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箋
」 健保 健保署 調漲 衛福部 藥品康芮來襲各地傳災情 民眾遺失健保卡能「例外就醫」
因應強颱康芮颱風造成部分區域災情,可能有民眾無健保卡但需要就醫情事,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表示,將請各特約醫療院所協助以「例外就醫」方式,提供醫療服務。醫療院所受理民眾因颱風無法持健保卡就醫,請於「全民健康保險特約醫療院所例外就醫名冊」上填寫就醫日期、就醫類別(門、住診)及就醫民眾相關資料後,即可提供以健保身分就醫。另外,民眾健保卡如因颱風毀損或遺失,可申請免費換發新卡。請於健保卡申請表上註明「康芮颱風受災」,就近到各地郵局或透過當地戶政事務所(限本國籍)、部分公所(可現場製卡之公所)及健保署各服務據點,申請免費製發健保卡,如有任何疑問,請撥打健保署諮詢專線,市話請撥打0800-030-598 或 4128-678(不須加區域碼),手機請改撥(02)4128-678洽詢。健保署表示,民眾如因風災遺失健保卡,仍可持慢箋至藥局領藥,請藥局以例外就醫處理。如因領藥期間的最後一天,又恰逢風災停止上班,健保署表示,領藥末日可順延至風災過後第一個上班日,其後之處方箋仍可依期限領藥,如有用藥疑問請回診與醫師討論,以達最佳治療效果。
台灣335萬慢箋長者 逾半有多重用藥問題
台灣2018年進入高齡社會,明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健保署統計資料顯示,國內門診處方28天以上慢箋的長者,從2018年的256萬人,2023年增至335萬人。其中,使用至少5種藥品者從130萬人增至178萬人,增加了36.9%。健保署統計,國人使用至少5種藥品者,2018年至2023年,占率從51%提升至53%,即每兩名領有慢箋的長者,就有1人有多重用藥問題。進一步分析去年335萬慢箋長者使用的藥品,降血脂藥最多,達54%,180萬人使用。其次依序為治療高血壓、心臟衰竭及糖尿病的腎素-血管收縮素(51%),以及抗凝血藥(34%)、糖尿病藥(34%)及降血壓的乙型阻斷劑(30%),都是慢性病用藥。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鍾伯欣指出,人口老化、醫學進步下,病人年紀一定是越來越大,面臨的問題也相當多。他舉例一名心臟科病人,還需到腎臟科、內分泌科、腸胃科、神經內科、精神科就醫,6科必須回診,無法一天看完,得分散在一周或一個月內,平均一科開立5種藥,領取的藥物共達20~30種。台北市藥師公會顧問、前理事長張文靜分析,多重用藥是高齡社會一定的趨勢。年紀大、患有糖尿病的人,若沒有照顧好,可能會併發腎臟、心血管問題,一些長者因腎功能不佳,沒辦法吃太多蛋白質,將會導致肌肉不足、活動減少,但若都吃澱粉,又會造成血糖問題。張文靜進一步舉例,另一些長者牙齒不好,無法咀嚼,只能吃糊狀食物,長期下來不僅營養不足,還會連帶影響腸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年紀越大,健康狀況通常都會越不好,國健署、健保署必須聯手,從營養、運動的方向來改善。
處方箋大變革!藥局遭公審「1顆4元太貴」 蘇一峰嘆:變相鼓勵囤便宜藥
藥品處方箋制度將大變革!衛福部健保署規畫,從今年10月起,預計先從牙醫診所試辦,針對開立藥品處方箋時,若醫師於藥品後方註明「不可替代」字樣,必須說明原因,如果沒有說明,則可視為「可以替代」,而半年後再將藥品處方箋正式改為「成分名」。對此,胸腔科醫師蘇一峰就質疑,此舉等於直接鼓勵藥局,去囤貨最便宜的台廠同類藥品。蘇一峰昨日(7月31日)於臉書上傳某網友在社群平台公審藥局的截圖,發文指出,「蘇醫師說,衛福部把處方箋改成同成分藥品都可以,就是鼓勵藥局囤貨最便宜的藥!有人覺得蘇醫師危言聳聽,我覺得是你不瞭解台灣人」。蘇一峰進一步說道,「許多台灣人對於醫療的花費斤斤計較,去買需要醫師處方的指示用藥,一顆藥4元都可以上網靠北了!台灣人還會回到店裡面嗆聲喔!教藥局怎麼做人!上網公審!請問有腦袋的藥局,要進貨成本便宜的藥品還是貴的藥品?」而從截圖裡可以看出,該名網友於「靠北天母幫」透露,自己上週去巷口藥局買肌肉鬆弛劑,一排10錠40元;過幾天至別間藥局十,卻發現同樣的藥品,一排10錠只要20元,他隨即氣得跑回巷口的藥局理論,女藥師則以「我們就是這個價錢,不滿意就去別家買」回覆,而該名網友也於文末感嘆「我決定連慢箋都去別家領藥」。蘇一峰質疑變革是在變相鼓勵藥局囤貨便宜藥。(圖/翻攝自臉書/蘇一峰)另外,蘇一峰也提到,「未來處方箋改成同成分的藥品都可以的話,就是變相鼓勵使用最便宜的藥品」,並表示根據美國經驗,自從改成處方箋同成分的藥品都可以,仿製藥學名藥比例從4、5成一路攀升,到2022年更有91%的處方箋藥品都是使用便宜的仿製藥,讓他不禁直呼「人性主導醫療品質的走向」。
又「藥」漲!金十字胃腸藥下月漲價10% 張國周、斯斯恐跟進
「普拿疼」近期開出第一槍,本月起止痛系列漲價9~20元,藥界擔憂引發其他產品齊漲。藥師透露,本月起,營養品「亞培」安素已因調整配方而喊漲,每箱多出100多元,另知名胃散「金十字胃腸藥」將在下月漲價,預計漲10~15元。而「張國周胃散」、「斯斯」、「普拿疼」伏冒系列也被視為接下來將漲價的品項。藥師沈采穎指出,台灣胃散市場中,「金十字胃腸藥」有市占率約有2~3成,而「張國周胃散」則佔4~5成左右,是國人最常使用的兩大品牌。其中,「金十字胃腸藥」目前售價介於130~150元之間,預計將在下月漲價8~10%,將多出10~15元,而「張國周胃散」未公布,預計也會漲,但尚未公布。她特別提醒民眾,胃潰瘍、胃食道逆流者,都不適合吃胃散,應選擇其他藥物。繼「普拿疼」止痛系列喊漲後,不少藥界人士都認為,「斯斯」也可能跟著漲價。沈采穎預估,斯斯的漲幅約將落在8%左右。今年冬天,若呼吸道疫情升溫,「普拿疼」伏冒系列也可能漲價。除藥品,知名營養品「亞培」安素(葡勝納以外的品項)因調整配方,本月起也調整為新售價。每箱原本是1700~1800元,增加100多元後,每箱約介於2000元上下。「物價問題,什麼都在漲」。沈采穎指出,健保點值過低的問題,導致專業人員的付出打折,以1000張處方,一半一般處方箋、一半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為例,若打8折,一個月就少了1萬4000元收入。社區藥局慢箋多,少的錢更多,呼籲政府應正視點值問題。
慢性病患用藥不能停!慢箋拿藥卡到過年怎麼辦? 符1條件可提前10天領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報導】過年假期即將到來,在期待放假的同時,慢性病患者也要提前做好準備,由於醫療院所在過年期間多會減診或停止門診、藥品調劑服務,健保署提醒,春節期間持有慢性處方箋的民眾應提前領藥安心過好年。而健保署也援例放寬規定,今年民眾可提前於春節前10天,領取下個月處方用藥。另外,由於呼吸道傳染病疫情持續升溫,為兼顧春節期間就醫需求,疾管署也祭出獎勵方案,鼓勵醫療機構開設呼吸道傳染病特別門診,分流病人避免急診壅塞。健保署放寬領藥規定 慢箋領藥卡過年可提前10天領「慢性病連續處方箋」指的是醫師開立給病情穩定的慢性病患之長期用藥處方箋,根據《全民健康保險醫療辦法》規定,「慢性病連續處方箋」效期是依醫師實際處方給藥日數計算,最多90天,並分次調劑,每次給30天以內的用藥量。健保署署長石崇良表示,原本持有慢性病連續處方箋領藥的民眾,必須於上次給藥期間屆滿前10天內,才可憑原處方箋再次領取下一個月的用藥,不過為避免持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的民眾於過年期間用藥中斷,因此健保署放寬規定。若民眾上次(上個月)給藥天數的最後一天(藥吃完的日期),落在春節期間113年2月8日至113年2月14日者,可提前於春節前10天即113年1月29日(含)起,回診由醫師開立處方箋,或持慢箋領取下個月藥品。因應呼吸道傳染病疫情 鼓勵設置呼吸道特別門診另外,由於初一至初三(2月10至12日)醫療機構開診率低,又為呼吸道傳染病急診就診人次高峰,為兼顧呼吸道傳染病病人就醫需求及急重症醫療品質,疾管署公布,若急救責任醫院於初一至初三期間,每日開設至少2診呼吸道傳染病特別門診(含兒科特別門診),非兒科每診次可獲1萬元,兒科則可獲1.5萬元,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強調,此計畫並非強迫,如果醫院決定以醫院人力休息為優先疾管署也尊重,基本上是希望初一到初三診所最容易休息的時候,能做分流,避免呼吸道症狀病人都湧往急診導致醫療壅塞,甚至使急診有院內感染的情形發生。目前,疾管署已函文給各縣市衛生局及醫療院所,由衛生局陸續收集願意加入獎勵方案的醫院名單,預計1月29日會統計完畢,各縣市衛生局將於1/29前回報配合開設呼吸道傳染病特別門診醫院家數,並公布相關就醫資訊於衛生局外網。
領藥時間卡到過年怎麼辦? 1月29日起可提前回診拿取下月藥品
今年的農曆春節假期快要來臨,能夠放7天連假,而為了因應醫療院所減診或停止門診、藥品調劑服務,避免慢性病患者用藥中斷,健保署將放寬領藥限制,提醒民眾若上次給藥天數的最後1天(藥吃完的日期)落在春節期間,則可提前在1月29日(含)起回診,請醫師開立處方箋或持慢箋領取下個月藥品。農曆春節假期從2月8日至2月14日,健保署石崇良署長提到,依「全民健康保險醫療辦法」規定,「慢性病連續處方箋」是指醫師開給病情穩定慢性病患的長期用藥處方箋,目前「慢性病連續處方箋」效期,是依醫師實際處方給藥日數計算,最多90天,並分次調劑,每次給30天以內的用藥量。石崇良進一步表示,持有慢性病連續處方箋領藥的民眾,必須於上次給藥期間屆滿前10天內,才可以憑原處方箋再次領取下1個月的用藥。因此,有用藥需求的民眾,可提前於春節前10天,意即1月29日(含)起回診,請醫師開立相關證明以領取下個月的藥品。另外,健保署副組長黃珮珊透露,根據健保署統計,過內111年有772.8萬人持有慢性病連續處方箋,若民眾未來得及提早領到慢箋藥,過年期間仍有4成診所有開診,藥局也有約5成6有營業,可以上健康存摺APP查詢哪些醫療院所有開。最後,石崇良再次呼籲,因應113年春節假期,提醒持有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的民眾記得提前領藥,即可用藥不中斷,安心過好年。
領藥變貴!健保部分負擔新制上路 民眾仍「霧煞煞」
健保部分負擔新制昨天上路,到大醫院就醫,除了急診部分負擔調高外,門診藥品部分負擔上限較過去調高了100元,持慢箋領藥第一次也要收藥品部分負擔,儘管各醫院作業流程大致順暢,但現場不少民眾反映「不清楚新制」,第一直覺就是藥費變貴了。新制上路首日,健保署長石崇良赴北市聯醫仁愛院區和馬偕紀念醫院視察醫院資訊系統調整狀況,並實地瞭解民眾就醫流程。兩家醫院皆在櫃檯、電子看板等處刊登宣導單或海報,但有民眾對於新制收費標準不太了解,發現藥品費變貴了,紛紛上前詢問。石崇良表示,已輔導醫院做好對民眾宣導工作,「今天是第一天又遇到假日,應該下禮拜會更好」。石崇良強調,本次調整是希望落實分級醫療,讓急重症患者能夠得到更多醫療資源,而基層院所的部分負擔沒有調整,希望慢性病、穩定患者可就近到地區醫院、診所就醫。另這次部分負擔調整,對於中低收入戶和身心障礙者均予以保障、不做調整,和過去同步調整的做法不同,所以系統方面比較複雜,要在第一線以健保卡註記並直接優免,免除後續退費的複雜行政程序。對於健保部分負擔新制上路,現場民眾表示,自己長期在區域醫院追蹤慢性病,給熟悉的醫師看診比較放心,雖然藥費增加了,仍會選擇在區域醫院看診,如果是其他小病,則會選擇在家附近的診所就醫,比較快速方便。另有民眾說,自己就住在醫院附近,如果為了落實分級醫療而特別去診所,反而捨近求遠,考量以往就醫習慣與便利性,仍會選擇到醫院看診領藥,不過,也有民眾表示,到醫院領藥變貴了,以後會考慮改去一般診所。
禮讓行人新制上路首日 六都取締268件
駕駛「不禮讓行人」昨天起開始重罰,六都汽機車共取締268件。交通部長王國材強調,禮讓行人的標準,為車輛與行人間隔3公尺須停讓,違者最高罰6000元;駕駛也會變成行人,要共同營造禮讓行人的環境,行人也要注意,不能因為會停讓,就滑手機或任意穿越馬路。7月1日上路新制。(圖/簡立欣製表)王國材強調,交通部與警政署原本希望採更嚴格取締標準,但考量罰鍰已提升,因此未禮讓行人的標準仍為車輛與行人間隔3公尺須停讓。只要是不停讓行人、拒絕攔檢稽查和逃逸、一般道路裝載散落物掉落等6項違規,除罰款外,將強制接受道安講習。昨日是罰則提高實施新制首日,其中以桃園市開罰109件最多、高雄市開罰8件最少;台北市、新北市分別取締46件、49件;台中市和台南市則各取締28件。不少駕駛獲知昨日罰鍰提高到6000元時,有人據理力爭強調沒靠近3公尺,有人則是低頭無語,默默簽下告發單,警方強調會持續加強取締。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是行人闖紅燈,駕駛仍應停讓,因而有「帝王條款」之稱,警方表示,為了維護路口及行人安全,建議駕駛人仍須停讓,但會以勸導為優先,如果遇行人闖紅燈將依法舉發,行人一旦未依規定因而出車禍,仍須負擔部分肇責。為提升行人安全,此次「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修正條文新增13項民眾檢舉違規項目,包括在橋梁、隧道、圓環、障礙物對面、人行道、行人穿越道、快車道臨時停車,或是不依順行方向臨時停車最高罰600元,機場、車站、學校等出入口前停車最高罰1200元。另自今天起,將有多項新制推動,包括TPASS交通月票上路,此外全國10個縣市政府的社福卡點數可搭乘指定台鐵列車。醫藥部分則是健保部分負擔調整上路,醫學中心急診部分負擔調漲到750元,區域醫院則調高為400元,地區醫院及診所則維持150元。在藥品部分負擔部分,醫學中心及區域醫院上限從200元調高至300元,地區醫院及基層中、西醫診所藥費上限則維持200元。到醫院持慢箋領藥第一次要收藥品部分負擔,第二及第三次則免收,基層診所則都不收。
注意!未來看病拿藥最多要付300元 健保部分負擔新制7月上路
7月部分負擔新制討論許久的健保部分負擔新制,7月即將上路。未來民眾看病拿藥,最多要付300元藥品部分負擔,而在大醫院掛急診則會收取750元。為保障弱勢權益,中低收、身心障礙者,除急診取消依檢傷分類收費外,均不受影響。專家認為,新制範圍太小,對減少不必要醫療的效果有限,呼籲健保署應儘速研議檢驗檢查部分負擔的收費,避免點值稀釋,讓醫院經營雪上加霜。健保部分負擔新制原訂去年5月上路,但受疫情影響延宕。衛福部長薛瑞元昨表示,會在這兩天完成預告,預告期共30天。若外界無重大意見,第1階段的藥品、急診部分負擔就會在7月上路。根據規劃,藥品部分負擔新制,診所和地區醫院最多收取200元,區域以上醫院上限300元。至於慢箋,診所免收,其餘只收第1次,收費原則比照藥品。另為避免醫病關係緊張,健保署採納急診醫學會建議,取消急診依檢傷分類收費。地區醫院以下收150元,區域醫院400元,醫學中心750元。健保署長石崇良說,中低收入戶、身心障礙者,在新制之下仍適用現行作法,藥品部分負擔最多200元、慢箋則免收。至於急診,因取消依檢傷分類收費,中低收入戶和身心障礙者赴醫學中心就醫為550元、區域醫院300元、地區醫院和診所都是150元。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表示,隨著國內解封,民眾的醫療利用率提高,此次新制收取部分負擔的範圍太小,對減少不必要的醫療效果有限。國人每年就醫次數平均16.9次,若無法透過健保改善醫療浪費,在總額固定之下,點值也必然下降,將造成醫院經營雪上加霜。洪子仁呼籲政府,應儘速與醫界研議檢驗檢查部分負擔的收費,現行無法推動的原因在於行政不便,病患若未接受檢查,將有退費問題。若能找出減少行政耗用的解方,就應儘速讓第2階段的檢驗檢查部分負擔上路。
台灣驚爆「缺藥危機」!監察院高度關切 出手調查「衛福部」
國內缺藥危機嚴重,對此監察院今天(7日)發布聲明指出,為強化我國藥品穩定供應機制,解決缺藥問題,衛福部已擬定短中期策略。然而,衛福部公布的各類缺藥品項顯示,有些藥物缺貨會導致患者生命危險,患者即使已付費並持有慢箋,仍然無法領取藥物,這嚴重影響了民眾的用藥權益和身體健康。因此,監察委員林國明、蕭自佑表示高度關切,並申請自動調查。衛福部次長王必勝指出,缺藥問題不僅僅是供應問題,還包括製造、臨床需求因素、藥品分配不均、用藥習慣和藥價等問題。除了現有的因應措施之外,衛福部也擬定了短中長期策略,以強化國內藥品的穩定供應機制。行政院陳建仁在立法院表示,國內目前欠缺的83種藥品中,只剩下2、3種藥品因國外藥廠停產,正在尋找替代藥物。其他藥物的供應問題將在本月得到緩解或替代。不過,監察院也質疑衛福部是否有落實藥品通報機制,並積極處理解決藥品供應短缺問題,相關人員是否有怠惰失職情況。這涉及到民眾的健康權益,需要進行深入調查。例如急救插管藥物Cisatracurium面臨嚴重缺貨,危及肺炎重症患者之生命。而患者持有慢箋,已經付費,竟無法領取藥物,嚴重影響民眾用藥權益及身體健康。對此,監察委員林國明、蕭自佑也表達高度關切,已申請自動調查。監委說明,依《藥事法》第27條之2規定,藥商持有經中央衛生主管機關公告為必要藥品之許可證,如有無法繼續製造、輸入或不足供應該藥品之虞時,應至少於6個月前向中央衛生主管機關通報;如因天災或其他不應歸責於藥商之事由,而未及於前述期間內通報者,應於事件發生後30日內向中央衛生主管機關通報。
食藥署稱缺藥已不多 賴士葆:不知民間疾苦
國民黨立委賴士葆今(26)日在臉書上發文批評,缺藥的狀況將近一年了,官員卻不知民間疾苦,蛋可以不吃也可找替代品,但藥是救命的東西,非吃不可。賴士葆在臉書上發文表示,缺藥的狀況將近一年,需要的品項逐漸遞增, 聽到食藥署署長吳秀梅說「許多缺藥品項的藥廠都已經陸續供貨,現在缺藥已經不多了」,痛批官員如此不知民間疾苦,聽不見民眾缺藥的哀鴻遍野,令人嘆為觀止;賴說,無獨有偶的立刻聯想到鄭文燦和陳吉仲站在鋪滿雞蛋的賣場前面,顯示蛋的供應充足,實際是嚴重缺貨,官員怎能如此昧於現實的自欺欺人。賴士葆指出,蛋可以不吃,可以找替代品,但是對患者而言,藥是救命的東西,非吃不可,不吃藥會出人命,會損害健康。賴士葆表示,民眾習慣性對長期服用的藥有相當程度的信任和依賴。地方社區藥局缺藥,持慢箋的民眾八成拒絕更換習慣使用的藥物,因此必須跑回大醫院去領取,對於年長者或是偏鄉交通不便地區民眾是嚴重的擾民,有些藥物甚至連大醫院也缺貨中,更遑論藥價上漲,吃藥關乎健康與生命,漲價還是要買,但是沒藥可吃,就令民眾抓狂了。賴士葆表示,缺水、缺電、缺蛋、缺藥,政府施政不力造成的衝擊影響,年長者與弱勢族群永遠是首當其衝最大的受害者,但是他們的聲音也是最微弱的。
石崇良:在台設籍、人在國外 需續繳健保費
大法官去年底釋憲指出,《健保法》停復保施行細則違反法律保留原則,自判決公告後2年失效。衛福部健保署長石崇良昨接受本報專訪時透露,未來擬廢除停復保制度,凡具中華民國國籍且設籍者,無論在國內或是國外,都要持續繳健保費,如果人在國外,將可透過遠距醫療領取慢箋用藥,使用健保醫療服務。國人若旅外超過2年而遭除籍,回國後需再等待6個月才能加保,以示公平,相關修法預計明年送立法院審查,可望在2025年上路。現行健保停復保規定,國人若出國逾半年,得持續加保或辦理停、復保;若出國超過2年,遭除籍就會被退保,而除籍2年內返國者,可在恢復戶籍日起重新加保,但若除籍2年後才返台設籍,就得有半年的等待期。據統計,2021年有5萬人停保、10萬人復保,2022年則有10萬人停保、11萬人復保。至於退保後重新加保者,在疫情前每年約有2.5萬人,2020年~2021年因回國者變少,每年約1.7萬人。預估在邊境解封後,2022年重新加保者增至15.9萬人。石崇良表示,過去推動停復保機制,是基於民眾出國用不到健保資源的考量,不過在實務中觀察到,停復保的民眾約有6、7成仍會使用醫療服務,顯示不少國人是因醫療需求才回國,健保署因而擬廢除停復保制度,回歸母法,在台設籍的國人及持居留證者都要強制納保,但會修法配套,遭除戶籍者,回台需再等待六月個月才能加保。根據修法方向,未來所有在台設籍的國人無論在國內或國外,都得持續繳納保費,人在海外期間若有緊急醫療需求,除依現行可自墊醫療費用,回國申報退費外,石崇良透露,將討論開放旅外國人透過視訊診療取得慢性病處方,並由健保給付,家人再將藥品寄送至海外。健保署預計明年上半年將修法草案送入立院,若一切順利,最快可在2025年上路。另疫情期間,健保署有一特例,自2018年元旦起,戶籍遷出而退保者,返台加保免等待6個月,而2020年元旦仍在保者,因疫情關係無法回國辦理重新加保,可自退保當日起接續納保,這項措施原訂實施至今年6月底,將延長至今年底。
健保部分負擔調漲明公告 農曆年後上路
延宕多時的健保部分負擔調漲案預定明天公告,農曆年後上路!改變較大的是,現行民眾到醫療院所做檢查均免部分負擔,未來都要收取10%~20%不等的部分負擔,另慢性病連續處方箋原都免部分負擔,也改第一次領藥時要收取,上限200~300元,加上此次藥品及急診部分負擔也有調動,預計影響1100多萬人,將為健保挹注120多億元。健保部分負擔調漲,原預計去年5月上路,但受到新冠肺炎本土疫情衝擊,遲未能實施,去年底新冠肺炎疫情趨穩,衛福部長薛瑞元在上任後表示,調漲方案預計今年第1季上路,不過須視經濟復甦情況而定。九合一選舉重挫民進黨,外界認為部分負擔恐更加延後實施,但近來超徵稅收,行政院決普發民眾6000元現金,有利沖淡民眾調漲負面觀感,為部分負擔調漲上路踢了臨門一腳。此次部分負擔調漲,在門診藥品方面,區域醫院、醫學中心收取上限將從200元增至300元,其餘則維持現行200元。慢箋藥品的部分負擔,第一次比照門診藥品收費,第二次起則免收。另在門診檢驗檢查費用部分,基層診所跟地區醫院做微調,為落實使用者付費,經討論後決調整為超過1000元收20%,上限200元,若到區域醫院以上層級做檢查,則依轉診與否收取。如此一來,民眾未經轉診前往醫學中心就醫,若接受電腦斷層檢查,加上門診部分負擔及掛號費,可能就要掏出一張千元鈔票。而為減少輕症民眾動輒往急診跑的習慣,急診的部分負擔也一併做調整,未來醫學中心、區域醫院的急診重症將少收100~250元,輕症則增收250~300元。根據健保署試算,部分負擔調整後,重大傷病、經濟弱勢等仍維持免部分負擔,這部分約占3成民眾,另外3成民眾每年影響金額將落在200元以下,合計有6成民眾負擔不超過200元。
健保部分負擔新制 最快於明年第一季上路
健保部分負擔新制原訂今年5月上路,因新冠疫情延宕至今,衛福部長薛瑞元月前曾指出,新制預計年底或明年初上路。薛24日在立法院備詢時透露,新制比較可能的時間點是明年第1季,但仍須視經濟復甦情況而定。根據試算,新制預計影響1181.2萬人,其中317.2萬人每年得多付逾1000元、37.5萬人每年多付3000元以上。衛福部今年4月公告部分負擔新制,藥品依醫療院所層級收取200至300元,慢箋首次亦同,但第2、3次免收;區域醫院、醫學中心急診部分負擔中,較危急的1至2級少收100至150元,4至5級則多收250至300元 。另民眾赴診所做檢查,起徵點為檢查醫療支出1000元,即低於1000元的檢查,均免收部分負擔,超過則收100元,而地區醫院檢查醫療支出逾500元依定率收取,至多收100元,區域醫院、醫學中心則依是否轉診收150至400元。健保部分負擔新制原訂5月15日修正調整後生效,但當時本土疫情大爆發,時任衛福部長陳時中決定延後實施。薛瑞元接任後則表示,實施日期會視「疫情、經濟」兩大因素。針對新制上路時間,薛瑞元昨在立院衛環委員會表示,部分負擔新制先前協商後,遇新冠疫情高峰,疫情目前逐漸往好的方向走,但經濟情況是否恢復,還在觀察中,目前還沒有決定實施日期,但應該在今年底、明年初。國民黨立委張育美進一步詢問,健保署長李伯璋多次提到部分負擔新制勢在必行,上月薛瑞元答詢時指出,需要評估疫情、經濟因素等,能不能說明時程表?否則只聞樓梯響,是無法舒緩健保財務壓力的。薛瑞元回應,部分負擔對財務的影響不大,差不多只有100億,主要是讓民眾更有費用的意識,減少浪費。他也承認要給醫療院所修改程式時間,實施前要有1個月以上的時間,也許算起來比較可能是在明年第1季,但確定時間無法抓準,因為國內經濟復甦狀況還沒有辦法很確定,會有這個變數。
健保部分負擔調漲恐再延 衛福部長:不一定年底實施
健保部分負擔調漲討論已久,原訂在今年5月15日上路,卻因本土疫情延宕至今。衛福部長薛瑞元8月接受媒體專訪時強調,部分負擔新制今年一定會上路,但他今日表示,如果年底前疫情沒有好轉、經濟活動未復原,可能不一定剛好年底實施。衛福部4月公告部分負擔新制,藥品依醫療院所層級收取200~300元,慢箋首次亦同,但第2、3次免收;區域醫院、醫學中心急診,較危急的1~2級少收100~150元,4~5級則多收250~300元;另民眾赴診所做檢查,起徵點為1000元,低於1000元的檢查均免費,超過則收100元,而地區醫院逾500元依定率收取,至多收100元,區域醫院、醫學中心依是否轉診收150~400元。原訂5月15日上路的政策,因疫情延宕至今都未上路,薛瑞元8月接受媒體專訪時首度證實,「年底前一定上路」,但今日接受民眾黨立委蔡壁如質詢時指出,如年底前疫情沒有好轉、經濟活動未復原,可能不一定剛好年底實施。疫情的因素如果排除,就會在年底實施,要看疫情的變化和社會的復原狀況而定。蔡壁如則表示,疫情起起伏伏,開放邊境時衛福部就說疫情穩定,實施其他制度時,就說不穩,「都是你們在講」,呼籲衛福部該實施就應實施,並詢問薛瑞元心中的計畫是什麼,薛則回應「應該要實施」。媒體進一步追問,是否有望在農曆新年以前實施?薛瑞元表示,「未來的事情不要太多猜測,會審時度勢來處理」。另外,薛瑞元今接受民進黨立委蘇巧慧質詢時表示,待確診數降至1萬左右,或是1萬以下,就可以確定疫情往下走。媒體也詢問,確診數達到1萬例以下是否會是部分負擔新制上路的條件?他則回應「這兩件事是獨立的」。
健保部分負擔新制是否延後實施?陳時中:討論中,2天內定案
健保部分負擔新制原訂於5月15日實施,包含藥品、慢箋、檢驗及急診部分負擔都將調漲,不過近日因國內疫情爆發,針對是否會延緩調漲,衛福部長陳時中於疫情記者會上表示「基本上會朝向延後實施放向來做」。健保署公布的健保部分負擔新制,藥品部分負擔方面,調漲後依醫療院所層級收取200~300元,慢箋首次亦同,但第2、3次免收;而區域醫院、醫學中心急診部分負擔,較危急的1~2級較現行少收100~150元,屬輕症的4~5級則多收250~300元,引導民眾輕症不要往大醫院急診跑。而新制本預計在5/15上路,但本土疫情於4月初爆發,延燒至今已單日破4萬例,各地醫院急診都被塞爆,因此外界也相當關心健保部分負擔新制是否會於這波疫情過後再調漲。對此,衛福部長陳時中上午接受訪問時表示「相關事情在討論中」,並於下午記者會時鬆口「基本上會朝向延後實施放向來做」,會持續和相關團體討論,於這2天定案。
健保部分負擔新制5月15日上路 看病拿藥、檢驗變貴了
衛福部昨正式公告健保部分負擔新制,包含藥品、慢箋、檢驗及急診部分負擔都將調漲,訂於5月15日實施!根據健保署試算,新制上路後,有368.5萬人每年多負擔不超過200元,另有317.2萬人每年多付逾1000元,其中37.5萬人每年多付3000元以上,預計可挹注健保99.9億元。健保部分負擔新制。(圖/林周義製表)在藥品部分負擔方面,調漲後依醫療院所層級收取200~300元,慢箋首次亦同,但第2、3次免收,打破過去慢箋都不用自負藥品部分負擔。而區域醫院、醫學中心急診部分負擔,較危急的1~2級較現行少收100~150元,屬輕症的4~5級則多收250~300元,引導民眾輕症不要往大醫院急診跑。值得關注的是,此次檢驗開始收部分負擔也是另一調整重點,現行民眾到醫療院所做檢查不用收部分負擔,新制後要加收了,民眾赴診所做檢查,預告版本原為500元以下免費,考量慢性病患需求,衛福部正式公告將起徵點調整為1000元,超過則收100元。而地區醫院逾500元依定率收取,至多收100元,區域醫院、醫學中心則依是否轉診收150~400元。針對診所檢驗檢查部分負擔昨天公告較預告時做了調整,中華民國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林應然表示,原方案對慢性病患負擔較重,檢驗檢查加上慢箋,多付的錢恐是原本的7倍,且對經濟弱勢、仰賴基層醫療的偏鄉民眾更有壓力,起徵點調高後,除非是糖尿病加上高血脂等多種慢性病,否則不太可能超出1000元,是可接受的。健保署長李伯璋表示,部分負擔的調整是基於「0元理論」,假如什麼都不要錢,就不易珍惜醫療資源,民眾少看一次門診,就能為健保省下378億元,有助健保財務平衡,此次部分負擔調整後,年底安全準備金將有1.32個月,希望大家能夠一起努力,共同珍惜健保資源。
健保部分負擔加價方案曝 近50萬人負擔增逾3千元
台灣健保受國際讚揚,但近日傳出健保費用部分將進行調整;健保署昨(16日)提出和各方協議後的部分負擔加價方案表示,門診藥品部分負擔將調高為300元;檢驗檢查部分負擔則由原本的免費改為400元,急診部分也將調高為800元;而領取慢性病連續處方箋藥物者,也將調整為首次領藥時須繳納當次藥物部分負擔。根據《蘋果新聞網》報導,據健保署估計,此次調整後,每年約有1454萬人就醫費用將提高,其中528萬人費用調漲約在200元以下,但有926萬人會超過200元;健保署長李伯璋表示,有近50萬人因經常就醫,平均1年得多花逾3000元。李伯璋分析,該族群平均每人每年就醫40次、檢查驗13次比一般人4次多,領藥含慢箋44次比一般人11次多,以糖尿病患者為大宗,其次則依序為高血壓性疾病、缺血性心臟病、急性腎衰衰竭及慢性腎臟病等。李伯璋指出,慢性病常有合併症,希望醫院能推出整合門診,方便病人就醫,同時也能降低醫療資源重複使用。根據最新公告的草案內容顯示,有關門診藥品部分負擔方面,民眾前往區域醫院、醫學中心領藥,100元以下收10元、101至150元收20元,以此類推,1501元以上則一律收300元;若到診所或地區醫院,100元以下免收、101至150元收20元,以此類推,1001元以上則一律收200元。急診部分負擔則調整為,區域醫院經檢傷第一、二級為200元,第三級為300元,第四、五級為600元;醫學中心:第一、二級為300元,第三級為550元,第四、五級為800元。檢驗檢查部分負擔,若民眾到診所或地區醫院,500元以下免收部分負擔、501至550元收50元、551至600元收55元,若費用達1001元以上,則一律收100元;區域醫院經轉診最多收150元,未經轉診上限300元;到醫學中心,經轉診最多收200元,未經轉診上限400元。衛福部表示,該方案出爐後將預告14天,聽取外界意見,計畫最快將在4月上路。
健保部分負擔調漲案拍板!慢箋第2次起不收費 最快4月上路
健保部分負擔調漲案拍板!慢性病連續處方箋改第1次收取藥品部分負擔,第2、3次則不收,至於檢驗檢查,基層診所、地區醫院的起徵點為500元,民眾接受500元以下的檢查都不需收費,上限100元,避免對偏鄉民眾造成負擔;新方案預計影響1461.5萬人,其中369萬人每年將增加逾1000元,528萬人增加10~200元,另有846.2萬人完全不受影響,新方案將預告14天,最快4月上路。新方案最快4月上路健保署2月底於健保會提出部分負擔調漲方案,原規畫慢箋在第1次收取藥品部分負擔後,第2、3次到大醫院領藥需付100元,但到診所、地區醫院及藥局則免收,此舉引起大醫院反彈,認為藥品浪費沒有醫院層級之分,要求慢箋第2、3次要收就大家都收,若不收則都不收,之後衛福部長陳時中邀集大醫院商討,決定回應醫界要求,以及降低病患負擔,慢箋第2、3次領藥都不收。至於一般藥品部分負擔維持原方案,醫學中心、區域醫院上限從200元增至300元,其餘不變。一般藥品與慢箋部分負擔兩者合計影響1285萬人,可挹注健保43億元。檢驗檢查逾500元收10%另檢驗檢查則依醫療院所層級、是否轉診收10~20%,上限介於100~400元。與原方案不同的是,基層診所、地區醫院起徵點從200元改為500元,超過則收10%,上限100元。另為推動分級醫療,經轉診赴區域醫院、醫學中心檢查,部分負擔上限從原方案的200元、300元降至150元、200元,預計影響1318萬人,可挹注健保63億元。急診部分負擔亦維持原方案,4~5級檢傷分類病患赴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將被多收250~300元,較危急的1~2級,則將少收100~150元,預計將有117萬人受影響,挹注健保1.2億元。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表示,部分負擔的調整是健保改革的第一步,最重要的意義是建立珍惜資源的觀念。不過,他同時也提醒,健保的缺口不是只靠部分負擔就能補足,呼籲政府透過保費調整或專案補足缺口,讓點值回歸1點1元,保障民眾的醫療品質。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常務理事何語也說,藉由部分負擔改革,能讓民眾知道不是什麼都免費,可導正一些觀念,提升用藥遵從度、避免非必要檢查。
陳時中:健保部分負擔將調漲 擬從菸品款項補助邊緣戶
健保部分負擔改革箭在弦上,衛福部長陳時中昨晚召集付費者代表開會,出席者均對改革方案表達支持,至於方案及金額將交由衛福部決定,預計本月定案。由於部分負擔調整將直接影響民眾的荷包,對於不符合低收、中低收條件的邊緣戶,陳時中也透露,擬從菸品健康捐撥補一部分款項支應,確保經濟弱勢不受影響。根據衛福部先前規畫,醫學中心、區域醫院一般藥費部分負擔上限將從200元增至300元,而慢箋、檢驗檢查未來也不再免費,前者首次收費比照一般藥費,後者則依層級、是否有轉診收取至多400元。急診方面,輕症赴醫學中心也將被收取高達800元的部分負擔。昨陳時中召集付費者代表開會,對各項改革方案收取意見。19名委員中,共17人出席,人人都表達意見,均支持調整部分負擔。對於先前熱議的慢箋、急診部分負擔的方案及金額,都交由衛福部決定,預計本月就會定案。與會委員中,有2、3名委員希望政府考量弱勢者的就醫權利。陳時中於會中表示,若為低收、中低收入戶,身分原就有註記,不受此次改革的影響,但對少數邊緣戶,如家有祖產而無法取得低收、中低收身分者,衛福部可從菸捐中提撥部分款項補足差額,照顧經濟弱勢的權益。對於11年未修的月投保金額天花板,社保司先前規畫由18萬2000調至21萬9500元,付費者代表也表肯定。至於旅外國人停復保制度,付費者代表認為要就全取消,否則就依身分採取不同作法。另外,《健保法》規定政府每年度負擔總額,過去被詬病將社會福利政策的7項補助計入,導致實質負擔不足每年度保險經費扣除法定收入後金額的36%,昨陳時中也透露將想辦法爭取補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