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師法
」財經新內閣/綠營看陳金德:「很好的救火隊」、「做事比做人強」
準閣揆卓榮泰在4月16日公佈第三波閣員名單,包括經濟部長郭智輝、數位發展部長黃彥男、國發會主委劉鏡清、國科會主委吳誠文、金管會主委彭金隆、工程會主委陳金德。據本刊調查,民間企業對這波名單算是「褒多於貶」,多認為屬於形象清新的專業人士,唯獨工程會主委陳金德,並非來自業界。公共工程委員會的職責,主要是統籌公共工程之規劃、審議、協調及督導,並主掌政府採購法、技師法與工程技術顧問公司管理條例。攤開自1995年首任主委陳豫以來13位工程會主委的背景,都是在土木工程、交通建設、都市規劃等方面浸營多年的官員或專家。若單獨只比較學經歷,陳金德自然比不上,他的優勢在於民代及地方政府的豐富歷練。的確,陳金德歷任國大代表、立委後,被陳菊延攬入高雄市府擔任環保局長、副市長,之後又擔任中油董事長,在被時任行政院長的賴清德派去代理宜蘭縣長。某位南部出身的新系立委表示,「他歷任過直轄市副市長,又當過地方政府主官,對於地方公共建設相當了解。」而曾經與陳金德同在高雄市政府共事過的高雄前某局處長,則認為陳金德是「很好的救火隊!」是個會做事但不太會做官的人,「他不太圓滑,跟議員關係也沒有很好。」陳金德地方政府歷練豐富,也曾擔任中油公司董事長。(圖/中油提供)陳金德在民進黨內最大的「功績」,就是曾對宜蘭縣長林姿妙及縣政府涉及的「機六用地」土地弊案,多次重火力爆料,包括「機六用地」周邊多塊農地未被課徵土地增值稅、以「左手換右手」形式推高地價等多項問題。只是2022年的選舉林姿妙仍然當選連任,「機六用地」土地弊案目前也仍在審理中。其實陳金德能進入內閣,最大的優勢就是來自準總統賴清德的「信任」。眾所周知,賴清德之前雖屬新潮流系,卻自成一格,身邊親近的戰友並不多。賴擔任行政院長時,提拔當時剛從中油董事長下台、同屬新潮流的陳金德去代理宜蘭縣長,陳金德在日後也「湧泉以報」,在2023年擔任賴清德競選辦公室副總幹事,同時出任「信賴台灣之友會」秘書長兼總聯絡人。「信賴台灣之友會」是賴清德參選2024年總統最重要的輔選基地,在全球有九十餘個賴清德海外後援會。據美國加州、加拿大溫哥華的海外信賴之友會的主要幹部表示,選戰期間所有海外後員會的連絡、串連事宜,很多都是經由陳金德之手。民進黨執政八年,賴政府繼要給人耳目一新的觀感,又要能不出錯,「信任」便是最基本的用人條件。至於「做事比做人強」的陳金德,可能真正要加強與黨內同志之間的關係。
最貴廢墟1/精華區海砂屋卡廿年拆不掉 住戶批市府派無照技師履勘
海砂屋是台灣建築史上最黑暗的一頁,受害者遍布各地,且大多應該被拆除重建,其過程卻難如登天。本刊接獲投訴,台北市新生北路有處老公寓多年前被鑑定為海砂屋,卻被認定僅需「補強」,屋主只能看著老宅在每次的地震中搖搖欲墜,更懷疑被建管處派來履勘的是沒有執業執照的技師,質疑市府輕視人民生命安全。17日上午,本刊在屋主吳俊瑋的帶領下進入該間公寓,此房子屋齡38年,位在台北市新生北路二段的精華區,為2棟共構的5層樓建築,其中原本有10戶住戶,如今僅剩不願拆遷的3戶人家仍堅持住在危樓之中。 該公寓已被鑑定為海砂屋,但部分住戶不願拆遷,雙方因此僵持多年,還懸掛布條喊話。(圖/張文玠攝)目前該區域的房產行情平均每坪至少近70萬元,甚至有高達破百萬元的成交記錄,本該是收租轉賣都能大賺一筆的「超級金雞母」,卻在921大地震後被鑑定為海砂屋,多數屋主不敢再租人或做其他利用,只能空置多年,有如廢墟,看著它在一次次的地震中分崩離析。而踏進公寓後,每一步都彷彿在玩「踩地雷般」緊張刺激,屋內房子鋼筋裸露,滿地都是水泥碎塊,屋頂更不知何時會天降落石,吳俊瑋試圖找人修繕,卻沒有一位師傅願意接手,拋下一句「海砂屋沒得修」便離開了,屋主也只能每日燒香拜佛,祈禱別有人被自家落石砸傷。吳俊瑋苦笑表示,近期台北地震頻繁,不只左右搖晃,還有上下抽動式的,本來就搖搖欲墜的陽台也因此出現明顯裂痕,而陽台與對巷的廚房緊鄰,倘若真有意外發生,後果將不堪設想。吳俊瑋說,2000年請來現任台北市建築學會理事長余烈進行鑑定,顯示氯離子含量過高,確認為海砂屋無誤,但在10戶住戶中有3戶鄰居不願拆遷,他們也另請技師做出無須拆除的鑑定報告,雙方僵持多年,直到2014年建管處才召開內部會議,請來李姓建築師、土木技師和結構技師討論,最後竟做出「只需補強」的結論。公寓的鋼筋裸露,屋頂更不知何時會天降落石,卻因是海砂屋而找不到師傅願意修繕。(圖/張文玠攝)建管處給出6年時間讓隔壁住戶補強結構,直至今年卻毫無動靜,而該公寓屬於「黃單列管建築」,吳俊瑋在今年1月和10月的地震後都有請建管處來履勘,他卻發現建管處帶著執業執照被撤銷的技師來敷衍了事。本刊調查,今年1月參與履勘的沈姓結構技師在2008年就已自行停業,其執業執照也因此被註銷,10月參與履勘的劉姓專業技師和張姓土木技師也分別在2006年和2008年停業,因此他們在參與履勘時都是沒有執業執照的。根據技師法規定,技師必須向中央主管機關申請發給執業執照後,才能執行業務,而技師每次參與履勘即可領取2500元費用,也讓吳俊瑋懷疑建管處是刻意縱容,放任無照技師橫行。針對此一問題,台北市建管處回應表示,技師通過國家考試之後,便具備執行業務能力,執業執照只是是否有開業的證明,這部分建管處曾向吳先生解釋,但未獲認同;另有關海砂屋能否被判定為危樓而強制拆除重建一事,建管處十分歡迎屋主重新送鑑定報告以供審查,但最終結果則仍需交由專業決議。
【咎責錢櫃4】消防檢測人員球員兼裁判 業者建議設專法管理
台北市錢櫃KTV林森店爆重大公安意外,一場大火釀六死慘劇,引發社會檢討現行的消防安全檢查制度。然而,關於消防安全設備檢查,不只《消防法》應該修正,更應該比照《建築師法》和《技師法》等法案,設立《消防設備人員法》專法。建立消防設備人員完整的執業、業務、責任和懲處等規範,才能強化消防安全設備的規劃、設置、檢查及保修維護等業務管理,提高火災預防的效益。目前有關各地場所的消防安全設備檢修,主要由消防設備師或消防設備士負責,該檢修結果會報請當地消防機關備查;若消防機關覺得有必要加強檢查,才會派員進行複查。因此,除了消防員負責安檢責任,消防設備師或消防設備士更是肩負第一線的安檢重責。據業界人士指出,消防設備師和消防設備士很多都是受聘於消防器材商,且市場被少數器材商壟斷,法規不完備下,導致消防安全設備的設計、監造、裝置及檢修等事務,可能都一手掌控在同一家器材商,不只有「球員兼裁判」之嫌,也讓消防安全的檢修信度畫上問號。該人士也指出,目前針對消防設備師和消防設備士也沒有如《建築師法》等專法,設立懲戒處分等制度,對於檢修消防安全設備或為消防安全設備,提出不實檢修報告者,依《消防法》最多就是一年以下的停止執行業務或停業等處分,並無法撤銷或廢止相關證照。該人士點出,《消防設備人員法》多年來一直無法通過的原因之一,是有部分不肖消防設備師士想逃避懲戒制度,維持現行低度的管制狀態。錢櫃KTV大火導致6人不姓罹難,探究過程是極為嚴重的人為疏失,錢櫃董事長練台生和台北市長柯文哲都必須給社會交代外,國會朝野政黨在法規面也必須同步進行「亡羊補牢」,每一場災難對台灣社會都是痛心的教訓,行政部門和民意代表不可迴避檢討責任,更應積極做出改變。
【空中危機3】那根太長難控制 最忌諱左右擺動
談起吊籃工安意外,資深吊車檢驗人員梁希聖說:「其實意外發生的原因,十之八九都不是因為機械故障,而是人為操作不當。」梁希聖解釋,很多高空作業工人貪圖方便,在吊臂上升後,發現與預期的位置不一樣,便會要求吊車司機上下移動吊臂,「吊臂在伸長的狀態下,只要底端稍有動作,上方的吊籃就會出現很大幅度的移動,極有可能撞到一旁的建築,導致吊籃翻覆或斷裂而釀成悲劇。」吊籃在高空作業時要避免上下擺動,作業員除了要戴安全帽,還必須扣好安全索。(圖/黃耀徵攝)「吊臂伸長時,吊車操作員絕不可以進行上下左右擺動的動作。如果高空作業工人發現位置不對,應該先把吊臂收回,在收折狀態下調整角度,對正想要的位置後,再伸長吊臂,才不會誤觸一旁的建築,造成吊籃翻覆或斷裂。」此外,梁希聖也呼籲,高空作業時絕對要扣上安全繩索,而且必須扣在吊臂主體上,萬一吊籃斷裂,才能保住一命。立委施義芳建議,事業主在租用吊車之前,應該先向技師公會查詢簽證的真實性。(圖/施義芳提供)政府規定吊籃必須定期接受專業技師安全檢查,不過,始終缺乏有效的查核系統,以致不肖業者鑽漏洞上下其手,甚至偽造安全簽證。對此,身兼中華民國土木技師公會理事長的立委施義芳說,按規定,吊車的吊籃搭載設備,必須經過土木結構技師或是機械技師的檢查,獲得安全簽證後才能使用,「依照《技師法》,沒有經過國家專門職業考試的人員,不能執行技師簽證工作,否則可處以二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罰鍰,而且可以連續處罰;不僅如此,如果因而造成人員或財產的損害,還要負刑事責任。」不過,施義芳指出,由於吊車並不是工地裡的固定設備,只有需要的時候才會臨時租用,因此不會列在工地的施工計劃中,也不會列入一般的安全檢查項目裡,「吊車與吊籃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不同,所以相關單位無法掌握到每一輛吊車的簽證情況,目前只能靠雇用吊車的業主,依照簽證上記載的公會,查詢署名的技師是否真有其人,再查證吊車與吊籃是否經通過該技師的檢查。」施義芳允諾未來將與相關單位研議,是否有改善的空間。這樣吊才安全:1. 將身上的安全索扣上吊臂本體。(圖/黃耀徵攝)這樣吊才安全:2. 配載安全帽等裝備。(圖/黃耀徵攝)這樣吊才安全:3.避免在吊臂伸長時操作吊臂擺動。(圖/黃耀徵攝)這樣吊才安全:4. 調整角度前先縮回吊臂。5. 吊車移動途中及閒置時應將吊籃取下。(圖/黃耀徵攝)最後,阿明感嘆,大部分從事高空作業的工人,都是社會上的弱勢族群,每次發生造成傷亡的吊籃工安事件,政府主管機關都把事件當成個案,始終不願不正視,導致查核作業遲遲未能法制化,意外也一再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