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氧化食物
」天涼中鏢人變多…想讓感冒更快好? 營養師授「5招」
天氣變涼,得感冒或得流感的人也增加。營養師彭逸珊表示,想讓症狀快快好,除了多喝水,還能多補充維生素C,吃優質蛋白等,常咳嗽也能吃木瓜、胡蘿蔔等,補充維生素A。彭逸珊在臉書傳授5招,讓感冒症狀快快好:1.多補充水分:多喝水代謝廢物,避免喉嚨過乾,每天建議喝2000毫升以上,少量多次補充。2.維生素C:吃芭樂、奇異果、柳丁,可以提升免疫力3.優質蛋白質:助細胞修復,讓免疫系統正常,可吃雞蛋、雞腿、豆腐、豬肉等4.抗氧化食物:吃綠茶、多色蔬菜、鯖魚、鮭魚等,可以降低身體發炎。5.礦物質鋅:研究顯示,攝取足量的鋅可以縮短感冒天數,可吃南瓜籽、生蠔或保健食品。彭逸珊呼籲,「感冒初癒時許多人會有一直咳嗽的狀況,這時候可以補充木瓜、胡蘿蔔、菠菜、南瓜等食物,因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可有助於呼吸道黏膜修復,給大家參考。」至於流感跟感冒的差別,衛福部說,流感的症狀較一般感冒來得嚴重,容易出現明顯的全身無力、頭痛、發燒,通常症狀發作較突然,痊癒的時間也比一般感冒長,需1-2週才能完全恢復,而且容易引起併發症(如肺炎、腦炎、心肌炎等),甚至導致死亡。所以若出現「一燒(發燒)」、「二痛(頭痛、明顯肌肉酸痛)」、「三疲倦」就須警覺是流感。
營養師推麥得飲食 有效預防失智症
9月是國際失智症月,常自覺健忘的民眾,多半憂心會不會引起失智症而求診,門諾醫院壽豐分院失智照護中心主任王迺燕表示,健忘雖不會直接引起失智症,但2者的風險因子多半與腦部發炎有關,建議日常可透過麥得飲食攝取營養,防範腦部發炎、退化。預防失智症 尋求專業診斷隨著人口老化,預防失智症議題越來越受到民眾重視,中年後忘東忘西雖是常見症狀,但仍有許多人擔心「健忘」恐是失智症前兆。護理師賴莉卉說,經旁人提醒能夠記起來的多半是健忘,若遲遲想不起來或1個月內發生3次忘記關瓦斯、出門曾忘記回家的路1次以及健保卡掉了5、6次等狀況發生,就要懷疑是失智症前兆,建議就醫診斷。響應國際失智症月,營養師張矞婷進行多道麥得飲食料理教學。將雜糧米、櫛瓜、玉米粒、高麗菜、雞蛋、蝦仁等食材混和其中,再加入胡椒鹽、七味粉等適當調味,以小火慢煎至焦黃,美味又兼顧營養的蔬菜小米餅就此完成。推廣麥得飲食 營養又抗氧化營養師張矞婷說,麥得飲食結合地中海和得舒飲食,以高纖維質、抗氧化食物為主,食材取得容易、做法簡單,生活飲食中遵守麥得飲食10大健腦食物,以白肉取代紅肉、多吃深綠色蔬菜及富含植物素的水果、適量堅果並使用橄欖油烹調等原則,並搭配規律運動,預防腦部發炎、退化,避免失智的發生。「吃對食物、預防失智」,王迺燕主任指出選擇好的油品、多補充蛋白質,不僅有助於防範腦部發炎、退化,還可預防失智症,降低罹患慢性病風險、延緩飢餓及穩定血糖,達到控制三高目標。
核廢水入海3/汙染恐持續!吃海鮮勿踩「2大地雷」 專家:半年內避開福島漁獲+「鍶-90」最糟恐永存體內
日本於8月24日開始排放含氚廢水入海,預計最快要到2051年才會排完所有的核廢水,整整28年,海洋生態將會發生什麼事?國際環保組織認為日本淨化核廢水的技術有瑕疵,將近7成的廢水都需要再處理,且不只含有氚,還包含碳-14、鍶-90和碘-129等輻射物,恐危害海洋食物鏈的根基,專家也建議未來若要吃海鮮,最好避開喝湯、魚骨,否則部分輻射物進入體內後,無法代謝恐危害健康。日本排放福島核電廢水入海,此舉引起許多國家恐慌,擔心海水中的放射物質,將造成海鮮等水產品的食安問題。日本政府表示核廢水在排放前已稀釋氚濃度在每公升1500貝克,遠低於國際標準,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也為其背書,但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Greenpeace)質疑日本淨化核廢水的「多核種除去處理系統」(Advanced LiquidProcessing System,簡稱ALPS)技術失敗,其中約70%的水需要再次處理,也認為IAEA未能調查ALPS的運作,完全忽略了每隔10天就會產生約1000立方米的高度放射性燃料殘餘物,這些殘餘物每天都在持續污染地下水。由100家海洋科學機構組成的美國國家海洋實驗室協會也強調,日本核廢水的輻射風險尚未得到充分評估,除了氚之外,其中還有碳-14、鍶-90和碘-129,對食安、人體健康的風險仍不可知。綠色和平組織認為,日本排放這些含有放射性物質的廢水,根本就是蓄意污染海洋,放射性物質可能隨著海洋洋流傳播,並且會讓在海洋中長期遷徙的海洋生物(如浮游植物)長期攜帶,而浮游植物是所有海洋生物食物鏈的基礎,無疑是摧毀海洋生態。經過2年檢測,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認為日本核廢水安全無虞,但國際環保組織認為IAEA忽略放射性燃料殘餘物的汙染。(圖/東京電力公司提供)國立清華大學原子工程與科學研究所榮譽教授董傳中受訪時表示,日本政府雖然宣稱ALPS可以過濾掉氚和碳14以外的62種放射性物質,但實際上並不是百分之百徹底去除,而是將放射性濃度稀釋至符合日本法規為止,若不斷強調「氚水」等於核廢水,會讓大眾忽略其他對人體有害的放射性元素。舉例來說,核廢水中的另一個放射性物質「鍶90」,一旦進入人體後會累積在骨骼中,不容易代謝排出。董傳中說,食用福島地區的海產還是存在一定風險,如果可以選擇的話,建議至少半年內先避開來自福島的漁獲。若民眾真的無法割捨日本海鮮,董傳中建議至少避免食用海鮮生物的骨頭,例如魚骨、魚頭,因為像鍶90這類型的放射性物質,比較容易累積在骨骼中。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也認為,雖然目前科學證據顯示,日本所排放含氚的核廢水不會危害人體健康,但在沒有更多研究證實無害之前,民眾盡量少吃黑鮪魚、旗魚、鯊魚等魚類。一般來說,養殖魚會較為安全,但仍要避免使用大量含有抗生素或其他化學物質添加的養殖魚類,所以建議選擇合格業者較有保障。食藥署也提醒,對於嗜吃魚類的民眾,建議「多樣化選擇」飲食,例如今天吃石斑魚,明天吃鯛魚,後天吃海鱺等方式,避免長期、高頻率食用同一魚種。另外,若選擇減少食用海鮮,也可多吃豆類食物取代,同樣富含優質蛋白質。另外,由於氚為水溶性,所以最好不要喝海鮮湯或魚湯。營養師程涵宇說,氚可直接或間接誘發多種生物效應,包括DNA鏈斷裂、細胞壞死或凋亡,所以建議多吃抗氧化食物來修復DNA損傷,包括藍莓、葡萄等富含多酚的食物,或柑橘沙拉這類維生素E、維生素C的組合,既能有效保護細胞膜,又能增強細胞的抗輻射能力。
搶救視力1/「葉黃素只是吃心安」專家給答案 6種天然營養更夠力
雖然日前疫情指揮中心宣布降級不解封,但算算從三級警戒至今已經兩個月,宅在家中線上教學、上班,更讓全家人眼睛健康日趨惡化,學童近視飆升、成年人乾眼與老花問題更嚴重,一名國二的學生,原本兩眼近視約150度,疫情期間竟暴增至350度,萬一繼續飆升至500度以上成為高度近視,未來罹患各種眼疾、失明機率都大為增加!許多人認為,補充葉黃素相關保健品,能夠預防近視,其實是錯誤迷思。(圖/黃鵬杰攝)「只要近距離用眼,都會增加眼睛負擔,6公尺以內都算近距離,而一般人的家大多3~4公尺寬,整天關在家中,眼睛的睫狀肌就一直處在緊繃狀態。」內湖國泰診所眼科醫師杜培寧說,既然現在還不能外出趴趴走,不如多想想怎麼搶救眼睛健康。很多民眾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補充葉黃素保健品,也讓疫情期間相關產品大賣,杜培寧說,「其實大多數人都是吃心安的,目前研究只有顯示葉黃素可以預防黃斑部病變,事實上跟近視無關。」北市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藥師林威廷表示,「對於一般人來說,補充葉黃素可增強眼睛的黃斑部功能,視覺敏感度增強,長期補充可降低老年性黃斑罹患率,但對於其他黃斑部疾病,如高度近視、糖尿病黃斑部水腫,尚未有明確定論。」藍莓含有豐富的花青素,可增強眼睛感光物質「視紫質」的生成,增加視覺敏感度。(圖/報系資料庫、吳芳銘提供)林威廷說,深綠色蔬菜如菠菜、高麗菜、青花菜、豌豆、青椒、芥藍菜,或是黃色蔬菜如櫛瓜、玉米、小黃瓜、南瓜、胡蘿蔔等,或是柳橙、奇異果、蛋黃都含有豐富葉黃素,從天然食物中也能攝取。台南市立醫院鄭婉苓營養師建議,也要多攝取富含花青素的食物,如藍莓、葡萄,可增強眼睛感光物質「視紫質」的生成,有助於促進夜間的視力,增加視覺敏銳度。營養師鄭婉苓建議,堅果富含維生素E,多食可降低自由基對水晶體的傷害。(圖/鄭婉苓提供)「如果眼睛常感到疲勞、酸澀或是乾眼症,代表缺乏維生素A、β胡蘿蔔素,所以容易導致黏膜乾燥,則可多補充橘黃色、橘紅色蔬果,如南瓜、地瓜、紅蘿蔔。」鄭婉苓說。另外,抗氧化食物能有效降低自由基生成,減緩自由基對水晶體氧化的傷害,可選擇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如芭樂、草莓、奇異果…等,每天吃2碗飯碗大小之水果量。另外含維生素E的堅果,也可幫助抗氧化,無調味堅果也是一種不錯的零食點心好選擇。
治癌這樣吃3/市場現切水果千萬別碰 吃米飯比吃麵食更好
若想撐過抗癌療程,同時降低復發機率,就要掌握高熱量、高蛋白、EPA脂肪酸、適醣、適脂是整體的飲食5原則,除此之外,林奕岑提醒治療中要避免吃生食、帶皮水果,以免增加癌友感染風險,建議選擇有外皮包覆、完整的水果,例如市場切好的西瓜、鳳梨不可食用,可能會沾附過多細菌,最好自己削皮食用較安全,而且不要放冰箱儲存,最好現吃較好。治療後則要多吃抗氧化食物,林奕岑說,「大量且多樣性的蔬果含有各式各樣的植化素與纖維質,可以清除體內的自由基,避免發炎,最好避免吃生菜沙拉,烹調過比較安全。」營養師建議,癌友烹飪時選擇各種不同植物油輪流使用,藉此攝取其中不同的抗氧化物與營養素,但以低溫烹調較好。(圖/報系資料庫)烹調則要選擇好油,例如橄欖油、芥花油都含有豐富單元不飽和脂肪酸,適量攝取有利於提高血中好的膽固醇,此外還含有維他命E、抗氧化物等,很適合癌友攝取,建議輪流使用各種好油,藉此攝取多元營養素。主食則盡量少碰精緻澱粉,麵食、水餃等都不理想,白米飯還算可接受範圍,最好以五穀雜糧為主,例如地瓜、南瓜、糙米等。另外,癌症病人的蛋白質耗損率較一般人高,所以吃到足量的蛋、豆、魚、肉類食物也非常重要。許多癌友常常感到疲倦,卻認為生病本來就會如此,而忽略是身體發炎的症狀。(圖/馬景平攝)「以雞湯、魚湯來說,千萬不要認為營養都在湯中,所以只喝湯,建議一定也要吃掉雞肉、魚肉,才能攝取足夠的營養。」林奕岑說,抗癌猶如漫長的馬拉松,撐過治療期間的煎熬與不適,只能說比賽才進行到一半時間,剩下的一半時間就要開始進入調理保養身體的階段,才能迎向終點、戰勝癌症。(圖/馬景平攝)
不孕症新選擇 台灣試管嬰兒之父曾啟瑞成立亞洲旗艦型生殖中心TFC
近年來國人不孕率急速竄升,根據國發會2019年統計,2018年我國總生育率降為1.06人,僅高於韓國,在200 個國家中敬陪末座。國健署統計,每7對夫妻就有1對不孕,求助門診者年成長超過20%。有鑑於此,台灣試管嬰兒之父─曾啟瑞醫師匯萃國內大型醫學院生殖中心主任及業界名醫,日前成立亞洲旗艦型生殖機構-臺北生殖醫學中心(Taipei Fertility Center,簡稱TFC)。曾啟瑞是國內不孕症的權威,從1985年成功創造台灣第一位試管嬰兒,迄今已為不孕夫婦帶來近萬個新生命。TFC黃金團隊囊括曾擔任馬偕紀念醫院婦產部暨不孕症科主任胡玉銘、中國醫附醫生殖醫學中心主任何彦秉、台灣生殖醫學會理事林時羽博士、台灣子宮內膜異位症學會副秘書長王瑞生博士等,及成熟的護理、胚胎技術團隊。曾啟瑞認為:「台灣醫療有很多強項,卻沒有整合發展,唯有秉持醫者的人文根本、傳承永續精神,集結志同道合的醫師團隊,才能打造國際化的台灣生殖品牌。」曾啟瑞提醒現代女性,導致不孕率竄升的主要原因,除了晚婚與工作壓力之外,環境污染是一大殺手。像戴奧辛、塑化劑等,一旦進入體內很難代謝,會擾亂內生殖系統。平時應該多補充含維他命A、C、E,抗氧化的食物保護卵巢與卵子質量。而男性要維持精蟲活動力與數量,除了抗氧化食物之外,建議多攝取鋅;高溫對精蟲有殺傷力,儘量避免長期浸泡高溫水中,不穿緊身褲子,才能保持透氣。而且在台灣,子宮內膜異位的病患每年新增5萬名,而不孕原因中有3成經腹腔鏡檢查確診為子宮內膜異位,且統計數據發現,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患者抽血結果中,塑化劑與鉛含量都偏高,表示環境賀爾蒙與這個病症息息相關。根據2018年的統計,35歲以上才生第一胎者自2008年的8.71%,提高到2018年的22.25%,然而35歲卻是卵巢功能下滑的分水嶺!曾啟瑞醫師提醒,不孕患者中女性占六成左右,男性則是四成,35歲以上新婚夫妻若「努力」半年沒有懷孕,應儘快尋求不孕門診,透過檢查找出雙方「難」孕原因,透過藥物調整、人工授孕或試管嬰兒等療程,都有機會順利迎接新生命。
【塑毒致不孕2】吃下肚最要命 加工品果汁有疑慮
環境中的塑化劑無所不在,毒物專家招名威建議,平時應避免食物接觸PVC產品,舉例來說,目前市面上仍有部分保鮮膜是PVC材質,為了健康,建議多花一些錢購買PE材質較好。另一個重點是勤加洗手,而且務必使用肥皂。「因為塑化劑屬於脂溶性,肥皂才能洗去塑化劑,清水則沒辦法。」招名威提醒,尤其是用餐前務必洗手,才能降低吃下塑化劑的風險。顏宗海醫師說,大多數塑化劑都可以在2、3天內排出體外,但前提是先中止「毒害」。(圖/報系資料庫)林口長庚臨床毒物科主任顏宗海補充,其實大多數塑化劑都可以在2~3天內排出體外,「根據動物實驗,就算吃下超標塑化劑,只要停止接觸3個月,體內便檢驗不出塑化劑。」因此首當之務就是先中止塑毒危害。「塑化劑喜歡脂肪,所以少吃高油脂食物就能降低疑慮,而紅肉較白肉多20%油脂,因此多吃白肉較健康,其他如動物內臟也易沉積塑化劑,也要避免。」另外,研究證實加工食品如包裝果汁,長期攝取也會累積塑化劑。減少攝取塑化劑後,再想辦法增加身體代謝能力。「多喝水、多吃高纖維食物幫助排毒,再吃大量蔬果提升抗氧化力,去緩解過氧化的塑毒。」顏宗海也建議女性多吃大豆類食物,例如黃豆、毛豆。「因為塑化劑有類似雌激素的作用,而研究發現大豆類食物可以預防乳癌、子宮內膜癌、性早熟。」招名威教授提醒,塑化劑可能導致不孕,未來恐成為國安問題。(圖/招名威教授提供)招名威說,其實塑化劑存在世上已經很長一段時間,但近年來國際普遍開始重視這個議題,主要是發現塑毒與少子化之間非常相關。顏宗海也提醒,想要真正預防塑毒,最終還是仰賴父母陪伴孩子健康的飲食,先從少吃高脂、加工食物做起。遠離塑毒 8絕招1. 依指示使用檢驗合格塑膠商品2. 少吃高脂肪、內臟類、加工包裝食品3. 避免食物接觸PVC材質商品4. 不將玩具、PVC製品放入嘴巴5. 用餐前以肥皂洗手6. 多喝水、多吃高纖食物幫助代謝7. 抗氧化食物如各式蔬果,可緩解塑化劑毒素8. 女性多吃大豆類食物,降低雌激素相關治病風險
夏天曬出斑點 雷射療程恢復蛋白肌
夏天快結束了,是時候好好解決臉上冒出的斑點,「一白遮三醜」則是台灣愛美女性一直以來根深蒂固的觀念,皮膚科黃郁菁醫師表示,台灣女性渴望擁有「蛋白肌」,希望皮膚亮白無瑕沒有斑點,透過各種方法追求美白,雷射療程便是其中一種方式。相較於傳統的雷射療程,如淨膚雷射、脈衝光、鉺雅鉻雷射等等,皮秒雷射可以解決多種膚況問題,另外最大的優勢則是恢復期較短,術後結痂不明顯、退紅速度快、色素沉澱機率較低,是目前除斑美白新利器。皮秒雷射擁不同波長,可應用在各種斑點,不論是淺層雀斑、曬斑、深層斑點或是最難解決的肝斑問題,都能發揮最好的治療效果。透過其他模式還能破壞色素斑塊、促進皮膚表皮細胞代謝及膠原蛋白增生,改善肌膚斑點、皮膚老化、粗大毛孔、凹疤和痘疤,一種儀器能改善多種皮膚問題。皮秒雷射的脈衝治療時間短,能夠有效率地破壞皮膚中的黑色素,不易產生多餘的熱能散逸,大幅減少以往雷射治療對肌膚組織可能的連帶熱傷害。黃郁菁醫師表示,一次除斑的效果大約是傳統雷射2~3次效果,而且反黑機率較低,因此近年來很受歡迎,不過,也提醒皮秒雷射的術後照顧雖然簡單,但還是要遵守幾項原則,首先是皮膚敏感時勿進行皮秒療程、減少對角質層的刺激,再來是療程前後1周皆要停止使用美白保養品、術後1周要特別加強保濕及防曬,以減少皮膚「反黑」機率,最後是術後4~6周才能進行下一次療程,讓角質層修復完全,過於頻繁恐造成皮膚敏感。黃郁菁醫師最後表示,不論有沒有做醫美療程,應在平常做好保養,基礎保養如防曬及保濕,再透過雷射定期調理膚質,最後可補充抗氧化食物及產品進行體質調理,就能擁有健康漂亮的皮膚。
義大利最新研究!吃螞蟻可以防癌?
【記者/朱晨寧】吃螞蟻可以預防癌症的可能性,最近獲得研究的支持。義大利學者發現,螞蟻含有高濃度的抗氧化物,能夠減少身體產生過多的「自由基(FreeRadicals)」。其實自由基是人體進行正常新陳代謝過程中,所產生的副產品,適量對人類有益,但過量的話,卻可能破壞或攻擊人體的正常細胞,進而導致細胞變性,像壓力、環境污染、酒精及香菸,都會加速自由基增加。人體與自由基相關的傷害包括衰老、老年痴呆、動脈血管硬化及癌症。因為自由基會使低密度膽固醇(LDL-C)氧化,脂質氧化後變成「過氧化物」,讓基因(DNA)發生改變,導致細胞惡性突變,產生腫瘤,變成癌症。這次進行研究的茅羅.謝拉費尼(Mauro Serafini)教授表示,其實全世界有25%、約20億的人都有「吃昆蟲」的習慣,而昆蟲有蛋白質、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礦物質、維他命及膳食纖維,非常豐富,但一般人只會注意到欖欖油或柳橙汁這些典型的抗氧化食物而已,研究只是導出一個可以注意的新面向。不敢嚐試的民眾也別在意,其實純天然食物中也富含許抗多氧化劑,多攝取含β-胡蘿蔔素、維生素C、E及蔬菜水果、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也能避免人體產生過多的自由基。看更多↓↓LINE電腦版一早大當機 網友「登」到譙髒話《舒心Bar》吳若權:逆轉變調人生
工作倦怠也會過勞死
「工作倦怠」幾乎已是現代上班族的通病,不論是對工作的厭倦、沒有成就感、壓力過大等等,都可能是造成工作倦怠的原因。目前世界衛生組織已經將工作倦怠列為一種病症,醫師提醒,要把工作倦怠視為警訊,當出現此症狀時,就是大腦提醒你身體負擔快到臨界點,最好安排休息或是想辦法讓自己沉澱,千萬別硬ㄍㄧㄣ著,免得成為慢性疲勞甚至是過勞死的「候選人」!現代人每天都要花一半以上的時間在工作上,要說沒有工作倦怠的人可能少之又少。阿文(化名)是年收數百萬的超級業務員,卻也為工作倦怠所苦,「公司業績壓力大,我身邊每個人都好拚,感覺大家壓力都好大,卻沒有人說出口,兩三年下來,就像繃緊到快要斷掉的橡皮筋!」阿文說,他的睡眠品質漸漸變得很差,注意力也愈來愈不集中,該完成的工作常在最後一刻才完成,他覺得自己彷彿是一個快沒電的機器人。好在阿文有病識感,認為不能再這樣下去,於是趕緊向長官請假,也找了專業的諮商師談談自己的狀況,在專業人士的協助下,他慢慢找回對工作的熱情,效率也逐步恢復,長官看到他的改變,不只欣慰,也鼓勵其他員工如果有職業倦怠,千萬別ㄍㄧㄣ著,一定要找專業人員協助。睡眠障礙 加重倦怠感對於阿文這樣的案例,精神專科醫師楊聰財表示:「其實我真的碰過病患因為工作倦怠,嚴重影響到身心狀態,要求我開立診斷證明書,證明他真的是因為工作倦怠而影響工作。」他接著解釋,工作倦怠跟壓力一樣是累積而來的,如果你沒有適時地排解倦怠感,當身體無法負擔時,就會開始產生症狀,進而影響生活。楊聰財說,最常見的就是從睡不好開始,一旦出現睡眠障礙,代表情緒也會開始不好,在這樣雙重影響下,注意力不如正常時,就會影響工作效率及判斷能力,漸漸形成「惡性循環」。「我認為工作倦怠有一個很明顯的症狀,就是會覺得自己已經燃燒殆盡,完全提不起勁來工作。」楊聰財提醒,如果一直撐著不去解決或是過度壓抑,臨床上最常看到的狀況就是自律神經失調,病患總覺得渾身不對勁,再不治療就可能變成憂鬱症、躁鬱症等真正的心理疾病。長庚醫院一般內科暨高齡醫學科主任陳英仁則建議將工作倦怠感視為一個警訊,代表身體在告訴你要休息了。「工作倦怠代表你的大腦運作有點出問題了,如果你不趕緊改善,工作倦怠有可能成為你慢性疲勞,甚至過勞的重要因素。」他解釋,人體在長期壓力下,內分泌的傳導物質會減少,像是血清素、多巴胺、腎上腺素等,當這些傳導物質不平衡時,就有可能影響心理狀態,像是引發憂鬱、焦慮等,「心理不健康會以身體來表達,可能初期你只會出現頭痛、頭暈、心悸、食慾不佳等等,其實這些都是身體給你的警訊。」適當休息 運動洩壓力陳英仁認為,對工作產生倦怠就是一種大腦對身體的回饋,若狀況還不嚴重,可以透過休息或運動,讓倦怠的機制慢慢恢復正常;如果工作環境本就高壓,人就要自己提升應對的能力,在面對壓力時依然可以很穩定地處理事情,「應該沒有人不會對工作產生倦怠,但是要怎麼讓這個感覺不會從小海浪變成海嘯,我認為休息一段時間很重要,可以讓大腦重新開機;如果離不開這個環境,就要試著從不同面向,讓自己對這個工作產生正向思考。」楊聰財則表示能吃、能睡、能動、能笑是減少工作倦怠最重要的四根柱子,如果工作負擔真的很重,還是要適時向主管反映,千萬不要放任不理;主管也應關懷員工,給予適當的援助,因為關心有時會讓人產生正面能量,減少倦怠感的產生。(張向晴)工作倦怠常見症狀世界衛生組織(WHO)目前定義工作倦怠常見的特徵如下:1.能量耗盡、精疲力竭。2.對工作產生明顯倦怠,出現和工作相關的消極或憤世嫉俗情緒。3.專業績效減低。 減壓這樣做1.腹式呼吸:呼吸時將氣沉在腹部並鼓起;吐氣時腹部縮小速度比吸氣時緩慢,連續進行6次,持續3分鐘,有助於穩定情緒。2.放鬆肌肉:以慢慢增加力氣的方式,將雙手拳頭握緊,默數10秒後,突然放開,可鬆弛緊繃的肌肉。3.提升專注力:將橡皮筋套在手腕上,當意識到自己分心時,拉起橡皮筋彈自己一下,以便訓練專注力。4.6秒轉移注意力:憤怒時,先將視線從讓你生氣的人事物上移開,專注回想6種茶的品牌,或是水果、風景區等,以舒心的畫面轉移注意力。 吃好睡好防倦怠人們工作倦怠時,會加快生理氧化過程,造成情緒不佳,更增加倦怠感身體慢性發炎也會引起體內氧化,造成生理及心理問題,遵循以下6點,避免慢性發炎! 1.用好油:選用魚油、亞麻籽油、苦茶油,或適量橄欖油。2.生熟食各半:生食方面,可多吃生菜或水果,青菜稍微汆燙一下即可食用。3.低溫烹調:低溫烹調可以保留食物營養素,最好以蒸煮、涼拌為主。4.選擇各式顏色食物:莓類富含花青素,是很好的抗氧化食物;大蒜含蒜素、洋蔥含硫化物及檞黃素,都能抗發炎。5.拒絕過敏原:找出自己的食物過敏原,並減少食用。6.不熬夜:睡眠時間短或品質差會讓細胞修復能力變弱。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最新出刊273期《周刊王》和2159期《時報周刊》。《周刊王》與《時報周刊》聯姻,一套雙雜誌「旺透價39元」,2019/07/03全省4大超商、全聯及美廉社強勢上架。雜誌內附超商折價券,幫您激省889元,粉絲切勿錯過。想追蹤周刊王最勁爆消息,請進最新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119wantweekly想掌握最Fashion、最IN的娛樂流行資訊,請點讚時報周刊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want.c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