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職體系
」 教育部技職困境2/技職體系每況愈下 人才流失護國神山靠誰守護
技職教育一直以來為台灣培養人才的重要體系,總統賴清德和副總統蕭美琴先後都曾說,台灣的經濟奇蹟,靠的是所有第一線技職人員的打拼,「技職人才是台灣護國神山的創造者」,然而諷刺的是近幾年來停招、停辦學校,近9成都是技職體系,技高生人數也急速下降,專家認為老師在師培階段認知,對於未來學生生涯規劃有非常重要的影響。教育部因應少子化情況下技職教育人數減少的趨勢,2022年起實施「建置區域產業人才及技術培育基地計畫」,給予大量經費建置實作場域的設備,跟進產業需求,提升學生的技術能力。EdYouth常務理事長洪振翔指出,投注資源對教育當然重要,但更新的設備應該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技術經驗傳承更重要的良好的師資,政府或許更應考量如何「留才」。108年時《技術及職業教育法》修法,規定教師如果要進到高職任教,必須有一年以上的實務工作經驗,但許多教師在科技業磨練實務經驗後,比較薪資和環境就選擇留在業界,導致高職端的老師不足,學校只能招大量代理老師,因此現在技高的老師流動率非常高,政府務必正視此現象。近年來台灣少子化嚴重,再加上技職教育不受重視,相關科大停招、停辦,產業界經常得透過就業博覽會大力媒合所需人才。(圖/黃耀徵攝)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政策部副主任巫彰玫認為,政府應明確定位技職教育,思考技職教育究竟需要從何改善,不然再多的計劃都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沒有從根本解決技職教育面對的問題。她表示,許多學生在選擇讀技高或是普高時其實是很徬徨的,原因是許多國小中老師本身對於生涯規劃也不瞭解,根本無法從旁協助學生這項人生問題,那改善辦法就是在師培階段就加強老師對於生涯規劃以及技職教育的正確瞭解,以輔助學生探索生涯。巫彰玫續指,近年來廣設普高也是技高生減少的因素之一,許多完全中學的設立,國中部也設有高中,而這些高中也是普通高中,從而影響學校比例;其次,因半導體業興盛關係,許多實驗中學設立,這些也同樣走普高路線。「那就回到,政府在做政策時是否有規範、盤點,是否有考量學校的設立會讓普高、技高失衡。」Skills for U創辦人黃偉翔強調,要翻轉外界對技職的看法,就該先把教育內涵與社會接軌。(圖/新北市府教育局提供)而除了體制上的政策,大環境也是影響學生選擇技職教育的一大原因。Skills for U執行長黃偉翔指出,台灣技職教育是很好的,這麼正向的發展應該讓大家看到,企業界願意給技職畢業生不錯的薪水,就能吸引、鼓勵更多學生往這條道路走,也能讓台灣的老師、學生及家長明白技職教育內涵,然而現今關於技職教育的圖像與展望太少了。黃偉翔建議,政府應努力於讓學生擁有彈性空間的機制,引導企業資源投入學校,技職生在讀書期間就可以有工作經驗,使學生在實作中學習,也更清楚學校的東西如何在職場中運用。他強調,外在環境不停在變化,碳排、減碳等複雜環境,導致業界開出的職缺也一直在變,技職教育可以隨著時代去培養相對的人才,也是培養人才的重要體制,是不可或缺也值得投入的領域。
科大招收普高生比例失衡?EdYouth呼籲教育部重視高職生權益
EdYouth 臺灣一滴優教育協會今日舉行「技職教育要更好,升學名額需配套」記者會,批評教育部未妥善管理高中生入學科大的外加名額,許多科大超額招收高中生,導致技職教育專業人才培育方向偏移,系所還需配合高中生與外籍生調整教學內容,使技職教育學習目的與一般高教體系混淆,EdYouth呼籲教育部應檢討高中生升學科技大學的外加名額制度施行狀況。EdYouth常務理事洪振翔說明,今年高中生透過《四技申請入學》招生申請高達2.6萬人,台科大與北科大就分別招收了佔整體名額近三成比例的高中生,近期接到多名來自台科大與北科大的學生陳情,科大不同系所教學內容為了配合高中生,而上課的專業與實習內容與高職所學相仿。洪振翔指出,技職司一向聲稱開放給普高生的名額為「外加名額」,不會超過招生總額的1成,並不會影響到原來高職生的升學名額,顯然有違實際情況。以高職生的角度來看,學習上找不到新的目標、課程重複,學生覺得學習缺乏效率、選擇科大繼續升學的意義也變得奇怪。技高生因專業技能的累積投入,應在升學時受到合理的保障,若普高生占科大入學的比例過高,不但違背原設計的招生名額外加保障,更可能影響技高生升學的公平性。洪振翔表示,現行技職生的升學選擇僅有六個統測志願,而高中生不僅有六個普通大學志願,還能選擇六個科技大學志願,形成科大「招生紅盤」現象,擠壓技高學生的升學空間。他強調,少子化是整體的共同現象,目前學生就讀高中高職比例接近,國立普通大學開放給高職生的名額寥寥無幾,但國立科技大學開放給高中生的名額卻佔了整體的兩成四,要求教育部不要再以少子化為藉口。全教總政策部副巫彰玫主任說明,科大招收普高生,原本應該是提供普高畢業生,在一般大學教育之外,適性換軌的技職人才培育方案選擇,但現今卻反客為主,國立科大招收相當高比例普高生,不僅科大課程銜接產生質變,升學機會優勢的現象,更變相導引國中生選擇普高,強過選擇技高,嚴重傷害國家技職教育與適性揚才。臺北市高職學生家長會聯合會榮譽總會長蔡巧貴補充,技職教育應擁有其完整性,不能因學制或政策調整而被學術導向侵蝕,進一步造成技職體系「學術化」。技職教育以實務導向為重,應獲得公平、合理對待的升學空間,以鼓勵學生在專業技術領域發展,避免普高生名額的壓縮與誘因,反而削弱技職教育對家長與學生的吸引力。她呼籲教育部重新檢討升學名額分配,設立更多進階課程並推動產學合作,加強技職教育的吸引力與價值,為學生創造清晰的專業與職場發展路徑。立法委員郭昱晴也出席記者會,表達對上開訴求的支持,並呼籲教育部就下一年度的招生名額上,與科大商議並採取具體行動,全面檢討現行高中生升科大之外加名額,並彌平技高生升學上的弱勢,促進技職教育適性揚才。最後,EdYouth呼籲技職司應公開說明允許國立科大大量招收普高生的原因為何,公開數據資料佐證並且回應學生與家長的疑慮,確保技高生在升學競爭中不會因政策設定而受損。其次,在修訂四技二專的招生政策時,應廣泛聆聽、考量技高生的需求與觀點,避免政策無視學生真實需求與感受的狀況發生,影響未來技職教育的發展與學生選擇。
中華大學將停辦!將與清華大學整併 設「清華平方科技園區」
清華大學計畫整併中華大學,兩校已達成初步共識,將在中華大學校園設立「清華平方科技園區」。中華大學董事會21日通過此案,校長劉維琪22日召開記者會說明,校方在停辦後,將捐贈校地及剩餘財產予清大半導體學院使用,並延用教職員6年,力求達成「三贏」局面。劉維琪表示,中華大學並非因財務問題或虧損而被迫停辦,現有資產包含現金及銀行存款達7億元,運作正常。但隨著少子化影響,學校希望在主動掌握局勢下,為師生及社會做出最佳安排。劉維琪透露,中華大學最快預計114年停招,現有學生在完成學業後將停辦,校地與剩餘財產依捐助章程轉交清華大學使用,並歡迎清大半導體學院提前進駐合作。針對教職員權益,劉維琪指出,參考台科大整併華夏科大的模式,計畫延用教職員至多6年,以保障相關權益。對此,清華大學校長高為元表示,這是過去兩校長期討論的結果,現在少子化加上政府推動「桃竹苗大矽谷計畫」,盼透過整併促進人才培育與產學合作。中華大學地理位置鄰近新竹科學園區,為半導體學院的最佳選址,未來不僅將培養更多國內外半導體人才,也可能吸引新創公司進駐,建構世界級人才培育基地。臺灣各高等教育學校(即俗稱的大專院校,含技職體系學校)的整合或合併,可分為「新設合併」(合併後成立一所新設國立大學,並另定新校名)與「存續合併」(合併後擇一校存續,其他學校變更為存續學校之一部分)兩種。高為元強調,現在跟中華大學討論的是「整併模式」,整併的模式其實跟合併或者合校不同,比如台科大跟華夏是整併案,華夏的學生畢業之後,學校才是完全挪給台科大去管理發揮。高為元說,目前以半導體學院為起點,經過校內討論後,其他領域的院長也表達了對該計畫的支持與意願。未來其他學院也將陸續與中華大學合作,但仍需進一步的校內充分討論。據悉,中華大學董事會已通過相關計畫,接下來清華大學須完成校務會議討論及教育部審核,預計最快明年3月校務會議後完成具體整併方案。劉維琪表示,一旦教育部同意停招後,校方即可逐步與清大合作,不需等待正式停辦。由於學校現在還在招生,要保證明年114學年度錄取的學生權益,可能會晚1年停辦。
技專生教育資源僅大學生的一半 教育部挨轟大小眼
教育部看待技職生、一般大學生明顯大小眼!審計部公布報告指出,111學年技專校院平均每生教育資源僅是一般大學的57.28%,而私立技專校院更只有公立一般大學的41.81%。私立科大校長表示,不管是技職或高教的孩子都是未來國家人才,政府不該因他們讀不同學制而差別待遇。審計部指出,111學年技專校院每生教育資源(各校經費支出除以各校學生數)為15萬9189元,僅是一般大學27萬7904元的57.28%。進一步分析,私立技專校院平均每生教育資源13萬9269元為最低,是最高的公立一般大學33萬3080元的41.81%。審計部指出,技專校院教育經費相較一般大學,呈現相當落差,技職教育經費不如一般大學校院,長久以來未能改善,致學生就讀不同類別大專校院所享有的教育資源不同,私立大專校院低於公立大專校院,又以私立大專校院學生獲得教育資源最少。中國科大校長陳振遠說,教育部提供的經費,長久以來就是技職體系比一般大學低很多,這幾年來雖有改善,但力道不夠。他認為,在台灣經濟奇蹟裡面,很多產業的核心勞動力來自技職體系的學生,因此不管是高教或技職的孩子未來都是國家的人才,教育部不該因他們讀不同學制而給予不同補助。私立科大得到來自教育部的資源最少,龍華科大校長葛自祥說,教育部認為私立科大不是公立學校,所以長期以來補助都比較少,但現在又強調私立科大是公共財,一旦退場後校產都要歸公,這其實很矛盾。葛自祥表示,少子化衝擊下,私立科大面臨的危機最大,但現在學雜費不能漲,募款又很困難,他希望教育部調整教育資源的分配,更公平對待技職體系。教育部技職司科長陳映璇回應,投入私立技專校院資源逐年提升,包括「私立技專校院整體發展獎補助計畫」近3年補助額度增加3億1920萬元(成長率11%),及「高等教育深耕計畫」近3年補助額度增加2億3202萬(成長率8%)。教育部將積極爭取額外預算協助技專校院提升教學品質,提供學生完善的受教環境。
梁見後比黃仁勳勵志…百分百靠自己 作家:對台積電很有參考價值
2024台北電腦展(Computex 2024)近其熱鬧開跑,輝達(NVIDIA)創辦人黃仁勳、超微(AMD)執行長蘇姿丰等人都參展,而作家顏擇雅表示,這幾天真的被黃仁勳洗版,但他最關注美超微創辦人梁見後,「可以請教梁見後一下,他是怎麼管理美國工程師的。我相信對台積電會很有參考價值。」據悉,大弟開會曾遲到30秒,被梁罰站門口。顏擇雅在臉書發文,「我認為,跟黃仁勳和蘇姿丰比起來,梁見後的故事勵志多了。黃仁勳和蘇姿丰的成功,多少跟投對娘胎有關。梁見後卻百分百靠自己。他不像黃蘇有母親是台灣望族之後,有父親是高級知識份子。」顏擇雅說,梁見後出身窮鄉,父母又務農,7個小孩從小都要幫忙,「他從沒念過高中,先念嘉義高工,再念台北工專,半工半讀一邊資助弟妹學費一邊念台灣工業技術學院,遲至26歲才赴美留學因為去美國的錢也都要靠自己努力賺並且省吃儉用。赴美不到十年,英文還很破(我媽講的)就創辦了美超微。」顏擇雅表示,「張忠謀不是說美國製造業的瓶頸就是缺乏技職教育嗎?梁見後就是台灣技職體系培養出來的。所以台媒應該去問他台灣技職教育有哪些優點,我們才知有哪些教育方法是我們一定要保留,就算消失了也一定要加以恢復的,才能維持我們的優勢。」顏擇雅指出,梁見後夫妻有5個小孩,現在台灣人這麼不喜歡生小孩,可以問他為什麼想生5個,「梁見後是個要求很高的老闆。老闆要求高,在台灣並不稀罕,何況他還是個苦過來的鄉下小孩。問題是梁見後要管幾千名美國員工,我就覺得這很稀罕了。台媒不是都寫說台積電的美國工程師不願加班嗎?也許台媒可以請教梁見後一下,他是怎麼管理美國工程師的。我相信對台積電會很有參考價值。據《今周刊》報導,梁見發大弟、大訊科技董事長梁見發表示,有次他去美國出差找梁見發,門口永遠排一堆主管,而他知道大哥很重視時間,有次開會提早到,先去倒一杯咖啡,回來看到大家都到了,梁見後開罵,「我們都到了,大家等你1個,你沒資格來開會。」就這樣,梁見發被罰站門口,只因為遲到30秒。
批教育部對教改問題反應緩慢 郭昱晴:造成大學文憑眨值
大漢技術學院師生17日至立法院抗議,控訴學校董事會企圖無預警停止招生。民進黨立委郭昱晴針對教育部教改30年專題報告指出,「410教改」後,教育部預警性不足、政策反應緩慢、配套不全等問題,招生名額與實際招生人數有3%落差,更造成大學文憑眨值的問題,大學學歷的薪資中位數還低於專科生。郭昱晴以大學開設新生名額、整併招生、文憑貶值與公私立普大科大資源差距四大主題點出,從台灣出生人口情況即可預測,在民國83年的「410教改」廣設高中、大學以後,各級教育階段一年級新生,並不足以支撐因此開設的新生名額,大學名額必然供過於求。郭昱晴分析,民國83年公私立大學總計23所,至103年總計已達124所,教育部雖然在民國92年開始管制數量、提出大學整併計畫,但近5年國立大學「招生名額」與「實際招生人數」,仍有3%的落差,112學年度更有8所國立大學掛缺額,其中又以師範學院升格合併佔比最高。郭昱晴強調,面對如此困境,教育部除了鼓勵整併以外,竟無其他政策工具。郭昱晴進一步表示,根據2015年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報告指出,高等教育擴張政策除了並未達到當初弭平階級落差、促進階級流動的目標以外,更產生了「大學文憑貶值」問題,從2009年至2022年,連續13年,有大學學歷者所得中位數是低於專科學歷者。郭昱晴也關心,技職教育與一般教育目的不同,但以「高等教育深耕計畫」所核定的經費來看,公私立一般大學所取得的補助,皆遠高於技職體系,公立一般大學平均獲補助3.08億,私立科大平均得0.5億,最大差距可高達五倍之多。
最後一張網2/從竊物少女到美容店長 她不敢想沒遇見社工人生有多慘
由天主教善牧社會福利基金會辦理的新北市蘆洲少年福利服務中心,是當地「少年的最後一張網」角色,負責照顧三蘆地區被社工和學校體制排斥的孩子,許多青少年在此得到新生,26歲的花花(化名)就是這裡的「畢業生」,她曾輾轉於多個寄宿家庭,年少時更因心中的龐大不安全感而開始四處偷竊,所幸在社工高珮熏的陪伴下逐漸走回正軌,花花則期盼用自己的故事帶給其他迷途中的孩子力量。花花回憶,國中時期在朋友的介紹下認識蘆洲少年福利服務中心,蘆少在據點內營造溫馨氛圍,有廚房提供晚餐外,還有K歌室、電競房和拳擊間等各種休閒空間,每天晚上都有許多10多歲的孩子在此玩得不亦樂乎,她起初是抱著「來玩」的心情加入,在社工日復一日的陪伴中感受到動人的溫暖。花花提到,父親長期家暴和酗酒,母親在她出生沒多久後便不堪暴行離家,她與哥哥只能輾轉於多個寄宿家庭中,但哥哥有一天也突然消失,她自覺舉目無親,只能透過不斷的偷竊以慰藉心中的安全感。「什麼都偷,我覺得我應該有卻沒有的都偷。」花花回憶,寄養家庭雖有提供物質支持,但她始終認為「這是寄媽給的」,抱持「隨時都會被收回」的不確定性,因而會偷拿同學或朋友的各種物件,小自髮圈文具,大到化妝品或衣物,也因此備受師長和其他社工的冷眼,直到遇見高珮熏才讓她重新學會信任。「會開始相信珮珮(高珮熏),是因為我發現不論自己怎麼說謊,她都會相信。」花花說,她自幼遠離父母,自認「連爸媽都不愛,有誰會愛我」,但她發現高珮熏會相信她的一切說法,投注大量時間傾聽她說的每一句話並銘記在心。蘆少經常帶著少年們出遊,鼓勵他們從事正當休閒活動,在日復一日的陪伴中讓少年感受到溫暖。(圖/翻攝蘆少臉書)花花提到,高珮熏願意陪她逛街、散步和唱歌,而她當時因無人教導而不擅長清洗內衣褲,高珮熏發現後還會手把手的教導她清潔,她逐漸發現高珮熏似乎是位「不一樣的大人」,當不安全感逐漸消散後,偷竊和說謊的行為也就慢慢改善。而花花國中畢業後選擇進入技職體系,開始學習美容美髮,並在理髮店打工擔任學徒,但寄養家庭的孩子到了18歲,就得離家並自食其力,她在高中時就被生活壓力壓得喘不過氣,甚至在未成年前就到八大行業上班,高珮熏發現後及時通報,這才讓她遠離複雜環境。想到自己不斷偷竊和說謊的少女時代,花花忍不住紅了眼眶,更感謝高珮熏以溫暖與陪伴給她力量。(圖/劉耿豪攝)「如果沒有遇見珮珮,我的人生應該會滿慘的。」花花哽咽表示,她畢業後不斷工作,目前憑藉積蓄開創一間屬於自己的美容護理店,憑藉專業服務和細緻手法深得客人喜愛,如今生活逐漸穩定,她與高珮熏及蘆少社工也保持密切聯絡,並積極參與蘆少的活動,期望用自己故事給迷途中的孩子力量。高珮熏提到,大眾時常會將行為偏差的少年定義成「壞孩子」,卻會忽略他們背後的家庭問題,往往是因無人教導或沒人關心才會長成「不被社會喜歡的樣子」,但有些孩子想要改變,而改變往往需要時間,期盼大眾能多給他們一些關懷和包容,讓他們能擺脫歧視,重新擁有回歸社會的勇氣。
首屆1年制義務役入營 民眾黨團將提案成立「役男監督評估小組」
首屆1年制義務役役男於1月25日正式入營,部分役男對薪餉遠低於基本工資頗有微詞,有大學生擔憂犧牲大四實習謀職的時間,也有役男認為「1年不長不短,就當報效國家」。為了監督國防部執行1年制義務役的成效,民眾黨立法院黨團25日宣布將在立法院開議後,正式向外交及國防委員會提案成立「役男監督評估小組」,由各黨派代表參與,定期報告評估進度,檢視國防部的訓練內容是否充實且有用,避免實務運用與訓練內容落差太大。民眾黨團強調,1年制義務役的訓練內容,比服役長度更重要,必須符合戰備規畫、技能培訓、軍備武器操作等要求。此外,軍紀管理、學長學弟關係,以及軍風凝聚等方面,也需要國防部加強督導與管理。民眾黨團呼籲,政府要加強待遇保障,提升役男的榮譽感,進而凝聚軍心,打造堅實軍風。對於「3+1」方案可能對產學介接造成問題的疑慮,民眾黨團指出,理工科學生學分需求較多,3年內完成學分是巨大挑戰,而技職體系的科技大學在第4年通常有大量實習課程,若被犧牲可能對學生職涯造成負面影響,校方課程安排也可能受到衝擊,校方與學生都迫切想知道,「國防部、教育部及各大學都溝通好了嗎?」民眾黨團表示,備戰才能避戰,能戰才能止戰,呼籲政府別讓年輕人虛擲1年時間,真正落實實戰訓練,並國防部也務必滾動檢討如何有效將義務役員額,納入以自願役官、士、兵為主的部隊正常運作,真正提升國防及戰備能量。
升學制度對高中生較有利 高職生近10年人數腰斬
為何高職生人數直直落?教團表示,現行升學制度對高中生較有利,在升學考量下,越來越多人讀高中,而不讀高職。家長則說,「高級中等學校全面免學費」對高職招生是「雪上加霜」,教育部必須提出配套措施以避免技職體系被重擊。教育部統計,111學年高職生人數是27萬0084人,與102學年的49萬4267人相較,10年來減了45.36%,跌幅相當驚人。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高中職委員會主委林金財表示,高中生考學測就可同時參加一般大學升學及科技校院四年制申請入學,但高職生考統測只能進入科技大學,如果想進一般大學,還要再準備學測。在升學考量下,讀高中是比較安全的選擇。林金財說,最近10年來,新設學校都是高中、不是高職,甚至有許多高職改為高中,導致高職生減少速度比少子化嚴重。如果放任市場機制自由發展,高職生的人數會持續探底,進一步危及國家經濟發展。高雄高工校長高瑞賢表示,「高級中等學校全面免學費」實施後,一定會衝擊高職招生,但影響有多大,還要觀察。而在這之前,高職的處境就陷入困難,因為既有升學制度吸引不少高職畢業生去考學測進入一般大學,技職體系被弱化。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蕭東原說,「高級中等學校全面免學費」更將對高職招生「雪上加霜」,教育部應加強國中小學生的適性輔導,引導對技職有興趣的學生去讀高職;同時,挹注資源給高職,並補助高職生工具費及材料費,以避免高職生人數驟降。
戰勝AI的技職魂1/不易被取代工作出爐!技術人才崛起 沒讀大學又如何?
ChatGPT大浪席捲全球下,即將入學及畢業的新鮮人,最關心的是,哪些工作「不易被AI取代」?「具客製化、原生性、溫度手感的工作,不論AI如何進步,皆不易被滅頂;高技術及勞動基層工作,則因為投入的人力不多,較具生存優勢。」人力專家點出,「當人人都是大學畢、文憑只是一張紙,技職教育有機會再受到重視!」哪些產業易受AI衝擊?根據104人力銀行今年3月調查,前三大產業為大眾傳播業、電子資訊∕軟體∕半導體業、法律∕會計∕顧問∕研發∕設計業,其中,大眾傳播業因文字編譯需求量大,近2成大眾傳播業已開始導入AI、削減人力;受AI轉型浪潮衝擊相對較小,則是「與人有關、脫離不開服務和技術勞力的產業」,包括政治宗教及社福相關業、農林漁牧水電資源業、金融投顧及保險業、批發∕零售∕傳直銷業、建築營造及不動產相關業等。哪些是AI最不可取代的職務?依104人力銀行調查,前三名是軍警消防類、美容美髮類、醫療專業人員,農林漁牧類和營建施作類也榜上有名;反觀最容易被AI取代的前三名為文字編譯、客戶服務、行政總務。技術人才對國家發展相當重要,但選擇就讀技職體系的學生卻是越來越少,出社會後也會因職業不同而有社會地位的落差,不過這股風氣已正在翻轉。圖為全國技能競賽電氣裝配。(圖/翻攝自技能競賽充電讚臉書)104人力銀行資深副總鍾文雄分析,AI可以取代的都是例行性或可被系統化的工作;反之,不易被取代的多半具有客製化、原生性、溫度手作等特點。尤其是高度依賴勞動力、因人而異,或是以過去成功和失敗經驗為參考基礎,再輸出服務、勞力和創意的工作,雖然部分工序可以機器代勞,但機器仍無法像人類擁有情感溫度、創造力和整合判斷力。不過反觀這些不易被取代的工作,多數在少子化和追求高學歷、低勞力的趨勢下,式微已久。根據教育部統計,101~110年學年度,高職生從46萬人大減20萬,剩26萬人;同期高中生從35萬人只降了6萬人來到29萬人,還反轉超越高職人數。木柵高工校長李通傑就指出,家長選校的觀念仍停留在先高中後高職、先公立後私立,少子化明顯讓選擇技職教育的人數減少,雖然木柵高工是公立滿額學校,沒有學生減少的情況,但卻可以發現入學成績下降。企業求才若渴,台積電鼓勵對未來仍茫然的年輕人,高中職畢業可以直接就業,平均年薪達70萬元以上。就連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夫人張淑芬也公開鼓勵學生,「不一定要會唸書才能進台積!」(圖/翻攝自高雄有夠臉書)鍾文雄觀察,年輕人偏好坐辦公室吹冷氣的工作,而汽車修護、營建業、水電工、木工等需勞力技術的工作,即使薪水上看8、9萬元都找不到人。104人力銀行數據顯示,缺工情況越發嚴重,4月不限學歷歡迎高中職的全職工作數有49.7萬個,相比5年前成長了34%。李通傑說,中低階的人力嚴重不足,業界希望到學校延攬優秀學生,但根據學校調查,9成畢業生還是選擇升學,「大家認為和同儕不同、只有高職學歷,會被取笑,未來要承受更多社會眼光。」但他也點出很現實的問題,進而觀察部分學生升學科大後,卻不見得有提高多少實務技術能力,業界仍是苦於找不到人。當缺工日益嚴峻、企業求才若渴,學歷的必要性或許不再是進入好公司的關鍵。今年5月起,104人力銀行也與台積電慈善基金會攜手推出於全國六縣市舉辦「高中職人才就業媒合會」。「我們倡議幫學生找好的公司,歡迎高中職學生畢業後直接進入職場。」鍾文雄說,與其在末段學校混4年浪費青春和國家資源,不如出社會1、2年習得一技之長後,再決定要不要唸大學。儘管釋出的都是像台積電、春源鋼鐵、王品集團、大金空調、群創光電、鼎泰豐等大公司職缺,社會風氣仍難以扭轉。鍾文雄無奈說,經過問券調查,8成的學生及家長還是升學導向,只有2成願意先投入職場。不過他還是很看好,「雖然讓社會重視技術人才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但這股風氣已經慢慢在成形!」
戰勝AI的技職魂2/工人是社會底層?年收200萬鋼筋小包抱不平「薪水勝上班族」
根據104人力銀行調查,AI人工智慧最不可取代的職務,營建施作類名列前茅,不過等不到工作機會消失,營建業早已先面臨大缺工的挑戰。CTWANT走入工地找尋年輕身影,今年42歲、年收入200萬元的鋼筋小包林開元,帶著他平均年齡不到40歲、月薪6萬多的本班師傅接受採訪,面對社會總是看工人低人一等,師傅回應,「我靠努力賺錢,不在乎別人眼光,老婆小孩不嫌我髒就好!」走進位於北市正大興土木中的京華城改建商辦案「京華廣場」工地,身材魁武高大的林開元,在這場案子裡擔任的是鋼筋小包,他帶著3位固定合作的鋼筋師傅百忙中撥冗受訪。說到最辛勞的工作,營建業當屬其中之一,4人走出工地,汗珠在黝黑的皮膚上閃閃發光,他們最年輕的34歲,年紀最大的43歲,在一票屆臨退休的老師傅中,是少數還願意投入工地的年輕生力軍。經CTWANT記者採訪,3位鋼筋師傅,1人國中畢業、2人高職畢業,日薪約2500元,周休1日,月收入約6.5萬元,每天標準工作8小時,加班費另計。他們大多害羞不善於表達,其中一位張先生,北士商畢業,因為父母也從事工程營造工作,所以也跟著投入,面對工人常被當成社會最底層,張先生駁斥,「他嫌我髒,我不覺得髒,何必管人家說什麼,我的老婆、小孩不嫌我髒就好!」「工地師傅有9成都是原住民,大多都是透過朋友介紹進入這行,而鋼筋工算是易入門、起薪高的工作,現在最缺的則是模板工。」小包商林開元,有承接鋼筋綁紮及模板工程,年營業額破1億元,保守估計年收入逾200萬元。林開元(右)工程相關科系畢業,曾做過保險、房仲業務,再到工地做查驗工程師,當時的工地主任翁旭文教他許多工程實務經驗,讓他往後碰到介面衝突時有能知道如何解決,林開元相當感謝他的師父。(圖/林開元提供、趙世勳攝)林開元,70年次,國立海洋大學河海工程系畢業,現在做工承包商的年輕人,大多都是二代接家業,林開元是少數沒有家庭靠山跨入營建小包的一代創業家。他分享,他的大學同學畢業後大多都去考土木類的公職人員,他不喜歡當上班族,想賺很多錢,於是退伍後便從事保險工作,後來又做了房仲,直到2011年奢侈稅上路,整整半年業績掛蛋,才又回到營建業,當年的他已30歲。當時正值房市低谷,林開元很幸運找到月入3萬元、關渡一處小工地現場工程師的工作,「整個工地就我和主任,主任教了我許多介面衝突時的解決方式。」而他口中的主任翁旭文,也是他的師父,為他日後跨入營建小包商奠定良好的基礎。不過工種很多,為何選擇鋼筋小包?林開元說,後來因緣際會輾轉到了台中鎧全鋼筋加工廠工作,他擔任駐北部的業務兼工務,3年半的經歷,讓他認識了一票下游的鋼筋工頭,於是他便與人合夥承接鋼筋工程,代表作有A7中信總部「台北天空塔」,江子翠建案大多也是他們施作。直到去年9月,林開元正式自行創業,便接下威京集團「京華廣場」和立信建設「天朗」、「天禧」,預估今年營業額破億元。林開元說,他的優勢是配合度高、施工品質好、不偷工,也因為當過業務,所以在溝通協調能力上也優於其他包商,再加上他也做過營造廠,懂得換位思考,「我知道那個位子的人在想什麼。」走出工地後的林開元,也穿著正裝西服和一般企業主一樣參加BNI商會,他不只想要改變工人工作環境,也希望能翻轉工人的社會地位。(圖/林開元提供)林開元年紀輕輕創業成功,他說最想做的事,就是「幫別人實現他的夢想」,還希望改變工人的工作環境,想開一家New RC (超高強度鋼筋混凝土) 預組鋼筋籠的工廠,「想像國外一樣,讓工人下班後可以洗澡換乾淨的衣服,也能培養自己固定的師傅。」林開元看台灣教育和缺工現象,大家都讀大學,沒有人做技術性的工作,而技職體系又都是培育機電、水電為主,沒有鋼筋、模板相關科系,所以工地技術人才只能靠師徒制邊做邊學。另一方面也因為父母輩是苦過來,不希望下一代進入這行,所以造成缺工現象越來越嚴重。「講難聽的,笑貧不笑娼,比起一個月賺2、3萬元,我們做工地,賺很多錢,為什麼要在乎別人講什麼,做工的人每天運動,身體都很健康,薪水可能是一般上班族的2~3倍。」林開元替自己的工人、產業忿忿不平吐一口氣,他要告訴大家,「工人並不是社會底層的人!」
發展「新南向政策」!越南超車中國大陸 成境外生最大來源國
近5年來台境外生人數前5名國家地區在台境外生長期以來以大陸、香港與澳門學生為主,但105年政黨輪替後,民進黨政府為避開陸生政策,轉而發展「新南向政策」,根據「教育部大專校院境外學生概況」統計,學位生加上非學位生,越南已成為我國最大境外生來源國,並在110年度蟬聯第一名寶座,去年越南學位生已達1萬6141人,比起109年度成長35.41%。國內境外生人數在108年度前,均以陸生居冠,但從109年度開始,因兩岸政治因素,陸生大幅減少,加上政府鼓勵南向招生,台灣外籍生結構開始出現質變。而在境外生最多的大專校院方面,依照教育部統計數據,109到111年度之間,境外學位生增長的前10名學校,當中7所為科大,前3名為龍華科大、正修科大與崑山科大,且3校都是製造業中階技術人才培育大校。高教資訊網站「大學問」執行長魏佳卉分析,多所知名科大在疫情期間招生開紅盤,主要是近3年技職校院積極在辦學上結合產學合作、就業,以及針對台商新南向供應鏈布局開辦新南向專班。魏佳卉表示,技職體系的科技大學出現境外生成長,反應國內中階技術人才缺口需求。而境外生在台升學,除了畢業之後可以申請留台工作簽證外,加上台商產業鏈往越南移動,學子獲得台灣文憑後,在就業上可同時銜接母國就業市場,達成畢業即就業的生涯規畫。至於其他國家地區的境外生來台求學人數出現起落,魏佳卉認為,大陸招生方面,主要受兩岸關係緊張所影響,導致陸生來台人數嚴重減少,但境外生減少當然不只是存在於陸生群體,作為僑生主要來源國的馬來西亞,近年留台人數也明顯降低,主要在於馬來西亞國內同樣面臨著少子化衝擊,另還有中國大陸近年提供許多優於台灣的赴陸升學優惠措施,因而吸引不少大馬學子到大陸求學。
半導體人才荒有解! 中華精測「以戰練兵」+20%盈餘激勵員工
疫情加速了全球資通訊產品、組織數位轉型及智慧自動化等需求增加,促使如半導體等高科技產業加快擴展腳步,對理工人才的需求也隨之大增,根據1111人力銀行資料庫顯示,以今年4月和去年5月相較,將近一年之間工作機會數增加15%。而在求職端方面,1111人力銀行網站單日瀏覽數也同樣增加12%,意味著縱然本土疫情升溫,但國內就業市場似乎未受影響,反而呈現上揚之姿,企業需才孔急可見一斑。台灣半導體產業為補足人力缺口,不少知名大廠轉而向私立科大生招手,緊鄰新竹科學園區的明新科技大學,日前的校園徵才博覽會,廠商總共釋出7千個職缺,但是全校畢業生才不到2千人,面對懸殊差距,明新科大校長劉國偉認為,「少子化」是最大的關鍵。面對科技人才荒,中華精測人資長葉惠菁表示 ,回歸到供需法則來看,有正向的產業發展、帶來好的就業機會,就會吸引人才投入。透過產、官、學合作,例如經由技職體系或產學合作方式,協助產業培育人才、提前接軌職場,不僅可縮短學用落差,也可提升就職的人才素養。 中華精測主要提供半導體產業所需之測試介面產品與服務,致力於開發創新技術與產品,並以「All In House」的營運模式,整合研發、設計、製造、組裝及售後服務,因此人才需求橫跨了M(機構)、E(電學)、C(化學)、O(光學)等各領域。中華精測以「自己的人才自己培養」理念,在持續優化用人制度與薪酬福利、提供「以戰練兵」的優質工作環境,更透過職務輪調、鼓勵內部創業等機制,幫助員工獲得工作成就感,同時每年提撥20~30%盈餘作為員工酬勞與獎金、設置多元獎金機制激勵士氣。1111人力銀行公關總監陳尹柔表示,「台灣科技人才發展中心」也集結了四面八方的工程師好手履歷,分布在軟體工程、半導體封裝、光電光學、系統規畫、網路管理以及電子通訊等領域,歡迎求才若渴的企業人資上網攬才,為公司累積豐厚人才資本。
學測填志願3/科技業鬧「人才荒」職缺增77% 文組生「跨領域學習」強化競爭力
《遠見》雜誌邀請2,090家上市櫃與資本額達一億元以上之企業參與調查,1月公布2022年企業最愛大學生排名,成大蟬聯八連霸,台科大站上亞軍,台大落居第三;北科大衝上第四,贏過排名第五、六、七的政大、清大和陽明交大。逢甲和淡江兩大老牌私校分占第八、九名,中山則進步五名,排名第十。分析榜單,發現最大的變化是「學以致用」的大學較受企業肯定,例如「技職全面翻紅」,除了台科、北科搶進前五,前30名進榜還包括高科、雲科、虎科、勤益、屏科、明志、正修等另外七所公私立科大,其中虎科、屏科、明志都進步超過10個名次。前30名中近三分之一都是技職體系大學,更是調查首見的高比例。根據104人力銀行調查,晶片業職缺總數比2年前大幅增加77%。(圖/台積電提供)這與台灣半導體產業人才缺口持續擴大有關,根據台灣經濟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19年台灣半導體業就業人口是22.5萬人;截至2021年底已經超過29萬人,且這個數字仍持續成長中,但由於台灣目前是全世界先進製程的中心,工程人才需求大幅成長,但受到少子化影響,每年相關專業領域的畢業生人數卻在縮水。究竟科技業有多缺人?根據104人力銀行的調查,去年12月,晶片業職缺總數來到3.4萬個,跟2年前相比,大幅增加77%;1111人力銀行的「工程師」職缺更多達11萬筆,相較去年2021年同期飆增近20%。換句話說,只要從相關科系畢業,幾乎不怕沒有工作機會,這也是理工科系、技職體系學校日益受歡迎的關鍵原因。「過去自然組、社會組學生的比例相差不多,但這幾年變化逐漸明顯,許多家長會鼓勵孩子選擇第二、三類組,就是希望考量到未來就業。」《得勝者文教》考試策略中心主任藍天予說,多數孩子只要相關科系的能力較好,幾乎就會選擇二、三類組,剩下的才會選擇文組。藍天予說,這不代表文組孩子就業一定比較弱勢,只要未來目標明確,文組的「天花板」反而更高,就業選擇更加寬廣。「例如我有一位友人從大二時就積極到跨國企業實習,現在成了電商平台高階主管,成就並不會比較差。」「孩子的內在動力更重要!」國教行動聯盟家長部長王瀚陽說,過去他也曾是個焦慮的父親,總想主導孩子的選擇,但後來發現陪伴、引導更加有用。「我的女兒現在就讀高一,她對於歷史、考古研究、社會關懷比較有興趣,我們就會進一步討論未來性,她也會主動去搜尋若是想進修,國外有哪些學校、科系可以選擇。」王瀚陽說,現在的孩子資訊來源太多了,如果家長一昧想控制,搞不好反而會被吐嘈。「例如現在許多博士畢業的起薪可能才3萬,但做外送員卻可能賺4~5萬,孩子就會覺得『那我幹嘛讀那麼多書』」王瀚陽認為,如果能引導孩子找到自己的內在動力,從興趣去挖掘技能,才會更加長久,也不必害怕選錯科系,只要清楚自己的方向,隨時都能調整。科技業鬧人才荒,想要進入這個炙手可熱的產業,專家建議多增加自己跨領域的能力,學習更多技能。圖為校園徵才博覽會 。(圖/報系資料庫)藍天予建議進入大學後,可以選擇「跨領域學習」,尤其文組的孩子若能多涉獵理工相關知識,更能增加競爭力,例如台積電近來徵召政治學博士,希望做政治經濟學、美中台關係的研究,如果政治科系學生同時能有科技方面的學習,就更能爭取這個職位。此外,藍天予也建議文組生可以多學習「程式語言」、「統計」等等,未來就能勝任行銷或大數據相關產業,這些都是較具發展力的產業。104玩數據的調查也發現,近十年跨領域學習(輔系、學程、或進修課程)的畢業生占比從5.7%升高到8.1%,月薪中位數比單一領域高出2000元,若以數學電算、工程、語文人文為跨領域的重點,薪水甚至可高5000元到一萬元不等,多增加自己的技能,更有助未來就業。
蔡英文任講師年輕人搶名額 民進黨營隊錄取率僅1成5
民進黨今(21)日宣布,由民進黨民主學院主辦、青年部協辦的「2022國務青旗艦營」於上週三截止報名後,經過連日審查報名資料後,決定錄取來自26校、31系共72位學員,錄取率15.6%,將陸續正式發出錄取通知。青年部主任蔡沐霖表示,本次營隊報名人數大幅增加,相比去年同期成長超過三倍,但因整體活動規劃嚴守防疫規定,有室內活動人數上限,經主辦單位調度人力物力後,僅能適度增額錄取。最終從459位報名者中,錄取72位學員,錄取率15.6%,為2020年以來「國務青」系列活動新低。蔡沐霖指出,本次錄取72位學員,除了地域分布平均、性別比例接近外,學員來自26校,橫跨了法政社、語文、教育、外交經貿、都市計畫、理工、生科、農業、多媒體設計等共計31個系所,相當多元,其中也包含來自技職體系的學生,最年輕學員為剛滿18歲的高中生,平均年齡則為21歲。「2022國務青旗艦營」最新一波講師名單包括總統蔡英文、行政院長蘇貞昌、民進黨秘書長林錫耀、基隆市長林右昌、嘉義縣長翁章梁、立委林靜儀、林宜瑾、莊競程、黃世杰以及多位執政縣市政務局處首長,一同就「地方治理,根基永續」的主題傳授實務經驗,期盼獲選的學員能充分投入活動,滿載而歸。
少子化招生慘 近40所私校瀕退場恐1.9萬師失業
少子化對私立學校招生造成重大衝擊,教育部長潘文忠今天表示,目前有3、40所私立學校因招生狀況不佳而列為預警或專案輔導學校,其中超過7成是私立高職或私立技專院校。而立委則推估,未來會有8000到1.9萬個大專教師失業,教育部要提早因應。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今審議《私立高級中等以上學校退場條例》草案,潘文忠指出,受少子化影響,推估110學年高級中等學校新生人數為21.1萬人,並逐年遞減至114學年的18.3萬人。再者,自111學年起,大一新生人數低於20萬人,117學年至只剩16.2萬人。在這樣的趨勢下,許多私校面臨退場。國民黨立委林奕華質詢指出,少子化對私校招生影響而大,尤其對私立高職或私立技專校院,教育部之前說有3、40所私校因辦學績效欠佳而被列為預警或專案輔導學校,其中到底有多少私立高職或私立技專院校?潘文忠回答說,被列為預警或專案輔導的私立學校中,超過7成是私立高職或私立技專院校。不過現在許多私立技職體系的學校進行轉型,調整為私立高中或私立大學。民進黨立委黃國書則說,教育部推估未來有10多所私立大專院校退場,但高教工會則認為有40所。目前大專院校教職職員有8萬多人,預估未來有8000到1.9萬人會失業,這麼多高階人力沒有工作,教育部要提早規畫因應辦法。潘文忠回說,《私立高級中等以上學校退場條例》草案,對於學校停辦後的教師權益,都有所保障。若這些人想轉到業界,教育部也有一個媒合平台,過去已有1000多人在這裡尋求轉換跑道。國民黨立委萬美玲說,《私立高級中等以上學校退場條例》草案中,學校若有50%教師是不合格的,列為預警學校,這很荒謬,這麼高比例的不合格教師,應該直接要求他們停辦。潘文忠說,過去有規定,私校不合格教師比例達60%,扣除所有補助款,而在《私立高級中等以上學校退場條例》草案中,只要不合格教師達到50%就列為預警學校,更嚴格了。
拒披白袍4/社福不一定要清貧壯烈 他創「高中志工」助教會年省百萬
嘉義市道上教會課輔老師黃俊育為了教育放棄醫生工作,承擔家人失望目光和失戀之痛都不改初衷,他原先在觸愛教會任職,該教會卻被龐大人事開銷壓的喘不過氣,黃俊育因而另謀出路以支持志工理念,更創立「高中志工」制度以節省開銷,期盼能打破社福單位清貧、偉大的「壯烈」形象。黃俊育畢業於成功大學醫學院,並順利取得醫生執照,但他退伍後不願進入白色巨塔,接受台灣福爾摩沙觸愛服務社區協會邀請,去當有給職的輔導主任,但他發現觸愛協會被龐大人事開銷壓的喘不過氣,黃俊育不願增加協會負擔,決定另謀出路,到補習班和國中任教,自己賺錢以支持志工理念。觸愛協會的經驗也給黃俊育當頭棒喝,他想打破社福機構清貧、偉大的「壯烈」形象,更發現協會單位老師要照顧近30位弱勢孩子,與台灣經濟結構相較根本不成比例,他相信國人愛心滿溢,只是不知道該如何做起。黃俊育於是創立志工制度,到附近的高中招募有心助人的學生,每次的報名者都超過需要人數,多的志工還能派往其他協會服務,此制度也讓教會省下大量人事成本,「現在一年課輔班的經費約20萬,在過去的協會,大概2個月就燒完了。」黃俊育創立志工制度,邀請附近的高中生來輔導國中小的學生,為教會省下大筆人事開銷。(圖/馬景平攝)在道上教會,黃俊育不親自教書,他負責培訓青少年志工成為老師,由高中生照顧國中小的「弟弟妹妹」,彼此年紀相仿而容易建立信任,志工們於服務中學到責任,孩子則在志工身上看到榜樣,讓「教學相長」不再是個口號,各年級的孩子都能夠得到進步。名為課輔班,但分數並不是唯一的衡量標準,黃俊育希望學生們能找到「想做的事情」。他提到,有位孩子來自低收入戶,升學時在高中和高職間猶豫不決,最終因老師們的鼓勵選擇技職體系,如今在國內名列前茅的科技大學中如魚得水,不論是實務或理論課程都樂此不疲。「窮人孩子早當家」對黃俊育而言也不只是句俗諺,他說,弱勢家庭學生往往早熟懂事,在幼年時就會體悟到生活的不容易,找到人生方向便會更加倍努力,如今有許多類似經歷的孩子在各領域大放異彩,成為他心中最大的驕傲。
高餐風暴1/準校長被控自肥 每年千萬產學合作專挑老婆公司
有「餐旅界台大」美譽的國立高雄餐旅大學,校長一職懸缺逾半年,目前烘焙管理系專任教授張明旭呼聲最高。然而,近日遴選委員會卻接獲檢舉,指稱張明旭不論擔任該校教務長、研發長或各項計畫執行長時,都和吳寶春愛徒王鵬傑創辦的「莎士比亞烘焙坊」往來密切,且張明旭妻子還是烘焙坊的大股東,更與王鵬傑一起經營烘焙坊的中央廚房;高餐與「莎士比亞烘焙坊」產學合作多年,活動經費總額高達千萬元,張明旭恐有自肥之嫌!12月16日(周三),國立高雄餐旅大學(高餐)遴選委員會將針對「誰是校長」,進行第二輪審核投票,要從高餐烘焙管理系專任教授張明旭及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餐旅管理系專任教授蘇衍綸之中,選出一人接棒高餐第四任校長。本刊調查,高餐遴選校長期間,全校師長和遴選委員會陸續接獲匿名檢舉,直指「麵包界台灣之光」吳寶春的愛徒王鵬傑所創立的「莎士比亞烘焙坊」,和高餐產學合作多年來,包括近年「深耕計畫」等各項活動經費,總額加一加高達千萬元,懷疑其中是否存在不尋常的利益關係。「深耕計畫」是教育部自2018年起所推行的一個涵蓋高教、技職體系的整合性補助計畫,高餐每年可從該計畫中獲得近8千萬元經費。2010年,王鵬傑就讀高餐烘焙管理系大四時,和學長武子靖在高雄市共同創辦莎士比亞烘焙坊,後來武子靖退股、王鵬傑入伍,王鵬傑的學姐高慧樺接下董事長一職,高慧樺也是張明旭的得意門生。此時,張明旭的妻子王淑惠以個人公司名義,入股莎士比亞烘焙坊61萬5千元;2017年莎士比亞烘焙坊負責人又更名為王鵬傑,目前高雄市共有2家店,每年總營收近5千萬元。據查,54歲的張明旭不論擔任教務長、研發長或各項計畫執行長時,都和莎士比亞烘焙坊往來密切,也相當照顧王鵬傑,例如張明旭三度以公費名義出國(2014年法國、2015年義大利、2018年荷蘭),都帶著王鵬傑共同前往,且經費皆由高餐買單。張明旭的妻子王淑惠遭爆料,是吳寶春徒弟王鵬傑在高雄所開設的「莎士比亞烘焙坊」幕後金主,違反教職人員利益迴避。(圖/翻攝臉書)面對各種指控,張明旭表示,檢舉內容都是惡意栽贓抹黑,他不回應,並自認為所做之事一切合法,可受檢驗。張明旭委託律師則指出,《公職人員利益衝突迴避法》修正後,在一定範圍內允許利害關係人進行交易,「張明旭並不是《公職人員利益衝突迴避法》範圍內的公職人員,所以沒有利益迴避的問題。」他認為,張明旭關係人的公司,是可以和學校進行交易。本刊記者多次致電「品卓國際」詢問高慧樺回應,但電話不是轉語音,就是請記者留下電話表示會再回覆,可是至截稿為止無任何回應;而「莎士比亞烘焙坊」總店同樣要記者留下電話,表示會請業務回覆,但經過一天一夜,仍無任何回應。
36萬名考生應試防疫大考驗 立委要求立組防疫隔離試場
國民黨立法委員林奕華今(17)日指出,未來兩個月全國將有超過36萬名學生將上考場應試,有鑑於已經有高中同學感染新冠肺炎,呼籲教育部應站在維護學生權益的立場,立即協調疫情指揮中心、勞動部等單位,因應新冠肺炎對相關升學考試的影響,成立隔離試場,以降低衝擊。林奕華指出,本月15日,國內已出現第一起高中生確診病例,導致全班停課14天之案例;接下來不到一個月,全國高職在校生工業類丙級檢定的學科筆試測驗即將登場,約有3萬名學生將應試。她說,緊接而來,又有四技二專統測與國中會考,整個四、五月,有將近36萬名學生要參與相關升學考試,面對急劇升溫的新冠肺炎疫情,教育部應該立即協調相關單位,部署好相關隔離試場計畫,以確保所有攸關學生升學權益的考試,並不會因為疫情而受影響。林奕華表示,雖然全國高職在校生工業類丙級檢定的學科筆試是由勞動部主辦,但相關檢定攸關後續四技二專甄選入學的優待加分計算,教育部不可完全置身事外。林奕華進一步表示,由於勞動部並非教育主責單位,不了解相關證照檢定考試對學生升學之影響,故面對居家隔離或是當天體溫超標之學生,僅消極的以退費或是擇期補試作為應變措施;但專門為高職生所辦的集中專業考試一年只有一次,退費更無法彌補對後續升學推甄的影響,教育部應該積極與相關單位協調,給予學生最好的保障。全國高級中等學校教育產業工會秘書長許麗吉也說,剛結束的全國高中特色招生科學班考試,教育部就針對應試當天體溫超過37.5度的學生,以備用試場處置。為何同樣是學生,技職體系的學生就必須受到次級對待?不能啟動備用試場機制?除此之外,許麗吉更表示,教育部應該針對接下來的大型考試,統一發放應試用口罩。因為由考生自行準備,不但增加監考人員、考生購買口罩壓力,更可能產生舞弊情事,教育部、疫情指揮中心不可不慎!林奕華強調,接下來的大型考試,防疫指揮中心及教育部、勞動部應有超前部署的準備。對於參加考試的健康考生與監試人員,絕對要確保不會因為考試而群聚感染。因此,無論是座位安排、額溫槍、口罩、消毒備品等都應備齊。另外,教育部應該針對應試當天疑似發燒的考生,評估啟動隔離試場機制,並同步配套在現場支援的醫護人員與相關防護設備,確保考場不會成為防疫缺口。對於居家隔離或居家檢疫的考生,教育部也應該會同疫情指揮中心,研議相關配套、補救方案,維護考生權益。
【原民烏龍圖3】北商大剛爆發校長自肥爭議 學者:只想把經費花掉
國立臺北商業大學日前爆出校長張瑞雄日前被爆涉拿公帑自肥的弊端,該校管理學院申請《109年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計畫》補助,邀請原住民學生、原住民工作坊業者等相關人士,舉辦說明會,發出的通知文宣上卻使用北美印地安人的圖樣,遭質疑只想申請經費,沒有認真對待原住民事務。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教授施正鋒認為,無論是政府單位或是政府標案的得標者,在執行公部門經費的時候應該要審慎,以原住民相關標案來說,承辦人應該跟原住民委員會或是原住住文化專家聯繫,確認細節。他指出,這個宣傳海報看起來就是沒有好好把關,只想把經費花掉就好。張瑞雄日前被爆涉拿公帑自肥的弊端,外傳是因為張尋求國民黨不分區立委席次,因而遭到對手爆料;內部相關人士指出,張瑞雄與政界多有往來,這次的「原住民商品聯合數位行銷、原鄉部落人才數位創新創業輔育計畫」是經前立委高潞.以用辦公室建議而提出。高潞.以用告訴本刊,她並不清楚這個計劃的細節,但高潞表示,自己最關注的議題一直都是原住民的教育,她認為,北商身為頂技職體系的頂尖大學,在數位行銷領域也有領先地位,如果能舉辦相關輔育計劃,當然是美事一椿;只可惜未能注意細節問題,這種張冠李戴的錯誤,不僅會讓台灣的原住民感到不舒服,更可能讓上北美的原住民覺得不受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