憲法學會
」國會改革法是立院擴權? 蘇永欽打臉指憲法側重「主權在民」
前司法院副院長、前大法官蘇永欽今天指出,有人批評「國會改革法案」是「國會擴權」,但他要鄭重提醒,憲法本文特別凸顯「立法院」扮演的角色,以憲法本文第175條規定為例,如果憲法實施程序有所不足「應由法律定之」,換言之,就是把實施憲法程序的「形成權力」,概括的交給立法委員決定,這條條文的精神就是「主權在民」的具體實踐。憲法法庭8月6日將針對國會改革法案是否違憲,進行辯論,中華民國憲法學會、台灣行政法學會,以及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今天聯合舉辦「憲法法庭裁判後、國會職權的困境與未來」研討會,針對憲法法庭將登場的釋憲辯論進行討論。前司法院副院長兼大法官蘇永欽擔任第一場研討會的主持人,他表示,立院推動國會改革,卻被大法官暫時處份凍結,引發立法權與司法權競和爭議,這些難題根源在執政黨透過選舉拿下行政權,在野黨則在立院佔多數,行政權在國會只能得到少數支持,「朝小野大」。蘇永欽說,憲法法庭對國會改革案釋憲結果,也對大法官在民主進程中扮演何種角色才適當「至關重要」,不僅影響台灣,也是在對全世界演練,「台灣的民主」如何解決朝小野大的全球民主難題,不僅大法官應謹慎裁決,台灣所有人也都應冷靜務實客觀,看待目前正在經歷的「歷史重要過程」。蘇永欽稍後在進行第一場研討會結論時,也濃縮在他之前發表論點的三位學者發言「精華」,強調自己看法與三位學者是一致的。他首先指出,東吳大學教授李念祖稍早發言時提到,大法官有保障人民權利的義務,也有調和政府各機關的權力互動之責,但李念祖認為,大法官應多保障人民基本權,但對機關衝突調和,由於憲法設計,司法院與立法院是平行的,憲法法庭不僅不應該擴大自己的角色,若要「介入」機關權力調和更應高度謹慎,應奉行「極簡主義」。另外,蘇永欽也認同會中東吳大學法律系教授陳清秀的主張,陳清秀認為台灣正面臨民主危機,說到底的最重要原則就是如何讓「人民作主」,包括多數決、責任政治、民意政治都是範疇的一部份,權力最終應該要回歸到立法院,因為立院定期改選、反應不同區域的民意,更能精確反應民意。雲林科技大學法律系教授楊志傑則在會中質疑,憲法法庭受理執政黨各機關發起的釋憲以及做出暫時處份的合理性,蘇永欽也認同他的看法,但仍不免遺憾的說「火車已經開走」難以挽回。他表示,這次憲法法庭的判例,將是學界未來研究的重要教案,他也提醒法學界,不要事情過去了就忘記了,未來還得重頭再走一次,如此才能讓國家的主人(民眾)「更為警覺」,也就不會讓執掌權力者動輒放肆。
學者:過半民眾支持藍白合 贊成府院不同黨
中華民國憲法學會今(4)日舉辦「全民的《憲法》時刻-如何經由選前的政黨協商排除少數統治,權責不符的憲政危機」研討會,第一場會議公布世新大學針對民眾對憲政運作認知調查,由台藝大廣播電視系教授賴祥蔚指出,有53.5%的民眾贊成藍白合作。問卷中提到,如果賴清德當選,但民進黨立法院席次未過半,是否贊成由民進黨組閣?有36.8%贊成,不贊成為45.8%。另外,問卷也提出,雖《憲法》有規定,但總統從來沒有向立法院提出年度國情報告,是否贊成總統須向立法院進行國情報告,而立法院不應拒絕?有77.7%的民眾回答贊成。文化大學廣告學系主任鈕則勳表示,從數據顯示,多數民眾對於民進黨執政是不滿意,國人有7成以上希望總統到立法院做國情報告,民眾對於總統施政的看法,有一定的掌握度,希望選出的民意代表,可以在立法院做國情報告以及嚴密的檢視。鈕則勳指出,賴清德有侷限性的程度,政治魅力不夠或現階段的疑賴論,是否國會過半有懸念,且賴清德主導議題是較弱,決勝關鍵會是候選人的政治魅力,賴清德非特別強,加上藍白協商,可能導致明年初立委三黨不過半。台大政治學教授黃錦堂表示,有51%民眾認為總統與立法院多數立委最好是不同黨,適當的反應出現行雙首長制或半首長制的結果,這對未來選舉有些抉擇的關聯。應該要正視這結果,都是對民進黨8年執政的評價跟思考,尤其兩岸狀況,應要有堅實穩定的政府,如果沒有,繼續發展下去會很辛苦。北大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教授劉嘉薇指出,從民調可以看出許多的民主警訊,憲政運作認知呈現政治化的情況,她表示,民眾對於總統與立法院多數立委最好是不同黨,也有政治化的情形,認為不同政黨的傾向民眾黨是最多,再來國民黨最後是民進黨。
國史館貼文「中華民國已由北京政府繼承」引爭議 陳儀深說話了
近日國史館邀台灣憲法學會前理事長許慶雄演講,內容引發爭議,許慶雄表示,「『中華民國』已經由北京政府代表、繼承。」對此,國史館館長陳儀深也做出回應。國史館7日轉貼許慶雄的演講內容,他說,對於中華民國的定位,「聯合國與國際社會都認定『中華民國』已經由北京政府代表、繼承,為何台灣各界人士都不知道?」許慶雄表示,台灣維持現狀是否定自己為國家,自願成為大陸的一部分,「只有制定憲法才能使台灣成為國家。」許慶雄表示,中華民國已經由北京政府代表、繼承。(圖/翻攝國史館臉書)此文曝光後,網友紛紛留言回應「那國軍到底是為何而戰、為誰而戰呢」、「國史館可以再誇張一點」、「所以是在哪一國的國史館演講」、「還好沒什麼人在看」、「負面行銷」。對此,國史館館長陳儀深表示,國史館每周四都會找不同的學者來演講,每個人的觀點都不同,不能代表國史館的觀點;許慶雄演講當天,自己也有在場,並表達不同的觀點。陳儀深說,他覺得許慶雄太看重「中華民國」4個字,「殊不知兩蔣時代的中華民國與李登輝總統以後的中華民國是『同名異物』。」
中天換照風波 前新聞局長批:回到警總時代?
中天新聞台執照將於12月11日到期,能否順利換照引起各界矚目,國內數個法學與傳播學會今(6)日舉辦論壇,討論中天換照案的影響;前新聞局長邵玉銘強調,任何的管理都不能傷害到新聞自由,否則豈不是回到警總時代?台灣行政法學會、中華民國憲法學會、中華人權協會及中華傳播管理學會聯合舉辦的「中天換照事件所引發之憲政法治爭議 政府管制與新聞自由的歷史抉擇」論壇,邀請到前新聞局長邵玉銘與談。邵玉銘表示,在他擔任四年半的新聞局長任內,適逢解除戒嚴、報禁,他強調,不管新聞局還是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任何的管理都不能傷害到新聞自由,過去戒嚴時代媒體被管了38年,當年開放報禁的決策,絕對是一個正確的選擇。 」邵玉銘也指出,中天針對強化內控機制,主動提出六項積極的改善措施,他認為,「目前台灣沒有一個電視台像中天一樣積極努力,其他電視台應該比照辦理。」邵玉銘認為,他理解NCC有上層的壓力,這是台灣政治型態陷入藍綠惡鬥的情況,導致NCC的委員很兩難,但他希望NCC不該在中天換照案刻意做文章。最後邵玉銘也強調,他不曾上過中天的節目,他也不是站在中天新聞台這邊,而是支持中華民國的新聞自由,新聞局作為政府的行政機關,控管新聞自由,那豈不是回到警總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