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足跡
」 恐龍 足跡 化石久旱致重見天日 德州公園現「恐龍足跡」
美國德州的恐龍谷州立公園日前發布影片表示,由於今年夏天久旱不雨,導致園內的河流乾涸,卻也讓1.13億年前的恐龍足跡得以重見天日,目前園內發現的足跡以成年的「高棘龍」為主,另外還有「北美最巨恐龍」之稱的波賽頓龍足跡。隨著降雨報告發布,園內的恐龍足跡將被封存,保護這些珍貴足跡,避免遭受風化或侵蝕。
德州嚴重乾旱河流乾枯見底 1.13億年前恐龍足跡重現天日
今年夏天世界各地遭到熱浪侵襲,氣溫迭創新高,還有多地出現嚴重乾旱情況,卻也有珍貴歷史遺跡因此被世人發現。美國德州現正經歷乾旱,恐龍谷州立公園的河流也因此乾到見底,沒想到意外讓1.13億年前的恐龍足跡重現天日。公園發言人表示,這些足跡屬於身高約15英尺(約4.5公尺),重近7噸的空棘龍,在正常情況下這些恐龍足跡會被溪水淹沒,並且充滿沉積物,如今由於乾旱出現,實屬難得。根據「CNN」報導,恐龍谷州立公園發布聲明表示,由於今年的嚴重乾旱導致公園內河流乾枯,許多大約有1.13億年歷史的恐龍足跡被發現。公園發言人加西亞(Stephanie SalinasGarcia)表示「最近在公園河流的不同區域被發現的大多數足跡,都屬於空棘龍。這種恐龍成年後身高約15英尺,重接近7噸」。許多1.13億年前恐龍足跡重現天日。(圖/翻攝自恐龍谷州立公園官網)由於今年夏天過度乾旱,公園內一條河流大多數流域完全乾枯,因此這些難得的恐龍足跡才得以出現在世人眼前,加西亞解釋,在正常的天氣條件下,這些恐龍足跡都會被河水淹沒,並且充滿沉積物,這使得這些足跡不太明顯,「能夠找到這些發現,並體驗新的恐龍足跡總是令人興奮」;不過於此同時,預計屆時隨著雨季到來,這些足跡會重新被河水淹沒,但加西亞也補充,這個過程有助於保護這些足跡免受風化侵蝕。報導也表示,根據美國乾旱監測機構數據,德州上週超過60%地區都在經歷乾旱,加上近期熱浪,氣溫高超過華氏100度(攝氏37.8度),數百萬人因此處於過熱警報之中。不過同時,世界不少地方也傳出歷史遺跡被發現情況,像是中國大陸重慶長江江心島礁上,距今近600年的3龕明清摩崖造像便因河水乾枯露出水面。許多1.13億年前恐龍足跡重現天日。(圖/翻攝自恐龍谷州立公園官網)
吃飯遇恐龍…四川樂山餐廳發現「恐龍足跡」專家證實 網友驚:要火了
7月16日,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博士生導師邢立達副教授與自貢恐龍博物館彭光照研究館員等組成的專家團隊,在四川省樂山市園藝森林餐廳恐龍足跡點進行了考察研究,確定了這是一處白堊紀夾關組恐龍遺址,層面上發現有雷龍足跡,該足跡點距離著名的樂山大佛僅5公里。有意思的是,這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個在餐廳發現的恐龍足跡。《封面新聞》報導,現場一個幽靜的小院壩,不注意的話,只發現地面有幾個不起眼的水坑,其中一處蓮花開得正艷。餐廳負責人朱敏女士安排人將坑中的積水排乾,一行足跡立刻顯現出來。據這組恐龍足跡發現者歐鴻濤先生介紹,7月10日,他在餐廳用餐,無意間看到院子里的幾個坑凹有些奇特。歐先生由於工作原因經常接觸到石材,對有關古生物的書籍、新聞尤為關注。他仔細觀察後發現,這很有可能是恐龍足跡。當晚,他通過微博,聯繫上了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邢立達副教授。在足跡點,邢立達與彭光照等組成的專家團隊對足跡點進行了仔細研究測量,並對足跡進行了無人機拍攝以及3D掃描。經研究認定,這批足跡為白堊紀早期夾關組的雷龍足跡,十餘個足跡組成了兩道行跡。邢立達副教授表示,本次發現的意義在於首次在樂山城區發現恐龍足跡化石,這是兩只體長約八米的蜥腳類恐龍留下的兩道行跡,他們在距今約一億年前的古樂山乾旱環境的河流邊活動,留下足跡。這套沉積物,也是日後樂山大佛的基礎。這次發現為該地區白堊紀早期的古環境、古生態增加了新的信息,也為日後在樂山地區找到更多的恐龍記錄打下堅實基礎。專家團隊建議餐廳對足跡就地妥善保護,也希望這處恐龍足跡成為樂山一景。
搜奇/洪水沖出「 9500萬年前龍印」 4歲女童海灘散步發現2.2億年前大禮
海灘散步居然發現到2.2億年前的恐龍腳印化石,英國4歲女童懷爾德(Lily Wilder)稍早和父親到海灘散步,竟眼尖發現恐龍腳印化石,事後經專家鑑定確實為珍貴化石,目前恐龍品種尚未確認。4歲女童懷爾德發現的恐龍腳印化石相當清晰。(圖/翻攝自@southwalesargus推特)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懷爾德的母親薩利(Sally)表示,女兒和爸爸爸理查德(Richard)在威爾斯巴里海灘(Barry beach)散步時,懷爾德喊了聲「爸爸,看這個」,理查德便拍下女兒發現的奇妙腳印,回家後和妻子認為相當奇特,於是主動聯繫專家。女童與爸爸在海灘散步時,意外發現2億年前的恐龍腳印化石。(示意圖/達志/美聯社)經專家查看後證實,這是擁有2.2億年前的恐龍腳印化石,這個腳印化石長約10公分,可以確定這是隻身高75公分小型恐龍留下的,不過品種還未能確定,只知道這種恐龍能靠2條後腿行走,並靈活狩獵動物及昆蟲,包括威爾斯國家博物館古生物負責人豪威爾斯(Cindy Howells)也驚呼讚嘆,「這是海灘上有史以來發現最好的標本」!這個恐龍腳印化石是在本德里克斯灣(Bendricks Bay)被發現,當地也常出土鱷魚等爬行動物的足跡化石,被地質學家協會南威爾斯小組稱為「英國三疊紀恐龍足跡的最佳地點」,不過漲潮時許多腳印會被海水掩蓋,最好在退潮後觀察,腳印就成了小水坑,不仔細觀察難以發現。女童與爸爸在海灘散步時,意外發現2億年前的恐龍腳印化石。(圖/翻攝自@museumcardiff 臉書 )威爾斯國家博物館也表示,由於這個恐龍化石保存完整,讓古生物學家得以進一步確認恐龍腳掌的實際結構,包括腳掌上的肉墊及爪子等。據了解,美國也曾出現過類似腳印,由腔骨龍所留下。除了在英國,澳洲昆士蘭小鎮溫頓(Winton)先前遭洪水重創,沒想到卻沖出「意外收穫」,有考古學家在當地一處河床,發現多個相信在9500萬年前便埋於地下、屬於3種不同品種恐龍留下的腳印。當地考古學家在溫頓鎮附近河床,發現3種不同品種恐龍留下的腳印。(圖/翻攝自The Guardian)據《衛報》報導,考古學家從2018年就開始在當地進行考古挖掘,意外在河床架上發現恐龍腳印。專家認為,這些腳印是由3種主要恐龍群組成,包括蜥腳類、鳥腳亞目和獸腳類恐龍出現在同一塊地表,屬於非常罕見的情況,專家更興奮的表示,這可能是澳洲當今保存最完善的恐龍腳印。考古學家發現河床上有不同類型的恐龍腳印。(示意圖/達志/美聯社)報導指出,其中蜥腳類恐龍足跡更超過40公尺,當中有近1公尺的恐龍腳印,考古學家相信,這是由一種約18公尺長、30噸重的較小恐龍所造成。根據溫頓鎮市長巴斯克特(Gavin Baskett)表示,「恐龍足跡因洪水而意外露出面是非常罕見的事,否則會被埋藏100甚至200年」。他希望這個消息公開後,能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希望更多遊客會到西部旅行,參觀足跡,而恐龍腳印也轉移到當地的恐龍時代博物館(Age of Dinosaurs Museum)展出,藉此振興當地旅遊業。洪水襲小鎮沖出「 9500萬年前恐龍腳印」 。(圖/翻攝自@katejonesqld 推特)
古生物學家發現恐龍足跡化石 移動速度「逾45公里」成史上最快
恐龍曾是遠古時期地球上最大掠食者,考古學家也對牠們相當好奇,不斷在研究牠們過去的足跡。近日古生物學家在西班牙北部拉里奧哈地區發現了一系列恐龍足跡化石,經分析後認為該恐龍奔跑速度可能超過每小時45公里,成了已知速度最快的恐龍之一。綜合外媒報導,西班牙拉里奧哈大學(Universidad de La Rioja)古生物學家在西班牙北部拉里奧哈地區發現了2條相距20公尺的恐龍足跡化石,其中一條有7個腳印,另一條則是有5個,而腳印長約30公分,有3個指頭,經分析後認為是活躍於1.45至1億年前的掠食性恐龍。研究人員認為這次發現的恐龍屬於獸腳亞目下的物種,體型為中等大小,且活動敏捷,可能為棘龍科的成員,不過不管是哪種恐龍,其移動速度相當快,推測可能超過每小時45公里,也成了史上已知最快的恐龍之一。
影/大陸發現「恐龍舞池」 30坪土地200枚恐龍腳印
大陸福建省上杭縣去年11月發現了白堊紀恐龍足跡群化石,引發網友熱議。當地持續探查,近日又發現一處約100平方公尺(約30坪)的面積中,竟有200多枚同時期的恐龍足跡化石,被專家稱為「恐龍舞池」。最新發現的100平方公尺面積中,有大量恐龍足跡。(圖/騰訊網)(圖/中新網)綜合陸媒報導,發現恐龍足跡的地方叫龍翔村,當時考古學者發現了白堊紀的一群恐龍足跡化石,認為距今有8000萬年之久。當時學者搜查範圍約1600平方公尺(約484坪),分屬於植食性蜥腳類、兩趾型恐爪龍類等至少八種不同的恐龍。如今又有最新消息傳出,在一個不到100平方公尺的清理現場發現了超過200枚的恐龍足跡化石,加上鄰近的共有364枚,讓專家稱其為「恐龍舞池」。專家表示,這個區塊極有可能是恐龍日常活動的通道,或者是水源地附近。(圖/中新網)相當密集的「恐龍舞池」。(圖/騰訊網)報導指出,「恐龍舞池」名詞早就有了,美國曾在一個17400平方公尺的遺跡上發現至少有1000隻恐龍的足跡,當時美國學者就已以「恐龍舞池」來形容。
英4歲女童海灘發現2.2億年前恐龍足跡化石 專家研判:身高75公分
英國一名4歲女童莉莉˙懷爾德(LilyWilder)在格拉摩根谷(Vale of Glamorgan)的巴里(Barry)的本德里克斯灣(Bendricks Bay)發現地上竟然有2.2億年前的恐龍腳印化石,科學家們認為它可以幫助確定恐龍們是如何行走的。威爾斯國家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Wales)古生物館館長辛蒂˙豪厄爾斯(CindyHowells)更將其描述為「在這片海灘上發現的最好的標本」。根據《BBC》報導,媽媽莎莉(Sally)透露,女兒莉莉當時和爸爸理查(Richard)在沙灘上散步,突然要爸爸趕緊過去看,當理查回到家將拍下的照片給她看之後,夫妻倆都覺得這腳印很神奇,迅速和專家聯繫。雖然無法判斷是什麼類型的生物留下的,但這個腳印有10釐米(約10公分)長,很可能來自一隻75釐米(約75公分)高的小型恐龍,能用2隻後腳行走,並靈活地狩獵其他小動物和昆蟲。女童發現恐龍腳印的本德里克斯灣(Bendricks Bay),過去也經常有鱷魚類爬行動物的足跡化石出土。而專家必須向威爾斯自然資源部申請特別許可,才能合法地移除腳印樣本。恐龍首次出現約在2.3億年前,腳印揭示了牠們進化的早期時間,當時不同的恐龍群體首次多樣化。威爾斯國家博物館在一份聲明中說:「牠的壯觀保存可能會幫助科學家建立更多關於其腳掌的實際結構,因為保存的內容足夠清晰,可以顯示出單個的墊子,甚至爪子的印記」。本德里克斯是位於格拉摩根谷巴里和蘇利(Sully)之間的一段海岸線,它是一個重要的古生物遺址,也是一個具有特殊科學價值的遺址,地質學家協會的南威爾斯小組稱其為「英國尋找三疊紀恐龍足跡的最佳地點」。這些腳印很難看清,在漲潮時被海水覆蓋,所以最好在漲潮後去觀察,那時足跡可能會保留變成小水坑。此外,當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較低時,也更容易發現腳印,因為較長的陰影將有助於將腳印投射到浮雕上。
5歲男童回老家發現「雞腳印」 一查竟是恐龍足跡
近日,四川一位5歲小男孩,發現恐龍足跡,成大陸最小年紀恐龍發現者。十一假期期間,四川小朋友楊哲睿和父母回通江老家度假,無意中聽外公說起老家背後的山石上有不少「雞腳印」,從小喜歡恐龍的睿睿一下很有興趣。10月1日下午睿睿和爸爸媽媽及外公去現場查看,在看到這些「雞腳印」後,睿睿當場斷定是恐龍足跡,並且清楚地說出恐龍類別為獸腳類。之後,睿睿讓媽媽在微博上,給中國地質大學副教授邢立達發送了照片並留言。邢立達一看,果真是恐龍足跡!10月10日,邢立達等古生物專家來到四川通江縣毛浴鎮境內,在一塊面積約20平方公尺的石頭表面,共發現5個足跡,專家判斷為白堊紀早期恐龍,距今約1.3億年。四川5歲小朋友楊哲睿發現的恐龍足跡。(圖/取自邢立達微博)專家表示,這組足印為獸腳類,行跡清晰,步幅較大,說明行走速度相對較快;足跡長約35公分,每個足跡有三個趾,專家據此測算其體長4公尺,周圍可能還會相繼發現更多的恐龍足跡。邢立達在微博貼文說,成都幼稚園大班小朋友的楊哲睿從小喜歡恐龍。今年初聽了他的恐龍課後,對這方面更加感興趣。睿睿的外公家在巴中通江,節前開玩笑說通江老家有「怪腳印」哦!睿睿很好奇,就讓爸爸媽媽帶他國慶回通江來看看。原來,通江朝陽村有個傳說,有座山叫雞子頂,雞子頂對面山上有一塊大石板,石板上有一些凹坑,當地人把那個遺跡叫「雞腳印」,但從來沒人想到這是恐龍留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