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住不炒
」兩岸六都房價大比拚 高雄因台積電漲幅12%超車北京、上海
近期台灣房市屢創新高,相較之下中國表現相對弱勢,住商機構統計兩岸六大都會二手房房價,發現高雄受惠於台積電等重大利多,加上本身房價基期低,以12.8%漲幅傲視各區域,北市與台中在高基期影響下,漲幅有限;兩岸六大都會唯一下跌的僅有廣州,跌幅達0.6%,比起北京與上海,表現相對弱勢。住商機構董事長陳錫琮指出,住商機構今年邁入45周年,台灣住商已達784家,旗下2014年成立的大家房屋也達到252家,中國住商店數已達2500家,全機構分店數超過3536家,穩居台灣兩岸最大品牌。住商中國總經理伍世豪分析大陸房市,近年中國在「房住不炒」的原則下有一系列的管控措施,加上近期中國內部經濟震盪劇烈,的確引起不動產市場相當的不安,在這波修正中,因大型房企負面消息連連,憂心無法交屋的恐慌影響民眾信心,重災區主要在一手房,加上之前不少投資者降價出售,許多買方因而轉向二手房,連帶讓二手房暫時脫離泥淖。伍世豪說,在北京、上海與廣州3大都會表現上,北京與上海因需求基本面強,市區內供給不多,相較於最慘的2022年,2023年確實觸底反彈。至於廣州房價持續下探,推估與廣州買盤外來客多,不如北京上海穩定有關。相較於中國,台灣因低利與熱錢挹注,房市表現強勁。住商台灣兩岸營運中心副總經理李杰峰指出,近年來由於台積電話題帶動,中南部房市非常熱絡,一方面是買盤具有經濟實力,二方面是市場熱錢氾濫,在低基期區反應更為明顯,同時各地除招商外,不少重大建設陸續到位,短期內在交易價量上,南強於北趨勢不變,首購與換屋亦將持續擔綱房市主角。綜觀2024年房市表現,伍世豪認為,中國GDP進入緩速發展後,未來市場將著重貨幣政策的穩定性,同時財政政策也會隨同跟進,從房地產上下游表現觀察,民企投資保守,開發速度趨緩,整體熱度仍低,值得注意的是縱然市況表現平淡,但重點城市供給端表現若於需求端,一線城市壓力相較小,日後進入上升軌道時將會具有較強的反彈力道。至於台灣房市表現,李杰峰認為,2024年許多區域房價已到高點,買方態度更為躊躇,賣方卻無讓價空間,不容易出現全面性降價,但卻有機會找到願意獲利了結的個案。在新青安貸款的助攻下,中低總價首購型產品仍有一波好光景,因為總價上限影響,業者為促進買氣,某些區域將有機會寫下單價新高,連帶拉抬平均單價。
恒大3大債主曝 許家印10年套現2144億爆「借債分紅」
大陸房產巨頭恒大集團面臨財務危機,瀕臨破產,國際投資人擔憂重演雷曼兄弟破產事件,出現大幅拋售潮,全球股市震盪。然而,有媒體分析,恒大的困境,並不妨礙許家印大手筆套現,作為持股超過70%的大股東,許家印拿走了恒大大多數的分紅,10年間套現超過500億人民幣(約新台幣2144.6億元)。根據《鳳凰網》報導,梳理恒大集團歷年債務發現,正是在2016年,恒大集團開始了債務暴漲之路,2015年負債6149億人民幣的恒大,2016年債務規模一躍到了1.16兆人民幣,從此開始了萬億債務巨無霸之路,直到2021年中期的1.97兆人民幣。短短5年多,恒大負債增長了1.36兆人民幣,增長了兩倍多,這一切都是監管不斷去槓桿的政策進程,恒大的擴張,和官方「房住不炒」的政策基調背道而馳。坐擁四家上市公司的恒大巔峰市值高達1.32兆港幣,如今只有1226億港幣,只有當年的一個零頭,1.2兆港幣灰飛煙滅。至於錢究竟去了哪裡?報導指出,除了用在地產主業逆勢擴張外,恒大這些年在多元化道路上也是撒錢無數,然而業務不成,並不影響許家印生財有道。公司幾乎年年大比例分紅,分紅總額接近700億人民幣,從持股比例來看,分紅大部分被許家印以及其重要股東「朋友們」揣進口袋,金額接近540億人民幣,僅2011年起,許家印就通過分紅套現了499.81億人民幣。即便在2020年,債務危機苗頭已顯現,恒大依然沒有停止大手筆分紅,簡言之,相當於借債分紅。另根據《路透社》報導,投資研究機構晨星(Morningstar)資料顯示,基金巨頭貝萊德(BlackRock)、匯豐銀行(HSBC)和瑞銀集團(UBS)是位列恒大債務的最大買家,其中貝萊德今年1月至8月增持了3130萬張恒大債券。
房地產是影響企業生產要素成本 陸打房定調!房市只能「平穩」
中共中央政治局11日召開會議,部署即將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由於此次會議只提到「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13字定調。受到關注的是,此次會議內容與今年4月和7月有所不同,「房住不炒」未被提及,於是就有人開始認為,是不是意味著明年對房市的調控會放鬆?炒房現象會捲土重來?不過,綜合許多市場專家看法,很多人明顯想錯了,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儘管未提「房住不炒」,但房地產市場仍會平穩運行。據《華夏日報》報導,民生銀行研究院宏觀研究中心負責人王靜文就公開表示,此次政治局會議公報有惜墨如金之感,對各項經濟工作的表述都是寥寥數語,並未完全展開。此前,中央已經多次強調「房住不炒」定位。預計在後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還將重提「房住不炒」。貝殼研究院高級分析師潘浩指出,儘管未強調要「房住不炒」,但「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這一表述不變。預計在2020年全年新建商品住宅全國銷售面積保持平穩、銷售額保持一定增長的情況下,2021年房地產市場仍將保持現有的力度,促進市場平穩,對於出現過熱的城市和區域採取積極措施,確保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騰訊網分析認為,政治局會議強調要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言簡意賅,意義重大。這意味著房地產雖然不作為經濟的助推器,但仍然扮演著經濟穩定器的作用,房地產關係到諸多行業,國家提出「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把握好「度」仍然很重要。實際上,今年11月3號,新華社發布「十四五規劃」,提出關於房地產調控方面的表述為堅持「房住不炒」的定位;12月3號,住建部座談會上也提出,要牢牢堅持「房住不炒」的定位。有分析指出,雙循環的格局下,大陸房地產調控力度不會放鬆。國內大循環的兩個重要方向就是消費和投資,如果大家都把錢拿去買房,其他行業的消費就會被擠壓,如果企業最賺錢的投資方式是賣房,那麼其他實體經濟的發展空間也會受到限制。此前,華為創辦人任正非也毫不客氣指出,房地產「影響企業生產要素成本」。如果房市過熱,房價過高,租房成本也會上升,不管是企業還是個人,都會變成給房東打工,這不利於年輕人發展,也不利於科技企業的進步。隨著各地升級房市調控措施,大陸房市整體繼續降溫,11月70個大中城市房價指數延續漲幅收窄之勢,年漲幅和月漲幅分別為近5年和近8個月新低,新房價格上漲城市數則創今年2月以來最低。分析人士預期,大陸各地房市調控密度再提升,房價上漲動力將進一步弱化。大陸國家統計局14日公布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月度報告顯示,11月70大中城市中有36城新建商品住宅價格較10月上漲,10月為45城;持平的有6個,10月也是6個;下跌城市為28個,10月為19個。從月漲幅來看,濟寧漲幅1.2%領跑,「北上廣深」4大一線城市則分別跌0.1%、持平、漲0.9%、持平。路透報導,11月下旬以來,熱點城市調控不斷升級,成都、西安和寧波接連出台新的調控措施,如寧波規定首套房貸款未結清的,二套房首付比例不得低於60%。 貝殼研究院首席市場分析師許小樂表示,中長期看房地產調控將延續房住不炒的基調,平抑房價波動,住房金融調控繼續深化,供需兩端槓桿嚴格受控,2021年房價上漲動力將進一步弱化。路透根據大陸國家統計局14日公布數據測算,11月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指數年漲幅4%,較10月的4.3%收窄,漲勢延續62個月,漲幅為2016年2月以來最小;月漲幅0.1%,漲幅亦較10月的0.2%收窄,為今年3月以來最小。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分析認為,在7至8月衝高後,9至11月房市整體開始出現明顯的漲幅放緩。越來越加碼的調控政策有望平穩市場,年底房價漲勢會繼續放緩。
房子「只住不炒」!北京打房4年 光是今年上半年就倒逾200家房企
2020年房地產行業中的中小房企受關注度提升。根據大陸人民法院網公布數據,今年上半年發佈破產文書或進入破產清算程式的房企有200多家,三四線城市中小型開發商占比較高,日子顯得頗為艱難。專家指出中小房企當前面臨困境的原因有三點,包含品牌影響力小,號召力不強,直接導致銷售力不足;運營能力低,效率不高以及缺錢。在房企面臨困局之際,在政策動向上也尤為關鍵。大陸中央近日發佈「十四五」藍圖建議,在房地產市場調控方面,仍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並要求租購並舉、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顯示「房住不炒」仍是大陸「十四五」基調。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2016年底大陸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出「房住不炒」概念,此後各類房地產政策的制定,都嚴格遵循這個思路。此次《建議》繼續強調這一點,凸顯「十四五」期間將繼續落實。從大陸近期的上市房企第3季季報觀察,營收放緩、利潤下滑、負債提升成為行業的普遍現象。即便是業績常年穩定,被視為房地產業標竿的萬科,今年前3季營業收入為951.4億元(人民幣,下同)、年增率12.5%;實現歸母淨利潤73.6億元、年增率14.9%。但與去年成長幅度的20.8%、31.6%相比,增幅明顯放緩。另據《21世紀經濟報導》以A股第3季營收600億元以下的中小型房企79家作為分析樣本,有41家房企營收與去年同期呈現業績下滑,高於2019年的32家,且業績下滑超過30%的有17家。該數據一定程度反映市場因素對房企業績的影響,部分小房企甚至面臨多年來的虧損高峰,如泰禾集團前3季虧損19億元,是調查房企中虧損最大且年減185.9%。同策研究院研究總監肖雲祥認為,經過兩年的調整,房市已轉換為買方市場,市場變化倒逼行業注重產品品質、品牌塑造,並需加強管理能力建設,成本控制,以創新的方式提升融資能力等,最終吃老本或被收購,仍是優勝劣汰、適者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