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觸傳染
」 猴痘 疾管署 疫苗 發燒 菜花「嬰幼兒呼吸道殺手」進流行期! 台中海線1周3例
台中1歲男童有感冒症狀,日前因呼吸急促就醫,確診呼吸道融合病毒(RSV),緊急住院治療。大甲李綜合醫院小兒科主任醫師余秋霖表示,近來正值季節交替、早晚溫差大,呼吸道感染病例增加,尤其有「嬰幼兒呼吸道殺手」之稱的RSV病毒,該院1周就有3例發生。余秋霖表示,天氣逐漸轉涼,呼吸道感染的病例逐漸增多,當時男童出現感冒症狀,由母親帶到醫院就診,診療過程中發現,男童喘鳴聲音特別大,呼吸也很急促,馬上從鼻腔取出鼻涕檢驗,確認是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傳染力較流感高2倍強度」,余秋霖指出,呼吸道融合病毒傳染力特別強,透過飛沫或近距離接觸傳染,尤其以1歲以下的嬰兒更容易遭傳染,或是年長者抵抗力差也容易被感染,病毒潛伏期約2至8天左右。余秋霖說,嬰幼兒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後,下呼吸道黏膜會受到破壞,引起咳嗽、流鼻水等症狀,常出現呼吸急促、喘鳴、發燒,也會咳到吐,若沒有及時治療,甚至可能出現肋骨下凹陷、胸骨上凹陷、發紺、呼吸困難等症況,嚴重時恐引發嚴重呼吸衰竭,併發腦炎或心肌炎,危及生命。據了解,RSV病毒的流行期在秋冬季節,以台灣來說大約是11月至2月,高峰期常出現在初冬時、約12月至1月左右。即便感染過也不會有免疫力,有些民眾甚至同一年反覆感染好幾次。余秋霖說,該名患者住院6天,期間安排排痰、點滴治療,同時採用支持性療法,已逐漸恢復健康。
情侶泡三溫暖回來胯下好癢 內褲超多小紅點!竟是「這病」惹禍
泌尿科醫師施冠偉近日表示,一名男患者跟去泡三溫暖,回來後胯下癢,內褲還有許多小紅點,看起來像血,原來患者染上陰蝨。施冠偉在臉書發文,患者說,「醫師,我昨天跟女友去泡三溫暖回來,胯下好癢好癢」、「內褲上還有密密麻麻的紅色小點點,好像是血耶。」施冠偉說,民眾到民眾會到飯店休息泡湯,不免接觸被單或毛巾,如果不乾淨,會讓私密處毛髮覺得癢,也可能會被陰蝨感染。施冠偉解釋,「陰蝨是一種吸食血液維生的寄生蟲,約1至3毫米,喜愛寄生在毛髮濃密處,主要發生於恥骨區域。陰蝨的唾液會引起過敏造成肌膚搔癢,尤其以夜間產生搔癢不適最明顯。」施冠偉說,「感染陰蝨時的主要症狀,除了搔癢之外,也可能會在貼身衣物上看見鐵鏽色的蝨糞粉末,或被叮咬後留下的血點,也是感染的表現之一。」施冠偉指出,「陰蝨的傳播途徑是接觸傳染,以性行為最常見。若不乾淨的衣物或寢具上有殘留,也會造成接觸性傳染。如經由性行為途徑感染,需評估是否有感染其他性病的風險。」至於如何治療預防,施冠偉說,「若發現同住家人染蟲,建議同住者一起治療,確保蟲與蟲卵一同清除殺死,避免交叉感染。並停止共用貼身衣物或毛巾、床單,將衣物用熱水高溫清潔。」施冠偉表示,如果染陰蝨,建議把密處毛髮全部剃除,搭配擦藥,用抗寄生蟲的洗劑清洗,期間也要避免發生性行為。施冠偉也說,外出住旅館建議帶個人衛生備品,保持陰部乾爽,也要按時擦藥規律的回診。施冠偉強調,「感染陰蝨並不可怕,找到根源並及早就醫,確實做好清潔消毒,可以避免與同住者交叉傳染,也能杜絕蟲卵繁殖的機會。」
女性有性行為要注意! 做「1檢查」降低子宮頸癌風險
58歲的S小姐,因害怕內診疼痛,加上覺得自停經後已未有性生活,故10餘年未再做子宮頸抹片檢查,近期因陰道分泌物增加及搔癢就診,經醫護人員溝通後,願意接受內診及抹片檢查,檢查報告為異常,S小姐被通知回診接受進一步的陰道鏡檢查,診斷為中度癌前病變。感染人類乳突病毒 恐引起子宮頸癌新竹臺大分院婦產部王彥涵醫師表示,以S小姐的情況,若是再晚幾年發現,癌前病變可能惡化為子宮頸癌,病人就須接受更為複雜的癌症手術或化療、電療等治療,耗費的時間和費用也會增加。子宮頸癌是一種源自於子宮頸部位的癌症,目前已經證實99%的子宮頸癌由人類乳突病毒(HPV)感染引起。大部分的傳染途徑是經由性接觸傳染的,而超過80%的女性一生中都會感染HPV,但並非感染HPV病毒就會罹患子宮頸癌,絕大部分都會被人體免疫系統清除,只有少數高危險型HPV會造成持續性感染,才有可能惡化為子宮頸癌。定期抹片檢查 及早發現癌前病變而透過定期的子宮頸癌篩檢,包含子宮頸抹片及自費人類乳突病毒篩檢,即可早期發現及治療子宮頸的癌前病變,避免惡化。王彥涵醫師說明,目前醫學已經證實無論HPV病毒感染後有無持續性行為,感染越久就越容易發生子宮頸癌前病變,或惡化為子宮頸癌。6年以上沒做抹片的女性,罹患子宮頸癌的風險,是3年內曾經做抹片檢查的人的3倍,所以只要曾經有性行為,都應該定期做抹片檢查。若連續三年抹片結果都正常,或自費HPV篩檢結果無病毒感染,則可以改成三年做一次。接種子宮頸癌疫苗 保護自己遠離疾病風險王彥涵醫師解釋,因99%的子宮頸癌由HPV感染引起,接種子宮頸癌疫苗(HPV疫苗),相對可以提供長期的保護力,有效預防子宮頸癌的發生。國民健康署自2018年即推動國中女生公費接種HPV疫苗,往年以2價疫苗為主,自2022年起改為9價HPV疫苗,涵蓋了HPV6、11、16、18、31、33、45、52以及58等,能有效預防90%以上的菜花和90%以上的子宮頸癌,建議可以進行接種保護自己遠離子宮頸癌的威脅。
變種M痘入侵亞洲「泰國確認首例個案」 羅一鈞:遲早進入台灣
M痘(mpox,舊稱猴痘)疫情捲土重來,如今病毒逐步從非洲擴散到歐洲和亞洲,其中泰國境內出現亞洲首例變種M痘個案,對此,疾病管制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如果疫情持續擴大,病毒遲早會入侵台灣,接下來將持續戒備,符合接種資格的民眾應儘速前往接種,以防範疫情進一步擴散。疾病管制署副署長羅一鈞。(圖/報系資料照)羅一鈞強調,泰國和非洲的關聯性密切,且位於亞洲交通樞紐地帶,因此如香港、新加坡等地可能較早檢出病例,至於變種M痘入侵台灣的風險,台灣在這些國家之後,新型病毒遲早會進入國內,台灣目前全力整備並針對邊境進行嚴格宣導、檢測,確保疫苗儲備充足,能在病毒入侵時即時偵測並防範。國內自2022年6月23日將M痘列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以來,迄今本土加境外累計404例,均未檢出新型Ib型病毒;上週1085人接種M痘疫苗,則是創下今年單週新高。而在物資整備上,羅一鈞說國內已儲備足夠M痘疫苗與口服抗病毒藥物,疫苗庫存約2萬瓶,年底將再進貨1萬瓶,約可提供7-8萬人次接種,另口服抗病毒藥物尚有約440人份。羅一鈞表示,新型M痘病毒主要通過親密接觸傳染,長時間的面對面接觸、飛沫傳染也可能成為傳播途徑,但這並非新的變異株或新的傳染方式。相比流感或新冠病毒的短暫接觸傳染,M痘病毒需要長時間、近距離的接觸才會通過飛沫傳染,主要的傳染途徑依然是親密接觸,包括性行為。據泰國衛生部調查,8月22日泰國確診亞洲首例M痘Ib型個案,為66歲歐洲男性有非洲流行國家旅遊史,入境曼谷後隔日住院通報,衛生單位已追蹤46名接觸者並採取適當防治措施。泰國因本土M痘IIb型疫情上升且持續,疾管署已於去年8月15日針對泰國M痘旅遊疫情建議提升至「第一級:注意」維持至今,因泰國M痘Ib首例無本土擴散情形,疾管署評估無須提升泰國M痘旅遊疫情建議,仍維持「第一級:注意」。
剛宣布PHEIC!瑞典驚見更致命「M痘變種病例」 非洲以外首見
世界衛生組織(WHO)秘書長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才剛在美東時間14日,於2年內2度宣布,剛果民主共和國(DRC)和越來越多非洲國家的M痘(Mpox,舊稱猴痘)案例激增,構成了「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HEIC)。沒想到,瑞典衛生部長弗斯梅德(Jakob Forssmed)15日就指出,該國出現了首例傳染性更強的Mpox變種病例,且是首次在非洲以外的地區發現該變種病毒。綜合衛報、NBC、Newsx的報導,剛果民主共和國衛生部長15日發聲明指出,自今年年初以來,該國爆發的Mpox疫情已導致548人死亡,且影響到所有地區,今年通報的病例數更超過15600例,已打破去年整年的總數。截至目前,超過96%的Mpox病例和死亡案例都發生在該國。對此,譚德塞也在美東時間14日宣布,根據《國際衛生條例》(IHR),剛果民主共和國和越來越多非洲國家的Mpox案例激增,有可能在非洲各國甚至非洲大陸以外的國家進一步傳播,因此構成了PHEIC。據悉,本次的決定是2年內第2次因為Mpox宣布PHEIC。禍不單行的是,瑞典衛生和社會事務部長弗斯梅德15日又在記者會上宣布:「我們現在也在下午確認瑞典出現了首例更嚴重的Mpox病例,即I型分支病例。」瑞典國家健康福利委員會首長威澤爾(Olivia Wigzell)也在記者會上表示,首起病例是在非洲Mpox疫情大規模爆發的部分地區遭到感染的。」今年早些時候,科學家報告稱,剛果某個小鎮出現了1種更致命的新型Mpox變種病毒,可殺死多達10%的感染者。另根據瑞典教授兼首席流行病學家吉斯倫(Magnus Per Gisslén)的說法,目前該病例是I型分支的1個版本,「可能與更嚴重的病症和更高的死亡率有關」。瑞典衛生部則在新聞稿中補充,該名患者在非洲待過一段時間,近日才前往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就診。Mpox由正痘病毒引起,於1970年的剛果首次在人類中檢測到,該疾病幾十年來始終被認為是中非和西非國家的區域性疾病。直到2022年7月,非洲以外的多國才因為該病毒的性接觸傳染特性,在一系列以前從未出現病例的國家迅速蔓延開來,因此被宣布為PHEIC。所幸在全球病例持續下降後,針對Mpox的PHEIC於2023年5月宣布結束,直至今年才又宣布PHEIC。
病毒性腸胃炎增…嚴重恐上吐下瀉 醫提醒:用餐前徹底濕洗手
台大醫院兒科前醫師、YouTuber「蒼藍鴿」表示,近期腸胃炎病例變多,嚴重的話會上吐下瀉,用餐前要徹底洗手。蒼藍鴿在臉書發文,「近期病毒性腸胃炎有增多的趨勢,輕微者脹氣拉肚子、嚴重的話則上吐下瀉。如果身旁有人感染,建議用餐前徹底濕洗手,才能將感染機會降到最低。」疾管署表示,腸胃炎係指胃、小腸或大腸的發炎,會導致病患嘔吐或腹瀉。有多種不同的病毒可導致病毒性腸胃炎,最常見的是輪狀病毒、諾羅病毒及腺病毒。台灣諾羅病毒及輪狀病毒主要流行季節為11月到隔年3月間,而腺病毒則一整年內都會發生。輪狀病毒、腺病毒、沙波病毒及星狀病毒好發於5歲以下的兒童,輪狀病毒更是引起嬰兒和5歲以下幼童腹瀉最常見的原因;而諾羅病毒則是任何年齡層皆可能受到感染。諾羅病毒的爆發流行好發於學校、醫院、軍營、收容及安養機構等人口密集機構,但也常發生在餐廳、大型遊輪、宿舍和露營地等地方。疾管署說,感染病毒性腸胃炎期間應注意補充水分與營養,必要時補充電解質。建議可透過少量多餐的方式食用清淡飲食,避免過油或高糖分的食物刺激腸道蠕動,加劇腹瀉的情況,但同時也必須注意營養的攝取,以幫助腸胃道細胞的修復。另外,須特別注意個人衛生,經常且正確地洗手,並避免接觸傳染,以防將病毒傳染給家人或朋友。
26歲女喉嚨痛看耳鼻喉科好不了 她私密處出現症狀「尿尿會痛」原來得淋病
喉嚨痛居然是染上淋病!一名26歲女子因為喉嚨卡卡且伴隨反覆疼痛,原以為只是感冒,但吃藥一段時間未見改善,私密處還開始出現症狀加上尿尿疼痛,這名女子於是去看泌尿科治療時才驚覺,這一切的不適症狀都是「淋病」引起。根據泌尿科顧芳瑜醫師在臉書表示,近日疫情擴大,提醒若喉嚨出現疼痛症狀伴隨私密處有症狀,可能要小心是感染性病「淋病」,顧芳瑜分享,近期遇到一名年約26歲的女性求助門診,原先她覺得喉嚨卡卡伴隨著反覆疼痛,認為是感冒,所以她先到耳鼻喉科看診,但過一段時間卻未改善,直到私密處開始出現症狀加上尿尿會痛,來到泌尿科治療時才得知,自己染上「淋病」。顧芳瑜醫師說明,淋病不只藉由下體性接觸傳染,口交接觸也有可能會因此感染,這是在臨床上常見的情況,但卻常被大眾忽略調的傳染方式,「因為普遍『壞壞』時,大家想的是戴保險套,但嘴巴戴套呢?當然是不太可能的…」。顧芳瑜醫師指出,女性有時難以察覺感染淋病,因為症狀不如男性明顯,且臨床上也遇過下泌尿道無症狀,僅有喉嚨反覆疼痛,「所以壓根沒想到」。顧醫師也強調,淋病是可以治療的,建議施打「單一劑量的第三代頭孢子菌素」搭配口服抗生素治療。除此之外,顧醫師也提醒,切記伴侶也要同步治療,「很多人往往治療好了,但還是在短時間內一再感染,才發現因為並不敢跟伴侶坦承生病了,導致自己治療好了,淋病卻像是乒乓球一般,在伴侶之前互相傳染」,和伴侶共同治療才能有效避免淋病反覆發生。顧芳瑜分享,近期遇到一名約莫26歲的女性求助門診,一開始她覺得覺得喉嚨卡卡伴隨著反覆疼痛,直到私密處開始出現症狀加上尿尿會痛,來到泌尿科治療時才意外發現,原來根本這一切的不適症狀都是「淋病」引起。(圖/翻攝自臉書)
小學生看電影竟染菜花 醫曝座位不要挑這裡:容易幹壞事
台灣人常見的性病之一是「菜花」,九成以上是透過性接觸傳染,不過近期卻有小學生到電影院看電影竟染上菜花,據泌尿科醫師羅詩修和陳偉傑提到,這名小學生曾未有過性行為,卻意外感染性病,推測是到影城看電影時,不小心接觸到前一位客人殘留在座椅上的體液,加上小學生沒洗手而中鏢,建議到電影院看電影最好不要選「這個座位」,因為「方便幹壞事」。泌尿科醫師羅詩修和陳偉傑表示,民眾出入公共場所都要注意,曾有小學生看電影染菜花,提醒民眾平時要勤洗手。(圖/翻攝自奕起聊健康)《三立新聞網》報導,兩位泌尿科醫師在節目《奕起聊健康》分享這起案例,當時,這名小學生感覺下體不適,於是到醫院做檢查後發現,自己竟感染了菜花,但小學生從未有過性行為。泌尿科醫師羅詩修和陳偉傑表示,曾有小學生看電影染菜花,提醒民眾平時要勤洗手。(圖/翻攝自奕起聊健康)小學生事後回想起感染前,曾到過電影院看電影,推測可能是前一名觀影者感染菜花,但在電影放映熄燈時為了追求刺激,與伴侶互摸私密處歡愉,事後未做好清潔直接摸座椅,導致這名小學生意外接觸到體液,加上沒有洗手,碰觸眼口鼻而中鏢。泌尿科醫師羅詩修和陳偉傑表示,曾有小學生看電影染菜花,提醒民眾平時要勤洗手。(圖/翻攝自奕起聊健康)對此,陳偉傑表示,不只點影院的戲廳內可能染菜花,就連泡湯和使用公廁都要注意,建議民眾若是要泡湯,入池前應該確實清理湯池,並少到環境較髒亂的地方,在公共場所盡量不要亂摸,並記得一定要洗手,因為菜花病毒強韌,附著力很強,就連酒精也不一定見效。羅詩修還加碼分享自身防護方法,若是要看電影,儘量選擇到較知名且大間的影城,選擇座位上,盡量挑選前排座位。(圖/翻攝自奕起聊健康)羅詩修還加碼分享自身防護方法,若是要看電影,儘量選擇到較知名且大間的影城,因為影城清潔工作會做得比較仔細,另外,在選擇座位上,盡量挑選前排座位,原因很簡單,「太後排座位比較容易幹壞事」。
不只「食人菌」肆虐 日本爆發多種傳染病疫情
日本近期爆發「食人菌」疫情,截至6月初為止,日本當地患者達到977人,不僅是2023年同期的2.8倍,也創下1991年開始統計以來最高人數。但除此之外,日本當地也爆發手足口病,就連歐洲當地的M1UK病株也被發現本土案例。根據《日本時報》報導指出,「食人菌」原稱為鏈球菌毒性休克症候群 (STSS) ,因感染後會出現器官衰竭、肢體壞死等症狀,所以被俗稱為食人菌。而在日本當地肆虐的病毒種類則為「A型鏈球菌」,通常可以透過飛沫、接觸傳染,致死率高達10至40%,患者最快在感染後48小時就會喪命。而根據日本國立感染症研究所資料顯示,從2024年1月至6月2日為止,目前患者人數已經達到977人,不僅是2023年同期的2.8倍,也創下1991年開始統計以來最高人數。而除此之外,日本當地也爆發手足口病的疫情,單是在關西地區就有6個縣市達到警報等級。手足口病屬於腸病毒的一種,主要是由克沙奇病毒及腸病毒71型引起,常見會出現發燒、嘴痛、四肢出現小水泡等症狀。但如是由腸病毒71型引起的手足口病,會併發腦炎、腦膜炎、心肌炎,甚至有死亡的可能。在這兩大疫情夾擊的情況下,大阪公立大學的金子幸弘教授也表示,歐洲當地的新型變異株M1UK,目前也在日本出現案例。據了解,鏈球菌有分為A型、B型與G型3種類型,其中STSS與M1UK均屬於A型鏈球菌,但彼此之間是否有所關聯,目前尚在查證中。金子幸弘教授解釋,M1UK的重症型感染較容易出現在免疫力低下、有慢性病的族群,特別是40至50歲的中年族群。
全面解除口罩令「選在520前1天」 薛瑞元:新總統上任前ending是不錯選擇
自2020年12月1日起實施的口罩令,經多次放寬後,目前僅剩醫療(事)機構、老人福利機構持續列為應佩戴口罩場所。不過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昨(8日)卻突然宣布,考量國內COVID-19疫情持續穩定可控,將於5月19日全面解除口罩令。由於時間點落在新總統上任的520前一天,也引發外界熱議。對此,衛福部長薛瑞元今(9日)回應,這是衛福部昨天在傳染病防治諮議會上做出的決定,笑稱:「新總統上任前把新冠相關防治、管制措施做一個ending也是不錯的選擇。」衛福部疾管署官網昨發布新聞稿指出,經召開「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COVID-19防治組」專家會議決議:考量國內COVID-19疫情持續穩定可控,且國際間陸續放寬防治措施,「為防治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進入醫療(事)機構、老人福利機構應佩戴口罩」公告將於本年(2024年)5月19日停止適用,調整醫療(事)機構、老人福利機構為建議佩戴口罩場所。疾管署說明,因應防治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之應佩戴口罩公告廢止,為建立民眾進入醫療照護機構配合佩戴口罩之新常態,疾病管制署參考WHO、美國、英國等感染管制措施,於本年5月8日提至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COVID-19防治組會議討論,調整COVID-19相關感染管制措施中民眾及醫療照護工作人員佩戴口罩建議,並增訂「防範呼吸道傳染病,民眾進入醫療照護機構佩戴口罩須知」。疾管署也在文末強調,口罩規定鬆綁後,民眾生活回歸常態仍應持續落實肥皂勤洗手、咳嗽禮節等個人衛生好習慣;並籲請儘速踴躍前往接種COVID-19疫苗。對此,薛瑞元今出席立院衛環委員會審議「再生醫療法草案」,並在會前受訪時回應,全面解除口罩令是衛福部昨天在傳染病防治諮議會做出的決定,但他也笑稱「新總統上任前把新冠相關防治、管制措施做一個ending也是不錯的選擇。」另有媒體問及,口罩令解除是否會加劇近期的腸病毒流行,薛瑞元解釋,腸病毒是接觸傳染,並不是藉由空氣傳染,因此兩者不相衝突。
腸病毒6月恐大爆發 醫示警「小朋友幾乎沒抗體」:疫情或創10年次高
疾管署示警台灣本月(4月)底將進入腸病毒疫情流行期,其中又以71型最引人擔憂,疾管署腸病毒諮詢北區召集人、馬偕兒童醫院小兒科醫師邱南昌指出,台灣已5年不見腸病毒蹤跡,小朋友也因為沒有感染,幾乎沒有抗體,預估疫情恐大爆發、最快6月達到高峰。邱南昌表示,天氣變熱腸病毒爆發的機會就高,過去每3到5年就有一波大流行,但上次2019年爆發後出現新冠肺炎,免疫負債加劇,也導致完全看不到病毒蹤跡,同時因為沒有感染,小朋友幾乎沒抗體可言。邱南昌認為,今年累積了非常多準備被感染的小朋友,又今年4月疫情已經比去年同期高,甚至是近10年來第2高,腸病毒疫情可能在今年夏天大爆發。防疫醫師林詠青則表示,腸病毒傳染力相當強並可透過糞口、飛沫或接觸傳染,且病毒本身無外套膜,無法有效透過酒精、乾洗手等方式消毒,最有效預防方法為正確勤洗手與維持良好衛生習慣。家長和小孩都應把握「內、外、夾、弓、大、立、完」的肥皂洗手7大步驟。台灣新生兒科醫學會常務理事彭純芝表示,未滿2歲嬰幼兒是腸病毒重症及死亡高風險族群,接種疫苗是積極保護孩童健康方式之一。邱南昌也指,腸病毒口鼻傳染力可達2周、糞便可達2個月,且過去只要有腸病毒,學校就得停課,「家長根本受不了」,若能先以疫苗消滅現有71型,就能先減少重症疑慮,其他型別也相對不用太擔心。目前腸病毒停課標準為:幼稚園–原則上幼兒園、托嬰中心同1班1週內有2名幼童診斷為腸病毒感染,應停課7天國小– 各縣市標準不一,可能不需停課或由校方決議停課,或視同班級1週確診人數決定。國高中–原則上不用停課,但若有群聚感染顧慮得停課。疾管署數據指出,4月7日至4月13日全國腸病毒門急診就診達9256人次, 較上週的7656人次上升20.9%,為近10年同期最高,顯示疫情呈上升趨勢。
國內爆發「食人菌」疫情 北韓無預警取消日本男足客場賽
日本男足原定要於近日前往北韓平壤進行世界盃資格賽,但目前卻傳出北韓當局以日本正在流行「暴發性A型溶血性鏈球菌」為由,無預警取消日本男足的比賽,同時也拒絕在平壤進行補賽,目前後續仍有待國際足總討論。根據日本媒體報導指出,日本足球協會會長田嶋幸三表示,日本男足於21日在東京國立競技場主場擊敗北韓後,原定於26日前往北韓出戰2026年男子世足資格賽第2輪的賽事,但北韓卻在21日賽後,向亞洲足球聯盟(AFC)表示,取消日本男足前往平壤的比賽。田嶋幸三表示,北韓取消比賽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日本正在流行「暴發性A型溶血性鏈球菌」,而且不僅原有賽事遭到取消,北韓也拒絕在平壤進行補賽。而北韓官方曾詢問是否能在日本進行比賽,但日本方面因為簽證問題拒絕。目前整起後續仍有待國際足總討論後作出變動。據了解,A型溶血性鏈球菌一般是藉由飛沫、接觸傳染,是常見的細菌感染症,一般好發於3至15歲兒童,兒童感染時大多會出現喉嚨發炎等症狀,但如果是30歲以上成人感染,有機率會出現肌肉壞死,而且在感染數小時內就會急速惡化,致死率高達3至7成。在日本當地,A型溶血性鏈球菌也被稱為食人菌。
如何預防子宮頸癌上身? 專家曝「3大關鍵」必須做到
子宮頸癌主要與持續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有關,雖然感染人類乳突病毒後身體多會自行清除,但仍有少部分持續感染者,於日後發生子宮頸癌前病變,甚至子宮頸癌。預防子宮頸癌 謹記3道防線依據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子宮頸癌標準化發生率由民國84年每10萬人25人下降至110年每10萬人7人,降幅達7成。另,110年子宮頸癌發生人數為1,310人,因此,如何預防人類乳突病毒感染或早期發現子宮頸癌前病變,及早接受治療,更顯得相當重要。國民健康署提醒預防子宮頸癌三道防線:第一道防線–安全性行為人類乳突病毒主要透過性接觸傳染,正確使用保險套,可以預防部分人類乳突病毒感染,進而降低子宮頸癌的發生。第二道防線–接種HPV疫苗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接種HPV疫苗可以保護女性避免人類乳突病毒感染,亦能有效預防長期感染人類乳突病毒造成的子宮頸癌。目前食品藥物管理署已核准3款HPV疫苗,均可預防至少7成造成子宮頸癌的高危險人類乳突病毒(第16、18型)。已有性經驗的婦女亦可依疫苗仿單評估是否接種疫苗,但HPV疫苗無法治療已感染人類乳突病毒型別所引起的疾病。第三道防線–定期篩檢子宮頸癌早期通常不會有明顯症狀或疼痛,透過篩檢有機會發現異常病灶,子宮頸抹片檢查是經國際實證最佳的子宮頸癌篩檢工具,提早發現並及早確診治療。而子宮頸抹片檢查結果為陽性時,並不代表罹患癌症,請女性朋友遵循醫師指示接受進一步檢查,並請依醫囑回診追蹤及診治,儘早阻斷疾病進展。值得注意的是,國民健康署補助30歲以上婦女每年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
大感染潮3/出國旅遊當心!日本爆A型鏈球菌 重症恐致休克「好發兒童」
日本東京都12/21針對「A型鏈球菌咽喉炎」發出警報,這是日本自1999年頒布《傳染病管理法》管理法,24年來首度針對該疾病發布警報!醫師提醒,此疾病好發於兒童,若未及時以抗生素治療,恐引發併發症如休克、急性腎衰竭等,建議出國旅遊時,若到人潮聚集處還是要戴口罩較為安全。東京都政府表示,截至12/17當周,東京都多個衛生中心轄區的特定衛生機構上報A型鏈球菌咽喉炎病例人數超越門檻,且已超過東京都總人口的30%,因此根據傳染病法發布警報。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已經掌握日本東京都傳染病相關資訊,暫無發布旅遊警示規畫。羅一鈞表示,A型鏈球菌咽喉炎並非台灣法定傳染病,根據定點醫師回報結果來看,台灣目前沒有增加通報趨勢。而依據日本東京都傳染病資訊中心的周報資訊,202349周為高峰,東京都500家定點診所跟醫院有1631人感染,而第50周減少到1579人,顯示最嚴重的時間已過。A型鏈球菌是兒童常見的細菌感染症,好發於3至15歲的兒童,一般藉由飛沫或接觸傳染,潛伏期約1-5天不等。羅一鈞說,臨床症狀包括發燒、化膿性扁桃腺炎、草莓舌、摸起來如砂紙般粗糙的皮疹,後期會出現皮膚脫屑的現象。這些特異的表現又被稱作「猩紅熱」。治療上,A型鏈球菌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療。大多數病人在治療24至48小時後即會退燒,症狀也有很大的緩解。若近期曾赴日旅遊,當身體出現發燒、喉嚨痛等症狀時,最好趕緊就醫進一步檢查。(示意圖/非當事人,報系資料照)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邱政洵表示,A型鏈球菌平常就存在於環境中,此次日本大流行應該也與免疫負債有關,因為身體缺乏免疫力,所以解封後一接觸到A型鏈球菌就引發感染。邱政洵說,前陣子台灣也有許多感染者,但最近則減少許多。林口長庚醫院兒科急診主治醫師吳昌騰曾表示,治療A 型鏈球菌必須服用有效抗生素,基本上療程為10天,若沒有及時開始服用抗生素,或療程未滿 10 天,恐出現併發症導致中耳炎、急性腎絲球腎炎、化膿性鏈球菌毒性休克症候群等。羅一鈞提醒,若最近要去日本東京旅遊,進出人多的地方或是搭電車的時候記得戴口罩。吳昌騰也提醒臨床醫師務必加倍警覺,如果孩子有相關症狀時,鑑別診斷過程中,應將此細菌納入考量,才不會誤判為其他流行的病毒。若有懷疑,就進行抗原檢測,並適時給予適合的抗生素治療,才能恢復健康也避免嚴重併發症。
孩童高燒快7天 …有大量黃眼屎 醫曝「燒久姬」病毒:恐重複感染
天氣變涼,多種病毒也開始爆發。兒童感染科醫師顏俊宇表示,他現在診間有很多小孩,有高燒快7天,咳嗽痰、鼻涕等症狀,結果「腺病毒」快篩都是陽性,還刻能會重複感染。顏俊宇在臉書粉專《雙寶爸的小宇宙|兒童感染科 顏俊宇醫師》發文,「最近遇到不少小孩:高燒快7天,咳嗽痰、鼻涕、鼻塞、喉嚨痛、眼睛紅癢,甚至有大量黃眼屎,檢查結果腺病毒快篩呈陽性」,這是「燒久姬」病毒感染。顏俊宇指出,「腺病毒快60種型別,具高度傳染性,常見為飛沫及接觸傳染,不同型別會不同表現,常見呼吸道症狀、眼睛結膜炎、或腸胃道症狀。」顏俊宇說,「雖然燒很多天很可怕,但退燒後精神活動力還可以,大部分都是輕症,只有少部分會出現嚴重肺炎、中耳炎、出血性膀胱炎等併發症,所以還是要看診找醫師評估病情喔。」得完腺病毒雖然會有抗體,但不是終生免疫,「還是會產生『重複感染』,而且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得到。」病程一般是7到14天,目前沒有特效藥,以症狀支持療法為主。至於如何預防?顏俊宇解釋,「因為腺病毒和腸病毒一樣沒有套膜,所以用酒精殺不死,還是要用漂白水(500ppm)環境消毒才有用。還有記得常用洗手乳洗手,沒洗手前避免碰觸口眼鼻,以防病從口入喔。」顏俊宇強調,「診所不少小孩每個月都感冒一次,可能是因為學校生活很密集,很容易一直感染新病毒,所以爸媽不用過度焦慮,但是我知道,照顧真的辛苦了。」
2寶媽以為感冒…狂冒「百顆紅疹水泡」畫面曝 醫示警:大人也會染腸病毒
彰化一名27歲蕭姓女子日前雙手及雙腳布滿密密麻麻的紅疹,模樣看起來怵目驚心,就醫之後確診為腸病毒。彰化醫院小兒科主任馬瑞杉指出,腸病毒至今還在大流行,不少幼兒園因而停課,不只孩童感染,連大人也無法倖免,也有併發重症的可能,不要輕忽。蕭女表示,幾天前先出現喉嚨痛的症狀,接著發燒,就診被診斷為咽喉炎,自己也以為只是小感冒,吃個藥應該2天就會好了,不料,2天後雙手雙腳開始出現紅疹,越冒越多,連嘴角及口腔也出現水泡及潰瘍,全身超過百顆的紅疹及水泡,嚇得她去看急診。她直言,結果轉診到彰化醫院小兒科,確診為腸病毒,「這顛覆了我的想像,因為過去一直覺得腸病毒應該是孩童的病症,怎麼自己也會中彈。6歲的女兒及5歲的兒子在2周前曾染上腸病毒,我照顧兒女時都有洗手,可能是不小心感染了。」彰化醫院小兒科主任馬瑞杉表示,蕭女出現的手足口症,很明顯是感染腸病毒,雖然大人因免疫力較強,感染腸病毒的機率較低,或是感染之後病症輕微,但還是不能掉以輕心,尤其是家中孩童因腸病毒在家休養時千萬不要共食,環境要消毒,父母在餵食孩童、清理口鼻分泌物、嘔吐物及糞便前後一定要用肥皂洗手,也應該要戴口罩。彰化醫院小兒科主任馬瑞杉。(圖/彰化醫院提供)馬瑞杉說,大人感染腸病毒的症狀通常不嚴重,但也有大人因感染腸病毒引發重症及心肌炎,有死亡風險,所以,一旦家中孩童感染腸病毒,大人也要隨之警戒。馬瑞杉指出,腸病毒主要是透過糞口傳染,接觸傳染及飛沫傳染也有可能,而且腸病毒傳染力很強。腸病毒以基因分型大約有100種,會引發重症的並不多,不管是孩童或大人感染,通常經過症狀治療,可以在7至10天內痊癒,要特別注意的是,如果出現可能轉成重症的徵兆時,包括昏睡、持續嘔吐、抽搐、肢體無力、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難等,一定要馬上就醫,以免錯過治療時機。
1歲妹連燒4天咳到「吐黏液」 醫示警RSV成人也會感染:4症狀注意
小融(化名)是一位1歲半的小女孩,最近剛被送去托嬰中心,才送去1個多禮拜,就開始高燒,伴隨嚴重鼻塞,甚至常常咳到吐,嘔吐物中還帶有像似痰的黏液,即使服用症狀藥物,還是燒燒退退。連燒4天後,家人發現小融食慾跟活動力明顯下降,而且呼吸明顯費力且偏快,於是連忙驅車前往就近的醫院。小兒科醫師聽診發現,雙側肺部有痰音及喘鳴的咻咻聲,胸部X光也顯示雙側下肺有發炎現象,抽血報告發炎指數及白血球數量都上升,判斷很有可能是最近流行的「呼吸道融合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cal Virus, RSV)」感染,做了抗原快篩,也確定是陽性反應,於是診斷小融是「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合併續發性細菌性肺炎」,收治入院讓小融睡在氧氣帳中,並以抗生素治療,在經歷幾天治療後,小融終於燒退帶藥出院。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顏培如表示,近日因為疫情解封加上開學,許多學童連番生病,小兒科門診常聽到家長抱怨,幾乎每隔1、2個禮拜就需要看醫生,即將進入秋冬之際,更多呼吸道病毒開始蠢蠢欲動。根據疾管署資料統計,從9月開始,呼吸道融合病毒的分離陽性率開始急起直追,目前僅次於流感病毒。5歲以下的嬰幼兒是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的高危險群,會引發細支氣管炎、哮吼及肺炎。顏培如表示,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會破壞小支氣管的上皮細胞,產生大量的壞死細胞以及分泌物,因此臨床上會觀察到病童的痰液很多,痰液阻塞幼兒小小的氣管後,就會使病童劇烈咳嗽、咳到吐,甚至呼吸急促,聽診時也會聽到氣管的咻咻聲,而且呼吸道融合病毒的病程常常比一般感冒來的長,通常發燒會持續3到5天,而整體的呼吸道症狀平均需要將近2周才會明顯改善。另外,具有氣喘體質的小孩感染後也容易導致氣喘急性發作。顏培如說明,呼吸道融合病毒治療方式目前以症狀治療為主,需要多補充水分,藥物只能幫助緩解症狀,針對咳痰力道不足的嬰幼兒,家長可以在餵奶前拍痰或用居家噴霧器化痰,吸鼻器也可輔助抽吸鼻涕,幫助幼兒改善不適。但須注意,若是發現病童活動力下降、食慾不振、呼吸急促或是出現明顯喘鳴聲時,請就醫讓醫師評估。若是持續高燒不退,或是燒退幾天後又再度發燒,也須小心是否併發中耳炎、鼻竇炎或是細菌性肺炎,若是以上情形,就會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療。呼吸道融合病毒的高危險族群包括:早產兒、患有慢性肺部疾病、先天性心臟病、染色體異常疾病、免疫不全疾病以及神經肌肉疾病等孩童,目前健保給付部分病童施打單株抗體(Palivizumab)來預防嚴重的感染,包括:一歲以下患有血液動力學上顯著異常之先天性心臟病童、出生時妊娠週數未滿33週以及小於35週且合併有慢性肺疾病的早產兒。顏培如也特別提醒,由於感染了呼吸道融合病毒後,身體並不能產生有效的終生免疫力,因此是可以重複感染的,即便是成人,也是會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雖然大部分是輕症,但年長者及免疫力低落的患者仍可能引發嚴重的肺炎及併發症。因此,呼吸道融合病毒並不是專屬於幼兒的疾病,事實上,今年美國FDA首次核可的二款呼吸道融合病毒疫苗,目前將率先施打於60歲以上的成人,而其中一款還可用於懷孕週數32到36周的孕婦,在病毒流行期將屆時施打,可以保護即將出生的嬰兒直到月齡6個月以及提供孕婦本身免疫力。醫師呼籲,台灣目前尚未引進呼吸道融合病毒疫苗,因此仍需靠著避免飛沫及接觸傳染來預防感染,可以做的像是:勤洗手、戴口罩、避免在流行期出入人潮壅擠的場所,回家後接觸幼兒及長者前要換衣服。流行期將至,請大家有正確的觀念,才能一起守護家人的健康。
導演陳慧翎子宮頸癌逝 國健署示警「2徵兆出現」快篩檢
金鐘獎最佳導演陳慧翎拍攝過多部膾炙人口的好戲,她於2013年發現自己罹患子宮頸癌,多年來不斷經歷治療、復發的過程,但始終保持樂觀態度面對病情,然而最終仍不敵病魔,於昨(1日)病逝於萬芳醫院,享年48歲。國民健康署呼籲,如發現有不正常的陰道出血(包括性交後的出血、兩次經期間的出血或停經後的出血)或異常的分泌物症狀出現(如陰道分泌物有臭味,或夾雜血絲),儘速就醫接受診斷檢查。陳慧翎9月中時曾發文,「堅強不是天生的,堅強是要從地獄一步一步爬上來的。朋友說,看妳沒發文好擔心。因為我在地獄裡。有時候爬得快有時候爬得慢,身體狀況不是自己可以控制的,病痛讓你在床上打滾時還能維持正念、深呼吸、冥想靜坐都是能人。」她直言,「我只是凡人,我勉強出門開會回來會虛脫到拉著阿姨的手大哭,哭到吐。近來唯二開心的事是我的頭髮長出來了,軟軟的毛很可愛。另外因為血檢白血球血小板很正常,我做了二年來最想做的事:飄眉!」陳慧翎以樂觀心態面對病情,然而最終仍不敵病魔癌逝,讓親友、粉絲相當悲痛。依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與篩檢資料分析顯示,經由篩檢發現子宮頸異常的婦女中,癌前病變及早期(0+1期)個案比率高達97.7%,而沒有接受子宮頸癌篩檢卻發現子宮頸異常者,癌前病變及早期(0+1期)個案比率為43.3%,也就是等到有症狀才就醫,進而發現子宮頸癌的婦女,有超過半數病程已經進展到第2期至第4期。國健署指出,早期(0+1期)子宮頸癌個案經治療後的5年存活率可達9成,子宮頸癌第2、3、4期的5年存活率分別為72%、59%及23%,故篩檢後如有異常,記得儘速就醫,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若延遲就醫或不去治療,會影響存活率。國健署提醒,子宮頸癌是一個長期的變化,早期大多沒有症狀,容易讓人輕忽它的威脅,所以如果發現有不正常的陰道出血(包括性交後的出血、兩次經期間的出血或停經後的出血)或異常的分泌物症狀出現(如陰道分泌物有臭味,或夾雜血絲),提醒您關心自己的健康,儘速就醫接受診斷檢查。國民健康署補助30歲以上婦女每年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服務,呼籲30歲以上婦女至少每3年應接受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若子宮頸抹片檢查結果為陽性,並不一定代表罹患癌症,請回診追蹤,若有異常應遵循醫囑接受治療,才能確保健康。國健署提醒3道防線防子宮頸癌:1.安全性行為:人類乳突病毒主要是透過性接觸傳染,正確使用保險套,可以預防部分人類乳突病毒傳染,進而可降低子宮頸癌的發生。2.接種HPV疫苗: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接種HPV疫苗可以保護女性避免人類乳突病毒感染,亦能有效預防長期感染人類乳突病毒造成的子宮頸癌。目前食品藥物管理署已核准三種品牌的HPV疫苗,均可以預防至少7成造成子宮頸癌的高危險型別人類乳突病毒(第16、18型),各疫苗適用對象可參考仿單。3.定期做子宮頸抹片檢查:子宮頸抹片檢查是經國際實證最佳的子宮頸癌篩檢工具,有助於早期發現子宮頸癌前病變,早期治療,讓子宮頸病變不會進展到癌症。
日本夏季流行病患者創新高 「咽結膜熱」傳染性強孩童要注意
咽結膜熱(Pharynx Conjunctivitis Fever)最近在日本相當流行,據日本國家傳染病研究所表示,相比過去10年,全國患者人數增幅創下新高。根據日本國家傳染病研究所2023年9月26日發布的數據表示,截至9月17日,日本全國約3000間小兒科醫療機構通報平均患者數為1.45例,相較過去平均患者數,日本已連續5年增長,且增幅創10年新高。而在地區部分,福岡、大阪的平均患病人數數據分別為4.65人、4.09人,高於其他地區,若前去旅遊要小心。咽結膜熱好發於春、夏季,該病多由飛沫、空氣、接觸傳染,患者多有發燒、頭痛、喉嚨痛、結膜炎等症狀,該病更是與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峽炎合稱為「兒童夏季三大感冒」。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表示,若要預防該咽結膜熱,在公共場所要避免毛巾接觸傳染,此外也要注意室內空氣流通、避免出入公共場所、養成洗手的習慣、充分的睡眠、適當的保暖及運動,以預防感染。咽結膜熱傳染性極強,康復後也可能多次感染,若遭傳染確診,日本醫療法人愛神會中江醫院內視鏡治療中心醫師中地幸之助建議,因該病是病毒感染,所以抗生素沒有效用,建議要對症下藥,等待康復,可以補充對喉嚨侵略性較低的的食物,如粥、豆腐、果凍等容易食用的食物,也要多喝水,在症狀完全好之前建議在家休息,不要外出。
肺炎四大證型 中醫分型治療助舒緩縮短病程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肺炎(Pneumonia)是指單一肺葉或整個肺部的發炎症狀,發炎症狀反覆發作持續三個月以上則轉變成慢性肺炎,發炎過程負責氣體交換的肺泡會被發炎物質佔據,為了讓呼吸順暢及適當排出病理產物痰液,患者會利用咳嗽表現來呈現。中醫診所院長吳宛容說明,中醫在處理肺炎相關疾病會從自身免疫系統平衡及強化來對症治療,中醫將免疫系統對抗外來病菌能力簡化成「正氣」來描述,《黃帝內經》:「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中醫用外感來統括外來感染源的入侵,包括:病毒、細菌、黴菌、結核菌等,不管是接觸傳染、飛沫傳染、昆蟲和動物傳染,以及飲水和食物傳染等,都可能形成病原感染入侵的機會。中醫將肺炎分四大證型 治療方針公開中醫會根據外來感染源進入身體不同層次、不同寒熱表現症狀、影響不同臟腑器官部位、及改變身體氣血平衡後的後遺症症狀作證型分類,透過不同證型及疾病病程給予不同治療調整方針,吳宛容中醫師將肺炎感染做以下四大證型分類:1.「風寒閉肺型」:多發生於外感初期,外在寒邪侵襲,外在感染源如細菌、病毒順勢入侵造成,接著引起肺部發炎症狀,症狀為咳嗽,呼吸急促,無汗,惡寒,舌苔薄白,舌質淡紅,治療重點需同時祛風散寒及止咳定喘宣肺,以同時解除外感病因及肺部發炎病因,中醫常使用麻黃湯、桂枝湯、小青龍湯,加減肺部發炎處理用藥。2. 「風熱犯肺型」:多發生於外感初期,外在風邪侵襲,伴隨感染源如細菌、病毒順勢入侵,引動體內熱勢體質,接著引起肺部發炎症狀,症狀有呼吸急促,有汗,口渴,咽紅,舌苔薄黃,舌尖紅,治療重點在於散風清熱,宣肺止咳,因肺部發炎反應較劇烈,適度搭配宣肺透熱茶飲可以有效保護肺部,中醫常使用桑菊飲、銀翹散、普濟消毒飲等。3. 「痰熱壅肺型」:多發生於外感中期,感染源如細菌、病毒入侵後發作迅速,引起肺部發炎症狀急劇猛烈,症狀表現為發熱無汗或少汗,咳嗽,喘悶,痰鳴,胸滿,煩躁不安,發燒,舌苔黃膩,舌質紅,治療時以清熱化痰,宣肺開閉,降逆平喘為主,如新冠肺炎這類的證型,屬於急症,中醫使用石膏類方劑降低體熱,避免體溫持續上升破壞中樞系統,加上清熱解毒的蒲公英、大青葉、金銀花、板藍根清熱解毒,白前、款冬花、紫蘇子、葶瀝子、杏仁宣肺平喘。4.「氣陰兩虛型」:症狀表現為汗出氣短,乾咳少痰,納呆,口乾咽痛,疲倦,舌紅絳,苔少,脈細數無力等症狀,常出現在肺炎後期症狀,中醫常使用麥門冬湯加減、生脈飲、清燥救肺湯、沙參麥冬湯等來補肺氣及潤肺滋陰。中藥可以有效調節身體運作機制,藉以提升祛除病理產物痰飲水濕,也會同步提升肺氣,透過肺氣提升肺部氧氣交換率,及呼吸道平滑肌排出有效率來強化將痰咳出、排出的效率,肺炎急性期因個人體質及疾病狀態變化較複雜,用藥處置建議尋求合格中醫師治療。免疫強化穴位:開四關穴+足三里穴 四關穴:雙側合谷穴,雙側太衝穴四關,是氣血陰陽外內出入的要道,合谷穴為手太陽經原穴,可調肺氣下降;太衝穴為足厥陰肝經輸穴、原穴,可調肝氣上升。兩穴一升一降,相互為用,調節氣機周流不息,通達全身四肢,刺激四關穴可以透過疏通全身氣機達到開啟免疫系統調節機制,達到提升對抗外來病菌能力。足三里穴:足陽明胃經合穴,按壓足三里有增強免疫力、調理脾胃、補中益氣、疏風化濕的作用,也是著名的長壽穴位。益氣潤肺飲黨參3錢、黃耆5錢、百合3錢、金銀花5錢,麥門冬3錢,五味子2錢,陳皮1錢,甘草1錢,用水2,000cc大火滾20分鐘,放涼即可飲用。藉由補脾肺氣來提升免疫力,搭配生津潤肺及清肺熱提升肺部散熱及氧化代謝能力。根據個人體質及身體狀態不同,建議由合格中醫師作藥味調整來調整個人免疫機能,適合平日保健及肺炎後期調理飲用。親民食療:百合燉水梨選擇大顆黃皮水梨,洗淨外皮,稍微削皮保留外皮不削斷,中間梗挖空,塞入冰糖少許約一小湯匙及百合3~5克,整顆水梨連皮及冰糖百合一起燉煮,電鍋蒸煮20分鐘後,梨子會自然出水,湯汁飲用搭配果肉一起吃下痰液會變得比較不黏稠容易咳出,將痰液徹底排出有效加速肺炎後遺症的修復,食療適用於肺炎後期復原,加速解除後遺症症狀,急性期仍須尋求合格醫療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