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重物
」謎樣症狀1/名醫診斷支氣管炎「男子半年後竟送急診」 最難察覺的心臟病是它!
73歲的中廣前董事長趙少康日前自爆動了心臟手術,國人第二大死因心臟病(僅次於癌症)再度引起國人關注。中醫師鄒瑋倫告訴CTWANT記者,「心臟病是最厲害的魔術師,心臟衰竭更是無聲無息的索命高手」,一位中年男子因持續咳嗽而不斷跑醫院,一位教授級名醫診斷為支氣管炎,沒想到治療半年後,因下肢水腫才驚覺是心臟衰竭,緊急送急診撿回一命。趙少康11月中旬自爆,他長期舒張壓偏低,無不適症狀本不以為意,直到友人建議他去檢查,才意外發現主動脈瓣膜閉鎖不全的問題,若不及時處理,恐怕會爆發主動脈剝離、心臟衰竭等致命疾病。心臟病泛指心臟或心血管系統在結構或功能上失常而引起的健康問題,除了心肌梗塞之外,心臟衰竭是最常見的併發症。「心肌梗塞若急性發病,半數在到院前恐怕已無力回天,但心臟衰竭也很危險,最可怕的是它無聲無息!」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副院長、心臟內科醫師劉俊廷透露。劉俊廷說,當心臟病導致心臟工作量過大,就會導致心肌細胞死亡,無力輸出足夠的血液量供給各器官需求,就稱為心臟衰竭。由於各器官都可能出現症狀,所以十分難察覺。「曾有一位患者持續不明原因的胃脹氣,最後才確診是心臟衰竭,原來是因心臟衰竭導致肝脾腫脹,進而影響胃部功能。」「心臟衰竭很像魔術師,會模仿其他疾病的各種症狀,讓人難以察覺。」鄒瑋倫中醫師說,她有一位治療5年以上的男患者,疫情後突然咳嗽不止,原以為是感冒引起,後來又覺得是新冠後遺症,而且檢查支氣管也的確發炎,但無論男患者跑遍各大醫院診所、或服用中藥,依舊持續咳嗽。「後來他找了一位教授級的名醫,醫師幫他安排很多精細的檢查,從X光片中可以看到肺部是乾淨的,沒有肺炎,心臟雖略為擴大,但由於該名患者較胖,所以也是正常現象,於是名醫診斷他是氣喘、支氣管炎。」鄒瑋倫說,這名患者每次吃藥後會稍微好轉,但之後又繼續咳嗽,就這樣過了半年。直到患者有次來看中醫,鄒瑋倫見他走幾步路就喘氣吁吁,便詢問原因。「他說自己已經一個多月無法躺著睡覺,只要一躺就咳嗽,所以都坐著睡覺。」鄒瑋倫一聽立刻警覺,於是檢查他的雙腿。「哇!我當醫師以來沒看過這樣腫的腿,就像浮屍那樣腫脹!」鄒瑋倫立刻叫男患者趕緊去急診,最後確定是重度心臟衰竭立刻住院治療。中廣前董事長趙少康日前透露動了心臟手術,心臟一度暫停3小時,也引發大眾關注。(圖/周志龍攝)劉俊廷說,心臟衰竭導致血打不出去、收不回來,就會在下肢開始瘀積造成水腫。「所以如果有腸胃道症狀、再加上下肢水腫,就要懷疑是心臟衰竭;另外,如果平躺睡覺會咳嗽,也可能是心臟衰竭引發的肺積水,所以失眠也可能是心臟病症狀。」造成心臟衰竭的原因,可能是單純的老化,或是因為高血壓影響血管而出現的問題,通常一開始不會有什麼症狀,但如果沒有解決問題,就會慢慢出現呼吸困難、喘、容易累、四肢水腫、全身水腫等症狀,而且會越來越嚴重。針對心臟衰竭患者,鄒瑋倫建議採取三階段循序漸進調養身體。「在最虛弱的第一階段採『護心培元』,此時不能增加心臟負擔,所以要限水、限鹽,多吃蔬菜、不要喝濃湯或高湯,建議喝黨蔘、菊花等中藥茶來護心,慢慢恢復元氣。」第二階段採「養心固本」,此時中藥茶飲可加入西洋蔘、黃耆來固本,可避免秋冬季節交替時發病;第三階段採「救心強運」,這時可加入運動,例如和緩的超慢跑、階梯運動,也可以進行負重運動,例如採買時可以幫忙提重物,如此進行大約半年後就能恢復日常活動。
日喝2000cc開水「竟取出六顆膽結石」 醫曝原因是這個!
一名58歲的王姓病患,在工作中突然上腹疼痛直冒冷汗,痛在地上打滾,緊急到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急診就診,經電腦斷層掃描,發現在有六顆膽結石,一般外科醫師李博彰立刻進行3D立體腹腔鏡微創手術,經過約半小時,取出六顆膽結石,最大顆大約1.5公分,病患隔天即出院。李博彰醫師表示,該名病患膽道異常,左右肝管外露於肝臟門脈區,膽囊管連接到右側肝管,而一般正常是連接到總膽管處,讓手術的風險增加不少,因為手術最怕膽道損傷,所以選擇執行3D立體腹腔鏡微創手術,在視野清楚情況下,安全將膽囊管及右肝管分開並切除膽囊,並未造成後續的併發症。李博彰指出,病患之前完全沒症狀,也無疼痛狀況,每天力行喝2000cc的開水,但是因為病患膽道系統異常,膽汁排泄不好,造成膽汁很容易滯留,長期以來,容易造成膽結石,塞在膽囊管出口,造成急性疼痛。李博彰醫師表示,病患屬於先天膽道異常,造成後天膽結石產生,只能透過高階電腦斷層或是核磁共振掃描膽道,才能檢查出來,總膽管和膽囊管是否有異常。李博彰強調,該名病患膽發炎嚴重已經切除,成為無膽之人,但對營養吸收並不會造成太大影響,由於消化脂肪,必須靠膽汁來協助消化,現在膽汁直接排到十二指腸,如果吃了大量脂肪或太油膩,很容易造成消化不良,刺激腸胃道,造成腸胃蠕動過快,容易拉肚子,因此,飲食建議吃清淡一點。另外,雖然是微創手術,傷口大約一公分,但是傷口癒合及縫線吸收需要60到90天左右,如果腹部用力造成腹壓增加,在傷口還沒完全癒合,容易造成傷口撕裂,長久會產生切口性疝氣,可能又要再一次手術處理疝氣,因此,術後建議一個月到一個半月,千萬不要提重物或重訓。
中年男鼠膝部腫起!躺下卻消失 就醫檢查竟是「疝氣」搞鬼
48歲許姓男子為了完成單車環島的夢想,每週都辛苦練習,但他近來察覺左側鼠膝部似乎「腫了一小包」,用力時候比較明顯,躺下後反倒消失不見,他擔心是「拍咪ㄚ」連忙就醫檢查,結果是疝氣作祟。鼠膝部疝氣最常見 引起劇烈疼痛、噁心應儘速就醫亞洲大學附屬醫院一般外科醫師許瓈文表示,「疝氣」指的是身體器官或組織從周圍體壁較弱處突破,導致該部位突起成一包,依照位置不同,可分為鼠蹊部疝氣、腹壁疝氣、切口疝氣等,其中以鼠膝部疝氣最為常見,可細分「腹股溝疝氣」及「股疝氣」,前者以男性、高齡、肥胖以及家族史居多,後者則常見於中老年女性,可能因為長期用力例如咳嗽或便祕、提重物或生產史所導致。許瓈文指出,若未能提早治療疝氣症狀,導致持續惡化,例如腸子或腹內網膜組織卡住回不來,有可能就會造成腸子或是組織缺血壞死,引起劇烈疼痛、噁心嘔吐、腹脹、無法排氣排便,此時千萬不可強行擠壓,需儘速至急診就醫。腹腔鏡微創手術傷口小、疼痛感低 可較快恢復日常生活目前手術治療疝氣方式分為傳統疝氣修補手術以及採用微創內視鏡的全腹膜外疝氣修補術(TEP)、經腹腔腹膜前修補術(TAPP)等,由於腹腔鏡微創手術僅需3個0.5至1公分的切口,搭配人工網膜置入作為腹壁補強,不僅傷口小,術後疼痛感較低,可較快恢復日常生活,但術後三個月內須避免會增加腹壓的活動;若是嚴重疝氣如有腸子或組織壞死時,則需進行組織或腸道切除手術治療,處理上較為複雜,不宜拖延。疝氣盡早手術治療 避免腸阻塞、腸壞死或敗血症許瓈文強調,雖然有時疝氣可以自行復位,但建議仍須盡早手術治療,避免出現嵌頓性疝氣合併腸阻塞、腸壞死、敗血症,甚至是死亡的後果。若民眾發現腹股溝不適或腫塊的,切勿輕忽病情,應儘早就醫,尋求專業醫療協助,以避免病情惡化。
遠東SOGO週年慶登場!回饋最高14%,黃金回饋最高22%、化妝品比日本更便宜,新青安家電一條龍買最省!
每年壓軸的遠東SOGO百貨 即將在11/7報到,為期12天!今年是SOGO的37th週年慶,因應許多消費者去日本買更便宜的困境,SOGO狂到跟日本匯率拚了,這回可以說是歷史上殺最大的折扣,相比之下,比其他同業,線上購物等其他雙11平台更加優惠許多!董事長黃晴雯說:『每年周年慶SOGO就是只做短短的12天,希望在這12天能好好回饋我們的消費者,把優惠做到最足、服務最到最好,今年是SOGO祭出史上最狂最低折扣的一次,黃董事長也說,今年SOGO與中國信託通力推出了中國信託SOGO聯名卡,一定要手刀申辦,用它刷卡再享4%回饋無上限,合併最高14%回饋!』遠東SOGO37週年慶特別邀請三麗鷗人氣Hello Kitty、酷洛米、美樂蒂與遠東SOGO百貨董事長黃晴雯(右二)帶來超可愛來店禮。(圖/業者提供)另外SOGO復興館CHANEL、LV等精品五霸陸續改裝好迎接周年慶到來,黃晴雯董事長說:『復興館的精品優惠也是同業最強優惠 ,除了基本盤有10%,如果再加中信SOGO聯名卡就可以達到14%回饋,絕對是精品史上第一次!』黃董事長也接續說:『自己對台灣這一檔周年慶非常有信心,因為今年整年亞洲零售業的數據顯示,台灣只有小輸日本,而且還是因為匯差的關係,亞洲贏韓國和中國,表現得非常好,這次SOGO為期12天的目標業績今年預估做到121億,成長1%!』個別樓層部分,忠孝SOGO的化妝品部分也是每年美妝迷最期待的一級戰區,今年SOGO真的跟日本拚了,為了讓客人留台灣購買,祭出了比日本買更便宜的各項優惠,還幫你算好匯差,保證你用0.22的匯率買到史上最便宜的化妝品!忠孝館除了加入強大生力軍品牌,包括精品彩妝「GUCCI Beauty」打出新客層外,另外全館推出每年必搶的全國獨賣、首賣彩妝、限日限量與買 1 送 1..等眾多優惠組合,首三日 11/7-11/9 指定優惠組合再祭出現折 1000 元最低價,直接折抵最有感! 其他還有指定優惠組再額外享 10% SOGO 商品券加碼、指定獨享 300元 SOGO商品券,讓你回饋再上乘! 其中 LANCOME絕對完美經典乳霜輕奢組,優惠價 6660元元,除加贈 SOGO 商品券 300 元外,首日 11/7 Lancome 專櫃排隊前 50 名可再獲得 10000 元品牌購物金,超狂回饋僅限首日! 復興館同樣帶來精采特惠組,其中全台獨家指定優惠組再加贈限量 500 元~1300 元 SOGO 電子商品券,最高回饋達 27%,首推保養熱賣明星商品- ESTEE LAUDER 特潤安瓶奇肌組,優惠價 5940 元,再加贈 600 元 SOGO 電子商品券。另外頂著精品香水香氛殿堂光環的復興館今年週慶祭出百款聖誕禮盒還有粉絲必收的限量倒數月曆,絕不容錯過。其他還有最強組合多款復興獨家買正貨送正貨、周慶限定大容量必囤優惠組及限日限量,讓你優惠享不完。敦化館首推 LA PRAIRIE、LA MER、VALMONT..等多款頂級保養獨家組,合併尊榮回饋、尊榮加碼贈...等最高回饋16%以上,貴婦保養必入手!SOGO忠孝館新櫃GUCCI Beauty GUCCI完美底妝組 價值5900元 優惠價5130元 限100組。(圖/業者提供)忠孝館【忠孝SOGO獨賣】LA MER 新品潤澤晚霜組 價值26543元 優惠價21150元 限量60組(圖/業者提供)SOGO 忠孝館美妝天后宮驚爆最低價算給你看,史上最殺現折1,000元shu uemura精萃潔顏組《52折》:潔顏油1500ml優惠價7,065元,折後只要 6,065元,(價值11,633元),比日本更便宜算給你看,以匯率0.22換算的話,買450ml送15mlx4,日幣落在¥38,500元,折合台幣NT 8,470元/1530ml,平均5.5元/ml,SOGO忠孝買更便宜!ESTEE LAUDER小棕瓶獨家放大組 (37折)修護露大中小三瓶共140ml優惠價5,500元,折後4,500元(價值12,005元)平均32.1元/ml.如果在日本買,日幣價格日幣¥22,550元=NT 4,961/75ml,平均66.1元/ml(圖/業者提供)SK-II超限量青春活膚組(47折) SKII青春露230ml優惠價6,210元,平均22.6元/ml,折後5,210元(價值10,964元),在日本青春露日幣 ¥29,150元= NT 6,413/230ml,平均27.8元/ml(圖/業者提供)SHISEIDO國際櫃NO.1乳霜王回饋組(37折):裡面百優乳霜有251ml,優惠價5,760元;平均18.9元/ml,折後4,760元(價值12,816元),如果在日本買,總價日幣¥9,350元=NT 2,057元/50ml,平均41.1元/ml (圖/業者提供)另外,今年一整年金價上漲了33%,業者也表示,預估年底還會再繼續上漲,許多客人每年都為了黃金特別回台灣購買便利是金條、金片等還有擺飾,今年SOGO為了金價抗漲,特別回饋給消費者高達22%,買珠寶就送你黃金,讓你絕對賺到!業者也說,送得回饋多到22%,就可以拿去買家電,靈活運用回饋,就能一次省很大。忠孝館、復興館家電霸氣優惠!按摩椅最高享54%回饋忠孝SOGO 8樓和復興館電器也祭出最高回饋,OSIM減壓按摩椅原價198,000台,特價169,800元/台,還有贈品購物金10,000元。BOSCH三效極淨洗脫烘洗衣機#WSD274A0TC售價75,900元/台,特價59,900元/台,最高回饋32%。HITACHI日本製智慧變頻真空六門冰箱662L售價97,400元/台,登錄就贈日立除濕機。另外還有店長嚴選,像是OSIM uDream Pro 5感養身椅 原價268,000元/台,特價228,000元/台,可享樓面滿額贈+滿萬送仟,再加碼贈SOGO商品券5000元+品牌購物金20,000元。Samsung OLED AI 智慧顯示器77型,售價 139,900元/台,贈 Samsung 50型Crystal 4K 智慧顯示器。(左)OSIM uDream Pro 5感養身椅 原價268,000元/台,特價228,000元/台,可享樓面滿額贈+滿萬送仟,再加碼贈SOGO商品券5000元+品牌購物金20,000元。(右)復興館_BOSCH活氧洗衣機、Heat Pump乾衣機 原價138800元1組、特價119000元1組。(圖/業者提供) 此外,每年週年慶期間SOGO推出免費配送、免費寄物、提重物的貼心服務,今年更增加了大巨蛋停車優惠,汽車消費滿500元、機車滿300元即送大巨蛋園區停車場免費停車1小時起。好康再加碼,11/1-11/30來逛SOGO,就送LINE GO乘車金,於LINE GO輸入「SOGO忠孝館」免費使用50元乘車券一張(每帳號限用壹次/人,限線上支付使用),限量5000份。 同時,今年遠東 SOGO 37週年慶將與三麗鷗一同歡慶,有大家最熟悉、超人氣角色 Hello Kitty、美樂蒂、酷洛米IP角色,將與 SOGO共度盛大週年慶檔期。三個角色既橫跨「經典 」又「引領潮流」,深受跨世代粉絲的喜愛,如同遠東 SOGO 37年來不斷創新蛻變,帶給消費者幸福、歡樂且滿足各種的購物需求。特別規劃六波超可愛來店禮讓大家療癒日常、貼近你我生活中最實用的獨家聯名周邊商品,喜愛 Hello Kitty、美樂蒂、酷洛米的大朋友小朋友不能錯過!【1111~1112忠孝館、復興館】單筆滿1000送「Sanrio經典帆布袋」、【1109~1110忠孝館、復興館】單筆滿2000送「Sanrio 厚實毛絨毯」、【1107~1108忠孝館、復興館】單筆滿1000送Kuromi & My Melody造型隔熱碗(2入)、【1107~1108敦化館】單筆滿1000送「Sanrio輕量保溫瓶」,更多精彩的品項請洽SOGO。 (圖/業者提供)
女子常搬文件!竟釀「爪狀手」 醫曝治療方式預防神經受損
陳小姐33歲,是一位上班族,工作上常常需要搬運沈重的文件和書籍。這一年多來陳小姐開始出現左手前臂痠麻和手指頭無力的症狀。經診所醫師診斷是頸椎問題,然而復健五個月後仍未改善,手掌甚至開始出現肌肉萎縮的現象。心急的家人帶陳小姐來到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骨科部門診,詳細檢查後發現陳小姐左手肘的尺神經受到壓迫,相當嚴重,也已經出現手掌肌肉萎縮凹陷的「爪狀手」情形。手肘隧道症候群 嚴重會有不可逆神經損傷黃贊文部長說明,手肘隧道症候群是上肢常見的神經壓迫症狀,由於尺神經在手肘處的位置非常表淺,因此很容易受到傷害。手肘隧道受到直接的撞擊時容易造成急性尺神經發炎,若是長時間以手肘關節做倚靠的動作,或是工作常要提重物而需要長時間將肘關節維持在屈曲的位置時,則會導致慢性的尺神經壓迫而使神經受損。運動醫學中心徐振恆醫師指出,手肘隧道症候群大多數症狀集中在手部,常見包括無名指和小指的麻刺感,而嚴重的手肘隧道症候群則可能導致手部肌肉萎縮、無力,並使手指協調的動作變得困難。除了理學檢查以外,也會安排神經傳導檢查來進一步確認是否為手肘隧道症候群造成的尺神經病變。症狀輕微可採保守治療 嚴重則需進行尺神經減壓手術徐振恆醫師進一步說明,手肘隧道症候群症狀比較輕微的患者,如果尚未出現明顯感覺異常和肌肉萎縮無力,可以選擇保守治療,包括服用消炎止痛藥來改善局部發炎腫脹,睡覺時使用副木固定以免手肘過度彎曲等,都有機會自行緩解。當保守治療無效或已出現手無力、肌肉萎縮甚至有明顯的「爪狀手」時,尺神經的減壓手術治療則成為必要選項。發現手肘麻痛和無名指、小指無力 及早就醫與治療徐振恆醫師建議,現代社會的工作壓力大,在辛勤工作拼經濟的時候也要特別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若發生手肘麻痛無力和無名指、小指無力症狀時,應及早尋求專科醫師建議,進一步檢查與治療。
七旬嬤手痛「瓶蓋都擰不開」 狂吃止痛藥!就醫才知關節已變形
一位70歲的林姓阿嬤(化名)每天早上起床時總會感到雙手手指關節僵硬腫脹疼痛,也沒辦法擰瓶蓋、擰毛巾、提重物時都會感到極度不適,這些不適深深影響生活。只能依賴消炎止痛藥來緩解關節疼痛,然而效果不佳,尤其一旦停藥即再次感到疼痛。症狀已持續一年多,在家人堅持下到醫院就診才發現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且手指關節已經變形。高雄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石孟潔醫師指出,許多患者會以止痛藥來緩解長期的關節疼痛,卻忽略可能是類風濕性關節炎作祟。等到時間一久、症狀逐漸惡化後,才驚覺已造成關節的傷害。她提醒,類風濕性關節炎引起的骨骼變化無法逆轉,關節一旦開始變形就難以恢復至正常功能,呼籲及時就診的重要性。類風濕性關節炎症狀多為「對稱性」多個關節腫脹要注意!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一種慢性自體免疫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統會誤攻擊身體組織,尤其在關節滑膜處,因此造成關節發炎、腫脹和疼痛,嚴重可能導致關節變形及功能上的障礙。石孟潔醫師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表現通常會成「對稱」的方式,像是手腕、手指、腳踝等關節症狀都會是左右同時出現。除此之外,類風濕性關節炎為全身性的疾病不只會侵犯關節,有些案例會伴隨關節以外的症狀像是異常疲勞、發燒、心血管系統疾病、間質性肺纖維化和骨質疏鬆,甚至併發乾燥症(眼乾、嘴乾),鞏膜炎。石孟潔醫師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目前主要診斷方式包含血液檢查、病人症狀和影像檢查。她提到,根據歐洲風濕醫學會2010年的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診斷標準,主要分為四大類評估項目。第一為受侵犯的關節數,第二為抽血檢查,第三為急性發炎指數,第四則為症狀是否已維持六周以上。依據診斷標準計分如超過6分以上,就可以診斷為類風濕性關節炎。醫師也會結合血液檢測,透過患者的類風濕性因子、抗環瓜氨酸抗體、發炎指數,並利用超音波和X光等影像工具來評估發炎和骨骼破壞程度。生物製劑用藥新選擇!輔以物理、職能治療更全面石孟潔醫師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方針主要以減緩病情、控制症狀,並減少關節的長期損害為主。一般而言會短期使用消炎止痛藥及類固醇來緩解急性發炎疼痛,合併免疫調節藥物來控制。除了藥物外,也會搭配物理治療來緩解功能障礙,或是配合職能治療來協助患者恢復正常的生活功能。然而傳統免疫調節劑對某些病患來說治療效果較為侷限或無法適應其所帶來的副作用,而長時間使用高劑量類固醇可能發生以下副作用如骨質疏鬆、月亮臉、水牛肩、白內障等情況。因此,現今生物製劑以及標靶藥的出現也讓醫師、患者有更多元的治療選擇。石孟潔醫師解釋,目前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生物製劑以及標靶藥有針劑及口服兩種,能夠精準阻斷特定發炎物質,且較快速的發揮免疫調節的效果,對發炎處有良好的控制效果,使用施打的生物製劑,對於常忘記吃藥的民眾、傳統治療上無法獲得良好控制的族群或是因副作用無法耐受之患者而言都是一大福音。另外,由於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女性患者眾多,也有適合孕婦的用藥能選擇,她也呼籲患者不要擅自停藥,並且和醫師討論最合適的治療方式。保健品亂吃恐弄巧成拙 醫:減壓生活更重要市面上許多宣稱能「增強免疫力」的保健食品到底能不能吃?石孟潔醫師表示,若為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患者或其他自體免疫相關疾病的族群,過度攝取這類型的保健品可能使免疫系統失衡,進而影響到病情!因此建議患者在選擇營養保健品前都應先諮詢醫師。如想在日常習慣中就能減緩症狀,石孟潔醫師提到,避免壓力過大、以及抽菸喝酒,就能有效降低身體發炎反應。此外,規律運動也能增強關節功能以及肌力,減少僵硬和疼痛感。最後提醒民眾,如果有對稱性的關節發炎腫痛及關節僵硬狀況,請儘早到過敏免疫風濕科就診,及早有效的治療可避免關節變形。
女性必做5大健康「泌」訣 日喝3000毫升水防感染
不少女性常誤會泌尿科是男性專屬科別,但其實泌尿系統男女都有,凡攸關泌尿方面的問題,都可以求診或諮詢泌尿科。泌尿科醫師顧芳瑜在粉專分享提到,常收到不少女性病患私訊詢問關於尿路異常、不安全性行為或產後漏尿等問題而覺得困擾,卻又不確定是否可以看泌尿科。藉著38婦女節,顧芳瑜提出以下5個女性應該知道的健康「泌」訣,提醒女生們如何關注泌尿健康來寵愛與保護自己。1.施打HPV疫苗 降低子宮頸癌、頭頸癌、菜花的侵襲越來越多女生有施打HPV疫苗的觀念,但還是有些人對於2價、4價、9價疫苗不太了解,也想知道打了之後到底可以保護多久?顧芳瑜解釋,所謂的「價數」,代表是可以預防的病毒型別,價數越多,代表保護力越好。目前9價疫苗的保護力範圍最廣,不僅能預防常見的子宮頸癌,亦可預防頭頸癌、外陰癌、菜花等疾病。此外,目前的研究認為完整打完三劑就有完整的保護力,這也是因為9價疫苗目前上市的時間大約10年左右,目前第一批施打的人,都還是顯示有保護力,但未來需不需要補打,則需要之後的研究給答案。⠀2.定時做凱格爾運動 免於漏尿之苦很多產後媽媽們說不出的困擾,就是在大笑、打噴嚏、提重物等會增加腹壓的活動時,會發生漏尿的情況。顧芳瑜建議可以考慮每天做凱格爾運動,每次撐5-10秒,一回合做10次,每天可做4-5回合。若怕凱格爾運動太枯燥,也可考慮坊間常聽到的磁波椅、GX椅,這些都是利用外部力量來協助你可以有效率地做凱格爾運動,增加骨盆底肌強度。若是這樣仍有漏尿困擾,下一步不妨考慮做懸吊術或是注射尿道填充物,也有助大幅減低漏尿之苦。⠀3.定期性病檢測性病檢測的觀念在歐美其實十分流行,大約固定每6個月做一次性病篩檢。但很多人常常為性病檢測貼上錯誤標籤,以為做檢測的人就代表性生活精彩或不檢點。顧芳瑜特別呼籲,很多性傳染病的傳播媒介,不見得只有性行為,例如菜花有可能藉由觸摸不乾淨的表面而感染。此外,即使目前可能為單一性伴侶,但由於性病有潛伏期,你無法確定另一半或對方過往結交的另一半的狀況。因此,定期檢查有助及早發現與治療,而且多數性病只要透過完整治療,都有機會得到控制或痊癒。⠀4. 降低夜尿 睡前4小時減少喝水量、咖啡因泌尿科常有不少對於夜尿症十分困擾的病患。因為夜尿影響睡眠品質,進而可能導致工作表現與情緒不佳,讓生活品質大打折扣。顧芳瑜提醒,夜尿其實是一種症狀的表現,很多疾病如膀胱過動症、心衰竭等都可能以夜尿症狀表現,建議民眾可先嘗試調整生活習慣,多數病人往往可藉此來改善症狀。但如果仍感到困擾,則可以求助泌尿科與醫師共同討論。5.每天喝水3000ml 減少泌尿道感染機會多喝水有助將泌尿道中的細菌沖刷下去,就能大幅降低泌尿道感染機率。至於一天喝多少水才夠?顧芳瑜提供一個簡單判別的小撇步:如果尿液顏色為淡黃色,代表喝水量足夠;若尿液顏色很黃,就代表得趕快補水囉。另外,由於台灣氣候溼熱,女性普遍有私密處反覆感染的問題,生理用品品牌靠得住也首創抑菌淨化加強版的衛生棉,除了採用99%抑菌效果獨家天然抑菌層之外,更創新打造「雙重抑味科技」,首創淨味加強圈與植萃抑味層,經過消臭性能測試,能有效抑制100%異味;而具有千萬透氣孔的高透氧棉片,能長時間維持私密處乾爽不悶熱,有助徹底擺脫惱人的濕悶與異味困擾。
女「手無法提重物」求償2600萬元 她卻參加扔樹比賽保險金飛了
愛爾蘭一名女子聲稱因為車禍關係導致她「處於無行為能力」,無力做家務事或拿沉重包包,她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約近2600萬元台幣,結果她在一年內卻被拍到參加扔樹比賽的照片,甚至獲勝拿獎狀,由於證據確鑿,法官最終駁回她的理賠案。愛爾蘭女子以「處於無行為能力」為由申請保險理賠,卻被拍到參加扔樹比賽還獲勝的照片。(圖/翻攝自x)從照片可見,這名36歲女子格拉布斯卡(KamilaGrabska)居然被拍到參加需要體力和行動力的競賽,保險索賠被法院判處駁回,根據《地鐵報》報導,這名女子向RSA Insurance保險公司提起告訴,聲稱2017年因為一場車禍導致背部和頸部疼痛,至少會有5年多無法工作,要求支付64萬9967英鎊,約近2600萬元台幣的傷害保險理賠。除此之外,格拉布斯卡還表示,由於長期舊傷而無法照顧孩子、完成基本家務或舉起沉重的包包,有時甚至疼痛到受不了,必須有人幫忙把藥物送到她床上才能服用,雖然她聲稱自己很虛弱,但卻被捕捉到參加需要體力和行動力的競賽畫面。根據愛爾蘭西部利默里克(Limerick)高等法院庭上展示的照片證據,顯示格拉布斯卡2018 年1月參加當地扔樹比賽,根據比賽規則,誰能把152公分高的雲杉樹扔擲得最遠,就能獲勝。另據《愛爾蘭獨立報》指出,法庭上還播放了格拉布斯卡2023年11月在公園與寵物狗玩耍約 90分鐘的影片,報導更指出,她在比賽數天前還向醫生宣稱,自己脊椎、背部和頸部一直疼痛。對此,法官在庭上表示,「這是一棵非常大的天然聖誕樹,而她以非常敏捷的動作扔出它」,由於鐵證如山,格拉布斯卡只好坦承她贏得了比賽,保險理賠則是一毛都拿不到。
過年通宵打麻將、追劇小心 「春節疼痛症候群」恐找上門
正值春節假期,安南醫院復健科醫師林芳嫻指出,在春節前後期間,門診常見由於過度運用肌肉,造成各種不同程度肌肉傷害的特別酸痛症,如「麻將肩」、「手機關節炎」,以及頻繁清潔、打包、搬重物,造成手部或腰部肌肉過勞的大掃除「仙杜瑞拉酸痛症」等;這些酸痛症大部分都是因為肌肉使用不當、過度使用及不正確的姿勢所造成。林芳嫻醫師表示,春節假期常見因大掃除造成各種身體疼痛,包含因為清潔工作造成手部肌肉過勞,形成所謂的「網球肘」及「高爾夫球肘」;腰部因過度彎腰或提重物,造成「腰椎神經痛」及「坐骨神經痛」,甚至有時會使先前已存在的椎間板突出或脊椎滑脫症變得更為嚴重,這些症狀統稱為春節「大掃除酸痛症」。另外,有些民眾於春節假期中選擇打麻將聯絡感情,不過由於過久的肩部及手部運動,造成類似五十肩的症狀,往往也被戲稱為「麻將肩」;近幾年出現的青少年酸痛族群,則多為春節期間在家日夜上網,忘了正確的坐姿,造成頸部及背部的肌肉酸痛,患了「上網族酸痛症」;以及許多線上遊戲發燒友,由於長時間以手指推動滑鼠,造成指間的關節過度摩擦,形成關節局部發炎而疼痛,可稱之為「滑鼠關節痛」。林芳嫻醫師說,這些酸痛症大部分都是因為肌肉使用不當、過度使用及不正確的姿勢所造成,因此除要注意正確坐姿、站姿及彎腰的姿勢外,還要避免過度使用肌肉,也就是說,使用一段時間後要給予足夠的時間休息,才可繼續使用。例如大掃除應工作半小時或一小時後,休息5~10分鐘才繼續工作;打麻將也一樣,更不要日以繼夜打電腦、電動或滑手機,應有適當的休息時間或間斷性上網,同時保持良好的姿勢,才不會造成肌肉過度疲勞而酸痛。一旦出現春節疼痛症候群,林芳嫻醫師建議先休息,避免肌肉再度受傷及惡化,同時可做些簡單的復健,例如使用酸痛藥膏或薄荷油(白花油、綠油精…)按摩患部肌肉及熱敷等;如果效果不佳,應找醫師做正確的診斷,找出原因依病情給予適當治療。她強調,其實此類疼痛大部份都是所謂「肌筋膜症候群」,只要找出壓痛點給予適當處理,再加上口服止痛、消炎、鎮靜、肌肉鬆弛藥物等,大部分都可以快速復原。
7旬婦長期頭暈!吃止暈藥2年仍未改善 一查竟是「狹心症」惹禍
70歲A女士,因為頭暈症狀前往耳鼻喉科就診,但並未查出眩暈症等相關病因,持續服用止暈藥長達2年,症狀仍未改善,改往神經內科就診也查不出有腦神經方面的問題,最後前往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就診,經醫師檢查發現其右冠狀動脈狹窄、心肌下壁缺氧,頭暈症狀竟是「狹心症」所引起的。狹心症不一定只會胸悶痛 少數患者會以頭暈表現狹心症為冠狀動脈疾病,當冠狀動脈硬化、變窄、阻塞時,會導致心臟血流不順引發各種症狀。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心臟加護病房主任張釗監表示,常見症狀包括胸悶痛(約占80%)、腹痛(約佔10%)等,不過約有5%的少數患者會出現頭暈症狀,甚至沒有症狀表現。張釗監主任推測,這名A女士應該是因為停經後心血管缺少了荷爾蒙這層保護,再加上病人本身就有體重過重、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等問題,平時又未良好控制,飲食油膩、缺少運動,因此導致冠狀動脈硬化、狹窄,出現頭暈等少見的非典型症狀。所幸有及時發現A女士冠狀動脈狹窄的問題,在經由氣球擴張術,撐起狹窄的血管內壁重建血流後,也改善了頭暈症狀,並避免頭暈跌倒腦出血、組織壞死、心肌梗塞猝死等憾事發生。「這些」都是狹心症高危險群 如何減少疾病風險?根據衛福部統計,心臟疾病(不含高血壓性疾病)仍高居111年國人十大死因第2名,每年奪走2萬多人性命。因此,民眾應特別留意,尤其是40歲以上男性、60歲以上女性、停經後女性、三高患者、缺乏運動、體重過重、壓力大、有冠狀動脈家族史者及長期抽菸者等,都是容易引發狹心症的高危險群。高危險群應避免突然激烈運動、爬坡或上樓梯時提重物、天冷或季節變化外出、情緒起伏大,以免引發狹心症。張釗監主任也提到,民眾平日應規律運動、健康飲食、作息正常、控制三高、維持理想體重、勿抽菸,以降低冠狀動脈疾病發生。尤其最近季節交替,天氣變冷血管容易收縮,張釗監主任提醒,民眾應提高警覺若有胸悶痛等症狀,建議就醫檢查,另外如果出現頭暈症狀,經檢查排除耳鼻喉、神經內科問題後,應考慮至心臟科檢查是否為狹心症、心肌梗塞等冠狀動脈疾病所引起的,及早就醫以免延誤就醫,導致猝死等憾事發生。
資生堂千金砸120萬3度隆乳 李宓捧「豪華G奶」自封美胸皇后
「資生堂千金」李宓,擁有亮麗的外表及火辣身材,在演藝圈影視歌三棲表現亮眼,已經是三寶媽的她,日前才剛在峇里島舉辦完婚禮,今(15日)在IG上再曝喜訊,表示自己已經完成第3次隆乳手術,並且自豪表示「問心無愧得到『美胸皇后』的稱號了吧」!李宓自曝剛做完第三次隆乳手術。(圖/翻攝自臉書)從照片可見,李宓放上手捧雙峰的半身照,自信秀出一對人工製造的豐滿上圍,並透露手術後的腫脹不適,大約3天就好了,她現在是術後一週,腫脹幾乎都已經消了,通常是術後一週內要24小時綁壓胸帶和穿定胸衣,但李宓透露「因為胸部很重所以還是要24小時穿定胸衣,但只要睡覺的時候綁壓胸帶就好」。她也透露隆胸對自己來說最大的困擾是1個月不能運動,也不能抱小孩和提重物,讓原本每天都會運動的她忍耐得很辛苦,原本的舞蹈課都暫停,哀怨地說:「而且我的3個小孩們這麼可愛,我都不能抱抱...」。李宓進行第二次隆乳手術,結果副作用是乳頭沒有感覺。(圖/翻攝自YouTube)畢業於北一女、台大戲劇系的李宓,2006年以反核影片一脫成名,擁有美胸皇后冠軍、比基尼小姐亞軍頭銜,進而出道,陸續發表多張音樂專輯及單曲,曾主演話題國片《台北物語》,與小6歲脫口秀演員阿Q結婚2年,育有2男1女,她過去曾於節目《11點熱吵店》大方公開整容史,其中談及因大學時期身材消瘦,打工走秀時被嫌棄胸部太小,所以決定動隆乳手術。不過李宓表示,手術卻是一波三折,第一次成石頭奶,第二次傷到神經,當時說過現在自己的乳頭,因為手術副作用,已經比較沒有感覺了,如今她曬出自己的美胸照,自豪表示「問心無愧得到『美胸皇后』的稱號了吧」!李宓自曝剛做完第三次隆乳手術。(圖/翻攝自臉書)
林彥君挺巨肚曝一直準備好要當媽 大讚小10歲老公是神隊友
林彥君(151 )去年與小她十歲的越野車國手江勝山(阿丹)結婚,並於今年八月在社群平台上證實懷孕三個月的喜訊,同時也是運動好手的她日前拍攝《媽媽寶寶mombaby》的雜誌封面,她在受訪時透露,對於當媽媽這件事也是有著十足的運動精神,自己其實一直都準備好要當媽媽,還分享在交往時就發現老公對小孩很有想法,也很懂得在帶孩子放電的同時讓孩子們乖乖聽話,「看到他帶小孩,就覺得:『嗯!我可以跟這個人生小孩!他應該是個神隊友』。」然而,生孩子這件事,另一半的意願也很重要,當林彥君問當時還是男友的江勝山願不願意生小孩時,對方總是不正面回應,僅回答:「都可以啊!」在問了好幾次都沒有確切答案後,林彥君最後說:「確定嗎?不要說我逼你喔……那我要生四個喔!」老公便回答:「先生一個出來再說吧!」雖然老公嘴上不給正面答案,但還是陪著自己備孕,「當然我也會很想要老公展現出『很想要小孩』的渴望,但我蠻了解,知道他真的就是隨遇而安的性格,有沒有小孩,他都能勝任好老公的角色。」林彥君分享自己其實一直都準備好要當媽媽。(圖/媽媽寶寶)林彥君表示之前會跟老公一起運動,「懷孕之後,有時候他兩手空空,也不會特別幫我揹包包。一開始我會覺得:『我懷孕耶!為什麼不幫我揹包包……』,但後來我發現他的初衷是為我好。他覺得我原本有運動習慣,因為懷孕已經沒什麼在動了,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是安全的狀況下,就不要刻意不動。」此外,林彥君也補充:「現在漸漸到後期,老公也是會多幫忙提重物、拿東西。吵架的時候,也會特別禮讓照顧孕婦的情緒、聽我講話。」她知道老公木訥的外表底下,其實是個貼心、細心的男人,「懷孕後看到老公的轉變和努力,其實我也就接受,這就是他的個性,不再鑽牛角尖、釋懷了。」平時會在社群PO懷孕日常的林彥君表示,偶爾會因為幫老公的比賽加油又叫又跳或趕著要去某個地方而小跑步起來,這種時候都會收到路人的關心提醒,「其實我已經放棄了許多運動,當老公去騎車的時候,我就帶著狗狗散步,儘量做些比較輕的活動。一開始,我也想大家是不是太緊張了?但我知道,大家都是善意關心。我反而可以藉著這個機會,幫大家詢問專業醫師,或找出運動相關研究,分享觀念給其他孕婦,讓大家知道孕期間如何安全地活動,不用這麼焦慮。」她也說等孩子出生後,還是會為自己撥出時間,繼續運動、做喜歡的事。
眼睛通紅「結膜下出血」是中風前兆? 眼科醫師解釋破解迷思
雙眼通紅的「結膜下出血」讓人怵目驚心,其成因與相關的眼睛保健為何?結膜下出血 血管破裂所致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眼科主任張延瑞說明,結膜下出血就是結膜下的血管破裂,造成眼白紅腫,類似皮膚上的「瘀青」概念,但血液在眼球並不外流,而是積存在透明的結膜下,導致眼白明顯發紅。與中風無直接相關 這些原因都可能發生北醫附設醫院、台北醫學大學等單位,曾針對結膜下出血提出研究報告,顯示有結膜下出血症狀的人,中風機率較一般人高,然而其他國際上的大規模流行病研究,扣除共病對數據的干擾後,結膜下出血與中風無「直接」關聯,不必過於擔憂。常見舉重、便秘、高血壓、劇烈咳嗽、打噴嚏、或用力過度等情形下,結膜下的微血管或小動脈可能會破裂出血,造成眼睛紅腫。多數無感 眼睛出現不適快就醫大多數病人並不自覺結膜下出血,通常是被他人指出或照鏡子時發現。如果無疼痛或模糊視覺,就無需過度擔心,即便出血範圍較大,亦不會對眼睛造成問題。但如果眼睛感到不適,如腫脹感,疼痛或有其他症狀,也可能是病毒感染引起的結膜下出血,建議至眼科掛號進一步診斷。日常這樣做幫助修復 避免出血症狀治療過程中,紅眼症狀需要一到兩週才會完全消退,就像瘀青消退的時間一樣。另外,如果長期反覆多次出血,要懷疑有有凝血異常疾病,建議檢查凝血因子是否正常、有無血友病史,大多數的人都是某條血管特別脆弱,一直反覆破裂,這時候注意減少用力、多吃維他命C幫助修復,或能避免出血症狀頻繁發生。控制血壓、避免過度用力 飲食清淡為宜張延瑞提醒,結膜下出血相關的眼睛保健,第一個還是要控制平日的血壓,血壓太高的時候,任何地方都有可能會流血不止,年紀稍微大一點、血管硬化的族群也要特別注意,其次重訓、提重物導致腹壓上升、外力刮傷或刺傷眼睛等狀況,都有可能導致結膜下出血。平日飲食建議以清淡為主,中醫所謂的「火氣大」指的就是食物屬性較為燥熱,存在體脂肪或血液當中,造成血管刺激,就會產生發炎、腫脹等狀況,都有可能會讓出血容易發生,日常重口味、醃漬、添加香料的東西適度的吃,不宜吃太多。
北捷狀況多!手扶梯受傷案件去年65起 創5年新高
台北捷運近來事故不斷,淡水線5日一列車走走停停,800名乘客被迫下車,上月還發生民眾在電梯受困事件。根據北捷統計,去年手扶梯受傷案件數65件,創近5年新高,北市議員張志豪要求北捷通盤檢討。北捷回應,已持續宣導「緊握扶手、站穩踏階」觀念,並依法每月定期實施維護保養。經統計,去年民眾在北捷手扶梯行走或奔跑導致受傷案件數共65件,其中行走61件、奔跑4件,較以往每年約4、50件,創下近5年新高,今年截至9月底則也已有41件行走受傷、奔跑3件。去年最多人受傷的車站前4名包括台北車站、西門站、民權西路站和新埔站。張志豪表示,任何交通事業都應要以乘客安全為第一優先,以搭乘手扶梯受傷事故來看,捷運安全確實有疏失,民眾一旦受傷北捷絕對承擔不起相關責任,因此,北捷一定要特別注意設施安全。他表示,北捷乘客搭乘手扶梯習慣靠右站立、左側讓人通行,但日本早已倡議手扶梯不要有走動情形,而此舉是否會造成事故或故障率提高、有無需要調整,北捷必須對安全議題通盤檢討,才能保障民眾安全。北捷回應,已持續宣導「緊握扶手、站穩踏階」安全觀念,請旅客搭乘手扶梯時相互禮讓尊重、請勿奔跑,趕時間行走於手扶梯上的旅客,要留意自身與他人安全,並尊重站立在手扶梯的旅客,勿奔跑、勿強行穿越,共同維護搭乘手扶梯秩序、安全及禮儀。北捷強調,經長期檢視手扶梯機械元件檢修紀錄,未因旅客靠右站立、左側通行而影響機械元件壽命,且北捷均依法每月定期實施維護保養,每年通過檢查機構的安全檢查,以維護設備正常運轉。北市捷運局長鄭德發說明,民眾跌倒和設備並無直接關係,通常乘客使用手扶梯受傷樣態,包含左側民眾行走時不順造成重心不穩;右側乘客倚靠側板,手壓在扶手帶因扶手帶和階梯稍微不同步,在扶手帶拉動稍快下致重心不穩;乘客提重物時因未保護好重物而摔倒;長者對於手扶梯速度適應不良,導致在踏上階梯前幾階時跌倒。
不只胸口灼熱、呼吸道不適 胃食道逆流還會腐蝕牙齒
「胃食道逆流症」會造成胸口灼熱、胃酸倒流、打嗝甚至呼吸道不適的症狀。牙醫師郭芯妤提醒,胃食道逆流不僅上述影響,當牙齒出現表層凹洞、中間特別黃,就顯示牙齒的琺瑯質被胃酸破壞,應盡速就醫治療,怕看牙醫而延誤治療,不僅療程更久更複雜,荷包花的錢也會更多。胃食道逆流症狀與治療方式一次看根據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資料指出,胃食道逆流為胃內容物(包括胃酸、胃脹氣或膽汁)以不正常的頻率或過多的分量反流至食道,是種常見的消化道疾病,台灣的盛行率為12-16%。原因下食道括約肌的功能異常橫膈食道裂孔疝氣食道蠕動障礙長期放置鼻胃管服用造成下食道括約肌鬆弛的藥品或食物症狀典型症狀:如胸口灼熱、胃酸倒流非典型症狀:易與其他病症搞混,如胸悶、夜間咳嗽、呼吸不順、口臭、吞嚥疼痛或喉嚨異物感。併發症慢性胃食道逆流若未治療,可能會引發嚴重併發症,如食道發炎出血、食道潰瘍引起食道狹窄甚至食道腺癌。另外研究顯示,胃食道逆流可能會導致氣喘、慢性咳嗽與肺纖維化。治療方式調整生活作息,如避免彎腰提重物、就寢時抬高床頭10公分左右避免攝取油炸食物、辛辣食物與咖啡、菸、酒、甜食。且進食後1-2小時內避免躺臥造成逆流使用藥物治療或進行手術,建議諮詢醫師。牙齒也遭殃! 越晚治療越難拯救亞洲人尤其台灣人特別多胃食道逆流狀況,而且相當嚴重。郭芯妤建議患者先赴腸胃科照胃鏡,確認胃食道逆流的期別,進行藥物治療並改善生活習慣,從源頭控制胃食道逆流。而且,胃酸逆流恐會破壞牙齒表面,一旦琺瑯質或者是牙粉質大範圍破壞,牙齒就會特別敏感,就得使用特殊的瓷材質或是樹脂去重建牙齒,做好牙齒保養才能找回健康。郭芯妤呼籲,民眾千萬不要因怕看牙醫而延誤治療,拖的越久問題就會更複雜、更難治療,一旦要拔掉牙齒重建地基,治療時間更長、錢也要花的更多。
罹癌、化療中到底能不能運動? 專家:罹癌不是運動禁忌
以「抗癌鬥士」為形象的健身網紅麵包包,於6月1日自爆三年來的罹癌人設全為謊言,而在Dcard論壇上也出現幾篇相關討論文章,許多網友表示對罹癌、化療中還能重訓感到存疑,台灣運動醫學學會副秘書長林杏青表示,除非病情惡化或嚴重急性感染、出血等不穩定的病人在癌症手術後不宜立刻運動,正在化療或接受任何的癌症治療「是可以運動的」。無論是一般人或是癌症病友,醫學上都會建議多運動有益無害,可以提升生活品質、促進睡眠品質、降低疲勞,且對癌友來說,還能適度減緩治療中副作用帶來的不適,也有助於調劑心情。尤其在專業人士指導下訓練,還能帶來更好的效果。正接受癌症治療能不能運動? 每個人狀況不同然而正在接受治療的癌友,能不能運動?林杏青指出,由於癌症種類多元、每種癌症造成的症狀也不同,加上患者個體性差異也大,因此沒有一套共用的運動處方,必須由專業人士按照每個人病情、治療方式、體力、年紀、曾經的運動習慣打造獨立的運動菜單。若是正在接受化學治療,體內埋有人工血管的患者,是否不能提重物?不能重訓?林杏青回應,癌症治療過程中,主治醫師會非常留意病人情況,並且降低所有可能的風險,沒有絕對可以或不行。「如化療中的人,若原本是健力選手或是有固定重訓的人,他的狀況跟一個肌少症的長輩絕對不同,運動目標及禁忌也會不同。」林杏青強調,要訓練之前,務必要掌握病史,並尋求主治醫師的許可,了解是否有禁忌,而運動指導者,必須知道病人是何種癌症、目前是否正在接受何種治療、目前腫瘤是否仍然存在、以及有沒有相關副作用及併發症──神經病變、淋巴水腫、造口、骨轉移等。小心監測是否有新的症狀產生,例如出現眩暈、噁心、胸痛,應暫停運動。由低強度運動漸進式入門 免疫力不足者避免到人多處也有許多患者會想,正在接受治療,體力比較不好,是不是等療程結束再訓練比較好?除非嚴重貧血、病情惡化或嚴重感染的病人在癌症手術後不宜立刻運動,正在化療或接受任何的癌症治療並非絕對運動禁忌。林杏青提醒,若是在治療期間較為疲憊,可以以每日多次短時間運動的方式取代長時間大量運動,在不引起症狀惡化下留意症狀緩慢漸進運動,並隨症狀調整運動強度。有氧運動對治療期間的疲勞有改善效果,因此太過保守反而忽略運動本身帶來的好處。如果化療期間有免疫力不足的情形,應避免容易感染的運動空間,如到通風或消毒不好的大眾醫療場館運動或游泳。負重訓練注意安全 強度模式均可調整其他訓練考量上,若有神經病變必須注意負重訓練的安全性,小心跌倒,若風險較高,固定式腳踏車就比自由重量訓更安全;有較高骨折風險就需要調整阻力訓練的衝擊。乳癌病人的訓練必須以不引起進一步水腫為目標調整訓練強度,並建議已有淋巴水腫的病人在穿戴壓力袖套下訓練。若是有腸造口,專家建議需要小心運動引起的腹內壓升高。
過年大掃除當心「5姿勢」傷身! 醫推適當用工具省力又安全
一名七十多歲婦人,因車禍舊傷沒辦法下蹲,導致習慣彎腰做家事,某次打掃彎腰撿垃圾時,突然劇烈疼痛倒地不起,送醫檢查竟發現是「腰椎壓迫性骨折」。復健科醫師提醒,高齡、停經後婦女等骨質疏鬆高風險族群,需改善不良姿勢並小心跌倒,避免外力壓迫而骨折。春節除舊應使用適當工具 省力也安全臺中慈濟醫院復健科醫師李信賢提到,近期許多人都忙著除舊佈新迎春節,大量家務容易過勞,要小心不良姿勢引發肌腱發炎、關節受損、神經壓迫。他建議用適當工具避免肢體負擔造成傷害,既省力又安全;重要的是已有骨質疏鬆、骨折、韌帶損傷的人要避免勞動,以免再次傷害使病況惡化。避免累積傷害五姿勢 減緩身體壓力 李信賢說明,除身體衰弱族群,一般人也要避免累積傷害的5個錯誤姿勢。第一,「使用工具的重量」攸關疲勞累積程度,李信賢表示,曾有廚師求診,發現是持續使用廚具累積痠痛,引發俗稱網球肘肱骨外上髁炎。第二,「脖子角度」會影響頸椎壓迫神經,過度仰頭或低頭,導致肩膀痠痛甚至手麻。李信賢叮嚀,打掃天花板、氣窗或吊扇高處時,可藉椅子、爬梯加高或使用長桿清潔工具,避免過度仰頭時間。第三,人體「伸直手臂」的槓桿作用會影響肌肉受力,手伸越直肩膀負擔就越高,尤其是高過頭伸手的姿勢。例如油漆工人時常手伸很高工作,容易造成肩膀棘上肌筋腱發炎,施力過大甚至會斷裂,因此要運用長桿工具,彎曲手臂降低肩膀壓力。第四,平時「彎曲腰部」加上長時間洗碗、清潔廁所,就能感受到大量疲勞,而彎腰提重物更讓壓力瞬間飆高,時常成為腰椎受傷主因。醫師建議若膝蓋正常,應該要背挺直,再蹲下提起重物。第五,有些人習慣跪著大面積擦地板,卻也使身體重量直接「壓迫膝蓋」,導致關節加速磨損。民眾應使用拖把站立清潔,保護膝蓋。他補充說,看似放鬆在沙發上滑手機,其實是壓迫腰椎、脖子、手腕的危險姿勢,要小心避免。
網紅硬舉百公斤漏尿全因重訓? 復健科醫師來解答
適度的重量訓練有許多好處,除了幫助各種族群建立更強的激勵、保護關節,還能提升生活品質;然而高強度的負重競技卻有可能導致骨盆底肌收縮不協調等問題,甚至漏尿。日前就有女性網紅硬舉100公斤時當場漏尿,引發網路上一片論戰,便有人指出,「一定是提重物讓子宮下垂!」然而真是如此嗎?三分之一高強度女性運動員 可能都失禁過事實上,這種情況在高度競技的女性運動員並不少見,舉凡體操、球類、長距離耐力運動都很常見,甚至可能有高達三分之一以上的女性運動員有症狀。台灣運動醫學學會副秘書長林杏青醫師分享,一份涵蓋180名女性和204名男性挪威舉重運動員的研究調查顯示:女性舉重運動員中50%曾有尿失禁,80%有肛門失禁,23%有盆腔器官脫垂;相對的男性中只有9%的人報告在比賽期間尿失禁,63%的人報告肛門失禁。平均而言,女性運動員發生漏尿等骨盆底肌失能的比例比一般人更高,著名運動科學組織美國國家運動醫學學院歸納以下幾大原因,可能與女性運動員骨盆底肌問題有關:賀爾蒙失調運動訓練恢復不足(導致神經肌肉疲勞及醣原耗盡、蛋白質合成減少)維生素D不足肌肉收縮不協調肌肉群不均勻 骨盆底肌疲勞容易漏尿林杏青醫師說明,雖然運動員的四肢大肌肉整體而言比一般人更為強壯,但是運動導致排尿排便相關的肌肉群不均勻、肥大增厚、運動產生腹內壓增加、負責穩定膀胱和肛門開口的骨盆底肌群反而疲勞,導致排便排尿功能問題。如果過度訓練、缺乏足夠營養及休息導致骨盆底肌疲勞無法恢復,可能加劇問題。研究顯示,女性運動員骨盆底肌失能產生漏尿等問題,與過度訓練導致的「運動能量相對不足」相關。女性運動員如果有骨盆底肌相關問題,林杏青醫師指出,針對骨盆底肌群做適度的訓練有助於改善症狀,此類運動對於骨盆相關手術術後、產後或是高齡導致骨盆底肌群功能不佳容易漏尿都有幫助。英國運動醫學期刊(BJSM)發表針對女性運動員的篩檢量表女性運動員若有一項症狀或是雖然無症狀但在「臨床特徵/運動相關特徵」中有大於等於14分,即應該給相關醫療專業人員檢查。
63歲伯伯大號用力過度 眼球微血管破裂
63歲的張伯伯,早上起床被家人發現右眼眼白紅了一大半,家人非常擔心是眼中風,急忙帶他到醫院就醫。經醫師問診得知,原來張伯伯最近有便秘的困擾,上廁所用力過度,才導致眼球微血管破裂。醫師指出,當微血管無法承受壓力而破裂時,血就會流到結膜與鞏膜間的空間,隨著時間漸漸匯集成一大片,揉眼睛、用力咳嗽、打噴嚏等都可能導致出血。萬芳醫院眼科醫師江明璇表示,民眾常聽到的眼中風,是位於眼球後半部的視網膜上的血管阻塞,造成視力模糊或視野缺損,跟結膜變成一片紅紅的較無關。外觀俗稱的眼白,白色來自於下層的「鞏膜」,另外還有一層半透明的「結膜」覆蓋在鞏膜表面,結膜下方有許多細小的微血管。而當微血管無法承受壓力導致破裂時,少量的血就會流到結膜與鞏膜間的空間,隨著時間漸漸匯集成一大片。結膜下出血雖然外觀看起來有點嚇人,但江明璇表示,大多數人不會有症狀,也不會造成視力減退,常常都是周遭的家人朋友發現,少部份的人因為出血量稍多,形成較大的血腫向外凸,眨眼時就會有輕微異物感,或是轉動眼球時的不適感,而出血的位置因在結膜下方而非表面,也不需擔心血會流出來。江明璇說,常見的結膜下出血,發生原因大致上分為外力和內出力所造成,外力如揉眼睛,創傷撞到眼睛,內出力像是用力咳嗽、打噴嚏、擤鼻涕、用力排便、提重物等,這些動作都可能導致腹壓增加。另外,情緒波動導致的血壓突然升高,也可能是微血管出血的原因之一。由於結膜下的微血管較脆弱容易破裂出血,且出血量小,2到3天後才會累積成紅紅一片,問診時醫師會請病人回想近期是否有憋氣用力的動作,建議病人避免。江明璇表示,結膜下出血通常不需眼藥水治療,視出血量,約1~2周,血就會自行被吸收復原,不會留下其他後遺症,而年紀較長、服用抗凝血藥物(如阿斯匹靈)的人,需要更久的時間才會完全吸收,同時要避免讓身體過度使力。江明璇建議民眾,在出血的前3天可冷敷讓血管收縮,達止血效果之後就可改成熱敷,有助於凝固的血塊吸收。平日均衡飲食、水份補充和規律運動,有便秘的問題也可請醫師開立軟便劑,平時養成不揉眼睛的好習慣,就可以避免結膜下出血找上門。
陳文茜連4天滲血破紀錄「左手不能用」 吐康復機率:不到1%
知名主持人陳文茜幾年前罹患肺腺癌,雖然腫瘤已經切除,但健康狀況時好時壞,需要定期吃藥。為了養病她搬到台中,沒想到近來身體出現異常,好幾天滲血打破紀錄,坦言奇蹟康復的可能性不到1%,令外界心疼不已。陳文茜在臉書發文,透露雖然身體狀況不佳,但還是好好度過每一天,由於身上帶著人工血管,因此有9成的襯衫長褲以及洋裝,必須提前和她告別。近來她身體異常,接連4天不斷滲血,打破了紀錄,過了一周後消毒,結果再度滲血。陳文茜身上裝了人工血管。(圖/翻攝自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臉書)陳文茜身上貼著嬰兒膠布,結果產生過敏,癢到無法睡覺,只好改貼人工皮,再貼上嬰兒膠布。左手無法抬,睡覺也不能壓,更不能提重物,短短一個禮拜就瘀血一片,為此她更換了家中的聖誕燈,給一身如傷兵的她,帶來好心情。即使只能用一隻手,陳文茜仍不氣餒,就靠單手把工作室的公設做一番整理,變成美麗的溫室花園,還靠著右手寫專欄,一口氣完成5300字,她認為與其抱怨身體,不如珍惜時光,做些有意義的事。陳文茜靠著一隻手整理花園。(圖/翻攝自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臉書)有網友好奇何時更換膠布,並建議要消毒清潔,保持傷口乾燥。對此,陳文茜表示天天要更換,直到不再流血為止,至於人工血管架子,7天要換一次,人工血管一年換1個血管,「直到我變成天使,或是我奇蹟出現康復,1%不到的可能性」,就算如此她還是樂觀面對,散發滿滿的正能量。陳文茜坦言奇蹟渺茫。(圖/翻攝自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