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納當下
」壞掉的大人1/親職專家也差點對女兒家暴 沒人天生就會!父母必上「第一堂課」揭曉
暑假剛放,兒科醫師打小孩事件就引發社會譁然,對於不少「從小被打大的」的台灣人,多以為管教孩子就是棍子伺候,更令家長社群吃驚的是,「原來高知識、兒童專業人士也會如此。」曾出版《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一書的諮商心理師陳志恆表示,「每一位壞掉的大人,當年都曾是受傷的孩子」,半夜面對哭鬧的女兒曾衝動想「給她一巴掌」,幸好他自我覺察及時踩煞車,這是父母必備的第一個情緒調控能力。陳志恆說,那時年幼的女兒在半夜三點醒來,開始鬧脾氣,怎麼安撫都沒用。「眼看情況失控,顧不得睡眼惺忪,我只好放大絕,一把將她抱在懷裡,站起來在床邊搖呀搖。幾分鐘後,女兒沈沈睡去。接著,我把她放回床上,在碰觸到床的那一刻,女兒像被針扎到一般,又跳了起來,放聲大哭。」同樣的劇情不斷上演,如同跳針一般,不知道來回多少遍,直到最後父女兩人都睡著了。一早起床,陳志恆送女兒去保母家之後,便跟老婆說:「晚上,我差點對女兒家暴了!」陳志恆說,當父母的都知道,孩子總會在我們身心俱疲時出功課,考驗我們的耐性,但人是有極限的。「當我抱著女兒,站在床邊搖到天荒地老、永無止境時,我的精神狀態正瀕臨崩潰。當下,我真想狠狠一巴掌,往她臉上送去。但是,我忍住了!因為我知道,這麼做沒有用;因為我知道,這麼做只會造成傷害;而我更清楚,這麼做只是在發洩我的情緒。」忍住不出手、不暴怒、不失控,這就是「踩煞車」的功夫。你需要在心裡對自己喊「停!」,然後立即轉移注意力到別處去,爭取讓理智線再度接回來的時間。小兒科醫師管教兒子採取激烈的手段,在孩子臉頰上留下明顯掌摑痕跡。(圖/翻攝自網路)「這就是自我覺察!」諮商心理師黃宜靜表示,自我覺察可從認知、行為、情緒3點著手,隨時去感知現在的心理狀態是如何。其次,要學習如何控制情緒,黃宜靜建議採取「情緒紅綠燈」的方式。「當父母被孩子激怒時,就是紅燈,此時需要避開刺激來源,例如離開與孩子共處的房間,或去廚房倒水轉移注意力,避免產生更大的衝突;當情緒稍微緩和來到黃燈,此時需要整理一下思緒,進行自我覺察,例如孩子總是亂丟襪子才引發怒火,家長可以思考:我是因為不耐煩才生氣?還是因為感覺不被尊重?」整理好自己的情緒後,家長也可以去想想孩子可能有的感受,以丟襪子為例,家長看到的是孩子「又」亂丟,但孩子可能想「累了整天想休息一下,等一會兒再放好」,家長若能站在孩子立場去想,情緒就會穩定很多。此時就進入綠燈,家長可以跟孩子一起討論、溝通,如何做才能避免下一次的衝突再次發生,例如孩子可以先告訴爸媽「我需要休息10分鐘,等一下我會把襪子放好」。黃宜靜說,這是需要反覆練習的,一開始難免生氣就立刻罵人或想動手,再次發生時,試著讓自己可以深呼吸、數3秒後再開口,接下來就可以逐漸熟練。陳志恆則認為,自我接納是情緒調節的重點,能夠允許自己當下出現的狀態,就能慢慢消化這些情緒感受。「在育兒路上,孩子會激怒父母的機會還多的是,『家暴』的念頭可能再度被激起,但因為先前的情緒能被安頓,下一次,我就更有能力,也會更快地幫助自己踩煞車,甚至,採取更適切、更有效的方式處理當前的問題。」當父母的如何保持心平氣和?陳志恆說,如果做不到心平氣和,那就先接納自己做不到;如果對自己的情緒失控感到自責或懊惱,那就接納自己正處在自責和懊惱之中。接納當下的自己,才能穩穩地把自己接住。
「那天,我差一點對女兒家暴」 父母該如何學會情緒調節能力?
我常向父母授課,也常分享關於情緒調節的議題,現在大家普遍都認同,父母本身的情緒穩定度,是孩子心理與社會發展良窳的重要關鍵。很多人問我:「面對孩子無理取鬧時,該如何保持心平氣和?」我常會這麼說:「這會是一條漫長的路呀!」那天,我差一點對女兒家暴有天晚上,女兒在半夜三點醒來,開始鬧脾氣。在床上滾來滾去,踢來踢去,又放聲大哭;媽媽拍拍她,也被她撥開,我要抱抱她,也被她推開,怎麼安撫都沒有用。眼看情況失控,顧不得睡眼惺忪,我只好放大絕,一把將她抱在懷裡,站起來在床邊搖呀搖、搖呀搖。幾分鐘後,女兒安靜下來,臉貼在我胸口,沈沈睡去。接著,我把她放回床上,在碰觸到床的那一刻,女兒像被針扎到一般,又跳了起來,放聲大哭。我只好繼續把她抱回懷裡,繼續搖呀搖、搖呀搖,直到她又沈沈地睡去。這一次,我多等了一會兒,等她睡得更沈,再把她放回床上。沒想到,彷彿倒帶重演一般,女兒放聲狂哭,一副要撲回我懷裡的樣子。我只好再度把她抱起來,繼續站在床邊搖呀搖、搖呀搖!直到她又沈沈地睡去。後來,剛剛的劇情又再度上演,就像跳針一般。不知道來回多少遍,我手酸了,也累了,任她在床上哭。又不知道過了多久,她趴在我身上睡著了,我也睡著了。很快地,鬧鐘響了,我該起床了!而這小子睡得正熟。送女兒去保母那兒回來後,我和老婆說:「晚上,我差點對女兒家暴了!」踩煞車,接回理智線當父母的都知道,孩子總會在我們身心俱疲時,給我們出功課,考驗我們的耐性。那天半夜,在精神與肉體上,受到女兒無止境地摧殘;而那晚睡前,女兒其實已經鬧了很久了。我和太太,總是耐著性子安撫。但是,人總是有極限的。當我抱著女兒,站在床邊搖到天荒地老、永無止境時,我的精神狀態正瀕臨崩潰。當下,我真想狠狠一巴掌,往她臉上送去。但是,我忍住了!因為我知道,這麼做沒有用;因為我知道,這麼做只會造成傷害;而我更清楚,這麼做只是在發洩我的情緒。忍住不出手、不暴怒、不失控,這就是「踩煞車」的功夫~在臨門一腳前,踩住煞車,停止接下來會讓人無限遺憾的動作。你需要在心裡對自己喊「停!」,然後立即轉移注意力到別處去,爭取讓理智線再度接回來的時間。這是在孩子無理取鬧時,父母面臨的第一個考驗,也是父母必備的第一個情緒調控能力~踩煞車。「我怎麼可以有傷害孩子的念頭?」是的,我及時踩下煞車,控制住了!隨之而來的是第二波挑戰~內心的煎熬。我覺察到,我心裡的小劇場正熱鬧非凡:「天呀!你剛剛差一點做了讓你後悔莫及的事情!」「你怎麼可以有這種念頭呢?」「怎麼會想打自己的孩子呢?」「你不是號稱情緒調節專家嗎?」「剛剛,你就要鑄下大錯了!」「你這樣就要失控,太不夠格了吧!」我的腦中浮現一道又一道類似的念頭,這些聲音簡直快把我逼瘋了。這讓我既懊悔,又自責:「我怎麼可以情緒失控?」、「我怎麼可以想打孩子?」向內覺察,把自己給接住我想起,當情緒瀕臨失控時,要先做的事,是為自己踩煞車,避免做出自傷或傷人的舉動;但若不舒服的情緒持續糾纏著你,你得去面對它並消化它,否則,這些情緒會不斷累積,在下一次情緒瀕臨失控時,以更強大的力道一次爆發。我知道,那些自我對話,就是慣常「對抗情緒」的情緒因應模式又出現了,所以才會不允許自己對孩子出現暴怒的情緒,而內心小劇場上演的,就是自我譴責的戲碼。取而代之,我要用「同在模式」來應對那些內心的不舒服。於是,我坐在椅子上,放慢呼吸節奏,把注意力放到身體上,保持好奇,慢慢地觀察,身體上那哪些部位特別不舒服~那通常是情緒暫駐的地方。我注意到胸口緊緊的,胃腸也悶悶的。我只是靜靜地去觀察那些身體上的感受,然後,告訴自己:「我允許自己擁有這些感受,我深深且全然地接受我自己」。也就是,我試著接納我那晚的「暴怒」情緒,以及「想要對孩子動手」的衝動;同時,我也試著接納隨之而來懊悔或自責的情緒與念頭。我告訴自己:「如果真的無法放過自己,那就先接納這個狀態吧!」接納當下的情緒,幫助下一次更快踩煞車在情緒調節這個課題上,自我接納這一關是重點。能夠允許自己當下出現的狀態,那麼,就能慢慢消化這些情緒感受。而我也很清楚,在育兒路上,孩子會激怒我的機會還多的是,「家暴」的念頭可能再度被激起,但因為先前的情緒能被安頓,下一次,我就更有能力,也會更快地幫助自己踩煞車,甚至,採取更適切、更有效的方式處理當前的問題。如果你問我,當父母的如何保持心平氣和?我會告訴你,如果做不到心平氣和,那就先接納自己做不到;如果對自己的情緒失控感到自責或懊惱,那就接納自己正處在自責和懊惱之中。接納當下的自己,才能穩穩地把自己接住。此刻,你的身心狀態才會回到穩定;然後,準備好面對孩子下一回合對你下的戰帖吧!
【舒心BAR】吳若權:靈性開悟的起點
通往靈性開悟,先從臣服啟程。臣服,意味著無條件、無保留地接納當下這一刻,學會隨順生命的河流,唯有停止內在的抗拒,才能有真正積極的作為。如果在此時此地,你無法忍受自己不快樂,只要你願意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就必須要在當下做出抉擇,沒有藉口,也不帶著負面的情緒,保持內在的純淨。你要知道:採取任何行動,都會比什麼也不做,要來得好。即使最後行動失敗了,你依然可以從失敗中學習,如果什麼也不做,那就什麼也學不到!《當下的力量》這本書,可以說是靈性學習領域中,最經典的著作之一,也被稱為通往靈性開悟的指引,當你能夠活在當下,宇宙的神聖目的,就可以在你的生命中展開。你可以看到最真實的你,並且讓自己當下每一刻的臨在,都能夠通往開路開悟的道路。我特別為你摘錄書中三個重點,我認為這是幫助我們學會臣服,最需要知道的事,包括:一、超越二元對立趨吉避凶,渴望快樂、避免痛苦,這是一般人在生活中的追求。但有時候我們所碰到的負面情境,例如失敗、損失、疾病、或痛苦等,被自己解讀成負面的事情,其實具有很積極正面的意義,它會是教導我們最多的老師,讓我們學會:如何放掉虛幻的自我、慾望的小我,而帶來更深度、更人性、更多同理的體驗,讓我們的人生變得更為真實。所有的發生,其實都沒有負面。因為其中必然是有一份功課,等著我們去學習。所以從靈性更高的視野來看,所有的情境都是正面的,如果要更精確的來說,情境並沒有分為正面或者負面,當你能夠接納一切本然,用意識清明的方式來過生活,人生中所有的善惡,就不再界限分明的存在。 我們必須要學習的是:同時允許事件如實地發生,而不再抗拒它。當你能夠愈快速地納所有的情境,就能夠愈快速地擺脫心智的支配,也因此才能夠跟你的靈性本體重新連結。二、清除負面心態 當我們學會不去抗拒所有的發生,就能夠活在輕鬆而自在的恩典狀態。當你對外在的依賴消失之後,你的人生處境就會獲得改善。你本來認為會帶給你快樂的人事物,也會毫不費力的來到你的身邊,你可以在他們消失之前,盡情的享受和珍惜,但是你也要知道,一切最終都會逝去。生命的周期,是周而復始的。當你的依賴感和執著心不存在了,你也就不再恐懼失去。生命,就會在這裡自然的流動起來。所謂的負面,本身就是一種抗拒。這種抗拒,其實是完全違背自然的。你只要去觀察任何的自然生態,花開花落、雲聚雲散,它們幾乎都會教導你如何學習接納本然、臣服當下。例如,有人對你說了沒禮貌或傷害你的話,與其落入無意識的反應,像是攻擊、防衛,或者冷漠、疏離,不如在這個時候,把自己想像成一個透明人,讓那些話,穿透你而消散,你不用去抗拒什麼,因此就不會受到傷害,這就是寬恕。如果你能夠做到,就變得百毒不侵了,如果需要的話,你當然可以告訴對方,他的言行是不恰當的,但不論你有沒有告訴他,因為你不抗拒,讓它自然的消散,對方就沒有支配你內在狀態的力量,決定權重新回到你的手中,被你自己掌握,而不是在對方手中,他無法影響你。因為不執著於任何的境遇,你不再抗拒任何的變化,你的內在平安,就不再仰賴外面的情境來維繫,你會因此而安住在每一刻的當下。三、接納一切發生有些人以為,臣服是一種消極的意涵,代表接受失敗、放棄面對生活的挑戰。但這並不是臣服真正的意義。真正的臣服,並不代表你要消極地忍受一切,無所作為,也不代表你應該停止計畫,或採取其他積極的行動。臣服,是一種簡單卻深邃的智慧,是要我們學會隨順生命的河流。臣服,意味著無條件、無保留地接納當下這一刻,停止對本然的內在抗拒。譬如說,當你陷入泥淖中,所謂的臣服,並不是叫你認命吧,就讓它困住你吧。而是要你能夠接受當下的自己,已經陷入在你不喜歡的處境中,當你能夠接受自己已經掉在泥淖當中的困境,不對它貼標籤,不去評論是非對錯,抗拒的心裡消失,負面的情緒不見,你才能夠採取有效的行動,讓自己脫離困境。如果你沒有辦法接受自己已經掉在泥淖中,可能會產生更多憤怒、絕望和挫折的情緒,反而會讓你錯失脫離困境的良機與勇氣。如果你覺得你的人生處境並不如意,幾乎無法忍受,那麼唯一解決的辦法,就是先臣服,你才能夠掙脫無意識的抗拒,然後專注於以下這一個問題:我能夠做些什麼來改變它嗎?或是,乾脆離開它。接下來,就可以採取適當的行動。當你覺得臣服,就會將注意力轉向內在,當下就找回自己內在的力量。以上與你分享的是,我閱讀橡實文化出版《當下的力量》這本書,有關臣服這個念,我很有感觸的3個摘要重點。歡迎你前往時報周刊網站,歡迎你留下意見,和我分享你對於臣服,有什麼奇妙的體驗與的看法喔!《當下的力量》書封(圖/橡實文化提供)《當下的力量》提及的靈修方法簡單易行,確實能幫助人們經歷到全然地臨在、瓦解痛苦之身、平息小我的騷動,在日常生活中,即能透過練習超越心智的掌控,汲取當下的力量。———————————————吳若權的幸福書房: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gx3BZdsZi_BlT-Ub6R58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