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毒者
」系上近半數學生都在吸麻! 醫授「8點注意項」助順利脫離毒癮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近日新聞出現「大麻警報敲響校園 」一名20多歲的女大生語出驚人,表示系上約有一半的學生都在吸大麻。現今社會青少年上癮行為非常嚴重,而且有逐年增加的趨勢,科技、交通、資訊的發達,讓青少年隨時面臨上癮的誘惑,加上對成癮物質的認知不足,隨時落入成為下一個成癮者。多數因好奇而接觸 以為可控制卻反步入深淵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成癮治療科孔靖淇護理師表示,大部分的成癮者接觸到毒品的歷程,幾乎都是因為好奇及受同儕的影響下,開始接觸它。在無知的情形下,認為毒品是可以控制的,隨時想用就用,想戒就戒的心態驅使,而輕忽了毒品的可怕,讓吸毒者一步一步走上成癮之路。4大型為特徵 恐是毒品傷害所致因為毒品基本上是一種中樞神經麻醉劑,使用後對大腦前額葉會產生一定的傷害,毒品的濫用改變他的想法、情緒及思考判斷能力,會出現下列的行為特徵:1、情緒起伏大,衝動控制力差,無法預期的憤怒及憎恨,負向想法多。2、自閉、孤立,對他人的關心多不理會。3、濫用後情緒漸漸低落。(因渴求毒品,又想要戒的矛盾心理)4、支出多、無法工作開始出現說謊及偷竊的行為,最後吸毒者會因為(1)身體戒斷不適(不用毒品身體產生的煩躁、不安、忽冷忽熱骨頭痠痛、失眠)等身體症狀無法度過而再度使用毒品。(2)長期受毒品的侵害人格及想法,生活、調適能力已瓦解,加上心理渴求 而無法停止使用毒品。家人幫助戒毒 牢記8點注意事項孔靖淇護理師表示,根據上述的特徵,家屬要了解一個成癮的真相,我們要將吸毒者當成是「慢性」、「復發」的腦部疾病,並多支持戒毒的行為,適時給予幫助與鼓勵,但是在幫助的態度上需注意以下的事項:1.藥物成癮是一個很複雜的行為,不能只靠親情的力量處理,還需要更多理性的行動,一起來幫助吸毒者,包括尋求專業輔導及醫療。2.家屬及成癮者需誠實的面對問題,不要過度的保護和掩護吸毒行為。家屬攬下一切責任,就會剝奪成癮者負責任的機會,讓成癮者明白戒毒是他自己個人的責任。3.鼓勵吸毒者求助,承認自己處在困境中,需要被幫忙。讓資源、援助都能進入這個原本黑暗的家庭。4.家屬給予的「愛」剛剛好就好,所以照顧者要學習適度的拿捏,才不會讓吸毒者產生依賴性。5.與吸毒者溝通,建議多用一些建設性及理性的溝通模式,避免相互指責或用否認及合理化的理由做藉口。6.家屬也要學習不要將吸毒者的問題變成是自己的問題,也不要讓毒品濫用的問題轉移家屬去面對解決家庭的問題,讓吸毒者成為代罪羔羊,應誠實的去面對省思處理,不然成癮者戒了毒,還是無法掙脫原生家庭的緊張關係,這樣就註定一切又陷入惡性循環中。7.避免對於戒毒者過度嚴苛或過於保護,管教不一致,這都是造成吸毒的高危險因子。8.家屬要適度的照顧自己,不要將生活重心都放在吸毒者的身上,不要過度的犧牲及掏空自己,戒毒的路很長,家屬應該適時的釋放壓力。
金控少主拚運動3/辜仲諒含淚感謝中信兄弟做榜樣 搞職籃吸年輕人「一切為了反毒」
今年12月1日,中華職棒中信兄弟奪得總冠軍,是中國信託獨家冠名贊助8年來的首冠,這讓球團大家長、中信慈善基金會董事長辜仲諒走進球場與球員、球迷感性地說:「從和信鯨、中信鯨到接手兄弟象,20年了。」57歲辜仲諒愛球成癡,兒時曾夢想當職棒選手,他夢想雖未成真,但中信辜家早在1996年就以「和信鯨」加入中華職棒,2002年中信金控(2891)成立時和信、中信分家,球隊更名為「中信鯨」,2008年解散,5年後,中信以4.1億元接手「兄弟象」,更名「中信兄弟」重回職棒。辜家參與職棒前前後後砸了30多億元,辜仲諒也在今年中信兄弟隊奪冠時,聊到自己實際真正參與職棒球隊,是從中信兄弟開始。辜仲諒2006年因「紅火案」卸下中信金控總經理、中信銀董事長後,擔任中信慈善基金會與反毒教育基金會的董事長,2013年接手中信兄弟,目前還身兼中華棒協理事長。從職棒到職籃都有青春洋溢的啦啦隊,為球賽暖身熱場助陣,也帶動拉抬球迷粉絲經濟熱絡。(圖/翻攝自新北中信特攻籃球隊臉書)「中信金支持職棒,從少棒、青少棒一路來到職棒,都是有關係的,目的是為了選手出路一條鞭」,辜仲諒強調「一支球隊的文化很重要,贏球、輸球是結果,重要的是打球態度,而且要以身作則做榜樣。」他的這一番話,其實另有「私心」。「中信兄弟的文化不只是拿總冠軍,是鼓勵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團隊精神,犧牲打爭取榮耀做給小朋友看,打冠軍是技術,精神所在持續下去,不管背景有努力都可以翻轉人生。」辜仲諒認為球員是成為小朋友的榜樣,而且要給愛棒球的國人交待。辜仲諒退出金控經營後,以「點燃有品質生命之火」、「徹底」解決社會貧窮、孩童失學、吸毒問題為使命,投入慈善與反毒教育多年來看到許多家庭需要,感觸地說:「孩子是父母心頭肉,很多家長也是百般無奈」,「職棒就是最後一哩路,讓偏鄉不愛讀書的小朋友,都有機會透過打棒球改變自己的人生」。他藉由中信慈善基金會2014年起推動「愛接棒」計畫,透過補助小朋友營養費、課後輔導費與球具設備更新等,協助棒球隊發展,讓想打球的孩子在生活中有更多的支持與照顧。辜仲諒身為中信反毒教育基金會董事長,與學校等單位合作共同推廣反毒教育。(圖/CTWANT資料室)今年11月辜仲諒並跨足職籃T1成立中信特攻隊(CTBC DEA),辜仲諒也另有目的,「在反毒教育推廣中,也看到接觸毒品有年輕化趨勢,他們喜歡看籃球比賽也喜歡打球,成立職籃就是希望吸引更多小朋友來看球。」辜仲諒進一步解釋說,要想辦法打贏反毒戰爭,參考歐美經驗就是要幫助年輕人培養興趣、嗜好,這是成立籃球隊初衷,幫助一些人遠離毒品、早點認識毒品,就有認知拒絕吸毒,「以後可能還要成立足球隊、排球隊了!」辜仲諒侃侃地說。中信特攻隊的英文隊名為何取名為「CTBC DEA」,「我的孩子非常喜歡美國緝毒局DEA(Drug Enforcement Administration),還把我一位在DEA的好友當作偶像」辜仲諒遂取得DEA授權後作為職籃的英文隊名。這支新成軍的職籃隊原傳聞由辜仲諒兒子辜鈺泉掌符領隊一職,後拍板由中信銀個金執行長楊淑惠出任。此外,辜仲諒六年前成軍的中信反毒基金會,現正在中信金融園區展出「教育知毒.攜手反毒」特展,特別將4名戒毒者的心路歷程,以時下年輕人正夯的實境、密室遊戲呈現,就連反毒也要「元宇宙」!「一切都是為了孩子!」辜仲諒12月8日在中信慈善基金會的「點燃生命之火」上,這麼說。
栽心良師2/工程師拋百萬年薪 從漫畫學到用園藝助人
戒毒成功的許有勝在內湖往汐止五指出道路旁,開創「向日有機農場」協助其他染毒者戒毒。許有勝擔心自己教導過於剛硬,找到性格柔和又擅長園藝的方婕寧從旁啟發染毒者了解生命並找回自信,在農場為重返社會做準備。在農場戒毒者都被稱為夥伴,而這些夥伴口中的「方老師」方婕寧(45歲),是中山大學企管系畢業,曾在宏碁、緯創及華碩電腦等公司擔任過工程師、採購人員,思維邏輯清楚,說話有條理,尤其是柔和帶磁性的嗓音,讓她變成與夥伴的溝通高手。方老師說,她是嘉義中埔佃農的女兒,自小家境清寒,父母供她與妹妹唸書改變了命運。雖然一度有百萬年薪收入,但她發覺這一切不是她此生最想做的事,「我的夢想是到偏鄉、山上教育小孩,幫孩子們走出貧窮」。她和朋友到向日農場後發現,農場做的事就像到山上及偏鄉一樣,不同的是,要教育的是「特別的孩子」, 因吸毒進出監獄多次的「阿輝」,在方婕寧的循循善誘下找到栽花植草的潛能。(圖/讀者提供)方老師表示,日本有一部著名漫畫《家栽之人》,主要描述家事裁判所法官「桑田義雄」的故事,這位法官非常喜歡植物,在處理少年案件時,常從植物身上得到靈感,在法庭上作出判決。由於方老師對植物有著過目不忘的本事,她離開電腦公司後,曾學過園藝、景觀設計等,還拿到美國ISA認證的樹藝師,也去海岸造林,在沙灘上種樹,防護台灣海岸線。「我看過這部漫畫,於是就用園藝專長與農場夥伴交心,從種花草培養夥伴自信,了解生命可貴,進而擁抱親情,拒絕毒品。」一位年近半百的夥伴說,方老師常在園藝栽種過程中,用植栽花草的原理鼓勵他們如何去把事情做好,他也自我期許:「我離開農場後,想要去做長照工作」。農場的總舖師寶姐到農場已經工作7年多,她說「農場以前像田地,方老師來了後,變得像花園,看了就很舒服」。方老師說,向日有機農場是個大家庭,每個人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為的就是幫助更生人重返社會。其實「透過幫助別人,也可以看到自己的不足」她只是協助更生人在他們的心中埋下良善的種子,離開農場後能往好的方向走。
栽心良師3/刺青男靠「蒔花」獲新生 蘭花易折竟激發染毒者柔情
位於內湖往汐止五指出道路旁的向日有機農場,不只是民眾休閒好去處,還是協助染毒者戒毒的聖地,10年來已有上百名染毒者從農場重返社會,而用園藝教授蒔花種草改變夥伴(染毒者)心性的方婕寧在農場內扮演關鍵角色。兩年前的母親節前夕,被稱方老師的方婕寧來農場的第一堂課,就要夥伴們在花盆內栽種蘭花送給母親做為賀禮,有夥伴沉默不吭聲,向方老師說「我沒看過媽媽」、「我是阿公帶大的」。方老師發現後決定,透過園藝與夥伴接觸,展開母性特有的心靈對話,雙管齊下,堅強夥伴對抗毒品誘惑的力量。「蘭花梗很脆弱,稍一不慎就會折斷。」透過引導式的教學,所有夥伴小心翼翼的栽種蘭花,眼神散發出的溫柔眼神令許有勝感到不可思議。其中,40多歲的阿輝剛到農場時,整天帶著口罩,從未正眼瞧人,說話總是「嗯」、「喔」,冷漠到讓人不知所措。但阿輝接觸園藝1年多,現在會主動拿下口罩,還會微笑迎人,與農場客人打招呼,蹲下來跟小朋友講話。「從冷漠到關心就是很大的轉變。」農場的玫瑰也在阿輝悉心照料下,一朵朵綻放到讓人驚艷無比。方老師驕傲的說。方婕寧對植物特有感情,不僅有樹藝師、園藝等證照,透過教授園藝不但改變戒毒者生活態度,也開啟重返社會之門。(圖/馬景平攝)方老師回憶,她剛到農場時,有個全身刺青的小男孩阿偉(化名),每天扳著臉,話也不多,她以為阿偉對她有敵意。但突然有一天,阿偉突然告訴方老師「妳種的繡球花開了」。讓方老師非常高興。方老師說,家住北部的阿偉長得很帥,父親因為沾上毒品進出監獄多次,由阿公將他帶大,媽媽因為受不了吸毒後的父親屢次家暴,在他小二時離家出走。阿偉到農場尋求重生後,有次休假時從臉書聯繫到母親,才知道母親已經改嫁。已經7、8年沒見到母親的阿偉,最大的奢望就是再聽到母親的聲音,去年春節前夕,阿偉每天到農場的智慧亭向菩薩祈求能與母親說一次話,沒想到奇蹟果真發生。阿偉去年除夕回家圍爐時,睡夢中依稀聽到手機響,翌日回撥電話時,電話那頭傳來女人的啜泣聲。阿偉哭著說「妳是媽媽,我知道妳有苦衷,妳有新的家庭,還生了一個妹妹,沒事的,我只是要知道妳好好的。」阿偉後來也如願見到母親,還拿在農場賺的錢打了一條金手鍊給母親當見面禮,如今的阿偉在擔任高壓電塔工,開創屬於他的嶄新人生。向日有機農場開創至今已經10年,成功的例子不少,但也有無法融入農場生活偷偷跑掉的,甚至有些因為無法承受壓力,最後因吸毒過量而暴斃,還有夥伴雖然結業,但卻因為害怕返回社會而不敢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