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家
」 外遇 離婚 媳婦 過年 人妻![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2/395942/sm-e830bc0c83425dd1d9c74a745eb3fec4.jpg)
省小錢噴更多!黃豪平與女友初因錯誤決定「身心俱疲」 網友有共鳴
雖然傳統上推崇勤儉持家的概念,但有時過度精打細算,可能為自己帶來意想不到的麻煩,最終得不償失。國內喜劇人、主持人黃豪平近日就透露,他在過年期間與演員女友周宇柔一同到日本旅遊,為了省幾百塊錢選位費,兩人在機上座位被分開,落地後因此走散。等雙方好不容易找到彼此,已經錯過了電車時間,最後只好花2000多元搭計程車去飯店,大嘆實在得不償失。黃豪平10日在臉書發文分享,「去日本的第一晚,我省了幾百元,卻多花了兩千元。」他表示自己與女友周宇柔過年期間同赴日本旅遊,自己因為不想多花幾百元選位費,與女友在飛機上被安排在不同座位。沒想到下機前他接過女友手機要幫忙開通網路,2人卻被空服員陰錯陽差地安排在不同艙口下機走散。由於女友沒有手機無法聯絡,雙方意識到走散後,各自在不同的地方等候對方許久,又幾經波折直到1個多小時後才找到彼此。當時已經沒有便宜的點車可以到市區,他不得不花2000元搭昂貴的計程車前往飯店,還為此少吃一餐。2人最終都是身心俱疲,大感得不償失。黃豪平表示,這次事件讓他想起過去獨自旅行時,為了省行李寄放費,寧願背著重物走很遠的路,結果回台灣後肩膀拉傷還得看醫生;或是為了省交通費,選擇更便宜但更耗時的交通方式,反而浪費了大量寶貴的時間。他感嘆,「有時候省少少錢,背後所付出的精神心力,可能讓你損失更多。」而當自己經濟能力提升後,才發現多花一點錢,往往能換取更大的回報。「假如我們第一時間決定多花幾百元換個位置坐一起,不僅能更早到市區,省下鉅額計程車費,說不定還能多吃一餐?」黃豪平如此表示。最後,他也給自己立下今年的目標:「不要為了小損失斤斤計較,要把既有的支出創造最大的價值。」這則貼文曝光後,引發許多網友們共鳴,「這個故事很適合告訴我身邊的長輩們,希望他們不要為了省錢而累壞自己」、「真的,感同身受。有時候一些小錢真的沒必要省,因為你是出去玩,不是出去找自己麻煩的」、「時間成本的確都是事後回想起來覺得最貴的一項,所以生活中如果有不被時間追著跑的時候,我都會有撿到賺到的感覺」。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8/395088/sm-7c1088d26b2c531b78fa9e9ba4a4e926.jpg)
失落漁村1/僅一艘!全台唯一漁法「蹦火仔」瀕失傳 船長咬牙擔傳承重任
新北市金山區磺港漁港位在金山岬西南邊,由黃溪出海口闢建而成,17世紀因西班牙展領台灣,為運輸大屯山硫磺之對外通路得名「磺港」,此外也因此處漁獲量豐富,自清領時期就發展成漁村聚落,更有全台唯一的漁具漁法「蹦火仔」,近年卻因為年輕人口外流加上當地居民老化,漁港發展不進反退,「蹦火仔」也瀕臨失傳危機,在地的社區營造團隊「浪金山」見此情形,也拾起傳承重任,透過全方位的嘗試振興漁村。據了解,當地居民以海為生,以延繩釣漁業為大宗,傳統捕魚技法「蹦火仔」更是成為當地限定特色,為捕捉向光性極強的「青鱗魚」,早年漁民以竹子做成火把,藉由燃燒發出火光吸引魚群,到後來的煤油火源,到現在改以電石(磺石)加水產生乙炔氣體,都記錄文化傳承時與時代接軌的痕跡。蹦火仔是古人智慧展現的結晶,至今已有百年以上歷史,從每年5月開始,青麟魚會開始湧入北海岸地區,一路到10月間都有機會見到漁民展現這項拿手絕活,點燃時「蹦」的聲響也為一大特點,在魚群躍出海面時以漏斗狀的叉手網進行捕撈,獨特的景象也讓其成為海面上最亮的一顆星。金山磺港近年因年輕人口外流加上當地居民老化,發展不進反退,讓當地人憂心忡忡。(圖/趙世勳攝)不同於追求高效率捕魚的現代漁船,「蹦火仔」漁法不僅事前準備作業繁瑣,出海後更是充滿挑戰,一艘船通常需要6至8位船員,而船長會站在船頭,憑藉著對魚場、海流的經驗,抓準時機點燃火炬,像指揮家一般控制磺火吸引青鱗魚隨他舞動,並和其它船員通力合作將魚網拉起,於船艙卸下漁獲後隨即準備下一次行動,如今這項先人的智慧卻瀕臨失傳。蹦火船船長簡士凱已經擔任火長已經4年,過去將青鱗魚南下當飼料魚販售,作為主要收入來源,前幾年礙於魚群生態改變,漁獲量減少直接影響到船員生計,本就不多的蹦火船也礙於現實被迫退場。簡士凱表示,受到魚況改變的衝擊,2020年起漁獲量嚴重減少,導致收入銳減無法維持家計,最慘澹時船員每月的薪水僅有1500元,到近兩年漁獲量雖有回升,卻又遇到銷售市場的改變,不再將青鱗魚作為飼料魚使用,接踵而來的挑戰影響到漁船的續存。「想到爸爸,就覺得能再堅持一下。」簡士凱感慨地說,當初會擔起傳承重任,是因為看見父親持續在這行努力,當時心想或許之後魚況就會好轉,無奈回升效果有限,於是他這兩年將經營重心轉為觀光取向,並與文化局合作培養相關人才例如船員及導覽員,讓「蹦火」的文化能延續下去。金山特有魚法「蹦火仔」結合先人智慧和環境友善,曾是北海岸最輝煌景色之一。(圖/新北市漁業處提供)「原本有4艘,前年只剩1艘。」浪金山成員潘姝伃感慨說,「蹦火仔」這項磺火捕魚技法在2015年被列為新北市文化資產,也從過往經濟取項轉型成觀光產業,卻因為文化變遷、人口外流等因素,導致漁村漸漸沒落,魚群的減少及觀光客所帶來的收益,不足以支撐這些「討海人」維持生計,進一步影響漁法的續存。浪金山負責人蔡文培和其團隊則從各方面伴展開漁村振興計畫,不只吸收在地居民的想法,也與藝術家進行跨界合作,並接手漁村餐廳進行轉型,同時利用閒置空間經營青年旅社,透過吃、住作為敲門磚,讓外界知道金山的好,進而吸引更多的資源及人流進入。蔡文培認為,金山坐擁豐富地理環境和人文特色,但對外的文化輸出力道卻相對薄弱,希望多管齊下,保留舊有文化底蘊的同時,並加入創新元素,讓越來越多遊客能來到磺港,進一步感受這個恬靜漁村的魅力。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6/394676/sm-1c9e6ddcf9692425ac99cfa1d3a9ca1a.jpg)
中市18歲男家境清寒…工地打工墜落6樓身亡 派出所長「自掏腰包」義助喪葬費
台中市南屯區今(6)日上午傳出工安意外消息。6日上午11時許,18歲張男、25歲林男在當地一處建築工地進行外牆鷹架搭建工程時,疑因作業不慎從6樓外牆墜落,其中張男因頭部撞擊地面當場失去生命跡象,送醫後仍未救回,而林男則腿部受傷,經治療後無大礙。張男父親下午前往派出所做筆錄,南屯派出所所長邱量虔從張父處得知張男家庭清寒,喪葬費用恐成問題後,不僅自掏腰包協助支付喪葬費,還發起募捐10萬元救助金給家屬度過難關。據了解,台中市南屯區永春東五路與龍鎮二街口處建築工地,今天上午11時許發生工安意外,該建築工地正在搭建外牆鷹架,18歲張男、25歲林男在6樓外牆作業時,突然傳出撞擊巨響。當時在屋內的杜姓監工跑出來查看時,已發現張男躺臥地上、林男則坐在地上,,嚇得緊急通報警消人員。救護人員抵達現場後,緊急將張男送往醫院搶救後,但最終仍回天乏術。林男則是腳部挫傷,意識清楚,目前在林新醫院治療。《三立新聞網》報導指出,張男家境清寒,原本僅靠父親1人從事板模工維持家計。張男不忍父親工作辛苦,高中還沒唸完就出來打工,要替父親分擔壓力。張男每日到工地工作,負責鷹架搭設,每日約可領2000元薪資,不料今日作業操作時發生意外,從6樓外牆墜落死亡。意外發生時,張父正在另外一處工地做板模工,接到兒子噩耗後立刻趕往現場,後續又至派出所製作筆錄。當時他神情低落表示,妻子仍無法接受兒子離世消息。而在製作筆錄的過程中,南屯派出所所長邱量虔得知張男境況後,判斷死者家屬對於兒子的喪葬費有困難,便告知張父「不要擔心兒子後事」,並自掏腰包及與朋友發起募捐,除了負擔張男全額喪葬費外,再捐助10萬元救助金給張男家屬,幫助他們度過難關。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3/393513/sm-182765ee8b8701832ad5dd8f7abaa5a6.jpg)
世上苦人多2/父重病母狠心離家 16歲養子休學打工獨扛家庭重擔
臺北市詠安慈愛會籌集會員善款捐蹭給弱勢民眾,2年多照顧超過200個家庭,更目睹不少宛如八點檔的故事,創辦人向詠華說,他曾到新竹縣竹東鎮關懷鄭姓父子,父親因中風而臥病在床,母親則立刻離開家庭,靠著13歲的養子休學打工、扛起家計,孩子瘦削但堅強的肩膀讓人心疼鼻酸,所幸如今他在各界愛心下已回歸校園,詠安也持續關心孩子的狀況。 據了解,詠安於2021年底創立,秉持著「善款百分百」原則,將會員的愛心化做款項,直接用在有需要的人身上,每個個案致贈6000元急難救助金,2年多來已照顧超過200個家庭,受惠者包括獨居老人、重病兒童、失怙學子,更目睹「世上苦人何其多」的種種悲傷故事。 「有一個小弟,16歲就扛起整個家庭重擔,父子間的感情已超過血緣。」向詠強說,鄭小弟是養子,年幼時就被現在的父母領養,養父原是家庭經濟支柱,家境不算富裕,一家人的生活簡單但溫馨,養父卻突然中風倒下,本來美好的家庭也應聲破碎。 養母見養父重病,不願承擔照顧責任而拋夫棄子,而當年鄭小弟年僅16歲,他毅然決然的休學,到餐廳打工以維持家計,每日更親自照料養父三餐和生活起居,為他擦背洗澡、餵藥吃飯,堅強扛起家庭重擔,年輕而清秀的面容上寫滿著責任,鄭小弟一扛就是整整7年。 向詠強說,詠安前往關懷時,鄭小弟已經20歲,所幸養母最終仍不捨父子二人回歸家庭,鄭小弟也在各界幫忙下重返校園、拾起書本,進入夜間部半工半讀,如今養父進入機構接受照顧,肩上重擔終於能稍稍卸下,而這樣的故事卻並非個案。 向詠強提到,詠安還曾關心過18歲莊同學,他因罹患遺傳疾病裘馨氏肌肉失養症,身體日漸萎縮,但父親離世,母親回印尼母國後便失去聯繫,靠著同富密母的哥哥擔起照顧責任,但弟弟每月3萬8000元的安置費用壓的他喘不過氣,這才由竹東社會福利中心轉介詠安幫忙。18歲莊同學罹患遺傳疾病裘馨氏肌肉失養症,身體日漸萎縮,其哥哥被龐大的照顧費用幾乎壓垮,在詠安幫助下才能稍稍喘口氣。(圖/翻攝臺北詠安慈愛會臉書) 此外,19歲的劉同學同樣因父親生病,家計頓時陷入困境,劉同學立刻出外打工以減輕家庭負擔,懂事的令人心疼,面對這些需要持續關懷的個案,詠安除捐贈急難救助金外,也將其轉介給林口觀音寺等寺廟或慈善團體,希望能幫助他們度過難關。 而發生在孩子身上的悲劇也往往讓人更加心疼,向詠強說,桃園有位楊小弟因嚴重車禍而右腦切除,導致左半身癱瘓,其父母為了照顧孩子耗費所有心神,詠安除給予急難救助金5000元外,會員間又另外募款11萬元,加上友社補助8萬,共19萬元捐入楊小弟就讀國小的急難救助金專戶,以供後續生活補助和醫療費用。詠安慈愛會成立2年多以來,照顧超過200個家庭,希望能將溫暖的光照進各個角落。(圖/翻攝臺北詠安慈愛會臉書) 「現在的物欲變得很低,都覺得這筆錢省下可以幫助更多人。」向詠強說,受助個案的笑容是詠安持續的最大動力,也希望拋磚引玉,有越來越多人加入行善行列,一同幫助這些弱勢民眾,將溫暖照進各個角落。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1/392351/sm-a70badfff3d81704c8e3100189303589.jpg)
年初四「接神」最完整祭拜攻略 心願禱詞這樣講才有效
「正月一日為雞,二日為狗,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為人。正旦畫雞於門,七日貼人於帳。」大年初四是女媧創世的「羊日」。在這一天,人們不能殺羊,如果天氣好,則意味著這一年裡,羊會養得很好,養羊的人家會有個好收成。初四「羊日」是民間迎神的日子。所以常說的「三羊(陽)開泰」就是吉祥的象徵,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間的日子。名門命理楊登嵙教授解釋,大年初四是眾神重臨人間的日子,人稱「接神日」,有「送神早,接神晚。」的說法,也就是送神要一大清早,而接神在下午也不遲,「接神」又稱「接財神」。2025年2月1日(農曆正月初四)「迎財神」拜拜時間、流程◎時間中午12點過後,或是遲至傍晚5點前也沒有關係。◎地點廚房或自家神龕。◎供品清茶3杯、鮮花、水果、甜品、盥洗用具。灶神喜歡吃甜,因此可以多準備年糕、發糕、桂圓、糖果、米果、麻粩、寸棗、生仁糖、冬瓜糖等等,茶水部分則可使用甜茶。◎金紙 壽金、刈金、土地公金、五路財神金,其中「甲馬金」尤為重要,可以讓神祗作為交通工具。◎禱詞點燃三炷香,跟一般拜拜祈願一樣,都要報上名字和住址,讓灶神知道你是誰、住在哪。接著再講出自己的願望,祈願內容要明確的敘述,不能太空洞,不管是想要加薪、業績都要講出到哪種程度,至少實際說出方向,不能只講空洞的「發大財」,不然可能會無效。◎流程擺放供桌後,默念祝禱詞,15分鐘後擲筊請示,獲得許可則開始燒化金紙。接神後吃「折羅」所謂的「折羅」,就是把過年剩下的飯菜做成大雜燴,可以依據菜色,用油炸、燉煮、烹煮等方式製作,因此每家的菜色都會有獨特風味,裡面會有濃濃的「家的味道」,而「吃折羅」也代表著勤儉持家。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0/392350/sm-2b8f36ba0e0d850ccdd17f944de17302.jpg)
大年初四「接財氣」 觸犯禁忌整年財運都離你遠去
俗語說:「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睏甲飽,初四接神」,名門命理楊登嵙教授解釋,大年初四是眾神重臨人間的日子,人稱「接神日」,家家戶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接神、接財氣」,有「送神早,接神晚」的說法,也就是送神要一大清早,而接神在下午也不遲,接神一般在中午12點過後,或是遲至傍晚5點前也沒有關係,有些傳統習俗與禁忌需要遵守,若不小心觸犯禁忌,一整年的財運恐怕離你遠去。2025年2月1日(農曆正月初四)每逢農曆大年初四,以下是大年初四「接神」要遵守的禁忌:一、不出遠門初四灶王爺會查戶口,盡量不出遠門,民眾要待在家以鞭炮迎接。二、不用針線由於從初一到初四,商家都會歇業,傳統習俗建議這段期間最好不要使用針線,婦女這段時間也最好不要用針線。用針線補衣物象徵補破洞,一年都會一直補,而針有煞氣,年節應避免使用。三、廚房「裸體」灶神為廚房之神,因此不可以在廚房「裸體」或換衣服。四、不要小氣接神當天不要太小氣!要將家裡好吃的東西分給親朋好友、鄰居,如果過度小氣,財神則會遠離,財走了,人緣也變差。五、廚房不可吵架不可在廚房罵小孩或爭吵,以免灶神生氣,引發官訟是非。六、廚房不可行房 在廚房行房會影響夫妻或情侶感情,甚至造成婚外情。七、爐灶要整潔爐灶不要堆東西,有剩菜剩飯要整理乾淨。「吃折羅」就是把過年剩下的飯菜做成大雜燴,可以依據菜色,用油炸、燉煮、烹煮等方式製作,因此每家的菜色都會有獨特風味,裡面會有濃濃的「家的味道」,而「吃折羅」也代表著勤儉持家。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7/391347/sm-89d671ec2bf8bb2078f89e4a64aebe5a.jpg)
女子傳訊「拐我去飯店」!林立曖昧回:妳會腿軟 遭討250萬封口費
中職樂天桃猿隊長林立,去年參與12強賽,是奪冠功臣之一。近日已婚的林立卻被爆料,在12強賽事期間,與友人聊天超越尺度,被對方男友發現,要求250萬封口費,談判破局後,林立對男方提告恐嚇。據《鏡週刊》報導,林立與女子是大學同學,當初林立追求不成,兩人成為朋友,即使林立結婚後依舊保持聯絡。據對話內容顯示,兩人從台北大巨蛋預賽聊到東京巨蛋的金牌之戰,甚至女方還比林立更積極主動,女方11月時詢問林立明日對戰組合,接著又說:「你會軟腳」、「怕你比不好」等。兩人對話有來有往充滿曖昧,當時人在日本的林立說:「妳是有要來喔?」女方卻回:「拐我去飯店」,林立竟回:「哈哈妳在那邊,會腿軟的。」聊了數日類似的內容後,林立不忘提醒女方「訊息要刪捏哈」,不過女方忘記刪除,被男友發現後找上林立算帳,討要250萬封口費。林立與友人傳訊曖昧,被對方男友抓包討要250萬封口費。(圖/林立IG)對此,林立經紀人回應,何先生於12強賽事期間即不斷傳訊林立,以其前妻和林立的對話截圖威脅爆料媒體,兩人見面約談後,何先生要求林立拿出250萬解決此事。針對何先生先生的恐嚇及勒索行為,林立已於去年12月9日報警,此案已進入法律程序。事實上,林立和妻子相戀到結婚長達10年,婚後育有2個愛子,而林立與友人越矩的談話內容老婆也知情,林立老婆不斷地向何男道歉,「我不是為他求情,我不希望我的小孩在輿論之下長大,我也跟你說聲對不起,讓你感受不好。」盡力維持家庭和諧以及維護丈夫形象。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5/390145/sm-19cde8e2fedb584893000a2c2d6a4a7e.jpg)
影爆點/是枝裕和翻拍向田邦子經典,Netflix《宛如阿修羅》神仙卡司再創2025開春神作
日本大導演是枝裕和拍攝日本才女小說家、劇作家向田邦子劇本的《宛如阿修羅》在Netflix上架了,故事背景是1979年的東京,關於四個姐妹時而爭吵、拳腳相向,時而互相擁抱療癒,一起圍爐開心大笑的故事。從片頭開始,就充滿了巧思及幽默感。四個姐妹,分別拿著代表自己的物件,一臉憤怒地往前方砸去。宮澤理惠飾演的花道家大姐綱子砸的是花,尾野真千子飾演的家庭主婦二姐卷子,用的是鮮紅色的毛線球,圖書館員三姐瀧子由蒼井優飾演,她砸的是口紅,廣瀨鈴演的咖啡店員小妹咲子,則是奮力用拳擊手套朝前方猛打一拳。四個物件都是亮眼的鮮紅色,然後直到片尾,觀眾才會看到她們發火的對象是誰。發現年邁的爸爸早有外遇家庭,還有個年僅小學的兒子,故事就從這裡開始。《宛如阿修羅》是昭和年間的故事,當時的日本影劇主流停留在強調女性溫婉持家,對丈夫及婚姻生活百般容忍的樣貌,但向田邦子的作品不同,她在看似普通家庭劇的框架之下,放進了所有狗血的條件,讓角色們自然地呈現出女性們本來就該有的真實樣貌,貪戀、憤怒、欲望,以及忌妒,如同看著角色的每個人,難免在人生中重複相同的錯誤,在看似平靜無波的生活地獄中浮沈,同時若無其事地度過每一天。宮澤理惠在《宛如阿修羅》飾演的大姐綱子與兼職插花的餐廳老闆不倫。(圖/Netflix提供)這是向田邦子轉換角度,開始以「女性」作為書寫主軸的家庭劇。劇名的「阿修羅」指的便是這些女人們,她們看似和樂融融,個個其實偶爾八卦,互相怨懟也充滿執念,在名為家庭的暗潮洶湧之中,用愛與謊言編織著每一天的生活。儘管看起來再強悍,她們也都有各自擁抱的黑暗秘密與脆弱瞬間。《宛如阿修羅》曾經被拍成電視劇,三次改編舞台劇,以及大導森田芳光曾改編為電影版作品。原本就是向田邦子粉絲的是枝裕和,要如何詮釋這個珠玉在前,關注度極高的重要作品也讓人好奇。而是枝以2025年版的《宛如阿修羅》再次向日本證明了這件事:他就是現今日本拍攝家庭及女性群像的第一人。《宛如阿修羅》國村隼被女兒們發現早有外遇,還有個年僅小學的兒子。(圖/Netflix提供)幽默,甚至是口味相當辛辣的幽默,是向田邦子作品裡很重要的元素,是枝以他向來的溫柔接住了這樣的辣度,並且加入自己的詮釋,讓是枝版本的《宛如阿修羅》成了帶有黑色喜劇色彩的微辣家庭劇。裂開的鏡餅般的母親後腳跟、玩具警車砸破紙門留下的洞、連續收到兩次一樣的伴手禮魚乾、門口吃個精光的拉麵碗、以及腳底板用簽字筆畫的笑臉,各種象徵性的物件,加上畫風一轉的台詞,幽默感總是在無法預料的小處出現,讓人無法專心沈浸於太長的悲傷或憤怒中,高明的安排,令人時時都想起立鼓掌。《宛如阿修羅》尾野真千子飾演二姐卷子,是平凡的家庭主婦。(圖/Netflix提供)《宛如阿修羅》邀來日本奧斯卡等級的華麗主演群,一字排開的四個姐妹相愛相殺之外,還有飾演父親的國村隼、飾演母親的松阪慶子、二姐夫的本木雅弘(他也是是枝裕和愛將樹木希林的女婿)、三姐夫的松田龍平等人,全員不分年齡演技炸裂,身為觀眾真心幸福。還有是枝裕和最擅長拍攝,同時也是向田邦子最愛寫的各種飲食橋段。演員們在《宛如阿修羅》裡吃遍了由小到大的日本美食,鏡餅、醃泡菜、家族聚餐的壽司、姐妹嚼舌根啃米果、咖啡店談判的蛋糕、家裡煮的壽喜燒、關東煮、馬鈴薯燉肉等等,所有的劇情、八卦和微妙情緒都環繞著食物展開,但魔鬼藏在細節裡,不錯過主角們大快朵頤的美食之外,閱讀餐桌上不尋常的空氣,也是重點中的重點。蒼井優在《宛如阿修羅》飾演圖書館員三姐瀧子。(圖/Netflix提供)看著角色們詮釋向田邦子各種中毒性的台詞,是《宛如阿修羅》最過癮的部分。宮澤理惠飾演的大姐綱子與兼職插花的餐廳老闆不倫,知情的餐廳老闆娘在一開始進場,評價她插的花時,就直接綿裏藏針地說出了:「今天的話特別美,好像一個衣衫不整的女人,披著和服。」而姐妹們時而和樂,時有意見衝突,各有各的樣子,卻各自帶著母親的影子長大了。廣瀨鈴在《宛如阿修羅》飾演咖啡店員小妹咲子,也是家中最小的女兒。(圖/Netflix提供)向田邦子的故事裡,對待女性和任何角色的視線,都是幽默而溫柔的,無論她們遭遇了何等淒慘的打擊、被家人和生活背叛、遇見丈夫的小三,面對生與死,始終都能保持微笑,用幽默感面對生命的種種考驗。畢竟世界上沒有真正的反派,再可惡的人換個角度看,都有可愛和脆弱之處,這才是真實人生的樣貌。而無論在哪個時代,女人們都會有十足接近阿修羅的時刻,而也無論在哪個時代,家庭關係總是一樣的,我們都在其中帶著自己的稜角成長,跟家人彼此摩擦、糾結、衝突,帶著複雜的情感,逐漸長成了現在的樣子。《宛如阿修羅》的父親勸架時說的對,不管發生了什麼事,「十年後,妳們會笑著聊它的。」《宛如阿修羅》Netflix播映中。自介:資深媒體工作者,曾任國際中文版封面及電影線採訪編輯。成長於港片最輝煌的80年代,相信在黑黑的電影院裡痛哭一場的神奇療癒力,沒有一場好電影不能解決的事,如果有,那就看兩場。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1/389861/sm-45d66de11f0d4a62336c5a406fbddc19.jpg)
青少年淋病暴增7倍 家長喊話衛福部「擬防治計畫」
據衛福部疾管署統計,2023年13至18歲青少年的淋病與梅毒病例均創下近6年新高,且根據內政部戶政司統計,2023年台灣10至19歲青少年總人口數相比12年前大幅減少46.26%,但同期間淋病感染人數卻驟增6至7倍,每10萬人中有50.34人感染。國教行動聯盟理事長王瀚陽說,國內青少年淋病病例激增的情形,近日引發家長熱烈討論,凸顯出台灣性病防治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包括偏鄉與都市間的防治落差及性健康教育普及不足。性病的危險性不容小覷。根據衛福部淋病防治工作手冊,男性感染後可能導致精囊、前列腺發炎及不孕症;女性則可能出現子宮內膜炎、輸卵管炎等症狀,甚至造成子宮外孕或不孕症。此外,未及時治療的淋病感染可能引發菌血症、淋病性關節炎,甚至造成終身損害。針對性病激增的現象,郭綜合醫院外科部長暨泌尿科主任吳建穎醫師由於長期在第一線因此指出,性病問題的根本解決需衛福部帶頭實施全面的預防與治療策略。他建議,應加強青少年對性病的認識,包括症狀、預防方式及潛在後遺症,並提供隱私友好的篩檢與治療管道。此外,並進一步指出南部已有醫師和心理師組成的團體,由醫生解說疾病的認識,心理師解說情感面的問題,來達到相輔相成的效果。建議衛福部應設立心理與健康教育資源,促進情感教育與疾病預防的雙向發展。台灣性教育學會也提出,政府在青少年性健康促進方面的資源投入仍需大幅提升。保險套僅是最後一道防線,預防的關鍵在於讓青少年了解延遲性行為的重要性,這是對自身健康負責的最佳選擇。國教盟呼籲衛福部2點。第一,應立即擬定青少年性病防治計畫,主動應對感染風險上升的危機。適切考量建立醫師與心理師組成的專業團隊,設計適合青少年的全面性健康課程。第二,提升性病篩檢與治療的資源投入,確保青少年能方便且隱私地獲得必要服務。推動性病防治宣導多樣化,利用網路、短影音等媒體形式,吸引青少年主動參與。顧家醫療總院長顧芳瑜提到以目前診所曾收治的性病案例中,就有年僅16歲的青少年同時感染菜花、梅毒與淋病的病例,由媽媽陪同來檢查,經了解就是因為暑假期間和朋友們對性好奇,而有了不安全性行為導致。顧芳瑜建議及早接種HPV疫苗不僅能夠減少HPV(人類乳突病毒)感染機率,HPV疫苗的最適接種年齡為9至45歲,鼓勵父母親除了支持家中孩子施打,若自己也未曾接種過,不妨考慮和孩子一起施打。值得提醒的是,接種第一劑時年齡在9-14歲只要施打2劑即可,若已年滿15歲以上則應施打3劑。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6/389746/sm-e713e84415fc5e7dcb5a6e57cb3f6839.jpg)
10歲女童寒冬「穿超薄」控遭國中生性騷 女警見她沒外套超心疼贈保暖衣物
台中市10歲李姓女童近日遭國中生性騷擾,12日在母親陪同下到婦幼隊報案,但她衣裳單薄,在寒冬中連外套都沒有,婦幼隊員警張雅雁連忙為她披上羽絨服,詢問下才知道女童家境清貧、無衣禦寒,心疼之下立刻整理出女兒的舊衣服送上,女童興奮不已,連喊「有新衣服穿了!」李母也感動落淚,對張員善舉連連致謝。據了解,女童出身單親家庭,李母每天努力工作只能勉強維持家計,而女童日前又遭國中生性騷擾,由家防中心轉報至婦幼隊報案,孩子則於12日晚間,在母親陪同下前往警局。而當日天氣寒冷,女童卻衣著單薄,連禦寒的外套都沒穿,張員見狀心疼不已,立刻拿出羽絨外套給孩子披上,並送上熱茶讓母女倆驅寒,詢問下才得知孩子家境清寒、經濟拮据,因而缺乏保暖衣物,2人騎車出門時,常常手都快凍僵了,讓張員心疼不已。看著女童,張員想到自己的女兒比她稍長幾歲,回家後立刻將女兒穿不下的衣物整理出來,並將保暖衣物送與女童,孩子看著漂亮又保暖的衣服欣喜不已,直呼「我有新衣服穿了!」李母則淚流滿面,頻頻向張員致謝。婦幼隊表示,張員提供的保暖衣物,不僅為李小妹驅散了冬夜的寒風,更像一束光芒,點亮、溫暖了她的心。警察不僅是維護治安的守護者,更是社會溫情的傳遞者,期許各位同仁不僅展現工作專業,還能成為溫馨社會的一絲微光,讓執法的背後更伴隨一份溫暖。《CTWANT》提醒您:若自身或旁人遭受身體精神虐待、性騷擾、性侵害,請打110報案再打113找社工。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7/385967/sm-61a51db49e14dea2aa89f99dc17fdff5.png)
《親子天下》從紙本雜誌畢業 創辦人何琦瑜:轉型數位內容
親子相關期刊「親子天下」雜誌,無預警宣布將於本月底從紙本雜誌「畢業」,創辦人何琦瑜稍早在其臉書以及發給訂戶的信件中宣布,雜誌將於2024年12月出版最後一期,並於2025年推出全新數位訂閱服務「親子天下 Premium」。何琦瑜於11月底在其臉書和發給訂戶的信件中表示,隨著年輕世代閱讀習慣的數位化與影音化,《親子天下》團隊過去10年一直在探索如何於數位時代實現媒體應有的社會責任,「紙本雜誌的退場,並不意味著議題和影響力的終結,而是下一個十年的新起點」。何琦瑜表示,該服務將針對現代年輕父母的需求,提供分眾化、客製化的內容,並結合會員專屬活動,持續陪伴父母與孩子的成長旅程。她強調,《親子天下》將繼續以原初使命為核心,透過數位媒體協助家長追求幸福生活,並為育兒旅程提供全方位支持。何琦瑜表示,希望透過數位村落和育兒俱樂部的形式,持續支持家長在育兒之路上更加幸福與輕鬆,儘管轉型數位化,《親子天下》每年9月仍會推出紙本專刊「年度趨勢報告」,以延續過往在教育與親職領域的深耕影響力。據了解,「親子天下 Premium」包括每週由編輯團隊精選的重要親職資訊,以及透過數位專輯、多元媒介呈現深度報導和教育倡議內容。此外,該平台還計畫推出AI育兒助手、學校選擇資料庫,以及針對不同育兒階段的解決方案,協助家長在育兒路上更加從容。近年來,包括《巧連智》、《科學人》等知名期刊陸續轉型數位或面臨休刊壓力,而擁有34年歷史的《講義雜誌》在2021年底也結束了紙本發行,《親子天下》此番轉型,象徵 3C產品普及,紙本出版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2/383862/sm-0553b954e0da6302a93aa53842b65f8e.jpg)
長年好賭回家只為偷錢 兒不想養生病老父…法院准了
桃園一名男子(阿豪)近日收到爸爸阿國(皆化名)住院的消息。但男子控訴,爸爸長年賭博,也經常不回家,從他出生以來也沒給過生活費,都靠媽媽賺錢養家,爸爸還會偷家中財物,所以他要申請免除扶養義務。判決書指出,阿豪表示,近日他接獲社會局通知,表示爸爸因病住院,需人協助處理,但爸爸過去長年沈迷簽賭,經常徹夜不歸,從他出生後不曾支付生活費,都靠媽媽外出工作維持家計,爸爸不時竊取家中財物,多次與媽媽發生暴力衝突,後來爸媽離婚,爸爸更是以探視子女為由,到家中偷財物,再婚後也沒給扶養費。阿豪說,2005年,爸爸音訊全無、不知去向,長期對家庭生活不聞不問,所以他無正當理由盡扶養義務,聲請免除。阿國辯稱,不同意兒子免除扶養義務之請求。法院調查後發現,阿國因病健康不佳,無任何所得收入,2020、2021、2022年年度之所得給付總額均為0元,名下也無其他財產,確實無謀生能力。阿國前妻說,前夫在小孩3歲時,就沒有照顧,之前她賣檳榔賺錢,前夫好高騖遠,做生意失敗,去工廠半年就不做了,後來遊手好閒去賭博,靠她工作及娘家的親人接濟,後來就離婚,他都沒關心小孩或照顧,都是靠她養大小孩。法官認為,阿國是爸爸,在阿豪成年前依法負有扶養義務,然阿國自小孩年幼時起,未盡扶養義務,均賴妻子獨力扶養照顧阿豪,可認阿國過往無論於主觀及客觀上,均有疏於照顧、扶養阿豪的情事,且情節重大,請求免除其對阿國的扶養義務,洵屬有據,應予准許。◎尊重身體自主權,請撥打113、110。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7/383077/sm-83200518881df346c029e376c694a871.jpg)
台北男偷吃女同事「還養私生子」 正宮1理由只提告老公
台北一名洪姓男子和翁姓女子婚後育有一子,然而洪男卻和同事曖昧,甚至多次出軌對方,翁姓女子發現後憤而提告,要求洪男賠償精神損害。判決書指出,翁女指控丈夫與第三者有曖昧關係並導致對方懷孕,嚴重破壞婚姻關係。翁女表示,她與洪男於2019年結婚並育有一子。婚後丈夫因工作認識了一名女同事,兩人互動頻繁,且自2022年10月起展開曖昧關係,甚至互稱「寶寶」並多次發生性行為,導致女同事懷孕。丈夫與女同事還計劃共同撫養孩子,此事使得自己身心受創,並認為丈夫嚴重違反夫妻互信,破壞婚姻生活的圓滿與幸福,遂向法院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翁女最初向法院提出訴求,要求丈夫及女同事共同賠償50萬元,然而翁女後來與女同事達成調解,女同事支付了25萬元賠償金。法院認定,這筆金額相當於女同事應分擔的責任,已完成清償。翁女遂將訴求變更為,要求丈夫支付剩餘的25萬元,而洪男在法院通知下,未出席言詞辯論,也未提交任何書狀進行抗辯。法院依法視同洪男對翁女的指控事實承認。法院認為,洪男與女同事的親密行為已超出一般正常社交範圍,且對妻子造成嚴重的精神傷害,構成對婚姻權益的重大侵害。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夫妻雙方因婚姻契約互負忠誠義務,丈夫的行為已違反該義務,應對妻子承擔損害賠償責任。此外,法院考量夫妻婚後育有一名患有特殊疾病的孩子,妻子需要丈夫協力扶持家庭,但丈夫的外遇行為更加深了對妻子的傷害。結合雙方的經濟狀況及其他情節,法院認為,翁女請求的25萬元賠償金屬合理範圍,該案可上訴。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5/381975/sm-ef24b91c70bdc6dbba5d2b8bdc5701b6.jpg)
放養的孩子1/「無視7成民意反對」父母懲戒權被刪 家長怒斥「未成年犯法,請罰政院!」
行政院11月28日通過《民法》第1085條修正案刪除家長懲戒權,無視去年民調7成家長的反對,引來全國30個家長團體怒批政府侵權,專家告訴CTWANT記者,政府濫用《兒童權利公約》作為修法藉口,除去家長懲戒權又無配套措施,形同「放養」孩子,許多家長Po文痛斥「學校老師不敢教、家裡父母不能教,以後未成年人犯法,請處罰行政院!」現行《民法》第1085條規範,父母得於必要範圍內懲戒其子女,行政院在11月28日通過法務部擬具的《民法》第1085條修正草案,將現行條文中的「懲戒」二字刪除,修正為父母保護及教養未成年子女,應考量子女年齡及發展程度,尊重子女人格,不得對子女為身心暴力行為。此次修法引發家長反彈,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簡稱「全家盟」)在12月4日聯合來自全台17縣市的30個家長團體,共同召開記者會表達反對修法。國教行動聯盟(簡稱國教盟)理事長王瀚陽表示,此次修法濫用《兒童權利公約》作為修法藉口,根本是矯枉過正、因噎廢食的粗暴修法。國教盟曾在2023年3月進行問卷調查(有效問卷3470份),結果顯示,高達70.4%的家長反對修法,89.5%的家長並認為政府應加強家庭教育資源投入。「這些數據顯示家長也支持正向教養,但認為目前修法缺乏支持與配套措施。」王瀚陽說。全家盟理事長蕭東原認為,「懲戒不是暴力!現行民法第1085條所保障的懲戒權,是家長在合理範圍內履行教育責任的重要基石,修法不應偏廢家庭教育的完整性,建議增列『不得訴諸身體或心理暴力』,而非全面刪除。」中華兒童暨家庭守護者協會執行長周明湧說,雖然兒虐通報案件持續增加,但只有刪除懲戒權,並不會有所幫助。《兒童權利公約》希望簽約國禁止體罰,但是也要求簽約國要有各種配套措施來幫助父母,更重要的是國家政策應該建立在對於自己國情有足夠了解的基礎上。「但這次修法並未見台灣家長管教的統計數據做支持,只拿虐童的家長作為參照,實在是以偏概全!」多數家長支持正向教養,但認為政府並未增加相關的家庭資源,也缺乏親職教育。(圖/報系資料照)對這次修法,法務部指出是參考《兒童權利公約》第19條規定及相關一般性意見,符合日本及南韓近年來的相關修正,接軌國際潮流。周明湧抨擊只學半套,他以日本舉例,「日本於1994年簽署《兒童權利公約》,便在中央成立『兒童家庭廳』、在地方依據人口數設立『兒童相談所』,給足兒少安置機構經費,官方、民間一起協力合作。」周明湧說,少子化讓日本民間機構安置的孩子減少,多出來的專業人力便與官方的兒童相談所合作,進行在地的家庭支持,類似家務指導員、親職喘息服務、育兒指導員、安親等,充分支持弱勢家庭的實際執行面,投入實際人力支持。反觀台灣,2013年兒童局併入衛福部「社會及家庭署」之下的一個組織,層級調降後使得兒少權益邊緣化,兒少事務多頭馬車分散在教育部、衛福部等單位,缺乏統一調度與管理,更別說兒少預算少得可憐。王瀚陽指出,教育部對家庭教育支持長期不足,家庭教育每年僅3億元預算,占總預算不到0.1%。「政府倡導正向管教,但未提供實質支持,如果未來進一步削弱家長的管教權,將使家庭親職教育陷入更大的困境。」周明湧認為應設立一個中央統籌機構,例如兒童家庭署;其次是要增加兒少預算。「政府如果真把少子化當作國安危機,應該要增加政府實質支持家庭和兒童的預算,依據兒童所在地的人口與家庭數,編列能夠進入家庭的服務的人事費與方案費用。」周明湧說,如果資源不走入家庭,永遠都只是有錢有閒的家庭能夠前往辦理講座、親子育兒課程的家庭教育中心,對於減少兒虐的幫助是薄弱的。「不去解決問題,反而削弱家長的管教權,我想未來少子化將更嚴重,因為養一個孩子的成本與代價都太高了!」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0/379410/sm-e3881ac7e18f662a6ec2a016e384e0b0.jpg)
家長注意!政院修民法刪「父母懲戒權」 教養禁身心暴力行為
家長注意!行政院會28日通過法務部所提《民法》第1085條修正草案,刪除現行條文中「父母得於必要範圍內懲戒其子女」,以免「懲戒」遭誤用,並增訂「不得對子女為身心暴力行為」。政務委員林明昕強調,修正草案是跟進司法審判實務,現行審判早有具體紅線,就是不得傷害子女身心健康,因此待修法完成,也不致對法院判決與親職教育有翻天覆地的改變。法務部表示,《民法》第1085條所定「父母得於必要範圍內懲戒其子女」,「懲戒」二字在實務上常遭誤用,或作為對未成年子女施以身心暴力行為時的藉口,為符合《兒童權利公約》第19條規定,因此提出修正草案,改為「父母保護及教養未成年子女,應考量子女之年齡及發展程度,尊重子女之人格,不得對子女為身心暴力行為」,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的保護教養,應尊重其人格發展,禁止暴力行為。林明昕說,修法過程已參考司法審判案件,發現法院對家長於必要範圍內懲戒子女,早有具體紅線,不得傷害子女的身心健康,此次修法方向與法院判決趨向一致。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修正草案送請立法院審議後,由法務部會同教育部、衛福部積極與立法院朝野溝通,盡速完成修法。法務部法律事務司長劉英秀透露,衛福部將配合修正《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49條規定中有關身心虐待的定義,並推出支持家庭發揮照顧教養功能的措施,教育部則負責普及與深化家庭教育及親職教育。衛福部保護司副司長郭彩榕強調,父母親不是不能管教小孩,而是希望能採取正向方式,衛福部將與教育部攜手,持續布建親職教育資源。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學務校安組專委薛承祐提到,目前各縣市已設立家庭教育中心,若有親職教養疑難雜症都可以尋求協助。民間團體對修正草案皆表贊同,兒盟政策發展處副處長李宏文說,日本及韓國早已明定家長不可以體罰或虐待,我國進度相對落後,據2023年調查,有89.3%民眾認同「打罵小孩不是有效管教方式」、73%民眾認同「不管任何理由,都不應打小孩」,較過去顯著成長,政府不應只是修法,更應提供家長正向教養資源及親職教育課程。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8/379158/sm-a6af367ea7750c91c5bbc8744e6165af.jpg)
果斷離婚因老公不願到捷運站接下班 她不屑:好險脫離了!
有名女網友分享,年初老公的公司解散,為了維持家中開支,她在短時間找到工作,想多賺一點所以選擇上中班,想到以前當對方加班,她總會到捷運口等對方回家,但當她下班出捷運已經半夜時,要求對方到捷運站接下班,老公卻不斷推拖,且工作不找、家事不做,還要她每天把飯菜準備好,只因為「這都是老婆應該要做的」,種種事蹟讓她徹底看清對方,果斷選擇離婚,直呼「這種男人,呵!好險我脫離了!」原PO於近日在爆料公社發文指出,年初前夫的公司解散,為了維持家中開支,她在短時間內找到工作,想多賺一點就選擇上中班,下班出捷運已經半夜,雖然住的很近,但一個女生走在巷弄裡還是難免害怕,她多次要求對方到捷運站接下班,前夫卻多次回絕,要睡覺、跟朋友約好上線、很累等,各種理由層出不窮,且工作不找,家事不做,還要她每天把飯菜準備好,只因為「這都是老婆應該要做的」。原PO感嘆,以前當全職主婦,家事三餐她做可以,但現在當職業婦女卻還是要全包,且以前對方加班,她總會到捷運口等他回家,不僅沒有得到一句誇讚,只有「這本來就是妳應該做的」,現在角色對換,換她要求,「卻變成我在為難他?」最後,她選擇了離婚,「還好我們沒有孩子,能果斷離婚」,豈料對方依然認為她在鬧、在耍脾氣,不僅沒一句挽留,戲謔的簽完名就繼續打電動,一直到約對方到戶政事務所,前夫還認為她會後悔,離婚快1個月了,還到處說等她氣消就會回去,從頭到尾沒一句道歉「這種男人,呵!好險我脫離了!」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0/378660/sm-de01a3c747482b8697e98c40212887be.jpg)
人妻遭長期家暴…「連續挨打2小時」崩潰弒夫 法院輕判5年徒刑
大陸1名趙姓女子長期遭劉姓丈夫家暴,不僅常年渾身帶傷,甚至多次臥床不起。劉男除了以趙女家人生命為威脅,不許女方提出離婚,甚至謾罵、毆打自己的父母及子女,讓趙女忍無可忍,最終遭妻子殺害。大陸最高法院考量,被告長期遭受家庭暴力,身心嚴重受損,不堪忍受憤而傷害施暴者,最終輕判5年徒刑。相關判決指出,被告人趙女與被害人劉男(歿年39歲)結婚10餘年,婚後育有2名子女,均未成年。近年來,劉男經常酒後無故對趙女進行謾罵、毆打,致女方常年渾身帶傷,並多次臥床不起;劉男還以趙女家人生命相威脅,不許對方提出離婚,亦時常謾罵、毆打自己的父母、子女。去年3月20日深夜,劉男酒後又無端用拳腳毆打趙女,並拽住妻子頭髮將其頭部撞在炕沿、櫃角、暖氣等處,致其面部腫脹、耳部流血。持續毆打近2個小時後,劉男上床睡覺,並要求趙女為其按摩腿腳;女方回想起自己常年遭受劉男家暴,丈夫還毆打老人、子女,遂產生殺人想法。次日零時許,趙女趁劉男熟睡,持家中1把尖刀捅刺對方胸部,隨後跑到姨婆家中躲藏。凌晨2時許,趙女返家發現劉男已死亡,主動撥打110報警電話投案,到案後如實供述犯罪。經鑑定,劉男因急性失血性休克死亡,趙女面部外傷評定為輕傷二級。死者父母、子女均對趙女表示諒解。法院認為,被告剝奪他人生命,其行為已構成故意殺人罪,考量被害人在婚姻生活中長期對女方實施家暴,案發當晚又無故毆打被告長達近2小時,作為長期施暴人在案件起因上具有明顯過錯。法官審酌,趙女因不堪忍受長期家暴,在激憤、恐懼狀態下,採取極端手段將劉男殺害,且僅捅刺1刀,犯罪情節並非特別惡劣,結合趙女作案後主動投案,如實供述全部犯罪事實,系自首,並認罪認罰,取得被害人親屬的諒解等情節,依法從輕處罰,最終依故意殺人罪判處有期徒刑5年。◎尊重身體自主權,請撥打113、110。◎若自身或旁人遭受身體精神虐待、性騷擾、性侵害,請打110報案再打113找社工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5/375555/sm-563c0bf3db037985f03598c24baf173c.jpg)
5個女兒大了!爸媽老來還想要兒子「打算領養」 她傻眼:是要向誰交代?
在過去宗族社會的傳統觀念中,講究家族要有個男孩「繼承香火」,若是主家生不出男孩,還要從宗族中過繼他人的男孩為養子,或是為女兒招收贅婿,以此保持家族血脈的延續。然而到了現在,社會型態雖已改變,重男輕女的觀念依然在部分家庭中流傳。一名網友就抱怨,父母為了生個兒子,一連生了5個女兒。如今她做為么女都20多歲了,父母竟然還不死心,想要去領養一個男孩回來,不然「無法跟祖宗交代」。讓她們姊妹都難以理解,家裡又不是什麼富可敵國的家族,也不是什麼稀奇古怪的姓氏,父母親的執念到底從何而來?一名網友在Dcard分享,自己出生在一個有5個女兒的家庭,她是么女,但如今也已經20多歲。她從小就被父母當作男孩養,一直到上大學之前,既不允許她留長髮,也不准她穿裙子、化妝。高中時偷買了假髮,請姊姊們幫她化妝,竟然還被父母罵「小小年紀不學好只想勾引男人」,讓她深感受傷,「我知道他們不想接受我是女孩子」。這名原PO表示,幾天前,爸媽找來她們姊妹,表示兩人決定要去領養一個男孩,理由是「因為我們都長大了,他們覺得孤單」,但真正的原因是什麼,姊妹們全都心知肚明。在討論中,5姊妹都表示不同意,認為爸媽年紀大了,難有精力從頭照顧一個小男孩,難道最後要讓她們5個人來當「扶弟魔」?面對姊姊質問「為什麼一定要收養男孩」,母親吐露,「生了5個都生不出來男生,要怎麼交代?」父親還火上添油表示,以前的時代都是抱養來抱養去,還埋怨「如果我跟你媽能早點想通,也不用生那麼多個了」這名原PO表示難以理解父母的心情,覺得自己家裡又不是富可敵國需要人繼承家產,姓氏也是普通到在馬路上喊一聲會有好幾個人回頭的菜市場姓氏,「有必要為了所謂的和祖宗交代,領養一個和自己沒有血緣關係的男孩?」對此,網友們紛紛留言表示:「坐等『財產都給弟弟』文」、「早點想通就不用生這麼多個這句真的是⋯⋯」、「爸爸有病,媽媽被當容器,硬是生了五胎就為了給什麼奇葩交代」。還有網友表示:「我有認識一個男的家中老么,上面9個姊姊,結果敗光家產,生活過的不好」、「話說我朋友媽媽生了12個孩子,最後終於生到男生,倒楣的是上面幾個姐姐,賺的錢要全拿回家養弟妹」、「唉,就跟我的親生父母一樣,他們也是想生男生,但到我的時候已經是第5個女生了,所以他們就決定在我出生時就把我送養」。面對原PO父母的執念,網友們則建議她們姊妹事先劃清界線,「你們姐妹要明確的跟父母說不會幫他們照顧小孩,讓他們知難而退」、「我覺得跟爸媽講清楚不會幫忙養,其他就隨便他們了吧」、「跟父母談清楚吧,以免以後要照顧父母還要多拖一個小孩,那才是『早知道也不想被你們生』」、「給他領養啊!以後叫弟弟養兩老就好了,5個人領特留份,不拿白不拿」。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7/374057/sm-8001a4eea537f975bd96b462ea09c1b3.jpg)
家寧首發聲!坦言曾找不到拍片靈感 解釋「頻道名稱真相」
YouTuber眾量級成員家寧日前因為陷入心靈課程的風波,引起外界對此事的高度關注。對此,家寧日前在自己的頻道發布影片,坦言自己2、3年前曾找不到拍片靈感,相當恐慌,同時也在影片內,解釋了頻道名稱的由來。家寧4日在自己的YouTube發布了一則影片,影片一開頭,她講述了自己進入自媒體的坎坷路程。表示當初「眾量級CROWD」成立的前3年,都沒有做出任何成績「甚至連Andy都被她媽媽叫回去種田」不過後來2人決定再堅持一下,所幸最終成功爆紅。不過,家寧坦言,其實在2、3年前,她有天突然發現自己沒有拍片靈感「這件事讓我覺得很恐慌,我沒辦法接受我自己沒有靈感,再來我找不到拍片的意義。」於是她放下相機,決定去找尋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但後來發現自己還是喜歡拍片,便重新拾起相機,也順利在工作與生活中找到平衡。家寧也在影片中,解釋了頻道名稱的由來。(圖/YouTube/秘月期POPOO)而對於備受討論的新頻道名稱,家寧也在影片中做出解釋,家寧指出,她是想要製造「秘境感」,讓觀眾在觀看影片時「這個的時間跟空間,創造我們專屬的『秘月期』。」至於「POPOO」的意涵,她表示是取自拉丁文「potentia」,前面的第一個PO象徵的力量和潛能;而後面第二個PO則是POST,會多加一個O只是單純想營造節奏和可愛感。影片最後,她也預告接下來頻道可能會推出「POPO挑戰日」系列影片,希望粉絲們可以好好期待。影片一出後也引起網友熱議,紛紛留言表示「家寧回來了,這幾天真的很擔心,永遠支持家寧!!!」、「這集表現的很自然,是熟悉的家寧」、「看到家寧樂觀、活潑,真的太棒了!還有最熟悉的魔性笑聲」。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3/373653/sm-f23555aa2e35babdd139f269ba0519dc.jpg)
帶小三會計回家「享15年齊人之福」 機電董座妻忍30年提告結果出爐
經營機電設備公司的沈姓董事長,於婚後與公司女會計發展出婚外情,後續甚至將女會計與私生子帶回家,整整15年都處在「齊人之福」的狀態,後續由於女會計與董座妻的子女發生衝突的關係,董娘決定提告並求償250萬。而最終法院判決應賠償30萬元。根據媒體報導指出,法院判決書顯示,沈姓董座與妻子於1974年結婚,育有三名子女,但在1984年時,沈姓董座與公司女會計發生不倫戀,更生下一名私生子。後續沈姓董座不僅為私生子辦理收養手續,還將女會計及私生子帶回家中同住長達十五年之久。在此期間,沈姓董座的事業版圖擴展至中國,並因熱心公益而獲得慈濟榮董殊榮。女會計也藉此機會在慈濟授證典禮上以「女主人」身分出席,並協助沈姓董事長處理各項社交事務。隨著地位的提升,女會計逐漸展現「一家之母」的姿態,甚至在沈姓董事長子女結婚時,要求正宮不得出席婚禮,並將喜帖上的署名改為自己的名字。董娘為了維持家庭和諧,多年來選擇默默忍受。直到後來女會計因公司經營問題與沈姓董事長的子女發生衝突,而沈姓董事長卻未站在子女這邊,董娘終於忍無可忍,向女會計提出250萬元的求償訴訟。高雄地院在審理過程時,女會計承認與沈姓董座維持多年情誼,但辯稱與董娘相處和睦,且目前與沈姓董事長僅為事業夥伴關係。但沈姓董座的子女出庭作證時表示,父親在中國發展期間始終與女會計同居,且在公司經營衝突後,父親與女會計一同搬離家中,兩人關係遠超過單純的事業夥伴。最終,法院判定女會計侵害董娘權益,應賠償3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