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譽國際
」京城銀通過股利3元 董座回應「併購案進行中」:拚股東客戶員工三贏
京城銀(2809)今天(7日)舉辦2024年股東常會,由董事長戴誠志主持,會中承認2023年度營業報告書、財務報表、各項討論事項,以及2023年度盈餘分配案,決議配發每股3元現金股利。以6/6收盤價60.4元計算,現金殖利率逾4.97%,將於6月26日為除息交易日,7月18日完成現金股利發放。今天股東會中,京城銀副董事長蔡炅廷也同時出席與會;對於媒體詢問「京城銀併購案是否為進行式?」董事長戴誠志點頭加以證實;是否參考其他金控二段式併購模式,又說「飛機都還沒上」未加評論,但他會盡力維護員工與客戶權益;若併購後對京城銀更好,股東也可自行決定股票保留與否。小股東提問如何看待京城銀未來併購案價格、合併綜效,蔡炅廷表示,要能對股東、客戶與員工權益等三方都好,才能進行得下去,股價很難有一定的評估標準方式,現今市場銀行很多,併購將會更有利於銀行發展。京城銀2023年度累計稅後盈餘為新台幣62.07億元、稅後每股盈餘EPS為5.59 元,淨值報酬率ROE為13.42%、稅後資產報酬率ROA為1.62%。資產品質在審慎的風險管理與授信政策下維持一定水準,截至2023年底逾放比率0.02%、呆帳覆蓋率7,571.27%,優於同業平均。資本水準方面,截至2023年底止,全行總資產規模達3,843億元,資本適足率為16.58%,第一類資本比率為15.43%,均較2022年底的14.05%、12.92%大幅上升;2024年3月獲惠譽國際信用評等公司評定京城銀國內長期評等為「A+(twn)」,展望為「穩定」,評等的確認與穩定展望也反映京城銀將維持適當的風險概況、充裕的核心資本水準,以及穩健的流動性狀況。 展望2024年,京城銀表示將持續專注於利差的提升、核心存款的穩定與資金成本的控管。2024年京城銀各項預期營業目標分別為台外幣總存款年度均值 2,978億元、台外幣總放款年度均值2,462億元。
QE苦果在後頭!美聯邦赤字去年飆升2.78兆美元 年利息1兆超越國防預算
美國聯邦政府的預算赤字在2021年從9330億美元暴增1倍多至2.78兆美元。儘管有部分評論認為,新冠疫情期間預支大量資金來支撐經濟是合理的,但如今隨著疫情結束、失業率處於歷史低位,聯邦政府的借貸和支出卻仍在持續。對此,專欄作家也示警,「我們必須維持良好的財政紀律,否則後代子孫將付出沉重代價。」據俄亥俄東北傳媒集團旗下Cleveland.com的報導,旨在解決美加2國邊界水資源爭端的國際聯合委員會(International JointCommission)水質委員會成員、俄亥俄州環境保護局(Ohio EnvironmentalProtection Agency)地表水部門負責人埃爾馬拉吉(George A. Elmaraghy)指出,目前經濟學家普遍認為,勞動市場過熱及預算赤字的飆升會加劇通貨膨脹,並迫使聯準會持續提高利率,「除非我們立即採取果斷措施減少預算赤字,否則高通膨和高利率將失控。」Cleveland.com的客座專欄作家埃爾馬拉吉續稱,雖然民眾在後疫情時代的瘋狂消費減緩了預算赤字的影響,但估計約1兆美元的超額儲蓄一旦耗盡,利率負擔將成為嚴重問題,消費者屆時將被迫削減支出,這也是經濟衰退的成因。埃爾馬拉吉補充,截至9月30日,超過33兆美元的美國聯邦政府債務需要支付8790億美元的利息,且預計每年償還該筆債務的利息很快將超過1兆美元。這個金額高於任何一項聯邦政府的年度預算,包括國防和社會安全。此外,美國不斷增長的債務負擔、高昂的償債成本,以及數次圍繞著舉債上限的2黨鬥爭,都迫使3大信用評等機構之一「惠譽國際」(Fitch Group)在今年稍早將美債信用評級從「AAA」下調至「AA+」,更糟的是,此舉將增加聯邦政府的財政赤字。而埃爾馬拉吉也認為,若要降低預算赤字,就必須最先處理聯邦預算中金額最大、支出成長最快的醫療保險和社會安全這2項福利計劃,但刪減這些預算勢必將嚴重影響數百萬美國人的生計,因此美國2黨政客都拒絕處理這2個燙手山芋。對此,埃爾馬拉吉也示警,「他們應該知道,我們拖延越久,問題就越難困難。現在是時候採取行動維持我們的財政紀律了,否則後代子孫將付出沉重代價,拖延不會有任何結果。」
美銀行業危機再起? 穆迪下調10家銀行評級…掀「8月魔咒」恐慌
美國3大信貸評級機構之一穆迪(Moody's Corporation)於美東時間7日晚間下調了M&T Bank、Pinnacle Financial、BOK Financial和Webster Financial等10家美國中小型銀行的信用評級,並將紐約梅隆銀行、美國合眾銀行與道富銀行等主要銀行列入潛在的降評名單,重燃投資人對銀行業倒閉危機,以及「8月魔咒」的恐慌情緒,美股3大指數8日也同步下挫。據CNBC的報導,穆迪分析師Jill Cetina和Ana Arsov在研究報告中指出:「美國銀行如今持續面對流動性緊縮產生的資產負債管理(ALM)風險,尤其非常規貨幣政策的逐步退場會耗盡銀行業系統內的存款,且利率上升會壓低固定利率資產的價值。」報告續稱:「與此同時,許多銀行第2季度的業績顯示盈利壓力不斷加大,在此背景下,2024年初美國即將進入溫和衰退,資產質量似乎將從穩定但不可持續的水平開始下降,尤其是一些銀行的商業房地產(Commercial Real Estate, CRE)投資組合面臨風險。」穆迪預測,聯準會(Fed)政策利率的大幅上調、Fed銀行系統準備金的持續減少,以及量化緊縮引發的銀行流動性危機,這些原因皆加劇了銀行業的資產負債管理風險。」穆迪評估,聯邦基金利率可能會在更長的時間內保持較高水平,直到通膨回到Fed的目標範圍內,這將讓銀行的固定利率進一步承壓。其中由於資本監管的標準相對較低,區域性銀行將面臨更大的風險。分析師補充:「如果美國陷入經濟衰退(我們預計這將在2024年初發生),銀行業風險可能會更加顯著。」報告一出也重燃投資者恐慌情緒,美國周二(8日)銀行股普遍下跌,高盛和摩根大通分別下跌約2.1%和0.6%。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跌158.64點,跌幅0.45%,收於35,314.49點,該指數一度在盤中重挫約465點。標準普爾500指數下跌0.42%,收於4,499.38點,使該綜合指數本月迄今的跌幅達到接近2%。那斯達克綜合指數則下跌0.79%至13,884.32,8月跌幅收窄至3.2%。據《證券時報》的報導,過去35年來,8月是標普500指數和那斯達克綜合指數表現第2差的月份,也是道瓊工業指數表現最差的月份。回溯歷史,伊拉克在1990年8月入侵科威特;1997年8月亞洲金融風暴開始蔓延;1998年8月俄羅斯爆發金融危機(也稱盧布危機),美國長期資本管理公司(LTCM)瀕臨倒閉;2011年8月美國債務評級遭到標準普爾下調。歷史還顯示,如果當年上半年美股表現不錯,「8月魔咒」的概率可能會更大。同時,總統選舉年前的8月,美股特別容易疲軟,包括:2011年、2015年和2019年,標普500指數、那斯達克指數和道瓊指數均在8月全線下跌。回顧2023年8月,國際著名3大信貸評級機構之一「惠譽國際」(Fitch Group)就在美東時間1日將美國債務評級從最高的AAA評級下調至AA+,理由是「美國政府未來3年的財政狀況預計將不斷惡化」,且面臨「快速增長的總體債務負擔」,以及「治理品質的侵蝕」(an erosion of governance)。如今3大信評公司僅剩穆迪還未調降美國的頂級信評。
惠譽下調美債評級至AA+! 直指美國財政、治理品質惡化
國際著名3大信貸評級機構之一「惠譽國際」(Fitch Group),於美東時間1日將美國債務評級從最高的AAA評級下調至AA+,理由是「美國政府未來3年的財政狀況預計將不斷惡化」,且面臨「快速增長的總體債務負擔」,以及「治理品質的侵蝕」(an erosion of governance),尤其該國在債務上限的問題上屢屢陷入僵局。綜合CNN Business、CNBC的報導,惠譽強調,與債務上限有關的政治僵局,以及拖到美債違約前一刻才會出爐的解決方案,反覆的削弱了外界對美國政府財政管理的信心。例如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曾在今年6月2日才簽署新的債務上限法案,距離6月5日的債務違約「X日」(X date)僅剩3天。惠譽認為,儘管民主、共和兩黨已在6月達成共識,使美債暫時不受上限限制到2025年1月1日,但過去20年來,美國的治理標準不斷惡化,這其中「包括財政赤字和債務問題。」該機構還指出,信貸條件緊縮、商業投資疲軟,以及消費放緩等因素,可能導致美國經濟在2023年第4季和明年第1季陷入「溫和衰退」。不過白宮並不認同惠譽將美債評級下調的舉措。白宮新聞秘書尚皮耶(KarineJean-Pierre)便表示:「當下拜登總統正使世界主要經濟體迎來最強勁的復甦時刻,在這個節骨眼上下調美債評級不符合現實。」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也在1日發表的聲明中指出:「我強烈否定惠譽評級的決定,該機構今天的舉措不只過於專斷,還基於過時的數據。」對此,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則將美債評級下調的結果歸咎於眾議院的共和黨人,並在聲明中批評,他們「過於魯莽的衝突邊緣政策(Brinkmanship),以及要脅將迫使美債違約的行為,給國家帶來了負面的後果。」報導補充,這並不是國際評級機構首次下調美國的債務評級,美國金融服務公司標準普爾(Standard & Poor's)就曾在2011年摘掉美債3A信用桂冠下調到AA+,並將政治風險作為該決定的依據,因為美國在該年同樣發生債務上限危機。
巧克力原料價格突破多年新高 標普分析師點出關鍵原因
根據消費者情報資料庫「尼爾森愛科」(NielsenIQ)的數據顯示,巧克力價格在過去1年上漲了14%,而巧克力主要成分之一「糖」的價格,也在4月份突破了11年來的高點。部分市場觀察人士指出,受到主原料可可供不應求的影響,巧克力的價格恐再繼續飆漲。據美國財經媒體CNBC的報導,「標普全球」(S&P Global Inc.)商品洞察首席研究分析師特維爾塔科夫(SergeyChetvertakov)透過電郵告訴CNBC:「可可市場正在經歷顯著的價格飆升…今年的短缺已標誌著連續2個產季的供不應求,預計可可庫存將降至異常新低。」報導指出,可可豆的價格在美東時間9日飆升至每公噸3160美元,成為2016年5月5日以來的新高。特維爾塔科夫續稱,聖嬰現象(El Nino)的來臨將會使可可豆主要種植地西非的雨量低於平均,還會帶來乾熱多塵的哈馬丹風(Harmattan)。他補充,全球大約有60%以上的可可豆產自西非國家象牙海岸和迦納共和國。他預測,在下一個可可產季,也就是今年10月至明年9月,可可市場恐再次陷入供不應求的窘境,且意味著可可期貨可能進一步飆破每公噸3600美元。此外,根據食物大宗商品價格資料庫Mintec的數據顯示,巧克力主要原料「可可脂」的價格今年來已上漲20.5%,另一重要原料「糖」的價格也在4月寫下11年來新高。全球3大信貸評級機構之一「惠譽國際」(Fitch Solutions)研究部門便在5月18日的一份報告中指出:「受到印度、泰國、中國大陸和歐盟等地乾旱的影響,糖期貨價格獲得了支撐。」特維爾塔科夫也向消費者喊話,「綜上所述,民眾應該為巧克力價格上漲的可能性做好準備,」因為巧克力生產商正面臨原料上漲、能源支出激增帶來的成本壓力,他們逼不得已必須轉嫁給消費者。
俄烏戰爭又爆中巴天災 全球爆發20年最嚴重米荒
根據惠譽國際(Fitch Ratings)資料顯示,由於俄烏戰爭的關係,再加上中國、巴基斯坦等國家爆發天災問題,結果影響到稻米的產量,估計在2023年會出現20年來最大的缺口,到2024年前,稻米的價格會位居10年來高點不降。根據《CNBC》報導指出,全球估計有35億人口是仰賴稻米為主食,其中在亞太地區更是消耗90%全球稻米產量。但從惠譽國際的資料顯示,全球稻米將在2023年爆發20年來最大的缺口,目前的稻米價格是每英擔(Cwt,約50.8公斤)17.30美元,是10年來的新高,估計要到2024年價格才會下降到14.5美元。報告中也指出,2022年至2023年,全球稻米缺口將會達到870萬噸,這是近20年來的新高。2003年至2004年時,全球稻米出現1860萬噸的缺口。而這次稻米之所以會產生缺口,主要是因為中國、巴基斯坦這類以稻米做為主要生產經濟國的傳出天災。在2022年下半年,中國主要生產稻米的廣西、廣東遭遇20年來第二高的降雨量,大片農田遭遇豪雨與洪水侵襲。而巴基斯坦也在2022年爆發嚴重洪災,稻米年產量下降31%。而這時候沒有停歇的俄烏戰爭也變成影響稻米價格的因素,因為俄羅斯與烏克蘭均是全球小麥的主要出口國,但是持續一年的戰爭,讓小麥價格持續飆漲,這也使得一些國家將目光轉向稻米,作為小麥等穀物的替代品。惠譽國際大宗物資分析師哈特(Charles Hart)表示,稻米是亞洲多個市場的主要食品,米價會直接影響到其他食品價格通漲與日常飲食安全,這對於貧困家庭的影響更是巨大。
強勢美元害慘全球!新興市場通膨飆升、瀕臨倒債 斯里蘭卡成血淋淋例子
美國聯準會(Fed)激進升息,導致美元指數持續走強,為新興市場貨幣帶來毀滅性影響,其中以辛巴威最慘,今年以來辛巴威的即時總額清算元(Zimdollar)兌美元匯率已重貶76.74%,迦納塞地(cedi)則居次,貶幅來到56.87%,古巴披索(peso)也下跌了56.36%,位居第3。據《全國廣播公司商業頻道》(CNBC)的報導,2022年美元持續走強,導致新興市場貨幣面臨如「死亡螺旋」般的沉重貶值壓力,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應用經濟學教授漢克(SteveHanke)整理的「2022年表現最差貨幣前10名」榜單顯示,辛巴威即時總額清算元是今年表現最差貨幣,自1月以來兌美元匯率已重貶76.74%;同一時間,迦納塞地兌美元匯率的貶幅也來到56.87%;古巴披索則位居第3,下跌56.36%。本國貨幣的大幅貶值導致這些國家目前都陷入嚴重的通膨和外債危機。例如辛巴威的國家統計機構(ZimStat)便發布報告指出,該國10月份的通膨率為268%,但經濟學教授漢克更為悲觀,他預估實際數據恐是417%。辛巴威在2020年時曾無法償還170億美元的外債,成為疫情期間首個債務違約的非洲國家。迦納目前也陷入通膨和外債危機,迫使政府轉向尋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援助,這一舉措一反常態地得到了執政黨和在野黨的支持。漢克也於上週在推特發文表示,迦納塞地已是「央行垃圾貨幣」(central bank junk currency)之一。古巴同樣面臨飆漲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漢克的通膨模型顯示,古巴的通膨率高達166%。另外,埃及鎊(Egyptian pound)兌美元匯率也在上週跌至24.42的新低點,躋身漢克公布的2022年表現最差貨幣前10名。世界3大信評機構「惠譽國際」(Fitch Group)最近也下調埃及的信用評級至負面,理由是外部流動性情勢惡化以及債券市場准入減少等風險正在加劇。與此同時,埃及的外匯儲備也從3月份的350億美元降至10月份的不足320億美元。另外,斯里蘭卡盧比(Sri Lankan rupee)、委內瑞拉玻利瓦爾(Venezuelanbolívar)、獅子山利昂(Sierra Leonean leone)、緬甸緬元(Myanmar kyat)、寮國基普(Lao kip)和烏克蘭赫里夫尼亞(Ukrainian hryvnia)也擠進了漢克的2022年表現最差貨幣前10名榜單中。《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先前便以「美元走強,給全球經濟帶來麻煩」為題發表文章指出,美元正經歷百年一遇的反彈,而美元狂飆有可能導致全球經濟增長嚴重放緩,並加劇全球央行的通膨問題,一些脆弱的新興市場國家更會因此陷入債務危機,斯里蘭卡已是血淋淋的例子。
只剩馬斯克沒贏過!印度超狂首富14年身家飆百倍 比爾蓋茲、貝佐斯都不是對手
上禮拜印度富豪阿達尼(Gautam Adani)才剛超越酩悅軒尼詩-路易威登集團(LVMH)的董事長阿爾諾(Bernard Arnault),成為全球第3大富豪,7日他的身家財產又超越亞馬遜(Amazon)創辦人貝佐斯(Jeff Bezos)來到第2,儘管阿爾諾的排名馬上又回升使阿達尼掉回第3,但也意味著富豪榜上只剩馬斯克沒輸過阿達尼。據美國商業雜誌《富比士》(Forbes)的即時全球富豪榜(The World's Billionaires)7日排名顯示,印度首富阿達尼的1491億美元身家超過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成為全球第3大富豪,僅次於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和LVMH董事長阿爾諾,同時也是首位擠進全球前3大的亞洲富豪,勝過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並在7月時就超過微軟創辦人及曾經的世界首富比爾蓋茲(Bill Gates)的身家。如今富豪榜上,阿達尼唯一沒贏過的就是馬斯克,但他或許還要加把勁才行,因為他1491億美元的身家離馬斯克的2534億美元還有很大的一段差距。阿達尼跟比爾蓋茲、巴菲特、賈伯斯等富豪和天才一樣,也是在大學就輟學,之後他成為鑽石分選專家,並白手起家創立了跨國綜合公司集團「阿達尼集團」,集團最初經營商品貿易,但目前旗下已擁有龐大的企業組合,業務包括港口管理、發電、輸電、再生能源、礦業、機場管理、天然氣、食品加工和公共建設。阿達尼集團年收超過200億美元,業務涵蓋50國的70個區域。阿達尼在2008年靠著大宗商品出口首次擠進10億美元身家富豪的行列,若對照今年的身價,他等於花14年的時間就讓自己的財產飆增超過百倍。不過,國際三大信貸評級機構之一的惠譽國際(Fitch Group),其旗下的研究機構CreditSights最近示警,阿達尼集團過度追求高槓桿投資和債務融資來拓展新業務是高風險的。
長賜號最終損失誰負責? 真正苦主曝光
長榮長賜號在蘇伊士運河解困,卻衍生出許多賠償問題,惠譽國際信評指出,整個事件的損失涵蓋許多層面,有救援公司沒有作到承諾的違約,有貨櫃輪船體本身的財產索賠,貨櫃上貨物的損失索賠,也有蘇伊士運河管理局本身的收入損失索賠,惠譽估計損失至少達數億歐元,「這些損失中的很大一部分,可能將由全球再保險公司小組進行再保險處理理賠!」惠譽國際信評為許多國際保險集團進行企業信用評等評估。對於長賜號事件,惠譽國際由美國評等分析師團隊發布報告,並表示,該次重大損失事件對再保險公司的信用狀況,應該是中立的,至多是會給全球再保險公司的今(2021)年上半年收益帶來新的壓力。全球再保險業今年來的運氣不太好,迄今已發生多件天然大災難,如美國冬季風暴、澳洲洪水,以及新冠疫情大流行相關的其他損失。長賜號在蘇伊士運河道上以及因此導致的全球航運中斷,可能會給再保險業造成重大損失,會減少全球再保險公司的今年收入,但不會嚴重影響公司的信用狀況,且估計貨櫃輪船的海上再保險價格將進一步上漲。惠譽指出,全球再保險公司去年支付了許多新冠疫情相關的索賠準備金,導致收益嚴重下降。但是,財產險和再保險的價格因此大幅上漲,相關公司的基本業績有所改善,及至2020年底,全球再保險業的資本狀況仍然非常強勁。2021年災難性事件的一再發生,已給商業保險和再保險市場帶來更多壓力,估計更容易刺激市場價格進一步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