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情緒
」 憂鬱 憂鬱症 青少年 性侵愛滋10年生活品質調查公布 擔心活不好!98%陷憂鬱情緒
社團法人台灣露德協會於今(20)日舉行記者會,公布愛滋感染者10年生活品質調查報告,指出感染者隨著治療進步,三合一單錠藥、長效針劑等有效治療,及U=U新觀念(測不到病毒等於不具傳染力),使其生理健康品質大幅提升,壽命延長與一般人無異。然而,報告也指出,愛滋感染者的心理健康品質與社會關係品質依舊很差,不僅憂鬱、失眠比例偏高,擔憂疾病汙名造成不友善對待,更形成社交孤立與退縮,使感染者面臨成為孤老一族與長照孤兒。調查結果顯示,10年來感染者「生理健康品質」大幅提升,其中因治療副作用造成生活困擾的情形,比例降低超過10%;因身體狀況不佳的比例也降低逾15%。但於此同時,感染者「心理健康品質」陷入多年困境卻毫無改善,甚至持續惡化,他們在工作、親密關係和社交關係上的困擾,10年來持續上升,更值得關注的是,感染者感受到憂鬱情緒的比例,從2013年的79%驟升至2023年的98%,顯示大多數感染者都曾被憂鬱所擾,揭示醫療進步和社會接納間的落差與矛盾。社團法人台灣露德協會邱飄逸理事長表示:「光是醫療技術的進步,還不足以讓感染者的照護品質真正提升,我們需要更友善的醫療環境,並持續推動去汙名化工作。因此,我建議院方加強醫護人員的友善教育訓練,建立完善的友善醫療網絡,這樣才能真正幫助感染者過上更好的生活。」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感染科顧文瑋主治醫師進一步指出,目前愛滋醫療環境面臨雙重挑戰,一是整體醫療體系對感染者的歧視與偏見,二是醫病的有效溝通仍不容易。在2023年調查指出,仍有三成感染者曾遭遇就醫歧視;此外,約三成八的感染者不知如何與醫療人員討論藥物副作用問題,此舉反映目前醫療體系中,相關人員不僅對愛滋認知不足,醫病權力落差也引發溝通不良等問題。在記者會上,資深感染者光哥分享了他自2001年感染愛滋至今23年的親身經歷。他談到愛滋抗病毒藥物的顯著進步,讓感染者得以維持健康,但也面臨高齡化的挑戰。他提到:「10年前擔心活不了,現在擔心活不好。」光哥以身邊友人經歷說明了老年感染者的困境,例如因愛滋身分遭拒進行骨質疏鬆關節置換手術,或在癌症手術期間無法找到友善的看護服務。他呼籲社會應從法規與教育著手,消除對愛滋的汙名,確保感染者在長期照護上的基本權益。
單身比較快樂?國際研究顯示「憂鬱症風險會提高」:4類人更顯著
俗話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然而,胸腔暨重症醫師黃軒卻示警,根據1項橫跨7個國家、超過10萬人的研究,不論是在哪個國家,未婚者的憂鬱風險都顯著高於已婚者,約高出86%,而且抽菸喝酒、男性及受過高等教育的單身者,都有較高的憂鬱症風險。黃軒醫師昨(9日)在臉書粉專發文分享,有女士某天向他傾訴,她自從結婚後,憂鬱症狀愈發嚴重。然而,隔天又有成熟的女士告訴他,在她過了適婚年齡後,憂鬱情緒比以往更加難以控制,「這2個故事剛好形成了有趣的對比:『結婚和未婚,到底哪種狀態,更容易導致憂鬱呢?』」對此,黃軒醫師最近也剛好閱讀到澳門理工大學綜合分析7個不同國家、涵蓋不同文化背景進行,並涉及超過10萬人的樣本研究,結果顯示,無論在哪個國家,未婚者憂鬱風險高於已婚者,約高出86%,尤其男性與受過高等教育的未婚人士,面臨更高的憂鬱風險。研究人員也認為以下4大主因,影響這些憂鬱症和婚姻的關係:國家差異:研究發現,婚姻狀況與憂鬱症狀之間的關聯,在不同國家有明顯差異。西方國家(如美國、英國和愛爾蘭)的未婚人士,其憂鬱風險顯著高於東方國家(如韓國、中國和印尼)的未婚者,尤其是那些離婚或分居的人,約高出36%。這意味著「西方國家未婚者的憂鬱症較高!」性別差異:研究指出,男性單身者的憂鬱風險,明顯高於單身女性,約高出25%。然而,如果是離婚、分居或喪偶的人士,此時性別的差異,對憂鬱風險影響並不顯著。這表示「男性單身者較易有憂鬱症!」教育差異:研究人員也發現,那些受高教育程度的單身者,在憂鬱症狀風險高於已婚人士,且高出34%,尤其是那些離婚、分居或喪偶的個體,這種差距更為明顯。這代表「對高等教育者來說,未婚、離婚、分居、喪偶,都會使他們很憂鬱!」習慣差異:這次研究發現,「飲酒」是導致憂鬱的顯著重要因素之一,尤其在墨西哥、韓國和中國的單身的人群中,其影響分別達到3.2%、34.1%和27.4%,也就是說韓國人最嚴重。此外,研究人員也認為,吸煙是提升憂鬱風險的潛在因素之一。這顯示「抽菸喝酒都會加重與婚姻有關的憂鬱症,尤其是未婚狀態。」黃軒醫師在文末也提醒,婚姻並非解決一切的靈丹妙藥,「我們選擇結婚,還是單身?應取決於個人的生活方式與需求。我們找到生活中心靈的平衡與滿足感,才是維持身心健康的關鍵。你的幸福感受,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決定因素。」
專科醫手術劃傷實習醫 患者「抽血有愛滋」他提告結局曝
高雄一名蘇姓外科專科醫師在動口腔手術時,不小心拿沾血的手術刀劃傷陳姓實習醫師的手,而患者罹患愛滋病,害陳男陷入感染HIV病毒的恐慌,還得了焦慮及憂鬱症,他怒告蘇男並求償50萬,法院判賠5萬元。判決書指出,蘇男在去年1月某日,在醫院手術室內幫病患進行切片病理檢查,陳男在旁擔任手術助手,而蘇男不小心刺傷他的手,陳男跟病患依規定至同院「職業及環境醫學科」進行醫學檢測,竟出現人類免疫缺乏病毒(又稱愛滋病毒,下稱HIV病毒)陽性反應。陳男得知後,深怕自己感染HIV病毒,心理病況日益嚴重,到同院精神科就診於,經診斷罹患混合焦慮及憂鬱情緒適應障礙症,精神承受莫大痛苦,所以他提告蘇男,求償50萬元。蘇男辯稱,在事件發生時,他不知道病患有愛滋病,事後抽血檢測後才告知他。法官認為,蘇男讓陳男身體權受侵害,依照他的學歷、職業、收入等,兼衡蘇男坦承犯行,及陳男所受傷勢雖輕程度,但因蘇男過失行為導致接觸HIV病毒,感受到高度精神壓力等一切情狀狀,認請求精神慰撫金數額以5萬元為適當,逾此範圍則屬過高,應予酌減。可上訴。
思覺失調症自殺風險高 新研究!分析各年齡層危險因子
思覺失調症是慢性的精神疾病,患者平均壽命比一般人少約10-15年,且有約4.5%的病患會死於自殺。然而,隨著臨床醫療和社區復健體系的進步,思覺失調症患者的平均壽命也在逐步延長。為進行自殺防治,過去研究曾探討病患的自殺風險因子,但研究對象大多為全部或針對特定年齡層分析,但少對每個年齡層同時作分析。思覺失調症病患通常在發病後前幾年的自殺風險最高,因此最常見的研究是對青少年以及年輕成人病患的分析,而對於老年族群的研究則是相當少,並且不同年齡層所面臨的心理或生理亦可能不盡相同。臺北巿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利用全國健保研究資料庫及全國死亡檔之大數據資料,以世代追蹤和年齡分層的巢式個案對照研究,分析不同年齡層自殺的風險因子,相關研究成果已發表於著名的北歐精神醫學期刊《Acta Psychiatrica Scandinavica》。第一作者林月屏醫師表示,年輕的思覺失調症患者(特別是25歲以下)的自殺風險最高,而隨著年齡增長,風險有所降低。然而,老年患者的自殺率仍高於同齡一般人口。有關自殺的危險因子,所有年齡層在自殺死亡前三個月最常合併憂鬱症及睡眠障礙症,而54歲以下則易合併使用酒精或成癮性藥物。在生理疾病心臟病、肺炎和中度或重度腎病則在65歲以下會增加自殺風險。另外,失業是25歲到64歲思覺失調症患者自殺風險增加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訊作者郭千哲教授表示,對於思覺失調症病患的治療上,除了關注合併的精神疾病外,生理問題及就業狀態也是評估的一環。憂鬱情緒仍是自殺的重要因素,然而有些患者不容易表達自己的心情或是礙於症狀的干擾,在臨床上則必須仔細評估。在年齡上,老年思覺失調症者的自殺風險仍較一般族群高,需要予以注意。中年以前,酒精限制和毒品防治具重要性。而在適工作年齡的患者,若失業時則需有相關復健及心理調適的介入。總體而言,這項研究的結果對於思覺失調症族群的自殺防治,提供醫療機構和精神健康專業人員重要的實證資料,作為防治參考。可依不同年齡層思覺失調症患者,加以制定合適的治療措施,可以有效地減少自殺風險。
七旬婦記憶力衰退以為失智症! 檢查竟是老人憂鬱症惹禍
75歲的高姓阿嬤原本都樂於參加社區或宮廟活動,半年前丈夫因腦溢血猝逝後,不再外出社交,朋友前去探望,她也都顯得意興闌珊,常說「生不如死」之類的話,兒女們發現母親的悲傷情緒長達半年了,不只走不出來,又發現其注意力及記憶力衰退,忘東忘西,請她燒開水燒乾了,也會忘了去安親班接孫子等各種失智的症狀。老人憂鬱症 需藥物治療衛福部彰化醫院精神科主任梁孫源表示,經過多項檢測,確認高姓阿嬤是老人憂鬱症,最主要的症狀是每天都心情憂鬱,每天對喜歡的活動失去興趣,這兩項是最重要的核心症狀,其他還包括吃得少、睡不好、精神體力變差、記憶力變差等,開立抗憂鬱症藥物,並請其家人多陪伴,多參與原本喜歡的活動,正在逐步恢復中。假性失智症 其實是憂鬱症梁孫源主任說,任何年齡層的成人都可能罹患憂鬱症,老人機率高一點,主要是風險因子增多了,包括身體的機能退化、相近親友陸續去世、退休的失落感等,據臨床統計,約三分之二的患者在重大事件的影響下患上憂鬱症;另三分之一是因為家族遺傳或體質型的憂鬱症。老人憂鬱症常被親友視為失智症,因此也被稱為「假性失智症」,但老人憂鬱症透過藥物等治療,是可以回復的,而失智症通常是不可逆的,透過治療僅能減緩退化的速度。家人關心觀察 釋放憂鬱情緒梁孫源主任說,老人憂鬱症可能有9大症狀,包括每天幾乎都心情憂鬱、每天幾乎對喜歡的活動失去興趣或愉悅感、幾乎每天食慾降低或增加、幾乎每天都失眠或嗜睡、幾乎每天精神動作激動或遲緩、幾乎每天自我感到無價值感、幾乎每天思考能力和專注力降低、反覆想到死亡或自殺意念,其中前兩項是核心指標。梁孫源主任強調,老人家通常不會將憂鬱說出口,要靠家人多觀察,尤其是女性老人的風險比男性高,在於女性比較會執著於某個念頭,不如男性多靠著向朋友抱怨或外出活動來釋放情緒。另一方面,老人憂鬱症常是突發的,失智症是漸進的,只要有症狀還是需就醫,尋求醫療人員的協助。
「棕色脂肪」竟能燃燒熱量? 醫師揭密「這類人才有」
春節期間親友團聚,少不了豐盛的年菜,美食的誘惑讓許多民眾攝取過多熱量,加上熬夜更是加重身體負擔,許多民眾多吃少動,年後才發現腫了一大圈!根據國民健康署調查發現,32.4%民眾在過年期間體重增加,平均增加1.7公斤。淨妍醫美診所曾俊夫醫師表示,肥胖會無聲無息地影響體內器官的運作,並帶來許多併發症,建議控制飲食與運動,局部較難去除的皮下脂肪,則可透過醫美減脂療程達到改善。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肥胖是一種慢性疾病」,即使沒有造成身體的不適,但肥胖仍會無聲無息的影響體內器官的運作,帶來許多併發症。根據醫學統計,體重愈重者,慢性疾病發生率愈高,死亡率也愈高,常併發的疾病如糖尿病、心臟病、高血壓、中風、骨關節炎、呼吸系統疾病、癌症、胃食道逆流、膽囊疾病、不孕症等。除了身體的疾病,肥胖者也容易罹患各種心理問題,輕者如產生憂鬱情緒,重則導致憂鬱症。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以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來衡量肥胖程度,其計算公式是以體重(公斤)除以身高(公尺)的平方。 國民健康署建議我國成人BMI應維持在18.5(kg/㎡)及24(kg/㎡)之間,太瘦、過重或太胖皆有礙健康。 研究顯示,體重過重或是肥胖(BMI≧24)為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惡性腫瘤等慢性疾病的主要風險因素。體脂肪分為兩種類型,分別為「棕色脂肪」和「白色脂肪」。棕色脂肪可以幫助身體燃燒多餘的卡路里以保持溫暖,一般來說棕色脂肪在嬰兒中最常見,主要在肩膀和胸部附近,當成年後,大多數棕色脂肪流失,僅留下白色脂肪。白色脂肪又分為「內臟脂肪」及「皮下脂肪」。「內臟脂肪」位於腹腔深處,圍繞著重要的器官例如肝臟、腸子和心臟,與皮下脂肪不同,內臟脂肪無法觸摸或感覺到,但會帶來嚴重的健康風險,這類型的脂肪主要為飲食不正常、吃多動少所形成,可以藉由飲食控制和運動逐漸消除。曾俊夫醫師說明,飲食選擇天然食材,如完整新鮮未經過多加工調製的肉類,及蔬菜、水果、菇類、海鮮等。糕點、甜不辣、貢丸、香腸等加工食品應減少攝取。瓜子堅果類是優良的營養來源,但吃的時候最好先規劃數量,避免一顆接一顆一口接一口造成過多油脂的攝取。運動則可每天規劃30分鐘以上的運動時間,有氧運動保持心肺功能,如果輔以重量訓量提升基本代謝率更優,避免脂肪堆積在身上造成負擔。位於皮膚下方肌肉上方的脂肪都可以稱做「皮下脂肪」,經常會在臀部小腹、側腰、手臂、大腿內側等捏到的脂肪,它大約佔人體脂肪儲存的90%,除了飲食控制和適當的運動,部分脂肪因運動鍛鍊不到而成為局部堆積的部位,則可以透過醫美療程來改善,如:音波減脂、冷凍減脂、消脂注射,甚至是抽脂手術。音波、冷凍、消脂注射原理為殺死脂肪細胞,並經身體代謝,減少局部肥胖的體積;手術則藉由侵入性方式減少抽脂部位的脂肪細胞,以此消除皮下脂肪。醫師也提醒,生活中的小習慣也都可能無形中抵銷為了減脂所做的努力,養成健康的習慣,才能常保美麗及活力。像是養成定時飲食,如早餐一定要吃,晚上7點半後不進食,每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生活方式做規劃,盡量不要在規畫的時間外吃進多餘的食物。另外多喝水分,飲料、咖啡也可以,只是要注意除了水之外的成分含量,每天喝水量保持在2000 CC以上,甚至可以規劃白天固定每小時喝200 CC水分方便達成。減脂是一個漫長且沒有捷徑的旅程,在減脂過程中務必檢視自身情況,飲食控制與規律運動,搭配醫美減脂療程,達到雕塑身材的目的。
年節車流堵塞出現「路怒症」 醫教4妙招緩解情緒
一年一度的農曆新年即將到來,返鄉團圓、出門遊玩時,難免會遇到塞車或路況不佳的情況,導致部分駕駛出現焦躁、不耐與憤怒等情緒,甚至對周遭的人惡言相向、身體暴力,影響行車安全,出現俗稱的「路怒症」。路怒症屬陣發性暴怒症 是一種行為障礙對此,台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李嘉富醫師指出,路怒症在醫學上屬於「陣發性暴怒症」的一種,駕駛的衝動行為並不能預期。間歇性暴怒症是一種行為障礙,其症狀表現包括因細故而引發的怒罵與行為攻擊,這種遠超合理程度的憤怒表現,在臨床上只要衝動行為嚴重,且一年超過三次,或一個禮拜超過兩次、持續超過兩個月以上者,就可能診斷為間歇性暴怒症。其致病機轉可能與大腦杏仁核與前額葉有關,杏仁核是掌管情緒的中樞,前額葉則是理性中樞,用以抑制情緒所產生的衝動,若是在主導理智、邏輯的前額葉發揮功用前,杏仁核就已經發出訊號,此時容易出現情緒大於認知,產生身心失控的情形。常合併其他情緒障礙 無病識感多數未就醫李嘉富醫師說明,間歇性暴怒症病人通常會合併患有其他情緒障礙,如躁鬱症、焦慮症、憂鬱症等,當疾病發作時,攻擊性行為會帶來一種解脫或愉悅感,但一般發作時間不會超過三十分鐘,且事後會有自責內疚的悔意。由於間歇性暴怒症的症狀表現容易被誤以為只是單純脾氣不好或更年期所致,因此病人較無病識感,也不會就醫治療。身邊親友這樣做 穩定駕駛情緒當這類傾向的民眾在年節駕車上路時,便容易因交通狀況、其他駕駛者的行為等因素而產生強烈的負面情緒。李嘉富醫師建議,若發現身邊親友日常曾頻繁出現無預兆的衝動行為時,應盡量避免讓其駕駛,若真的出現情緒煩躁的症狀時,可以利用以下方式,協助穩定駕駛情緒:腹式呼吸:緩慢地用鼻子吸入空氣,吸氣時腹部自然膨脹,然後閉氣3至5秒,用嘴巴緩慢將氣呼出,以此調節神經系統、降低壓力、改善焦慮和憂鬱情緒、增加活力。正念練習:情緒的產生,是因為自己對周圍的人事物產生負面念頭,進一步促發負面情緒,但周圍人事物可能是中性的,只是因為自己賦予這些情境意義時,給予了負面的結論。因此可以練習在事件發生當下,給自己十秒的時間緩和,別讓情緒壓制理性。聆聽音樂:研究證實聽音樂可以幫助調節情緒,帶來快樂並使身心放鬆,特別是慢速、低音且沒有歌詞的音樂,可以減少壓力與焦慮,當然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類型,增加愉悅感。閒聊家常:當發現駕駛情緒出現波動時,身邊親友可以透過閒聊家常的方式,選擇駕駛有興趣的話題,轉移情緒,必要時可停靠休息站,確認緩和後再行上路。
本周運勢出爐!「3生肖」財氣四溢有望中獎 好運強強滾
本周運勢出爐!命理專家雨揚老師表示,1月21日至27日,最好運的前3名生肖是龍、虎、狗。屬龍的朋友工作如日中天、愛情甜蜜繽紛、財氣四溢,屬虎的朋友職場運暢旺、感情運平穩、財運亨通,至於屬狗的朋友則是在職場運方面看好,雖然愛情運普通,但財運有回溫趨勢。各生肖的運勢如下,1顆星代表風水輪流轉,下周會更好、2顆星代表要再多加把勁,運勢會提升、3顆星代表穩定發展,平安是福、4顆星代表掌握先機,蓄勢待發、5顆星就是吉星高照,好運臨門。鼠事業★★ 事業運低迷,雖然有一展長才的抱負,卻無處發揮,讓你深陷情緒低潮,建議先轉換心態,才有助渡過這段磨合期。愛情★★感情運欠佳,單身者工作壓力大,無心經營社交活動,建議多找朋友聊心事,以免憂鬱情緒上身;有伴者與伴侶意見不合時,應先設身處地為伴侶著想,才有助於後續的溝通。財運★★★財運普通,與朋友有金錢往來時,應白紙黑字明列規則,以免產生財務糾紛。牛事業★★★ 工作運不錯,擁有卓越能力的你不僅有望在專業領域發光發熱,精心規劃的新品或服務也能獲得業界人士的一致認可,從而奠定你的升遷基礎。愛情★★愛情能量匱乏,單身者適合在年前衝刺,如果將精力放在工作上,也能避開與頻率不合的對象來往;有伴者容易身陷加班頻繁的狀況中,切記再忙也要關心另一半,甜蜜才能不間斷。財運★★★財運良好,經營個人品牌者,近期有望與知名廠商或網紅合作,但簽約時須特別注意合約內容,避免簽下不平等條約。虎事業★★★★ 職場運暢旺,能善用手邊的資源,讓團隊的工作流程更加順暢,整體效率也翻倍成長。愛情★★★感情運平穩,單身者可透過親友介紹優質對象,讓你迎接美好的戀情;有伴者可嘗試和伴侶一起去參加手作活動,能為生活注入樂趣與活力。財運★★★★財運亨通,開店做生意的朋友,不妨多參加商業活動,有助於找到更多合作機會,甚至發現新商機,讓你未來輕鬆賺進一桶金。兔事業★★★ 事業運穩健,可多向資深同事請益與學習,有助擴大自己的專業視野,使你迅速掌握新業務的要領,充分發揮你的優勢。愛情★★★桃花運不錯,單身者可在聯誼活動或聚會中認識新朋友,只要多多互動與交流,就能迅速拉近彼此的距離;有伴者若和伴侶相隔兩地,建議多多使用通訊軟體分享彼此的生活點滴,有助維繫雙方的感情。財運★★財運低迷,家中開銷大增,應多留一些緊急預備金,以免入不敷出。龍事業★★★★★ 工作如日中天,你在專案上的傑出表現,讓你廣受高層或客戶的一致讚賞,不妨主動爭取新的業務,追求更卓越的事業成就。愛情★★★★★愛情甜蜜繽紛,單身者可多關心心儀對象,並提供實質的協助,能讓對方更依賴你;有伴者可多邀伴侶一起去沒吃過的小吃店或餐廳品嚐美食,讓生活多添幾分樂趣。財運★★★★★財氣四溢,不妨至彩券行小試身手,或者多多參加抽獎活動,有望幸運中獎。蛇事業★★★ 事業運回溫,雖然挑戰依舊不少,但能遇上得力助手,互補你的弱項,反而讓你事半功倍。愛情★★桃花能量匱乏,單身者害怕在感情上再次受傷,所以不敢輕易敞開心扉,導致新戀情無疾而終;有伴者容易因工作或生活上的不順遂而情緒失控,使得伴侶無端遭受波及,進而產生爭執和矛盾。財運★財運受阻,在網路平台進行交易時,應使用安全的支付方式,才能確保自己的財務安全。馬事業★★ 職場運不順,在職場上遇到難以抉擇的問題時,建議不要衝動決定,應多聽取前輩的想法,謹慎行事才能安然無事。愛情★★★感情運順利,單身者可邀約心儀對象去森林或休閒農場走走,一同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創造專屬兩人的幸福回憶;有伴者能透過暖心話語撫慰伴侶受挫的心靈,讓另一半感受到無窮的溫暖與愛意。財運★★財運欠佳,外出時應妥善保管貴重物品,以便降低財物遺失的風險。羊事業★★★★ 事業蒸蒸日上,仰賴於昔日優秀的工作表現與好人緣,讓你能比其他人獲得更多資源或管道,為自己增添滿滿的競爭力。愛情★★桃花運低落,單身者渴望尋求陪伴,卻總是遇不到合適的對象,建議先開心享受單身生活,靜待桃花時機到來;有伴者的性格過於獨立,有時會讓伴侶覺得自己不被需要,建議適時地依賴對方,能讓雙方關係更加融洽。財運★★★★財運高漲,有業績需求者,近期有望透過親友或前輩牽線,迎來幾筆收益可觀的訂單,讓你數錢數到眉開眼笑。猴事業★★★★ 職場鴻運降臨,應主動認識其他部門的同事或長官,有助提升見識,更有望培養與暗貴人的連線,從而拓展你的事業版圖。愛情★★愛情運欠佳,單身者容易將社交視為浪費時間,進而婉拒親友的邀約,讓你錯失與人交流和分享的機會;有伴者在感情關係中容易展現出強勢的一面,讓伴侶備感壓力,雙方關係岌岌可危。財運★★★財運尚可,可選擇一些安全穩定的標的,慢慢養大金雞母,將能滾出一筆財富。雞事業★★★ 事業運安穩,近期職場上有不少事務需要處理,建議毛遂自薦,有助提升你的形象,讓主管更容易看見你的能力。愛情★★感情運較差,單身者和他人互動時總是保持著一定的距離,讓新朋友難以靠近;有伴者約會時應將公事放在一旁,以免伴侶感到被冷落,使得雙方關係出現裂痕。財運★★★財運不錯,有計畫創業的人,有望在親友的支持下開啟你的創業旅程,從而實現自己的財富目標。狗事業★★★★ 職場運看好,雖然被分配到自己也覺得棘手的任務,卻能不畏艱難、別出心裁,做出令所有人驚豔的內容,進而贏得高層們的認可。愛情★★★愛情運普通,單身者不妨善用和心儀對象的共同話題,使彼此的交流變得更加輕鬆愉快;有伴者能和另一半找到共同興趣,彼此的默契也逐漸增加。財運★★★財運回溫,因任勞任怨使得努力得到回報,將獲得意外獎金或加薪機會。豬事業★★ 事業運受阻,可能面臨人力調度,或得經手不熟悉的工作,因阻力太多導致工作頻頻出錯,需耐心以對才能度過難關。愛情★★★桃花運平淡,單身者可在空窗期發展個人興趣和愛好,有助豐富你的內涵,使你更受歡迎;有伴者記得常跟伴侶大方示愛或發表溫馨感謝之詞,只要另一半心情美麗,感情就甜蜜。財運★★求財受阻,容易因為各種不預期的突發狀況,讓你才剛進帳就又破財,建議保守應對。
「功夫皇帝」李連杰睽違16年再度登台 曝30歲還會做習武惡夢
睽違16年再度登台的「功夫皇帝」李連杰,日前登上《TVBS看板人物》接受主持人方念華專訪,讓方念華不禁有感而發:「我現在坐在他(李連杰)對面都覺得如夢似幻!」而從8歲便開始習武的李連杰,透露自己到了30歲還會做習武的惡夢,因為潛意識中仍然存在害怕的感覺。李連杰曝30歲還會做習武惡夢。(圖/TVBS)李連杰在節目中分享從影以來所追尋自我的生命故事,擁有豐富歷練的他也強調,人最重要的兩部分為身體的「健康」及心理的「快樂」,希望大家在尋找的過程中,能夠找到更清晰的自己。李連杰表示先前因為訓練過程太過嚴苛且漫長,需要每個禮拜六天,每天八個小時,「重複了10年,還是會有點驚嚇和恐嚇。」更自曝雖然私底下會和同學稱呼老師為「希特勒」,但時至今日,李連杰與老師仍為非常要好的朋友,「感恩當年在我成長過程中的這種教育,沒有他(老師),我就沒有這個人生經歷。」除了是電影巨星,在家庭中同樣身為人父的李連杰也在節目中分享與女兒的和解故事。因為女兒有憂鬱情緒,起初經過了不願分享、零溝通及逃避等過程,到最後李連杰主動向女兒道歉,雙方才面對面敞開心房交流,讓主持人方念華聽了點頭稱讚:「我相信(這段故事)會幫助很多人得到安慰。」李連杰接著表示,成人不能片面的用自己的知識理解,去強加在孩子身上,「尋找方法去面對,更需要的是聆聽孩子。」該集將於明(17日)晚間11點在TVBS 56頻道播出。
失智症更名「神經認知障礙症」!飲食預防效果有限 醫教你如何延緩
72歲的簡奶奶因腿部痼疾,不常出門社交或運動,但最近家人發現簡奶奶時而脾氣不好,時而陷入憂鬱情緒中,生活中還出現許多妄想行為,由家人帶至身心醫學科就診,經醫師問診、抽血及神經學檢查後,診斷簡奶奶有輕度神經認知障礙症(退化性失智症),幸好此階段能藉著調整作息及生活習慣來延緩退化速度。神經認知障礙症 常見這些症狀中榮嘉義分院身心醫學科醫師王登五表示,根據統計數據,65歲以上老年人約5%患有失智症,失智症近期更名為「神經認知障礙症」。神經認知障礙症是一種退化性的疾病,主要影響了大腦功能,特別是記憶、學習、思考和判斷能力等認知功能,初期症狀可能很輕微,例如:忘記鑰匙放在哪裡、忘記跟別人約定的時間等,然而隨著病情的惡化,患者可能會漸漸忘記更重要的事情,如:自己現在的身分、熟人的名字,或者如何完成基本的日常任務等。AD-8 極早期失智症篩檢量表 自測風險因此,王登五醫師呼籲65歲以上長者,可透過「AD-8 極早期失智症篩檢量表」進行初步篩檢,若檢測得分小於2,表示目前沒有明顯失智症狀,建議每年都進行至少1次篩檢追蹤;若得分在2以上,或日常生活中出現對於發生過的事完全忘記、表達或理解能力明顯變差、情緒持續低落、性情改變或失去原有興趣,對空間時間混淆不清等症狀,建議至身心科進一步檢查,早期發現治療,以有效降低失智程度並延緩症狀惡化。養成健康生活方式 出現症狀可至這些科別評估王登五醫師提醒,根據目前的研究證據,維他命B、E、銀杏及不飽和脂肪酸等補充品對於預防失智症效果相當有限,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良好的飲食、運動、保持身體健康等,才是預防失智症最有效的方法,如果家中長輩有任何疑問或需進一步資訊,建議諮詢身心科或神經內科,透由醫療專業評估為個別情況制定合適的預防措施或改善對策。
錢不夠用、青春流逝體力衰 女性這2大人生階段最憂鬱
【健康醫療網/記者鄭宜芬報導】據全球統計數據顯示,憂鬱症約佔全世界人口的3%,女性罹患憂鬱症是男性的2倍;台灣憂鬱症人口已突破百萬,成為嚴重的健康與社會議題。台北市珍愛扶輪社與肯愛社會服務協會首度發布「台灣女性憂鬱調查」結果,24%的女性有憂鬱傾向,等於將近每4位女性就有2人感到憂鬱;最容易讓女性感到憂鬱的人生階段是更年期,其次為懷孕期(含產前產後)和中年期。憂鬱前3大主因在1117份的調查問券統計中顯示,以年齡層來看,年輕世代(29歲以下)對「自我認同」最困擾,尤其是19歲以下青少女41% 因自我認同感到憂鬱;中青世代(30-49歲)對「經濟壓力」最有感、橘世代(50歲以上)則受「健康」因素影響最大。50歲以上:健康30-49歲:經濟壓力29歲以下:自我認同2成女性憂鬱不敢說 3成年輕族群不肯說調查數據顯示,女性憂鬱時有4成受訪者絕對不會讓父母知道(42.3%);有2成女性憂鬱時不會說,其中19歲以下族群最明顯的是,有3成年輕族群不願意讓人知道。另外,女性憂鬱時最希望「伴侶」陪伴,其次為「閨密」;而19歲以下族群則以「都不要人陪伴」最多(35.29%),引起關注。另外,女性最愛的兩大減壓法為「運動」和「找人聊」,但各年齡層減壓方式大不同;橘世代(50歲以上)最愛「運動」減壓、20-49歲女性偏好「找人聊」、19歲以下女性最愛「聽音樂」舒壓。而女性偏好的3大憂鬱治療法則分別為「心理諮商」、「自然療法」和「看西醫」。陪伴憂友重點「3不3要」根據調查結果,女性憂鬱時最希望「伴侶」和「閨密」陪伴,諮商心理師吳孟眞建議陪伴有「3不3要」原則:不要簡化處境不要急著下論斷不急著給建議要有傾聽的耐心要試圖更多理解要找資源協助諮商心理師吳孟眞建議,學會正確的陪伴方式,可提供憂鬱症憂友心理支援,也可以避免踩雷,反將對方越推越遠,「很多人為了儘快使對方情緒緩和下來,而用『別想太多』、『其實沒那麼嚴重』等話語來回應,其實並不是最適當的反應;還沒有完全理解就給予建議,也只會讓對方覺得你不懂她,比較恰當的回應是『有沒有什麼是我可以為你做的?』。多聆聽、多理解,會讓對方感覺自己不孤單。如果發現對方憂鬱情緒持續一段時間沒改善,建議除了找支持系統(家人、朋友的幫忙),也可尋求專業的心理諮商或身心科的協助。」戴愛玲擔任忘憂大使 讓愛9.999肯愛協會秘書長蘇禾表示,有鑑於年輕世代憂鬱時不願意或不敢讓人知道,在此鄭重呼籲年輕族群善用科技心理諮商工具,可以利用線上或APP尋求心理諮商;而中青世代最希望伴侶陪伴,呼籲伴侶可以多協助日常家務,提供心靈支援與減輕勞務負擔,不失為有效方式;另外也呼籲橘世代的憂友可透過社交式運動,利用運動與人際互動,提升身心健康。他邀請大眾參加「陪伴天使計畫」,完成3階段培訓即可擔任志工,幫助更多憂友走出內心黑暗,走向海闊天空。主辦單位台北市珍愛扶輪社社長何文玉表示,珍愛社除了積極推動計畫執行,全體社友也完成了第一階段的陪伴天使學習,更拋磚引玉率先捐款新台幣22萬與本計畫專款專用。本次「讓愛9.999讓我陪你999」的公益活動,期待社會大眾支持參與。計畫更邀請「鐵肺歌后」戴愛玲擔任忘憂大使,獻聲公益主題曲《你是我心中的音符》,用溫暖的歌聲呼籲大眾一起加入陪伴忘憂的行列。 公益歌曲《你是我心中的音符》MV
每10人約有1人「老人憂鬱」 基金會、趙樹海籲提早規劃退休生活減少憂鬱
根據董氏基金會調查,71-80歲長者每10人就有1人有憂鬱情緒,需要專業協助。不過,多數年長者卻未接受專業治療與協助,董氏基金會董事長張博雅提到,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老年人口罹患憂鬱症比例約為7%,然而就診率只有1.3%。因此,董氏基金會與寶佳公益慈善基金會合作,推廣老年心理健康促進方案,出版書籍並邀請資深藝人趙樹海參與拍攝老年憂鬱症防治宣導片。另外,也在11月1日舉辦記者會發表新書、宣導影片,呼籲民眾預先規劃退休生活,提前做好準備,用適合自己的方式實踐樂齡生活、減少憂鬱。老人憂鬱就醫比例低 醫師籲注意警訊及時診斷治療根據內政部統計,截至今(2023)年6月底,台灣地區65歲以上老人約有418萬8千人。寶佳公益慈善基金會董事長賴進祥表示,若以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資料推算,台灣大約有219萬3千多人罹患程度不同的老人憂鬱症,但就醫的比例只有十分之一。精神科醫師陳永興在記者會上提醒,情緒本來就會有變化,很多生活事件都會影響心情,不過在醫學上,情緒低落1個月就是警訊,此外如果情緒問題影響到工作、睡眠、社交等,都應尋求心理專業人員、醫師的協助與診斷。預先規劃退休生活 減少失落、孤獨感而老人憂鬱除了跟健康、疾病、退化等因素有關外,退休後無所適從或朋友一個個減少等造成的失落感、孤獨也是造成憂鬱的原因之一。因此,基金會也透過新書、宣導影片呼籲預先規劃退休的重要性。參與拍攝老年憂鬱症防治宣導片的趙樹海也建議,提早規劃老年生活,多聽、多看、多聞,人生真的有看不完的東西,尤其身邊的事物通常是人最容易忽略的,所以可以多用眼口鼻多嘗試一遍,把握每一次感受,人生就會活得很精采。另外,基金會出版的新書中受訪者楊家才也分享自身經驗,62歲那年突然中風的楊家才提到,中風出院後講話不清楚又無法自理生活,覺得挫折、無助,在太太、兒子鼓勵下才重新振作。楊家才在生病前就曾跟太太提過「之後時間很多,想要一起去環島」,因此醫生問他出院後想做什麼時,楊家才便立刻想到要和太太環島,在醫生鼓勵下這些年來兩人實踐到處旅行的退休夢想。楊家才以自身經驗鼓勵民眾,行動不便仍然可以安排很多事物,像是聆聽西洋老歌、上網吸收新知等都是不錯的。而楊家才的太太也將這些年旅遊的經歷分享到社群,希望鼓勵類似境遇的人能接納自己並重新出發。
水壺被同學放入異物!國中女喝下不明物體 怒告求償遭法院駁回
一名女子在2019年就讀國中時,水壺遭同班同學投入不明物體,導致該名女子喝下後扁桃腺發炎、潰瘍,她與母親向同學提出求償訴訟,遭台灣高等法院駁回,認為女子無法提出同學投放不明物體的證明,且校方也無怠職行為,全案維持一審判決。女子表示她在2019年就讀國中時,放在教室的水壺遭同班同學5人中其中一位投放不明物體,這使得她誤喝下摻有異物的飲用水,就醫後發現食道入口紅腫,還有急性扁桃腺發炎、潰瘍等傷害,更是罹患混合焦慮與憂鬱情緒之適應障礙症,因而選擇向5人提起民事求償訴訟。她認為班導師未盡職責,表示自己因為傷害而支出了醫療費用30萬元,且還受到非財產上的損害30萬元,認為導師應該要與5位同班同學負共同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責任,另外校方也沒有阻止事件發生,應該要負連帶賠償責任,故一共請求賠償60萬多元,且學校要返還給她11萬元的學雜費。台灣高等法院認為女子無法證明5位同學確有在水壺內投放不明物體的事實,表示她不能因為5人其中幾位與她關係不好、同學傳聞而去推定5人有不法行為,且校方早在事件發生前就制訂了「校園霸凌防制執行計畫」,也有定期舉辦防制校園霸凌宣導活動,判定沒有怠職行為,故駁回女子判決,全案確定。
青少年患精神疾病人數增加 雙北推藝術展助自我覺察
據2016至2021年健保就醫資料顯示,15至30歲年輕族群,有精神科相關診斷者就醫人數成長47%。數位資訊超載加上選擇多元,引發現代人焦慮,校園內被列為高關懷和高風險的學生比例更是逐年上升。為協助青年增進自我覺察,雙北近期紛紛推出藝術展覽,透過視覺藝術作品欣賞與互動,釋放壓力、舒展青年的身心靈。陪伴、覺察、指引:關於情緒的日常對話台北市青少年發展暨家庭教育中心「陪伴、覺察、指引:關於情緒的日常對話」展覽,由創作者林家安發想黃、藍、紅三種顏色的人物,分別代表陪伴者、覺察者及指引者,利用具象的圖像帶領觀眾認識如何與情緒相處,並透過自我覺察、接受、紓解來轉化情緒,學習檢視自我內心、好好對待自己,也善加傾聽他人、陪伴彼此。林家安分享,起初因友人向他吐露憂鬱情緒的經驗,進而發覺許多人其實都擁有不同的情緒困擾,因此在蒐集心理健康議題的資料後,希望透過本次展覽能讓大眾看見情緒的多元性。此外,為引導大眾增進心理健康知識、增加人際互動,展期間亦將舉辦實體與線上講座,營造互助支持的關係「陪伴、覺察、指引:關於情緒的日常對話」展覽即日起至112年9月24日止在青發家教中心1樓展覽區展出,展覽及講座等活動詳情可至青發家教中心官網[連結]查詢。悄悄話小森說 協助諮詢職涯疑惑新北市青年局局長邱兆梅表示,從近期舉辦的多場青年交流活動中,查覺到許多年輕人都對生涯前景既期待又惶恐,不少人疑惑自己的職涯方向,甚至不知道有職涯諮詢服務可以運用。鼓勵民眾24日前到青職基地欣賞「悄悄話小森說」展覽,透過視覺藝術作品欣賞與互動,釋放壓力、舒展青年的身心靈。另外,年輕人若是有職涯方向的疑惑,也歡迎事先預約一對一的「職涯諮詢服務」,將會有適性測驗、專業諮詢師進行深度職涯諮詢,在尋求生涯目標上助青年一臂之力。
恐怖情人「威脅求復合」跟騷前女友 超商店員大樓管理員都遭殃
高雄一名男子為了跟女友復合,不斷狂傳LINE騷擾,還找女方好友訴苦,威脅前任要「給一個交代」,甚至跑到女方住處要求管理員、鄰居以及樓下超商店員幫忙傳話,最後女方不堪其擾直接報警,該男子依實行跟蹤騷擾行為罪,得易科罰金,拘役40日。依判決書指出,該男與前任於2022年1月11日分手,該男為了求復合,持續以LINE傳送「如果我死成,我不會害妳,我會守著妳、讓妳好好的」、「我今天等不到,我就跳」、「沒死成我好了,就再跳」、「妳想毀我,我也心軟過,但妳要不為自己作主,要傷害欺騙用手段,雖然很痛心,但那就來,硬碰硬」等帶威脅字眼訊息,使女方心生恐懼。在同年2月21日,該男子找到女方好友訴苦,並且警告、威脅女方「把來龍去脈說一個給我明白,我就沒事,就來硬的兩條路給她選擇」等等。同日下午,男子又前往女方住處樓下超商,想透過店員約女方見面,晚上又向住處管理員表示想和女方鄰居見面,希望他能幫忙。因該男行為導致女方心生畏懼,因而有憂鬱情緒、焦慮、恐慌症,間接影響日常生活,不堪其擾,決定報警。法官審酌該男不顧女方意願,使女方處於不安環境,實屬不該;但是考量無前科,不過與女方無達成共識故未成立和解,後斟酌該男一切情狀,法官依犯實行跟蹤騷擾行為罪,處拘役40日,得易科罰金。
老公參加廟會活動把上女廟友 帶回自家工廠忘情水乳交融連結8次
高雄一名鐵工廠老闆參加廟會活動,沒想到和一名女信眾結識多年,兩人發展出感情,竟在鐵工廠中忘情連結至少8次,這讓正宮發現後調工廠監視器,發現老公和女廟友的活春宮狀況,因此提告侵害配偶權,並求償151萬精神撫慰金。法官審理發現鐵工廠老闆和女教友至少在工廠內連結8次。(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根據判決書指出,一名經營鐵工廠的王姓男子平常會參加社區廟會活動,因此結識另一名女信徒,兩人常一起外出參加活動,日久生情並在自家鐵工廠中發生多次關係,平時也不避諱來到王男公司,也讓王男的妻子發現兩人的關係,調閱監視器後,發現老公忘情連結對方。熊姓女信徒被告後表示,去年6月王男私下告知已與妻子離婚,處於單身狀態,加上廟會活動王妻皆未陪同,也讓女廟友認為對方已單身,加上王男常提到工作時腰痠背痛,要求熊女買藥來工廠,因此在工廠內發生了關係。法官審理認為,熊女曾在LINE對話中提及對方老婆,認為仍知道對方存在婚姻關係,甚至請王男不要以手機號碼聯繫,改用LINE語音通話。加上王男妻子從監視器看到丈夫數次與熊女於工廠內發生性行為,身心受創因此就醫,醫生診斷她患有混合焦慮及憂鬱情緒的適應障礙症、身心失眠等症狀,向兩人求償151萬精神撫慰金。法官考量三人社經地位後,評估王、熊婚外情時間與次數,裁定王男與熊女應賠償王妻精神撫慰金25萬元。
暑假小幫手 學童陪伴失智長者動起來、降低憂鬱
【健康醫療網/記者鄭宜芬報導】「阿公阿嬤們都很喜歡我,來上課可以幫到阿公阿嬤,讓我很有成就感。」8歲的丞丞趁暑假和社區爺奶一起上課,透過互動、對話、分享,讓這群大小朋友們跨越年齡的隔閡,一起快樂學習。台北市松山區健康服務中心主任林莉玲表示,透過孩子的陪伴,不僅能增進長輩參與活動意願,還能降低憂鬱情緒。每30分鐘多1位失智患者 照顧刻不容緩根據統計,112年6月台北市65歲以上人口占21.46%,松山區更高達22.58%。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資料顯示,65歲以上每12人即有1位失智者,而80歲以上的長者,每5人有1位失智者,隨著台灣人口快速老化,未來20年將會每30分鐘增加1位失智症者。林莉玲呼籲,面對失智人口快速增加,照顧失智長者的模式必須改變,營造失智友善社區環境,擴展社區照顧服務資源,刻不容緩。老幼共學 孩子也能學習體恤長輩今年暑假,台北市松山區健康服務中心與松山國民小學合作辦理「藝起來憶能大賞」老幼共學活動。課程以延緩或維持長者身體及認知功能為核心,包含身體律動、認知訓練、音樂輔療、藝術創作、懷舊治療等內容。林莉玲表示,透過孩子的陪伴與一起學習,增進長輩參與活動意願,降低憂鬱情緒,也看到了孩子為長者的情緒與行為帶來正向幫助。松山國小不僅提供上課場地及高齡友善的無障礙設施,並協助跟家長說明,招募有意願的小朋友來參加。校長陳冠英表示,台灣已步入高齡社會,當身邊的長輩鄰居面臨老化,代表每個人將來也會面對同樣的課題;透過松山健康服務中心關注長者失智的議題,讓學童有機會與社區長者互動,有助於小學教育接軌樂齡教育相關課題,落實未來教育前瞻內容。丞丞的媽媽說,全家未和長輩同住,平常孩子和外面長輩互動機會也不大,丞丞參加課程後,會回家分享在課程中與阿公阿嬤們的互動,例如「今天跟阿嬤做撕畫、阿嬤都叫我小老師、說我很聰明」等。對於孩子願意並且喜歡和長輩互動,感到驚訝也很感動,除了讓長輩感受小朋友的活力和快樂外,孩子也可以學習體恤長輩。「藝起來憶能大賞」老幼共學活動,提升了長輩社會參與的動能,也讓孩子學習到照顧及體貼長輩。林莉玲希望社會大眾給予失智者及照顧者友善支持與協助,讓失智者家屬在友善環境下,願意敞開心胸、向外尋求協助,讓失智者可以回歸社會化,而不是鎖在家裡。民眾如有需要失智社區照顧服務資源者,可電洽(02)2767-1757轉6056林護理師或關注台北市松山區健康服務中心官方LINE及FB搜尋相關訊息。
超恰人妻懷小王種 逼夫離婚遭拒…竟對尪「甩4巴掌+用椅砸」家暴挨告
背叛婚姻還家暴動粗!新竹有一名人夫,2005年與許姓女子結婚,但妻子結婚多年後,透過臉書平台與舊愛重新連繫上,兩人還發展出婚外情,女方甚至還懷了舊愛的孩子。許女眼看與小王的戀情,已經紙包不住火,便逼丈夫跟她離婚,而離婚要求被老公拒絕後,她竟氣到狠甩對方4巴掌,還用椅子砸丈夫等家暴行為,最後另一半同意離婚,結果卻發現,自己的老婆竟然在離婚前,就已懷了小王的孩子,氣得提告求償100萬。新竹地院最後判許女與其出軌的小王,必須賠償30萬元。判決書內容提到,許女自2020年4月起,開始逼迫老公跟她離婚,一開始丈夫不願意離婚,許女還賞另一半4個耳光、用椅子狠砸丈夫的上臂,讓對方身心受創,患有「伴有混合憂鬱情緒及焦慮之適應疾患,與失眠」與「憂鬱症」等問題。後來丈夫同意離婚,但離婚後卻發現,許女在2022年初,產下一名女嬰,推算許女受孕時間,發現許女與外面勾搭的小王,早已有不正常交往關係,許女是在離婚前就懷孕,結果還在離婚時,跟丈夫索討100萬,因此氣得提告許女與其外遇對象,求償金額就是前妻索討的100萬。面對被前夫提告,許女則反控,丈夫婚後鮮少陪伴家庭,甚至還勾引她大嫂、竊取大嫂財物等,並澄清自己在協定離婚時,並不知道已懷孕。法官則認為,與許女發展婚外情的男子,與許女本來就是舊識,而許女早就在臉書平台標註自己是已婚身分,還分享了不少有關家庭親子活動的貼文,因此認定與許女發展婚外情的小王,早已知情許女已婚身分,還跟許女發生性行為,並導致她受孕生子,破壞婚姻情節重大,判2人應連帶賠償人夫3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