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成功
」 手術 車禍 腫瘤彰化高齡產婦人工受孕... 剖腹產中途心臟衰竭 昏迷10天「換心保命」
彰化46歲高齡產婦小文(化名),4年前開始經歷一連串辛苦的生育歷程,包括曾不得已中止妊娠、人工試管受孕,懷孕期間遭遇車禍,緊急剖腹產後心臟衰竭昏迷10天,後經麻醉、進行換心手術成功,終於順利出院與女兒及家人團聚。她今(19)日與先生19日特別到彰化基督教醫院,不僅感謝彰化基督教醫院醫療團隊的守護,也拿自己的例子告誡其他想生的婦女:「如果可以的話,要早點生產」。據《中時新聞網》報導,小文與先生19日到彰化基督教醫院,向總院長陳穆寬及醫療團隊送上花束表達感謝。陳穆寬院長則表示,彰基收治彰化、南投、雲林等中部縣市高危險妊娠產婦,2023年曾有個別月份,單月收治超過50%皆為高危險產婦的紀錄;小文是高齡危險妊娠,歷經人工試管受孕,剖腹產後心臟衰竭,彰基跨科合作,為小文裝上葉克膜、心室輔助器,並進行心臟移植,小文產女後母女均安,是各專科醫師團隊通力合作治療的典範,彰基計畫將此罕見個案整理後發表在國際期刊。收治小文的彰基生殖醫學中心主任吳信宏醫師則表示,小文結婚時已42歲,43歲懷孕卻發現胎兒腦部異常,被迫中止妊娠。45歲時到彰基接受試管嬰兒療程,順利懷孕,但在懷孕6個月時遭遇車禍導致骨折,醫療團隊綜合評估情況後,建議她在2024年7月、懷孕第36週進行剖腹產。剖腹產過程中,寶寶雖順利出生,小文卻在生產後突發心衰竭,並出現休克。彰基心臟血管外科團隊緊急安排小文裝設葉克膜,因腎衰竭也緊急洗腎,另左心室回流鬱積引發肝衰竭安裝心室輔助器維持生命。心臟血管外科陳映澄主任表示,小文的狀況緊急,幸運的是在1個月內等到配對成功的心臟,並順利完成換心手術。從懷孕引發週產期心肌病變到心臟移植,小文共經歷10次麻醉及手術,終於在9月3日康復出院。小文則感謝彰基醫療團隊,讓她在昏迷10天後可以換心成功,醒來看到自己可愛的女兒。她透露,自己因為高齡生產,危險性大增,因此一開始就選擇彰基醫學中心,也衷心建議其他婦女「如果可以的話,要早點生產」。
6旬翁「嚴重溢淚」被迫提前退休! 「雷射+微創治療」改善生活品質
旅居美國的60多歲李先生從事醫院及大學研究工作,因左眼持續溢淚造成視力模糊,最終不得不提前退休。他在美國求醫未果後,返台至臺中榮總眼科部檢查,診斷為鼻淚管阻塞。中老年人為鼻淚管阻塞好發族群 需手術疏通、改善症狀臺中榮總一般眼科魏利真主任指出,鼻淚管阻塞是常見的眼科疾病,依發生年齡分為先天和後天兩種。後天性鼻淚管阻塞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包括隨年齡增長造成的退化,故中老年人為好發族群,發生率約為每萬人有2人。另外反覆發炎、放射治療、外傷、感染和鼻腔疾病等也都是造成鼻淚管阻塞的原因。手術疏通堵塞淚道 改善生活品質魏利真解釋,鼻淚管阻塞會導致眼淚無法正常排出,積聚在眼球表面,引起眼淚滿溢、結膜出血和眼睛分泌物增多等症狀,這些症狀可能進一步影響患者的視力和生活品質,通常需要手術來疏通堵塞的淚道才能改善,否則患者只能與症狀共存,嚴重影響生活。雷射輔助微創手術出血量低 成功率與傳統術式相當魏利真說明,有別於傳統手術刀切開面部肌肉的經皮式外開式手術,雷射技術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和強大的組織穿透能力,可精準切割鼻腔與淚囊黏膜。整個手術過程通過內視鏡從鼻腔內部進行,不會影響眼輪匝肌收縮,因此能夠完整保存淚管系統的肌肉收縮幫浦功能,同時避免了面部疤痕,對有蟹足腫體質者不用擔心手術可能影響外觀。創新的雷射輔助經鼻內視鏡淚囊鼻腔造口術與傳統經皮式外開手術成功率相當,高達九成,且傷口出血量僅為傳統手術的1/5,術後傷口不紅腫,且可在門診進行無需住院,手術時間短,降低了風險並縮短了恢復期,提供患者更優質的治療選擇。註:先天性鼻淚管阻塞多見於新生兒,通常在出生後數周內顯現。大約有5-10%的新生兒的鼻淚管結構未發育完全,多是Hasner瓣膜(Valve of Hasner)未開,在出生後不久便出現淚眼汪汪,眼瞼邊緣出現粘液膿性分泌物、眼睛充血等情形,其中的90%在一歲以前症狀可經由按摩緩解症狀,少部分仍然鼻淚管阻塞之幼兒可經由淚管探針或放置淚管達到症狀緩解,鮮少幼兒需要做到淚囊鼻腔造口術。
六旬男不斷出現腦中風症狀!檢查竟是「重度動脈硬化」 AI輔助治療手術成功
64歲姜先生因反覆出現腦中風症狀,經超音波檢查發現有頸動脈狹窄,轉介到奇美醫院心臟內科門診,進一步檢查後建議進行心導管介入手術。然而,手術時發現姜先生左前降支動脈硬化嚴重,為確保安全,心導管先處理另一條血管,並安排藥物治療。一個月後,心臟內科團隊運用先進AI影像導航系統,結合震波氣球擴張術解決嚴重鈣化及狹窄處,成功並安全地完成支架放置。姜先生術後恢復良好,順利回歸正常生活。心臟病為全球與台灣死亡之首 治療以藥物及調整生活型態為主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的數據,2023年心臟病位居全球死亡率第一,致死亡人數約890萬人;同年臺灣衛生福利部統計顯示,心臟病死亡人數為23,424人,佔總死亡人數的11.4%,即每十個人就有一人是死於心臟病。奇美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洪俊聲說明,目前心臟病以藥物治療及生活型態介入為主,對於嚴重鈣化的冠狀動脈,若是無法使用氣球順利擴張,往往無法放置支架,或支架因為沒有得到適當的擴張而增加中長期再發病率或支架再狹窄率的風險。這類病人大都只能接受傳統的冠狀動脈繞道手術,但對於高齡、多重慢性病及體弱的病人來說,開刀風險較高。AI影像合併旋磨系統或震波氣球 有效安全解決血管鈣化洪俊聲醫師指出,血管內影像如光學相干斷層掃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AI影像技術可提供極高分辨率的冠狀動脈內部結構圖像,以精確地識別,評估及定位,提高診斷及治療的準確性。此外,旋磨系統利用高速旋轉的鑽頭有效打碎鈣化沉積物,使其更加容易被移除,但有一定的風險,如血管破裂等;而震波氣球則通過釋放高能量的聲波,將鈣化組織粉碎,從而把鈣化狹窄的血管得到充分的擴張。兩者利用血管內AI影像導航系統,可有效安全地解決嚴重鈣化血管。洪俊聲醫師表示,結合先進技術於治療上,可改善病人的冠狀動脈血流與心絞痛症狀,大幅提升生活品質,不僅提高手術成功率,更減少手術併發症的發生率。
女歌手罹患舌癌第3期!她切除1/3舌頭保命 真相竟是蛀牙害的
南韓一名42歲的女歌手鄭美愛(音譯,정미애)早年參加歌唱選秀節目出道,2007年結婚並有4個小孩,相亮麗的她,出道之後吸引不少粉絲關注,未料在演藝事業起飛之際,她無預警宣布暫停工作,原來鄭美愛證實罹患「舌癌」第3期,必須切除3分之1的舌頭保命,至於罹癌原因,竟是因為蛀牙。鄭美愛透露,由於舌頭長期磨到蛀牙部分受傷,導致罹患舌癌。(圖/翻攝自 IG)鄭美愛近日在《超人回來了》節目中分享抗癌經歷艱辛,當時她被診斷出舌癌後,癌細胞擴散至下巴,被迫切除3分之1舌頭及大範圍淋巴腺,曾有一段時間完全無法發聲,舌頭的動作異常導致發音困難,連唱歌都變得極為艱難。鄭美愛2019年參加選秀節目《Ms.Trot》獲得超高人氣,最終拿下亞軍寶座,2021年12月罹患舌癌三期,從此中斷演藝活動抗癌。據她透露,會罹患舌癌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蛀牙,原來是舌頭長期被爛掉的蛀牙摩擦受傷,導致患處反覆發炎,才會演變成癌症。作為一名歌手以及4個孩子的母親,鄭美愛努力振作,她坦言當時深怕會失去聲音,自身承受相當大的掙扎和痛苦。雖然手術成功,但是醫生警告,癌症仍有復發的可能,所以在那半年的恢復期,鄭美愛總是過得提心吊膽,所幸在家人的陪伴下,鄭美愛情況有所改善,目前積極籌備復出。除此之外,鄭美愛經歷這場大病,讓她意識到日常口腔衛生的重要性,也希望透過自身的故事提醒大眾,平凡的日常問題有時也可能演變成嚴重的健康危機。鄭美愛透露,由於舌頭長期磨到蛀牙部分受傷,導致罹患舌癌。(圖/翻攝自 X)
拿回來了!「星期天配音粉專」劫後餘生 但「10年資料全消失」
近日知名網紅配音員「星期天」遭遇驚心動魄的社交媒體危機,他經營十年、擁有56萬粉絲的臉書粉絲專頁「星期天配音是對的」於20日凌晨突然遭到入侵。駭客除了將粉絲團改名外,還發文宣稱「是用5000美元買下的」。後續星期天透過各種管道,終於取回粉專的權限,但過去的資料也全數遭到刪除。據了解,事發當時,「星期天」正在花蓮拍攝《台灣星天頻道》第三集,他當時發現自己的粉絲專頁不僅被改名為「Khang Nguyễn MMO」,連頭像也被換成了一位越南男子與兩名女子的合照。而該名駭客還在粉專上發文聲稱「我沒有黑(駭)他的帳戶,我從他那裡買的」,甚至在簡介中宣稱以5000美元的價格購得此帳號。面對如此情況,星期天立即採取行動。他幽默地表示,為了反擊,他甚至找來兩位同行的女性朋友,準備拍攝類似的「摟妹」照片以示抗議。但考慮到駭客可能在監視他的動態,他最終決定暫時按兵不動。與此同時,許多關心「星期天」的粉絲和網友紛紛通過各種管道提醒他,粉專遭到入侵的消息,也登上多家新聞媒體的版面。經過不懈努力,在眾多相關人士的協助下,星期天終於在21日成功奪回粉專的控制權。但與此同時,星期天也發現,粉絲團之前的內容都已被清空,連垃圾桶也被清理乾淨,整個粉專呈現一片空白狀態。他自嘲將這種情況比喻為「手術成功,病人中風」。儘管遭遇如此情況,星期天還是開玩笑表示,今後將自稱為「超級星期天」,甚至考慮將粉專改名為「超級星期天配音是對的」。星期天Threads全文各位,我回來了。我是在和越南星期五大戰之後,在星期六終於救回粉專帳號的超級星期天,在這裡跟大家報個平安。謝謝很多朋友們的幫忙,從很多管道協助我,這次的事件動員的程度超乎我的想像,非常感謝你們。也謝謝許多觀眾們非常關心這件事,用各種管道提醒私訊我,不好意思讓大家操心了(鞠躬)先講好消息,再講壞消息。好消息是,FB粉專有成功救回來了。壞消息是,對方把所有資料都刪光了,連垃圾桶也清空,整個粉專現在一片空白,而且是鎖死的私人狀態。(刪得這麼乾淨,我發過的文在對方眼裡是什麼色圖嗎==)用八個字來形容大概就是「手術成功,病人中風」事件發生的當下,我正在花蓮拍《台灣星天頻道》EP3,突然發現我失去了粉專控制權,同時粉專名稱被改成一長串越南文,大頭照也被改成一個越南男人摟著兩個越南妹子的照片。我不能接受,我真的不能接受。我經營了10年的粉專,從來不會拍這種跟妹子摟摟抱抱的照片,而且還是兩個妹子。我立刻就採取行動,找了身邊一起旅行的兩個妹子,拍下摟著她們的照片,然後忙著把照片P成跟他一樣灰灰的色調。原本想用這張很好笑的圖來向大家報平安,但由於對方有在觀察我動態,因為這樣那樣的關係,決定還是先不打草驚蛇;許多朋友跟觀眾怕我沒發現被盜,一直來私訊留言提醒我,真的很謝謝你們這麼關心,也很抱歉無法即時回覆你們。這個越南人盜用我粉專之後,可能是想要賣出去,就頻繁地發文跟大家說帳號是花了5000美金跟我買來的(但沒人相信,有些觀眾覺得是我搞的一場社會實驗)他發現唬不了我的觀眾,就更積極地發文&回覆留言,不斷發動座標之力,結果造成更多網友來圍觀,FB演算法瘋狂推送,粉專被盜的這件事甚至還上了很多家新聞的版面。我心情方面其實沒有受到什麼影響,可能是花蓮很美有好山好水,也可能是荒唐的事我真的見多了。我一邊納悶著「奇怪,我平常發文有這麼多讚嗎…?」一邊尋找各種可以救回粉專的管道。聽到粉專終於救回的消息時,我甚至有了「粉專救回來,那觸及不就掉了嗎」這種好笑的想法。現在的星期天雖然也是星期天但不再只是星期天了以後我就是超級星期天!粉專名稱也要改成「超級星期天配音是對的」(如果之後可以改)雖然很中二,但這就是超級星期天的威力
上班遇車禍後寸步難行! 「運動醫學中心」復健助順利擺脫拐杖
29歲的李小姐二個月前在上班途中發生車禍,造成膝部副韌帶受傷、十字韌帶鬆脫、半月板撕裂傷等傷害,使她必需以手杖輔助行走,後續在中醫復健科的轉介,以及骨科治療建議下,到「運動醫學中心」做復能診療,目前的她已擺脫手杖回復正常生活。運動醫學中心 非僅治療運動傷害光田綜合醫院物理治療師賴冠帆表示,不少人聽到「運動醫學中心」,都直覺以為是看運動傷害,但除了看與運動相關的傷,更著重提升患者的骨骼肌肉功能,讓患者在受傷後,盡快回到正常生活,甚至能開始運動,才是運醫中心的最主要目的。術後復能問題 需藉由各種運動提升肌耐力賴冠帆進一步提到,過去針對骨科、神經外科等外科的手術患者,常面臨術後復能的問題,像不少患者在接受膝關節手術後,雖然手術成功,但肌力卻因之前膝關節不適,而嚴重喪失,此時就要藉由各種運動,來提升患者的肌耐力,進一步保護患者的膝關節,讓他們能正常地行走坐臥,重拾日常生活。「以人為本」整合治療 讓運動成為治療一部分光田運動醫學中心主任陳彥志認為,運動醫學中心的宗旨,在於以人為本的整合治療,讓「運動」成為治療的一部分,讓病人能夠主動參與。期待能藉由運動醫學中心的成立,能更進一步提升民眾的骨骼肌肉健康。
心房顫動中風率增5倍「胸悶頭暈要當心」 新治療手術僅需1小時
53歲任職於科技業劉先生罹患陣發性心房顫動,使用抗心律不整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智慧型手錶近一、兩個月監測顯示,心房顫動發作記錄每周持續增加至 10-15%,不時感到心悸且運動受到限制,轉至臺北榮總心臟內科就醫。於今年6月中接受最新脈衝場導管消融術(Pulsed Field Ablation, PFA),術後無任何不適,住院3天後即返家,定期追蹤近1個月,在智慧型手錶監測下,症狀大幅改善,未再出現心房顫動不適。臺北榮總心律不整治療暨研究中心羅力瑋主任表示,心房顫動是臨床上最常見的心律不整,年紀越大產生機會越高。依流行病學統計,約有1-2%的人患有心房顫動。常見的症狀包括心悸、胸悶、呼吸急促、頭暈或無力,然而有些患者並無症狀。心房顫動發作時,心房無法有效收縮,導致血液滯留,這些滯留的血液若形成血塊脫離心臟,可能會引發血栓。因此,心房顫動病人的中風機率是正常人的 3-5倍,且心房顫動亦會增加心臟衰竭的風險,其死亡率是正常人的2倍,應盡早就醫接受治療,不要耽擱。羅力瑋主任說明,除生活型態調整及預防風險因子,包括高血壓、肥胖、睡眠呼吸中止治療、戒菸、戒酒、運動等方面外,目前心房顫動的治療仍以抗心律不整藥物控制與心導管消融術為主。一般的治療共識,若病人的心血管合併症較多,特別是年紀較高的病人,傾向採用心律不整藥物控制為主。若病人相對年輕,或症狀明顯,抑是合併有心臟功能不佳的情況,則可考慮採用心導管消融術治療。目前國內常見的心導管消融術主要為射頻輻射燒灼術搭配3D立體定位技術(Radiofrequency Ablation, RFA),或冷凍球囊導管消融術(Cryoballoon Ablation, CBA)。手術成功率方面兩者相仿,長期復發率約25-40%,有些病人可能會在手術後3至6個月內仍有症狀,在某些情況下可能需要進一步治療或再次電燒。臺北榮總心律不整中心引進最新脈衝場導管消融手術(PFA),利用多個電脈衝點來釋放一系列持續數微秒高振幅電脈衝,因具有心肌組織的選擇性,在治療過程中可避免對周圍的組織造成損傷,減少過去心導管電燒消融手術可能的併發症,如肺靜脈狹窄、食道損傷及膈神經損傷等;手術時間由3至4小時縮短至1到2小時內,與其他電燒手術相比,兼具精確度高、不損害周圍組織、減少併發症、手術時間短等多項優點,安全性表現更佳,為心房顫動導管消融性治療手術新選擇。
高橋一生演真人版「黑傑克」嚇哭小演員 二宮和也回歸《黑色止血鉗2》與崔智友同台
Hami Video最強日劇夏季片單公布,除了有二宮和也睽違六年再度回歸的《黑色止血鉗2 ー惡魔外科醫生ー》,首集播出便寫下二位數11.8%的高收視,還有高橋一生主演的真人版《怪醫黑傑克2024》,同樣創造二位數10.3%的收視佳績,是夏季收視率最亮眼的兩部日劇。高橋一生這次在真人版《怪醫黑傑克2024》挑戰家喻戶曉的動漫角色「黑傑克」,他回想接到演出邀約時的心情,「坦白說,我同時感到『高興』和『不知所措』!」二宮和也睽違六年在《黑色止血鉗2》挑戰全新角色,帥氣度破表。(圖/Hami Video)高橋一生在劇中飾演無執照天才外科醫生「黑傑克」,雖然醫術高超,但他以向家屬收取高得離譜的治療費為代價換取100%手術成功率,他相當重視此次演出,只是因為近年主演過另一部漫改作品《岸邊露伴一動也不動》,一開始有點擔心觀眾混淆角色,所以他對角色下了不少苦功,「這次我確實說了一些我平時不會說的話,希望讓黑傑克看起來很酷,而不是高橋一生。我也非常注重服裝和外觀,思考如何利用服裝的功能和這種異形感。」本身也是《怪醫黑傑克》原著粉絲的高橋一生回想最初看漫畫時的心境,「應該是在小學三、四年級,我記得當時覺得怪醫黑傑克非常可怕,讓人無法理解他在想什麼。」他透露戲劇開頭有一個救助孩子的場景,「那位小演員竟然嚇哭了,因為他以為真的會被斬斷手臂所以非常害怕。雖然我道歉了,但我也覺得自己成功塑造出了小時候我心中的那種恐怖形象。」劇中主要的助手「皮諾可」由七歲日本童星永尾柚乃演出,高橋一生談到私下相處狀況,「『皮諾可』和我相處得非常好。她很喜歡妖怪,我們經常聊妖怪,我還送她一本妖怪書,我想她應該很開心。」在日本播出後有網友開玩笑說:「高橋一生的白髮比原著多好多,這個醫生過勞了。」還有劇迷大讚主演魅力:「高橋一生演什麼都好像,超強」、「雖然他是拜金男,但我還是愛他」,紛紛直呼看不過癮,敲碗期待真人版「劇集化」。另外,二宮和也在《黑色止血鉗2》同樣飾演只要錢的無情醫生,但他這次可說是「例外」挑戰同系列換角色演出,他六年前在《黑色止血鉗》原本飾演天才外科醫生「渡海征司郎」,第二季則飾演全新角色「天城雪彥」。天城雪彥長年在澳洲黃金海岸的心臟中心工作,視人心和金錢為玩物,更要求病患在動手術時要賭上自己一半的財產,因此有惡魔的外號,這是日劇系列中少見換角色演出,二宮和也更為了新角色染一頭銀灰髮,帥氣度破表。除了二宮和也回歸挑戰新角色,第一季的原班人馬竹內涼真、葵若菜、小泉孝太郎、內野聖陽也都有參演,更讓觀眾驚喜的是「韓流天后」崔智友繼2011年演出日劇《冬之櫻》後,睽違十三年接演日劇,在劇中飾演韓國名醫,被兒子拉到澳洲去見二宮和也,兩人之間的衝突還有互動成為首集一大看點。二宮和也表示劇迷能追劇到最後,「因為有很多不同的發展,我認為大家在第二季末能夠理解角色變化的意義和意圖。」《黑色止血鉗2 ー惡魔外科醫生ー》於今(12日 )起每週二在Hami Video播出;《怪醫黑傑克2024》也於今天上架。
葉諾凡車禍命根子遭碾斷 母親接14次病危通知
葉諾帆日前錄影高點綜合台《震震有詞》,聊及自己大學時遇重大車禍,遭卡車輾過下半身,骨盆腔粉碎性骨折,他說:「差不多就是命根子壞了!」他透露當時做完尿道手術後,醫生叫他多看A片幫助血液循環,「復健大約3年的時間,現在性功能恢復正常了」。葉諾帆回想大學時正成為職棒練習生,可說是前途無量,某日騎車時被聯結車捲入輪子下被拖行50公尺,「駕駛緩慢走下車查看,我跟他說你壓到人了快倒退,我抓著底盤支撐,幸好沒被再輾第二次。但車子倒車時也是經歷了另一次痛苦。」送醫後有骨盆腔粉碎性碎裂、大腿骨折、尿道斷裂。他說:「差不多就是命根子壞了。」葉諾帆待在加護病房超過一周,「無法翻身、大小事都需要護士協助,就跟躺在棺材裡一樣」,絕望的他對著接到14次病危通知的媽媽說:「媽,可不可以讓我走了。」鎮定堅強的媽媽回了句:「我生你下來不是要看你死。」看似冷靜的葉媽媽直到他尿道重建手術完成,終於卸下心防爆哭「這孩子總算保住了」。葉諾凡露出當時開刀留下的疤痕。(圖/和展影視提供)葉諾帆手術後開始漫長且相當痛苦的復健,「光要抬腳放到床下要考慮半小時、轉身需要20分鐘,真的太痛苦了」,也因為過程太痛苦,他開始抗拒復健不願意下床走路,醫生甚至為了確認他能站立,還曾直接把他拉下床。葉諾帆表示由於醫生有說骨盆腔手術成功機率不高,進開刀房前還跟弟弟妹妹交代遺言「哥哥這一趟進去不見得可以出來,你們要代替哥哥照顧好媽媽。」捱過難關出院後,他帶著尿袋回到學校繼續完成學業,只是成為職業棒球員的夢想已經離他太遙遠,這20年來他不敢再踏進球場、看到球賽就轉台。葉諾帆描述那場車禍帶來的身心創傷,最感謝的便是一路支持他的家人,「外公外婆來探望我時,會拿出100元要我自己去巷子口買水」,用溫柔的方式引導他振作起來,他說:「謝謝你們在我最難過的時候沒有放棄我。」
小模整天穿高跟鞋!前足部變形 微創手術成功矯正
小雅擔任服飾商品模特兒,幾乎整天都穿著高跟鞋拍照,日前收工回家脫鞋後,發現大拇趾內側紅腫疼痛,家人以為是痛風發作,就醫檢查才發現大姆趾竟已卡到第二趾下面,連第二趾都因為長期摩擦而長了硬皮。前足部變形最常見「拇趾外翻」 與遺傳、高跟尖頭鞋有關亞洲大學附屬醫院骨科、足踝專科醫師蘇錦宏表示,拇趾外翻是前足部最常見的變形問題,不僅會造成外觀困擾、買鞋不便,連走路都因疼痛影響儀態,是許多民眾的夢魘,其中大多數拇趾外翻是成年後才出現,平均年紀大約落在三十歲左右,以女性較多,且多半雙腳都有,甚至會隨著年紀越來越嚴重。蘇錦宏也指出,造成拇趾外翻原因除了遺傳之外,平時常穿高跟鞋與尖頭皮鞋這類楦頭小的鞋子更是高風險族群,除此之外,扁平足、風溼病、關節鬆弛等問題也常會合併出現,症狀包括拇趾內側發炎紅腫痛、第二腳趾底部疼痛或是出現硬皮,雖然不像慢性病需長期吃藥控制,但每天走路的痛楚往往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可以說是小病造成大問題,務必要盡快治療。微創手術矯正治本、植入物固定 三個月逐漸恢復經安排X光檢查後,「小雅」第一蹠趾角度約40度,第一、第二蹠骨角度也大於15度,確認為嚴重拇趾外翻,討論後決定採用微創手術矯正治本,過程中,先以特殊工具切骨矯正,將外翻的拇趾拉回到正常角度,合併週邊組織鬆緊度調整韌帶,之後再用可吸收的植入物材質加以固定,術後隔天即可下床,且手術回復時間大幅縮短,約三個月後即恢復原本生活步調,植入物約兩年後可吸收。蘇錦宏強調,拇趾外翻角度越大不代表症狀就一定比較嚴重,有些人外型變形很明顯,卻完全沒有症狀,也有人看起來變形很輕微,走路完卻會紅腫痛到無法忍受,因此若有拇趾外翻症狀,建議要尋求專業骨足踝專科醫師評估,選擇最適合的處理方式。初現症狀可保守治療 嚴重須盡早就醫及手術蘇錦宏提醒,若症狀剛開始出現,不妨採取保守治療,如換穿寬楦頭而且有足弓支撐的鞋子,或者使用外翻矯正襪、矯正墊或是蹠部墊等;若有紅腫發炎狀況,也可服用消炎藥物及足部運動的肌力訓練改善,但相關問題已經嚴重到影響生活時,千萬不要排斥就醫或手術,才能早日回復美足風采。
10歲女童高燒、眼睛紅!檢查竟是「眼窩蜂窩組織炎」 微創手術成功治療
10歲的小學女學生,高燒40度兩天,有輕微咳嗽,曾經至中醫診所就診,但並沒有獲得很大改善,兩天後因持續高燒、左眼紅腫脹痛、左側頭痛至急診就診,理學檢查發現在轉動眼睛時有疼痛情形,懷疑眼窩蜂窩組織炎,因此安排頭部電腦斷層檢查,發現左側篩竇有明顯發炎積膿,診斷為「左側鼻竇炎併發左眼蜂窩性組織炎及左眼窩骨內側骨膜下膿瘍」。急性細菌性鼻竇炎好發4-7歲童 嚴重恐致命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李敏指出,急性細菌性鼻竇炎好發於4至7歲的兒童,若未適當治療,可能產生嚴重併發症,包括:眼部蜂窩性組織炎、眼眶眼內膿瘍、海綿竇血栓症、腦膜炎、腦膿瘍等,失明甚至致命。眼窩蜂窩組織炎 出現這些狀況需快治療李敏表示,眼窩蜂窩組織炎常見病因是急性細菌性鼻竇炎所引起,以葡萄球菌感染最多,其他如鏈球菌感染及嗜血桿菌也有可能。對於眼睛紅腫的病患如果同時合併凸眼、複視、視力突然變差、轉動眼睛時活動受限及疼痛,就要懷疑是眼窩蜂窩組織炎,必須趕快就醫給予抗生素及手術治療。治療常見2方式 搭配3D立體定位導航系統更精準李敏說明,急性鼻竇炎治療主要以抗生素治療為主,有合併過敏則會加上抗組織胺。手術是以鼻竇內視鏡微創手術治療為主,但鼻竇構造複雜,鄰近腦部、頸動脈和視神經,如不小心容易傷到重要部位,目前手術如搭配3D立體定位導航系統,能更有效清除病灶及減少手術併發症。
41歲男「月減40公斤」甩掉糖尿病 達文西手術
41歲鍾先生罹患糖尿病三年,體重113公斤,BMI42,退伍後體重持續增加,進而出現睡眠呼吸中止症,影響白天精神狀況,希望藉由減輕體重改善症狀並脫離糖尿病藥物控制,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減重外科李威傑醫師,一年前透過達文西減重手術已減去40公斤,目前體重維持在72公斤,並且在手術後三個月糖化血色素從原先的7.2%降至5.8%(正常值4-6%),從手術後當天一直到現在無需再使用糖尿病藥物。李威傑醫師表示,糖尿病最大的危險因子就是肥胖,因此肥胖控制對於糖尿病治療而言扮演極關鍵角色,而亞洲人BMI≧25就應視爲肥胖症,BMI≧27.5者建議執行代謝減重手術。達文西手術節省外科醫師的體力,讓術後恢復更好,也可縮短手術時間,目前已執行達文西減重手術成功治療12位糖尿病患,提升生活品質。李威傑醫師指出,以減重手術治療糖尿病是近年來醫學科技的重大突破,2017年曾被美國列入當年十大重大醫學科技突破之一,而台灣健保局也已對BMI32.5以上之糖尿病治療給予給付。今年4月出版的《Obesity Reviews》雜誌發表了一篇關於減重手術與糖尿病治療相關研究的分析,研究期間涵蓋了過去25年(1998至2023)所有發表的相關醫學論文,結果列出全世界此領域突破貢獻的10大學者,其中台灣李威傑醫師名列全世界第二,其他九名學者均為美國及歐洲等國的知名學者,李威傑醫師是唯一亞洲本土的學者。過去25年,李威傑醫師一共發表77篇相關論文,被引用3519次,僅次於美國的菲律普.蕭爾(Philp Schauer)教授的81篇。
小貓遇車禍下顎斷裂 醫師幫手術成功找到家
新北市萬里區港西路日前有隻幼小花貓疑似車禍受傷,動保處派員將幼貓帶回醫療中心檢傷醫療,獸醫師吳明蓁檢傷後發現幼貓上顎受傷、下顎聯合斷裂骨折,經醫療中心獸醫師群聯合手術後已恢復健康,並在認養會中獲得認養,找到溫暖的家。動保處獸醫師李建沛表示,據醫療中心傷病動物案例顯示,貓咪常因為車禍、高空不慎摔落而造成不同程度的顏面受創,嚴重的會造成視力受損失明、上顎裂開骨折、下顎骨折及下顎聯合斷裂等,此時必須緊急手術,才能免除生命危險。動保員楊蟬薇說,術後的看護照顧及營養補給非常重要,如果動物受傷後不肯進食及按時吃藥,身體機能的復原進度就會很差,這時就必須為動物裝設鼻胃管或是食道胃管,才能給予動物必需的營養及藥物,來維持身體機能運作,恢復健康。小花貓因車禍造成下顎聯合斷裂,經手術將下顎骨復位及使用臨時性牙套固定,並裝設鼻胃管補充營養後,口腔功能及身體機能恢復良好,身體也很快恢復健康。日前小花貓已在認養會中由新店的陳先生認養,找到幸福的歸宿。動保處表示,任何動物的生命都非常寶貴,需要大家來保護,毛寶貝醫療中心能提供妥善收容安置及醫療照護,讓毛寶貝們在受難時得到幫助。新北市仍有許多毛寶貝等待認養,鼓勵民眾到各動物之家認養,給牠們1個溫暖的家。
謝謝你們讓媽媽這麼幸福!36歲女力抗病魔2年 500字臨終信惹鼻酸
癌症位居台灣十大死因之首已久,因現在社會人口老化及不健康的生活型態,導致癌症發生人數逐年增加,且有時候癌症患者的病程過快,甚至來不及好好跟親朋好友告別,先前一名葉姓年輕媽媽在34歲時被檢查出罹患了腦癌,雖然努力抵抗病魔,但身體仍每況愈下,她也在臨終前留下給孩子的信,希望他們能夠多陪陪爸爸,「協助他早日走出這段難熬的日子」。「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先前分享了這段過往,伍姓爸爸回憶兩人過往的幸福生活,感嘆全家人在一起的時光是他們最平凡的幸福,然而不幸的是老婆在2010年時,因視力突然模糊到醫院檢查,不幸發現腦部長腫瘤,隨即也住院接受腦部手術開刀,雖然術後每一天都相當不舒服,但她相當掛念兩個孩子,一直在小孩面前表現得相當堅強,直到小孩離開她的視線,她才能放心回到病床上休養,並坦露自己對於病情的擔憂,「我又沒做錯什麼事,為什麼會是我?」由於擔心孩子沒有媽媽,葉姓媽媽也努力對抗病魔,但隔年腦水腫再度威脅她的性命,只得再一次進行腦部手術,而在生死關頭她掛念的仍是她的兩個孩子,雖然這次的手術成功拯救葉姓媽媽的命,但因為腦水腫壓迫太久,造成視神經受損,且左側肢體偏癱,但葉姓媽媽仍相當感謝醫生,躺在加護病房沙啞地喊著:「感謝醫生救了我的命,孩子不可以沒有媽媽。」然而葉姓媽媽在2012年仍不幸因腦水腫的壓迫陷入昏迷,最終離開人世,而她也留下一封信給兩個孩子,開頭就訴說自己對於孩子們的愛,「媽媽走了,請不要為我難過,在我生命盡頭的時候,除了對你們的愛不變,我更相信你們會勇敢且認真的活在屬於你們的時代,開創屬於自己的未來,媽媽會以你們為榮」。葉姓媽媽也提到自己唯一擔心的是伍姓爸爸,希望孩子們平日有空可以多回來陪陪他,協助他早日走出這段難熬的日子。「媽媽覺得我這一生中最美、最美的事,就是能夠遇到你們的爸爸,因為他,媽媽才能如此幸福,只是再多的捨不得,終究還是得放下,請幫媽媽多照顧爸爸。孩子,媽媽真的好愛、好愛你們,謝謝你們讓媽媽這麼幸福,我愛你們~」。葉姓媽媽留信給孩子。(圖/翻攝臉書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