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員國
」 俄羅斯 以色列 中國 北約 美國英國加入CPTPP 為脫歐以來「最大規模」貿易協定
英國於15日正式成為《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的第12個成員國,為首個加入該亞太貿易聯盟的歐洲國家,此舉是英國政府自脫歐以來簽署的「最大貿易協定」。去年英國完成簽署CPTPP的入盟條約,政府官員表示,該協定將每年為英國經濟帶來約20億英鎊(約合4.4億美元)的增長。根據官方數據,截至2023年9月底,英國貿易總額達1.7兆英鎊。CPTPP於2018年成立,目前包含加拿大、日本、澳洲、紐西蘭、汶萊、智利、馬來西亞、墨西哥、秘魯、新加坡和越南等成員國。作為全球經濟的重要區域合作框架,該組織覆蓋全球約15%的國內生產總值(GDP),並為企業提供進入超過5億人口市場的機會。英國自2021年初脫離歐盟單一市場後,積極尋求與其他國家的貿易協定,包括與澳洲、紐西蘭及新加坡達成的雙邊協定,本次加入CPTPP被認為是英國脫歐後貿易政策的重要里程碑。英國還計劃擴展與其他地區的經濟合作,目前英國正在與海灣國家商討貿易協定。上個月,英國工黨領袖基爾斯塔默(Keir Starmer)宣布,英國和印度將恢復此前停滯的自由貿易協議談判。然而與美國達成自由貿易協議的前景仍不明朗。自2021年以來,雙邊談判進展有限。而與加拿大的新貿易協議也尚未實現。CPTPP的加入被時任商業和貿易大臣凱米·巴德諾克(Kemi Badenoch)形容為「英國脫歐後最大的貿易協定」。
台灣護照多歐洲2國免簽 保加利亞與羅馬尼亞元旦正式加入申根區
台灣旅客赴歐洲旅遊又多了兩國可以便利前往,歐盟成員國決定自2025年元旦起,取消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之間,以及其內部陸地邊界的個人檢查,成為完整的申根區國家(Espace Schengen),未來台灣民眾停留這兩國的天數,將與停留歐盟申根區其他國家的天數合併計算,享有180日內可停留90日的免簽證待遇。《歐洲新聞社》(Euronews)12日報導,歐盟正式批准保加利亞與羅馬尼亞加入申根區,兩國的申根資格將在明年1月1日生效。根據歐盟輪值主席國、匈牙利內政部長品特(Sandor Pinter)表示,「這是歷史性的一刻,終於能歡迎保加利亞與羅馬尼亞加入」。據了解,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是在2007年加入歐盟,今年3月以「空中申根」(Air Schengen)方式加入申根區,持有效簽證者可透過海空兩種方式自由進出,但是「陸路申根」被奧地利以移民問題為由擋下,兩國後來與奧地利簽署協議,承諾加強邊境管制,以換取奧地利支持,如今正式成為申根區。申根區是全球最大的自由旅行區域,其中,法國、德國、比利時、荷蘭和盧森堡率先在1985年取消邊境檢查,而申根區目前涵蓋29個國家,包括歐盟27個成員國中的25個,另外,包括冰島、列支敦士登、挪威和瑞士,覆蓋約4.2億人口,至於賽普勒斯的內部邊界檢查則尚未取消,以及愛爾蘭並非申根區成員。至於台灣民眾,從2011年1月11日起,持有台灣護照不須簽證就可赴申根會員國享停留90天的觀光或商務旅遊,但不得工作,免簽證停留期間可從事包括訪問、觀光、探親、洽商、出席會議、訓練課程、參展、求學等短期活動,如今又多了兩國可以便利前往,而且可以直接往返上述兩個國家。
CPTPP入會遭反對卡關?外交部回應了
「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執委會今年未決議成立台灣入會工作小組,外傳是因新加坡、馬來西亞表態反對,外交部長林佳龍9日透露,星、馬並未反對台灣加入,因台灣與中國的入會案互相糾葛,有部分會員國強烈反對中國加入,反而「有點卡到我們」;他強調,沒有CPTPP會員國反對台灣加入。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昨審查「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關於外交部主管收支公開及機密部分」,外交部針對「國際會議及交流」工作計畫內「參與國際組織活動」分支計畫的一般事務費,編列6611萬1000元。國民黨立委馬文君質疑,今年聯合國大會期間,僅有9個邦交國為台灣發言,顯示台灣推動參與國際組織活動的企圖心不足。此外,今年CPTPP年會決議不就台灣入會案成立工作小組,未來幾年將有對台相對不友善的國家擔任輪值主席國,外交部應有所因應。林佳龍指出,最近媒體報導新加坡及馬來西亞反對台灣加入CPTPP,與事實有些出入,新加坡對中國與台灣皆抱持支持立場,但強度不見得相同;而馬來西亞則是支持中國成立工作小組,但並未反對台灣加入。林佳龍進一步解釋,有些國家只支持台灣,有些則是反對中國加入,由於兩者會互相糾葛,確實還沒辦法完全取得共識,但「並沒有反對台灣」,其中確實有政治因素。不過他強調,明年澳洲輪值CPTPP主席國,我們對入會「不必太悲觀」,這次CPTPP允許台灣與成員國進行前期諮商,這是重要的進展空間,只要政治問題成熟後,會誠懇跟其他成員國溝通、降低政治考量。最後,外委會就此案凍結200萬元,待外交部向外委會提出書面報告,並經同意後,始得動支。
北約秘書長警告川普:若烏克蘭割地停火 將鼓勵「中朝伊」策劃攻擊
北約新任秘書長、前荷蘭首相呂特(Mark Rutte)警告川普,如果烏克蘭被迫讓步以結束與俄羅斯的戰爭,美國將面臨來自中國、伊朗和北韓的「可怕威脅」。呂特對當選總統川普的和平協議計劃提出警告稱,這將導致西方的敵人「相互擊掌」,並準備策劃接下來的攻擊。他告訴英國《金融時報》,當與俄羅斯談判時,烏克蘭必須達成一項「好的方案」,同時他呼籲美國繼續提供軍事支持。川普承諾迅速結束烏克蘭戰爭,他的盟友表示他可能會要求基輔向俄羅斯割讓領土以換取停火。然而,包括英國首相施凱爾爵士在內的烏克蘭支持者皆認為,西方必須繼續提供武器。呂特於11月23日會見了川普及其外交政策團隊,討論了「北約面臨的一系列全球安全問題」,並在討論期間警告對方,戰爭將急遽結束。呂特向《金融時報》表示:「我們不能達成1項對烏克蘭不利的協議,因為這將導致金正恩和普丁、習近平及伊朗互相擊掌,從長遠來看,這不僅對歐洲,對美國也構成可怕的安全威脅。」這位10月甫上任的北約秘書長補充,俄羅斯、中國、北韓和伊朗之間存在著深厚的軍事和經濟聯繫,加劇了烏克蘭和中東的戰爭,「事實上,伊朗、北韓、中國和俄羅斯正在如此密切地合作……這意味著世界上發生衝突的各個地區……越來越緊密地聯繫在了一起。」呂特的干預表明,北約和其他西方國家可能會試圖說服川普繼續支持烏克蘭,理由是這樣做符合美國的利益。然而,川普的幾位外交高層團隊表示,他們認為烏克蘭是歐洲問題,美國的重點應該放在中國和伊朗。儘管共和黨內部反對對烏克蘭進行高額軍費開支,但呂特試圖將全球的地緣衝突連結起來,可能對川普更具說服力。此前,川普已呼籲北約成員國將國內軍費開支增加到GDP的3%,比目前的水準還要高出50%。
川普示警「金磚國家」 如削弱美元恐面臨美國「100%關稅」
即將就任美國總統的川普,近日針對金磚國家(BRICS)展現出強硬的態度,要求這些發展中國家承諾不會創建替代美元的貨幣以此來削弱美元。川普甚至警告,如有違反,將面臨高達100%的關稅懲罰。根據外媒報導指出,金磚國家原本是指巴西(Brazil)、俄羅斯(Russia)、印度(India)、中國(China)和南非(South Africa),後來還加入伊朗(Iran)、埃及(Egypt)、埃塞俄比亞(Ethiopia)和阿聯酋(United Arab Emirates)。川普在社交平台Truth Social上多次強調美元的地位不可取代,並要求金磚國家承諾不創建新的金磚貨幣,也不支持任何其他貨幣取代美元,否則將面臨100%的關稅,且「應該要預期無法再銷往美國這個美好的經濟體系」。其實川普的擔憂是來自於2024年金磚國家峰會,當時各成員國討論了脫離美元的問題,此議題始於2022年美國因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而對其實施經濟制裁,當時各國開始強烈意識到去美元化的必要性。川普對金磚國家的態度強硬,甚至在競選活動中也提過,承諾讓那些試圖擺脫美元的國家付出高昂代價。川普表示將使用關稅作為確保各國遵守的工具。據了解,川普及其經濟顧問正在研究對那些尋求以非美元貨幣進行貿易的國家採取懲罰性措施,包括出口管制、貨幣操縱指控和徵稅等手段。這一連串威脅,也正好與川普對墨西哥和加拿大的貿易政策相呼應。川普先前宣布,若這兩國不加強管制非法毒品及移民流入美國,將對所有來自墨西哥和加拿大的產品徵收25%的關稅,並對中國商品加徵10%的額外關稅。面對川普的關稅威脅,加拿大總理賈斯汀·特魯多(Justin Trudeau)於11月29日與川普會面,試圖透過協商平息兩國間的貿易緊張局勢。川普則不斷強調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重要性,稱「不會允許任何國家脫離美元」,因為這將對美國帶來重大影響。川普先前也曾表示,金磚國家「取代美元的機會為零」,任何試圖這麼做的國家都應該向美國告別。他在競選中強調,美國需要對那些試圖削弱美元地位的國家採取懲罰性措施,這是他堅持的立場之一。川普希望透過這些強硬手段,來確保美元繼續作為世界的主要儲備貨幣,維護美國的經濟利益與全球領導地位。
川普揚言徵收加墨25%關稅 傳加拿大總理急抵佛州會晤
根據加拿大廣播公司報導,加拿大總理杜魯多的專機當地時間29日黃昏抵達美國佛羅里達州西棕櫚灘(West Palm Beach),將在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的海湖俱樂部(Mar-a-Lago)與之會面。川普25日揚言,明年上任後首要工作是簽署命令,向加拿大與墨西哥進口貨徵25%關稅,除非兩國可阻止非法入境者及毒品流入美國。杜魯多隔日稱,與川普25日晚上通電話,談及有關事宜。杜魯多27日與省長舉行緊急會議,討論有關對策。他29日較早時在記者會上稱,認真看待有關事件。墨西哥、加拿大和中國的官員和主要產業組織警告,川普揚言課徵的重稅將傷害所有相關國家的經濟,造成通貨膨脹惡化,且有損就業市場。加拿大財長方慧蘭(Chrystia Freeland)表示,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的成員國應該建立針對中國的一套整合政策。近期有評論關注中國企業在墨西哥設廠,借道墨西哥進軍北美市場的可能性。方慧蘭表示,制訂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的三個國家包括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應該建立一套共同應對中國的政策,以保護三國工人的利益。她也表示,目前仍傾向維持美墨加三國自由貿易協定。
真航空12/3開航韓國務安航線 跟著韓劇景點造訪全羅道
2024年截至9月為止,台灣訪韓人次再創新高,已超過110萬人次,較去年成長近6成。12月3日真航空即將開航桃園-務安航線,更是要把向來喜愛美食的台灣旅客,帶到有「韓國美食之鄉」稱號的全羅道,品嘗道地韓味。每日班機時間為桃園-務安 01:40~04:35 / 務安-桃園23:30~00:40+1。除了可樂旅遊、雄獅旅遊、易飛旅遊、五福旅遊、旅天下、百威旅遊、信安旅遊均提供獨家包裝旅遊行程外,部分旅行社也為自由行的客人提供「繞一圈南道」的巴士服務。韓國全羅道包含了全北特別自治道、光州廣域市、全羅南道三大區域,而務安機場位在韓國西南方的全羅南道,透過務安機場的開航,韓國觀光公社也為不那麼熟悉全羅道的台灣旅客,給出造訪電視、電影取景地的6大必玩城市。光州的國立亞洲文化殿堂。(圖/韓國觀光公社提供)1.電影《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的取材地 - 光州廣域市:光州除了是韓國民主化與人權的都市,也是充滿媒體藝術創意氛圍的都市。其中,有「光之林」之稱的「國立亞洲文化殿堂」,是將韓國民主運動的象徵地舊全羅道廳轉化成亞洲文化藝術交流空間,包括地上公園和地下博物館,不但有綠化效果,也是民眾可以體驗休閒、文化的地方。而來到光州不能錯過辛奇、韓定食、無等山大麥飯、烤牛肉餅、鴨肉湯這「光州5味」。2.韓劇《德魯納酒店》、《柏青哥》、電影《1987》的拍攝地 – 木浦市:木浦是全羅南道歷史悠久的開港城市,也有許多魅力景點。像是2024年擴建完工的「木浦天空步道」,從白天、夕陽到夜景都很迷人;還有木浦最古老建築「木浦近代歷史館1館」,因為韓劇《德魯納酒店》的關係,成為韓國年輕人必訪景點。而木浦美食首推「細爪章魚」,可以生吃、煮湯、烤或涼拌。木浦近代歷史館1館不只是韓劇《德魯納酒店》拍攝地,館內也有韓國歷史文化場景可以體驗。(圖/韓國觀光公社提供)順天灣濕地。(圖/韓國觀光公社提供)3.韓劇《朱蒙》、《鬼怪》、《無法抗拒的他》的拍攝地 – 羅州市:全羅道的道名取自全州的「全」和羅州的「羅」,在朝鮮時代屬重要城鎮,因此羅州也保存了許多文化遺產和歷史遺跡。而在「羅州鄉校」旁的「3917 Majung(迎賓之意)」,是有著近代韓屋風貌的民宿及咖啡廳複合空間,不但可以感受私人古宅意境,還可品嘗利用羅州當地盛產的梨子製成的甜點。此外,到羅州也必嘗「牛骨湯飯」,是以濃郁美味的高湯和軟嫩牛肉形成的美味。04.韓劇《大長今》、《雲畫的月光》、《正年》的拍攝地 – 順天市:順天市做為2013、2023年國際園藝博覽會舉辦地,除了擁有韓國1號國家庭園「順天灣國家庭園」與候鳥遷徙地「順天灣濕地」,適合生態旅行地之外,被韓國導演們評為最佳拍攝聖地的「樂安邑城」也妥善保存朝鮮時代風貌的城郭,以及城內外約有230多個居民實際居住的傳統村落,旅客在此可住宿、體驗傳統活動及慶典。順天美食包括酸甜的涼拌泥蚶、能感受大海氣息的清蒸泥蚶、略燙後淋上醬料的調味泥蚶等。麗水的醬蟹肥美多肉。(圖/韓國觀光公社提供)05.韓劇《藍色大海的傳說》、《巧克力》、《熱血司祭》的拍攝地 – 麗水市:曾舉辦世界博覽會也擁有國際碼頭的麗水,在全羅南道中算是較多國際旅客的城市。連結突山(島)與紫山(陸地)的「麗水海上纜車」,夜景特別迷人。來到麗水,不能錯過的美食首推偷飯賊「醬蟹」,用熬濃的醬油浸泡處理過的石蟹、梭子蟹,香、甜、鹹滋味豐富,將飯放在蟹殼內與蟹膏攪拌享用更是一絕。6.韓劇《海神》、《巧克力》、《正年》的拍攝地 – 莞島郡:莞島是韓國最大的海帶、海藻、鮑魚產地,也是韓國代表性的海洋觀光休養地。2023年11月開幕的=莞島海洋治癒中心」是韓國首度成立的海洋治癒空間,台灣著名節目《嗨!營業中》也曾到此拍攝。另外,這裡也擁有韓國最具代表性的健行島嶼「青山島」,在每年油菜花綻放的4月也會舉行「青山島慢走節」活動。來到莞島不吃鮑魚太可惜,當地咖啡廳「月亮 Sweet」還利用在地特產做成鮑魚麵包及海草拿鐵,適合喜歡嘗鮮的旅人。另外韓國觀光公社抽獎活動最後倒數中,凡購買2024/9/1~2024/12/31台灣出發至韓國機票的民眾,只要於11/30前登錄機票號碼及資料,即可參加LinePoints 抽獎,最高1,000點,總獎項將近20萬點,詳情可上韓國觀光公社台北支社查詢。阿聯酋航空正式發表首架A350客機。(圖/阿聯酋航空提供)A350客機是阿聯酋航空自2008年以來首次引進的新機型。(圖/阿聯酋航空提供)另外阿聯酋航空日前也正式發表機隊的首架空中巴士A350-900 客機,A350客機設有三種寬敞的客艙佈局,可服務312名乘客,包含32個新一代可平躺式商務艙座位、21個豪華經濟艙座位及259個經濟艙座位,A350亦是阿聯酋航空自2008年以來首次引進的新機型。阿聯酋航空集團董事長暨執行長謝赫阿哈邁德親王也提到,未來數年內將有65架A350陸續加入機隊,這是阿聯酋航空支持杜拜D33策略長程計畫的一部份,D33的漸進式發展計劃預計將杜拜打造成全球市場連結密度最高的城市與全球經濟的重要樞紐。阿聯酋航空計畫於2025 年1月3日首度使用A350執飛愛丁堡的定期商用航班,A350亦可望於接下來幾個月內陸續加入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成員國巴林、馬斯喀特和科威特,歐洲里昂、波隆那,以及南亞可倫坡、孟買和亞美達巴德等多條航線。
烏俄局勢緊張推升國際油價 分析師:OPEC+若推遲增產將支撐油市
國際油價22日上漲,烏俄戰爭本週升溫,推高了市場地緣政治風險溢價。紐約西德州中級原油1月價格上漲1.6%,收每71.24美元。布蘭特原油1月價格上漲1.3%,收每桶75.17美元,2大原油期貨價格均上漲約6%。分析師表示,烏俄緊張局勢升級,OPEC+可能會在12月1日的會議上再次推遲增產,若增產推遲,將支撐油市,預計下周WTI原油期貨價格在每桶67-71美元之間,倫敦布蘭特原油期貨均價在每桶71-75美元附近。反之,地緣政治緊張局勢若嚴重加劇,或更糟的是直接影響東歐和俄羅斯的地區石油和天然氣基礎設施,油價可望回升至 80 美元以上。OPEC + 已經兩次延後逐步鬆綁減產計畫。該組織成員國本應該從 1 月開始按月每天增加 220 萬桶的日產量,然而由於國際油價低迷,10 月又再次延後。而花旗集團、摩根大通在內的市場分析師懷疑OPEC +是否會在明年恢復石油增產計畫。分析師表示,即將發生的供應過剩已經可能把原油價格推低至每桶 60 美元,倘若 OPEC + 增產,油價恐怕進一步下滑。
國際刑事法院依戰爭罪通緝以色列總理 全球國家組織反應曝光
國際刑事法院於21日依戰爭罪、危害人類罪等罪名,對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以色列前國防部長葛朗特(Yoav Gallant)以及哈瑪斯(Hamas)軍事部門指揮官德伊夫(Mohammed Deif)發布通緝令。而消息曝光後,各界對此反應差距甚大,像是愛爾蘭總理表示絕對會配合逮捕,但美國、匈牙利等國家則是堅持不配合,其中匈牙利總理甚至還開口邀請納坦雅胡參訪匈牙利。國際法院的通緝消息曝光後,綜合《路透社》報導,各國態度如下:以色列方面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稱21日是「人類歷史上的黑暗一天」,海牙的國際刑事法院已經「成為了人類的敵人」,並強調這是「反猶太主義的一步」,目的是阻止以色列捍衛自己免受敵人侵害。前國防部長加蘭特(Yoav Gallant):以色列已不再被剝奪自我防衛的權利,企圖剝奪以色列正義戰爭中達成目標的權利將會失敗。總統赫爾佐格(Isaac Herzog):認為法院的決定等同於認可恐怖主義和邪惡,這將國際司法系統本身變成了哈馬斯犯罪的保護傘。外交部長薩爾(Gideon Saar):稱這是「國際刑事法院的黑暗時刻」,法院已「失去所有合法性」,並發出了「毫無權力的荒謬命令」。安全部長吉夫爾(Itamar Ben-Gvir):認為海牙國際刑事法院再次表明它「徹底充滿了反猶太主義」。美國方面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表示美國「從根本上拒絕」法院對以色列高層官員發出的逮捕令,對檢察官急於尋求逮捕令及過程中的錯誤表示深切關注,並稱美國正與其夥伴討論下一步措施。加拿大方面總理杜魯多(Justin Trudeau):強調遵守國際法非常重要,並表示加拿大將遵守國際法院的裁決。歐洲方面歐盟外交政策負責人博雷爾(Josep Borrell):表示對納坦雅胡和加蘭特的逮捕令不涉及政治,所有歐盟成員國應該尊重法院的決定並執行。奧地利外交部長沙倫伯格(Alexander Schallenberg):稱這項逮捕令「荒謬」。法國外交部發言人勒莫因(Christophe Lemoine):表示法國會尊重國際法院的裁決,但未確認是否會逮捕納坦雅胡。英國首相斯塔默(Keir Starmer)發言人:表示英國尊重ICC的獨立性,但未確認是否會執行逮捕令。挪威外交部長艾德(Espen Barth Eide):強調ICC應以公正的方式履行職責,並相信法院會根據最高的公平審判標準處理案件。瑞典外交部長斯特內加德(Maria Malmer Stenergard):表示瑞典和歐盟支持法院的重要工作,並保護其獨立性和完整性。土耳其外交部長費丹(Hakan Fidan):稱ICC的逮捕令是「希望的」並非常重要,旨在將犯下對巴勒斯坦人種族滅絕罪的以色列當局繩之以法。愛爾蘭總理哈里斯(Simon Harris):表示如果納坦雅胡來到愛爾蘭,愛爾蘭會基於ICC的逮捕令進行逮捕。斯洛文尼亞總理戈洛布(Robert Golob):表示斯洛文尼亞將尊重ICC對以色列和哈馬斯領導人發出的逮捕令,並「全面遵守」。匈牙利總理奧班(Viktor Orban):邀請納坦雅胡訪問匈牙利,並保證在匈牙利不會執行ICC的裁決,稱這些逮捕令為「厚顏無恥、玩世不恭且完全不可接受的決定」。荷蘭、瑞士、義大利、西班牙、奧地利:這些國家都表示會履行其對《羅馬規約》及國際法的承諾與義務。哈馬斯方面哈馬斯高級官員奈姆(Basem Naim):對納坦雅胡的逮捕令是為受害者伸張正義的重要一步,並呼籲所有國家支持這些逮捕令。哈瑪斯官方聲明:呼籲國際刑事法院擴大追究所有以色列領導人的責任。人權律師與非政府組織人權律師布羅迪(Reed Brody):認為逮捕令「前所未有、正當且來得太晚」,並指出ICC在過去的歷史上,主要都是針對西方國家的對手,鮮少起訴過親西方的國家或官員。人權觀察組織(Human Rights Watch):認為這些逮捕令打破了某些人超越法律範疇的看法,呼籲國際社會為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所有受害者爭取正義。
憂世界大戰爆發?北歐3國推新版民防手冊 瑞典:每個人民都要盡力保衛國家獨立民主
隨著烏俄局勢更加緊張、中東衝突四起,曾經堅定「中立」的北歐國家也開始採取預防措施,讓公民能做好應對準備。其中,瑞典政府18日起開始發放最新版本的民防手冊,內容量是上一版的2倍,希望人民能加強危機應對能力;而芬蘭、挪威也於近期推出新版民防指南,敦促國民應隨時做好準備。根據外媒《福斯新聞》(Fox News)報導,瑞典民防緊急應變局(MSB)在18日開始發放數百萬本更新版的民防手冊「萬一發生戰爭或者危機」(In case of crisis or war),這不僅是6年來首次更新,內容更是上一版的2倍量,而新版共有32頁。這本手冊的內容除了提及如何儲備糧食、緊急用品、如何在遭遇空襲時尋找最近的避難處外,也談論人民可能遇到的軍事衝突、自然災害、網絡攻擊、假資訊行動和恐怖攻擊等狀況,「若瑞典遭受另一個國家攻擊,每一個人都必須盡一己之責,保衛瑞典的獨立和我國的民主」。瑞典民防局局長弗里塞爾(Mikael Frisell)則發出了「瑞典可能發生戰爭」的警報,敦促官員更快地加強斯德哥爾摩的防禦,「安全形勢嚴峻,我們都需要增強自身韌性,以應對各種危機」。此外,2023年加入北約的芬蘭政府,最近也在官網推出了「為事變和危機做好準備」的指南,呼籲人民針對各種事件、危機和緊急情況提前做好準備,情況可能包括長時間停電及停水、網路或銀行服務長期中斷、自然現象(如風暴或野火)、長期危機(如流行病或軍事衝突)。該指南也列出應急物品清單,像是備用電源、碘片(用於保護甲狀腺免受輻射的影響)和易於烹飪的食物等等,並指出「這並不是提醒人們潛在的危險,而是為了幫助家庭為各種特殊情況做好準備……如果發生異常情況,每個人的準備和行動都會影響全國的應對能力」。作為北約創始成員國的挪威,日前開始向民眾發放民防手冊,敦促國民要做好準備,以應對戰爭、危機或極端天氣等情況時,能夠自力撐過一周時間。目前,挪威政府已發出超過200萬份手冊,建議民眾儲備罐頭食品、義大利麵、寵物食品、水、火柴、蠟燭、急救箱和藥品(包括碘片等),「這些藥片可以在發生核事故時防止放射性碘的侵害,並且只能在當局的指示下服用」。該手冊也提醒,應該儲存不易腐敗的食物和飲用水,且至少要足夠3天分量,例如馬鈴薯、高麗菜、胡蘿蔔和雞蛋等食材,也建議民眾可以在自家花園種植蔬果。值得注意的是,新版將舊版手冊中的一段話,往前移到更明顯的位置:「如果瑞典遭到他國攻擊,我們絕對不會投降,所有企圖傳達會停止反抗的資訊都是假的」。
桃市議會唯一代表!朱珍瑤出席亞洲地方議員論壇 分享國際觀光經驗
桃園市議員朱珍瑤近日受邀至馬爾地方,參加第8屆亞洲地方議員聯盟,台灣代表團由前台北市議員林晉章領隊,朱珍瑤則是桃市議會唯一代表,論壇則聚焦綠色旅遊、環保經濟及地方居民和旅遊利益衝突時的解決困境等問題,將國際觀光經驗帶回國內參考。朱珍瑤提到,亞洲地方議員論壇八屆以來成員國不斷增加,除了日本、菲律賓、馬爾地夫外還有蘇格蘭、美國、加拿大等國共襄盛舉,逐步朝全球性地方議員聯盟邁進,我國並非聯合國成員,有任何可以在世界上代表中華民國的機會,都非常難能可貴。而本屆論壇聚焦於綠色旅遊、環保經濟及地方居民和旅遊利益衝突時的解決困境等問題,日本議員分享如何在觀光效益與環境中取得平衡、台灣則由北北桃直轄市三縣市議員分享台灣獨特結合音樂的綠色旅遊、馬爾地夫議會分享地方治理與旅遊業的互動。朱珍瑤說,馬爾地夫是全球最知名的旅遊勝地之一,對比台灣疫情前每年破千萬的國外旅客,去年卻慘跌至不到650萬,台灣觀旅產業近年不斷萎縮,而出入境觀光逆差更逐步擴大,國旅亂象也層出不窮,顯見我國交通部觀光署對於國內外觀光推動上的嚴重失能。朱珍瑤提到,論壇會後也透過小組討論彼此交換觀光政策,促進國際城市外交外,也將國際觀光成功經驗帶回給桃園市政府或者交通部觀光署參考。
疑是間諜?俄羅斯涉嫌測試將「爆炸包裹」送往北美航班 於英國DHL爆炸起火
英國伯明罕、德國萊比錫的DHL物流中心曾在7月分別發生火警,經確認是引火裝置爆炸,當時英國當局懷疑是俄國間諜今年在歐洲各地執行的行動之一,而西方安全官員也認為這2起事件均為俄國的秘密行動,目的是讓飛往美國和加拿大的貨運及客運航班引發火災。目前DHL正在與當局進行合作,希望能追查出嫌疑人。根據外媒《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CNN》報導,起火原因是有個裝有電動按摩器的包裹,該按摩器經過改造後,在內部添加了高度易燃的鎂,並從立陶宛被運往英國,似乎是為了測試如何將此類設備帶上前往美國的航班。德國一名安全官員指出,這份包裹被標記為運送到英國伯明罕一處虛假地址,而另一位調查員也稱,同個寄件者還準備將包裹運送到美國及加拿大,但不含有易燃物,「他們(寄件者)想測試包裹能到達多遠的地方」。《華爾街日報》要求俄羅斯對此發表評論,但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培斯科夫(Dmitry Peskov)否認指控,並表示「我們從未聽到任何國家政府公開指控俄羅斯參與犯案,這些都是媒體未經證實、毫無根據的猜測」。DHL發言人告訴CNN,該公司已深入了解近期發生的2起貨運事件,也正在積極配合相關部門調查及合作。當被問及所謂的俄羅斯陰謀時,一名美國政府官員也告知CNN,「目前,沒有針對飛往美國航班的主動威脅」。波蘭國家檢察官辦公室10月曾表示,有4人因涉嫌參與國際攻擊行動被捕,並開始對另外2名嫌犯展開國際通緝,而波蘭當局也在聲明中說到,嫌疑人以快遞方式將「偽裝成包裹的爆炸物和危險物質」寄往英國和歐盟國家,並在陸運及空運過程中自燃或引爆,「相關組織的目的是測試此類物品的運輸途徑,這些貨物最終將送往美國和加拿大」。英國反恐警察發言人則向CNN證實,他們正在調查位於一起7月22日發生在伯明罕的爆炸事件,當時有1個包裹著火,幸好快遞公司員工和消防人員迅速進行處理,未造成任何人員傷亡或重大財物損失,但當局仍在調查該起事件,也正在與其他歐洲執法機構合作,以確定是否與歐洲其他類似事件有關聯。另外,CNN 7月曾報導稱,一名北約高級官員透露,俄羅斯過去6個月以來在北約成員國內積極進行「大膽」的破壞行動,特別是針對向烏克蘭提供武器的補給線及背後的決策者。歐洲各地多位安全官員也描述,這種威脅正在蔓延,隨著俄羅斯間諜的行動越發受到安全部門監視,部分俄國間諜會選擇雇用當地的業餘人員來執行高風險且往往可以脫罪的犯罪活動。
北約、美國證實「北韓派兵援俄」 烏克蘭中將:11月將開赴庫斯克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發言人23日聲稱,北約成員國已掌握北韓派遣部隊到俄羅斯的證據。而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J. Austin III)也坦承存在相關證據,但目前還不清楚部署目的。北約及美國此前已示警,如果北韓與俄羅斯共同與烏克蘭交戰,問題將非常嚴重,因為這將標誌著俄烏戰爭的危險升級。北約發言人達克拉雅(Farah Dakhlallah)在聲明中表示,該軍事聯盟握有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調遣部隊到俄羅斯的證據,而且相關證據已得到確認,「如果這些部隊預定前往烏克蘭作戰,將代表北韓給予俄羅斯非法戰爭的支持明顯升級,也是俄國在前線損失慘重的跡象之一。我們正在聯盟內部就此事積極協商,北大西洋理事會(North Atlantic Council)將收到韓國的通報,並進一步討論此事。」美國防長奧斯汀(Lloyd Austin)23日也指出,有證據顯示北韓部隊在俄羅斯,但他們在當地的目的為何,以及平壤能透過此舉獲得什麼來自莫斯科的回報,都還有待觀察,「這是我們得搞清楚的問題。」奧斯汀補充,「如果他們是共同交戰方,那北韓的意圖就是代表俄羅斯參與這場戰爭,這是一個非常非常嚴重的問題,它不僅會影響歐洲,也會影響朝鮮半島的局勢,甚至整個西太平洋。」美國國家安全會議戰略溝通協調官柯比(John Kirby)23日晚些時候也向記者聲稱,美國相信至少有3000名北韓士兵正在俄羅斯接受訓練。南韓情治單位先前已表示,北韓派兵前去協助俄國盟友跟烏克蘭作戰。這是美國政府及北約首度證實南韓方面的警告。南韓國家情報院則告訴南韓國會議員,北韓已增派1500名士兵至俄羅斯,並預計於12月底前在俄國部署1萬名軍人,這些人在俄羅斯受訓後可能會投入在俄烏戰爭之中。1名匿名美國政府高官23日也聲稱,「數以千計的」北韓軍人正在俄羅斯準備受訓,但美方不知道他們的任務為何,以及是否會去烏克蘭作戰。烏克蘭國防部情報總局局長布達諾夫(Kyrylo Budanov)中將也表示,目前在俄羅斯接受訓練的北韓軍隊將於「11月1日」做好準備,而且部隊將使用俄羅斯裝備和彈藥。布達諾夫補充,第1批2600名朝鮮士兵將開赴俄羅斯庫斯克州,應對烏克蘭的入侵。
美元周線創近兩年最強 日圓創15年最大單周跌幅
衡量美元兌歐元、英鎊和日圓等六大貨幣整體匯率表現的美元指數,4日收102.48點創七周新高,周線漲幅逾2%為2022年9月來表現最強一周。由於中東戰火不斷擴大,刺激投資人對美元的避險需求,美國降息令美元借貸成本走低而增加海外對美元的需求,加上美國經濟具彈性而有助支撐美元,這三大因素都推升美元匯率。美元走強,令與美國同為「10國集團」(G10)其他成員國貨幣轉弱,其中日圓表現最弱,4日兌美元匯率貶值逾1%收約148.66日圓,周線重貶約4.5%為2009年來最大單周跌幅。日圓上周表現為G10裡最差,是本來被外界視為貨幣政策屬鷹派的石破茂,指目前日本經濟仍未為進一步升息做好準備,成為日圓走貶主因。儘管Fed開始降息,但目前美日利率差距仍將近五個百分點,若日本央行不積極升息,加上美國經濟表現仍然強勁,而日本復甦依舊露出疲態,只會令日圓失去升值動能。富國銀行策略師查特吉(Aroop Chatterjee)指數據顯示美國勞動市場較外界預期更具彈性,這將削減外界對Fed積極降息的預期,因為目前不太需要積極降息來刺激美國經濟。美國4日公布9月失業率和非農就業人數均優於預期後,芝商所FedWatch工具隨之顯示市場預期Fed年底前再降息2碼機率,從一周前的53%銳減至近乎零,普遍預期僅降息1碼。支付公司Corpay首席市場策略師夏莫塔(Karl Schamotta)認為Fed在降息速度上會更為謹慎。
歐盟對陸電動車加徵關稅 福斯CEO:「不如用投資代替懲罰」
歐盟週五(4日)表決通過對中國反補貼稅提案,引發歐洲汽車製造商的擔憂。根據路透今(6)日報導,德國福斯汽車集團執行長布魯姆當天對德媒表示:「歐盟應該考慮調整針對中國電動汽車的關稅,與其徵收懲罰性關稅,不如推動中企在歐洲投資。」布魯姆認為,歐盟應該重新考慮關稅政策,允許中國汽車製造商通過投資來避免關稅。他表示:「與其徵收懲罰性關稅,不如積極考慮為投資提供補貼。那些在歐洲投資、創造就業機會且與當地公司合作的企業,應該在關稅方面受益。」歐盟成員國4日以10票贊成、5票反對、12票棄權的結果,表決通過了針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徵反補貼關稅的提案。目前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10%的關稅,歐盟擬對自中國製造的電動汽車疊加收取17%至36.3%的關稅。歐委會貿易防禦司司長馬丁·盧卡斯9月底曾表示,即使在表決通過、關稅上路後,歐委會仍願繼續與中方談判,以達成避免徵收關稅的潛在協議。美國彭博社也指出,在此次投票中,棄權票數量之高反映了歐盟成員國內部的疑慮,這表明許多成員國對此舉可能挑起對華貿易戰的不安。歐盟對於中國電動車的保護主義做法可能嚴重違反世貿組織規則,干擾了正常的國際貿易秩序,不僅阻礙中歐貿易投資合作,延緩歐盟自身綠色轉型進程,甚至可能影響全球應對氣變的共同努力。
伊朗油設施若遭攻擊恐釀石油危機 高盛:明年油價將暴漲20美元
由於擔心以色列可能會對德黑蘭的導彈襲擊進行報復,打擊伊朗的石油產業。美國原油期貨在週四(3日)一度上漲約5%,並在週五(4日)早上再度走高。高盛主管Daan Struyven週五在採訪時表示,如果伊朗出現持續每天100萬桶的產量下降,預計明年油價將每桶暴漲20美元。Struyven補充道,如果像沙烏地阿拉伯和阿聯酋主要OPEC+成員國,抵消部分產量損失,油市可能會看到每桶10美元的小幅上漲。MST Marquee的高級能源分析師Saul Kavonic也提到了伊朗哈爾克島的潛在風險,該島負責該國90%的原油出口。Kavonic表示:「這可能是衝突進一步擴大的開始,甚至影響到通過霍爾木茲海峽的運輸。」伊朗此前曾威脅說,如果其石油部門受到影響,將中斷通過霍爾木茲海峽的流量。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署的數據,位於阿曼和伊朗之間的這條海峽是至關重要的通道,全球大約五分之一的日常石油生產量通過這條具有戰略意義的水道,連接着中東的原油生產國和主要的全球市場。Fitch Solutions的BMI在週三發佈的報告中寫道:「在全面戰爭的情況下,布倫特原油價格可能飆升至每桶100美元以上,任何封鎖霍爾木茲海峽的舉動都可能威脅到每桶150美元或更高的價格。」儘管一些行業分析師認爲,如果以色列打擊伊朗的石油基礎設施,OPEC+有足夠的備用產能來彌補伊朗出口中斷的情況,但世界的備用石油產能主要集中在中東,特別是在海灣國家,如果衝突進一步惡化,這些國家也可能面臨風險。
歐盟加徵陸電動車關稅德憂引發貿易戰 中商務部批「保護主義」
歐盟委員會昨(4)日表決通過對中國電動車徵收反補貼稅的提案,擬加徵9%到36.3%的關稅,為期至少5年。中國進口到歐盟的電動車除了目前的一般關稅10%,依歐盟委員會調查認定不同車商受中國補貼程度及對歐盟提供資料配合度,擬加徵反補貼關稅,等於最高約45%。中國商務部表示,關稅將動搖和阻礙中國企業投資歐洲的信心,中國必將採取一切措施堅定維護中國企業的利益。中國對歐盟推行「貿易保護主義」措施表示強烈不滿,呼籲歐盟延後對中國電動車徵收關稅,避免貿易摩擦升級。根據外媒報導,歐盟成員國中,10個國家投票支持加徵關稅,包括法國、意大利、愛爾蘭、荷蘭等10個國家;而包括德國與匈牙利等5個國家投票反對;12個國家棄權。德國財政部長林德納(Christian Lindner)在社群媒體X上表示:「儘管投票贊成這項關稅,但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的歐盟執委會(EU Commission)不應引發一場貿易戰。」歐盟委員會也表示,願意和中國繼續談判替代解決方案,方案必須符合世貿組織規定,且充分解決歐盟委員會調查所確定的損害性補貼。
歐盟4國將投票贊成!路透社:有望通過對中國製電動車徵收45%關稅
歐盟將於4日就中國電動車關稅提案進行投票,對此消息人士透露,法國、希臘、義大利和波蘭都決定支持對中國製進口電動車(EV)徵收高達45%的關稅,這樣的投票意向雖有利於推動此項新的貿易措施,但恐招來北京的報復性關稅。據路透社的報導,正在針對中國製電動車進行反補貼調查的歐盟執委會(European Commission),日前已向歐盟27個成員國提出最終關稅提案,預計將在4日進行投票。如今,法國、希臘、義大利和波蘭的支持,對推動此項貿易措施的布魯塞爾來說是一大進展,然而目前尚不清楚該地區的最大經濟體和主要汽車生產國德國將如何投票,有鑑於德國聯合政府存在意見分歧,德國可能會延續7月的決定,也就是再次投下棄權票。而先前支持徵收關稅的西班牙,在首相桑切斯(Pedro Sánchez)9月份出訪中國後,便表示歐盟應重新考慮其立場,目前尚不清楚西班牙的投票意向。根據歐盟規則,歐盟執委會可以在未來5年內向中國製電動車徵收關稅,除非占歐盟人口65%的15個成員國的合格多數投票反對,而法、希、義、波4國占歐盟總人口約39%。對此,1年前發起反補貼調查的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表示,歐盟需要保護自己免受國家補貼的廉價中國製電動車進口所影響。歐盟執委會則指出,中國製電動車在歐盟市場的註冊份額,已從2020年的3.5%上升至2024年第二季的 27.2%,中國品牌的份額則從1.9%上升至14.1%。而且中國每年需要出口300萬輛電動車的閒置產能,是歐盟市場規模的2倍。歐盟汽車產業普遍反對向中國製電動車徵收關稅,尤其是德國汽車製造商,因為它們有近1/3的銷售額依賴中國市場。尤其北京今年才對歐盟的白蘭地、乳製品和豬肉產品進口展開調查,此舉也被視為是針對布魯塞爾向中國製電動車發起調查的報復。如果這項關稅提案通過,中國電動車製造商將被迫決定自行吸收關稅,或是提高產品售價,以在國內需求下降之際,彌補進口歐洲市場所新增的數十億美元成本。儘管勞動力和製造成本較高,但關稅提案的通過,將促使部分中國汽車製造商尋求在歐洲投資新工廠。
聯合國大會壓倒性通過決議!要求以色列1年內結束對「巴勒斯坦領土的非法佔領」
聯合國大會(UNGA)於美東時間18日通過了巴勒斯坦起草的1項決議,該決議要求以色列在12個月內結束其「對巴勒斯坦領土的非法佔領」。該決議獲得了124國贊成、43國棄權,以色列、美國和其他12個國家則投下了反對票。據路透社的報導,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將於9月26日,與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Mahmoud Abbas)同場較勁,向193名成員國組成的聯合國大會發表談話,然而18日的決議案卻使以色列在聯合國大會前夕陷入了國際外交孤立。對此,聯合國6大主要機構之一的國際法院(ICJ)也提出諮詢意見稱,儘管大會決議規定了以色列撤出非法佔領區的最後期限,但應「盡快」在12個月內完成這項工作。巴勒斯坦聯合國大使曼蘇爾(Riyad Mansour)17日在聯合國大會上表示:「每個國家都有投票權,全世界都在關注我們。請站在歷史的正確一邊。遵守國際法、自由及和平。」聯合國大會的該項決議還呼籲各國:「採取措施,停止進口源自以色列屯墾區的任何產品,並停止向以色列提供或轉讓武器、彈藥及相關設備,尤其當這些武器有在巴勒斯坦領土使用的風險時。」該決議是巴勒斯坦自治政府(Palestinian National Authority)本月獲得更多權利以來正式提出的第1個決議,其中包括UNGA的聯合國成員席次,以及提出決議草案的權利。報導補充,雖然國際法院的諮詢意見不具約束力,但在國際法上具有影響力,可能會削弱國際對以色列的支持。此外,UNGA的決議也不具約束力,但具有政治影響力。據巴勒斯坦加薩地區衛生部門的最新數據,自去年10月7日以哈衝突爆發以來,以色列的種族滅絕行動已造成41272人死亡、95551人受傷。以色列的侵略也導致數百萬人流離失所,持續的封鎖更讓食品、清潔水和藥物陷入嚴重短缺。對此,ICJ曾在今年1月發布1項臨時裁決,命令以色列停止其種族滅絕行為,並採取措施確保加薩平民能獲得人道主義援助。接著ICJ又在5月24日做出裁決,要求以色列立即停止針對加薩走廊南部邊境城市拉法的軍事行動,同時要求以色列即刻從加薩撤軍。
工作幾天才能買iPhone 16 Pro 折扣網站曝光各國數據「台灣要18.3天」
Picodi.com自2018年開始,每年都會進行一次各國iPhone購買力調查,其目的主要是比較iPhone與各國平均工資的比率,各國民眾購買最新款iPhone所需的工作天數。而近日該網站公布了2024年iPhone指數,其中第一名是瑞士,只需要4天,而在最後一名的土耳其,則需要工作72.9天,而台灣的部分則是要18.3天。根據Picodi.com的報告顯示,今年度的測試報告以iPhone 16 Pro(128 GB)為基準,並用美國當地的售價為999美元為計算基礎。接著再透過來自各國政府官方統計局的平均工資資料進行計算。研究人員將月薪除以21(平均每月工作天數)或將週薪除以5,以計算出每日工資。最後將iPhone的價格除以計算出來的日薪,得出購買所需的工作天數。而研究結果顯示,在瑞士,民眾僅需4天工作時間就能買到最新iPhone,位居榜首。緊隨其後的是美國,平均需要5.1個工作日。澳大利亞和新加坡並列第三,均需5.7天。但是在一些國家,購買iPhone則需要付出更多時間。在土耳其(Türkiye),民眾需要長達72.9天的工作時間才能買到一台iPhone,位居榜尾。菲律賓(Philippines)和巴西(Brazil)分別需要68.8天和68.6天,情況也十分不樂觀。在亞洲國家中,情況各有不同。在越南需要53.1天,印度需要47.5天,泰國則需要42.3天。中國大陸需要24.7天,而台灣則需要18.3天。而日本和韓國的表現相對較好,分別只需12.4天和9.7天。香港以10.4天的成績,在亞洲地區表現優異。歐洲國家中,除了瑞士外,盧森堡、丹麥等北歐國家表現也相當不錯,分別只需6.1天和6.7天。但是東歐國家,如匈牙利、斯洛伐克等則需要20天左右,希臘作為歐盟成員國,卻需要26.6天,顯示出歐洲內部各國經濟的明顯差異。(圖/翻攝自Picod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