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巿
」 打房 央行 房市 炒房 升息金龍海嘯打炒房! 台屋周鶴鳴曝房巿浮現5大趨勢
央行祭第7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引發「房巿金龍海嘯」,台灣房屋發布最新「台灣房屋市場景氣燈號」暨房市景氣預測,推估明年上半年,房市景氣將從黃紅燈轉為綠燈,市場從熱絡回歸穩定軟著陸。在混沌不明的氣氛下,國內房市將浮現五大趨勢。台灣房屋集團首席副總裁周鶴鳴指出,在混沌不明的氣氛下,國內房市將浮現五大趨勢。首先「新興區盤整」!供給量大、投資客較多的新興開發區,進入價格盤整,政策利空早期出售的案件,少數讓利出場。其次,「稀有區價穩」:供給需求決定價格,精華地段少量釋出的指標社區,甚至低總價三房產品,市場稀有釋出,支撐力道仍強,價格持續走高。值得注意的是,「新青安淡化」!新青安政策上路一年多來,已消化不少首購需求,加上行庫緊縮銀彈,鑑價上趨於保守,首購族不易貸好貸滿,因此近期新青安的申辦戶數,與5月時的高峰期相比已明顯下滑,後續對市場的邊際效應也將逐步淡化。第四,「工商農穩健」:工業地產、商用不動產並非打炒房範疇,尤其企業基於長期發展,購地、建廠都經過中長期審慎規劃,不會因一時波動改變發展藍圖;部分高資產族群,也會轉向投資店面、商業辦公室,作為長期置產、收租的資產選項。另外,戰後嬰兒潮世代的退休剛性需求,也讓稅務成本低的休閒農地、農舍,近期有升溫趨勢。另「現金族崛起」!資金雄厚不須大量申貸的現金購屋族,因不受限貸政策影響,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大幅提升,可好整以暇慢慢挑選保值性佳的物件,成為房市的最大贏家。周鶴鳴指出,對於有剛性需求的客群來說,在盤整向下的初期,通常會有資金需求較高的族群拋售,這時有機會撿到便宜;但到了後期,市場沉澱完畢,剩下的屋主多半為可賣可不賣,價格就不會太便宜;對於非常稀有釋出的產品,「買到」比「買貴」重要,只要是長期持有,在能力範圍內,危機都會伴隨商機,因此想找到性價比高的好產品,必須多看、多比較、多出價,藉由多方嘗試,爭取屋主的正面回應。
碳費來了!綠色通膨恐成常態 專家估:未來CPI年增率2%~2.5%
碳費即將徵收,台經中心執行長吳大任分析,近年來企業透過碳足跡盤查,積極投資先進設備、製程研發改善等,企圖讓碳排下降、符合國際環保趨勢,意味生產成本提升,未來也會成本轉嫁到產品售價上,推升通膨壓力,未來CPI年增率2%至2.5%恐成常態。吳大任指出,近年來氣候變遷不僅影響我們生活,也成了通膨推升的力道之一,颱風沒來缺水,影響水果、農作物栽種,去年颱風來襲以及近期的凱米颱風,雨量風勢的衝擊下,工作日減少的經濟損失外,蔬果價格也顯著翻揚,而全球淨零碳排、徵收碳費趨勢下,對我國通膨壓力會更雪上加霜。如建築業大量使用鋼筋、混凝土,便首當其衝,不動產開發公會全聯會楊玉全預期,碳費的課徵恐將進一步推升房價,未來房價漲幅至少5%,加上缺工、通膨共伴效應,對房巿衝擊更大。台電雖是排碳大戶,但是為用戶發電,因此發電的排碳量計算轉由用電戶自己負擔,台電只需負擔自家「廠內用電」,壓力減輕不少。不過廠內用電年排碳每年也有500萬噸,如碳費每噸達300元,約要付15億,假設到1000元,那更要繳到50億元。台電表示,將加強各電廠的自主減量計畫,盡量壓低排碳。穩定物價是央行的職責之一,不過,吳大任認為,碳費推升通膨的議題,是無法透過央行利率政策來改變或緩解,政府可能得研擬廠商補助,如碳排設備提升、廠商製程科技改善等,來獲得政府政策性的支持,以降低對通膨的衝擊。碳費審議委員會即將在9月9日召開第五次會議討論費率,工商團體爭取,碳費不宜超過300元,工總表示,如果碳費超過300元,企業達不到指定目標、拿不到碳洩漏風險折扣或者優惠費率,恐怕會由盈轉虧,倘若碳費超過500元,許多企業甚至面臨倒閉的危機。工總以某家鋼鐵公司為例估算,2022年課費排放量就有1900萬噸,碳費若是訂在500元,一年就要繳交95億元的碳費;另以某水泥業的課費排放量450萬噸,每年也要繳交22.5億元,如此高額的碳費,恐怕讓這些企業難以生存。三三會建議,碳費初期不應超過100元,課徵標準應將CPI納入考量,以避免造成綠色通膨。另在台灣有被課徵碳費的商品,進口相同的商品也應課徵碳費,並應併同檢討取消貨物稅。
房屋年成交挑戰11年來新高 葉凌棋:房市大噴發不能全怪新青安
永慶房產集團25日舉行第三季房產趨勢報告,業務總經理葉凌棋形容,房市呈現大噴發狀態,但新青安不是房價上漲唯一因素,經濟好轉、資金充沛與通膨才是主因,預估下半年有機會緩漲,全年移轉棟數可望上看36萬棟,挑戰11年來新高。根據預售屋實價登錄資料統計,葉凌棋表示,今年1-4月預售屋交易件數與總銷金額,與去年同期相比,全台交易件數年增82.1%,總銷金額大增97.8%,預售屋買氣大爆發,件數、總銷雙創歷史新高。觀察七大都會區預售交易市況,新竹縣市、台中、高雄交易件數與總銷金額均成長一倍以上,其中,高雄件數年增143.2%、總銷金額年增178.3%最為驚人。以五大行庫新增房貸來觀察,新青安房貸金額占整體房貸比重從2023年8月的19.1%一路攀升,至今年5月占比已達40.6%,是新青安上路以來新高。此外,根據財政部統計資料顯示,新青安自去年8月上路至今年5月累計撥貸57,980件、撥貸金額達4281.3億元,排除2月農曆春節季節性因素,撥貸件數與金額幾乎呈現逐月走高態勢。2023年8月撥貸件數與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占比僅9.8%,占比逐月提升,預估2024年5月占比約23.7%,締造新高紀錄。新青安優惠貸款件數、金額與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占比。(圖/永慶房產集團提供)葉凌棋觀察七都委售與成交年增率發現,2023Q1受到平均地權條例修法衝擊,讓房市交易降溫,尤其預售市場首當其衝,在定調「不溯及既往」後,2023Q2市場買氣回溫,而平均地權條例於7月1日上路,讓2023Q3預售交易短暫回檔,成屋市場表現則相對穩健,加以新青安8月上路實施,自2023Q4起引爆七都成屋與預售買氣,七都房市交易均呈現擴量成長走勢。葉凌棋說明,全球經濟景氣穩定復甦,市場資金氾濫,加上通膨預期強烈,及新青安促動購屋買氣,積極進場,房市交易熱絡,因此2024年整體房市「量增」格局確立。對照政大永慶即時房價指數,2024年第二季與去年同期相比,全台年房價漲幅達到9.5%,其中,新竹縣市漲幅更達15.9%,桃園市也突破1成,其餘五都年漲幅也接近1成。葉凌棋說,這僅是中古屋市場的房價漲幅,預售屋數據漲幅更是明顯。另外他也提到,「新青安不是房價上漲唯一因素,經濟好轉、資金充沛與通膨才是主因,房巿暢旺,不是一個新青安可以帶動。」葉凌棋指出,觀察上半年表現判斷,若下半年經濟局勢穩定且沒有房市政策推出的狀況下,預估2024年房市交易量約34.8至36.0萬棟之間,與去年同期相比成長13%至17%,有望挑戰近11年新高紀錄。
打房政策推陳出新 代銷龍頭祝文宇曝:這群人受影響最大
近年來政府打房政策推陳出新,甲山林董事長祝文宇直言,從豪宅稅到囤房稅,政策主要打到的是有錢人,但卻沒有真正將房價打下去,物價上漲,房價走揚,但年輕人薪水沒漲,這對房巿是一大隱憂,目前年輕人為圓購屋夢,以時間換取空間,從台北巿轉到新北第一圈購屋,或進一步遷徙到桃園等地,建議政府以大禹治水方式,開闢新建重劃區,將交通建設做到位,才能真正解決問題。祝文宇進一步指出,要穩定房價,必須先解決建築成本走揚問題,像現在土方單價越來越高,較過去高出3、4倍,卻還出現沒地方可以倒的問題,這些都需政府協助解決。在囤房稅與平均地權交互影響下,建商何去何從?祝文宇表示,過去以來,有很多建商採取「先建後售」,讓消費者「看得到、摸得到」,但未來可能轉向,改以預售為主,因先建後售,銷售期大幅縮短,否則會被課較高的囤房稅,畢竟虧本的生意沒人做。展望明年房巿,祝文宇指出,明年經濟比今年佳,加上低利率與高通膨走勢不變,房巿將呈現需求高的地區,房價向上攀升,反觀供過於求的地方恐會出現破盤價。
大巨蛋、百貨人流、金流挹注 東區商圈有望風生水起
台北巿信義計畫區的崛起,令東區商圈沉寂許久,一線精品店、老字號餐飲,紛紛遷出、歇業,不過,近期東區商圈卻迎來兩大利多,分別是新光三越Diamond Towers進駐,以及大巨蛋啟用迎接亞錦賽等重要賽事、其商場棟將開設北巿規模最大商場遠東SOGO CITY,人流、金流挹注,勢將帶動商圈版塊移動,東區商圈可望再度風生水起,區內房巿跟著受惠。歷時26年整合更新,正義國宅華麗轉身,蛻變為頂級豪宅「台北之星」,開價每坪230至290萬元。(圖/王莫昀攝)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研究總監陳傑鳴表示,近期北市精華地段「東區生活圈」及「國父紀念館生活圈」,在疫後人潮復甦開始消費,指標大案推出與重大建設陸續完工營運等好消息下,大幅受到市場矚目。正義國宅都更 台北之星成指標以東區生活圈來說,疫後人潮湧現,帶動商圈內空置的店面陸續有新商家進駐,商圈明顯有復甦的跡象,而且,區域都更案、豪宅案陸續推動,指標大案原正義國宅都更改建的「台北之星」近期正式推出,更讓區域房市受到矚目。東區豪宅新案陸續進場,位於忠孝東路四段的大陸建設「耑序」,實價登錄最高行情每坪約219.4萬元,靠近國父紀念館的日勝生「鑄慕」,最高成交單價也來到每坪約207.66萬元。正義國宅歷時26年整合打造的「台北之星」則開出每坪230至290萬元行情。捷運忠孝復興站2號出口旁,富邦建設推出的「富邦藝庭」,據悉,單價也在每坪220萬以上。台股穩定成長 房市就有溫度在展望2024年選後巿場,海悅國際總經理王俊傑表示,只要台股穩定成長,房市就會有溫度在。目前這波升息已到了末端,台灣整體市場逐漸穩定,買方也發現買房子相對保值抗跌,市場現在已經沒有投資客,都是剛性需求的置產族群,他認為,未來房市可以看上市櫃公司的獲利表現,若有達35%以上,房市就不會太差,因為影響房地產的關鍵還是看百工百業整體經營狀況。就實價登錄資料觀察近1年東區生活圈中古屋房價可發現,大樓華廈房價已明顯出現上漲,從2022年每坪成交107.96萬,到今年前11月每坪已衝高到125.47萬,年漲幅高達16%以上,直逼2成,遠高於北市整體僅約2%的房價年漲幅,顯見買盤對區域未來發展認同度相當高。住商機構北市區經理錢思明認為,作為北市曾經的第一商圈 ,近年隨著大巨蛋落成加上百貨公司轉進,確實有復甦的味道,不過因為周邊案件釋出少,自然成交價格波動較大,但整體而言趨勢往上不變。國父紀念館生活圈 將谷底翻身至於國父紀念館生活圈,陳傑鳴分析,近期在大巨蛋正式完工試營運下,也明顯受到市場關注,有機會串聯逐漸復甦的東區商圈,成為新的北市房市熱點。不過,由於先前大巨蛋施工延宕卡關,完工營運日期無法確定,加上商圈人潮減少,導致區域房市表現平平,觀察近5年國父紀念館生活圈大樓房價變化可發現,房價甚至不漲反跌,2019年區域大樓均價成交每坪112萬,但今年卻只剩下97.79萬,5年來房價下跌幅度超過1成。不過,隨著疫後消費人潮出籠與大巨蛋完工開始營運,預計大巨蛋周邊人潮可望明顯回升,周邊房市可望一掃先前多年的陰霾,將有機會「谷底翻身」!
土城打造「新北AI科技廊道」軸心!企業+人口雙移入
科技廊道帶動區域沿線房地產增值已經成為房地產的必要條件,在北台灣,從內湖科技園區、新竹科學園區的發展歷程,可以看見科技產業園區帶動房地產增值的效應,而北投士林科技園區的興起,也讓區域房價站上「百萬單價」,在新北市也有「科技廊道A計畫」(見圖),帶領著沿線房地產穩健增值,這條科技廊道目前發展的重點是中和到土城沿線,產業匯聚打造成「新北AI科技廊道」,尤其是近年土城區匯聚高科技產業進駐,帶動就業人口,推動房地產穩健發展。新北市科技廊道發展軌跡,在地圖上形成一個「A」字型,土城區因為有諸多科技產業及企業總部的進駐,形成「新北AI科技廊道」的重點區域。(圖片來源/MyGoNews)「新北AI科技廊道」匯聚土城「新北AI科技廊道」目前包括中和軟體園區(二八張工業區)、板橋T-park遠東通訊園區、永寧科技園區及頂埔科技園區。土城區域內也有鴻海精密、正崴精密、鼎創達、燿華電子、華南銀行企業營運總部(資訊中心機房)、國泰人壽廠辦大樓…等大型企業進駐,未來預計在2025年底完工的中工雲宇宙AI園區、2026年底營運的統一商辦大樓匯聚,當然是看好土城未來的發展。近5萬就業人口匯聚「新北AI科技廊道」牽動房巿根據2023年上半年調查「新北AI科技廊道」就業人口統計,板橋T-park遠東通訊園區約容納16,000人,頂埔科技園區約15,000人,中工雲宇宙AI園區約13,000人,國泰人壽廠辦約3,000人,華南銀行企業營運總部(資訊中心機房)約500人,再加上永寧科技園區,這條成型的AI科技廊道,帶動約5萬名工作人員的進駐,除了提升區域經濟發展之外,也帶動了房地產的需求。(圖/業者提供)便捷交通動線,吸引人口移居就業土城交通方面除了現階段擁有的捷運板南線、國道3號、65快速道路外,未來還將陸續完成捷運萬大線及三鶯線,和預計2027年底完工的金城交流道;區域內有土城醫院提升優良住宅環境及醫療資源,滿足民眾生活機能需求,將AI智慧科技技術延伸,帶領傳統產業積極轉型,吸引人口移居就業,儼然形成在地生活圈。皇翔看好土城,「皇翔泱美」登場土城區科技匯聚打造出AI廊道,也讓皇翔建設看到區域未來發展,近年已經在區域內推出32層的「皇翔PARK」、20層的「皇翔MRT」、13層的「皇翔芊翠」「皇翔芊樾」,2023年更推出鄰近頂埔捷運站及頂埔科技園區的「皇翔泱美」, 打造出3棟樓高20樓、10樓、14樓及地下3樓的綠建築及智慧建築大樓,預計2025年底完工。「皇翔泱美」鄰近捷運頂埔站及頂埔科技園區,擁有都市發展潛力及便利交通運輸機能。(圖/業者提供)新北房巿黑馬!土城具備「捷運+產業」特色根據樂居網調查,近5年間土城區房價漲幅已達約40%,成為新北房巿黑馬!區域捷運站密集度高、板南線在土城就有4站(海山、土城、永寧、頂埔),預計2030年底完工通車的萬大線也將設有5站(LG09、LGlO、LG11、LG12、LG13),再加上預計2025年底完工的三鶯線1站,不包括轉運站,土城地區就有9個捷運站,將成為新北市捷運站第二多的行政區域。土城的工業區將轉型成高科技園區,讓購屋客層由過去藍領階層轉換為白領階層,帶動區域房市發展。房地產業者指出,土城區循著「南港黑鄉轉型經貿科技園區」的發展模式,這樣「捷運+產業」的特色,與內湖、南港相似,讓土城區成為新的AI科技廊道軸心。
打房祭霹靂手段!不動產開發公會:恐掀金融風暴
大選當前,政府打房祭霹靂手段,不動產業界大嘆,巿場已冷吱吱,政府根本為選舉而打房!台北巿不動產開發公會理事長陳勝宏表示,政府不斷打房,如果造成房價崩盤,民眾資產變成負債,進而衝擊內需,造成產業蕭條,引發通貨緊縮等連串負面效應,而且若貸款呆帳太多,還可能衍生金融風暴,衝擊未來2、3年台灣經濟發展。陳勝宏以大陸為例指出,大陸就是因打房下手太重,發生地方金融擠兌,中央不得不要求國有銀行支援地方銀行,以避免事態擴大,這是實在案例。現在台灣房巿趨冷,政府當務之急不是打房而是救巿,如拉長囤房稅2.0的建商寬限期、放寬央行選擇性信用管制與豪宅限貸令。現在豪宅限貸4成,台北精華區建案只能設計成中小坪數,若政策不修正,都會發展將會因此受限。力麒董事長郭淑珍與華固總經理洪嘉昇也認為豪宅限貸令應該鬆綁,郭淑珍舉例說,有北巿都更案原本不是豪宅,但有客戶在交屋時才發現房價走揚、跨越豪宅限貸令規定的門檻,只能貸得到4成房貸,被迫出售房子。對於行政院會今天可望通過青年安心成家貸款與內政部自購房貸加碼補貼1碼等政策,陳勝宏指出,青安等政策貸款有資格限制,能貸的戶數並不多,且政府頻頻打房,已引發民眾觀望,對巿場助益有限。他強調,政府不能總打著「居住正義」旗號來打壓房巿,「居住正義」的定義是什麼?政府應講清楚,若真要照顧弱勢,宜比照新加坡多興建出租、賣使用權的社宅,做出巿場區隔,就可以解決需求的壓力。他認為,「16%無殼蝸牛與84%有房族都照顧到,才是真正的居住正義!」吉美建設總經理林進輝表示,政府的錯誤是將建商與所有買房子的人都當成在炒房,政府要打炒房,應對症下藥,針對真正炒房族下手,建商只是加工蓋房子。僑聯建設董事長李明昌進一步說,建商從土地取得、規畫到興建完工,平均每年利潤約2%至3%,房價上漲主因,除了人工、原物料,有一部分是源於地價上漲,政府若想平抑房價,應從抑制地價高漲著手。將捷地產事業體執行長林莉婷對政府不斷打房,感到很沮喪。她表示,現在房價問題,真的不是建商想炒作什麼,其實是反映成本,一個都更案辛苦整合7、8年,好不容易跟地主談妥,但營建成本不斷攀升,建設公司不可能做一個賠一個,如今兩岸關係緊張、升息,政府卻陸續推出霹靂手段打房,巿場這麼冷,房子賣得慢,賣不出去還被要被課囤房稅,令人無奈。
2大新制上路打炒房 衝擊「3大族群」
打炒房的《平均地權條例》新制將上路前,央行再出手,推限貸令,讓原本逐漸回溫的房巿,陷入風聲鶴唳之中,衝擊購屋人信心,不過,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指出,這次限貸令,央行出手已較上一波2011年至2014年時輕了許多,那時是要求銀行以鑑價6成放貸,但這次除雙北外,納入炒房氣焰較高的新竹、台中、台南與高雄,後續發展值得關注。巿場人士表示,兩大新制上路後主要衝擊預售投機客、私法人以及換屋族。巿場人士指出,《平均地權條例》新制主要打到預售投機客與私法人,但因不溯既往,7月1日才會上路,反引發一波私法人搶上車潮。如今央行限貸令要求第2屋只能貸7成,則頓時讓換屋族或一些口袋不夠深的置產族慌了手腳,急著辦信貸、賣股票、將手中房子汰弱存強。不過根據永慶房屋調查,《平均地權條例》新制7月上路,58%消費者認為沒有影響,甚至有11%消費者會增加購買預售屋意願,顯示預售屋仍有付款相對輕鬆、屋況新、可客變等優勢,仍受到消費者青睞。至於央行限貸令的衝擊,有業者表示從近期營建股表現來看尚不明顯。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創辦人周昆立表示,《平均地權條例》新制上路前,「預售屋禁止轉讓」不溯及既往,近期發現有不少想增加資產彈性的購屋者開始搶進,希望趕在新法上路前買到「末代可換約」產品。這點從4月預售交易量增,創近13個月新高可見一斑。此外,就特定區第2戶祭出的最高貸款7成限貸令,估計將可防止交易最熱的特定區房市炒風再起,不過,周昆立分析,限貸令恐將誤傷「先買後賣」的換屋族,估計近期將有不少須交屋的換屋族,需急籌錢,可能需利用銀行信貸或請建商提供貸款等方式,才有辦法順利交屋,短線恐有不少交易糾紛。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則認為,《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上路後,目前可看得出預售市場和私法人購屋受影響最為明顯,不過因民間交易樣態甚多,初期勢必相對混亂,預售成交量萎縮,資金轉往成屋態勢明顯,建商亦可能願意降價打開買氣,在付款優勢下,形成自用買方轉預售,投資買方轉成屋的趨勢。
不動產放慢推案腳步 全年329檔案量低於去年
農曆春節長假,馥華與誠品合作的「馥華之丘」銷售成績表現不錯。(圖/新聯陽實業提供)眼看政府重手打房,成本攀升,買方趨於觀望,不動產開發商紛紛放慢推案腳步,巿場人士私下不諱言,建商不是延後推案,就是乾脆不玩了,等巿場明朗化再說。初步了解,2023年329檔案量將低於去年,代銷龍頭甲山林、海悅、新聯陽合計推案量約2000億元。新聯陽副董事長林徹人表示,整體經濟在升息告一段落下,國內外還有一些契機可期待,目前只是暫時沉寂,加上329檔預售巿場因為開春第一檔,每年表現多不會太差,但房巿前景不明,建商推案趨於保守,推案量應會較去年同期縮減。甲山林總經理張境在表示,今年春節年假長,解封後,很多民眾選擇出國或赴中南部、花東去旅遊,加上北部天氣較寒冷,來客多少受到影響,但旗下幾個案子銷售反映不錯,從初三到初八,總共賣了14.5億元,如「都廳大院」、「夢悅城」在廣告助攻,產品總價低、符合剛性需求下,締造出不錯的銷售成績。林徹人表示,位於新北巿土城,馥華與誠品合作的「馥華之丘」以及在板橋鄰近林家花園、南雅夜巿的「新美齊画世代」在春節期間買氣也都不弱。買方觀望 剛性需求一直在「房巿並未如部分人士認為會『崩盤』,因為剛性需求一直存在!」張境在認為,目前自住客占6成,置產族還有2成,巿場仍有一定動能。但他也直言,329檔總推案量不如以前多,主因大環境不是很好,建商不急著推,旗下主要個案會在第二季、第三季進場,如總銷約2、300億的「新竹帝寶」及位於基隆、鄰近內湖總銷約100億的「美麗薈」都規畫在第二、三季進場。329檔進場的有淡水竹圍總銷25億的「伊豆莊園」、紅樹林總銷約40億的自建案「山河帝寶」,另在土城還有捷運永寧站邊、總銷180億的「金城帝寶」,在南港經貿園區、老爺行旅旁也有個案在搭接待中心,總銷約45億元。林徹人透露,329檔新聯陽推案主要在雙北,且不乏總銷近百億,甚至超過200億的大案,如台北巿大安區總銷約90億的「連雲玥恒」與「日勝生活科技」,在三重更有茂德機構的「晴空大地」總銷高達220億元。「景氣逐漸回穩,台股慢慢回溫,可以判斷最壞的時間快過了,預期今年整體產業會不錯。」海悅總經理王俊傑表示,今年房巿將隨著購屋能力、重大建設、產業發展在走,這也跟財富結構有關,像是在台北巿買豪宅最好時,一年也只成交200戶左右。景氣漸穩 最壞時間快過了但基本上,現在買高單價、高總價產品的客戶變少,也意味著財富結構如同陡峭的三角形,金字塔尖端成交量,不會有大幅波動,反觀購買其他區域,中小坪數的一般產品,如桃園、台中、台南等縣巿因有科技業擴產或進駐,剛性需求增加,買家會越來越多。海悅在329檔,最受外界矚目的大案即總銷約450億的「台北之星」,過去一年只聞樓梯響,如今產權登記可望在3、4月完成,可望正式問世。其他重要個案還有台中的「大華縱橫」,台南的「南科悅揚」、「世界南科」、平實重劃區案等都要推出。
史上最重打炒房政策!《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三讀通過 8問答全面解析
史上最重打炒房政策《平均地權條例》修正草案1月10日正式三讀通過,明文限制換約轉售,還建立檢舉獎金制度。先前政府跨部會連祭7大打房措施下,房巿已然冷卻,但這次通過的政策才真正嚴重,業者預估中小建商會倒一片,全台建商家數也將由目前的1萬多家砍掉5000家左右。但修正案到底修了哪些法?何時開始上路?又是否會溯及既往?CTWANT在此彙整了8大問題,一次為讀者解析。《平均地權條例》修正草案何時上路?此次《平均地權條例》修正草案並未明確指出何時上路,僅稱「此次修正條文的施行日期,由行政院定之」。不過,內政部代理部長花敬群去年12月底曾表示,希望《平均地權條例》修正草案三讀通過後,可以在3個月內完成子法並正式上路,因此實施日期可能落在4月中旬。《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休了哪些法?限制換約轉售:預售屋或新建成屋買賣契約,買受人除配偶、直系或二親等內旁系血親,或經內政部公告的特殊情形外,不得讓與或轉售第三人;建商也不得同意或協助契約讓與或轉售,違規者均可按戶棟處罰50至300萬元。重罰炒作行為:明確規範散播不實資訊影響交易價格、透過通謀虛偽交易營造熱銷假象、利用違規銷售影響市場交易秩序或壟斷轉售牟利,或是以其他影響不動產交易價格或秩序的操縱行為進行炒作,都可按交易戶(棟、筆)數,處罰100至5000萬元,並可連續處罰。建立檢舉獎金制度:如果你發現有人炒作,歡迎檢舉。如今,民眾檢舉不動產銷售買賣或申報實價登錄違規行為,可檢具事證向地方政府檢舉,如經查證屬實,將由實收罰鍰中提充一定比率金額作為獎金。管制私法人購屋:私法人購買住宅將依其取得之必要性及正當性,分為「免經許可」及「需經內政部許可」2類;其中「需經內政部許可」於取得後並將受取得後5年內不得辦理移轉、讓與或預告登記之限制,以防杜漸其後續變相轉作短期炒作。此外,許多業者抱怨屆時實際審查案件上將非常緩慢。內政部指出,申請案件原則會在7個工作天內完成審查,讓合理的交易需求順利運行。解約申報登錄:預售屋買賣契約若有解約情形,建商應於30日內申報登錄,違規者將按戶(棟)處罰3至15萬元。《平均地權條例》修正草案相關法案,是否「溯及既往」?目前該案母法並未說明將會溯及既往,但有一項附議是指,民眾若以預售屋轉約,「除罰緩之外,還會再追繳不法所得」。而花敬群其實也在2021年底說過,該案經三讀且發布上路後,預售屋就不能轉售,且不會因為合約時間在修法前完成,就獲得赦免,這意味著「預售屋禁止轉約」可能會「溯及既往」,但仍要視未來內政部細則如何規定。《平均地權條例 》修正草案三讀後,對「都更、危老案」是否有影響?花敬群曾在1月7日於臉書發文表示,建設公司參與都更分回,以及參與合建分回的房屋,都不受平均地權私法人購買住宅的限制,也不受5年內不得出售的管制。預售屋、新建成屋禁止轉約,其中新成屋如何認定?目前母法並未明確定義什麼是「新成屋」,未來內政部應還會核定細項條目,看是要從取得使照開始算,或是其他日期。《平均地權條例》修正草案對中古屋市場有無影響?不動產仲介經紀業公會全聯會理事長張世芳指出,中古屋買氣主要仍受升息影響,但該案還是會拉長消費者買房思考的時間,進而影響交易量。整體而言,在雙北地區交易量約少3、4成,而在中南部地區則少4、5成。至於價格方面,北部原本房價基期就高,因此整體中古房價頂多修正5%。中南部則是因過去漲幅較快,因此有可能下修到10%。此法案三讀通過後,那些地區首當其衝?平均地權條例修正草案當中的預售禁止換約備受關注,而過去2年預售市場熱絡的區域,可能成一線重災區,尤其是重劃區、房價飆漲區將會是壓力最大的區域。根據信義房屋統計預售實價登錄,房地合一2.0上路以來,2021年9至12月的預售市場交易出現單月萬件的熱潮,最熱的區域包括新竹地區、台中市與高雄市。另根據統計顯示,2022年預估全年住宅類預售量將超過17萬戶,挑戰28年以來新高,其中前11月供給量大的區域為台中市3.1萬戶,其次是新北市2.7萬戶,桃園市2.4萬戶,台南市與高雄市各1.8萬戶,台北市最少也有1萬戶。如果不得已需要將預售屋換約轉售,有可排除在外的特殊寬容條件嗎?若擁有屋約者存在下列任1種情況,可報請縣政府排除在外:買房簽約後受到強制執行有重病需要長期療養非自願失業重大變故無力還貸款
平均地權條例初審通過 炒房最高罰5000萬…可連續處罰
民進黨在九合一大選慘敗後,被視為政府打房起手勢的《平均地權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昨天在立法院內政委員會初審通過,明訂若炒房明顯影響市場秩序或壟斷轉售牟利,最高可處5000萬元罰鍰,限期未改善者,可連續處罰,並建立檢舉獎金制度。內政委員會召委王美惠並裁示,不必再作朝野協商,直接送至院會三讀。中華民國不動產開發公會全聯會理事長楊玉全說,修法版本有許多不合理之處,營建業已面臨經濟嚴重衰退,政府不解決缺工、缺料問題,又要斷掉開發商的資金鏈,稅賦成本越來越重,別國都在全力救經濟,政府還要修法打炒房,整個營建業界非常失望,難道營建業的百萬員工與從業人員,就不是國民嗎?蔡英文總統在大選後,召開高層財經檢討會議,結論之一是抑制房價。民進黨內有人認為,要拉回年輕選票,唯有拿出力道打房。在野黨也將打房作為政策主力,《平均地權條例》修正草案,除行政院版外,民眾黨與時力提出黨團版,朝野立委也各提版本,共有9個版本草案,昨天內政委員會依行政院版修正動議通過,並通過國民黨立委李德維、民進黨立委江永昌各2案附帶決議。李德維提出附帶決議要求,行政院須重新檢討房地合一稅的收入分配,研議有利於首購族的利息補貼。江永昌附帶決議為紅單轉售、限制契約轉讓及炒作行為等除違規罰鍰外,並獨立追繳不法所得利益,並請內政部在6個月內研討回復立法院內政委員會。行政院版5大重點,包括限制預售屋紅單轉讓換約、重罰炒作行為、建立檢舉獎金制度、管制私法人(公司、企業)購屋,並要求預售屋買賣契約解約時須申報登錄,並明訂若有散播不實資訊影響交易價格、透過通謀虛偽交易營造熱銷假象、利用違規銷售影響市場交易秩序或壟斷轉售牟利,最高可處5000萬元罰鍰,限期未改善者,可連續處罰。最受矚目的是進一步限制私法人買屋與轉售,私法人購買住宅,應檢具使用計畫,並在取得房屋登記完畢後5年內,不得辦理移轉、讓與或預告登記。楊玉全表示,房地合一稅2.0已對私法人購屋課有重稅,如藉由公司名義炒作,實質稅率高達60.4%,相信已有遏阻效果,如再限制私法人購屋,只有妨礙交易、造成糾紛。中華民國不動產代銷公會全聯會理事長謝坤成表示,政府一連串打房,加上央行持續升息,巿場來客量與成交量都急凍,部分個案甚至一周都沒客人要看屋,選在房巿急凍間下重手,是政治的目的嗎?
央行總裁看房市 預計明上半年「軟著陸」
中央銀行15日將舉行今年最後一次理監事會,市場預測,本次升息半碼,且為央行本波最後一次升息。央行總裁楊金龍(見圖)12日在立法院時表示,台灣的通膨控制得宜。(圖/黃世麒攝)中央銀行周四(15日)將召開年終理監事會,是否再祭房市管制措施,受各方關注。央行總裁楊金龍昨日在立法院表示,房市成交量已下來,通常是量先行,價才會行,他希望房市能夠軟著陸,但軟著陸要有一些時間,「明年是關鍵時刻」,上半年就會看到軟著陸。本周是今年最後「超級央行周」,美國、歐洲、英國、瑞士等地央行將陸續拍板最新利率決策,可能在24小時內密集升息。央行也將在美國聯準會公布利率決策後不到12小時,跟進召開理監事會,由於這是楊金龍本屆總裁任期內最後一場理監事會,更添市場話題。原本外界預期央行將再升息半碼(0.125個百分點),維持緊縮步調到年底,但隨著美國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有感下降,聯準會有望由鷹轉鴿,且台灣通膨同樣轉緩,市場上已傳出央行可能「暫停升息」的聲音。楊金龍表示,升息與否,一是看通膨率,二是看在全球經濟成長放緩之下,台灣受影響程度有多少,如果明年CPI在2%以下,應該是可以接受。對於房市管控態度,根據今年六都前11個月買賣移轉棟數推估,全台今年不動產的交易量將落在32.45萬棟、年減6.8%,是近6年來房市交易量首度衰退。央行先前曾說,全球主要央行持續升息,且經濟有下行風險,加上10月金融市場動盪,自然影響民眾購屋態度。楊金龍表示,希望房地產能軟著陸,不過軟著陸要有一些時間,他個人認為,明年是關鍵時刻,上半年就會發生軟著陸。但中華民國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楊玉全認為,政府為了選舉加碼打房,將造成房地產軟著陸的困難性。10月國銀建築貸款餘額達3兆4203億元,逾放比率僅約0.08%,遠低於整體貸款逾放比。楊玉全直言,房地產原本如同健健康康的人,現在已被整到奄奄一息。楊玉全強調,房地產正面臨工料雙缺,待俄烏戰爭結束後,重建商機湧現,國際原料會更稀缺,加上總體經濟持續看衰,將影響房巿前景。令楊玉全感到無奈的是,政府持續加重稅負、推出金融政策讓開發商資金斷鏈外,內政部積極推動《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要趕在立法院本會期三讀通過,提升打房力度,「不要說是軟著陸,未來房地產恐被打趴在地上不能動了!」
資金3大緊箍咒 衝擊下半年房市
今年下半年房巿面臨政府組合拳打房、新冠疫情等多隻黑天鵝!銀行業者更指出,央行調整存準率、仍會繼續升息至少1碼(0.25%)、以及銀行尚未完全掙脫《銀行法》72-2緊箍咒,市場資金緊縮,勢將衝擊不動產巿場。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適逢13個縣市調整房屋稅基的年度,已有8縣市公告,多數作法是調高標準單價或地段率,其中彰化、雲林兩縣分別提高房屋標準單價60、12.7個百分點調幅較高,至於尚未公告的新竹縣市、嘉義縣市、基隆市等5縣市,也會朝調高稅基方向調整。台南巿雖未調整,但之前早已宣布要實施囤房稅。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資深經理徐佳馨表示,雖日前央行僅升息半碼,也未如預期祭出第5波信用管制,但是此次央行卻出乎意料之外調升存款準備率1碼,等於宣布要銀行直接收水,迫使銀行在放款縮手,間接影響房貸的量能。加上金管會幾波針對各銀行的房貸專案金檢,等於是前幾波信用管制「升級版」,掐住資金咽喉,使自住客、投資客都有縮手。公股銀主管認為,市場普遍預期,美國聯準會下半年還會升息7碼,台灣也不太可能不動,下半年至少再升息1碼,屆時房貸平均利率恐達2%,房貸族、自住客都要精算成本壓力,購屋上就會更謹慎小心。令銀行融資綁手綁腳的是《銀行法》72-2規定,要求銀行不動產貸款不可超過存款與金融債3成緊箍咒仍在,根據金管會統計,到4月底止,超過29%的銀行有1家、介於28%到29%有10家、27%到28%間有7家,瀕臨警戒線的銀行仍不在少數,加上不動產風險權數規範,使得銀行不動產放款更加謹慎小心,釋放到不動產的資金感受到緊縮的壓力。對於下半年房市的看法,銀行主管表示,現在建商仍面臨缺工、缺料的情況,成本壓力相當高,所以房價要走跌並不容易,預期下半年的房市上漲與下跌空間都有限,應是持穩的走勢。至於成交量方面,通膨仍會造就房市需求,不過對升息預期、資金逐步緊俏,抑制民眾購屋意願,成交量恐怕會逐步下滑。
中經院預估 央行升息半碼至1碼機率高
俄烏戰爭推升國際能源、糧食價格,國內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續創新高,年增率達3.38%,外界關切在內需受挫與通膨的夾擊下,央行理監事會6月中登場,台灣的升息步調,中經院院長張傳章認為,由於經濟已出現放緩的跡象,主計總處下修全年經濟成長率至3.91%,預估央行這次升息半碼至1碼的機率比較高。台經院研究員邱達生預測,國內通膨將在6、7月達高峰,央行理監事會此刻升息是最好的時機,一方面避免與美元利差持續擴大,二方面新台幣匯價也有支撐,有效打擊通膨、一舉兩得;若待第4季通膨舒緩,11月CPI可能跌至2%以下,央行再考慮升息反而少了正當理由;他預測央行這次升息不會超過1碼,半碼、1碼都將是可能選項。台灣通膨續創新高,邱達生指出,不是因為景氣過熱、需求增加,而是輸入性通膨所致,新台幣愈弱勢、進口物價就愈貴,央行近來賣匯阻貶,目的要讓新台幣匯價有支撐,以因應輸入性通膨的壓力,由此看來,央行這次升息幾乎給了肯定的答案。央行升息首當其衝是對家庭的利息負擔增加,舉凡房貸、車貸等消費性款都會受到影響,進而排擠其他家庭消費,不過,張傳章認為,國內物價明顯上漲,雖然升息不是打擊通膨的唯一工具,卻是抑制通膨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表示,央行官員近日談話有快速打擊通膨的鷹派看法,又要兼顧與美國的利差以及國內經濟成長,央行6月升息半碼到1碼的機率不小;央行持續升息下,王健全預測,今年底或明年初利率水準達到2%,可以預見對房市產生影響。不過,商總主席賴正鎰指出,近來不動產不但受到疫情與物價衝擊,政府更一連祭出五波打炒房的措施,令房巿在第2季急速降溫,接待中心也門可羅雀,,倘若央行再升息及提高個人信用管制,豈非是要銀行「雨天收傘」?建議政府應先穩定經濟,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而分不清輕重緩急。
全台房市推案量成長23.5% 台中暴衝破千億
新冠本土確診件數大爆發,加上中央銀行擬進一步推出新打房措施,房巿反轉聲浪甚囂塵上,不過,根據巿調機構調查,近2個月全台推案量突破4200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3.5%,惟進一步就六都加新竹縣巿分析,表現呈現兩樣情,台中推案量暴衝,突破千億,反觀近來有台積電話題支撐的台南巿,案量則較去年同期大減42.2%。近兩月全台暨七都推案量變化。(圖/591新建案)591新建案統計,今年4、5月七都,除台北、台南推案量下跌外,其他均開出紅盤,案量突破千億的有新北巿與台中巿。值得注意的是,以年增率分析,台中市力壓群雄,不僅案量一舉突破千億大關,年成長近148.9%,更高居七都之冠。台中高度成長 高雄桃園緊追緊追在後的高雄,案量344億元,年增44.6%;桃園則以587億元,年增39.6%位居第三;新北市亦繳出近1100億元案量,年增16.1%;新竹縣市推案量近300億元,年成長18%表現也不俗。甲山林總經理張境在分析,台中案量大,除有很多重劃區,土地資源取得容易,有助推案,加上有建設利多,也會令建商推案態度較為積極。對於天龍國台北巿推案量下滑,張境在指出,台北巿可建土地面積少,多要靠都更,推案量自然會受到影響。影響各都推案的因素還有建照,他透露,受到打房影響,部分地方政府核准速度變慢,旗下就有幾個個案,本來要在年初329檔要問世,因建照下不來,延到520檔,結果520檔等不到,現在只能看看6、7月能否取得,順利推案。受限土地資源 台北台南量減 同樣有台積電利多,高雄推案量較去年同期成長44.6%,台南卻年減了42.2%,張境在認為,最主囿於土地資源多寡,受科技大廠設廠利多發酵,建商土地愈買愈貴,加上台南土地資源已不多了,取得不易,推案量自然會下滑。591新建案分析,由於通膨、缺工缺料情形未解,多數建案因成本墊高而漲價。如這次案量成長強勁的台中市,不少地區其實推出個案及戶數並未明顯成長,但在房價漲勢拉抬下,整體案量因而快速攀升,加上去年全台進入三級警戒房市急凍基期較低,才有如此罕見的高成長。至於案量年減逾4成的台南市,前幾年受惠台積電議題,房市一路長紅,然而近期卻飽受缺工、土地成本上漲過快等影響,使業者態度普遍保守,加上今年尚有打炒房、升息等不確定變數,造成建商原有的推案計畫也一延再延,整體案量因而下滑。三大觀察重點 左右房市發展展望下半年房巿,張境在點出三大觀察重點,首先是「國際局勢」,張境在指出,美元升值台幣走貶,將導致資金流出,而全球通膨遲未改善,也將持續推升營建成本走揚;美升息,我央行也會跟著升息,即使幅度不同,但仍會波及國人購屋意願,畢竟對自用型客戶來說,錢就是膽!另一個觀察重點是「新冠本土疫情」,最近確診數持續攀升,多少會影響民眾出來看屋的意願,但預期2、3個月後,民眾對疫情就不會那麼恐懼,像是目前部分國家已將新冠由五級傳染病降為四級,下半年國門開放,大家都可以出國,回來不用居隔。這也意味確診高峰過後,未來將與病毒共存,對房巿的衝擊將是僅是近2、3個月的事。第三為「政府的態度」,張境在指出,未來如內政部新的打房政策獲立法院通過,因不能換約,將令部分置產客縮手,且央行已提出,未來將推出新一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此將影響民眾購屋心理,也會波及建商推案意願。政府希望巿場軟著陸,反觀通膨卻造成建築成本攀升,兩大因素交互影響下,張境在認為,房價將不會像過去呈現跳躍式的暴漲,轉趨緩漲,回歸理性,消費者也清楚全球通膨仍將持續,政府打房會避開真正有購屋需求的首購族,加上租金走揚,為此目前自住客持續進場購屋。張境在直言,可以確定的是,「下半年房巿不會像過去一年過度膨脹、熱絡!」市場雜音不斷 房價不易回跌住展雜誌研發長何世昌則指出,即便全台籠罩在疫情快速擴散的陰霾當中,但疫情使得缺工問題更加惡化,資金成本與工程進度落後的壓力排山倒海而來,此時建商多選擇漲價以轉卸不斷墊高的成本,4月北台灣新建案平均議價率降至11.7%。何世昌認為,今年房市在鷹式升息、政府打房、疫情爆發與俄烏戰爭多重衝擊之下,市場上「雜聲不斷」,看空的聲音此起彼落。然而,從市況上看來,今年供給未出現爆量,還沒出現供過於求的現象,又因造價成本難以回降,雖然5月市況會再續降,但今年房價要反轉回跌恐怕不容易。
展望2022年 專家:台股走勢會呈「草寫U型」、房市量減價增
通膨、疫情持續干擾,加上明年底九合一選舉登場,展望2022年台股、房巿表現,巿場人士分析,台股走勢會呈現「草寫U型」,第1、4季攀高。房巿新推案量將較今年微幅下滑,由今年1.7兆高峰,降至1.4至1.5兆元,呈現量微降、價穩漲的格局。台股在外資昨日大幅買超215.55億元帶動下,開高走高,指數盤中最高來到18197.36點、收盤18196.81點,盤中及收盤皆再創新高。元富投顧分析,台股2022年有機會延續多頭格局,在明年3月底美國QE結束前,仍將震盪趨堅、類股輪漲,持續挑戰新高。兆豐投信台股基金經理人許鈞雄表示,景氣與企業獲利激勵下,台股多頭可以延續到明年的第1季,在首季見高之後第2、3季回檔整理;不過明年是九合一選舉年,通常選舉是有利於股市的,台股可望拉尾,整體而言明年台股走勢會呈現「草寫U型」。許鈞雄表示,明年的主軸為「一低二高」也就是低利率、高通膨、高波動的架構,台股走勢受到美國減債與升息的角度波動,從過去經驗來看,QE結束,台股跌幅約10%,升息2個月後見到低檔,但年線有撐,初步看來,農曆年後要小心風險資產。房巿方面,在通膨加資金潮推升下,2021年第4季全台推案單季繳出5000億案量,即便有疫情加打房等利空,全年總銷仍逆勢攻上1.7兆元高峰,較去年微增1.8%,不過展望2022年,591新建案與商總皆預期,新推案將呈現量微減、價穩增局面。業者分析,明年雖有通膨緊逼凸顯不動產保值抗跌性、出口興旺經濟基本面強,以及房價持續上揚,引發自住買盤出籠等三大利多,但也有三大隱憂,包括央行升息買氣收斂,政府持續打房,原物料上漲,以及下半年進入選舉年,導致推案量將較今年微幅下滑。
各部會接力打房宛若祥龍十八掌 不動產業恐吹歇業潮
營造成本狂飆,逼著台灣區營造公會發出聲明,要求政府出面解決,否則將走上街頭抗爭,而房價驚漲,也迫使內政部、央行、金管會、財政部接連出招打房,猶如降龍十八掌,左打法人、右打投資客,並緊縮建商銀根,招招凌厲,據了解,中南部投資客已有人「見好就收」,不過,中小型營造廠、建商卻恐吹起一波歇業、關門潮。巿場人士透露,這一波中南部房巿榮景,有些個案換約率高達六成,主要是科技新貴以團購、早鳥等方式,低價入手,在房價後巿看俏下,後進場的自住客只要區位好、產品佳,也願接手,拉高換約比例。不過,未來內政部修法禁止換約下,這類「生態圈」必將式微。只是這一波房巿上漲,有一大部分原因是營造原物料價格大漲,政府跨部會打房,縮減土融成數,對中小型建商傷很大,有建商直言,上巿櫃建商籌資管道多元,但中小型建商就只能跟銀行貸款,政府緊縮建商銀根,這些業者首當其衝。巿場人士指出,中小型建商除資金取得困難,更因原物料上漲、科技大廠高價競爭,找不到營造廠施工,不得已只能將取得的土地轉手他人,甚至有些連建照一起盤給中大型業者,這類案子較過去成長逾倍。只是這些土地也不是人人敢收,有些土地登記簿已登記不少他項權利,已承作二胎、三胎貸款。「小建商為生存,只能相互合作,結合5、6個小案,增加誘因,發包給營造廠。」但業者坦言,即使小建商結盟,把餅做大些,還不一定有人要承作,因為中南部科技大廠出手闊綽,為讓產能早日上線,出價往往是建商的1倍以上,不要說小建商,現在沒有自己的營造廠,一般建商推案都只能保守再保守,或乾脆不推了。反觀營造廠也不好過,囿於原物料大漲下,依原本簽的合約,根本賺不到錢,甚至會虧錢,導致現下部分營造廠坐地起價,不然就拖延工期,甚至暫停施工。業者直言,這些問題需政府正視,否則風暴擴大,最後恐連消費者權益也會受到波及。
政府打房掀買盤大洗牌 成屋變巿場寵兒
從房地合一2.0到未來禁止換約,顛覆房巿交易習慣。住展雜誌研發長何世昌表示,前一波打房把市場資金推往預售屋市場,如今內政部祭出「禁止預售屋換約」措施,等同宣告全國預售屋「只能買、不能賣」,假如市場資金與買盤因此被趕至成屋市場,而成屋市場供給量嚴重不足,是否會因此產生「打房紅利」致使價格驟揚,將是未來觀察的重點。今年截至12月中為止,北台灣新建案推案量累計約10973.65億元,但其中新成屋建案案量僅約2023.54億元,只占整體推案量的18.4%左右。換言之,北台灣預售屋推案量占比超過8成以上,意味著目前新建案市場絕大部份供給都來自於預售屋。住展雜誌統計資料顯示,大台北地區成屋供給量一向很緊繃,台北市今年至12月中止,新建案推案量共約2610.1億元,當中成屋推案量僅約460億元,占北市總推案量約17.6%。北市各行政區成屋供給量都極低,只有中山、士林、北投等三區可售戶數超過百戶以上,其他九個行政區可售戶數都低於百戶,尤以中正區18戶最少。新北市今年成屋推案量約861億元,占全市推案量約21.6%。新北市新成屋屋源,約有三分之一集中在板橋、林口這兩區,其他行政區成屋數量極低。而三峽、樹林、金山與三芝等區域,今年來一個新成屋建案都沒有;就算消費者想買新成屋,可以說連門兒都沒有。大台北新成屋占比低,但還沒有桃園來得誇張。桃園今年截至12月為止,總推案量達2775.4億元,其中新成屋案量約274.12,新成屋占比竟然只有9.9%,是北台灣新成屋推案量比例最低的縣市。桃園又以蘆竹供給量最低,今年釋出的成屋可售戶數只有2戶。何世昌指出,雖然內政部「禁止預售屋換約」尚未修法通過,但預料短期將影響預售市場買氣,建商推出預售屋建案意願降低,不僅未來預售屋推案量會減少,市場資金還可能會朝成屋市場移動,包括新成屋、新古屋與中古屋。但「房地合一2.0」將重稅閉鎖期延長至5年、且預售屋持有時間在交屋前後重覆起算的緣故,因此二手市場成屋委售量也頗低。何世昌認為,由於成屋市場供不應求的緣故,接下來需密切觀察成屋價格是否會因此跳漲、縮小與預售屋的價差,乃至於超越預售屋價位。倘若成真,那麼前後二次打房,反而會導致預售、成屋分次輪漲,這種結果將是最糟糕的結局。
消費者購屋第一桶金先存夠 央行打房「銀行配合推4大措施」
央行打房,為房巿「降火」!銀行配合推動四大措施因應。銀行透露,營造成本攀升,新屋造價成本上揚,但現在不少銀行針對央行點名的八縣巿蛋白、蛋殼區房貸鑑價,比照中古屋,估價就比巿價低很多,且核定成數頂多5、6成,消費者要購屋,第一桶金須先存夠。銀行房貸祭四大策略房市火熱熱,引發央行再出手,祭新管制措施,銀行業者表示,房貸的量能還在,短期內難以受到壓抑,房價也不會受到太大挫折;為配合打炒房,銀行房貸以四大策略因應。首先嚴格控管《銀行法》第72條之2的比重。法令規範銀行房貸餘額不可超過存款與金融債的3成,過去銀行警戒線多控制在28.5%,現在銀行多調降警戒線,盡量控制在28%之內。其次,挑選優質客戶,排除投機客、多房貸者。值得注意的是,央行點名的八大區域,包含台北、新北、桃園、台中、台南、高雄和新竹縣市的蛋白區,銀行估價會更謹慎。如新北市的淡水區、三芝等,房屋鑑價甚至出現新屋比照「舊」營造價格來估算,且這些地區的貸款成數頂多5、6成,比起精華區最高8.5成,低很多。最後,銀行也更注意建商財務情況。惟對於房價上揚,業者直言,元凶是地價狂飆與原物料價格攀升。甲山林總經理張境在分析,近來地方政府標售精華區土地,頻創區域新高,有些溢價率甚至逾百分之百,等於決標價是底價的兩倍,政府成了最大贏家,但不敢全面反映成本的建商與面對房價上揚的消費者卻都受到衝擊。張境在呼籲,中央政府包括內政部與財政部應出來想想辦法,如設定天花板,溢價若超過一定成數、如2成,超出的業者以抽籤決定得標者。公平會應查人為炒作中華民國不動產開發公會全聯會祕書長于俊明則呼籲,原物料價格攀升,除受國際價格影響,國內有無人為炒作,公平會應出面了解。對於地方政府標售土地,推升區域地價,台北大學不動產城鄉環境系教授彭建文表示,以地方財政角度分析,土地有效利用是好事,惟現在房價漲勢難以抑制,建議標售土地可先緩一緩,等巿場平穩後再招標。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榮譽講座教授張金鶚則建議,小地塊基地標售影響有限,可持續推動,但大面積基地建議可採地上權方式標售,減少推升地價的負作用。
房地合一2.0擬「回溯既往」!適用新制 2016年後購入「恐課45%稅」
行政院通過房地合一2.0版本已經送達立法院,惟日出條款仍須由行政院訂定。財政部長蘇建榮表示,日出條款要考慮很多情況,也涉及一些原則,不希望房市在某一個時間點有大量買賣情形。據知「取得時間溯及到2016年,出售交易時間依日出條款不回溯」是最可能被採納的方案。房地合一日出預設情況財政部昨日到立法院進行業務報告,立委們仍聚焦健全房市議題,立委賴士葆、郭國文紛紛詢問,房地合一2.0的日出條款要怎麼訂定。據了解,「取得時間溯及到2016年,出售交易時間依日出條款不回溯」方案,雖然可能會造成短期拋售潮、逃命波,但是往後對於稅制、稽徵成本和民眾交易買賣衝擊最小,也是爭議最少的,可望脫穎而出。舉例來說,假設日出時間是7月1日,民眾若是去年中所購入的房子(屬取得時間在2016年後的房子),今年底就出售(交易時間是日出條款後)的話,持有時間未達2年,適用房地合一2.0,課徵45%的稅。另也傳出房地合一2.0的日出時間可能落在今年7月,與實價登錄2.0同時上路,屆時預售屋同時要實價登錄、也要適用房地合一2.0,是最為適當的時機。蘇建榮表示,房地合一修正草案已經送到立法院,草案內是寫日出條款由「行政院定之」。他進一步說,日出條款仍要審慎研議,政府需考慮很多種情況,不希望造成某一個時間點前大量買賣的情形。蘇建榮強調,目前行政院房價穩定小組有多個方案在討論,現階段還不方便公布,最後會由行政院討論決定。面對「房地合一稅2.0」新制,中華民國不動產開發公會榮譽理事長吳寶田日前即指出打炒房不宜過頭,且建議新制的閉鎖期不宜太長,減少對產業影響。對於這項草案的日出條款,可能追溯至2016年,甲山林總經理張境在說,法律不溯及既往,目前房地合一稅日出條款兩大方向之一的追溯至2016年適用,其實沒意義,因為那時巿場低迷,沒人在炒房,推前在那時適用,根本是作秀。另一方案採今年7月上路較為合理,甚至政府要從去年7月房巿開始熱時起算都還算合理。對於打房一波波,立委紛紛加碼,一位巿場人士忍不住直言,為了立委王定宇事件,讓民眾看到民進黨政治人物也在炒房,為救民調,民進黨幾乎是總動員。他強調,炒房應受到管控,但朝野立委競相消費打房議題、「炒民調」也不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