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插管
」一家3口全染疫!92歲母看兒戶外插管...醫生也無奈
中央核定為「新冠肺炎專責院區」的新北市立聯合醫院急診室醫師詹征禕表示,醫護人員精神緊繃,尤其三重院區專收確診病患,醫療設備這兩周下來,量能吃緊,本院「病床數撐不了幾天了」,最令他難過的是一家3口確診外,確診高齡92歲母親,只能眼睜睜看著兒子在「戶外帳篷」被插管。三重院區專收確診病患,醫療設備這兩周下來,量能吃緊(圖/醫師詹征褘提供)「病床很吃緊!撐不了幾天了」第一線急診醫師詹征褘表示,新北聯醫三重院區為新冠肺炎專責醫院,全院有114病床,目前已收治超過90幾張床,僅剩不到20床,只能再撐幾天,全院共有900多位醫護、行政人員,目前總動員投入醫院事務,醫院大致分為3組,分別為篩檢站、急診室和專責病房。詹征褘說,「篩檢站」每天為民眾篩檢,接觸人多、壓力甚大,且有未知染疫風險,目前由部分行政人員幫忙支援分裝篩檢棉花、發號碼牌等事務;「急診室」收治急症病患,有許多病未篩檢被送入,或突然間「快樂缺氧」失去呼吸心跳,因「快樂缺氧」未有徵兆,醫師在高風險插管中疲於奔命。詹征褘表示,「專責病房」中的醫護人員需要長時間穿戴防護用具,因為需要經常消毒,有許多醫護人員有手、腳、臉部脫皮的情況,此外,所有醫護人員休假大多不敢回家,怕連累家人,幸好有市府安排附近旅館,醫護人員才能安心休息。詹征褘坦言,目前最令醫護人員擔憂的病例是「未篩檢」確診病例,因為這樣的病患不知道病程,一不小心全院醫護都會有染疫風險,醫護人員穿戴的防護裝備很多,天熱有中暑的可能、下雨也穿脫不便,目前訂定工作一小時休息20分鐘,醫院內部設置涼水、通風口和輕音樂,盼能緩解第一線救護人員的辛勞。
抗疫動人時刻1/不畏病毒奮力戶外插管 急診醫盼:大家共同守護第一線醫護
本土確診案例已經突破1500人,再加上數家醫院的院內感染事件,更讓站在防疫第一線的醫護人員壓力沉重,但也讓人看到許多動人時刻,不禁想為這些抗疫英雄喝采。急診室醫師田知學經常在臉書分享醫院急診的現場狀況,日前PO文描述急救一位無意識垂死呼吸的老人,由於急診室擠滿等待採檢的民眾,而插管急救又有相當高的風險感染病毒,最後田知學才意識到「只有戶外可以插管!」也驚覺原來前兩天聽說其他醫院急診室人數多到在戶外急救的消息,原來是真的!!由於每天都在這樣的高風險環境,田知學也決定暫時搬離家中,讓老公與兒子不要因為自己而暴露在感染病毒的危機之中,她在臉書上寫道,「天下沒有一個真心愛孩子的媽媽會捨得離開孩子!我一直告訴自己「『我可以的!』、『我很堅強』.......,但是兒子今天線上課程跟不上中文課程,只會英文的先生跟我求救,我卻不能幫忙,著急地在家長群組拜託其他家長幫忙的時候,心頭酸到鼻頭......。」田知學因長時間配戴口罩、防護配備,臉上不只佈滿壓痕,就連鼻樑也破皮。(圖/翻攝自臉書《布農Doc田知學》)田知學說,自己好想在旁邊陪他一起上線上課程,之前都會消毒乾淨、戴口罩陪他上課程,兒子好害羞、好緊張的樣子好可愛!好幾次我都在旁邊舉手「我會!我會!」不小心入鏡,他還會不好意思地叫我不要太失控!觀察了幾天,疫情應該不會那麼快穩下來。忍了很久,還是決定搬出來住!暫時離開我最愛的兩個男人!田知學表示,疫情越演越烈,北北區好多醫院、好多急診室都水深火熱,真的非常需要指揮官進一步的指示與作為!也需要大家一同團結!這時候,更懇切地需要大家一起反過來守護我們第一線醫護!
北市醫院急診室爆「戶外插管」 陳時中回「情境不同」:戶外較通風
中央疫情流行指揮中心昨(17日)在記者會中,並未回答有醫生在戶外為病人插管的提問,今(18日)記者會現場有記者再次提問,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這是因為「情境不同」,並表示可能是室內太擁擠了,醫師才會才選擇通風的戶外。友台記者在記著會中發問:「昨天說的醫生在戶外插管的狀況,其實是真實上演的,振興醫院急診室的醫護人員在臉書PO文,清楚講出相關的狀況,代表現在的醫療量能是不是非常吃緊?」記者並問指揮中心是否有盤點?現在的醫療量能緊繃程度如何?(圖/布農Doc 田知學臉書)陳時中表示的確有這則PO文,「確實看起來是醫師自己PO的,不過那是有一個情境的不同。」他表示急診室擠滿了「自己擔心的人」來採檢,其實那都是不需要的;若有症狀需要採檢巡正常管道,到採檢站很多進行快篩,避免醫師在救助病患上的環境不良。陳時中說:「看起來好像醫師覺得室內太擁擠了,所以他選擇一個通風比較好的地方來做(插管),對其他的病人也比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