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性心律不整
」 猝死小S公公心肌梗塞猝逝 醫揭「有的人毫無異狀」曝最可怕情況
女星小S(徐熙娣)公公許慶祥昨(1日)早上在家猝逝,享壽84歲。據悉,許翁最近有感冒不適症狀,孰料突然心肌梗塞離世;醫師指出,心血管疾病最可怕的是「毫無預警」,有的人1分傷害就有1分症狀,但有部分患者已經9分傷害,卻幾乎沒有異狀。衛福部統計,心臟疾病高居國人10大死因第2名,僅次惡性腫瘤。其中心肌梗塞典型症狀為:頭暈、前胸壓迫感、呼吸困難、胸悶、胸痛、心悸、喘、噁心、手臂疼痛、極度疲倦等。另據《ETtoday健康雲》報導,心臟外科名醫蘇上豪指出,心肌梗塞除是最常見猝死原因,心肌梗塞引發的「惡性心律不整」,更是連急救時間都沒有的危險病症。蘇上豪表示,一般心肌梗塞患者到院後90分鐘內應接受到院至灌流時間(door-to-balloon time)治療,減少心肌缺血時間,但惡性心律不整可能使患者心臟亂跳導致血液打不出去、失去心輸出量,造成患者到院前已OHCA甚至快速死亡,「這是心臟外科最害怕的疾病」。另「毫無預警」是心血管疾病最可怕之處,心血管症狀平時因人而異,有的已經9分傷害卻幾乎沒症狀,但也有1分傷就發生1分症狀的患者。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趙書平也提醒,40歲後因冠狀動脈逐漸硬化,患病機率會有所提升,女性發生率雖較男性低,但停經後患病率也會上升,女性患者也可能出現手麻、背痛等看似無關心臟症狀,若合併有噁心、呼吸不順症狀,應提高警覺就診,以免錯失治療黃金期。
寒流到猝死病例增加? 專業醫提醒:冷死人「是真的」
近期入冬最強寒流來襲,相信許多民眾都十分有感,而根據過往經歷,只要氣溫驟降,猝死的案例就會明顯增加。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任洪惠風就表示「冷死人了,是真的」。洪惠風醫師在FB發文時,引述2022年12月12日刊在循環學雜誌Circulation 的研究,從5大洲27個國家567個城市,橫跨1979至2019年整整40年的時間,分析共3千2百多萬心血管死亡(Multi-Country Multi-City (MCC) Collaborative Research Network)的資料,比較最冷跟最熱天氣時,同城市自己相比,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結果分析研究指出,天氣最冷或最熱時,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都會升高,而且冷比熱更可怕,差了4至5倍,其中對冠心症、中風、心臟衰竭、心率不整都是,其中心臟衰竭影響最大。跟死亡率最低的氣溫相比,最熱2.5%氣溫時(一年中最熱的那9天),死亡率升高千分之2.2;最冷2.5%氣溫時(一年中最冷的那9天),死亡率升高千分之9.1。心臟衰竭的死亡率,最熱2.5%氣溫時升高千分之2.6,最冷2.5%時升高千分之12.8,更冷或更熱時(最冷的1%或最熱1%),影響更大。洪惠風醫師也在《健康2.0》頻道中表示,在天冷中容易發生猝死的3種疾病分別是心肌梗塞、主動脈剝離與心律不整。洪惠風醫師也提醒,雖然是3種疾病,但是預防方式都很接近。像是心肌梗塞的原因主要是與三高、抽菸、肥胖、遺傳有關,另外還有長時間的疲勞與徒然的情緒變化。而主動脈剝離則是與血壓太高、先天寫果結構問題所致,最好的預防方式就是檢查自身血管結構問題,同時也要量血壓。第三則為心律不整,由於心律不整實在難以捉摸,可以改去注意量血壓聲音是否規律,另外健檢時,可以選擇連續做7天或是更久的心電圖,以此來確定自身是否有惡性心律不整。
飽受胸痛所苦多年!男子被醫生強行留下「直接送進急救室」 鬼門關前救回一條命
大陸南京有名34歲的男子飽受胸痛所苦多年,在妻子堅持下,他才於近日就醫檢查,沒想到經檢查,男子患有不穩定型心絞痛,病情嚴重還極有可能猝死,因此醫生決定要徐男留下來,在勸說半個多小時後,男子考慮到而後工作繁忙,所以決定聽從建議接受治療,進入急救室後,男子現已脫離危險。據《網易號》報導,34歲的徐先生平時工作繁忙、生活壓力大,已長時間飽受胸痛所苦,在妻子的堅持下,他才於近日到醫院檢查,然而,醫生在檢查後,發現徐男的狀況極不樂觀。經檢查,男子患有不穩定型心絞痛,他的前降支血管甚至已阻塞了百分之95,且伴隨血栓形成,還極可能出現惡性心律不整,嚴重恐猝死,醫生因此決定要徐男留下來,向他解釋嚴重性,並勸說他應立刻進行複查。這時徐男考慮到而後工作繁忙及自身的健康狀況,所以決定聽從醫生建議,進入急救室接受治療,在經過緊急處理及藥物治療後,徐男已脫離危險,目前則在醫院康復中。醫師也呼籲,民眾若出現胸痛等症狀,一定要及時就醫,不能掉以輕心,醫生也建議應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並定期進行身體檢查和篩檢,才能避免悲劇發生。
少年莫名五度暈厥險死亡! 植入「體內去顫器」保住一命
家住彰化市的陳同學今年16歲,目前高中二年級的他平常喜歡刺激的電玩遊戲及現場看棒球賽,但他從小到大發生過4次暈厥,就醫後卻檢查不出原因。第五次暈厥是2020年9月國中二年級,當時他在學校暈倒喪失意識,臉色慘白;校護趕來急救,使用自動去顫器AED後,發現是惡性心律不整,經電擊後恢復正常心律,接著由救護車轉送彰基,插管維持呼吸和急救後復甦治療,很順利地甦醒並恢復正常呼吸。惡性心律不整 年輕族群易猝死收治陳同學的彰基兒童醫院兒童心臟內科吳焜烺醫師表示,惡性心律不整在年輕族群很容易導致猝死,像是新聞曾報導幾位30歲上下的年輕藝人明星,猝死的原因為「心源性猝死」,有很大部分與心律不整相關。心律不整治療方式一般以植入體內心律去顫器為主,因此也為陳同學植入體內心律去顫器,幫助調節心律。 及早診斷暈厥症 避免急性發作吳焜烺醫師指出,陳同學幾次暈厥都沒有找到原因,後來是透過基因學檢查,證實罹患兒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心室頻脈(CPVT)。CPVT是一種少見的遺傳性鈣離子通道病變,其特徵是腎上腺素能誘導雙向和多型態性心室頻脈,因此常發生在兒童和青少年運動或情緒壓力期間,它可能導致心跳加快(心悸)、昏厥(暈厥)或心臟驟停;CPVT死亡率極高,若不治療,30 歲時死亡率可達31%。由於 CPVT 僅在腎上腺素分泌期間才能觀察到,因此如果懷疑有CPVT,應該以運動心電圖測試進行檢查,並以基因檢測確定診斷。去顫器助整流常心律 防止驟死機會CPVT有多種治療方法,治療過程將取決於病人心律不整的發生率或嚴重程度,症狀輕微,可以用藥物治療,包括β受體阻滯劑和抗心律失常藥;至於像陳同學這樣已經多次昏倒的高危險患者,則需要植入式心臟除顫器。
柯賜海「心因性休克」猝逝 醫曝「死亡率80%」…這4族群要當心!
「抗議天王」柯賜海今(21日)早被發現陳屍台北市北投區前山公園旁作為住處的車內,士林地檢署法醫相驗後,初判死因為奪走無數人與許多名人生命的「心因性休克」。就有醫師指出,該疾病不僅無事前徵兆,且一旦預後不佳,「死亡率高達8成」。據《康健雜誌》報導,林口長庚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張尚宏指出,有心臟衰竭或心肌梗塞的高危險族群,如年紀大、有三高和吸菸者,未來出現心因性休克機率較高,這些族群除要注意三高及體重外,還要留意氣溫變化。尤其心因性休克事前沒有徵兆,一旦發生心因性休克,預後不佳死亡率高達8成以上。張尚宏表示,「心臟造成的休克」的心因性休克會因心臟導致血壓無法上升,難以運送血液至身體各器官與組織,進而造成心肌梗塞、心肌炎、心臟結構缺損、藥物或毒物影響和損傷,與持續性低血壓、四肢水腫及冰冷,甚至發紺、肺部水腫造成呼吸困難、心臟停止跳動或突然失去意識。臺安醫院心臟血管外科醫師袁明琦曾在節目《聚焦2.0》指出,心因性休克的原因可能是心肌梗塞、惡性心律不整或本身有心臟瓣膜問題,如看到抱胸動作可能是心肌梗塞;胸痛一路延伸到背後的「轉移性疼痛」可能是主動脈剝離;腦中風則多半會有劇烈頭痛、突然肢體無力。袁明琦強調,最怕的是長期過勞、疲倦發生惡性心律不整,且心臟若突然「斷電」3秒會頭微暈、6秒就會昏倒,屆時就必須把握「黃金5分鐘」搶救,如家裡有常備止痛藥可以先讓患者服用與喝一點熱開水,以及將患者保持「頭低腳高」姿勢,嘗試讓下肢的循環回流到腦部,爭取搶救時間,若有AED也可盡速使用。
安倍遇刺亡/安倍晉三遭到槍擊身亡 醫曝:CPR、AED恐反效果
本文由「健康醫療網」授權報導,點此查看原始文章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8日上午在奈良市府前幫候選人站台遭到歹徒開槍射殺,送一不治身亡,享壽67歲,據現任成大醫院急診部主治醫師簡立建表示,安倍晉三這類因體幹穿刺傷造成的心肺停止,於患者到院後,若尚未失溫會立即進行開胸手術,同時提醒「勿用這2種急救方式」。曾於南加大洛杉磯外傷中心擔任臨床研究員、現任成大醫院急診部主治醫師簡立建表示,勿用這2種急救方式。(圖/達志/美聯社)據日本《NHK》報導引述日本奈良消防部門的說法,當時,安倍頸部右側流血、左胸出血,處於心肺停止狀態(OHCA),而《健康醫療網》引述曾於南加大洛杉磯外傷中心擔任臨床研究員、現任成大醫院急診部主治醫師簡立建指出,按照美國學習的經驗,遇到槍傷患者,若是體幹穿刺傷,一般醫院是無法處理的,治療準則就是盡快送往外傷中心急救,並立即啟動外傷救治小組,讓有經驗的醫師等待病患到院。由於安倍晉三因為體幹穿刺傷造成心肺停止,若到院後尚未失溫,無論是頭、頸、胸或肚中槍,就要立即進行開胸手術,因子彈可能會在體內亂竄或碎裂,無法預期體內狀況,必須開胸確認實際狀況。至於中槍倒地、心肺停止那一刻,是否該進行CPR處置,避免血液無法流至腦袋造成腦死?簡立建認為,以安倍晉三的狀況,此時使用CPR並不會讓血液回流至腦袋,甚至會讓失血更嚴重,另外,是否該使用AED(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他表示,「AED完全沒幫助!它是用於心肌梗塞等惡性心律不整的情況,千萬不要浪費時間使用AED,在美國,遇到槍傷患者,可以隨時派出直升機,盡速接到患者並送往醫院搶救,這才是搶救這種病人最好的方法」。簡立建分析,由於安倍頸部也有穿刺傷,加上頸部有動脈、靜脈、呼吸道及食道,必須緊急處理否則會立刻危及生命,「頸部是一個非常難處理的項目」,他表示當下要趕快修補,避免引發大出血死亡、引發血栓造成腦中風或血液流至呼吸道造成呼吸窘迫,而這必須靠經驗豐富的外科醫師才行。簡立建也引用了南加大洛杉磯外傷中心的調查顯示,體幹穿刺傷造成心肺停止的患者,救活率約為24%,出院率只有10%,這也凸顯不少存活患者恐因腦部缺氧、氣切和休克多時,導致多重器官損傷,他並指出,由於台灣救治槍傷經驗非常少,「可能一年遇不到1~2位」,他認為台灣對於槍傷處置應有多一些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