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譽
」 穆迪 美國 惠譽 通膨 聯準會油價持續上漲!聯合國:11月全球糧價指數創19個月新高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最新報告顯示,11月全球糧食價格創下19個月新高紀錄,主要受到植物油價格大漲推動。專家預測,棕櫚油等商品的價格預期持續上漲,將繼續推動糧價走高。FAO追蹤一籃子主食的全球糧價指數11月達127.5點,比10月修正後的數據126.9點高出0.5%,並較去年同期勁升5.7%。11月全球糧價指數攀升至2023年4月以來最高水準,但仍大幅低於2022年3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創下的歷史新高紀錄。報告顯示,11月植物油價格較10月躥升7.5%,創下2022年7月以來最大升幅,並較去年同期暴漲32%,顯示棕櫚油、葡萄籽油、大豆油和葵花籽油價格全面上漲。投資人擔憂東南亞降雨量過多可能影響棕櫚油產量,帶動價格大漲。此外,大豆油價格則受到全球強勁的進口需求推動。11月乳製品價格維持上升趨勢,主因是全球全脂奶粉進口需求反彈,以及奶油和起司價格上漲。西歐奶油庫存吃緊和市場需求強勁,讓奶油價格躥揚至新高水準。其他糧食11月價格下跌,穀物價格月減2.7%,反映小麥和稻米價格下跌。主要小麥出口國的作物收成良好和供給增加,導致價格下滑。砂糖價格連漲2個月後,11月價格月減2.4%,主因是印度和泰國進入甘蔗壓榨季,和市場對巴西作物前景的憂慮情緒緩和。FAO指出,巴西貨幣兌美元貶值和較低的原油價格,皆協助糖價下跌。11月肉類價格較10月下滑0.8%,但比一年前同期上漲5.9%。豬肉供應充足和需求減少,為11月肉價下降的主要推手。展望未來,金融服務公司StoneX預期,明年植物油價格可能大幅走高。全球對棕櫚油的需求增加但供給受限,棕櫚油將成為市場關注焦點。惠譽旗下研究機構BMI於最新報告中指出,聖嬰現象影響印尼的棕櫚油產量,帶來價格上行風險。印尼是全球最大的棕櫚油生產國,占全球逾半數供應量。
全球央行總裁評比出爐!「4A總裁」楊金龍今年降為B+ 明年坐B望A
環球金融雜誌(Global Finance)公布2024全球主要國家央行總裁評比,我央行總裁楊金龍今年未再獲A肯定,評比降為「B+」。回顧楊金龍總裁生涯共獲四個A,目前仍是「4A總裁」。根據環球金融雜誌最新發布的央行總裁評比,楊金龍去年續獲A,但未再次拿到A,而是拿到B+,也是第二任期首度拿B+。觀察主要亞洲央行,包括中國大陸人行行長潘功勝、韓國銀行(韓國央長)行長李昌鏞、日本銀行(日本央行)總裁植田和男,以及我央行總裁楊金龍,今年均獲B+。有關主要央行總裁評比,由環球金融雜誌每年對約80多位國家央行總裁,進行貨幣政策表現的評比,評分標準採用類似美國學校的學生評分標準制度,共分為A至F等五級,A代表「優異」的最高榮耀,F代表「不及格」,歷年來大多在8、9月發布,今年於10月發布。據環球金融雜誌公布,今年最高A+央行總裁共三位,包括首獲A+的丹麥Christian Kettel Thomsen,另包括印度Shri Shaktikanta Das、瑞士Thomas Jordan,則為連兩年A+。拿下A的央行總裁則有八位,包括巴西、致力、模里西斯、摩洛哥、南非、斯里蘭卡、越南的央行總裁。回顧楊金龍總裁生涯的四個A,2019年首度接受環球金融雜誌央行總裁評比,隨即拿下首A;2020年續獲A;但2021年被美國財政部列入匯率操縱國「加強觀察名單」,因而該年楊僅獲A-。2022年全球進入升息循環,楊金龍任內也首度升息1碼,後續維持溫和緊縮步調,並靈活搭配調高存款準備率,貨幣政策靈活妥適因應,去年及今年均獲A,累計四個A。不過,今年3月楊金龍再次做出勇敢的決定,再度升息半碼,但最終未再獲A,今年暫時無緣「5A總裁」,明年坐B望A。主要國家央行總裁評比,除了環球金融雜誌每年進行外,其他國際評等機構如國際貨幣基金(IMF)及國際三大信評的惠譽、穆迪、標準普爾等,也均會針對各國央行的貨幣、外匯及總經政策等,發布相關的評等結果,都可反應出近一年來該央行總裁表現的參考。
南山人壽首檔7億美元次順位債成功定價 Q2每股稅後盈餘1.74元
南山人壽5日宣布,成功定價首筆海外美元次順位資本債券7億美元10年期,進一步優化南山的資本結構,在穩健的基礎上有效地提高資本適足率,為2026年採用台灣ICS制度做更充分的準備外,也成功提昇南山的國際能見度。國泰金(2882)則是在8月29日代子公司國泰人壽宣布,已於8月28日再度透過新加坡子公司成功定價3.2億美元次順位公司債,繼今年7月初完成國內保險業首檔海外債發行後第二檔境外美元債,並順利達成全年800億台幣之發債目標。南山人壽2024年第二季合併新契約保費約429億元,合併總保費收入1,521億元,稅後純益256億元,資產總值5.6兆元,股東權益為3,742億元,每股稅後盈餘EPS為1.74元。南山人壽表示,9月4日以其在新加坡註冊成立的全資子公司Nanshan Life Pte. Ltd成功定價首檔海外美元債券,發行7億美元10年期次順位資本債券。在隔夜市場較爲波動的市場環境下,公司仍掌握發行窗口,成功定價台灣史上最大發行量的金融機構美元債,並達到低成本的資本債券發行。債券定價水準為美國10年期公債利率加170個基點或5.493%,票面利率則為5.45%。投資人對本次發行反應熱烈並踴躍認購。債券發行亦獲得標準普爾BBB評等及惠譽BBB評等。花旗、高盛和滙豐為本次交易的聯席全球協調人。金管會保險局於2024年3月宣布台灣壽險公司得以透過海外成立的全資SPV發行有到期日的具資本性質債券,南山為響應此新規籌備已久,本次債券的定價發行旨在進一步優化南山的資本結構,在穩健的基礎上有效地提高資本適足率,為2026年採用台灣ICS制度做更充分的準備外,也成功提昇南山的國際能見度。
國壽搶頭香星國設SPV發行6億美元海外債 南山人壽下半年跟進
國泰金(2882)於27日上午發布重訊,代CATHAYLIFE SINGAPORE PTE. LTD.公告完成美元6億元十年期無擔保累積次順位普通公司債定價,該為國泰人壽6月 26日在海外債券市場透過其全資持有之特定目的國外籌資事業發行海外債,本次國泰人壽成功創下台灣保險公司於國際債券市場的首檔美元債券發行,將有助拓展國泰人壽的籌資管道並強化清償能力。南山人壽董事長尹崇堯日前於6月19日股東會後接受媒體聯訪時也提到,預計2024年下半年也將發行美元次順位債,而南山人壽在112年度發行十年期以上累積次順位普通公司債150億元,已獲金管會核准在案,分別在去年10月26日與今年1月4日募集完成。國內壽險龍頭國泰人壽6月26日宣布在海外債券市場透過其全資持有之特定目的國外籌資事業 Cathaylife Singapore Pte. Ltd.完成10年期6億美元次順位普通公司債券定價,定價水準為T10+170 基點(以10年期美國公債利率為基準利率),發行收益率為5.988%,債券發行評級為BBB+/BBB+(標普/惠譽)。本次債券之發行結構,Cathaylife Singapore Pte. Ltd.為發行人,國泰人壽為保證人,無條件、不可撤銷地保證該債券到期本息的全額償付。募集資金用途為強化國泰人壽財務結構,充實自有資本及提升資本適足率。國泰人壽表示,為協助保險業在2026年順利接軌TW-ICS,保險局於2023年4 月開放保險業得發行10年期以上長期次順位公司債籌資,爾後於2024年3月宣布允許台灣保險公司透過在海外成立特定目的國外籌資事業(SPV)發行具資本性質的債券,國泰人壽並於今年6月初率先依循相關規範,於新加坡設立全資持有之Cathaylife Singapore Pte.Ltd.。國泰人壽本週於6月24日起進行為期兩天的投資人交易路演,地點選擇在亞太區金融中心新加坡和香港,共吸引超過90名投資人參與一對一/多投資者會議,最終於6月26日成功定價於T10+170基點,發行收益率為5.988%,票面利率為5.95%,發行規模為6億美元,高於原本預估的5億美元。以最終認購金額來看,超額認購約3倍,投資人屬性分布方面,基金/資產管理公司佔72%,保險/退休基金佔17%,銀行佔7%,其他佔4%。本次發行商為Citigroup、J.P. Morgan、Morgan Stanley。
京城銀通過股利3元 董座回應「併購案進行中」:拚股東客戶員工三贏
京城銀(2809)今天(7日)舉辦2024年股東常會,由董事長戴誠志主持,會中承認2023年度營業報告書、財務報表、各項討論事項,以及2023年度盈餘分配案,決議配發每股3元現金股利。以6/6收盤價60.4元計算,現金殖利率逾4.97%,將於6月26日為除息交易日,7月18日完成現金股利發放。今天股東會中,京城銀副董事長蔡炅廷也同時出席與會;對於媒體詢問「京城銀併購案是否為進行式?」董事長戴誠志點頭加以證實;是否參考其他金控二段式併購模式,又說「飛機都還沒上」未加評論,但他會盡力維護員工與客戶權益;若併購後對京城銀更好,股東也可自行決定股票保留與否。小股東提問如何看待京城銀未來併購案價格、合併綜效,蔡炅廷表示,要能對股東、客戶與員工權益等三方都好,才能進行得下去,股價很難有一定的評估標準方式,現今市場銀行很多,併購將會更有利於銀行發展。京城銀2023年度累計稅後盈餘為新台幣62.07億元、稅後每股盈餘EPS為5.59 元,淨值報酬率ROE為13.42%、稅後資產報酬率ROA為1.62%。資產品質在審慎的風險管理與授信政策下維持一定水準,截至2023年底逾放比率0.02%、呆帳覆蓋率7,571.27%,優於同業平均。資本水準方面,截至2023年底止,全行總資產規模達3,843億元,資本適足率為16.58%,第一類資本比率為15.43%,均較2022年底的14.05%、12.92%大幅上升;2024年3月獲惠譽國際信用評等公司評定京城銀國內長期評等為「A+(twn)」,展望為「穩定」,評等的確認與穩定展望也反映京城銀將維持適當的風險概況、充裕的核心資本水準,以及穩健的流動性狀況。 展望2024年,京城銀表示將持續專注於利差的提升、核心存款的穩定與資金成本的控管。2024年京城銀各項預期營業目標分別為台外幣總存款年度均值 2,978億元、台外幣總放款年度均值2,462億元。
穆迪+標普讚我國信用評等「穩定」 但有「這風險」
國際三大信評公司的標準普爾(S&P)4月30日報告,顯示我國長期主權信用評等為「AA+」,展望「穩定」;穆迪(Moody’s)最新的台灣主權評等報告,也維持長期信用評等於「Aa3」,未來展望亦維持「穩定」,雙雙肯定央行貨幣政策表現,不過這兩家都不約而同提到兩岸關係緊張,會制約台灣信用評等。信用評等是指信用狀況或償債能力,國際三大評等公司包括標準普爾、穆迪與惠譽(Fitch)。標普及穆迪最新的報告都提到,台灣的半導體產業發展活絡,且具高度競爭力,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居關鍵領導角色,加上人工智慧、高速運算、5G、大數據分析及電動車輛等領域蓬勃發展,支持我國經濟發展韌性及競爭力。標普的報告表示,台灣快速成長且繁榮的經濟、穩健對外部位、強健財政狀況,加上央行貨幣政策極具彈性,有助舒緩經濟及金融的衝擊。近年雖因全球商品價格攀升,導致台灣通膨壓力增加,但仍屬溫和,電價調漲與新台幣貶值可能使今年的通膨略微上升,不過3月的升息有助通膨率維持在央行預期的2.16%。穆迪的報告表示,長期以來台灣有效且可信的貨幣與總體經濟政策,持續支撐穩定及抵禦外部壓力。央行緊縮貨幣政策,抑制貨幣總計數成長,使台灣年通膨率持穩於2到3%間,央行持有充裕的國外資產也有助於維持外匯市場秩序,並維護金融市場穩定。值得注意的是,標普提到兩岸關係緊張將持續制約台灣信用評等;穆迪也認為兩岸關係緊張帶來的地緣政治風險,仍將是一項制約信用的長期因素,快速的人口老化則為長期經濟成長及財政帶來挑戰。財政部5月1日表示,2024年全球經濟預期會溫和成長,但深受地緣政治風險、通貨膨脹壓力及緊縮性貨幣政策遞延效應等因素,存在高度不確定性,財政部將持續審慎管理國家財政及嚴守財政紀律,努力推動各項業務,打造永續發展的基礎。
通膨擔憂加劇 華爾街熱議:美債收益率恐創16年新高
隨著通膨擔憂升溫導致聯準會降息日期不斷延後,華爾街熱議美債收益率還有多少上漲空間。債券收益率與價格走勢相反,前者近幾周以來持續攀升。基準的10年期國債收益率今年上漲了80個基點,至4.7%附近,創下五個月新高。一些投資者正準備迎接高於去年創下16年高點5%的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許多投資者認為債券市場未來將進一步走弱。美國銀行最新的全球研究調查顯示,全球基金經理的固定收益配置已降至2003年以來的最低水位。美國銀行的數據顯示,儘管其他資產管理公司增加了看漲押注,但某些避險基金的美國國債空頭部位仍處於今年最高水平。周四(25日)公佈的數據顯示,第一季不包括食品和能源的核心個人消費支出(PCE)價格指數漲幅遠超預期,進一步證明通膨正在再次升溫。有投資經理人表示,歸根結底就是通膨擔憂在作祟。如果市場沒有看到通膨得到控制的跡象,那麼美國國債收益率沒有理由不會繼續走高。他擔心持續的通膨和強勁的勞動力市場,可能會將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推高至5.25%。當收益率逆轉時,股市也隨之反彈。今年以來,隨著收益率上升,美股年初的漲勢在最近幾周遭遇重挫,標普500指數今年迄今的漲幅從10%以上縮減至6%左右。另外期貨市場顯示,投資者目前預計聯準會今年僅會降息35個基點,而2024年初這一預期為150多個基點。美國的財政狀況是另一個可能推高收益率的因素。評級機構惠譽去年下調了美國信用評級,部分原因是擔心債務水平上升。許多投資者預計持有長期債務所需的補償將上升。不過,天利投資公司(Columbia Threadneedle)的投資組合經理Alex Christensen表示,有理由認為,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重回5%對投資者而言將是一個「水位線」。他表示,自去年12月聯準會出現明顯的鴿派轉向以來,主導市場的論調給通膨趨勢的改變留下了很小的空間。不過,他認為聯準會不太可能轉向加息。
貝萊德CEO示警:聯準會今年僅降息2次 美通膨2%目標「很艱難」
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BlackRock)上周公佈第一季業績後,執行長芬克(Larry Fink)上周五(12日)受訪時表示,預計聯準會今年最多只會降息一到兩次,並且聯準會要遏制通膨將會面臨困難。他認為如果美國通膨率能夠穩定在2.8%至3%之間,他將視之為成功。在過去兩年左右的時間內,芬克一直警告通膨將會持續存在,有時他對聯準會降息速度的預期比市場更加保守。他認為美國通膨降至2%是一個艱難的任務,「我們已經重新構建了我們制定經濟政策的框架」。聯儲局應在一到兩次降息之後測試一下,以觀察經濟對此如何反應。當前,美國通膨持續的時間超出許多人的預期,引發了對聯準會今年是否能夠降息的疑慮。3月份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年增3.8%,這一數值高於經濟學家們的預期。此外,國際信評機構惠譽上周四(11日)表示,美國經濟和勞動力市場如此火熱,移民起到了幫助作用。該機構說明,新冠疫情之後,美國勞動力的增長主要是由外國出生的工人主導的。到2023年,他們佔美國勞動力的19%,高於2019年的17%;外國出生人民的勞動力參與率為66%,高於本土出生的62%。值得注意的是,立場一向偏鴿派的亞特蘭大聯準銀行主席Raphael Bostic上周重申了他認為2024將只降息1次的預期;巴克萊銀行也調整了降息預期,認為聯準會今年只會降息1次、幅度25基點。據芝商所Fed Watch數據顯示,6 月再度維持利率在 5.25至5.50% 區間不變的機率高達71.7%,7月開始降息25基點的機率約44.5%、降50基點的機率則有11.4%。
日銀官員鷹派言論表態 促使日圓升、日債跌
日本銀(央)行政策委員會成員高田創(Hajime Takata)周四(29日)表示,鑒於通膨達陣已近在眼前,日銀應該開始討論從超寬鬆貨幣政策退場的細節。高田創一向被視為日銀內部立場較中立的成員,他這番罕見的鷹派表態,也促使日圓應聲走升、日債價格下跌。日圓周四盤中一反頹勢,兌美元升破150心理關卡到149.87兌1美元,日圓兌澳元與歐元也雙雙走強。NLI研究機構資深經濟學家上野指出,市場把高田創的言論解讀為日銀放出的鷹派訊息,進而支撐日圓走強。至於日本公債價格則聞訊下滑,推升5年期殖利率上升1.5個基點到0.360%、10年期與20年期殖利率則各自攀升2與1.5個基點,分別達0.715%與1.460%。高田創在一場演說中提到,儘管日本經濟仍面臨不確定性,「不過達成2%物價目標終於近在眼前!」他說隨著通膨目標即將達陣,日銀需要考慮採取更靈活的應對措施,包括退出負利率政策與債券收益率控制(YCC)等。日銀政策委員會預定在3月18到19日召開利率會議。高田創還補充,日本「春鬥」勞資談判已經展開,許多企業的加薪幅度預料將高出2023年。他說薪資漲幅加大將使家庭收入增加,並進而帶動消費支出上揚。他聲稱日本經濟將從過去的長期通縮,轉而進入薪資增長與物價上漲的循環。惠譽評級機構經濟學家辛斯(Jessica Hinds)也提到,鑒於日本就業市場面臨的低失業率與缺工危機,將賦予勞方有更多談判籌碼。她說今年春鬥薪資增幅料比去年大幅增加。然而薪資勁揚將反應在消費物價上升,並使日本終於能擺脫通縮心態,令日銀能逐步朝貨幣政策正常化的軌道前進。外界認為,雖然日本經濟再度陷入衰退,但在通膨逐漸回升,日銀未來幾月結束負利率已是大勢所趨。目前分析師預期日銀最快將在3月或4月結束負利率政策。
穆迪:台灣銀行體系風險低 維持我主權信評Aa3「連3穩」
台灣中央銀行上周五(15日)表示,信評公司穆迪(Moody’s)14日公布最新報告,對台灣主權信用評等維持Aa3,並維持展望為穩定;我國肯定央行貨幣政策表現也續獲國際信評肯定。穆迪發布報告指出,台灣為小型開放經濟體,易受外部衝擊而干擾其總體經濟與金融穩定;不過央行透過評估貨幣數量、通膨預期、匯率及其他變數,在維持總體經濟與金融穩定上表現優異。報告中也提到,央行的彈性匯率制度,進一步支撐面對外部衝擊的緩衝能力,且充裕外匯資產,也有助央行維持外匯市場秩序及金融市場穩定的法定職責。穆迪指出,台灣央行為因應過去兩年間出現的通膨壓力,自去年3月以來多次調高政策利率,合計升息75個基點,截至今年11月為1.875%,顯見相關政策在穩定通膨相對有效;台灣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自俄烏戰爭以來,平均維持在2至3%之間,低於其他類似評級的經濟體。穆迪並強調,台灣的銀行體系風險低,主因銀行對批發性融資(wholesale funding)之依賴有限,且本幣存款基礎穩定。整體而言,銀行體系資產品質良好、流動性充足,且存款來源堅實。報告亦指出,台灣有充裕外匯存底且外債負擔較小,加上過去20年來持續的經常帳順差,累積龐大淨國際投資部位,因此使台灣的外部脆弱性風險極低。信用評等(credit rating)是指信用狀況或償債能力之評等。一般提供此種資訊服務之公司即為信用評等公司,知名國際三大評等公司,有標準普爾(Standard & Poor’s)、穆迪(Moody’s)以及惠譽(Fitch)。其中,穆迪去年9月將台灣評級展望由「正向」下調為「穩定」後,已連三次維持「穩定」。
特別預算還要舉債6,790億? 財政部回應了
有關外界就特別預算常態化、債留子孫及建議未來稅課收入實徵數較預算數增加全數用來還債問題,財政部再次說明如下:一、特別預算編列無常態化且併同總預算納入債務控管特別預算依預算法及各特別條例規定,因應國家遭逢特殊事故及推動重大政事而編列,並多採分年或分期編列,實際預算編列係分散於各年度,非全數一次舉債。財政部辦理各年度總預算籌編作業時,均將各該年度特別預算舉債一併納入債務存量控管。二、舉債支應重大建設並無債留子孫(一)114年度至115年度特別預算債務舉借數為1,595億元財政部辦理113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時,已將113年度(含以前)總預算(案)及各特別預算債務舉借數分配數計入債務未償餘額,受公共債務法存量債限管控,至114年度及115年度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第4期、新式戰機採購及海空戰力提升特別預算債務舉借預算分配數僅1,595億元,非所稱蔡政府任期屆滿後還要舉債6,790億元。(二)舉債支應重大建設,成果跨世代共享,符合代際負擔公平近年編列之各項特別預算,均有其必要性,且公共建設得以政府投資方式帶動國內經濟成長,進而增裕政府稅收,提升財政量能,形成良性循環,爰前瞻建設以舉債籌措財源,其建設資產亦將留供後代承接,造福後代子孫,符合代際負擔公平。三、未來稅課收入實徵數較預算數增加,優先減少舉借、還債或累積至歲計賸餘近年歲入執行優於預期,優先減少舉借、還債或累積至歲計賸餘。105年度至112年度已還債7,960億元(內含增加還本),其中107年度至112年度因稅課收入執行優於預期,原編列債務舉借預算數合計6,556億元,均未舉借。並依公共債務法第12條第2項審視歲入執行狀況增加還本之規定,分別於其中4個年度增加債務還本1,090億元。各該年度歲入歲出賸餘扣除債務還本後之收支賸餘,均累計至歲計賸餘,供未來年度作為融資財源,以相對減少債務之舉借。未來財政部將賡續會同行政院主計總處依公共債務法規定,於年度預算視歲入狀況及稅課收入執行情形,適時審酌增加還本數,減輕債務負擔。四、我國債務管理獲國際肯定近年來財政部配合國家發展需要,妥適運用財政政策維繫經濟穩定成長,並利用經濟成長帶動稅收增長適時增加還債,105年度蔡總統上任時長期債務實際數5.4兆,截至112年11月30日長期債務實際數為5.8兆元,僅略增加4,200億元,105年底債務比率決算數由33.0%下降至112年11月30日債務比率實際數27.2%。110年度及111年度惠譽、穆迪及標準普爾三大國際信用評等機構將我國信用評等調升或給予正向評價,肯定我國優異財政表現。瑞士洛桑管理學院公布之「2023年世界競爭力年報」,我國「財政情勢」進步4名到第6名,反映政府持續減少舉債與增加還本,落實財政健全。
半導體需求反彈 提振韓國11月出口558億美元年增7.8%優於預期
在半導體需求反彈的推動下,韓國出口在11月加速復甦,提振了人們對該國經濟前景和明年全球貿易的樂觀情緒。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上周五(1日)公布的貿易數據顯示,韓國11月出口年增7.8%,達558億美元,創2022年7月來最快增速,遠高於分析師預期成長4.7%。值得注意的是,韓國的貿易數據是全球貿易活動的主要晴雨表,讓人初步了解全球需求狀況。因為韓國出口的各種產品,包括遍佈全球供應鏈的機器、顯示器和成品油。該國2024年的經濟前景也取決於出口成長的強度。韓國央行(Bank of Korea)日前將2024年韓國經濟成長預期下調至2.1%。其中,11月晶片出口年增12.9%,至95億美元,為16個月以來首次成長。出口是韓國經濟成長的主要引擎,此前韓國出口在連續13個月下降後,在10月首次出現反彈。經濟合作組織(ECO)預計,韓國經濟明年將成長2.3%,高於韓國央行的預期。韓國央行在近一年的時間裡一直保持關鍵利率不變,以尋求在抑制通膨的同時保持經濟成長趨勢。部分晶片價格反彈提振了韓國的出口,而汽車、機械和無線通訊產品帶動了其他產品需求的成長。國際數據公司(International Data Corporation)發布的報告顯示,今年萎縮3.5%之後,明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可能成長3.8%。不過,投資人仍有理由保持謹慎。經濟學家預計,明年全球經濟成長將放緩,這將削弱對韓國等國出口產品的需求。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的一項預測顯示,隨著財政投資計畫帶來的好處逐漸消失,美國的消費可能會放緩。聯準會最新的褐皮書(The Beige Book)顯示,未來幾個季度,全球需求進一步放緩可能會抑制出口;惠譽解決方案(Fitch Solutions)旗下BMI的經濟學家表示,「我們認為放鬆貨幣政策將為全球貿易的回升鋪平道路,韓國的出口導向經濟將整體受益。」
QE苦果在後頭!美聯邦赤字去年飆升2.78兆美元 年利息1兆超越國防預算
美國聯邦政府的預算赤字在2021年從9330億美元暴增1倍多至2.78兆美元。儘管有部分評論認為,新冠疫情期間預支大量資金來支撐經濟是合理的,但如今隨著疫情結束、失業率處於歷史低位,聯邦政府的借貸和支出卻仍在持續。對此,專欄作家也示警,「我們必須維持良好的財政紀律,否則後代子孫將付出沉重代價。」據俄亥俄東北傳媒集團旗下Cleveland.com的報導,旨在解決美加2國邊界水資源爭端的國際聯合委員會(International JointCommission)水質委員會成員、俄亥俄州環境保護局(Ohio EnvironmentalProtection Agency)地表水部門負責人埃爾馬拉吉(George A. Elmaraghy)指出,目前經濟學家普遍認為,勞動市場過熱及預算赤字的飆升會加劇通貨膨脹,並迫使聯準會持續提高利率,「除非我們立即採取果斷措施減少預算赤字,否則高通膨和高利率將失控。」Cleveland.com的客座專欄作家埃爾馬拉吉續稱,雖然民眾在後疫情時代的瘋狂消費減緩了預算赤字的影響,但估計約1兆美元的超額儲蓄一旦耗盡,利率負擔將成為嚴重問題,消費者屆時將被迫削減支出,這也是經濟衰退的成因。埃爾馬拉吉補充,截至9月30日,超過33兆美元的美國聯邦政府債務需要支付8790億美元的利息,且預計每年償還該筆債務的利息很快將超過1兆美元。這個金額高於任何一項聯邦政府的年度預算,包括國防和社會安全。此外,美國不斷增長的債務負擔、高昂的償債成本,以及數次圍繞著舉債上限的2黨鬥爭,都迫使3大信用評等機構之一「惠譽國際」(Fitch Group)在今年稍早將美債信用評級從「AAA」下調至「AA+」,更糟的是,此舉將增加聯邦政府的財政赤字。而埃爾馬拉吉也認為,若要降低預算赤字,就必須最先處理聯邦預算中金額最大、支出成長最快的醫療保險和社會安全這2項福利計劃,但刪減這些預算勢必將嚴重影響數百萬美國人的生計,因此美國2黨政客都拒絕處理這2個燙手山芋。對此,埃爾馬拉吉也示警,「他們應該知道,我們拖延越久,問題就越難困難。現在是時候採取行動維持我們的財政紀律了,否則後代子孫將付出沉重代價,拖延不會有任何結果。」
財政赤字龐大+政治兩極分化 穆迪下調美信用評級展望至「負面」
信評機構穆迪(Moody's)上周五(10日)將美國信用評級展望由「穩定」調降為「負面」,原因是美債債務利息成本大幅上升,以及根深蒂固的政治兩極分化。穆迪表示,此次變動反映了美國財政實力的下方風險不斷增加,而這些風險恐怕不再能被美國信用優勢抵消。穆迪說明,今年國債收益急劇攀升加劇了美國的償債壓力。並補充道,在缺乏政策調整的情況下,預計美國債務承受能力將進一步、穩定、大幅下滑,與其他評級較高的主權國家相比,美國債務承受能力將降至非常弱的水平。周四(9日),美國30年期美債標售再次敲響警鐘,需求之慘淡被形容爲「徹底的災難」,各項需求指標都表現不佳,海外需求更是顯著退潮。同日,聯準會「隔夜逆回購工具」(ON RRP)的使用規模兩年來首次跌破 1 兆美元,這個被視爲短期美債流動性的來源可能會在明年1月完全耗盡。有分析師指出,不論是長債還是短債似乎都在告訴市場,美國國債的流動性危機正在逼近。聯準持續加息將利率從接近0上調至5.25至5.5%的區間,這種激進的緊縮貨幣政策推高了基準借貸利率。除了利息成本,穆迪還強調了政治風險。該機構指出,「嚴重政治分歧阻礙政策制定有效性」。近期,美國國會發生劇烈變動。共和黨眾議院議長上個月在與民主黨達成協議為政府繼續提供資金後被投票罷免。而當時達成的臨時協議,將在近一周內到期,除非達成新協議,否則美國聯邦政府將不得不關閉一些業務,並讓一些非必要工作人員“暫時休假”。但截至上周,避免這種局面的協議似乎仍遙遙無期。穆迪的展望變動可能預示著信用評級的下調,但並非總是如此。值得一提的是,穆迪是三大評級機構中唯一仍授予美國AAA級信用評級的機構。早在8月時惠譽就將美國長期外幣發行人違約信評,從AAA下調至AA+,而圍繞債務上限的政治「拉鋸戰」,也是標普2011年下調該國主權信用評級的原因。對於穆迪這一舉動,美國財政部副部長艾迪耶摩(Wally Adeyemo)表示,「雖然穆迪維持美國AAA評級,但我們不認同負向展望」;白宮新聞發言人尚皮耶(Karine Jean-Pierre)則將展望的變化,歸因於國會中共和黨人的行為,稱「穆迪改變美國展望的決定,是國會共和黨極端主義和功能障礙的又一個後果」。
兩黨將達成協議!美國政府避免10月關門
距離月底美國政府停擺期限不到5天,美媒引述知情人士報導,美國參議院的共和黨和民主黨談判代表,已即將就一項短期支出措施的權宜法案內容達成協議,此一短期支出措施旨在讓政府在10月1日後得以繼續運作。國際信用評等公司穆迪(Moody’s)提前警告,美國若因國會政治僵局導致政府停擺,恐對美國最高信評等級產生負面影響。消息指兩黨協商出來的法案將把對政府撥款期限,延長4到6周。民主黨原希望能延長至12月,但只延長4到6周才可能有助於該法案、後續在共和黨占多數席次的眾議院獲得快速通過;目前尚不清楚參議院法案版本是否包含向烏克蘭提供240億美元軍事和人道主義援助。但遭到共和黨極右派強烈反對。路透26日報導,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已表示,眾議院將於當地時間26日晚上就撥款措施進行辯論投票。但報導之後另引述消息人士透露,眾議院的一些強硬極右派共和黨人誓言要對這項權宜法案暫緩投票。《華盛頓郵報》報導,麥卡錫始終無法說服自家共和黨內極右派。多個共和黨方面來源透露,在月底大限前擺在麥卡錫眼前只剩兩條路:不是冒著議長一職被黨內極右派罷黜風險將參院版本權宜法案交付眾院表決,就是與極右派一起讓政府關門。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25日在通報客戶的訊息中稱:「雖然政府還本付息不會受到影響,而且短暫的停擺也不太可能擾亂經濟,但相對於近年來其他AAA級主權國家,這將凸顯出美國在制度和治理能力上的脆弱。將表明由於財政赤字擴大和債負能力惡化,政治兩極化加劇對美國財政政策的制定產生重大制約。且隨著政府停擺持續時間越長,對整體經濟的負面影響就越大,長期停擺恐會破壞經濟與金融市場。」同為全球三大信評機構的惠譽(Fitch Ratings)於今年8月宣布將美國信用評級由「AAA」下調至「AA+」,以反映未來三年美國財政料將惡化、總體政府債務負擔提高等情況,而標普(S&P Global)則在2011年便將美國信評降至「AA+」,維持至今。三大信評機構中,僅剩穆迪仍維持最高的「AAA」評級。
金融股掃陰霾2/沒踩到陸企房產地雷暫鬆一口氣 股民還想知美國垃圾債曝險額
「由於今年以來持續遭逢『配息不如預期』、『美國中小銀行倒閉』、『中國房地產商債券違約』利空襲擊的金融股,則需拉長布局時間因應短期難以扭轉的大環境。」群益投信基金經理人謝明志提出對金融股接下來走勢的解讀。金融業雖對中國爆出財務危機的碧桂園、恆大、中植系等陸氣勢「零曝險」金額,沒有踩到地雷,但就有網友留言說「對中國曝險應該不是問題,想知道的是對美曝險金額,尤其是垃圾債劵的部位有多少?」這類債券市場又稱高收益債,指信用評級甚低的債券,一般認為BB級或以下屬於低。國際信評機構惠譽在8月2日以「預計美國未來3年財政狀況將惡化」為由,將美國債信評從3A頂級調降至AA+,震驚市場;外媒報導分析師示警,恐影響新債發行與二級市場定價,且對即將到期7850億美元垃圾債來說,更為嚴峻。不過,就我國金融三業來說,整體對美國的曝險為1.38兆元;其中,銀行業8600億元,保險業5000億元,證券期貨業為200億元。金管會主委黃天牧5月22日面對立委質詢曾回覆說,國內金融三業對美政府債曝險共1.38兆元,6月底前到期的美國公債僅915億元(銀行業905億元、保險業10億元),額度有限。金融三業雖因此度過美債上限危機警報,但並未進一步揭露非美公債的曝險情況。金融三業6月底前到期的美國公債為915億元。圖為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圖/周志龍攝)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8月25日在傑克森霍爾全球央行年會中的演說,提及「不會改變2%通膨目標,聯準會任務尚未完成,已準備好未來再度升息……『謹慎以對』。」對照美國商務部30日最新公布數據顯示,第二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季增年率自前值2.4%下修至2.1%,主要反映庫存投資以及設備智慧財產權產品業務支出的減少。加上美國ADP就業報告顯顯示美國第二季個人消費支出PCE指數季增年率修正值為2.5%,預期2.6%,前值為4.1%;實質PCE季增年率修正值為1.7%,預期1.6%,前值4.2%。「這些數據顯示美國經濟與就業市場正在降溫,才會讓市場繼續抱持Fed可能在9月暫停升息的希望」黃文清說,「不過,以Fed最重視的通膨指標,就是剔除能源與食品價格後的核心PCE物價指數季增年率修正值3.7%,較初值下修0.1%,低於預期的3.8%,前值為4.2%來看,還是有空間的。」而在投資人期待美國聯準會Fed降息之際,川普政府時期的白宮經濟顧問哈塞特(Kevin Hassett)卻也警告,由於高通膨捲土重來,Fed將被迫進一步升息,利率將上看6%,創2000年12月以來的新高水平。
台股ETF擂台3/美債長年期成新寵!這二位大學教授都加碼 買點看「準備降息期」
「其實,我不是很懂ESG說甚麼,先前的ETF部位就把00878出清增持00713,接下來則是布局00679B美債型ETF。」在中央、逢甲大學教資管系、會計系的兼任助理教授錢世傑跟CTWANT記者說,「預計未來的降息帶來的獲利空間,現在是『準備降息』的高原期,股價愈低會愈買入。」近期,隨美國聯準會結束升息腳步逼近,市場日益追捧台股美債ETF,目前共9檔,以「00679B元大美債20年」規模最大,已達1069億元,其次為「00687B國泰20年美債」的348億元、「00779B凱基美債25+」的272億,以及群益、富邦、中信、復華、永豐等。就連8月7日最新上市的「00931B統一美債20年ETF」,掛牌首日衝出超過6萬張成交量,一周以來雖有溢價但未超過1%,最高15.18元,但在周五股價下跌收在15元,本周一14日收盤來到14.95元,成交量2.8萬張,規模已逾102.24億元。在中央、逢甲大學教書的兼任助理教授錢世傑,分享他購買台股個股、ETF等看法。(圖/錢世傑提供)不過,美債ETF近二周期間不平靜,股價從下跌、回彈再到下跌波段。起先是8月1日,全球知名評級機構惠譽下調美國頂級3A信用評級為AA+,股神巴菲特第一時間表示會持續加碼美債,台股美債ETF股價在當周小跌後迅速反彈。接著,美國11日公布7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年增0.8%,超出市場預期的0.7%;若排除波動高的食品與能源項目,7月核心PPI年增2.4%,與上月持平,也略高於預期,市場預期美通膨壓力略見升溫跡象,美股期貨應聲下跌。「市場原本評估升息降息機率五五波,但最新的PPI數據顯示通膨仍是溫溫的,預判升息的機率可能比降息高」「我是會看遠一點可能要拖上二至三年的話,個人買『美債ETF』是要長抱幾年的,降息之前,還可以領到配息也不錯。」錢世傑分享個人經驗。擁有法學博士的錢世傑曾於2014年俄羅斯發動克里米亞戰爭時,進場買俄羅斯相關股票,他這招「危機入市」在投資理財領域聲名大噪。錢世傑觀察,市場普遍預期升息走到末段之際,他轉為開始布局美債型ETF,「我個人是買00679B元大美債20年ETF,看它的股價已經是來到下跌區段,與2019年的降息前後的45元來看,現在已經低下來到30多元。」有「億元教授」之稱僑光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助理教授鄭廳宜(中),常透過YT分享理財觀念與見解,人氣頗旺,8月12日他出席「榮耀20 ETF啟動財富博覽會」沙龍講座,現場座無虛席。(圖/李蕙璇攝)錢世傑並以股價階梯圖解方式說,「我認為在升息結束前會有一段『準備降息』的高原段期,在這段期間買入,我個人是可以接受溢價沒有超過1%都可以,同樣地,股價愈低會買愈多。」有「億元教授」之稱的僑光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助理教授鄭廳宜,曾對外透露說今年農曆年後,就跟女兒說可以天天買一張「美債20年ETF」,多次接受媒體採訪及透過他個人的YT、FB,闡述他會持續增持美債長年期ETF的原因。8月11日下午,他也應中信投信邀請出席台北世貿一館舉辦的「榮耀20 ETF啟動財富博覽會」沙龍講座,CTWANT記者就看到現場許多民眾提問,「甚麼時候是賣點?」「來到1%的時候!」鄭廳宜如是分享他個人投資觀點,即是指當未來美國聯準會的利率降到1%以下時,「我個人覺得獲利會不錯,現在會先抱著,然後最後全部賣掉。」台股ETF發展20年來,規模突破3兆元,在亞洲僅次於日本,且受益人數逾654萬人,等於每4人就有1人持有ETF,是投資人選擇標的熱門選項。(圖/方萬民攝)
美銀行業危機再起? 穆迪下調10家銀行評級…掀「8月魔咒」恐慌
美國3大信貸評級機構之一穆迪(Moody's Corporation)於美東時間7日晚間下調了M&T Bank、Pinnacle Financial、BOK Financial和Webster Financial等10家美國中小型銀行的信用評級,並將紐約梅隆銀行、美國合眾銀行與道富銀行等主要銀行列入潛在的降評名單,重燃投資人對銀行業倒閉危機,以及「8月魔咒」的恐慌情緒,美股3大指數8日也同步下挫。據CNBC的報導,穆迪分析師Jill Cetina和Ana Arsov在研究報告中指出:「美國銀行如今持續面對流動性緊縮產生的資產負債管理(ALM)風險,尤其非常規貨幣政策的逐步退場會耗盡銀行業系統內的存款,且利率上升會壓低固定利率資產的價值。」報告續稱:「與此同時,許多銀行第2季度的業績顯示盈利壓力不斷加大,在此背景下,2024年初美國即將進入溫和衰退,資產質量似乎將從穩定但不可持續的水平開始下降,尤其是一些銀行的商業房地產(Commercial Real Estate, CRE)投資組合面臨風險。」穆迪預測,聯準會(Fed)政策利率的大幅上調、Fed銀行系統準備金的持續減少,以及量化緊縮引發的銀行流動性危機,這些原因皆加劇了銀行業的資產負債管理風險。」穆迪評估,聯邦基金利率可能會在更長的時間內保持較高水平,直到通膨回到Fed的目標範圍內,這將讓銀行的固定利率進一步承壓。其中由於資本監管的標準相對較低,區域性銀行將面臨更大的風險。分析師補充:「如果美國陷入經濟衰退(我們預計這將在2024年初發生),銀行業風險可能會更加顯著。」報告一出也重燃投資者恐慌情緒,美國周二(8日)銀行股普遍下跌,高盛和摩根大通分別下跌約2.1%和0.6%。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跌158.64點,跌幅0.45%,收於35,314.49點,該指數一度在盤中重挫約465點。標準普爾500指數下跌0.42%,收於4,499.38點,使該綜合指數本月迄今的跌幅達到接近2%。那斯達克綜合指數則下跌0.79%至13,884.32,8月跌幅收窄至3.2%。據《證券時報》的報導,過去35年來,8月是標普500指數和那斯達克綜合指數表現第2差的月份,也是道瓊工業指數表現最差的月份。回溯歷史,伊拉克在1990年8月入侵科威特;1997年8月亞洲金融風暴開始蔓延;1998年8月俄羅斯爆發金融危機(也稱盧布危機),美國長期資本管理公司(LTCM)瀕臨倒閉;2011年8月美國債務評級遭到標準普爾下調。歷史還顯示,如果當年上半年美股表現不錯,「8月魔咒」的概率可能會更大。同時,總統選舉年前的8月,美股特別容易疲軟,包括:2011年、2015年和2019年,標普500指數、那斯達克指數和道瓊指數均在8月全線下跌。回顧2023年8月,國際著名3大信貸評級機構之一「惠譽國際」(Fitch Group)就在美東時間1日將美國債務評級從最高的AAA評級下調至AA+,理由是「美國政府未來3年的財政狀況預計將不斷惡化」,且面臨「快速增長的總體債務負擔」,以及「治理品質的侵蝕」(an erosion of governance)。如今3大信評公司僅剩穆迪還未調降美國的頂級信評。
美銀示警:美債未來10年恐每天暴增52億美元
自五月底提高債務上限後,美國預算赤字維持爆炸式飆升的步伐。知名美銀策略師哈內特(Michael Hartnett)在最新報告中,推演了美國債務驚人的增長速度,且認爲債務螺旋無法一直持續下去。並援引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的預測稱,美國債務將在十年內增加到5.2兆美元,平均每天增加52億美元。本周再迎新債洪峰,美國財政部預計第三季有價債券發行淨額將達到逾1兆美元,遠超市場預期,創歷史同期新高。預計美國債務利息將在未來幾個月內達到前所未有的1兆美元,超過美國的國防支出。如此悲觀的財政前景,促使國際信評機構惠譽(Fitch Group)上周三(2日)下調美國主權信用評級至AA+,引發風險資產市場劇烈震盪。此外,更加危險的是,美國債務的增長速度將遠超整體經濟的增長速度。根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的數據,公眾所持聯邦政府債務,到了2033年將達到GDP的118.9%,較今年GDP的98.2%高出20個百分點。哈內特指出,從2011年8月標準普爾第一次下調美國主權信用評級,到上周惠譽第二次下調美國主權信用評級,美國主權債務增加了18兆,達到了30兆美元。並將現今美國財政政策形容爲財政過剩時代(era of fiscal excess),他指出在今天的和平時期,政府支出佔GDP比重高達44%,比二戰時的峰值還高。災難性的財政政策難以一直持續下去,但哈內特認為,即使惠譽給出了下調評級這樣嚴重的警告,美國政府也很難建立財政紀律,收斂支出。他表示,如果說美聯儲做的事情是救助美國的金融體系,那麼美國政府的任務就是救助美國的實體經濟。至於「救助美國實體經濟」指的是為了避免美國陷入衰退,政府通過大規模負債,收割債券持有者,養肥美國私營部門。例如2022年,聯準會大幅加息,失業率下降到數十年來的低水平,薪酬大幅增加。同時美國國債持有者損失慘重,政府背負巨額赤字,聯準會資產負債表顯著惡化。哈內特認為,災難性的財政政策最終將引發財政政策恐慌,和不斷高漲的政府違約風險,一旦造成下一次經濟衰退,七國集團每個國家都得實行YCC(收益率曲線控制)。
美債殖利率飆11月以來新高 美股卻步投資人縮手觀望
周四美股四大指數在震盪後以微跌作收,最新一批經濟數據和企業財報發布後,投資人將焦點放在美國公債殖利率進一步攀升。美國10年期指標公債殖利率盤中最高升至4.198%,創下去年11月以來新高,可能削弱了股票的吸引力。此外,蘋果、亞馬遜即將在盤後發布業績,以及美國7月非農就業報告將在周五揭曉,亦令投資人縮手觀望。美國10年期指標公債殖利率盤中直逼4.2%大關,延續前一天惠譽調降美國3A頂級信評後的漲勢。尾盤10年期債息仍大漲10.7個基點,報4.185%。30年期債息大漲13.8個基點,報4.302%。美國勞工部公布,上周初次請領失業給付人數略有增加,但7月裁員數降至11個月新低,顯示美國的勞動力市場仍然緊俏。此外,美國服務業在7月放緩,但由於需求仍然強韌,企業的投入價格上揚。里奇蒙聯準銀行總裁巴金(Thomas Barkin)表示,美國的通膨仍然過高,儘管最近的數據顯示物價壓力在緩解。周四收盤,道瓊指數跌66.63點或0.19%,報35,215.89點。標普500指數跌11.50點或0.25%,報4,501.89點。那斯達克指數跌13.73點或0.10%,收13,959.72點。費城半導體指數跌3.52點或0.09%,報3,708.08點。標普500指數11大類股跌多漲少,僅能源股(漲0.95%)、非必需品消費類股(漲0.34%)和金融股(漲0.07%)收高。對利率敏感的公用事業股和房地產股分跌2.29%和1.35%,表現最疲弱。台股ADR跌多漲少,台積電跌0.75%,聯電跌0.55%,日月光漲0.13%,中華電信跌0.05%。反映中概股表現的那斯達克金龍中國指數勁揚3.5%。市場仍將緊盯企業財報,根據Refinitiv調查,隨著越來越多公司公布成績單,分析師預估標普500指數成分股第二季整體獲利較去年同期下滑5%,與先前預期的年減7.9%相比樂觀許多。美國交易所成交量為120.8億股,過去20日全日均量為105億股。紐約證券交易所下跌與上漲股數比為1.84:1。那斯達克交易所下跌與上漲股數比為1.20:1。標普500指數有14檔成分股創下52周新高、6檔創新低。那斯達克指數有58檔成分股創下52周新高、88檔創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