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不清
」 腸病毒 車禍 疾管署 台中 疫情燒肉粽事件翻版!工人修門窗失足 4樓墜落「砸中路過騎士」雙雙送醫
新北市新店區今天(25日)發生一起離奇意外。一名73歲的馮姓工人在安康路三段某公寓4樓修理門窗時,疑似不慎失足墜樓,孰料竟剛好砸中路過的機車騎士,宛如「燒肉粽」事件翻版。警消獲報趕到現場,發現馮男傷勢嚴重,意識不清;無辜遭波及的徐姓騎士則全身多處擦挫傷,均已送醫救治,事發原因仍待釐清。據了解,新北市消防局今日下午1時許接獲民眾報案,指新店區安康路三段發生意外,有民眾受傷。警消趕抵現場時,發現馮姓工人傷勢嚴重,已陷入昏迷;65歲徐姓機車騎士則全身多處擦挫傷,意識清楚,目前均已送醫救治。警方初步調查,馮男當時在公寓4樓修理門窗,疑不慎失足墜樓,剛好砸中騎車路過的徐男,詳細經過仍待進一步釐清。時間回溯到1986年3月5日凌晨,男子黃棟梁一如往常在台北市中山區新生北路一帶叫賣肉粽;當時住在附近某大樓的女子胡玉梅,被男友退婚後心情不佳,寫下遺書後從10樓住處爬上13樓一躍而下,誰知竟剛好壓到經過樓下的小販,導致黃棟梁當場死亡,而她經過急救後僅雙腳受傷,引發社會轟動,又被稱為「燒肉粽」事件。燒肉粽事件後,台灣陸續發生多起類似案件,2004年9月,台南市49歲張姓男子從23樓跳下,砸中樓下一輛轎車,造成28歲曾姓女駕駛傷重不治、張男重傷;2014年8月,台北市一名罹患精神疾病的21歲吳姓男子,從住處10樓頂樓跳樓自殺,剛好壓中正在與警衛聊天的61歲李姓婦人,雙雙慘死。◎勇敢求救並非弱者,您的痛苦有人願意傾聽,請撥打1995◎如果您覺得痛苦、似乎沒有出路,您並不孤單,請撥打1925
假代儲、真販毒!28歲男染毒淪「運毒小蜜蜂」 包裝驚見「挖呀挖」、「馬力歐」
今年初,台中市刑大偵一隊經網路巡邏發現,28歲何姓男子在網路上以「楓之谷代儲24hr」為暱稱,偽裝成手遊代儲業者實則進行毒品販賣。3月趁他進行毒品交易時收網逮人,不僅在他身上查獲市價10萬元、含83包毒品咖啡包在內的各式毒品,還發現他疑似為吸引年輕客戶,在毒品包裝上印上「小丑女」、「馬力歐」,或是網路兒歌「在小小的花園里面挖呀挖呀哇」的圖案字樣。何男警詢後被依毒品罪嫌送辦,後由台中地檢署近日偵結起訴。台中市刑大偵一隊在今年初網路巡邏時,發現一名暱稱「楓之谷代儲24hr」的網友疑似在網上從事毒品交易,經深入追查發現28歲何男涉嫌重大,即與南投縣竹山警分局成立專案小組,報請台中地檢署指揮偵辦,歷經長期跟監蒐證,今年3月趁何男進行毒品交易時實施圍捕。根據警方調查,何男因為染上吸毒惡習後入不敷出,因此鋌而走險從事販毒工作,成為俗稱的「運毒小蜜蜂」。當台中市刑大掌握何男行蹤後,發現他駕車至台中市龍井區遊園南路交易毒品,立刻前後包夾逮捕何男,並在他車上查扣第二級毒品哈蜜瓜錠20顆、第三級毒品咖啡包83包(毛重439.9公克)、K他命4包(毛重6.5公克)、1罐(毛重4.5公克)、現金58800元及手機2支等相關證物,全案偵訊後,依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移送台中地檢署偵辦。警方指出,何男被查獲的毒品咖啡包上,部分外包裝印有中國網路兒歌「在小小的花園里面挖呀挖呀哇」字樣,也有DC漫畫超級反派角色「小丑女」、日本電玩主角「瑪利歐」等圖樣,疑似以此吸引年輕人接觸毒品。台中市刑警大隊長李明道提醒,新興毒品無論是咖啡包或果汁包,經常以精美又新潮的包裝吸引年輕人目光,使用者不清楚毒品劑量與成分,可能出現心跳加速、血壓升高、心律不整及意識不清等症狀,且猝死風險極高,切勿因一時好奇而嘗試。
新北汐止驚傳「4機車連環撞」!50歲男雙腿變形、70歲婦意識不清急送醫
新北市汐止區今(24日)清晨發生重大車禍意外,4輛機車不明原因連環撞,導致4名騎士受傷,其中一名70歲婦人遭撞後意識模糊,已被緊急送往醫院救治,另一名男子則雙腿嚴重變形。據了解,該起事故發生於今(24日)清晨5時許,位於汐止區新台五路二段基隆方向路段驚傳4名機車騎士互相追撞,警消獲報後立即派員趕赴現場救援,發現4人均受輕重傷。其中,一名70歲婦人遭撞後意識模糊、無明顯外傷,被緊急送往汐止國泰醫院搶救;一名50歲男子雙腿嚴重變形、意識仍清楚,被送往基隆長庚醫院救治;另一名20歲男子則是肢體輕微擦傷,同樣意識清楚,被送往汐止國泰醫院治療,詳細事發原因仍待警方進一步調查釐清。
廂型車被撞衝對向車道翻覆!駕駛受困送醫 肇事客車竟逃之夭夭
屏東市和生路一段21日清晨,發生一起驚險車禍,1輛廂型車疑似遭1輛白色自小客車碰撞後翻覆,甚至飛越至對向車道,駕駛被困車內,情況相當危急,接獲報案後,屏東縣消防局迅速派遣救護人員前往現場處理,成功將受困駕駛救出並送往醫院治療,該肇事車輛肇逃,警方已介入追查。事故發生在上午約8點15分,當時廂型車行駛至屏東市和生路一段,疑似遭白色自小客車碰撞後,車輛失控翻覆並飛到對向車道,現場目擊者指出,翻覆的車輛車體嚴重損毀,駕駛被卡在車內,情況十分危急,消防局獲報後,立即出動救護車趕到現場,並利用液壓破壞工具成功將駕駛救出,救援人員表示,駕駛當時意識不清,但無明顯外傷,隨後被緊急送往醫院進一步治療。初步調查顯示,廂型車疑似遭白色自小客車碰撞後翻車,肇事後該白色車輛隨即逃離現場,警方表示,肇事車輛的車牌號碼和其他線索已經掌握,並將進一步追查肇逃車輛的身份,依法處理,至於受傷的駕駛,醫療單位正在進行詳細檢查,目前尚無生命危險。警方提醒駕駛人,行車過程中應保持警覺,遇到緊急情況時務必遵守交通規則,並在發生事故後負責處理,避免肇逃行為造成更大的社會危害。
公費流感疫苗擴大接種 年滿6個月以上皆可打!明年1/1開跑
根據疾管署資料顯示,近期國內流感疫情呈現緩升趨勢,預期中下旬會進入流感流行期,並在春節前後達到疫情高峰。為提升疫苗接種人口涵蓋率、發揮疫苗最大效益,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宣布,自明年1月1日起,公費流感疫苗將擴大至全民接種,民眾只要年滿6個月以上都可以接種公費流感疫苗。年輕流感重症個案 不知自己糖尿病屬高風險可打疫苗疾管署公布,上週有一例較年輕的流感重症個案為北部40多歲男性,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說明,這名個案未接種過流感疫苗,12月上旬出現嚴重咳嗽的症狀持續約2、3天,後來發生虛弱無力、意識改變的情況,經由家人送往急診就醫時已意識不清,而且有發燒、血壓偏高的情形。經過檢驗發現,這名個案血糖特別高,在這次就醫後才發現自己其實有糖尿病的問題,另外也經急診檢驗發現他有肝腎功能異常。林詠青醫師表示,這名個案於急診進行流感快篩後確定感染A型流感,醫師觀察到他呼吸特別費力,而且血壓後來有急速下降的情形,研判已有休克的狀況,因此進行插管、收治加護病房治療,並且通報流感併發重症,後續檢驗確認這名個案感染型別為A型H1N1病毒株,林詠青醫師表示,個案在加護病房住院治療第6天病況改善,並已轉出加護病房,不過可能還需要住院觀察一陣子。若從年齡來看,這名個案並未符合目前公費流感疫苗接種對象,但以糖尿病慢性病史來看,事實上這名個案可以接種疫苗來減少重症的風險。林詠青醫師也藉此個案提醒民眾,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有時可能沒有明顯症狀,除非做健檢不然不易發現,因此要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若有慢性病史其實是符合公費流感疫苗接種條件的,應盡早接種疫苗。沒慢性病年齡又不符公費? 好消息曝1月將全民接種不過,如果沒有慢性病史、年齡不符合目前公費流感疫苗接種對象的民眾也不用擔心,明年1月1日起公費流感疫苗將擴大提供年滿6個月以上的民眾進行接種至疫苗用罄為止。曾淑慧發言人表示,經過諮詢會議建議根據目前流感疫情以及疫苗接種情況等評估後,疾管署決定在明年1月1日開始擴大公費流感疫苗全民接種,有中華民國國民身分者或是持有居留證的外籍人士,只要年滿6個月以上都可以接種公費流感疫苗。屆時民眾都可接種疫苗來增強保護力、減少流感重症及死亡的風險,但曾淑慧發言人也提醒,在還未開放全民接種之前,已經符合公費疫苗接種資格的民眾還是應盡速接種,因為從接種到產生保護力大約需要2週左右的時間。
全民免費!明年元旦起「公費流感疫苗」擴大提供 所有民眾都可接種
為提升疫苗接種人口涵蓋率,同時發揮疫苗最大效益,疾管署今(17)日宣布,自明年1月1日起,公費流感疫苗擴大提供全國6個月以上尚未接種的民眾接種,目前剩餘量約96萬劑,將開放到疫苗用完為止。疾管署指出,本流感季自今(2024)年10月1日起截至12月16日,累計327例流感併發重症病例,年齡層以65歲以上長者為多(占59%);另死亡病例累積69例,死亡數為近10個流感季最高,確定病例及死亡病例均有9成以上未接種本季流感疫苗。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透露,上周最年輕的重症個案為一名北部40多歲男性,有糖尿病、就醫前不知道病史,也未接種疫苗,自12月上旬出現嚴重咳嗽症狀2至3天,後續出現虛弱、無力症狀,送醫急診發現意識不清,並有發燒、血壓偏高、血糖過高、肝腎功能異常,流感快篩確認感染A型流感,給予抗病毒藥物後,觀察其呼吸十分費力,休克插管收治於加護病房。疾管署表示,今年度公費流感疫苗,自11月1日起,已再開放第二階段無高風險慢性病之50歲~64歲民眾接種公費疫苗。疾管署統計,截至12月16日止,公費流感疫苗接種數約562.6萬人次,整體疫苗使用率約85.4%,低於去年同期(617.3萬人次),另全國65歲以上長者流感疫苗接種率為43.3%,學齡前幼兒則為60.7%,皆尚未達接種目標。對此,疾管署建議,目前全國約有4000餘家合約院所(含部分衛生所)提供接種服務,民眾可先透過各地方政府衛生局網頁、疾管署流感防治一網通、疾管家或1922防疫諮詢專線,查詢鄰近合約院所名單,並向合約院所預約,以確保可施打到疫苗。疾管署也說到,長者及幼兒是感染流感後發生重症和死亡風險最高的族群,流感疫苗雖無法完全避免感染,但確是世界衛生組織建議降低重症和死亡最有效的手段。疾管署強調,為了保護家中長者與幼兒等重要成員,呼籲民眾,儘速帶著心愛的家人,接種流感疫苗,早打早安心,若來不及在年底前完成接種,明年1月1日起,全家都可以接種,記得全家一起來接種,一起保護家中的長者與幼兒。另外,疾管署也提醒,國內流感疫情即將進入流行期,且明年農曆春節較往年提早,請民眾儘早接種,以於疫情達高峰前獲得足夠保護力。近期氣溫偏低,為防範流感衝擊,民眾除接種疫苗,應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出現類流感症狀儘速戴口罩就醫,並在家休息,減少病毒傳播機會。
出生5天男嬰患腸病毒重症 醫師提醒新生兒應注意發病前兆
國內腸病毒進入冬季後仍處於流行期,不過近期疫情出現了下降趨勢,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上一週腸病毒疫情與前一週相比下降了20%,但目前尚未脫離流行期,疫情還是近十年來同期最高。另外,上週國內新增一例克沙奇B3型腸病毒重症個案,出生後第5天就因感染腸病毒引發多種嚴重併發症,是今(2024)年最小的腸病毒重症病例,提醒民眾這段期間依然要注意腸病毒重症前兆,如果有腸病毒重症前兆應盡快就醫。5天大嬰染腸病毒克沙奇B3型 引發腦膜炎、心肌炎等上週國內新增1例腸病毒重症病例,為北部5天大的男嬰。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這名個案是今年腸病毒重症病例中年紀最小的病例,他本身沒有潛在疾病,11月中時也就是出生後第5天,出現發燒、食慾及活動力下降、尿量減少等症狀,就醫後醫師診斷疑似敗血症而收治加護病房。在住院過程中,這名個案經檢驗確定感染克沙奇B3型腸病毒,後續經醫師診斷有腦膜炎、心肌炎、肝功能異常、血小板下降、凝血功能異常等重症情形,因此判定為腸病毒重症。林詠青醫師表示,所幸個案在治療之後症狀緩解,病況也逐漸穩定,在12月上旬也就是住院約2週多,就順利康復出院。經疾管署疫調顯示,這名個案的案母在產前並沒有不適症狀,個案產後收住的醫院及產後護理之家接觸者也都沒有疑似症狀,因此目前個案的感染源還有待釐清。新生兒易染2型別 上一例克沙奇B型個案也僅7天大根據疾管署資料顯示,今年國內已累計8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感染型別分別為克沙奇A2型3例、克沙奇A10型2例,克沙奇A16型、克沙奇B3型1例、克沙奇B4型1例。林詠青醫師表示,新生兒感染腸病毒較常見的病毒型別通常是克沙奇B型、伊科病毒,像這一例5天大的新生兒個案是感染克沙奇B3型,之前克沙奇B4型的個案也是一位出生7天大的個案,新生兒若感染腸病毒可能會發燒、活動力下降、食慾不佳、躁動不安等,有些個案會出現紅疹、腹瀉、嘔吐等狀況,如果進展到重症可能會有心肌炎、肝炎、腦炎、敗血症、凝血異常等情形。5歲以下嬰幼兒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林詠青醫師提醒,應特別注意感染後孩童有沒有出現重症前兆,如果有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或麻痺、肌抽躍、持續嘔吐、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等應儘速就醫。
澎湖機車凌晨猛撞轎車!騎士狠拋空中摔車頂 頭破血流送醫搶救
澎湖馬公市17日凌晨1時許發生一起自撞事故,1名37歲高姓男子騎機車行經事發路段時,因不明原因突衝撞路邊停放的車輛,導致高男人車噴飛,重摔在轎車頂部,不僅滿頭是血還失去意識,警方獲報到場立即將他送醫搶救,詳細肇因仍待調查釐清。據了解,高男騎機車沿文明路東文往案山方向行駛,行經文明路65號前時,因不明原因突自撞路邊停放的1輛白色轎車,猛烈的撞擊力導致機車幾乎全毀,遭撞車車頭也因而凹陷,高男則狠拋至空中再重摔到車輛頂部,由於他未配戴安全帽,造成頭部外傷、顱內出血及全身多處擦挫傷,事故傳出的巨響也驚醒不少熟睡中的住戶,紛紛外出查看協助。警方表示,凌晨1時43分獲報,馬公市文明路65號前道路發生車禍,警方到場後發現是機車自撞停放轎車,騎士高男則倒在轎車頂部,頭部鮮血直流並意識不清,將他從車上搬移下來後,迅速送往三總澎湖分院搶救,由於高男傷勢過重,酒測則待抽血檢驗,藉此釐清有無酒駕情事,詳細肇因仍待交通大隊進一步調查釐清。
班上4學生腸病毒!平票「停不了課」 小一家長憂:感覺會無止盡擴散
疾管署示警,國內腸病毒疫情仍處於流行期,不可掉以輕心。有家長反映,兒子班上已有4人腸病毒,但停不停班,家長票數平票,感覺會是無止盡的擴散,讓她相當擔憂。一名家長在臉書社團《小一聯盟》表示,兒子班上兩個禮拜,已經連續4個孩子腸病毒了,兒子就是第4個,建議老師停班,老師請家長投票,結果12票對12票,感覺會是無止盡的擴散。貼文一出引起討論,不少人留言「桃園是幼兒園及國小低年級一個班一周內2名腸病毒強制停課7天,改成線上上課或下周補課」、「如果介意就自己幫小孩請假,一定會有不停班的家長,因為都沒後援還要上班沒辦法」、「我們這是規定要停的,低年級更嚴格」。疾管署提醒,國內腸病毒疫情仍處於流行期,呼籲民眾不可掉以輕心,成人外出或工作返家後,務必先更衣,摟抱、餵食嬰幼兒前,應落實正確洗手,避免腸病毒危害嬰幼兒健康;腸病毒在家庭及人口密集之場所最容易傳播例如家庭、幼兒園、安親班及托嬰中心等,籲請家有5歲以下嬰幼兒之家庭,應更加注意個人衛生、養成正確勤洗手的習慣,並時常消毒、清洗兒童常接觸的物品及玩具,另,孕婦、新生兒及幼童盡量避免與病患接觸,降低病毒傳播的機會,並請家長及教托育人員留意嬰幼兒健康狀況,一旦出現重症前兆病徵應儘速送醫治療,以掌握治療黃金時間。疾管署再次強調,5歲以下嬰幼兒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且重症病程發展快速,家中嬰幼兒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請注意觀察是否出現重症前兆病徵,如發現有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或麻痺、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請儘速送到大醫院接受治療。
老翁意識混亂!以為失智症 檢查竟是「跌倒」致慢性硬腦膜下腔出血
一位82歲邱爺爺,起初因脊椎退化安排入院手術,但住院期間,醫師發現該患者意識混亂,家屬以為是長輩失智症造成。經神經外科醫師診斷後,進一步安排腦部電腦斷層檢查,發現爺爺的腦部有「慢性硬腦膜下腔出血」的問題,經由即時手術處理後,邱爺爺也恢復原先的生活狀態。事後邱爺爺對於人、時、地也能開始清楚描述,才知道之前爺爺曾走路跌倒,不小心撞到頭而造成的症狀。頭部外傷事發久遠 以致忘記曾受傷慢性硬腦膜下腔出血的問題,在影像檢查診斷方面,經由頭部電腦斷層掃描就能分辨。中榮嘉義分院神經外科主任蔡孟洋提到,在評估慢性硬腦膜下腔出血的問診過程中能夠問出有頭部外傷病史的比例不高,大約佔1/2或1/3左右,那是因為大多這類患者本身都有大腦退化記憶缺損,或者是距離受傷日期已有一段時間,患者早已不記得,或者是顱內壓的升高而使得大腦回憶不起先前頭部受傷的病史;另外也有可能是因為當時頭部外傷的情況非常輕微,讓病人不在意,也忘記了自己過往有頭部外傷的經歷。顱骨鑿洞術治療可痊癒 殘存血水需開顱手術在治療方面,一旦確診為慢性硬腦膜下腔出血,就需要神經外科手術治療。神經外科醫師會在頭骨上面鑿洞約一至二個洞,也就是顱骨鑿洞術,需要劃開腦部切開硬腦膜,引流下面的慢性硬腦膜下腔出血。病人經顱骨鑽孔引流手術就可痊癒,而有少部分會有殘存血水或復發的患者,就需要進一步做開顱手術,將慢性硬腦膜下腔出血的內膜打開來,使大腦能夠膨脹起來,才能夠解決這個問題。長輩這些情況出現超過3週 當心是慢性硬腦膜下腔出血蔡孟洋提醒,若被延誤診斷,則有可能會造成嚴重的神經損傷甚至死亡。因此,當長輩在家中發生以下情形請多注意:頭痛、嘔吐、食慾變差、視力模糊、單側肢體乏力、步履不穩、頭暈失衡等徵象,或是記憶力喪失、步態緩慢、尿失禁,也許有失眠、日夜顛倒、精神異常表現而被認為是有失智症、知覺失調症或是疑似中風;更嚴重的情況會出現意識不清、嗜睡、昏迷,讓人懷疑有急性顱內出血的問題,其實也很有可能是發生慢性硬腦膜下腔出血,發生時間超過三週導致腦部積瘀的血塊或血水而造成上述情形。建議即早診斷、即早治療,可以讓患者生活品質提升,恢復原先的生活狀態。
天氣濕冷病患人數暴增 疾管署提醒「有7徵兆」要馬上就醫
目前時序已進入12月中,不僅氣溫降低、寒流來襲,由於陰雨的關係,天氣變得又濕又冷,這也讓醫院的病患人數持續增加。耳鼻喉科醫師張弘就在FB發文表示,近期上呼吸道疫情和腸病毒十分流行。而疾管署也表示,如果有7大重症前兆的話,應立即就醫。耳鼻喉科醫師張弘日前在FB發文表示,12月上旬開始,上呼吸道感染和腸病毒交替流行,容易引起兒童發燒、咳嗽、喉嚨痛等症狀。家長應注意孩子的健康狀況,保持警覺,尤其在公共場所要減少接觸,並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張弘醫師也提到,近日頻繁接診病童,許多學校因疫情導致小朋友停課,家長們也因此倍感辛勞。而他也提醒家長,腸病毒主要透過腸胃道與呼吸道傳播。腸胃道感染通常是經由糞口途徑,食物或水源受到污染時也可能引發感染;呼吸道則是透過飛沫傳播。因此,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至關重要。值得注意的是,酒精乾洗手對腸病毒的效果有限,醫師建議應使用肥皂徹底洗手,以有效防止病毒傳播。而根據疾管署資料顯示,1日至7日門急診就診有2萬1911人次,較前一週下降19.3%,但疫情仍處相對高點;另上週就診人次以0至4歲幼兒為主(46.0%),但是10至14歲(10.9%)近期呈增加趨勢。近四週實驗室監測顯示,腸病毒以克沙奇A16型為多,其次為克沙奇A6型、克沙奇A2型及腸病毒D68型,社區仍持續具其他腸病毒型別活動。疾管署提醒,國內腸病毒疫情仍處於流行期,呼籲民眾不可掉以輕心,成人外出或工作返家後,務必先更衣,摟抱、餵食嬰幼兒前,應落實正確洗手,避免腸病毒危害嬰幼兒健康。腸病毒在家庭及人口密集之場所最容易傳播例如家庭、幼兒園、安親班及托嬰中心等,籲請家有5歲以下嬰幼兒之家庭,應更加注意個人衛生、養成正確勤洗手的習慣,並時常消毒、清洗兒童常接觸的物品及玩具。如家中有孕婦、新生兒及幼童,應盡量避免與病患接觸,降低病毒傳播的機會,並請家長及教托育人員留意嬰幼兒健康狀況,一旦出現重症前兆病徵應儘速送醫治療,以掌握治療黃金時間。疾管署也強調,5歲以下嬰幼兒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且重症病程發展快速,家中嬰幼兒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請注意觀察是否出現重症前兆病徵,如發現有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或麻痺、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請儘速送到大醫院接受治療。
成仁高中偵探社探討校園毒品議題 視網膜提點破關關鍵
沉浸式實境闖關解謎節目《成仁高中偵探社》又有新案件,這次加入了令人心驚的校園毒品議題,節目一開場新生代演員范睿修驚喜出演,飾演昏倒在社辦的陌生同學,他神情恍惚、意識不清,追問之下才發現他有服用了神秘的「咖啡」,引發偵探社社員們的高度警覺。原來,校園中出現一個名為「聰明快閃俱樂部」的神秘組織,想加入還得通過考驗,種種跡象顯示,這一切似乎與毒品脫不了關係。偵探社社員們深入調查,卻在第一關就踢到鐵板,部分社員慘遭淘汰。而在其他社員闖關成功後,就見到了由男星黃冠智擔綱演出的神秘調酒師,他看似沉穩,卻又散發著一股難以捉摸的氣息,讓社員們與他互動時都小心翼翼。這次的角色也讓觀眾看到另外一面的黃冠智,因為角色的設定,需在學生面前展露很多層次,要細膩地去詮釋。以專業的演技呈現出專業的調酒師,但同時又是提示重要破關線索的主要角色樣貌。范睿修飾演被迷昏倒臥社團辦公室的同學。(圖/小公視提供)視網膜(右)在節目中適時提醒大家注意細節。(圖/小公視提供)突破重重關卡後,社員們獲得了俱樂部創始人劉韋辰的電話。飾演俱樂部創始人的新生代演員劉韋辰,過去以陽光暖男形象深植人心,這次卻挑戰演出將看似對學生有益實則是將毒品在不知不覺之中滲入校園的重要角色,也因為這個角色是遊走在道德邊緣的一個人,讓他為了揣摩角色做了不少功課,也在節目中將這個角色詮釋得立體有力度,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呈現。這次校園毒品滲入學生之中的案件不僅考驗社員的個人能力,在主要社員靖閔努力解謎的同時,其他社員也在外面集思廣益,預想各種可能性,展現絕佳默契和深厚情誼。而視網膜除了扮演指引者,更在關鍵時刻成為偵探社的明燈,適時提醒大家注意細節、避免落入陷阱。例如在社員們苦惱於如何解開密碼時,視網膜一句:「你們有沒有注意到...」就點醒了大家,讓他們順利找到破關關鍵。隨著劇情推進,事實浮出水面,毒品竟已入侵校園,成為學生垂手可得的東西。「聰明快閃俱樂部」以特殊的闖關方式吸引學生,並在過程中讓他們真的直接接觸到毒品,咖啡包就是最好的證明。學生們可能在不知不覺中陷入危機, 呼籲社會大眾必須更加重視校園毒品問題,保護青少年免於毒品的危害。《成仁高中偵探社》每週二晚間九點於小公視首播,公視+可同步收看,公視13台每週日晚間九點播出。
中山美穗「陳屍滿水浴缸」!台大醫曝2奪命原因:台灣也發生過
被封為「日本第一美女」的日本女星中山美穗,6日被發現倒臥在位於澀谷區住處的浴缸裡,警方獲報後趕抵現場查看,確認她已當場死亡,享年54歲,經初步調查,中山美穗可能是因「熱休克」(heat shock)導致猝死。對此,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李建璋也提醒,有2大情況恐釀「陳屍浴缸」憾事,且都曾在台灣發生過。54歲日本女星中山美穗近日被發現,離奇倒臥在自家的滿水浴缸中身亡,經警方現場勘查,並未有外力介入的痕跡,研判可能是生病逝世,初步排除刑事案件,詳細事發情況及確切死因,仍待進一步解剖相驗釐清。醫師李建璋接受《ETtoday新聞雲》訪問時表示,有2大情況恐釀「陳屍浴缸」悲劇,且均曾發生在國人身上過,第一、喝完酒或服用安眠藥後在浴缸泡熱水澡,由於此時意識不清,容易不慎溺水而亡;第二、患有心臟或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在天冷時泡熱水澡,因「冷熱溫差大」易引起心肌梗塞、中風等熱休克憾事。至於如何避免憾事發生?對此,李建璋提醒,除了應避免在飲酒或服用安眠藥後泡澡之外,天冷泡澡時水溫應控制在37度至40度之間,以降低劇烈溫差帶來的猝逝風險。
腸病毒反常冬季流行!上週急診達2.6萬人次 台大醫曝原因:免疫負債
雖然時序已經入冬,腸病毒疫情卻仍在流行期,疾病管制署昨(3)日表示,目前國內腸病毒疫情仍處近10年同期高點。台大兒童感染科主任呂俊毅指出,今(2024)年感染腸病毒的國中小學生較往年多,情況特殊,可能是因2020年到2022年間新冠疫情影響,當時幾乎沒有腸病毒侵害,許多孩子小時候沒得過,長大後也無免疫力,才出現「免疫負債」的狀況。疾管署3日公布監測資料顯示,上周(11月24日至30日)腸病毒門急診就診約2.6萬人次,和前一週持平,疫情處高點;另上週就診人次以0~4歲幼兒為主(45.8%)但惟5~9歲(37.3%)及10~14歲(10.4%)占比近期呈增加趨勢。疾管署也說,近4週實驗室監測顯示,腸病毒以克沙奇A16型為多,其次為克沙奇A6型、克沙奇A2型及腸病毒D68型,社區仍持續具其他腸病毒型別活動,而今年已累計7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其中5例為未滿1歲幼童。副署長曾淑慧表示,上週全台停班課數有420班,分別為國小32班、幼兒園307班、其他81班,再創5年最高;目前預估腸病毒疫情會在12月中旬達到高峰,單週就診可能上看3萬人次,直到明年1月中下旬才有機會脫離流行期。呂俊毅則說明,以往腸病毒多是夏季到初秋流行,因此常有「夏季才會流行」的迷思,實際上腸病毒全年都可能感染,但今年較特殊,冬季疫情高峰比起夏天時的高峰還高,且個案數更是10年來最高。呂俊毅解釋,腸病毒並非腸胃炎病毒,該名稱主要是因為它是於腸道複製的病毒,但通常腸道症狀不明顯,切勿以為沒有腸道症狀就不是腸病毒。他說,今年腸病毒的重症個案數偏少,大小孩感染在過去經驗也比較不會引發重症,但當個案數增加時,重症仍有可能增加。對此,疾管署強調,5歲以下嬰幼兒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且重症病程發展快速,家中嬰幼兒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請注意觀察是否出現重症前兆病徵,如發現有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或麻痺、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請儘速送到大醫院接受治療。
駕駛開車到一半睡著插進對向車道 竟因吸「喪屍菸彈」嗨到昏迷
基隆市38歲江姓男子2日上午駕車行經愛三路時,車輛突然逆向開進對向車道,更險先撞上對向來車,而江男在駕駛座上昏睡,警方獲報後到場處理,並在江男車上找到俗稱喪屍菸彈的二級毒品依托咪酯,全案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及《刑法》不能安全駕駛罪,移送基隆地檢署偵辦。根據監視器畫面,江男駕駛的白色車輛於上午9時許行經愛三路,突然逆向偏往對向車道,對向計程車即時剎車才避免衝撞,而江男車輛嚴重阻擋車流,警方獲報後連忙處理。而員警到場時,江男仍持續昏睡,警方連續敲窗才勉強清醒,且江男當時意識不清,還鬆開剎車導致車輛往前,所幸警方已用警用機車擋在前方,並未造成人員受傷。江男一開車門,警方隨即聞到濃重煙味,並在其車上查獲電子菸和吸食完畢的菸彈,經檢測後確認菸油內呈卡希同陽性反應,確認其為二級毒品依托咪酯,全案《毒品危害防制條例》及《刑法》不能安全駕駛罪,移送基隆地檢署調查。基隆市警方表示,後續也將全力追查毒品來源,並提醒民眾,政府已將依托咪酯類毒品(俗稱喪屍菸彈)正式公告列為第二級毒品,施用後將導致神情恍惚、動作遲緩,無法安全駕車,呼籲民眾切勿以身試法,警方會持續全力掃蕩及壓制新興毒品,以維市民安居樂業之生活空間及社會治安。
號稱一個月瘦10公斤!35歲女子吃減肥藥「全身抽搐」 醫師:電解質平衡被打破
減重專科醫師陳威龍近期分享一起個案,一名35歲女性患者在半年前因減重停滯感到沮喪,後聽從同事推薦購買了一款宣稱「一個月可瘦10公斤」的減重藥物並自行服用。一週後,患者開始出現嚴重嘔吐、腹瀉、食欲不振,隨後更是頭暈、精神恍惚,全身無力,最終被家人發現倒在臥室內,意識不清且肌肉僵硬抽搐,緊急送往急診。陳威龍醫師在FB粉絲專業發文表示,該名女患者被送醫經血液檢查後,發現患者的電解質多項異常,包括低血鉀(2.6 mmol/L,正常3.5-5.0 mmol/L)、低血鈉(128 mmol/L)及低血氯,並出現代謝性鹼中毒。心電圖檢查也顯示異常,疑似因嚴重低血鉀所引起。根據患者的症狀和血液檢查,陳威龍醫師推測他所服用的減重藥物可能含有大量的「利尿劑」和「瀉藥」,這些成分導致身體過度排出水分和電解質,進一步引發嘔吐、嚴重脫水及電解質失衡,最終造成代謝性鹼中毒並引發癲癇。經過兩週多的住院治療,患者才順利出院。後續該名患者在出院後,就帶著醫院厚厚的出院病歷摘要來找陳威龍醫師求診。陳威龍醫師也向他分享正確的減重觀念。首先,正確選擇食物種類及營養素比例至關重要,減重並非僅靠少吃就能達到效果,過度節食反而會讓身體認為面臨饑荒,導致基礎代謝下降,脂肪傾向於囤積不分解。因此,選擇合適的食物和調整營養素的比例才是減重的關鍵。其次,充足的睡眠和減壓同樣重要。睡眠不足和過大的壓力會導致皮質醇過度分泌,進而影響血糖波動和胰島素的分泌,這些都容易造成脂肪囤積。此外,壓力過大也容易引發補償性進食,導致熱量攝取過多,因此學會自我減壓對控制體重至關重要。最後,合理的減重速度才能持久。過快的減重方式容易造成肌肉流失、營養不良和免疫功能失調,這些都是造成減重停滯的主要原因。而穩定漸進的減重速度則有助於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是避免復胖的關鍵所在。陳醫師強調,減重就像登山,有時坡度陡峭、有時平緩,但只要目標明確,持續努力,終將到達目的地。後經過兩個月的飲食和生活調整,加上運動的配合,這位女性患者成功減重8公斤。陳威龍醫師希望藉此提醒大家,減重應以健康為前提,選擇正確的方法才能達到持久的效果,避免因不明藥物而引發的健康風險。
35歲女想減重!「亂吃1物」送急診 癲癇發作嚴重恐喪命
現代許多人為了保持身材,有時候會選擇比較極端的方式減肥,醫師陳威龍就分享,自己曾遇到一名35歲女子,因為減重停滯服用一款不明的減重藥物。結果,1週後竟出現重嘔吐、腹瀉、精神恍惚,且全身無力,被家人緊急送往急診,發現她發生代謝性鹼中毒併發癲癇,住院治療2個多星期才痊癒。陳威龍醫師近日在自己的Facebook粉絲專頁「陳威龍醫師|從急診到減重,走過慢病的體能大叔」中發文,表示他曾遇到一名35歲女性患者,在減重期間因為體重停滯,之後便服用一款號稱1個月可以瘦10公斤,來路不明的減肥藥物。結果女患者服用藥物1週後,出現嚴重嘔吐、腹瀉和食欲不振,接著頭暈、精神恍惚,且全身無力。後來被家人發現意識不清,全身抽搐、肌肉僵硬倒在臥室內,緊急送到急診治療。經過血液檢查,發現女患者的電解質多項異常,低血鉀(2.6 mmol/L,正常3.5-5.0 mmol/L)、低血鈉(128 mmol/L)、低血氯,並出現代謝性鹼中毒,心電圖檢查也顯示異常,疑似因嚴重低血鉀所引起。陳威龍透露,根據症狀及血液檢查推測,女患者吃的減重藥物可能含有大量的「利尿劑」和「瀉藥」,這些藥物會過度排泄體內的水分和電解質。電解質失調導致嘔吐,更進一步惡化電解質的平衡合併嚴重脫水,因而造成代謝性鹼中毒併發癲癇,最終住院兩個多星期才順利出院。陳威龍最後也分享3個正確減重的觀念,包括「選擇正確的食物種類和比例」、「充足睡眠與減壓」以及「合理的減重速度才能持久」。鼓勵民眾「減重的過程就像登山,有時坡度陡峭、有時平緩,千萬別灰心沮喪,健康的減重之路,可能需要多一點時間,只要目標明確,一定會到達目的地。」
腸病毒單週逾2.6萬人就醫!「2族群」人數暴增 羅一鈞示警:流行到明年
疾病管制署(下稱疾管署)今(26日)表示,國內腸病毒疫情仍處流行期且持續上升,第47週(11月17日至11月23日)門急診就診計26,077人次,較前一週(22,720人次)上升14.8%。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說明,目前預估疫情高峰在12月中旬、單週上看3萬人次,預計要到1月中下旬才會脫離流行期。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第47週門急診就診計26,077人次,疫情呈上升趨勢, 另上週社區定點醫師反映國小生及國中生腸病毒個案增加,症狀雖仍以手足口症、疱疹性咽峽炎為主,但常發燒不明顯、手腳卻有明顯紅疹。疾管署指出,上週腸病毒門急診就診人次雖仍以0至4歲幼兒為主(46%),但5至9歲占比(38%)和10-14歲占比(10%)近期持續增加,且5-9歲和10-14歲就診人次增加快速,單週分別增加17%和22%,高於0-4歲增幅(12%),與定點醫師反映國中小生個案增加之觀察一致,呼籲國中小校園仍需加強學生洗手措施,以防範腸病毒威脅。另近四週實驗室監測顯示,腸病毒以克沙奇A16型為多,其次為克沙奇A6型及克沙奇A2型,其他克沙奇A型及腸病毒D68型等亦持續於社區活動,疫情傳播風險持續。今年累計7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分別感染克沙奇A2型3例、克沙奇A10型2例,克沙奇A16型及克沙奇 B4型各1例,其中5例為未滿1歲幼童,籲請民眾留意孩童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疾管署提醒,腸病毒感染者在發病前,喉嚨與糞便就有病毒存在,此時就有傳染力,在發病後1週內傳染力最高,且可持續隨著糞便排出病毒,時間可達8到12週之久,因此痊癒後仍應繼續注意個人手部衛生,避免將病毒傳染給嬰幼兒。此外,酒精對於腸病毒之毒殺效果有限,建議可使用濃度500 ppm的消毒水(10公升清水+100毫升含氯漂白水)進行一般環境消毒,調配時應穿戴防水手套、口罩及圍裙,並注意居家、學校環境的通風及定期清潔與重點消毒,於流行期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疾管署再次強調,5歲以下嬰幼兒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且重症病程發展快速,家中嬰幼兒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請注意觀察是否出現重症前兆病徵,如發現有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或麻痺、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請儘速送到大醫院接受治療。
高雄湖內民宅「債務糾紛引爆槍擊案」! 1人傷重不治、1人搶救中
高雄湖內區正義一路巷內一處民宅,今(22日)凌晨驚傳1起債務糾紛引發的槍擊案,最終導致3人中彈送醫,其中1人仍在加護病房搶救中,另1人則傷重不治。不過涉案槍手仍在逃,警方目前已鎖定身分進行追查,同時在案發現場查扣1把手槍、1枚彈殼,以及毒品該起槍擊案發生在湖內區正義一路巷內一處民宅。據悉,案發當時林男為了討8萬元債務,因此找來周男及林女,於今天(22日)凌晨0時許,一同前往討債。而46歲的賴姓男子則駕駛自小客車返家,並同上述3人進屋後連續開槍。過程中,32歲周姓男子左胸中彈、另名44歲蘇姓男子腹部中槍,兩人皆意識不清送醫搶救,稍早蘇男已傷重不治;而37歲林姓男子則是被球棒打傷,且右手中彈,但意識清楚。警方獲報後到場處理,封鎖現場並進行採證,當場查扣1把手槍、1枚彈殼,以及毒品;開槍的賴男犯案後則逃離現場,目前警方仍在持續追查中,至於實際案發原因為何,仍待進一步釐清。
腸病毒來到最高點「上周就醫破2.2萬人」! 疾管署:12月底才脫離流行期
疾病管制署19日表示,國內腸病毒疫情仍處高原期,腸病毒傳染力強,無論成人、小孩都有感染風險,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第46週(11月10日至11月16日)門急診就診計22,313人次,較前一周21,289人次上升4.8%,且為10年同期最高,而最新全國停課統計為單周329班,也高於過去4年同期,目前預計12月底才會脫離流行期。疾管署表示,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第46週(11月10日至11月16日)門急診就診計22,313人次,較前一週(21,289人次)上升4.8%,疫情呈上升趨勢且處高原期,近四週實驗室監測顯示腸病毒以克沙奇A16型為多,其次為克沙奇A6型,其他克沙奇A型及腸病毒D68型等亦持續於社區活動,疫情傳播風險持續。今(2024)年累計7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分別感染克沙奇A2型3例、克沙奇A10型2例,克沙奇A16型及克沙奇B4型各1例 ,其中5例為未滿1歲幼童,籲請民眾留意孩童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疾管署提醒,大多數成人感染腸病毒後症狀不明顯或僅有類似感冒症狀,容易因一時忽略而造成家中嬰幼兒感染,最有效的預防方法為使用肥皂或洗手乳勤洗手,並維持良好衛生習慣。惟時序入冬後,天氣轉冷,可能影響孩童落實肥皂洗手的意願,提醒家長及教托育人員協助教導孩童正確洗手,降低腸病毒傳播風險。疾管署說明,腸病毒在家庭及人口密集的場所最容易傳播,提醒大人出外返家後,務必先更衣,在摟抱、餵食嬰幼兒前,應以肥皂正確洗手,並時常清洗及消毒幼兒常接觸物品及玩具,以降低嬰幼兒感染腸病毒的機會。家中幼兒如感染腸病毒,應在家休息並避免與其他幼兒接觸或至人口密集公共場所,以降低交叉感染的機會,並請留意幼兒健康狀況,一旦出現重症前兆病徵應儘速送大醫院治療,以掌握治療黃金時間。疾管署再次強調,5歲以下嬰幼兒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且重症病程發展快速,家中嬰幼兒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請注意觀察是否出現重症前兆病徵,如發現有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或麻痺、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請儘速送到大醫院接受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