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贈者
」 美國 腎臟 精子 捐贈 癌症![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394206/sm-bc16b92203dbaa2c1f76791c557252c1.jpg)
市立醫院老舊不堪「沒錢重建」…日超狂老夫妻豪捐254億日圓 院長:我嚇壞了!
兵庫縣寶塚市市政府3日宣布,市內一對夫婦向市政府捐贈254億日圓(約53.8億元台幣),用於新市立醫院的建設資金及醫療設備的購置。綜合日媒報導,日本兵庫縣寶塚市的「寶塚市立醫院」自1984年啟用,設有31個醫療科室、400多張病床,是當地重要的醫療中心。然而營運40年來,醫院建築與設備已逐漸不敷使用,市政府已決議將對醫院進行重建,預定陸續投入397億日圓(約新台幣84億元),預計到2031年才能正式完工。當地一對70多歲的老夫妻得知這項重建計畫將替市政財務帶來沉重壓力的消息後,決定捐出250億日圓(約新台幣53億元)協助醫院重建,等於獨力承擔醫院重建工程費用的60%以上。這對夫妻還宣布,將另外捐贈4億日圓(約新台幣8500萬元),用於替市立醫院添購手術用的內視鏡手術輔助機器人。據了解,這筆鉅款的捐贈者,是住在寶塚市的岡本光一先生(77歲)與妻子岡本明美女士(75歲)。岡本先生是日本知名老牌工業自動化企業「基恩士」(株式会社キーエンス)的元老級高層。妻子明美則是家庭主婦。岡本夫妻在1995年阪神大地震時,首次參與志工活動,從中感受到社會福利的重要性,引此自行成立了基金會「寶塚福利社區廣場」(宝塚福祉コミュニティプラザ),20多年來一直支持著當地的志工工作與社會福利制度。近日,2人決定解散基金會,將工作移交給寶塚市政府的相關部門,在與市政府接洽的過程中,又得知了市立醫院決定重建,但其龐大的費用將對市政財務造成壓力的消息。「本來聽說要重建市立醫院,後來又聽說重建費用很高,會給市財政帶來巨大負擔。我回去跟妻子商量後,覺得這對寶塚市有益,於是就決定要捐款。」岡本先生表示。寶塚市立醫院的院長岡田敏弘在受訪時則表示:「我真的嚇到了!因為捐贈的金額完全不是平常會出現的數字。我從來沒想過會有這樣的事發生,簡直就像是得到上天賜與的力量一樣。」日本《MBS NEWS》也以311日本大地震為例,當時全球知名的富豪、軟銀集團執行長孫正義,為311地震捐出100億日圓的捐款。已經是日本名列前茅的驚人之舉。《MBS NEWS》指出,捐款行為本身的行為都是可敬的,數額多少並不重要,但是透過回顧歷史才能知道,254億日圓這樣一筆捐款,是多麼驚人的一筆非凡數字。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dist/imageholder.jpg)
從25歲就開始捐精!他狂生550子女 遭下禁令罰款仍「不放棄」挨告
荷蘭一名43歲男子喬納森(Jonathan Jacob Meijer),從25歲就開始捐精,目前在全球擁有超過550名孩子,而他日前遭控未遵守協議,持續聯絡捐精子女,試圖干涉他們的生活、成長,因此遭家長告上法院。綜合外媒報導,其中一位捐精子女的母親娜塔莉(Natalie Dijkdrenth)表示,喬納森將自己描繪成「叔叔」的身分來接觸孩子,實際上卻在遠處扮演父親腳色,企圖影響孩子的價值觀和選擇。娜塔莉說,喬納森建議孩子尋找與自己長相、想法相似的人作伴,批評她們的教育方式,提倡擁有大家庭,「有些孩子因為年齡關係,非常容易受到影響。作為父母,我們盡力做到最好,但作為捐贈者,他仍對他們有一定的吸引力」。據悉,喬納森早在2017年就被發現,當時他已有102名捐精子女,遠超荷蘭法律規定的上限25人限制。後來,數百名女性提出相關告訴,除了擔心她們的孩子受到影響外,也可能在無意間亂倫;直至2023年,法院裁定喬納森必須立即停止捐精,否則每次違規將罰款10萬歐元(約新台幣350萬元),同時要求診所銷毀他的精子樣本。然而,喬納森仍不放棄,偷偷向海外診所捐精。不僅如此,喬納森近日也在YouTube頻道拍片訴苦,影片中可以看見他默默地走在森林裡,畫面上的文字還寫著「對我言論自由的攻擊」,希望觀眾可以協助他支付法律費用。在去(2024)年,Netflix紀錄片《千子之父:捐精狂奇案》將喬納森的故事拍攝出來,引起大批民眾熱議。而他最近也批評,該紀錄片誤導觀眾,影響了他與部分孩子的關係。對此,喬納森強調,他從來沒有刻意追求生育這麼多後代,這只是累積的成果,「我一直尊重孩子的隱私,也傾聽他們的需求,但部分家長卻對我進行言語攻擊,這讓我心碎,希望孩子成年後仍可選擇和我聯繫」。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0/390940/sm-46e3088835cf01ddd0b058239e58473d.jpg)
6旬男酗酒致酒精性肝炎 肝臟移植助續命
今年61歲的黃先生任職保全工作,生活壓力使他養成酗酒習慣。三年多前,出現腹瀉不止的症狀,有次甚至在家門口因為眩暈導致意識不清,緊急就醫後被診斷為肝硬化,但並未固定回診。後來不適症狀越來越頻繁,嚴重影響生活,就醫檢查發現有腹水、肝性腦病變等症狀,為酒精性肝炎第三期,肝臟已經失去正常功能,持續追蹤並進一步執行移植評估,最終於去年年底配對成功、完成全肝移植。長期過量飲酒導致酒精性肝炎 造成肝臟不可逆傷害台北慈濟醫院消化外科伍超群主任指出,酒精性肝炎是一種因長期過量飲酒導致肝臟損傷的炎症性疾病,酒精代謝過程會產生毒性物質,對肝細胞造成損害,典型症狀包括黃疸、噁心等,但若嚴重到有腹水、肝性腦病變,對肝臟的影響是不可逆的,極可能危及生命,最終只能進行肝臟移植。肝臟移植不容易 緊急狀況才能活肝移植但移植並非易事,根據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統計,目前約有950位病人等待肝臟移植,而去年僅完成354例移植手術,配對成功的機率少之又少。此外,肝臟移植通常以「屍肝」為主,因其能避免對活體捐贈者造成健康風險,唯有出現緊急狀況才能由五等親內的家屬評估「活肝移植」的可行性。肝臟移植配對機會低、手術複雜 預防保肝為首要而肝臟移植通常又能分為「全肝移植」及「部分肝移植」,需要醫師評估病人目前肝臟功能,決定治療方針。伍超群主任說明,肝臟移植是複雜度極高的手術,主要的困難在於手術過程複雜及器官來源有限,肝臟擁有精密的血管和膽管,移植過程需要精確重建,稍有不慎就可能導致大出血或功能失敗。和其他移植相同,病人術後可能面臨排斥反應,需終生服用免疫抑制劑,增加了感染及併發症的風險,因此日常生活不可不慎。【延伸閱讀】8旬嬤C肝、肝硬化治療改善,追蹤竟發現肝癌! 「緩和療法」降手術風險三高、肥胖者六成有脂肪肝 肝硬化、肝癌恐悄悄找上門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4078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9/388789/sm-64dd6ab8592b46d03cc8291afffba194.jpg)
69歲翁接受器捐「6個月後罹癌」病逝 醫證實:來自捐贈者
美國亞利桑那州(Arizona)一名69歲男子,因為酗酒罹患酒精性肝硬化,選擇接受肝臟移植治療,怎料手術後4個月,卻在肝臟發現不明腫塊,並在6週內被確診為癌症,由於癌細胞迅速擴散至全身,導致男子在換肝後6個月後病逝。經過檢測確認,該名男子身上的癌細胞源自肝臟供體,也就是器官捐贈者,對方生前患有未被確診的癌症。根據《太陽報》報導,這名69歲男子在接受器官移植後,原以為能重獲新生,卻不幸罹患癌症,最終不治,據了解,這名男病患因患有酒精性肝硬化接受肝臟移植手術,酒精性肝硬化是一種因長期酗酒導致肝臟組織疤痕化的疾病。報導指出,醫師在進行手術前,並未發現患者體內其他部位有癌症跡象,但在移植手術後4個月,醫師進行例行超音波檢查,意外發現肝臟出現兩個不明腫塊,當下認為是不確定性的病變,而6周後再度檢查,肝臟又產生許多新生腫瘤,數量之多難以計算,醫師診斷男子罹患一種侵略性極高的「轉移性肺癌」,所謂轉移性癌症,是指癌細胞已從原發部位擴散至身體其他部位。這名接受移植的患者因癌症擴散,無法再接受肝臟移植,還必須減少防移植排斥藥物的使用量,最終患者歷經6個月的治療後,不幸去世。醫師經PCR檢測後表示,該腫瘤特徵與患者先前罹患的肝癌特徵明顯不同,研判此癌症來自於捐贈者;推測捐贈者患有未確診的晚期肺癌,且癌細胞已擴散至肝臟。醫療團隊進一步追查,發現該名肝臟捐贈者在2019年去世,這名50歲的男性捐贈者雖有吸菸史,但捐贈前測試並未發現任何腫瘤,肺部檢查也一切正常,沒有癌症病史,沒想到移植到另一名病患體內後,竟然引發癌症。對此,據《三立新聞網》引述基隆長庚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說法,報導中的案例確實很罕見,一般而言,若時間允許,會安排捐贈者做全身的電腦斷層,確定無癌症,才會捐贈器官。他表示,若捐贈者是接呼吸器腦死的病患,緊急情況下,只會做腹部超音波檢查,沒有大問題,就進行器官捐贈,此時就可能出現,超音波影像未見的癌細胞存在於肝臟,後來才出現的情況。除此之外,針對器捐是否均存在類似的危險,錢政弘回應,就肝臟移植而言,常是活體部分肝臟的捐贈,因此會進行電腦斷層檢查,若器捐相當臨時,就無法詳細檢查,此外,於情於理上也困難,「畢竟願意器捐已相當偉大」,錢政弘還表示,未必每個器官都可能有癌細胞,例如腎臟、眼角膜等。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9/387649/sm-37d818b56e4d30346c6d9dd9cd2e8dc4.jpg)
柯學生爆「親見錢被柯文哲帶回家」 公開質問陳佩琪:8年收入破億?
民眾黨前主席、台北市前市長柯文哲因涉貪案再次被羈押禁見,民眾黨已決意在11日司法節舉行抗議,再度引發社會譁然。對此,曾是柯文哲在台大醫院的學生、也是柯文哲2014年競選台北市長時幹部的許富舜醫師,在陳佩琪臉書貼文下發布千字留言,提到他當年協助柯文哲建置線上政治獻金的電子金流系統,但卻親眼目睹「這些金額被帶回家」。看到如今柯、陳2人的近況,他不禁感嘆,不知2人是否想過為何當年傾力相助的精英義士們都一一遠去,身邊只剩下「連假帳都做得不堪入目的妖魔鬼怪?」他還表示,「學生仍懷念過去一起努力的日子,那些日夜討論,追逐夢想的時光。」只是如今一切都已隨著柯「在權力與政治的漩渦中飛奔」而遠去。許富舜的這則貼文在網路上曝光後,瞬間引起許多網友關注,但疑似隨即遭到陳佩琪刪除,無法再看到。許多網友都在問:「許富舜醫師的留言在哪?」不過,該則留言已被許多網友截圖轉傳。前北市府市政顧問張益贍也轉貼了這則留言擷圖,表示許醫師與他一樣,都是在2014年柯文哲選戰中的輔選幹部,也是柯文哲的學生;他並在另則發文中援引起訴書內容,稱柏拉圖說:「有權力後如何行使,是衡量一個人最好的標準」,還標記:「十年不勝唏噓。」 在張益贍貼文下,許富舜醫師也留言回應,「張益贍老大,你知道應該比我多,捐贈者、候選團隊、廠商3種選戰分級是你教我跟柯醫師的!我對2014團隊都是贊助! 不過一直以來團隊的內鬥可兇了,您應該一直都是當事人!」以下為許富舜醫師的原留言內容全文:師母,您好:一切辛苦了。學生對於您們的經濟狀況感到困惑。我記得當初從台大醫院送柯醫師進入政治圈時,您們夫妻同為公務人員與台北的社會精英醫生,家中有三個正在成長的孩子,開銷自然不小。加上您們的社經地位,省錢並非易事。然而,這些年來,您們不僅還清了3,000多萬的房貸,初步估算還負擔了10年內一家五口約3,000萬的家庭與教育支出,近日更能以4,500萬現金購屋,甚至銀行裡還存有4,000萬以上的存款。短短八年間,您們的收入似乎突破上億,這不禁讓人感到疑惑。我認為《政治獻金法》是必須遵守的法律,也有其必要性。數十萬乃至幾百萬甚至上千萬不合規的現金,若未入政治獻金專戶或依法退還,無論是藏於床下還是作為公司收入,這些行為都屬於明確違法,並且在權力與金錢的平衡中喪失了道德底線。回想2014年,我為柯醫師建置了線上政治獻金的電子金流系統,當時我真心認為柯醫師能成為新政治的典範,憑藉他的知名度,可以拒絕不明來源的金錢來運作團隊。然而,我親眼見到這些金額被帶回家,內心難免不勝唏噓。難不成這是台灣政治常態!誠然,您們的辛苦大家看在眼裡。日復一日的努力,無與倫比的毅力,從台大醫院出來的草台班子,到八年的北市團隊,甚至如今的第三大黨,這一切來之不易。但我不禁要問:為何您們身邊的人漸漸只剩在意名利,甚至連假帳都做得不堪入目的妖魔鬼怪?儘管如此,我對柯醫師的感激之情仍深存心中。他的知遇之恩改變了我的人生,給了我全然不同的機遇。我從他身上看到了大人物的狠勁、毅力與努力,也因此對於理想的追求有了更深的認識。2014年的選舉,我甚至散盡家財、財富歸零地全力協助。即便對於太陽花運動的理念不完全認同,柯醫師仍選擇聽從年輕夥伴的建議,積極參與其中。而後開啟台灣的政治新頁!回顧新冠疫情期間,無論柯醫師在政治攻防中如何應對,他對基層防疫的參與是無可否認的。在他的同意下,當台灣最需要疫苗時,我得以請求日本福岡九州的官方高層朋友,嘗試追加贈台疫苗。並在疫情爆發後,與專業夥伴建立電信足跡系統,這些努力對疫情防控確實發揮了作用。在市府內部的鬥爭與外界的政治紛擾中,柯市長並未切割夥伴與大家的貢獻,也未犧牲我們,這讓我與夥伴們感到萬幸。回首這10年的政治之路,多少精英義士傾力支持,卻最終離去。看他樓起,看他宴客,看他樓塌,您們在權力與政治的漩渦中飛奔。可是,師母,學生忍不住想問:若您們選擇不收取不明來源的政治獻金、不將選舉補助款納入名下,而是像那些沒有背景的台北精英一樣,在退休後依然需要為孩子的教育與房貸與生活奮鬥,權力也許少一些,團隊也許少一些,生活也許苦一點,但或許一切會截然不同。那樣的話,我們現在或許還能自在地好好聚聚,彼此批評理念與方法。而您們的支持者,也不至於面臨露宿街頭的悲劇。學生仍懷念過去一起努力的日子,那些日夜討論,追逐夢想的時光,至今仍深深刻在我的心裡。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1/386591/sm-33cc7a34e8aac64cfc08d273740c944d.jpg)
黑人陳建州妹妹「終於等到器官移植」 他嘆:2024確實不容易
「黑人」陳建州的妹妹去年突然驚傳罹患重病,必須等待器官移植,如今他在30日也發長文感謝,妹妹終於等到好心人肺臟移植了,「感謝那位我們不認識的捐贈者,您就像一位天使走過人間,願上帝保守眷顧您的家人。」陳建州昨(30日)晚間在臉書粉專發文感嘆,2024確實是不容易的一年,但還是有好事發生,「我妹妹Vicky終於等到好心人捐贈的肺臟,在聖誕節的隔天完成了器官移植手術,感謝台大醫療團隊的細心照顧,我們全家等待這一天已經好久好久好久了⋯⋯」陳建州坦言,在這個等待過程中真的非常的煎熬,但是只能每天保持著盼望為妹妹禱告,同時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過好,這些年他常常去球場前會先到台大醫院探望一下Vicky,然後再去球場工作,希望讓妹妹不要擔心他們,同時也幫她加油打氣、讓她更有信心等待奇蹟的來臨⋯⋯他續稱,自己本身就是等待器官的家屬,因此非常能體會每天等待器官的那種心情,所以也上網加入了器官捐贈的行列,希望能為社會盡一份力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同時期待有更多人也願意加入捐贈器官的行列,讓更多等待器官移植手術的人能延續生命。「感謝上帝垂聽我們的禱告,讓我妹妹獲得重生的機會」,陳建州表示,接下來妹妹會努力復健,遵照醫生和護士的指示,每天做心肺和身體的復健,「因為Vicky想要趕快回家抱抱她的孩子!請大家持續為我妹妹禱告,希望能順利度過一切難關!用生命影響生命,Vicky加油!」陳建州文末也指出,「感謝那位我們不認識的捐贈者,您就像一位天使走過人間,願上帝保守眷顧您的家人。2024的最後一天祝福大家一切平安、健康、喜樂,新的一年我們一定要更快樂。」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4/384444/sm-46e92cd81408a390e53de608ee800e0f.jpg)
忍痛幫兒子完成器捐遺願 ICU醫動容:一位母親的愛
全台有逾1萬在等待器官移植,然而器官捐贈不僅需要捐贈者生前的意願,更考驗家屬在親人生死交關時的抉擇。近日醫師陳志金在社群平台分享了一則感人的器官捐贈故事,讓人深刻體會家屬與醫療團隊在過程中的艱辛與愛。陳志金在臉書發文提到,有一名兩次判定腦死的病患,其阿嬤不忍心看到孫子長期受苦,希望能早日完成器官捐贈。然而在第三次腦死判定前,病患出現些微的「瞳孔反射」,導致判定無法通過。陳志金詢問家屬,是否有未完成的心願或牽掛,病患的哥哥、姐姐隨後向他訴說,「放心吧,我們會好好照顧媽媽。」令人動容的是,當晚病患的「瞳孔反射」再次消失,或許是放下了心中的牽掛。而這位母親在急診醫師告知病情無法挽回後,果斷決定讓孩子進行器官捐贈。陳志金感慨地表示,這樣的決定極為不易,許多母親可能需要更長時間接受「無法救治」的事實,而有些人甚至無法放下,終生背負悲傷與自責。他認為,這位母親能在悲痛中做出如此勇敢的決定,除了可能因家境與個人經歷讓她早有面對「無常」的準備,更因她不忍孩子繼續受苦,這是一位母親無私的大愛,也是生命延續的動力,「最重要的是她很勇敢堅強的做出這個決定,這是一位母親的愛」。陳志金也提到,「意外發生的那天,正好是你的生日。明年在這個母難日,一個原本會讓媽媽傷心欲絕的日子,卻因為你的大愛、媽媽的勇敢堅強,多了好幾個家庭可以感恩重生,他們也將會在台灣的不同角落為你和媽媽祝福、他們也將更珍惜這份溫暖,把它傳遞下去」。此外,在器官捐贈手術前,家人、協調師與社工師會依序向捐贈者進行「道謝、道愛、道歉、道別」四道儀式,醫療團隊也會全程陪伴,向捐贈者及其家屬表達敬意。陳志金分享,協調師會在捐贈者耳邊低聲感謝其無私的愛,讓器官能幫助多年受病痛折磨的病患。陳志金坦言,這時他總難以抑制內心的激動。醫療團隊也會鞠躬致意,向捐贈者及家屬致以最高的敬意。陳志金特別感謝全國的協調師與社工師,形容他們不僅是「生死接線員」,更是「器官媒人婆」,幫助器官找到適合的歸宿,讓生命以另一種形式延續,「這是一種大愛的傳遞,也是生命奇蹟的真實寫照。」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378704/sm-3607e19074478f63adf8405988239195.jpg)
高齡產婦產後突發心衰竭! 成功換心順利救回一命
一名46歲的高齡產婦小文,從42歲結婚開始就經歷一連串辛苦的生育歷程,期間不僅曾不得已中止妊娠、懷孕期間車禍,甚至在緊急剖腹產後還心臟衰竭歷經生死關頭;其中經歷共10次大小麻醉、手術後,所幸最後換心成功,順利出院與親愛的家人團聚。高齡接受生殖治療 一次就成功受孕收治小文的彰基生殖醫學中心主任吳信宏醫師表示,小文女士42歲才結婚,43歲時經歷了人生的第一場懷孕。然而,產檢卻發現胎兒腦部異常,迫使她不得不中止妊娠,並接受陳明醫療長進行全基因定序技術確認胎兒病因。經過數年的努力,她在45歲時至彰基生殖醫學中心接受第一次試管嬰兒療程,幸運地第一次的試管嬰兒治療,就順利懷孕成功,且初期產檢結果顯示一切正常。然而,在懷孕6個月時,小文遭遇車禍導致骨折,所幸尚可保守觀察治療。由於她的子宮曾進行過手術,這次懷孕需剖腹生產,她與先生考慮得來不易的小孩,原計畫38周以後再生產,但醫療團隊綜合評估她的情況,建議在第36周就進行剖腹產,確保母嬰安全。懷孕引發周產期心肌病變 心臟移植成功換心 隨著懷孕進展及規則產檢,並無異樣,並於36周時,依約定計畫到院接受剖腹生產。然而,當天到產房報到準備生產時,她的健康狀況急轉直下,開始出現喘不過氣的症狀,醫療團隊緊急 進行全身麻醉剖腹產,小文的寶寶順利出生,健康活產。然而,小文卻在生產後突發心衰竭 ( 周產期心肌病變;Peripartum Cardiomyopathy;PPCM ),並出現休克。接手處置小文心臟衰竭緊急狀況的彰基心臟外科團隊及陳映澄主任,隨即安排小文裝設葉克膜 ( ECMO ),並因腎衰竭接受緊急洗腎;但情況惡化、小文左心室回流鬱積引發肝衰竭,隨即緊急安裝心室輔助器 ( LVAD ) 維持生命,並開始等待換心。陳映澄主任表示,小文的狀況緊急,但在嚴密的觀察治療下竟然在一個月內,等到配對成功的心臟捐贈者,並順利完成換心手術。提高疾病意識感 有異狀快就醫小文也建議婦女朋友,「早點生產,不要像我一樣這麼晚,但晚也沒關係,可以求助醫學中心。」另,也提醒心臟衰竭的有夜咳、喘及水腫等症狀,所以不分男女,如有狀況一定要及早就醫。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4/378114/sm-cf67b7a2d8f41f4a9424ca0d1a7f950f.jpg)
行善跨越宗教、國界!「巧克力神父」為印度婦幼蓋庇護所 媽祖信徒捐300萬
從印度來台服務的「巧克力神父」曾在印度的極偏遠地區服務,他希望能為該地籌設婦女就業發展暨兒童照顧中心,天主教嘉義教區大力支持,信仰「老大媽」的雲邑百二庄老大媽會得知這件有意義大事,1天之內募款完成300萬元,22日正式捐獻,成就跨宗教美事一樁。在台灣服務12年,說一口流利中文、台語的狄鐸神父來自印度,他膚色黝黑,教友都稱他「巧克力神父」。他曾在印度一個極偏遠之處服務3年,當地生存環境惡劣,婦女沒有工作,兒童因貧困無法讀書。他想為當地婦女、孩子蓋一間可以學習、工作、庇護的建築物。嘉義教區浦英雄主教得知後支持,但一開始只敢規畫1樓,經費需580萬元。律師張雲峰、奚淑芳夫婦認為此事影響重大,牽線雲邑百二庄老大媽會創會理事長林煜喆協助。林煜喆把消息告知會友,紛紛捐款數千元不等,林煜喆把不足300萬元的部分補足,婦女就業發展暨兒童照顧中心工程正式在上月動土,工程需時1年多。崙背天主堂22日隆重舉行祝福禮,雙方都相當歡喜。林煜喆說,當年台灣人民生活困苦,天主教來台灣協助,當有能力應該要回饋,教會願意去印度助婦女、兒童等弱勢,做這些事都已超越「宗教」,這是對愛心的「信仰」。為雙方牽線的張雯峰說,行善沒有宗教、國界,捐贈者不一定是誰的信徒,使用的婦女、兒童也不一定要有宗教信仰。奚淑芳則說,他們只是拋出這個訊息,林煜喆就「接住了」,她笑說媽祖與聖母應該是早就喬好了。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1/375551/sm-7c4e7f6587ff62b22392ca8d9904b2d0.jpg)
29歲男募款抗癌 5天籌3百萬「爽曬新房照」被炎上!平台出手了
大陸一名29歲的蘭姓男子因罹患霍奇金淋巴瘤,近日通過募款平台「水滴籌」發起目標人民幣90萬元(約新台幣404萬元)的募款,然而發起籌款不到1個月,他就因在多個微信群組爽曬新房照片遭到舉報。對此,其中一個募款平台水滴籌已將蘭姓男子的籌款通道關閉,目前已籌集的善款也將全部退還。《紅星新聞》報導,根據蘭男自述,他是湖北省宜昌人,籍貫重慶,2013年至2020年於南京大學完成碩士學程,畢業後進入廣州一家大型互聯網公司工作。沒想到,工作僅半年後,蘭男在2021年前後發現下頜有腫物,到醫院檢查被診斷為霍奇金淋巴瘤。蘭男提到,在2022年病情復發階段,父親因出現肝衰竭病重不幸離世。為給爸爸治療,以及歸還父親生前做生意的欠款,家中僅有的積蓄全部耗盡,且留下不少外債,因此在多個平台上、群組裡發起籌款。不過,多位愛心捐贈者爆料,蘭男今年11月1日在群裡發布籌款消息,6日便曬出新房照,自稱短短幾日已總籌款約70萬元(約新台幣314萬元)。蘭男1日才發布募款訊息,6日就曬出新房照片。(圖/擷取自紅星新聞)對於這套引發質疑的房產,根據網友提供的聊天截圖,蘭男公開解釋稱,該套房是他靠自己買的。不過,這份說明沒能讓諸多捐贈者滿意,質疑聲也愈演愈烈,不少人因此向水滴籌方面進行舉報。對此,募款平台水滴籌率先跳出來,水滴籌官方日前發布聲明,指蘭男多次向平台隱瞞家庭房產,該平台所籌集的27萬多善款將全部退還。據悉,蘭男6日已通過退款群,向其餘捐款人發起退款轉帳。蘭男在水滴籌上成功募款到27萬人民幣。(圖/擷取自紅星新聞)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0/370270/sm-c238edb8cbaf533db6887c94c824eef1.jpg)
病患器官摘到一半「竟復活」! 他慘躺手術台痛苦落淚
美國肯塔基州爆發一起相當誇張的醫療醜聞,一名被宣告死亡的患者正在進行器官捐贈手術,未料過程中患者居然「復活」,當下僅能躺在手術台上痛苦淚流甚。所幸這場器捐手術及時取消,不過傳出醫生曾被施壓「強摘器官」,引發該州相關單位關注並進行調查。肯塔基州男子未過世差點被摘除器官。(圖/翻攝自TikTok@ladonnarhorer) 根據《每日郵報》等外媒報導,照片中的男子湯瑪斯(Thomas 'TJ' HooverII)正是這起事件的苦主,2021年10月,湯瑪斯因為「用藥過量」送醫並宣布腦死之後,推進手術室摘除器官,未料醫師在進行心導管插入手術、藉此檢查心臟狀況時,湯姆斯居然突然甦醒。肯塔基州男子未過世差點被摘除器官。(圖/翻攝自TikTok@ladonnarhorer) 儘管這次手術被取消,不過湯瑪斯在術後,包括記憶、走路和說話都出現問題,不得不由姊姊唐娜(Donna Rhorer)擔任法定監護人。根據唐娜(Donna Rhorer)指控,湯瑪斯從加護病房被推進手術室時,似乎睜開了眼睛、環顧四周,她焦急通知醫護,卻被告知這是常見的反射動作。整起事件會曝光,是因為「肯塔基州器官捐贈附屬機構」(KODA)的前員工奈可萊塔(Nyckoletta Martin)成為「吹哨人」,致信眾議院投訴,奈可萊塔表示,「在一場手術中,不但活著,還知道有人要把你切開,拿出你的身體部位……這是每個人『最糟糕的噩夢』」。除此之外,另一名前員工娜塔莎(Natasha Miller)也表示,當下醫師準備摘除湯瑪斯的器官,對方竟開始動來動去,很明顯在哭泣。娜塔莎更表示,醫師事後拒絕開刀,於是她和同事趕緊回報高層,未料她竟被告知「不論如何都要完成這個病例」,「非常混亂,大家都很沮喪」。這起事件發生後,有多名KODA員工因此離職,甚至必須接受心理治療,並呼籲相關單位可以保護未來的捐贈者,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肯塔基州男子未過世差點被摘除器官。(圖/翻攝自X)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8/368898/sm-24d45a2e78bd14196642f1857f5592a6.jpg)
巴西爆器官捐贈惡夢!6人接受移植後染愛滋 官方:怕還有其他受害者
器官捐贈是好事,卻也可能變成惡夢!巴西里約熱內盧州衛生部門昨(11)日公布,有6名病患接受來自2人的器官捐贈,成功移植後竟發現6名病患都感染愛滋病毒,震驚全國。衛生部門即刻要求負責檢測捐贈器官的實驗室暫停營運接受調查,當局正在確認是否還有其他受害者。根據外媒《路透社》報導,里約熱內盧州衛生部門官員昨日公布傷心的訊息,有6名病患好不容易等到器官捐贈,卻在成功移植後被診斷出感染愛滋病毒,衛生部門坦言,從沒遇過這種情形;官方立刻針對負責器官捐贈檢測的實驗室,先要求他們暫停營運,也因為此實驗室經手多起器官捐贈,不排除還有其他受害者。當局已經著手安排與此案相關的器官受贈者陸續接受檢測,確認他們是否已植入受感染的器官。報導中指出,負責檢測的實驗室從2023年12月以來存放的捐贈器官,都必須重新檢測以保不會有人再受害。此外警方也介入調查,找出這2起檢測錯誤的肇事者,恐怕得負起法律責任。此案會被發現的起因,是一名心臟受贈患者健康出問題,經過HIV檢測結果呈陽性,另外2名腎臟移植患者也檢測出感染愛滋病毒;擴大調查後,衛生部門發現有6名病患都是接受2名器官捐贈者的器官捐贈,都感染了愛滋病毒。里約熱內盧州政府強調,自2006年起當地器官移植服務幫助逾1萬6千名患者,造福大量需要器官捐贈的人,呼籲民眾不要因為這起醫療失誤,喪失對器官捐贈的信心。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7/368877/sm-981a255946a45c51d20b8040df04b3ac.jpg)
人夫想捐腎救病妻!DNA檢測「兩人是親兄妹」 他崩潰:我們有2個孩子
愛人真的變成家人怎麼辦?國外有一名人夫與妻子結婚6年育有2個孩子,但妻子二胎產後生重病要換腎,他為了救妻子也做DNA檢測配對,怎料,結果出爐意外得知他和妻子是親兄妹;原來人夫出生後就被收養,沒想到愛上自己妹妹還結婚生子,在多方考量後,他們決定要維持現狀,把這個秘密帶進棺材裡。近期國外有一名人夫在網路論壇「Reddit」訴苦,他和妻子結婚6年育有2個孩子,一直以來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但妻子在生下小兒子後,發現生了重病,必須進行換腎治療;妻子的親友都不符合腎臟移植要求,人夫想要救妻子便抱著一絲希望進行HLA(人類白血球抗原)檢測。HLA檢測不僅能確認患者能否與捐贈者的移植細胞產生反應,在國外也經常被用來做親子鑑定,而醫院通知人夫他與妻子匹配度「異常高」,他本來很開心能救愛妻,但醫師進一步說明,他與妻子有血緣關係,妻子是他的親妹妹,讓他簡直晴天霹靂,無法接受這個真相。人夫表示,他出生沒多久就被收養,對親生父母的情況一無所知,8年前與妻子透過工作認識,相戀2年後結婚,並生下兩個孩子,他崩潰地說,「我不知道接下來要怎麼辦,她是我的妻子,也是我2個孩子的媽」但妻子居然還是自己的親妹妹。之後人夫決定保密,救病妻比較重要。怎料,妻子從手術康復後,某天在研究家族遺產,人夫才決定告訴妻子他們是親兄妹的真相,且兩人也發現妻子的父親是人夫親生母親高中時的戀人,當時岳父應該對前女友懷孕一無所知,才會發生如今的狀況。不過夫妻倆決定對所有人保密,將這件事帶進棺材裡,繼續他們一直以來的幸福家庭生活。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6/368696/sm-0976dc1d6c7b66e08e06b33ef5079c8d.jpg)
地檢署查柯P「急跳船」?京華城案偵辦延伸 謝明珠今辭眾望基金會董事
台北地檢署偵辦京華城案,為釐清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及民眾黨政治獻金金流,日前指揮廉政署傳喚東森集團總裁王令麟、基隆市副市長邱佩琳、「博弈教父」陳盈助、前柯文哲市長辦公室主任謝明珠13名證人後,謝明珠今發出聲明,指她已辭去眾望基金會董事,基金會相關業務與她無涉,口說無憑,特立此書。檢廉偵辦京華城案,初步鞏固柯文哲給予京華城容積獎勵20%,涉嫌圖利威京集團逾111億事證,正進一步調查柯是否涉嫌收賄,釐清柯龐大的小額政治獻金是否混雜威京集團化整為零「賄款」,進而比對與京華城容積率案有無對價關係,因此密集傳喚曾捐贈政治獻金的民間人士,查明政治獻金是否捐給柯個人使用,柯運用政治獻金過程有無不法。檢廉「上窮碧落下黃泉」追查柯相關金流,包括遭羈押禁見的柯「帳房」李文宗負責的眾望基金會以及民眾黨台灣新故鄉智庫協會金流,釐清是否與京華城容積率案存在對價關係。檢廉因威京集團員工曾在柯選舉期間,捐贈民眾黨政治獻金,由於捐贈者身分特殊,被檢廉懷疑是否為京華城容積率案「後謝」,日前曾以違背職務行賄罪被告身分傳喚7名威京集團旗下企業董監事,訊後均諭知無保請回。檢廉為進一步比對威京集團與其他企業集團捐贈民眾黨政治獻金過程,有無異常,8日傳喚東森集團總裁王令麟及其友人、鍋寶公司董事長蕭侃、東森財務主管黃鈺婷、東森得意購公司董事楊建國、楊的兄弟楊建泉、茂德集團及東森電視總裁張高祥、茂德建設董事長李明廣,時任東森集團高層主管的基隆市副市長邱佩琳、博弈教父陳盈助、前台北市長辦公室主任謝明珠等11名證人。另檢廉9日繼續以證人身分傳喚陳盈助名下基金會的執行董事邱清章、以及柯文哲首度參選台北市長的競總主任周芳如2人,查證柯政治獻金有無異常。★未經判決確定,應推定為無罪。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2/362622/sm-59695073d37912be7c1ecad89a924028.jpg)
「拚5年無果」日本45歲夫婦來台借卵 僅半年便成功懷孕
隨著晚婚晚育的普遍,越來越多夫婦面臨生育困難的問題,導致不孕患者比例逐年增加。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的統計,在日本,每6對夫妻中就有1對正在接受不孕治療,每年約有7萬名試管嬰兒出生,平均每11名新生兒中就有一名是透過試管技術誕生。然而,儘管日本的醫療技術發達,為何仍有許多夫妻選擇前往台灣進行試管嬰兒療程?桃園禾馨宜蘊生殖中心主任沈思佑醫師分享一對日本夫婦赴台求子的故事。45歲的松下夫婦因年輕時專注於事業,直到40歲才開始規劃生育。然而女性過了35歲後,卵子的數量與質量迅速下降,松下夫婦經過5年的努力,在日本嘗試超過10次的試管嬰兒療程,仍然無法成功懷孕。最終,他們決定前往台灣,採取「借卵」的方式進行治療。透過台灣的國際醫療視訊看診,松下夫婦來台後接受醫療檢查,並完成卵子的配對和申請,第二次來台,便進行冷凍胚胎植入,僅花費半年時間,一次成功懷孕。沈思佑醫師分享,松下夫婦現在還會定期從日本回傳超音波照片給他,跟台灣醫療團隊「報平安」,字裡行間訴說著滿滿的喜悅與感謝。台中禾馨宜蘊生殖中心院長王懷麟醫師指出,日本社會對於「借精、借卵」的接受度低,加上法律對此並無明確規範,使得此類療程處於灰色地帶。日本的借卵過程通常是透過親友無償提供卵子,而非合法建立的捐贈制度。相比之下,台灣的法規則更加全面,允許合法借精、借卵,並有明確的篩選,如疾病、年齡、心理評估、捐贈動機,以及配對機制等。這些不具名的捐卵者能獲得固定的營養金補償,台灣的卵子庫更擁有來自台灣、日本及其他亞洲地區的卵子捐贈者,這些優勢吸引許多日本夫婦選擇台灣,完成他們的生育夢想。其次,王懷麟醫師解釋,台灣的人工生殖法相當嚴格,其中一項重要規定是每人一生只能捐卵一次,這樣的措施是為了避免近親結婚的可能性,也避免捐贈卵子淪為商業行為。相比美國允許最多6次的捐卵次數,台灣的規定更加嚴謹,也保障捐贈者與受贈者權益,讓雙方更加安心。第三,台灣的借卵成本較低,醫療環境友善。除了療程費用為歐美國家的1/3以外,生活成本較為便宜,距離相近也節省許多交通與時間成本。此外,台灣可提供多語言服務,讓醫病溝通更安心便利,使得每年來台求診國際個案倍增,成為亞洲不孕治療的首選之地。王懷麟醫師說明,這些高齡或卵巢早衰的個案在嘗試過多次失敗後,最後選擇轉念跨越心中的坎,透過借卵實現生育夢想。即便不是透過自己的卵子,仍是懷胎十月艱辛,歷經波折才求得的孩子,對腹中寶寶的情感變得更加深厚。至今,這些個案還會定期與他分享孩子們的成長點滴,每個都是充滿幸福的家庭。王懷麟醫師分享,台灣醫療技術頂尖,已幫助許多國內外生育困難的個案成功組成家庭。然而,現行人工生殖法規卻限制了單身者、同志族群、未婚伴侶的使用資格,使得許多有生育需求的族群無法透過人工生殖技術的幫助。想生,卻不能生,只能前往價格昂貴三倍的歐美國家,甚至是非法國家進行療程。王懷麟醫師呼籲,未來的法令應該更加開放和完備配套措施,以優先保障孩子與捐贈者權益為目標,幫助更多家庭圓夢。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3/360073/sm-fbfe4a8e3b20bea288af322c3aac5c14.jpg)
腎臟1顆15萬!緬甸人「窮怕了」 CNN揭露器官販賣秘辛
緬甸3年前爆出軍方發動政變,全國5400萬人口中有一半生活處在貧窮線以下,且物價飛漲、失業率飆升,導致不少緬甸人窮怕了,決定非法販賣器官換錢,求得家人溫飽。外媒CNN指出,有緬甸人以1000萬緬元(約新台幣15萬元)賣1顆腎臟,這筆錢竟是1個家庭年收入的兩倍。根據外媒《CNN》報導,在緬甸軍方發動政變掌權後,近年在臉書上至少3個緬甸語的群組中,看到有器官販賣的文章。當地一名男送貨司機在2022年底上網兜售自己的腎臟,最終以1000萬緬元(約新台幣15萬元)賣出1顆腎臟,還遠赴印度進行移植手術。送貨司機在手術後,左側腹部有一道傷疤,但他透露在病房裡的緬甸人,幾乎有一樣的傷疤。即便少了1顆腎臟會影響壽命長度,他卻不後悔做這個決定,「我沒做這件事,我的生活會更混亂,一家人沒有東西吃,最後不是死了就是發瘋。」原來送貨司機在緬甸軍方政變後,他被控涉嫌替反對派運送貨物,違反軍政府規定而遭關押幾個星期,失去工作和收入,妻女為了生活還被迫貸款,好幾天沒東西吃;送貨司機坦言,「生活就是如此殘忍,除了搶劫殺人,我沒有其他生存方式」,才會做出賣器官換錢的決定。而報到中提到,印度光是在2022年就多達約1萬例涉及活體捐贈者的腎臟移植手術,但不清楚含有多少緬甸人。CNN也揭露買賣器官的秘辛,在大多數捐贈腎臟者提供的捐贈所需家庭關係文件,幾乎是假造的。但印度腎臟移植專家施洛夫(Sunil Shroff)也無奈表示,對於在社會底層過著貧窮生活的人們,販賣器官可能是他們最快速脫離苦日子的方式之一。據悉,人只要1顆腎臟就能存活,導致非法腎臟買賣交易頻傳,不過也有專家指出,移植手術風險高,且無法確保另1顆腎臟永遠不會出問題。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354307/sm-04ac8c6202fe18e0a5ea36b36d6a6b0a.jpg)
女作家「戴隱形眼鏡」洗澡 慘遭寄生蟲感染「右眼失明」
配戴隱形眼鏡運動或是從事其他活動時,不會像戴著眼鏡那樣容易滑落或破損,因此有些人為了方便會選擇戴隱形眼鏡,但美國一名女作家就因為戴著隱形眼鏡洗澡,導致一隻眼睛失明,甚至為此引產。根據外媒《每日郵報》的報導,居住在美國德克薩斯州奧斯汀的一名女作家兼網紅普羅赫諾(Rachel Prochnow)近日在社交平台TikTok分享,自己因為在洗澡時配戴隱形眼鏡,結果導致她右眼失明的經歷。普羅赫諾指出,自己在懷孕期間的某一天戴著隱形眼鏡洗澡,隨後突然感到眼睛刺痛,雖然她迅速取下隱形眼鏡,但刺痛的情況並未改善,她的眼睛開始發癢並對光敏感,並且很快轉變為視線模糊,甚至出現劇痛的狀況。普羅赫諾也前往醫院求助,被醫生診斷為棘阿米巴角膜炎,這種疾病是由一種在水中發現的寄生蟲引起的,由於寄生蟲進入她的眼睛並損害了脆弱的眼組織,最終導致她的右眼完全失明。普羅赫諾表示,自己從12歲起就配戴隱形眼鏡,一直很小心保護眼睛,但她從未想到戴著隱形眼鏡洗澡、游泳或泡熱水澡會帶來如此大的感染風險。由於病情嚴重,普羅赫諾也不得不提前引產,而根據克利夫蘭診所的估計,美國每年約有1500人患上棘阿米巴角膜炎,其中90%的病例發生在隱形眼鏡配戴者身上。報導中指出,棘阿米巴角膜炎會影響角膜,配戴隱形眼鏡會在角膜上產生微小的撕裂,棘阿米巴寄生蟲可以通過這些裂口進入角膜,並開始繁殖和擴散,導致眼睛疼痛、發紅、視力模糊、對光敏感和流淚,最終可能導致失明。事發數月後,普羅赫諾也接受了角膜移植手術,使用捐贈者的角膜替換了她受損的右眼角膜,所幸最終手術進行順利,她目前可以看到並閱讀視力表上的大字母。普羅赫諾也希望通過這一經歷,來提醒廣大隱形眼鏡配戴者,務必注意要避免在配戴隱形眼鏡時接觸水,以防發生感染。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2/352762/sm-fc030164cc4db0cc0acd3c4fc6ae7fc0.jpg)
網紅狂推出國捐卵「爽旅遊賺很大」 國健署:最高可罰百萬
由於國人有晚婚與遲育的趨勢,不孕問題隨年齡而增加,部分高齡或其他身體因素而無法自然生育的夫婦,需透過人工生殖方式,甚至接受他人捐贈精子或卵子進行人工生殖,才能完成生兒育女的願望,依據現行《人工生殖法》規定,男性20歲以上,未滿50歲;女性20歲以上,未滿40歲,經人工生殖機構檢查及評估適合捐贈、且未曾捐贈或曾捐贈而無活產且未儲存者,方可捐贈精子或卵子,並且要以無償方式捐贈。對此,國民健康署示警,女性在捐贈卵子的過程中,會有排卵藥物副作用及取卵手術之麻醉等身心健康之風險,民眾在決定捐卵助人之前,注意4點。第一,捐卵應充分瞭解相關風險,國健署表示,捐卵過程中,捐卵者需使用排卵針劑和藥物與接受侵入性取卵手術,可能有注射藥物引發的局部不適感或過敏反應、誘導排卵導致的卵巢過度反應症候群、取卵手術與麻醉藥物的風險等,為了自身安全與健康,民眾在捐卵前應先與醫師充分溝通,了解相關可能的副作用及風險,以保障自身健康權益。第二,選擇經中央主管機關許可之人工生殖機構,國健署指出,依據我國《人工生殖法》相關規定,只有經中央主管機關衛生福利部許可之人工生殖機構才能實施人工生殖、接受生殖細胞之捐贈、儲存或提供;選擇通過許可之人工生殖機構進行捐卵,由於機構的人員、設施及設備上均符合相關規範,對於有意捐卵的民眾也是一種安全保障。第三,捐卵不是賣卵,營養費不會依卵子數計價,國健署提到,為避免精卵捐贈淪為商業買賣,及引發倫理爭議,我國《人工生殖法》已規定精卵應以無償方式捐贈;但考量捐贈人於捐贈過程必須接受相關檢查、醫療等措施,尤其是卵子捐贈者須接受排卵針劑和藥物及「取卵」之侵入性手術,因此,不孕夫妻得委請人工生殖機構提供營養費或營養品予捐贈人,或負擔其必要之檢查、醫療、工時損失及交通費用,以補償捐卵者所費之時間及捐卵時所產生的風險及不便,依我國規定,接受捐贈之不孕夫妻得委請人工生殖機構提供營養費、工時損失及交通費用,共計9萬9000元以內金額。第四,出國捐精卵,小心觸犯法律,國健署提醒,近年來,在媒體或社群網路平台上偶有出現貼文招攬民眾出國捐卵賺取營養金,招攬內容大肆宣揚順道出國旅遊,還可兼賺高額營養金,依據我國《人工生殖法》第31條規定,意圖營利,從事生殖細胞、胚胎之買賣或居間介紹者,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台幣2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罰金,針對有上述意圖業者,均依法辦理。國健署也說,另因該些招攬內容未曾提到出國捐贈生殖細胞可能觸犯當地法律,以赴大陸地區捐卵為例,大陸地區迄今禁止任何組織或個人,以任何形式募集捐卵者進行商業化的捐卵行為,因此赴大陸地區捐卵是違反當地法律之行為,又例如赴美捐卵,依規定應持醫療簽證進入美國,倘若持旅遊簽證卻從事醫療或工作,一樣是違法的行為,故民眾應事先瞭解並遵守當地的相關法令規範,以免在不知情的狀況下觸法。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4/349124/sm-e238ba25061c124abe1095329f2ad9d8.jpg)
亞洲首例!北榮器官移植「分肝種腎」 助8歲女童擺脫洗腎
吳小妹在2歲半時被診斷出罹患罕見的腎臟惡性腫瘤「雙側威爾姆氏腫瘤」,這也導致吳小妹年紀輕輕就必須進行洗腎治療。後來北榮腎臟移植團隊在克服重重困難後,成功將成人腎臟移植到她的肝臟內,使其擺脫終身洗腎的命運。這樣「分肝種腎」的器官移植手術,不僅是國內首例,也是亞洲首例,同時也是全球第三例。綜合媒體報導指出,北榮兒童外科主任蔡昕霖解釋,「雙側威爾姆氏腫瘤」是一種與基因突變相關的疾病,通常在幼兒中發現。這種腫瘤多為無症狀的巨大腹腔腫瘤,晚期可能壓迫其他器官,導致腹痛或無法進食。面對「雙側威爾姆氏腫瘤」,蔡昕霖表示,唯一的治療方法是手術切除整個腎臟,再配合化療。但吳小妹因腎臟切除的關係,需要進行腹膜和血液透析來排出尿毒,所以導致其從1歲到8歲一直在洗腎。台北榮總副院長曾令民表示,孩子進入洗腎階段時,會面臨許多健康問題,包括新陳代謝障礙、骨質疏鬆,甚至有影響智力發展的可能。曾令民認為,面對此情況,換腎是最佳解決方式。曾令民也提到,全台有200多位小朋友正在洗腎,但僅有20人登記等待換腎,主要原因是家長對手術的擔憂和孩子體重過小,腎臟和泌尿系統結構精密,增加了手術難度。吳小妹的媽媽受訪時表示,吳小妹在高雄榮總檢查發現腎臟兩邊有大腫瘤,之後進行了切除手術,並從1歲多開始洗腎直到8歲。後來因下腔靜脈因巨大被威爾姆氏腫瘤壓迫而纖維化,使吳小妹錯失第一次的腎臟移植機會。就連北榮團隊也表示,這真的是十分罕見的情況。即便有過失敗紀錄,但北榮團隊並沒有因此放棄,後續更找出了新的治療方法,團隊將吳小妹的肝臟分開,找到僅存的健康血管,並使用捐贈者的血管作為「延長線」,最終成功將成人腎臟移植到吳小妹的肝臟內。在11位醫護人員的協助下,手術歷時12小時,創下亞洲首例高難度多重接力移植手術的紀錄,而這項手術,目前僅在美國有2例。吳媽媽表示,吳小妹出生不久就住院8個月,從1歲到8歲多都在洗腎,大部分時間都在醫院度過,甚至回家也會感到害怕。但吳小妹非常堅強,她堅持上學,成績名列班上前3名。吳媽媽也因此堅持下去,即使第一次手術失敗,也沒有放棄,終於在第二次機會中成功。如今,吳小妹已經順利完成手術,身體機能恢復正常。吳小妹也特地寫了一張卡片給捐贈者,感謝對方的大愛,使其能夠擺脫洗腎的命運,吳小妹也承諾會好好保護、愛惜這顆腎臟。北榮醫療團隊也送給吳小妹一台超跑樂高,希望他未來的的新生活,將如超跑般充滿活力和希望。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5/348355/sm-091d26b3bab714ab144171b2440eefe0.jpg)
亂倫風險!澳洲下令銷毀「數千份捐贈精子」 生育診所欠缺監管樣本被混淆
荷蘭一名男子過去長達15年的時間有「瘋狂捐精」行為,目前估計他在全球至少有超過550名子女,引發許多家庭面臨近親繁殖的風險,未料在澳洲昆士蘭,當地的公衛單位下令銷毀數千份冷凍精子,因為這些樣本存在被混淆,甚至造成意外亂倫的風險。澳洲每6對夫妻則有1對有生育問題,需要靠捐贈精子或卵子或人工受孕,不過昆士蘭省衞生部近日居然下令銷毀冷藏精子,原因是存有「重大系統性缺失」及報告程序漏洞。根據《英國廣播公司》(BBC)與《衛報》等外媒報導,這個在澳洲擁有最大規模的「試管嬰兒產業之州」,發現高達42%的精子有中度或高度的混淆風險,其他問題包括混淆捐贈者身份、冷凍精液與冷凍管標籤不明、配子(精子或卵子)失去活力等,甚至無法確定這些療程一共創造多少家庭,或者有多少孩子與其手足來自同一名捐贈者。據昆士蘭州議員芬提曼(Shannon Fentiman)表示,她接獲逾200件投訴後,要求公衛當局針對此案展開調查,如今對於這樣的結果表示震驚,「我們必須確保我們的法律跟得上技術發展」。除此之外,美聯社也引述出面指控的女性表示,她的精子捐贈者,在同一間診所就捐精超過200次,據昆士蘭州公衛當局警告,過度重複使用捐贈精子,恐讓透過生育治療出生的個體「意外」與血親發生性關係,混淆樣本更會導致父母與孩子無法得知正確遺傳資訊與醫療紀錄,引發意外亂倫的風險,因此,州內所有診所必須處理掉「不符合目前識別標準」的卵子、精子與胚胎。澳洲昆士蘭省下令銷毀大批捐贈精子,因為涉及亂倫風險。(圖/翻攝自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