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排汗
」 中暑秋老虎來襲熱到爆!服用「這4類藥物」小心中暑風險增
隨著時序進入秋天,但各地氣溫仍不斷飆高,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小心「秋老虎」的高溫危害,呼籲服用利尿劑、抗精神病藥劑、抗組織胺及抗乙醯膽鹼等4種藥物的族群,須特別留意熱傷害帶來的健康風險。國民健康署發布示警公告,指出近期秋老虎發威,在高溫、高濕度的環境下,如若汗水無法順利排出體外,或體內缺水而導致排汗散熱不足,恐造成熱傷害的發生。國健署透露,包括利尿劑、抗精神病藥劑、抗組織胺、抗乙醯膽鹼等藥物,均會引起血管收縮、抑制排汗、降低散熱,提醒服用此4類藥物的民眾是中暑的高危險群,須多加注意做好防曬,若體溫持續上升,應立即就醫尋求專業協助。對此,國健署也分享「反制熱傷害4大招」,第一、保持涼爽:穿著寬鬆、涼爽的淺色衣服,儘可能待在通風涼爽的室內或有空調設備的公共場所;第二、補充水分:一般民眾應定時定量喝水,不要等到口渴才喝,也避免瞬間大量補充水分或冰水,且不以酒精及含糖飲料取代。但經醫囑須限制飲水量者,應遵循醫師的建議;第三、隨時留心:留意中央氣象署所發布的氣象高溫警訊,儘量避免於上午10時至下午2時外出,如果必須外出,建議行走於陰涼處及注意防曬措施,隨時留意自己身體狀況,如出現體溫升高、皮膚乾熱變紅、心跳加速,務必迅速設法保持涼爽降低體溫、飲用加少許鹽的冷開水(不是冰水)或電解質飲料;第四、健康管理:正在服用藥物者,應遵守醫師的指示,不要隨便停止用藥。
上班族「流手汗」超困擾! 醫揭病因和根治方法
30歲劉小姐從青春期開始受到原發性多汗症的影響,曾在他院治療腳汗症,去年四月再度因手汗嚴重,造成她害怕與人握手、易弄濕文件、打電腦常常在鍵盤上留下手汗,嚴重影響生活與人際關係。交感神經異常致多汗 分2種型態台北慈濟醫院胸腔外科醫師洪嘉聰表示,流汗是為了排除熱量,而多汗症為交感神經異常,在不熱或緊張的情況下交感神經受到刺激,造成抑制排汗功能異常,容易出汗。此症狀分為原發性及次發性,原發性多為家族遺傳,從青春期開始出現症狀,到青壯年期更加嚴重。根據2004年美國皮膚科醫學會雜誌制定的標準,局部出汗嚴重持續6個月以上、出汗部位對稱、一週至少發作一次、發病年齡小於25歲、有家族史、睡眠時無多汗並影響日常的工作生活,符合以上兩者就為原發性多汗症;次發性疾病也會造成多汗症,像是焦慮、甲狀腺機能亢進、低血糖及腦部創傷。好發位置最多為手掌,其次是腋下、腳掌。治療止汗方法多 止汗劑、口服及注射藥物皆可選擇多汗症的治療方法有很多種,最普遍為塗抹止汗劑藥膏,阻塞汗腺口;再者為口服抗乙烯膽鹼藥物、α2交感神經阻斷劑,抑制汗腺分泌;最後為注射肉毒桿菌,抑制交感神經末梢釋放出乙醯膽鹼,減少汗水分泌,治療費用相對較高且每半年需要補打一次。雙側胸腔鏡背交感神經切除術 需留意代償性流汗洪嘉聰建議,若想根除多汗問題,則可透過「雙側胸腔鏡背交感神經切除術」快速達到治療的成效。過程中須全身麻醉,置入雙腔氣管內管達成單肺塌陷,再從兩邊腋下各開一個1公分左右的傷口,置入胸腔鏡後將交感神經燒灼破壞,待肺重新通氣擴張後,再以可吸收縫線進行縫合。原則上,一至二週後傷口即癒合,但因手術部位不會再出汗,所以會在術後產生代償性流汗,即從身體其他部位出汗,術前務必充分與醫師溝通,想清楚再決定。
高溫飆41度破紀錄 醫提醒服用「這藥物」恐致中暑…點名1族群最高危
明天將逢24節氣中的「大暑」,氣溫不斷攀升,花蓮縣玉里鎮22日中午就偵測到41度的破紀錄高溫,氣象局更表示這還不是今年最熱的時候,之後高溫紀錄恐再繼續上升。對此,醫師指出有些藥物會抑制排汗,若有服用流鼻水藥物、精神科藥物者要特別注意體溫狀況。台大急診部主治醫師、台大急診醫學部副教授方震中指出,有些藥物會抑制排汗,例如流鼻水的藥物如抗組織胺,及精神科藥物,若是人在高溫下無法排汗又缺水,將導致中暑,情況嚴重還可能喪命,因此有服用這些藥物者,要多加留意身處環境的氣溫以及體溫。方震中指出,患者是因為有其醫療需要才服用這些抑制排汗藥物,因此不能要求患者停藥,提醒服用此類藥物者,物身處高溫或不通風處,也不要熱自己的體溫過高,同時也強調,即使長者未服用藥物,因其體溫調節功能退化、容易中暑,也要多加注意,「該開冷氣時就要開冷氣,也要記得補充水分。」
夏天熱爆狂擦止汗劑…藥師曝「不是噴了就有效」 正確使用時間曝光
炎炎夏日,汗如雨下,困擾著不少人,許多民眾出門前會使用市售的止汗產品,保持腋下等部位乾爽。不過,微笑藥師廖偉呈表示,其實止汗劑理想的使用時間並非出門前,而是晚上睡覺前,因為睡覺時汗腺分泌少,毛孔水分含量也較少,能幫助止汗劑成分卡在汗管上,且連續使用1週以上效果更佳。廖偉呈日前在臉書粉專透露,「止汗劑主要成分為鋁鹽(ex.氯化鋁)與鋯鹽,利用鋁分子滲入汗腺管口,使其細胞變化膨脹而阻塞汗腺口,達到抑制排汗的效果」;至於最佳使用時機,藥師指出,止汗劑最好在晚上睡覺前使用,因為睡覺時汗腺分泌少,毛孔水分含量也較少,能幫助止汗劑成分卡在汗管上。廖偉呈建議,使用止汗劑時,首先清潔欲止汗部分,並擦乾或吹乾,接著均勻塗抹或噴灑止汗產品,到了隔天早上,再清洗噴灑部分並加以乾燥;專家提到,止汗劑的效果可持續數小時到1天,但還是要依個人狀況而定,且止汗劑並非立刻使用就有效,須要連續使用一段時間,讓鋁鹽濃度累積到一定程度後,效果才會愈來愈好。藥師進一步說明,止汗劑改善狐臭效果有限,狐臭是因為腋下屬於大汗腺,會分泌脂肪酸,經過細菌發酵就會產生難以忍受的異味,但是大汗腺的開口沒有在表皮,因此止汗劑對於大汗腺分泌抑制效果有限,所以有狐臭困擾者建議搭配體香膏來掩蓋味道。廖偉呈提醒,使用止汗劑恐產生代償性出汗,可能由其它身體部位排汗,另須避免大面積使用,否則容易影響身體散熱,引發中署,而鋁鹽濃度愈高,制汗效果愈好,但刺激性也愈高,且止汗劑不像防曬乳,白天不需要補擦,睡前正確使用即可,並避免在刮腋毛後1小時內使用,因為可能造成皮膚刺激反應。
酷熱增中暑危機 吃這4種藥要當心
入夏以來氣溫不斷飆升,暴露在陽光底下過久,當心出現熱傷害。台中童綜合醫院急診部主任魏智偉提醒,中暑高危險群除了老人、小孩、慢性疾病與酗酒者外,若服用具抗膽鹼作用、降血壓、抗憂鬱及抗精神分裂症等藥物,因會影響體溫調節,也會增加中暑機率。魏智偉表示,暴露在高溫環境下,如果出現散熱調節失衡,造成體溫超過41.1℃以上,合併有昏迷、抽搐等神經功能異常,即為中暑;初期症狀表現包括頭暈、頭痛、疲倦無力、噁心、視力模糊、呼吸急促、皮膚乾燥無汗等。除高危險群外,若服用特定藥物因會影響體溫調節,也會增加中暑機率。魏智偉說,具抗膽鹼作用的藥物,如治療鼻塞用的抗組織胺、治療巴金森氏症的藥物、部份治療精神疾病的藥物等,可能會抑制汗腺分泌。交感神經作用劑如咖啡因、麻黃素等,會造成血管收縮,減少皮膚血液流量,導致散熱減低。魏智偉說,部分降血壓藥物,如乙型阻斷劑、鈣離子阻斷劑等,可能使心血管系統應付高溫的調節能力降低,利尿劑則可能影響人體水分與鹽分平衡,抗憂鬱劑會抑制排汗。魏智偉呼籲,有服用這些藥物的民眾,務必補充足夠水分與鹽分、烈日下戴帽子或撐傘遮陽,避免長時間曝曬在陽光下,也切勿自行停藥,若有任何用藥疑慮應諮詢主治醫師,避免病情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