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親
」 流感 大陸 結婚 日本 疾管署![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0/395190/sm-b9e90f7cda744fcd33dddd6390afe603.jpg)
老婦「忍胸痛」5天不就醫 女兒返鄉探親驚覺「心肌梗塞」
春節期間全台醫院急診室人滿為患,奇美醫院急診醫學部高齡急診科主任黃建程日前就分享,許多子女因長年在外工作,難得過年返鄉探親,才發現父母身體不適,急忙將其送醫。有時這樣的行為雖導致急診壅塞,但在某些案例中,卻成功挽救了長輩的生命。根據《中時新聞網》的報導,黃建程分享,今年春節他遇到一名老婦,因胸痛隱忍五天未就醫,直到女兒過年返家察覺異狀,才送至急診,經檢查發現竟是心肌梗塞。黃建程也舉出另一個例子,另一名75歲老翁,長期與妻子同住,女兒們皆在外地生活,過年返家時發現父親奄奄一息,急忙送醫,才確診為敗血症與急性腎衰竭,需立即住院治療。黃建程表示,「天邊孝子」的本意並非全然錯誤,醫療資源確實應優先留給真正需要的病患,但對於長輩的健康狀況,子女應保持高度警覺。如果發現異狀且難以判斷嚴重程度,應儘早就醫,而非自行觀察或拖延治療。不過春節期間的急診室內,也有部分病患症狀較輕微,卻因子女擔憂過度而送醫。黃建程分享,一名50歲男子在春節期間將80多歲的母親送至急診,表示母親手部顫抖,擔心是中風徵兆。經醫師診斷後確認為帕金森氏症,男子頻頻道歉,醫師則安慰他勿過度自責。黃建程提醒民眾,若發現長輩健康有異狀,應適時就醫檢查,避免錯失黃金治療時間。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8/393438/sm-d7300f5ca0b1529d1c824a5b0e14c656.jpg)
陸春運「鐵路客流」暴增 2/1預計旅客1330萬人次
2月1日(正月初四),大陸全國鐵路預計發送旅客1330萬人次,計劃加開旅客列車791列,以滿足春運出行需求。1月31日,大陸全國鐵路已安全平穩發送旅客1183.2萬人次。2025年大陸大陸春運自1月14日啟動,至2月22日結束,為期40天,預計全國鐵路將發送旅客5.1億人次,日均達1275萬人次。截至1月30日,已累計發送旅客2.06億人次,客流持續攀升。大陸國鐵集團客運部負責人表示,今年是春節8天長假、過境免簽政策全面放寬、春節申遺成功後的首個春運,民眾出行意願高漲,整體客流穩定增長。節前學生流、務工流、探親流疊加,節後則呈現相對平緩的客流態勢。為保障旅客安全順暢出行,鐵路部門將持續優化運輸組織,提升服務品質,確保春運平穩有序。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8/392758/sm-38f37e7e8c5f263b3bbd8a04c3fa9d85.jpg)
新手爸媽注意!過年帶寶寶返鄉 這些貼心建議必看
農曆年腳步接近,許多新手爸媽想帶著寶寶回家探親,途中擔心孩子無法忍受舟車勞頓之苦,或是到了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家與平時不一樣的環境無法適應;若要帶孩子回鄉過個好年,應該先做哪些準備?又該注意什麼呢?旅途安排:確保安全與舒適長距離移動挑戰通常返鄉旅程如高雄到台北、台中到屏東,車程動輒超過三至四小時。初二回娘家後,可能還需前往其他親戚家,對大人與嬰幼兒皆是挑戰。 通常返鄉旅程如高雄到台北、台中到屏東,車程動輒超過三至四小時。初二回娘家後,可能還需前往其他親戚家,對大人與嬰幼兒皆是挑戰。出發前詳細規劃自行開車:需有足夠人力協助照顧寶寶。大眾運輸工具:提前訂購足夠連號座位。 自行開車:需有足夠人力協助照顧寶寶。大眾運輸工具:提前訂購足夠連號座位。自行開車返鄉的注意事項攜帶嬰幼兒用品必須準備尿布、濕紙巾、替換衣物、玩具、推車等大量用品,建議以汽車為主要交通工具以提升靈活性。 必須準備尿布、濕紙巾、替換衣物、玩具、推車等大量用品,建議以汽車為主要交通工具以提升靈活性。汽車安全座椅必備嬰幼兒乘車時,務必使用汽車安全座椅以確保安全。 嬰幼兒乘車時,務必使用汽車安全座椅以確保安全。依月齡採取不同對策6個月以下嬰兒 喜歡乘車,窗外景色及輕微晃動有助於安撫情緒與促進睡眠。7至12個月嬰兒 行動力強但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因長時間坐在安全座椅上而煩躁。建議攜帶輕便鮮豔的玩具、米果或米餅等乾性副食品,隨時安撫寶寶。 6個月以下嬰兒 喜歡乘車,窗外景色及輕微晃動有助於安撫情緒與促進睡眠。 喜歡乘車,窗外景色及輕微晃動有助於安撫情緒與促進睡眠。7至12個月嬰兒 行動力強但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因長時間坐在安全座椅上而煩躁。建議攜帶輕便鮮豔的玩具、米果或米餅等乾性副食品,隨時安撫寶寶。 行動力強但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因長時間坐在安全座椅上而煩躁。建議攜帶輕便鮮豔的玩具、米果或米餅等乾性副食品,隨時安撫寶寶。後座陪伴媽媽應坐在後座陪伴寶寶,提供安全感,減少躁動情況。 媽媽應坐在後座陪伴寶寶,提供安全感,減少躁動情況。定時停車休息車程超過1至1.5小時,或遇到塞車情形時應停車休息。讓寶寶下車透氣、活動筋骨,避免長時間待在悶熱的密閉車內。家長也可利用此時補充體力。 車程超過1至1.5小時,或遇到塞車情形時應停車休息。讓寶寶下車透氣、活動筋骨,避免長時間待在悶熱的密閉車內。家長也可利用此時補充體力。搭乘大眾運輸工具的注意事項適合情境適用於路程遙遠且目的地大眾運輸工具方便可達的情況。 適用於路程遙遠且目的地大眾運輸工具方便可達的情況。優點運行平穩,空間較大,無需擔心塞車。時間固定,更適合精準規劃行程。 運行平穩,空間較大,無需擔心塞車。 時間固定,更適合精準規劃行程。缺點攜帶大件行李不便。年假期間需拜訪多地的家庭,行動較受限制。 攜帶大件行李不便。年假期間需拜訪多地的家庭,行動較受限制。【延伸閱讀】過年失智長輩易怒走失 竟跟天氣、親友拜年有關?過年塞車憋尿憋出尿道炎? 營養師教你6招飲食預防法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3758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5/389765/sm-c42c1c85e68ee0739a05425d54a0ea92.jpg)
國民黨推「中配身分證6年改4年」 民進黨:到底在圖謀什麼?
民進黨今(14)日在臉書發文表示,「又來了!中國國民黨強推『中配身分證6年改4年』,到底在圖謀什麼?」,最近國民黨又在玩老把戲!他們異口同聲要修法,試圖把中國籍配偶取得身分證的年限從6年縮短成4年。民進黨指出,中配取得身分證的期限原本是8年,2009年在馬英九主導下縮短成6年。2016年國民黨曾試圖再度縮短年限,當時被擋下來。去年3月,來自雲林的國民黨立委許宇甄試圖提案,被民進黨團提出復議擱置在立法院程序委員會。如今,來自南投的國民黨立委游顥,又再度提出相同的法案。「看到這種操作真的很無言,在中國正對台灣文攻武嚇的時候,藍營卻在忙著幫中國開後門嗎?」民進黨說道,重點是,現在給中國籍配偶的保障,已經比其他外國籍配偶更優惠、更寬鬆:取得身分證只需要6年(以每年居住183天來比較,外配要花8年)、不用放棄中國國籍、不用考試、雙親可以來台定居還能用健保、只有中配可以申請年邁父母依親、探親期間就能來台就醫、配偶依親簽證不須面談。民進黨接著表示,在台灣醫護人力短缺的現況下,貿然放寬政策,不僅會加重醫療資源負擔,更可能衍生濫用問題,而且兩岸現在處於對立狀態,跟其他國家的關係完全不同。基於國安考量,這種修法當然該謹慎。民進黨續指,更不公平的是,外配還要提供財力證明,中配不用;其他國家的配偶要先取得國籍才能取得戶籍,時間通常超過6年,但中配因為不用取得國籍,反而拿到身分證比較快。面對如此明顯的差別待遇,實在難以理解有人會認為「現行法規歧視中配」?相反地,「國民黨一再試圖為中國人爭取特權,不禁令人質疑,他們到底是在為誰服務?替誰發聲?」圖說: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3/389593/sm-c6c47116551a1c99482eb5d15a9295a3.jpg)
人夫周末常跑公婆家! 妻好奇一查「超市會員卡點數」果然外遇
澳洲一名人妻近期發現,尪經常選在周末回公婆家,好奇心的驅使下,他透過查超市「會員卡點數」,居然意外發現老公外遇,也讓這名人夫付出慘痛代價。凱西在網路上分享,她有一個女客戶懷疑丈夫可能出軌,所以請她幫忙調查,還真的查出丈夫偷吃。(圖/翻攝自Tik Tok)根據《每日郵報》引述在澳洲提供私家偵探服務的女子凱西(Cassie Crofts)的分享,她有一位女客戶懷疑丈夫可能外遇,所以請她幫忙調查。這名女客戶表示,丈夫最近時常獨自回新南威爾斯州的老家探親,由於以前很少回去,於是讓她起了疑心。凱西表示,一開始們查了這名人夫和女客戶的共用信用卡,發現對方常去消費的店名,未有實質幫助,因此她建議女客戶檢查兩人共用的超市會員卡,因為會顯示消費店址,結果女客戶發現,老公實際上未在新南威爾斯州消費,而是在昆士蘭州郊區購物,而這地點正好是丈夫前女友住處附近。凱西在影片中表示,這名人夫因為貪小便宜,結果卻讓他付出慘痛代價,「你在商店可能省了10澳幣,約台幣203元,但離婚的費用卻非常高昂」。凱西的影片曝光後,立刻獲得不少網友留言,「我也是透過會員卡發現外遇」、「我查詢會員消費紀錄時,發現我丈夫買了保險套和兒童用品,可是我們沒有小孩」、「哇,我不知道看消費紀錄可以查到地點」。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3/389423/sm-eb29b6592e6f3fa80637174e19e6cf89.jpg)
「地表最大人口移動」14日將展開 2025春運載客量有望創新高達90億人次
有「地表最大人口移動」之稱的大陸春運即將在1月14日展開。2025年大陸全國春運電視電話會議日前在北京召開,大陸發改委副主任李春臨在會上預測,2025年春運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和鐵路、民航客運量均有望創歷史新高,目前預計,跨域人員流動將達到90億人次。綜合陸媒報導,2025年春運將於1月14日開始,2月22日結束,為期40天。據研判,2025年春運客流將呈現出「總量大、結構穩、分布集中」等特徵。鐵路、民航客運量有望分別突破5.1億人次和9,000萬人次,規模在去年高峰的基礎上進一步增加,自駕出行為72億人次,仍將穩居主體地位。據國鐵集團客運部表示,2025年鐵路春運整體客流穩定增長,節前學生流、務工流、探親流疊加,客流比較集中,節後客流相對平緩。為此,鐵路部門進一步擴充旅客運輸能力,預計節前每日最高可安排旅客列車14,100列左右,節後每日最高可安排旅客列車14,200列左右,客座能力分別年增3.9%、4.3%。報導稱,春運首日火車票於2024年12月31日開始發售。與此同時,攜程、同程等OTA平台發布的2025春節旅遊出行市場預測報告指出,鐵路和民航春節前客流峰值預計在1月28日。在民航方面,春運首日全國民航預計發送旅客200萬人次,執行航班1.75萬班次,而廣州白雲機場,上海浦東機場,深圳寶安機場和北京首都機場,則是春允首日流量最大的四個機場。今年春運熱門目的地為重慶、成都、北京、哈爾濱、西安、鄭州、廣州、昆明、貴陽、長沙,1月14日北京前往哈爾濱、瀋陽,廣州前往重慶、貴陽、昆明,已有多趟車次的車票售罄。其中,停靠車站少、旅程時間較短的車次最快賣完。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7/388647/sm-d41dc994986cee458fed17ee3a7164fb.jpg)
全國流感重症死亡病例累計91例 新北增設38場社區接種站
1月1日起,公費流感疫苗擴大提供全國滿6個月以上尚未接種之民眾接種;新冠JN.1疫苗則提供滿12歲以上民眾接種,為使流感及新冠疫苗接種更便利,新北市協調29區衛生所及700家合約院所提供隨到隨打服務外,亦持續開設社區接種站,1月份共增設38場社區接種站,以及衛生所加開假日診及夜診提供民眾免費接種。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今年第1周類流感門急診就診約12萬7000人次,疫情呈上升趨勢,處流感流行期。全國去年10月起至今年1月6日,累計412例流感併發重症病例,年齡層以65歲以上長者為多,死亡病例累計91例,死亡數為近十個流感季同期最高。新冠併發重症本土病例累計436例,其中95例死亡,流感及新冠死亡病例中未接種過流感疫苗以及新冠疫苗高達9成。研究顯示接種疫苗是預防疾病最有效的方法,接種後約2週後開始產生保護力,呼籲符合公費流感疫苗及新冠疫苗資格民眾儘速前往接種。衛生局提醒,歲末年初大型活動多以及春節連續假期、探親旅遊等活動頻繁,呼吸道病毒感染風險增加,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流感及新冠疫苗接種,並落實個人防疫措施、勤洗手,有症狀自主佩戴口罩,並在家休息,減少病毒傳播機會,保護家人及朋友。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0/388410/sm-62f62cff572d07f1e4246122597ab1d6.jpg)
麻疹足跡「搭過北捷」釀恐慌? 診所:疫苗搶打潮來了!
傳染力極高的麻疹疫情創下5年新高,中部醫院發生麻疹群聚事件,目前已經累計16例感染,被匡列的接觸者高達3000人,可傳染期間的足跡更遍及北、中、南,其中有確診者搭過台北捷運,更令大眾恐慌,有診所透露許多民眾紛紛來詢問麻疹疫疫苗,搶打潮似乎湧現。去年12月10日一名越南探親的境外移入個案,為此波群聚的指標個案,該個案同班機旅客也感染麻疹屬於境外移入,指標個案因就醫造成醫院群聚,從去年迄今累積21例本土麻疹病例,以及12例境外移入。相關接觸者將監測到1月23日。麻疹的高傳染力可1人傳20人,因此引起不少民眾恐慌,部分診所紛紛公告「麻疹疫苗已缺貨」,更表示叫貨也得等到2月底。台大兒童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立民表示,「麻疹、腮腺炎及德國麻疹疫苗」屬混合疫苗,如本身自己曾經有打過兩次麻疹疫苗,就不用太擔心,不用跟風去打,但如沒接種過2次疫苗者,確實要去補打。但黃立民認為,這一波疫情看來都是發散的,代表民眾有抗體比例應該很高,這一波疫情應該不會這麼嚴重。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則表示,目前台灣麻疹疫苗接種率達9成以上,面對這一波疫情,不用過度擔心。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則表示,麻疹疫苗注射有分常規的嬰幼兒公費接種,成年人如沒完成接種、沒有抗體的才要接種,第二種則是特定高風險族群,包含有可能接觸到患者的醫護人員、到麻疹流行區國家且沒接種過者等,把疫苗讓給真正需要的人。台大感染症專家、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理事長李秉穎表示,麻疹雖然傳播力高,但透過空氣傳播的機率較低,多數還是透過接觸跟飛沫傳染,應該避免去人多擁擠處。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0/387790/sm-3e3d90caf835722581ef2fe1a843d636.jpg)
流感進入流行期!國際疫情也升溫 日本升幅劇東京6年首發「流行警報」
國內流感疫情已正式進入流行期,而且疫情正持續上升,根據疾管署資料顯示上週(12月22日至12月28日)類流感門急診就診已有約10萬9千人次。而國際流感疫情也有明顯上升,其中鄰近國家日本東京更時隔6年再次發布流感流行警報。1死亡個案初期劇烈咳嗽 入院檢查已肺炎、呼吸衰竭疾管署公布,上週(12月24日至12月30日)國內新增19例流感併發重症病例、10例流感重症死亡病例。有一例較年輕流感死亡個案為北部40多歲女性,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說明,這名個案本身有氣喘病史,沒有接種過本季流感疫苗,11月下旬開始有劇烈咳嗽、呼吸喘、全身無力等症狀,前往診所就醫診斷為感冒,領取一般口服藥物就返家了,不過後來症狀加劇,於12月上旬前往醫院就醫。經醫院檢查發現,這名個案已有肺炎的情形,進行流感快篩為A型流感陽性,經檢驗確定感染H1N1流感病毒,醫師診斷有肺炎、呼吸衰竭、敗血性休克因此收至加護病房治療。不過林詠青醫師表示,這名個案在住院過程中肺炎持續惡化,而且又併發細菌感染,住院大約3個星期後還是不幸於12月下旬過世,主要死因為流感併發肺炎呼吸衰竭。1流感重症未接受醫師建議住院 之後症狀未改善入ICU另外,也有一名較年輕的流感重症個案為北部30多歲男性。林詠青醫師提到,這名個案本身有高血壓等慢性病史,沒有接種過本季流感疫苗,在12月中旬時開始有呼吸喘症狀,前往醫院就醫後,醫師懷疑他有肺炎因此建議住院,不過當時個案並沒有接受醫師的建議,所以沒有住院,但3天後症狀未改善而且又出現發燒、意識狀態改變等情形,因此又再度至急診就醫。經急診檢驗發現,個案腎功能異常而且有肺炎、肺水腫情形,醫師診斷為肺炎合併呼吸衰竭、急性腎臟損傷並收至加護病房治療。林詠青醫師表示,目前個案已經住院近2週,症狀已有改善,不過仍在加護病房繼續治療中。北半球往來頻繁國家中 日本流感疫情升幅最劇而除了國內流感疫情外,日本流感也已經進入流行期。疾管署表示,北半球流感活動度於第50週起就有明顯上升的趨勢,往來頻繁國家中以日本升幅最劇,在2週內就已經驟升到往年高峰水準,而且較往年提早3-4週,預期未來疫情將會持續上升。另外,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郭宏偉表示,中國、韓國、香港等鄰近亞洲國家近期流感疫情也都呈上升趨勢,主要流行病毒以A型H1N1流感為主,而歐洲、美國、加拿大的流感疫情也有上升情形。歲末年初,民眾探親、旅遊等活動頻繁,疾病傳播風險增加。林詠青醫師提醒,目前流感已經進入流行期,呼籲民眾應盡早接種疫苗,才可以安心度過年節。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dist/imageholder.jpg)
春節連假去日本要注意!新冠、流感案例狂飆 最好「這天前」打疫苗
春節9天連假即將到來,不少人已經計畫好要出國旅遊,但根據疾管署監測,北半球流感活動明顯上升,又以日本增幅最劇。疾管署就提醒,目前國內公費流感疫苗已經擴大至全民施打,加上新版JN.1新冠疫苗正持續供應,由於大部分疫苗接種後需要2週才會產生足夠保護力,若想要在出國前打好疫苗,建議最晚本月10日前就要完成接種。疾管署監測近4週顯示,國內上週(2024年12月22日至28日)類流感門急診就診約10萬9千人次,呈上升趨勢,且急診就診病例百分比達11.2%,已進入流行期,社區流行流感病毒以A型H1N1為主。疾管署指出,這次流感季自2024年10月1日起截至12月30日累計369例,年齡層以65歲以上長者為多(占58%),另死亡病例累積85例,死亡數為近10個流感季最高;確定病例及死亡病例均有9成以上未接種本季流感疫苗。在國際疫情方面,北半球流感活動度第50週(2024年12月8日至14日)起明顯上升,往來頻繁國家中以日本升幅最劇,於2周內驟升至往年高峰水準且較往年提早3至4週,預期疫情將持續上升;中國北方、韓國及北美洲國家升幅亦嚴峻,趨勢則與往年相符;而中國南方、香港等地亦於第51週(2024年12月15日至21日)起出現緩升趨勢。目前日本新冠、流感疫情嚴峻,尤其新冠已經連續5周上升,並以關東、東北、北海道等區域病例增加最為顯著。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這2項疾病都有疫苗可以預防,2025年元旦起公費流感疫苗擴大至全民施打,新冠疫苗一項為公費提供,除原有的莫德納JN.1疫苗,元旦起另提供Novavax的JN.1疫苗,優先提供滿12歲以上、不適合接種mRNA疫苗者接種。林詠青說,由於接種疫苗後還需2周時間來產生保護力,民眾若想在春節連假出國玩,特別是飛往日本的人,建議在1月10日之前完成接種,才能在旅遊期間就已產生足夠的保護力。此外,疾管署也呼籲,歲末年初,民眾探親、旅遊等活動頻繁,疾病傳播風險增加,請65歲以上長者、幼兒及慢性病患等高風險族群,應儘速完成流感及新冠疫苗接種,以及早獲得保護力,降低感染後發生重症和死亡風險。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1/387491/sm-aa4fe1f38a9b65acb42dedd569d4b555.png)
急診醫收4張照淚崩 同意「1行為」讓逝者家屬感謝
身為急診科醫師的陳志金,生離死別或許就是其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總是有些故事讓他感觸良堆。近期一名雲林一名阿嬤在病逝前的幾天裡,醫療團隊的細心安排,與家屬共同留下了一段溫暖而難忘的回憶。事後,陳志金醫生收到護理師的簡訊,內含幾張照片,讓他在午餐時間看著不禁淚流滿面。陳志金醫師在FB的貼文中表示,照片中,一家人與護理師們圍繞著阿嬤合影。為了這張照片,有護理師為阿嬤化妝,甚至用枕頭套支撐下巴,使阿嬤看起來安詳而美麗。阿嬤在當天上午11點半辭世,醫療團隊以細膩的方式協助家屬完成「道謝、道愛、道歉、道別」的情感告別。陳志金醫師表示,幾天前,護理長曾提議在阿嬤離開時為他塗上口紅,並希望邀請家屬一起參與,陳志金當時全力支持。沒想到,在短短一小時內,護理團隊不僅完成了化妝,還請阿公挑選了一頂與衣服搭配的帽子,巧妙遮掩了因手術取下的頭骨缺損。這些努力讓阿嬤在臨終後依然顯得美麗安詳,甚至嘴巴也自然閉合,這對家屬而言是極大的安慰。陳志金醫師表示,從阿嬤進入ICU的第一天起,他便開始向家屬解釋病情,提供「交班單」供家屬參考,讓家人可以隨時了解最新狀況。阿嬤辭世後,他再次與家屬討論並努力緩解他們的內疚與不捨情緒。在此過程中,家屬甚至感謝醫護團隊,竟然同意家屬的信仰,允許使用符水和平安符。陳志金醫師解釋,這是家屬的一種祝福行為,無需反對。家屬們談起阿嬤,表示阿嬤總是十分貼心、不願麻煩他人,連最後的時刻都在適合的時間選擇離去,讓所有子孫都能見他最後一面。一位長年旅居國外的長女表示,因為一時衝動回台探親,才有機會與母親一起出遊,對此她充滿感激。這些回憶成為家屬面對失落的力量來源。在等待殯葬車時,陳志金特意取來兩本自己撰寫的醫學書,簽名後贈送給阿公。家屬將書擺在阿嬤頭旁,與醫護團隊一起拍下最後的合影。當車輛抵達時,所有醫護人員與家屬共同送別阿嬤,鞠躬致意,留下了這段感人至深的醫病關係。陳志金醫師表示,醫療的價值不僅是拯救病患的生命,更是協助家屬走過困難時刻。阿嬤的離去雖然令人悲傷,但醫療團隊的努力為家屬帶來了一段溫馨的回憶,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他們能看著這些照片,感受到當時彼此間的愛與支持。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3/386683/sm-3d6b27a990ec6d285e051832a33e92d4.jpg)
疾管署宣布流感進入流行期 上周逾10萬人就診!增19例重症
疾管署今(31日)表示,第52周(12/22-12/28)類流感門急診就診約10萬9千人次,近期呈上升趨勢,且急診就診病例百分比達11.2%,超過流行閾值(11.0%),進入流行期。近四周合約實驗室監測顯示,社區流行流感病毒以A型H1N1為主。國內上周(12/24-12/30)新增19例流感併發重症病例,本流感季自今(2024)年10月1日起截至12月30日累計369例,年齡層以65歲以上長者為多(占58%),另死亡病例累積85例,死亡數為近十個流感季最高;確定病例及死亡病例均有9成以上未接種本季流感疫苗。國際疫情部分,北半球流感活動度第50周起明顯上升,往來頻繁國家中以日本升幅最劇,於兩周內驟升至往年高峰水準且較往年提早3至4周,預期疫情將持續上升;中國北方、韓國及北美洲國家升幅亦嚴峻,趨勢則與往年相符;而中國南方、香港等地亦於第51周起出現緩升趨勢。疾管署說明,國內上周(12/24-12/30)新增10例新冠併發重症本土病例,與前一周(12/17-12/23)13例相當,自今年9月1日起截至12月30日,新冠併發重症本土病例累計421例,其中95例死亡,均以65歲以上長者及具慢性病史者為多,其中自10月1日起通報之確定及死亡病例未接種JN.1疫苗者均達98%以上。全球新冠病毒陽性率上升,歐洲、非洲、美洲及西太平洋區呈上升或略升趨勢,其他地區則下降,鄰近國家日本病例數持續上升,全球新冠變異株以KP.3.1.1及XEC為主流變異株,其中XEC變異株占比快速上升。疾管署統計,截至12月30日止,公費流感疫苗接種數約577.7萬人次(疫苗使用率約87.7%),低於去年同期(631.3萬人次),另全國65歲以上長者流感疫苗接種率為44.4%,學齡前幼兒則為63.7%,皆尚未達接種目標。惟考量鄰近國家皆有流感活動度上升趨勢,且我國已進入流感流行期,另自明(2025)年1月1日起,公費流感疫苗將擴大提供全國滿6個月以上尚未接種之民眾(具中華民國國民身分,或持有居留證之外籍人士)接種直至疫苗用罄止,呼籲符合公費流感疫苗資格民眾儘速前往接種。截至12月30日止,新冠疫苗接種數仍持續高於去年,已累計接種177.3萬人次,為去年同期(76.4萬)約2.3倍。鑒於全球COVID-19陽性率上升,國內疫情亦持續,加上歲末聚餐、跨年活動、春節連續假期探親旅遊等活動頻繁,新冠病毒傳播風險增加,疫情威脅仍不容忽視,呼籲尚未接種者,尤其是65歲以上長者及具慢性疾病等高風險族群儘早接種Moderna JN.1疫苗,及早獲得保護力。自明(1日)起提供民眾接種1劑Novavax JN.1疫苗,優先提供不適合接種mRNA疫苗者接種,以降低重症及死亡風險。此外,提醒如已接種過Moderna JN.1疫苗者,則無須再接種Novavax JN.1疫苗。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386607/sm-48c3dba34486af0923724cc0dada9517.jpg)
流感死亡數近10季最高! 醫曝2症狀示警:儘速接種疫苗!
疾管署24日指出,本流感季自今年10月1日起截至12月23日累計350例流感併發重症病例,另死亡病例累積75例,死亡數為近10個流感季最高;確定病例及死亡病例均有9成以上未接種本季流感疫苗。對此,醫師們也發文提醒,週末兩天感冒病人真的非常多,流感也不少,大家真的要提高警覺,此外「儘速接種流感疫苗也是保護自己與家人的方式。」小兒科醫師吳其穎在臉書粉專《蒼藍鴿的醫學天地》發文指出,近期流感真的多,如果碰到高燒、酸痛去驗大概八九不離十。目前克流感已有擴大公費的政策,如果有類流感症狀+相關接觸史,可與醫師討論是否能直接開藥,不一定要經過戳鼻子流程,「此外儘速接種流感疫苗也是保護自己與家人的方式,望周知。」耳鼻喉科醫師李典憲也在臉書發文稱,週末兩天感冒病人真的非常多,流感也不少,這兩天居然驗到7位A流個案,幾乎是每節都有驗到,週六下午診甚至還驗到4個,直言大家真的要提高警覺,「這陣子假日診或晚診,來看病的人都蠻多的,幾乎都必須延診才能看完所有病患。」陳信宏小兒科診所則發文提醒,要「出國旅遊」的,要到「大陸旅遊、工作」,請記得施打「流感疫苗」,保護自己跟家人的健康。疾管署曾在24日指出,本流感季自今年10月1日起截至12月23日累計350例流感併發重症病例,年齡層以65歲以上長者為多(占57%),另死亡病例累積75例,死亡數為近10個流感季最高;確定病例及死亡病例均有9成以上未接種本季流感疫苗。第51週(12/15-12/21)急診就診病例百分比達10.8%,接近流行閾值(11.0%),即將進入流行期。截至12月23日止,公費流感疫苗接種數約570萬人次,低於去年同期(625萬人次),另全國65歲以上長者流感疫苗接種率為43.9%,較去年同期低,減少8.2%。本土資料已明確顯示流感疫苗之保護力,未接種疫苗將使長者暴露於不必要的健康風險。疾管署提醒,隨著時序入冬,已進入呼吸道病毒活躍時期,加以年末聖誕跨年、探親旅遊等活動頻繁,疾病傳播風險上升,呼籲65歲以上長者、幼兒及慢性病患等高風險族群,應儘速完成流感疫苗接種,以及早獲得保護力,降低感染後發生重症和死亡風險。民眾可先透過各地方政府衛生局網頁、疾管署流感防治一網通(https://antiflu.cdc.gov.tw/)、疾管家或1922防疫諮詢專線,查詢鄰近合約院所,再電洽院所詢問預約,以確保可施打到疫苗且節省排隊等候時間。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5/386515/sm-12eec3b2043266aba084d2eceac74b7e.jpg)
濟州航空罹難者離家前脫口「再吵就不回來」一語成讖 77歲老父淚吐:想再見她一面
南韓濟州航空一架波音737客機昨(29)日上午從曼谷飛往南韓務安,因遭受鳥擊無法順利降落,發生爆炸起火,機上181人僅有2人生存獲救,179人罹難。罹難者中有2人為泰國人,其一是45歲的瓊拉(Jonglak Duangmanee),她離開前對家人說「再吵架就不回來」竟一語成讖,讓她的77歲父親布奇衛(Bunchuai Duangmanee)難以置信從此與女兒天人永隔。綜合泰媒報導,濟州航空罹難者之一的45歲泰國女子瓊拉,多年前到韓國工作並嫁給一名當地人,婚後偶爾會回鄉探親;今年12月初瓊拉與韓籍丈夫一起回泰國探親順便旅遊,丈夫有事所以14日已先返韓,她則留下來想多陪陪家人,決定月底再返韓,豈料,遭遇濟州航空失事。濟州航空失事後,當地媒體前往瓊拉老家,看到瓊拉77歲的父親布奇衛和親友討論瓊拉的後事,要安排把她的遺體運回泰國進行喪禮,而布奇衛坦言,以前看過空難的新聞,從沒想過這種悲劇會發生在自己家人身上,「我知道我女兒在那架飛機上時,簡直晴天霹靂又難以置信。」布奇衛提到,瓊拉返鄉時與家人起爭執,她還脫口「再吵架就不回來了」竟一語成讖,當時瓊拉臨走前還給了自己1萬泰銖(約新台幣10258元),麻煩父親去替她繳喪葬保險,如今這筆錢真的要拿來替女兒辦喪禮;令布奇衛最悔恨的是,瓊拉要去搭機返韓時,自己因為照顧生病的親友沒有開車送女兒去機場,不捨落淚感嘆,「很想再見她(女兒)一面。」這起事故機上共載有175名乘客、6名機組人員,共181人,其中179人罹難;2名機組人員在初步搜救過程中,從飛機後部獲救,分別是33歲的男空服員和25歲的女空服員。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5/386435/sm-073847db6a365adfd70c2ca74e86efb2.jpg)
濟州航空失事爆炸釀179死 泰女大生夢想當空姐「遇空難死劫」
南韓濟州航空7C-2216航班於29日上午9點從泰國曼谷飛往南韓全羅南道務安國際機場,但在降落時衝出跑道,撞擊圍欄爆炸,機上韓籍173人、泰籍2人,共181人僅2名空服員獲救,目前傳出疑因鳥擊所造成,而事故現場慘不忍睹,除了飛機尾部外,其餘部分幾乎全都被燒毀,乘客的行李和機身殘骸散落一地。對此,泰國政府證實2名泰籍乘客遇難,45歲的女子Doungmanee Jongluk準備回娘家探親,另一人則是就讀航空公司業務管理學系,只差3個月就要畢業的22歲女大生Chaue Sirithon,她當天搭機前往探望住在韓國的母親,未料就此天人永隔。事故發生於29日上午9時3分,7C-2216航班從泰國曼谷起飛,原定降落務安機場,但在降落過程中,飛機因與鳥群相撞右側引擎起火,首次嘗試降落時,也因引擎起火被迫抬升機頭,第二次降落時,還是因無法放下起落架,以機腹著陸高速滑行,最終撞擊到跑道尾端的外牆發生爆炸,機上共181人僅2名空服員獲救。據外媒報導,Doungmanee Jongluk與韓國丈夫結婚後定居韓國,育有兩名年幼的孩子,本月初夫妻倆一起回泰國娘家探親,丈夫於14日先返家,死者在當地多留後,於29日才搭機回韓,未料就此天人永隔。Chaue Sirithon就讀泰國曼谷大學航空公司業務管理學系4年級,她只差3個月就要畢業,豈料搭機前往探望住在韓國的母親時遇上死劫,而到機場準備接機的母親得知女兒遇害後,情緒難以平復。曼谷大學於29日晚間對學生的去世發表了哀悼信息,並表示「我謹向濟州航空2216航班事件中的Doungmanee Jongluk和Chaue Sirithon女士表示哀悼,並向在該事件中喪生的遇難者家屬表示慰問。」貼文發出後,不少網友也紛紛前來表示哀悼。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7/386237/sm-efbeb03561318ae888bbc2f68bd19431.jpg)
台灣旅客飛日本注意了 前台大醫建議:先準備好「這個」
日本、大陸近期傳染病大流行,3病毒肆虐,當地政府也做出應對。旅日達人、前台大感染科主治醫師林氏璧提醒,要飛日本的台灣旅客建議備妥常備藥物,他疫情後出國都是帶好帶滿。林氏璧在臉書發文,「脆上面看到網友分享,在東京看流感就醫的花費:35400yen(約新台幣7363元)。不過他去的國際診所12.29~1.5也休息了。這段時間去日本的朋友,建議還是在台灣就先準備好常備藥物。」此文曝光後,網友紛紛留言「我出國都會帶成藥的胃藥、止痛藥、感冒藥、暈車藥,有一次還真的用到了」、「休假掛急診這金額不意外,看完病記得領收據跟就診證明(英文)回台申請健保」、「我們這次在品川醫院看診也差不多38000,醫院裡有翻譯會跟診,回國後也會把中文翻譯本文,email寄給你。大家出國要保險,多照顧自己」、「最近在日本餐廳、電車、賣場,到處都有人咳嗽(上呼吸感染那種咳)真的要口罩戴好保護自己」。疾管署呼籲,目前臨近年末民眾探親旅遊等活動頻繁,疾病傳播風險增加,且隨著氣溫驟降,呼吸道病毒將更活躍,呼籲65歲以上長者、幼兒及慢性病患等高風險族群,應儘速完成流感及新冠疫苗接種,以獲及早獲得保護力,降低感染後發生重症和死亡風險。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2/386052/sm-47d9e462b6ee3eb681e4b00c767b7944.jpg)
赴日旅遊「入境事先確認作業」桃機可辦 1/16至2/12實施
因應春節連續假期國人赴日旅遊高峰,機場公司指出,日本部分航線航班可辦理入境事先確認作業,將自2025年1月16日起至2月12日於桃園機場實施。機場公司表示,將與日本合作實施「日本入境事先確認」作業,實施期間將自2025年1月16日起至2月12日,具體適用航線及航班仍待雙方確認後公布,搭乘特定航班前往日本特定機場的旅客,在桃園機場出境候機室預先確認入境資料,可有效縮短抵日後通關審查作業時間,讓赴日旅遊更加快速便利,旅客可以自行選擇是否辦理入境事先確認,由日方審查官至桃園機場在旅客登機前先辦理護照確認、臉部相片拍攝及指紋採集等作業。機場公司提醒,今(28日)桃園機場出入境旅客預計超過14.5萬人次,其中出境又較入境旅客多出1成,為確保旅程順利,於航班起飛前提前3小時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抵達機場、善用手機及網路報到節省時間、確認護照效期超過6個月,同時由於人潮眾多,為保障旅客安全,航廈內禁止騎乘電動行李箱,讓每位旅客在機場都能有安全順暢的出遊體驗。年節將至,旅客探親送禮常見火腿、香腸等,桃園機場特別提醒,入境旅客切勿攜帶肉類製品以免受罰,自疫區入境旅客配合農業部動植物防疫檢疫署人員引導檢查作業;其他區域航班旅客下機後也請依航空公司指引領取識別卡片,加速後續入境通關程序。同時呼籲旅客入境留意攜帶菸品200支與酒類總量1公升可免申報的規定。因應疏運期間人潮高峰,桃園機場敬請旅客多加搭乘客運巴士、機場捷運等公共運輸,機場公司將視人潮狀況協調聯外交通服務單位彈性調整機動增班;自行駕車旅客及接機親友,可先下載桃園機場官方APP,或透過桃園機場官方網站,即時掌握交通及停車場剩餘車位動態,確保旅程順暢。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7/385637/sm-dccf4518a06e1d6fdd744ef21fb9e2ad.jpg)
柯文哲收押113天秘辛曝!他沒住名人套房「只能走廊放風」 淪北所最大咖收容人
民眾黨主席、前台北市長柯文哲涉及京華城、政治獻金弊案,遭羈押在北所至今已113日,台北地檢署26日偵結,柯文哲恐被依貪污治罪條例圖利、違背職務收賄罪、刑法公益侵占罪及洗錢罪、背信罪等共5大罪起訴。移審後將由法官判定柯是否需要繼續羈押。這段期間,他未提抗告求交保,期間僅聲請寄出辭任黨主席聲明書,這段生平首度的牢獄之災,他淡然以對,除了曾請室友幫剃平頭,以及1次拒絕出庭,其他狀況「都與一般收容人無異」,低調到極點。柯文哲自9月5日被裁定羈押禁見後,檢方也多次提訊,柯文哲首次被提訊搭乘囚車抵達北檢時,精神狀況看起來還不錯,穿著看守所黃色短袖POLO衫囚服、深色短褲、黑框眼鏡、腳踩藍白拖,戴著手銬隨其他人在法警戒護下依序進入地檢署,歷經檢方約3.5小時的庭訊後還押北所。柯文哲每次被提訊時,都不避諱穿著北所提供的黃色囚服、短褲,也不會刻意遮掩上銬的雙手,現身時臉部也沒有表情,面對提問完全不發一語,5次借訊現身,皆難以從外表看出他當時的心境與想法。他被收容於新北土城的台北看守所,他被分發關在俗稱「保護舍」的北所孝一舍二人房,另有一名室友,柯拒絕所方公開其收容編號,收容期間柯並沒有特權,穿著所方提供的囚服,餐餐都跟其他收容人吃一樣,睡覺用的枕頭、棉被、涼蓆等也和其他人相同,收容期間情緒算穩定。據悉,台北看守所有8棟主要舍房,分別以「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命名,每棟都是3層樓建築,禁見舍房均在位於3樓的忠三舍與孝三舍,各有40多間約2坪的房間,通常住兩人,有時塞3人。忠三舍(忠舍三樓)與孝三舍(孝舍三樓)曾關押前總統陳水扁、行政院前秘書長林益世等高官巨賈,被戲稱為「名人套房」,所內舍房一律只有電扇、沒空調,堪稱「冬冷夏熱」,3樓舍房直接承受日曬風吹,環境相當糟,所謂「名人套房」純屬揶揄。忠二舍與孝二舍關押死囚和無期徒刑等重刑犯,至於忠一舍跟孝一舍則是「保護舍」,多為案情單純,無暴力傾向但可能遭欺負的白領被告,例如警察等公務員。據了解,柯文哲的室友是挑選過的溫和對象,畢竟他是全國得票率逾26%的總統候選人、又是現任政黨主席,加上禁見舍房已經人數爆滿好一段時間,若把柯硬擠進忠三舍或孝三舍,不符合囚情穩定的戒護要求。據了解,有一名50多歲的收容人進入看守所後,不停地寫信給所方,希望能與柯文哲同房,或相鄰的舍房,據推測,該名收容人疑為柯文哲的鐵粉,甚至還為此願意接受禁見,但遭所方拒絕。看守所內作息正常,每天上午6點50分起床點名、晚間9點整熄燈就寢,3餐準時,在押被告不必跟受刑人一樣進工廠勞動,也沒排定輔導教化課程,早些年還會進行上下午各一次的全員打坐靜思,因有侵害人權疑慮、已經取消,所以在押被告有很多空閒時間自行運用,就是不能隨意躺平睡大頭覺。值得一提的是,檢方原本預定10月1日安排提訊柯,但他向看守所人員表示不願出庭應訊,檢察官考量柯已表明不願應訊,就算強行偵訊,若不願開口,也是浪費司法資源,認定柯當時的身心狀況應訊有疑慮,因此取消。柯文哲是否當時身心有狀況或是賭氣、以及有無被處分違規,所方一概不透露,反而是民眾黨台北市議員、「學姐」黃瀞瑩上網路節目稱,柯不滿檢方重複訊問與案情無關內容、還隨輿論變換主題,因此拒絕出庭,結果「學姐」不僅沒釋疑,反而挨罵變相證明柯有能力隔空勾串滅證。不過柯文哲之後未再拒絕出庭,在11月13日被法官裁定延押2個月、確定放棄抗告後首度被提訊,以幾近大光頭的三分頭造型亮相,再次引發外界揣測他是在抗議、或者宣示自清,還是萬念俱灰等,甚至有人猜想可能因為賭氣不出庭受罰,據了解,是柯主動向所方表示欲理髮,因此所方依《羈押法》規定,由雜役收容人幫柯理剃髮鬚。另外,柯文哲羈押期間,柯父因罹癌病重住進加護病房,據傳,他曾在10月18日前往新竹台大醫院探視父親。台北看守所表示,只要被告、收容人符合監獄行刑法,均可提出申請,在戒護的狀況下前往探親。民眾黨也證實柯的家屬有提出申請。除此之外,柯文哲雖然被禁止通信,卻未註記不可收看電視,他入所後不久,立刻花費3500元向所方申購一台掌上型電視,可用來收看10個無線頻道新聞及綜藝節目,不排除柯藉此追蹤、掌握京華城案進度,調整應訊策略,以及各界對此案的看法。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6/385636/sm-6f764580719e792b93a8e00a86df1aa1.jpg)
女喝下陌生人的水昏迷被拐賣…醒來3歲兒消失 尋子30年惹淚
大陸山東一對張姓母子回鄉探親途中,張女喝了陌生人遞來的水,結果昏睡過去,醒來發現自己遭拐賣到農村,3歲兒子也已不見蹤影。張女歷經3次被拐賣後逃回家中,卻受到質疑把兒子賣掉;隔了30年透過他人幫助下找到兒子,母子終於團圓,事件曝光後也令許多網友怒斥人口販子。根據陸媒《央視社會與法》報導,山東一名張姓女子講述她尋子30年的故事,在1994年春天她帶著3歲兒子探親回家,途中遇到一名陌生人拿了一瓶水給她,張女以為對方好心就直接喝下,怎料,她喝水後就陷入昏迷,醒來後已經身處一處農村,才知道自己遭到拐賣。張女表示,當時她求買她的人放過她,對方說已經花了錢不可能放她走,但有告訴她並沒有看過她的兒子。之後張女多次試圖逃跑沒成功,有一次她找到機會逃走並隨便搭上一輛車,結果又再次被人口販子騙到另一戶人家,最後輾轉被賣到一間舞廳,在1998年舞廳被取締,她才被丈夫接回家。張女和丈夫一直努力尋子,卻一直沒有線索,她還去抽血留下DNA信息。不過張女回家後還被鄰居質疑她是把兒子賣掉,日夜飽受流言蜚語,最慘的是,2013年張女罹患直腸癌,手術後只能依靠外力排泄,但她仍不放棄、繼續尋找兒子。直到今年4月張女在一場兒童認親團圓現場,結識志願者陳茜,在陳茜幫助下,將張女兒子失蹤信息、女兒的照片、兒子父親個人資訊和生物樣本交給警方,最終在四川找到一名曾姓男子,就是張女失散多年的兒子;7月31日已經54歲的張女終於見到失散30年的兒子,她也希望人口拐賣能在她這一代終止,還給婦女、孩童健康又平安的環境。張女的故事曝光後,許多網友也紛紛在央視報導下留言怒斥人口販子,「買賣的都該槍斃」、「法律還是太輕了,拐賣婦女兒童應當加重刑罰」、「人口販子一定要死刑,買家也要入刑!」;還有人很不捨張女的遭遇,「這個女人真堅強,好險老天不負」。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5/385495/sm-3f6ca7c2f80b6347001ee4cdcb2f5e04.jpg)
國小女學生看診「怪怪的」 醫驗完:出乎我的意料
近來各地流感疫情升溫,小兒科醫師陳信宏分享,下班前幫一個國小女學生看診,覺得怪怪的,立即幫她做快篩,結果讓他出乎意料。陳信宏在粉專《陳信宏小兒科診所》表示,最後一個病人是國小學生,發燒一天,經過檢查,跟詢問病史,覺得怪怪的,即使已經超過下班時間,還是決定要幫她做一下流感快篩,小女生很怕做快篩,抗拒了一會,才完成快篩。陳信宏透露,過了5分鐘,快篩結果出來,竟然是A型流感,由於症狀沒有很典型流感症狀,所以出乎他的意料,不過這正是流感的特性,典型流感,大家都會診斷,就是並非每個流感都是典型流感,還是要做快篩,才能夠及早診斷,及早給抗病毒特效藥,才可以快速恢復健康,減少住院的風險,以及減少後流感遺症的風險。疾管署指出,本流感季自今(2024)年10月1日起截至12月23日累計350例流感併發重症病例,年齡層以65歲以上長者為多(占57%),另死亡病例累積75例,死亡數為近十個流感季最高;確定病例及死亡病例均有9成以上未接種本季流感疫苗。疾管署提醒,隨著時序入冬,已進入呼吸道病毒活躍時期,加以年末聖誕跨年、探親旅遊等活動頻繁,疾病傳播風險上升,呼籲65歲以上長者、幼兒及慢性病患等高風險族群,應儘速完成流感疫苗接種,以及早獲得保護力,降低感染後發生重症和死亡風險。民眾可先透過各地方政府衛生局網頁、疾管署流感防治一網通(https://antiflu.cdc.gov.tw/)、疾管家或1922防疫諮詢專線,查詢鄰近合約院所,再電洽院所詢問預約,以確保可施打到疫苗且節省排隊等候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