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得中位數
」 基本生活費 財政部 減稅 報稅 調漲基本生活費有望調升至20.9萬元 明年報稅「預計200萬人受惠」
明年報稅時有望省下一筆稅金!根據主計總處最新公布的資料,今年每人的基本生活費用有望上調至20.9萬元,這項調整將適用於明年5月的綜合所得稅申報。而按照以往經驗,這次調升預計將惠及超過200萬個申報戶。主計總處於16日公布「國民所得統計及國內經濟情勢展望」,根據主計總處的統計,去年「每戶」家庭可支配所得平均數為113.7萬元,較111年增2.5%,中位數為96.1萬元,增2.2%;剔除戶量因素後,「每人」可支配所得平均數為40.7萬元,較前一年增4.0%,中位數為34.9萬元,增3.7%。主計總處也預測,113年第3、4季經濟成長率分別為3.21%及1.12%,併計第1、2季,全年經濟成長率3.90%,較113年5月預測數3.94%下修0.04個百分點,每人GDP3萬3,402美元,CPI上漲2.17%。根據《中央社》的報導,據此推算,今年每人的基本生活費用將提升至20.9萬元,較去年增加了7000元,並將於2025年申報綜合所得稅時適用。財政部表示,當全國每人可支配所得中位數上升時,基本生活費用也會相應調整,按照以往經驗,這次調升預計將惠及超過200萬個申報戶,不過調整後的具體金額及受惠戶數,仍需進一步精算,確切數據將在年底正式公告。此外,由於物價上漲達到調整門檻,明年5月申報今年所得時,免稅額將上調5000元至9.7萬元,標準扣除額提高7000元至13.1萬元,有配偶者則為26.2萬元;薪資特別扣除額將增加1.1萬元至21.8萬元,這意味著民眾可享有更高的免稅額或扣除額。
主計總處今公布「基本生活費增加7000元」 四口之家至少省稅1400元
主計總處今日公布個人可支配所得中位數所計算的基本生活費為20.9萬元,較2023年度的20.2萬元,增加7000元,依此來算明年個人起碼省稅350元。主計總處今日可支配所得差距倍數、平均每戶收支、家庭消費支出結構、家庭設備普及率及自有住宅率等數據。依據《納稅者權益保護法》規定納稅者為維持自己及受扶養親屬享有符合人性尊嚴之基本生活所需之費用,不得加以課稅。基本生活所需之費用,由中央主管機關參照中央主計機關所公布最近一年全國每人可支配所得中位60%。以四口之家來算,起碼可以省稅1400元。
批教育部對教改問題反應緩慢 郭昱晴:造成大學文憑眨值
大漢技術學院師生17日至立法院抗議,控訴學校董事會企圖無預警停止招生。民進黨立委郭昱晴針對教育部教改30年專題報告指出,「410教改」後,教育部預警性不足、政策反應緩慢、配套不全等問題,招生名額與實際招生人數有3%落差,更造成大學文憑眨值的問題,大學學歷的薪資中位數還低於專科生。郭昱晴以大學開設新生名額、整併招生、文憑貶值與公私立普大科大資源差距四大主題點出,從台灣出生人口情況即可預測,在民國83年的「410教改」廣設高中、大學以後,各級教育階段一年級新生,並不足以支撐因此開設的新生名額,大學名額必然供過於求。郭昱晴分析,民國83年公私立大學總計23所,至103年總計已達124所,教育部雖然在民國92年開始管制數量、提出大學整併計畫,但近5年國立大學「招生名額」與「實際招生人數」,仍有3%的落差,112學年度更有8所國立大學掛缺額,其中又以師範學院升格合併佔比最高。郭昱晴強調,面對如此困境,教育部除了鼓勵整併以外,竟無其他政策工具。郭昱晴進一步表示,根據2015年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報告指出,高等教育擴張政策除了並未達到當初弭平階級落差、促進階級流動的目標以外,更產生了「大學文憑貶值」問題,從2009年至2022年,連續13年,有大學學歷者所得中位數是低於專科學歷者。郭昱晴也關心,技職教育與一般教育目的不同,但以「高等教育深耕計畫」所核定的經費來看,公私立一般大學所取得的補助,皆遠高於技職體系,公立一般大學平均獲補助3.08億,私立科大平均得0.5億,最大差距可高達五倍之多。
慷病患之慨1/衛福部閃拆門診掛號費天花板 遺傳疾病家族恐被壓垮
衛福部本月4日拍板,即日起停止適用民國84年訂定之「醫療機構收取掛號費參考範圍」的行政命令,並取消掛號費用調整備查制度。衛福部長薛瑞元聲稱,這項取消醫療院所掛費用天花板的變革,讓醫療收費回歸市場機制,減輕經營壓力。但當年訂定「醫療機構收取掛號費參考範圍」行政指引的前衛生署長楊志良卻嗆聲,民國84年訂定醫療院所掛號費天花板,是考量當時健保開辦在即,醫療診所、雇主、民眾負擔都將增加,藉行政指引從醫療費用中切出一塊「行政費用」,該筆收入直接進到醫療機構的帳下,貼補醫療機構,不須上繳衛福部。楊志良說,貼補醫療診所應在民眾可負擔能力範圍內,避免「醫療階級化」。當年掛號費天花板,是以主計總處《家庭收支調查報告》五等分位,最底層的20%家庭收入作為計算依據。衛福部未經精算、專家及消費者代表討論,甚至沒有提出配套,作濫好人就為了討好醫療機構,卻忘記政府本應照顧弱勢民眾就醫權,「沒想到,看守閣員權力居然這麼大」。衛福部長薛瑞元廢止的掛號費天花板行政命令,前衛生署長楊志良痛批這是他當年擔任署長所作的指引,目前就是避免造成「醫療階級化」。(圖/周志龍攝)雖然低收入戶已經可以免繳健保費,門診急診免掛號費、住院免部分負擔,但外界最擔憂的是需要定期回診的患者,恐因上述變革而增加經濟負擔,例如財務困窘的與家族遺傳病疾病的家庭。楊志良指出,有些家庭年收入可能不比低收入戶高,但因為名下有破舊的老屋,因而被排除在低收入戶認定門檻之外(北市規定家戶所有土地及房屋價值須低於793萬元、中市門檻366萬),掛號費一次漲兩三百元對一般人不見得是大錢,但若是長期病患就可能被這根「稻草」壓垮。新北市沈小姐說,她定期到新店慈濟看腎臟科,但新店慈濟升格為教學醫院調漲部份負擔費用,未來如果又調漲掛號費,她會考慮到區域醫院看病,但坦白說也很憂心醫療的品質。桃園陳先生則說,他家附近的耳鼻喉科已經預告掛號費會漲50元,但兩個學齡兒童經常感冒,他很擔心醫療負擔太重,希望未來醫院掛號費不會無限制的上漲,否則真的會壓慘家長。立委謝衣鳳曾引用健保署2019年委託淡江大學研究批評,調高健保費用弊多於利。該研究結論指提高「部分負擔」(衛福部去年4月才調高、粗估影響117萬人)雖可提高轉診比例,但就醫人數並未因此減少,反可能導致延誤就醫,造成醫療支出增加。謝衣鳳強調,民眾可能分不清掛號費、部份負擔調漲差別,而直覺認為「看醫生變貴了」,去年部分負擔調漲已讓外界擔憂,形成偏遠地區就醫貧窮障礙,時隔一年衛福部又火速取消掛號費天花板,但健保署才剛大力宣傳,112年健保結餘344億元,不只比111年的結餘更多,還創下了8年來新高,當外界擔憂電價上漲帶動通膨,薪水變薄,現在又要漲掛號費,政府有配套措施?有體恤民眾的負擔與感受?有考慮到偏遠地區民眾與弱勢家庭的就醫權利?衛福部廢止掛號費天花板,但北市聯醫仍暫時決定維持50元的掛號費沒有漲價,希望能盡量照顧北市民的健康需求。(圖/侯世駿攝)據2022年統計資料顯示,近10年家庭收支調查報告中,收入最低的20%年所得皆在18萬至26萬元間,低於或接近可支配所得中位數的60%貧窮線。現行醫療機構門診掛號費天花板是150元,急診300元,醫療院所一旦有意調漲掛號費,就得向所在地縣市政府報備,部份衛生局常以「影響民眾就醫權」為由,逕行拒絕或要求欲漲價者提供成本分析,述明漲價理由、漲價後用途,因此醫療機構視調整掛號費為畏途。但衛福部卻突然宣布「大放送」,醫療機構歡聲雷動,截至今年2月底止,六都已有超過300家醫療機構備查漲價,其中又以北部、中部比例最高,令醫改會、民間監督健保聯盟憂心忡忡,立委廖偉翔也痛批,醫療診所入不敷出,關鍵在健保總額點數過低,衛福部卻先拆掉掛號費天花板,形同「頭痛醫頭」,看守內閣逕自宣布重大政策更十分荒謬。台北市衛生局表示,衛福部既認定掛號費屬行政費,就不適用《醫事法》第21條醫療用費用的規範,未來醫療機構漲掛號費就不需再報備,但衛生局會利用年度考核機會,瞭解醫療機構有無明顯公告掛號費金額、漲價是否合理;桃園市長張善政表示,市府尊重配合衛福部的舉措,但也期待醫院考慮民眾使用醫療資源權益,不要造成太大負擔,市府將邀集34家醫院和協會,為民眾掌握和分析醫療選擇。
買房族絕望!他比較各國大城市房價所得比 「雙北市房價」出乎意料最低
台北的高房價讓許多無殼族望之卻步,先前有網友表示,夫妻兩人年薪250萬元,始終不敢在雙北置產,無奈地問「什麼職業能買雙北」,而最近有網友在PTT發文稱,台北市跟雙北市房價所得比約12倍跟10倍左右,但跟全球其他主要城市相比竟是最低的,PO文一出引發熱議。這名原PO表示,台北2023年成交的房價中位數推估近2000萬,新北是1300萬,此數據不拿2年的新成屋比較,再根據家戶所得中位數計算,台北市的房價所得比約12倍,雙北都會區的房價所得比則會落在10到11倍之間。這名網友也表示,若拿人口大於500萬的城市相比,亞洲國家方面,日本東京、韓國首爾分別是17.8跟17.3倍,越南胡志明市和河內為32.5倍及18.3倍,在中國主要城市深圳、北京、杭州、上海,依序是35倍、29.3倍、24.4倍及24.1倍,香港則是26.5倍。其他國家部分,美國洛杉磯是14.7倍,英國倫敦則是12.4倍。原PO認為,雙北市房價所得比跟國際間比較,其實都不算高,在上面這幾個城市裡,竟然是最低的,讓人感到意外。對此,有網友表示,「這才是真實數據,台北都沒比較高了,更不用說桃園新竹中南部,早就說了台灣房價就是嚴重被低估」不過也有網友指出,「大陸房價問題遠遠比台灣嚴重」、「會說房價貴的大部份都是指新屋」。另外,還有網友表示,「各國利率稅金都不一樣,這本來就是參考而已」。有網友在PTT發文指出,台北市跟雙北市房價所得比約12倍跟10倍左右,但跟全球其他主要城市相比竟是最低的。(圖/翻攝自PTT)
台灣去年每戶家庭所得110.9萬 貧富差距6.15倍維持近12年高點
主計總處上周五(18日)公布2022年(111年)家庭收支調查結果,去年每戶家庭可支配所得平均數為110.9萬元、年增1.7%,若將戶數分5組,每戶可支配所得差距倍數為6.15倍,與前一年相同,且仍是2011年以來最大,顯示貧富差距沒有改善,是近12年來的高點。根據家庭收支調查,每戶家庭可支配所得平均數為110.9萬元,年增1.7%,每戶可支配所得中位數為94萬元,年增1.2%。進一步依每戶可支配所得高低將戶數分5組,去年最高20%家庭每戶224.4萬元、年增1.8%,最低20%家庭每戶36.5萬元、年增1.8%,差距 6.15 倍,與前一年度相同,顯示所得分配並未惡化;而吉尼係數為0.342,年增0.001。主計總處官員補充,總計去年家庭和政府間的移轉收支縮減所得差距1.34倍,若不計政府移轉收支,所得差距倍數為7.5倍,年減0.13倍。差距縮小,主因是去年即便有疫情衝擊,經濟成長率仍達2.35%,國人所得普遍增加。除了平均數,主計總處同步提供中位數數據供參考。若以中位數衡量,每戶可支配所得中位數為94萬元,較110年增1.2%,每人中位數為33.7萬元,成長3.3%。不過,也有民眾批評,政府已加大社福力道,也持續照顧弱勢,但貧富差距依舊沒有改善。對此,主計總處說明,政府持續照顧弱勢族群,去年各級政府對家庭提供的各項補助,縮小所得差距1.19倍,而家庭對政府移轉支出,亦縮小所得差距0.15倍,若沒有這些社會福利、照顧弱勢補助等制度,貧富差距將會擴大至7.5倍。疫情陰影仍未完全散去,台灣也存在產業景氣兩極化狀況,對於所得差距未擴大原因,朱澤民指出,近年來政府力推各項社福措施,照顧弱勢族群、對家庭提供各項補助,包含育兒津貼、中低收入戶老人生活津貼等作法,都有助縮減所得差距。此外,普發6000元現金也有助減緩貧富差距,此筆金錢對基層的家庭收入占一定分量,有助於兩者差距縮小。
減稅利多!基本生活費調至20.2萬 每人省稅可省300元
減稅利多來了!主計總處昨日公布家庭收支調查,2022年度每人可支配所得中位數為33.7萬元,以此計算,2023年度每人基本生活費為20.2萬元,較去年增加6000元,以稅率最低5%計算,每人可省稅300元以上、4口之家起碼省稅1200元,明年5月申報綜所稅適用,估計受惠戶數可達230萬戶。根據《納稅者權益保護法》第4條規定,納稅者為維護自己及受扶養親屬享有符合人性尊嚴的基本生活所需的費用,不得加以課稅。基本生活費的計算方式,為中央政府機關參照最近一年全國每人可支配所得中位數的60%,並以千為單位四捨五入,主計總處所公布2022年度的每人可支配所得中位數為33.7萬元,以此計算,2023年度基本生活費為20.2萬元,較2022年度的19.6萬元多了6000元。安永會計師楊建華表示,納稅者當年度每人基本生活費乘上家庭人口數,減除免稅額、標準扣除額(或者列舉扣除額)以及儲蓄、身心障礙、教育學費、幼兒學前及長期照顧特別扣除額者,若還有差額,就可以再從年度所得總額中扣除,不予課稅。在扣除額條件沒有變之下,若以最低稅率5%以上,每人可以省稅約300元;12%計算的話,可以省稅720元。以四口之家為例,適用基本生活費、家庭條件沒變的話,明年申報2023年度綜所稅,基本生活費為就有80.8萬元(20.2萬×4)可扣除,相較於今年申報2022年度基本生活費可扣除78.4萬元,多2.4萬元可扣除。楊建華表示,基本生活費從2017年開始實施以來,每年皆有調整,調整金額在4000元到1萬元不等。預估可超過230萬戶受惠,年底前財政部將會公告。
明年5月報稅適用!基本生活費擬升至20.2萬元 估230萬戶受惠
主計總處18日公布2022年每人可支配所得中位數為33.7萬元,據此試算,每人基本生活費有望調升至20.2萬元,較去年度的19.6萬元增加6000元,預計每人省稅300元以上,明年申報綜所稅時適用。此外多口之家也將因此受惠,估計戶數將達230萬戶。依2017年底上路的《納稅者權利保護法》,維持納稅者及受扶養親屬符合人性尊嚴之基本生活所需之費用,不得加以課稅,其標準是依行政院主計總處最近一年全國每人可支配所得中位數的60%計算。此外,主計總處公布每人可支配所得中位數持續增加,基本生活費也從2017年每人16.6萬元,調高至2022年每人19.6萬元,年年調高的趨勢,也創下連續六年調升的紀錄。財政部指出,本人、配偶及受扶養親屬基本生活費總額,減去「免稅額、一般扣除額及儲蓄投資、身心障礙、教育學費、幼兒學前、長期照顧等特別扣除額」的合計數,即為「基本生活費差額」,可自綜合所得總額中減除。財政部強調,依法全國每人可支配所得中位數只要調高,「基本生活費」金額就會相應調整,但調整後的具體金額,仍須以年底正式公告為準。
房貸補貼特別限定自用住宅 林右昌:沒有所謂「用稅收幫民眾買房」
內政部16日公布中低薪房貸補貼,台北市核貸金額為850萬元、其他縣市為700萬元,內政部長林右昌說,核貸比例是以市場慣例的7成為基準,而申請資格中有特別限定自用住宅,還有所得、購屋價格的條件,設計上會排除房東、購買高價屋的人,不會鼓勵到未來要買房子的人,更沒有所謂「用稅收幫民眾買房」的問題。內政部規畫,中產以下自用住宅貸款戶支持方案,是針對2021年家戶所得合計於120萬元以內,僅有1間自用住宅,台北市核貸金額設定在850萬,房屋總價須在1200萬以內,其他縣市核貸金額為700萬,總價約1000萬,每戶定額支持3萬元。外界關心補貼是否會補助到房東,產生公平性問題,林右昌表示,核貸比例是以市場慣例的七成為基準,而此政策不會補到房東,因有家戶所得限制和房屋總價限制,也必須是自用住宅。設計上會排除房東、購買高價屋的人,不會鼓勵到未來要買房子的人,更沒有所謂「用稅收幫民眾買房」的問題。對於民眾抱怨雙北房價高,但房屋總價限制金額偏低,可能只能買到偏遠或條件較差的房子,林右昌說,房貸補貼的政策目標在於支持、照顧中低薪的房貸族,「買在哪裡可能不是重點」。林右昌說,內政部是以整個住宅的房價還有所得中位數推估,能照顧到真正需要幫助的人,也不會補貼到房價買得很高的人,否則社會會有疑慮。這是大家非常重視的公平性、正義性的課題,定在這樣的範圍內,就是針對中產以下的民眾做條件設定。至於家戶所得120萬以下如何訂出,林右昌說,還是要思考到大家的認知,也就是所得太高的話,政策上還是要取得平衡,因此切在120萬家戶所得以下。
基本生活費調高至19.6萬元 財政部:民眾明年5月報稅適用
財政部今日公告2022年度每人基本生活所需之費用金額為19.6萬元,民眾於明年5月申報2022年度綜合所得稅時適用。納稅者權利保護法第4條及同法施行細則第3條規定,納稅者按財政部公告當年度每人基本生活所需之費用金額乘以申報戶內納稅者本人、配偶及受扶養親屬人數計算之基本生活所需費用總額,超過依所得稅法規定可減除之免稅額及扣除額,包含標準或列舉扣除額、儲蓄投資、身心障礙、教育學費、幼兒學前及長期照顧特別扣除額合計數之差額部分,得自申報戶當年度綜合所得總額中減除,以符合納稅者為維持自己及受扶養親屬享有符合人性尊嚴之基本生活所需之費用,不得加以課稅之意旨。財政部依納保法第4條規定,參照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布最近一年每人可支配所得中位數32萬5948元的60%,公告2022年度每人基本生活所需之費用金額為19.6萬元,較2021年度增加4000元,預估受益戶數為230萬戶,增加可支配所得15.07億元。財政部進一步說明,這次調整基本生活所需之費用,與2021年11月24日公告2022年度免稅額、標準扣除額、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課稅級距金額,合計增加可支配所得117.44億元,民眾於明年5月申報2022年度綜合所得稅時適用。
基本生活費提高至19.6萬元 減稅利多讓230萬戶受惠
行政院主計總處12日公布110年家庭收支調查結果,揭露每人可支配所得中位數32.6萬元,財政部將按家庭收支中位數的六成公告每人每年基本生活費,初估111年度每人基本生活費約調整為19.6萬元,較前一年19.2萬元額度約增加4千元,112年報稅可適用,估計減稅利益將破150億元,逾230萬戶受惠。若以適用基本生活費的四口之家估算,因每人基本生活費較去年提高4千元,四個人的基本生活費差額合計多出1.6萬元,若適用稅率5%,112年5月報稅時可省稅800元,假設適用稅率為12%,則可省稅1,920元。四口之家的基本生活費總額是19.6萬元×4人=78.4萬元。
綠選對會傳拍板林智堅轉戰桃園 何志勇籲:不要落跑應等入閣
有媒體報導民進黨選對會已拍板新竹市長林智堅轉戰桃園市長,提名時程與雙北市脫鉤;對此,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新竹市議員參選人何志勇今(2)日直言,新竹市在民進黨執政下被「過度包裝」,無法真正趕上城市發展需求,也滋長作秀的市政歪風,留下爛攤子,他建議林智堅不該只想下一步而落跑,應做滿任期、改善基礎建設,並等卸任後入閣,繼續推動大新竹合併計畫,才對得起逾40萬的新竹市民。何志勇表示,過去幾年新竹固然整修興建不少藝文場所,不過基礎建設卻相當落後,民進黨時常對外宣稱新竹為「科技城市」,但拆穿表面政績,新竹其實缺乏全市規模的公共無線網路wifi、道路常見坑洞,自來水質不佳須加強過濾,甚至要買水喝,不符合市民期待。他指出,新竹市為全台灣家戶所得中位數最高的地方,污水下水道接管率卻僅19%,降雨時市區時常淹水,更不用說長年令人詬病的交通運輸問題,包括塞車、停車位不足,以及缺乏大眾運輸等。何志勇也說,林智堅任期最後一年推動新竹縣市合併未果,已無心市政,連今年疫情死灰復燃時,市府都沒提供便民的線上預約疫苗系統,直到他一通一通打電話給竹市特約診所確認疫苗存量和預約,並召開記者會要求嚴肅看待該議題,市府才在輿論壓力下,從善如流於兩周後建立線上預約系統。針對林智堅將為角逐桃園市長,準備請辭新竹市長,何志勇表示,他無法認同,反認為林智堅應續留新竹,把握任期最後半年不到的時間,全力改善基礎建設,做一個負責任的民選首長。他也建議,「林智堅卸任後,民進黨中央執政,可以入閣繼續推動竹竹合併,之後再回來參選。」何志勇呼籲,所有關心新竹的人,尤其是國民黨從政同志,應多傾聽在地心聲,關懷在地的問題與需求,基礎建設不分黨派。他表示,新竹市有潛力,也應該成為台灣一線城市,新竹不僅有頂尖大學、科學園區,還有高所得家戶,其中任何一項條件都應該讓新竹市超越現況才是。何志勇也自許,未來前進議會監督市政,除了會力促新竹市政府改善基礎建設,更要跟進其他國際都會,加速佈建5G行動通訊技術、物聯網、人工智慧,以及自駕電動巴士等科技,並引進電動腳踏車系統,讓大新竹成為共同生活圈,並躍升真正宜居、智慧和進步的世界級城市。
基本生活費增至19.2萬 財政部推綜所稅申報6大利多
5月報稅季即將來臨,為因應疫情防範,財政部擬若干便民政策,包括將報稅期限延至6月底,讓受到疫情影響者可申請分期等等;此外,今年報稅也有6大利多,除調高基本生活費至19.2萬元之外,還有政府發放振興五倍券免納所得、受疫情影響執行業務者調增費用率、調高公益出租人免稅優惠、軍公教退撫基金或自提儲金提繳當年度免稅等。根據《蘋果新聞網》報導,財政部表示,國民生活所需基本費用金額調高一萬元,以4口之家為例,若所得、免稅額、扣除額在不變的情況下,課稅所得將減少4萬元,再按稅率5%至40%計算,等於可省下2000元至1萬6000元。另外,今年綜所稅申報的6大利多,包括調高基本生活費所需費用增加1萬元、調高公益出租人等租金免稅優惠由1萬元增至1.5萬元,另包括政府發放振興五倍券以及疫情相關補助,全都免稅。財政部指出,每人可支配所得中位數的60%,訂定去年每人基本生活所需費用金額為19萬2000元,今年申報綜所稅時,就能享有減稅利益。而今年只要將住宅出租予符合住宅法第15條規定接受各項租金補貼者,或符合同法第23條規定的單位供社會住宅使用,自2021年6月起,每屋每月租金收入免稅額度由1萬元調高為1.5萬元。另外,對於軍公教及政務人員的退撫基金或自提儲金,財政部表示,自2021年1月1日起,上述人員在職繳付退撫基金或自提儲金,不計入繳付年度薪資收入課稅,退休金亦不計入繳付年度薪資收入課稅部分。考量受到疫情影響,許多「醫事人員」與「非醫事人員」執行業務者及其他所得業者收入減少,使費用佔收入的比重增加,因此調增2021年度執行業務者及其他所得業者費用率,無需事先申請,報稅時符合條件即可適用。此外,政府發放的5000元振興五倍券,以及受疫情影響,個人依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與相關法律規定,自政府領取的補貼、補助、津貼、獎勵及補償,皆免納所得稅。面對報稅季來臨,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稅務服務部執業會計師楊建華則提醒,有三件事須注意。第一個重點是每人基本生活費提高至19.2萬元,基本生活費是以申報戶人數計算,同一申報戶人數越多,越有機會享受減稅利益,並於今年五月申報就適用。第二點要注意的是,個人若出售未上市、未上櫃及非屬興櫃公司發行或私募股票等有價證券交易所得,自2021年1月1日起應計入個人基本所得課稅。最後一點,是照「文化藝術獎助及促進條例」修正案等規定,個人藝術品財產交易所得按成交價6%為所得額,再依20%稅率扣取稅款。若未申請分離課稅者,今年報稅時仍需申報此類所得。
基本生活費增至19.2萬 全台229萬戶可減稅
財政部今日公告今年度每人基本生活所需之費用金額19.2萬元,民眾明(2022)年5月申報綜合所得稅時適用。依納稅者權利保護法第4條及同法施行細則第3條規定,申報戶按財政部公告當年度每人基本生活所需之費用金額乘以納稅者本人、配偶及受扶養親屬人數計算之基本生活所需費用總額,超過依所得稅法規定可減除之免稅額及扣除額(包括標準或列舉扣除額、儲蓄投資、身心障礙、教育學費、幼兒學前及長期照顧特別扣除額)合計數之差額部分,得自申報戶當年度綜合所得總額中減除,以符合納稅者為維持自己及受扶養親屬享有符合人性尊嚴之基本生活所需之費用,不得加以課稅的意旨。有關20212年度每人基本生活所需之費用金額,財政部依納保法第4條規定,參照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布最近一年(109年)每人可支配所得中位數320265元,按該中位數的60%訂定2021年度每人基本生活所需之費用金額為19.2萬元,較2022年度之18.2萬元,增加1萬,為歷年來最大調幅。財政部以4口之家為例,相同所得、免稅額、扣除額結構下,今年度課稅所得將較前一年度減少4萬元。該部表示,本次調整後預估受益戶數為229萬戶,較109年度增加21萬戶,減稅利益為146.44億元,較2020年度增加44.10億元,民眾於明年5月申報110年度綜合所得稅時適用。
財政部公布基本生活費19.2萬 預估229萬戶受益
財政部今日公告今年度每人基本生活所需之費用金額19.2萬元,民眾明(2022)年5月申報綜合所得稅時適用。依納稅者權利保護法第4條及同法施行細則第3條規定,申報戶按財政部公告當年度每人基本生活所需之費用金額乘以納稅者本人、配偶及受扶養親屬人數計算之基本生活所需費用總額,超過依所得稅法規定可減除之免稅額及扣除額(包括標準或列舉扣除額、儲蓄投資、身心障礙、教育學費、幼兒學前及長期照顧特別扣除額)合計數之差額部分,得自申報戶當年度綜合所得總額中減除,以符合納稅者為維持自己及受扶養親屬享有符合人性尊嚴之基本生活所需之費用,不得加以課稅的意旨。有關20212年度每人基本生活所需之費用金額,財政部依納保法第4條規定,參照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布最近一年(109年)每人可支配所得中位數320265元,按該中位數的60%訂定2021年度每人基本生活所需之費用金額為19.2萬元,較2022年度之18.2萬元,增加1萬,為歷年來最大調幅。財政部以4口之家為例,相同所得、免稅額、扣除額結構下,今年度課稅所得將較前一年度減少4萬元。該部表示,本次調整後預估受益戶數為229萬戶,較109年度增加21萬戶,減稅利益為146.44億元,較2020年度增加44.10億元,民眾於明年5月申報110年度綜合所得稅時適用。
2020年基本生活費調高1萬元 約2百多萬戶明年可減稅
行政院主計總處今(13日)公布「2020年家庭收支調查」,每人可支配所得中位數32.0萬元,較2019年增加5.7%,每人基本生活費也較2019年提高一萬元,來到19.2萬元,因此明年5月申報綜所稅時即可適用,初估約2百萬多戶民眾可享受到減稅利多;若以一家4口為例,若適用基本生活費,4口最多可減除4萬,若適用綜所稅5%稅率,明年報稅可少2千元、若稅率12%,則可少繳4800元。根據2017年上路的「納稅者權利保護法」規定,納稅人為維持自己及受扶養親屬基本生活所需的費用不得課稅,而基本生活費的計算方式為,主計總處公布之每人可支配所得中位數60%,因此根據民國110年主計總處每人可支配所得中位數為32萬元,2021年度每人基本生活費為19.2萬元,較去年調高1萬,為歷年來調幅最大一次。
基本生活費可望調高18.2萬 四口之家省稅3,360元
財政部每年依照行政院主計總處家庭收支調查結果的每人可支配所得中位數,按照六成訂定每人每年基本生活所需之費用金額,而2019年每人可支配所得中位數為30.3萬元,若按照估算,2020年度每人每年基本生活所需之費用金額預估為18.2萬元。若依照四人家庭估算,因為每人基本生活費提高7千元、4人合計為2.8萬元,若適用稅率為5%,明年5月報稅時即可省稅1,400元,假設適用稅率為12%,則可省稅3,360元。
所得中位數252萬 !「全台首富里」不在台北 真正天龍國在「新竹」
台灣哪裡有錢人最多?很多人都以為在台北市,更嘲諷北市居民是「天龍國」,但財政部106年度的綜合所得稅資料顯示,全台最有錢的地方,其實是在「新竹」;若以最小行政單位「里」來觀察,新竹市東區的關新里,106年度的綜合所得總額中位數,高達252.9萬元,是台灣所得收入最高的地區。據《鏡週刊》報導,106年度全台灣綜稅所得總額中,若針對各縣市鄉鎮村里去統計分析,發現前20名中,除了排名第6的台南市善化區蓮潭里、第13名的桃園市桃園區福元里以及第18的桃園市龜山區長庚里外,其餘地區,全部都被新竹縣市的里給包辦了。其中,列居「全台首富里」,是在新竹市東區關新里,其綜合所得總額中位數高達252.9萬元,第2名是新竹縣竹北區東平里為196.3萬元。據了解,新竹市東區關新里是開發較晚的地區,當地有不少竹科的科技新貴在此置產,不少住在該區的居民,多擁有碩士學歷,素質相當高。
減稅小確幸!基本生活費上調至17.5萬 明年估184萬戶受惠
財政部25日公告108年度每人基本生活所需費用金額為17.5萬元,較去年多出4000元,民眾明年5月申報綜合所得稅時適用,預計多5萬戶受惠,對民眾而言無疑是小確幸。財政部表示,依據納保法規定,基本生活費不課稅,若申報戶基本生活所需費用總額,超過依所得稅法規定可減除的免稅額及扣除額合計數,則兩者差額,還可進一步自申報戶當年度綜合所得額減除。以符合納稅者為維持自己及受扶養親屬享有符合人性尊嚴之基本生活所需的費用,不得加以課稅的意旨。包括標準或列舉扣除額、身心障礙、教育學費、幼兒學前、儲蓄投資及長期照顧特別扣除額。財政部今日表示,108年度每人基本生活所需費用,依財政部納保法第4條規定,參照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布最近一年(107年)每人可支配所得中位數的60%來訂定,近日就會對外公告108年度每人基本生活所需費用為17.5萬元,較107年度增加4000元。預估受益戶數為184萬戶,較前一年度增加5萬戶,減稅利益為72.57億元,較107年度增加11.88億元,民眾於明年5月申報108年度綜合所得稅時適用。官員表示,由於今年新增長照特別扣除額上路,也應納入與基本生活費比較基準,但長照扣除額明年報稅才首度適用,官方並無數據,因此前述受益戶數、減稅利益影響,尚未納入長照扣除額加入比較基準後的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