47分停止急救、宣告不治,初步診斷為為「無自發性心搏」。陸軍教準部深表哀痛與不捨,已在第一時間聯絡家屬,並指派高階幹部前往協處,家屬獲報後也南下趕到醫院,後續將配合檢警調查,全力協助家屬處理治喪事宜。據了解,陸軍花東防衛指揮部戰車營120迫砲排日前首度前往彰化實施「移地實彈射擊訓練」,於CM22迫砲車上,熟練操控120迫擊砲,進行各項射擊課目,發揮火力支援作戰效能,成效相當良好。迫砲排有別於以往在測考中心訓場施測,昨日射擊為「首次」移地至開放式訓場實彈射擊,除驗證官兵基訓成果外,也是「實戰化」訓練的具體展現,官兵充分表現訓練成果。
醫護爆離職潮!急診醫1晚燃燒殆盡 親揭醫院現況:樂見制度崩壞
護理師離職率上升,近日多間醫院傳出關床潮。急診醫師透露,一群經過良好訓練、可以同時處理多位急重症的專業人士,在制度下只領到4至5萬元的薪水,不僅要輪夜班,還常需要同時顧3至4個重症患者,「為何醫美給得起更好,但我們這些真的在救人的,卻只能領那樣?依舊相信大破才能大立如果『制度』依舊無法自我檢討,我很樂見一切走向崩壞」。亞東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朱聖恩15日在臉書粉專發文,當天連續2名40多歲的OHCA患者被送進急診室,前後掛號只差半小時,「其中一個volume不夠,還必須緊急輸血。我們用掉全院最後兩台ECMO,也用掉全院最後兩張ICU」,雖然他在下班前燃燒殆盡,但急診團隊沒讓任何人死亡,讓他深感自豪。朱聖恩表示,自己並非想炫耀醫院多偉大,「我其實只想突顯這個制度多麼可笑!因為大量護理離職的關係,其實今天小夜排不出護理人力。所以這樣的重症急救區原先只能排出兩個護理師。很感謝leader多增派一個支援,和一個實習生。以及後續從其他區來支援的夥伴。但這到底怎麼發生的?」醫師說明,要在急診做重症,護理人力最重要,護病比至少必須2:1,否則不可能做得起來,「以上這是美國的標準。再看看我們!我們亞東做起來了,而且我們只花十分之一的人力,和三分之一的薪水!只是,這是否值得驕傲?是否能長久?」朱聖恩直言,「這是一群經過良好訓練,可以同時處理多位急重症的專業人士。但制度下,他們只領到每個月4-5萬塊的薪水,要輪夜班,然後常常需要同時顧3-4個重症,含ARDS和ECMO。這種薪水,經過這幾年的通膨和升息,根本無法在台北養活一個家。」醫師感嘆,「所以制度到底怎麼了?為何醫美給得起更好,但我們這些真的在救人的,卻只能領那樣?依舊相信大破才能大立,如果『制度』依舊無法自我檢討,我很樂見一切走向崩壞!當然,我所謂的『制度』不只是健保,也包含資方,以及護理界本身。」
無業男假冒4身分寄生上流 自購高價花籃擺大門炫耀
新北市32歲李姓男子,長期無業在家,去年曾偽冒蘋果公司人資長身分遭檢方起訴,卻仍持續以偽造人事派令、名片、職名章方式,冒充是急診醫師、立法院院長室副主任、內政部主任秘書等身分,以躋身上流結交女友,甚至自己花錢訂購高價花籃擺在住家門口,拍照PO網炫耀。刑事局偵七大隊第三隊獲報後,5日晚間將他逮捕送辦。刑事局北部詐欺偵查中心昨日接獲報案,指有人在社群網站貼文自稱是內政部的主任秘書,還貼出名片及人事派令證明,涉犯偽造公文書及公印文等罪嫌。李嫌假冒是內政部主任秘書、台大醫師等身分。(圖/翻攝照片)警方調查,李嫌的父兄都是醫生,出身醫生世家,他卻長期無業,為混充名流提升自我社經身分,曾多次偽冒美商公司人資長、醫院急診醫師、立法院院長室副主任、內政部主任秘書等身分,以攀附權貴,凸顯人脈廣闊,更自己花大錢買高價花籃高調擺在自家大門,冒名是台大醫院院長、檢察總長等政要名流贈花,並刻意PO網炫耀。專案小組昨晚至板橋將李嫌拘提到案,現場起獲偽造名片一批、內政部主任秘書職名章、人事派令、醫師職名章、手機、筆電等證物,詢後依偽造公文書及公印文等罪嫌移送台北地檢署偵辦。警方查扣到偽冒的人事派令等證物。(圖/翻攝照片)
無業男偽造內政部主秘炫耀買花送自己 刑事局上門逮捕法辦
刑事警察局北部詐欺偵查中心日前接獲報案,指一名李姓男子在社群網站貼文自稱是「內政部主任秘書」,還秀出名片及人事派令證明,專案小組循線偵查,發現李男實際無業,並多次假冒各種身分,警詢後依涉犯偽造公文書及公印文等罪嫌移送法辦。檢警調查,現年32歲的李男長期無業,時常混充名流,曾經多次偽冒美商公司人資長、醫院急診醫師、立法院院長室副主任、內政部主任秘書等身分,藉此攀附權貴、凸顯人脈廣闊。(圖/翻攝畫面)檢警調查,現年32歲的李男長期無業,時常混充名流,以提升自己的社經身分,曾經多次偽冒美商公司人資長、醫院急診醫師、立法院院長室副主任、內政部主任秘書等身分,藉此攀附權貴、凸顯人脈廣闊,還自己花錢買高價花籃,高調地擺在自家大門,贈花上面署名的政要名流全為冒名,李再拍照PO上網炫耀。專案小組5日持台北地檢署、台北地院的拘票及搜索票,前往新北市板橋區將李男拘提到案,當場起獲偽造名片一批、內政部主任秘書職名章、人事派令、醫師職名章、手機、筆電等證物。(圖/翻攝畫面)專案小組5日持台北地檢署、台北地院的拘票及搜索票,前往新北市板橋區將李男拘提到案,當場起獲偽造名片一批、內政部主任秘書職名章、人事派令、醫師職名章、手機、筆電等證物,全案詢後依偽造公文書及公印文等罪嫌移送北檢偵辦。刑事局呼籲,民眾在從事社交活動時,應審慎交友,小心求證,如有吹噓顯然不相當職業身分,要多方查證,避免受騙上當,以致誤信財產名譽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