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皮膚炎
」 玫瑰斑玫瑰斑反覆復發?「玫瑰斑生活日記」 助患者找出復發誘因
每年四月是國際玫瑰斑月(Rosacea Awareness Month),為了強化民眾對玫瑰斑的認識與了解,台灣青春痘暨玫瑰斑協會(TARS)特別發起「玫瑰斑生活日記」,鼓勵病友記錄每天的生活細節與皮膚情況,幫助找出復發誘因並協助患者遠離玫瑰斑反覆發作的困擾。活動中邀請到知名藝人李懿分享她的親身經歷,呼籲民眾重視玫瑰斑復發的問題,並提倡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以確保治療效果能夠更加持久、穩定。根據台灣青春痘暨玫瑰斑協會理事長邱品齊醫師表示,玫瑰斑是一種慢性皮膚炎,其症狀包括反覆或持續地泛紅、發熱、丘疹、膿皰、搔癢、乾粗與血管擴張等,而女性的發生率更是高於男性。記錄生活日記 有助找出因人而異的復發因素「玫瑰斑生活日記」的推出除了得到皮膚科專科醫師的廣泛支持,長庚醫院皮膚部的王芳穎醫師同時表示,除了避免生活中的刺激因素外,建立生活日記的記錄習慣也是改善玫瑰斑問題的一個重要步驟,因為玫瑰斑的誘因因人而異,養成執行生活日記的紀錄會有助於找出專屬於自己的復發原因。「健康行為」被打槍?關鍵在於找出影響肌膚波動的誘因此外玫瑰斑宣導大使、知名主播劉涵竹也分享了她的親身經歷,身為資深玫瑰斑患者劉涵竹指出,日常認為的健康行為,例如有氧運動、泡熱水澡等,很可能會誘發玫瑰斑的復發,因此患者需要慎選生活方式、避免誘發因子,並持續關注自己的皮膚狀況。最後邱品齊理事長表示,玫瑰斑是一種慢性皮膚病,需要長期抗戰,但患者無需過度緊張,重要的是要有耐心、遵循醫囑的治療;若有復發情況,及時就醫並找出病因、調整治療方案,是預防復發的關鍵。為了進一步提升對玫瑰斑的認識,台灣青春痘暨玫瑰斑協會還將在台北、台中舉辦玫瑰斑衛教巡迴講座,邀請專業醫師提供正確的衛教訊息,包括玫瑰斑的常見症狀、基本治療以及日常保養,歡迎有臉紅困擾的民眾報名參加。
生理期狂冒痘痘 營養師「4招飲食撇步」戰痘:這個是關鍵
長痘痘是許多人的惡夢,營養師張語希在粉專指出,有時候生理期前容易冒痘,其實和賀爾蒙也有關係,月經前黃體素、雌激素下降是關鍵因素。她列出4招飲食撇步,教大家怎麼吃來對抗惱人的痘痘。第一,補充鋅類食物。張語希表示,適度攝取鋅類食物有助於皮膚組織蛋白質合成,包括牡蠣、蝦子、花生。第二,補充無糖豆漿。張語希說明,大豆異黃酮可以補充微弱的雌激素,調節雌雄激素的分泌,減緩皮膚出油、長痘痘。第三,少吃GI(升糖指數)飲食。張語希指出,高GI飲食會導致油脂分泌更多、粉刺增加,而這類食物包括巧克力、蛋糕、炸物。第四,補充Omega-3脂肪酸。張語希提到,Omega-3脂肪酸可有效對抗發炎,預防青春痘生長,包括亞麻仁油、鮭魚、鯖魚。另外,有人疑惑,肌膚保濕不足才會長痘痘?對此,食藥署指出,保濕產品的使用必須適量,更重要的是要選對適合自身膚質的產品,別聽信廣告效果濫用保濕產品,避免造成皮膚毛孔堵塞;此外,過度擦保濕甚至會引發皮膚過敏,尤其是對某些成分敏感的人,長期使用可能會導致慢性皮膚炎。食藥署提醒,民眾在保養肌膚時,須依個人膚質挑選適當產品,並適量使用,若有痘痘的困擾,應先找皮膚科醫師診治。
女主播滿臉紅腫厚重底妝都遮不住! 就醫竟發現全臉布滿蟎蟲
4月為國際玫瑰斑月(Rosacea Awareness Month),主播劉涵竹坦言自己長年苦惱於皮膚紅腫,即使厚擦底妝、使用昂貴乳霜也沒用,就醫檢測竟發現自己臉上有17隻「蠕形螨蟲」,經過治療終於找回好肌膚!台灣青春痘暨玫瑰斑協會理事長邱品齊表示,「酒糟肌」跟「喝酒」無關,正確名稱應為「玫瑰斑」,呼籲民眾積極面對,及早檢測與治療預後更佳。邱品齊表示,玫瑰斑(Rosacea)俗稱酒糟,不少民眾聽到「酒糟」時,誤以為此病跟「喝酒」有關;而且當病友得知無法根治,心情就很「糟」,容易產生心理壓力以及醫病溝通上的誤會。臉上紅腫癢大爆炸 層層化妝遮掩皮膚問題擔任玫瑰斑宣導大使的劉涵竹透露,多年來一直以為自己是弱敏肌或是過敏,每當氣候變化或是曬太陽、吃刺激性食物,她就會臉紅大爆炸,而且久久不會退散。讓需要站在鎂光燈前的她十分困擾,只能依靠層層厚重的底妝與遮瑕膏掩蓋紅腫,但卸妝後,紅腫癢的問題變本加厲,造成惡性循環,即使擦上數萬元的貴婦乳霜,膚況依然無起色,令她非常苦惱。至專業皮膚科檢查後,劉涵竹發現自己臉上竟然有17隻「蠕形螨蟲」!讓平時十分注重清潔的她難以置信,居然會有肉眼不可見的蟲在她的皮膚表面蠕動爬行。經過配合醫囑治療,「蟲蟲危機」終於解除。女性人數為男性3倍 先「驗蟲」後「殺蟲」臺安醫院皮膚科主任曾德朋指出,玫瑰斑是一種慢性皮膚炎,臉部會出現反覆或持續泛紅、發熱、丘疹、膿皰、搔癢、乾粗與血管擴張等症狀。女性發生人數為男性3倍,原因包含先天基因(體質),或是後天外在因素的刺激,像是日曬、過度清潔、吃辛辣刺激性食物、飲酒、喝熱飲,處於悶熱的環境或是泡湯、三溫暖,皮膚狀況就可能惡化。知名皮膚科診所院長周宛儀提醒,門診經驗顯示大約8到9成的玫瑰斑患者,都有臉上蠕形蟎蟲超標的狀況。因肉眼無法觀察是否超標,建議患者先進行檢測,以顯微鏡檢查才能準確判別臉上蠕形螨蟲數量是否超標。「我的臉上居然有蟲」乍聽之下很可怕,但邱品齊說明,其實蠕形蟎蟲是臉上常見的共生寄生蟲,住在易出油的毛孔、睫毛根部、眼周腺體、頭皮等部位,若沒有反應不需特別處理,蟲量超標才使用藥膏治療。而且現在治療效果越來越好,3個月的療程可維持約3年的健康皮膚,國際上也新增許多治療方法,例如新型藥膏可使用,還有肉毒桿菌可退紅、雷射手術可去除血管,加上日常保養盡量少跟陌生人貼臉接觸,避免使用飯店的毛巾擦臉,家中寢具定期更新,都能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質。
「玫瑰斑」折磨30年!美魔女只敢躲家裡 淚訴:能好,吃大便也願意!
48歲的林小姐在青春期時發現自己的皮膚很容易泛紅、同時感覺熱燙,一直以為自己是敏感肌膚,甚至有醫生診斷她是脂漏性皮膚,於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林小姐常常使用類固醇敷在皮膚上,也造成皮膚越來越薄。林小姐為了讓皮膚變好,砸下許多錢購買保養品、也做了許多醫美療程,甚至還有美容師建議幫她「放血」,好改善臉上泛紅的情況。但情況始終沒有好轉,當臉上症狀大爆發的時候,許多路人會用怪異的眼神盯著林小姐看,讓林小姐越來越不想出門,也因為陽光會讓臉上的症狀更嚴重,林小姐甚至沒有一張跟孩子在陽光下的合照,讓她相當無奈,這樣痛苦的日子持續了34年,林小姐甚至表示「如果能治好,叫我吃屎都願意!」幸好後來終於找出林小姐的病因是玫瑰斑,在除去臉上100多隻蠕形蟎蟲後,短短3個月就解決林小姐30多年的痛苦。每年4月是國際玫瑰斑月,台灣青春痘暨玫瑰斑協會將在北中南舉辦衛教巡迴講座。(圖/張雅淳攝)每年4月是國際玫瑰斑月,台灣青春痘暨玫瑰斑協會理事長邱品齊院長表示,玫瑰斑過去被稱為酒糟,容易被誤解與喝酒相關,所以近年來逐步用玫瑰斑取代酒糟這個名稱。臺安醫院皮膚科曾德朋主任表示,玫瑰斑是一種慢性皮膚炎,臉部會反覆或持續泛紅、發熱、丘疹、搔癢等,女性患者是男性的3倍,患病原因包括天生體質、後天刺激如日曬、過度清潔等。真心皮膚科診所周宛儀院長補充,門診經驗顯示大約8-9成的玫瑰斑患者,都有臉上蠕形蟎蟲超標的狀況,需要透過顯微鏡檢查才能確認,其實大多數人臉上都有蠕形蟎蟲,但數量超標才會有症狀發生,可透過擦蠕形蟎蟲藥膏來治療。擔任玫瑰斑宣傳大使的主播劉涵竹,也是30多歲才發現自己是玫瑰斑病友,以前一直都認為是自己肌膚太敏感,直到醫生告訴她臉上有蠕形蟎蟲,才終於找到解決的方法,她也期待用自己的經驗呼籲玫瑰女孩們,快與皮膚科醫師諮詢並確認問題,才能真正對症下藥。
乾癬未爆彈2/自認皮膚無恙中斷回診 妙齡女竟眼睛流膿
正值花樣年華的陳小姐任職於保養品公司,某日發現身體開始出現紅、癢、脫屑的問題,前往醫院求診後便馬上被確診為乾癬。在配合幾次治療後,紅腫癢的問題逐漸緩解,病灶的部分也能靠衣物遮蔽,考量到回診總是需要與公司告假,事業心重的她便疏於治療。沒想到1年前,陳小姐早晨起床後都感到全身僵硬,且僵硬感越來越明顯,而每天下班總是膝蓋痠痛,甚至出現視力模糊的問題。原以為只是工作太過勞累,沒想到病況日漸嚴重,不僅眼睛開始流膿,皮膚病灶也越發明顯,嚇得她趕緊回診。才發現,原來那些她以為是工作壓力造成的痠痛與視力模糊,竟是乾癬體內發炎引發的乾癬性關節炎與虹膜炎。臺灣乾癬暨皮膚免疫學會理事長蔡呈芳教授指出,乾癬屬於免疫疾病的一種,也是全身性慢性發炎的疾病,患者不但有外顯的皮膚症狀,連頭皮、指甲都可能有乾癬,更面臨從頭到腳的共病風險,但許多病友就如同陳小姐一般,只認為是皮膚症狀,輕忽其他併發症。林口長庚醫院皮膚科副教授級主治醫師黃毓惠說,乾癬是無法痊癒的疾病,採取正確的治療方式後,才能抑制疾病持續惡化。傳統治療以類固醇及口服藥物為主,但目前健保已給付生物製劑,相較於傳統治療可以直接抑制發炎反應效果更精準。黃毓惠醫師指出,醫師在為病人設計療程之前,會根據患病面積將病情分為輕度、中度及重度三個等級。輕度是指病灶範圍小於全身面積3%,中度是指病灶範圍占全身面積的3~10%,而重度則是病灶範圍大於全身面積的10%。以治療的原則來說,中度以及嚴重型的乾癬患者,一開始會提供照光以及口服藥治療,若患者已經合併乾癬性關節炎,這些治療僅能控制關節的疼痛,對於關節的破壞本身並無任何幫助。黃毓惠醫師補充,生物製劑能標的免疫系統的特定環節以達到治療目的,不僅能改善皮膚症狀,對於共病的發生也可能到預防的效果,有助於延緩關節破壞,減少關節變形的機率。此外,生物製劑對於肝腎負擔也較小,安全性相對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