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廠
」 台積電 半導體 AI 房市 東陽![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9/396429/sm-e706dee9fbb17a874323f77dcd107ef8.jpg)
科技業神助攻!「這4區」預售房價5年翻倍漲 「這裡」從1跳5字頭
隨著科技產業的蓬勃發展,科學園區所在行政區的房市同步升溫。永慶房產集團根據實價登錄資料彙整,近5年科學園區所在行政區預售屋交易量及房價變化。其中,新竹寶山鄉和台南安定區交易量激增超過4倍;而新竹寶山、台中西屯、高雄橋頭和楠梓則在近5年間房價翻倍上漲。新竹科學園區所在的寶山鄉與新竹市預售交易量顯著成長,尤其寶山鄉預售交易量5年間增幅激增約518.9%,位居第一。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表示,新竹市區發展趨於飽和,高房價效應促使剛需族群轉向鄰近且價格相對親民的寶山鄉。使該區預售屋供給增加,吸引許多科技業工作者與首購族進場,推動交易量迅速攀升。此外,新竹市的交易量亦成長逾85%,顯示該區房市持續受科技產業發展帶動。陳金萍指出,新竹市作為科學園區的核心地帶,大量就業人口湧入,加上園區擴張、產業高薪優勢,以及區域發展日趨成熟,使得購屋需求強勁,交易量明顯上升。南科台南園區所在的安定區和善化區同樣展現強勁的交易量增幅。其中,安定區預售交易量暴增484.6%,成為南科中近5年成長最多的行政區;而善化區交易量則成長92.1%。陳金萍表示,安定區過去發展較為緩慢,隨著南科持續擴張,也帶動區域同步發展,就業機會大幅增加,吸引人口移入,帶動購屋需求,使交易量大幅攀升。相較之下,善化區作為南科的主要生活圈之一,產業鏈與就業機會相對豐富,近年更有建商積極推案,預售屋供給增加,加上生活機能逐步完善,使該區成為科技新貴購屋的熱門選擇。觀察房價變化,寶山鄉、西屯區、橋頭區、楠梓區近5年平均單價皆翻倍成長。陳金萍指出,新竹的寶山和高雄的橋頭、楠梓,房價飆升,主要受半導體產業發展與台積電高雄擴廠計畫帶動,大量科技人才進駐,使得園區周邊的居住需求大幅增加,進一步推升房價。此外,台中西屯區房價同樣翻倍上漲。陳金萍表示,該區除了科技園區帶來的就業與經濟效應,還受惠於多項重大建設陸續進駐,重劃區開發與建商推案活躍,區域發展快速,進而推動房價持續攀升。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3/393663/sm-354196fd3f09390d2b6a394413ce274e.jpg)
台積電高雄擴廠供應鏈進駐「這區」 預計創造1900人就業機會
台積電高雄2奈米擴廠計畫持續推進,帶動供應鏈廠商進駐,為滿足產業用地需求,經濟部接手退場的私校永達技術學院仁武校區,轉型為科技產業園區,規劃2025年底公告招商,預估創造AI人才培育及半導體等領域約1900個就業機會。經濟部2023年接手永達技術學院仁武校區,轉型為產業用地,考量距離楠梓科技產業園區已經滿租,需要另闢園區以滿足廠商用地需求,因此接手仁武校區後,規劃轉型為科技產業園區,以相同管理模式服務廠商,因應半導體及電子零組件產業擴廠用地需求。園管局表示,仁武科技產業園區基地位於高雄市仁武區,面積約7.36公頃,預計可提供4.07公頃產業用地,創造AI人培及半導體相關領域約1900個就業機會。此外,附近有台糖土地,上面仍種植簡單農作,後續盤點廠商用地需求,規劃開發二期土地,土地面積約5、6公頃,加上目前仁武科技產業園區面積,累計面積將達13公頃。園管局表示,將以AI創新研發及人才培育、半導體上下游設備、材料相關產業、以及電腦、電子產品製造業為重點產業。經濟部官員表示,未來會利用既有校舍,透過增建等方式來推動宿舍建置和AI人才培訓等相關計畫,涵蓋托育、金融服務、餐飲和零售等領域,建構訓用合一培訓基地,以提供產業全方位的支援和服務。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5/389895/sm-4d7f4a76dbd0545adc5261b964fd05e5.jpg)
陳瑞聰:全面擁抱AI突破「毛三到四」 仁寶全球9國據點避關稅風險
仁寶(2324)在14日於南港展覽館舉辦尾牙旺年會,並由董事長陳瑞聰、總經理伯納多羅Anthony Peter Bonadero舉行記者會。陳瑞聰表示,仁寶去年啟動三年轉型計畫,全面擁抱AI,逐漸淡化代工與EMS業務,轉進高附加價值產業,成功突破「毛三到四」、毛利率突破5%,前三季淨利率成長38%,接下來包括AI伺服器、5G和車用電子要成為下個成長動能,跟輝達、AMD的合作也會更密切,「美國製造」也在研究中,有可能落腳德州。仁寶去年12月合併營收為640.56億元,月減19.59%、年減7.88%,創下近十個月低點,全年合併營收達9102.72億元,年減3.84%,相較於其他電子五哥的大幅成長相對弱勢,主要還是未能搭上AI伺服器的成長浪潮。去年5月輝達執行長黃仁勳來台宴請供應鏈夥伴,獨缺仁寶,也讓當時的副董陳瑞聰感嘆要3年內迎頭趕上。陳瑞聰表示,「今年的輝達GTC大會,我們絕對不會缺席」。伯納多羅表示,2025年是重要變革的一年,仁寶已準備好面對變動的地緣與關稅政治,也看好AI PC換機潮將會發生,因為不少客戶已提出商用需求,AI PC預計在2026年滲透率可達到40%。而今年透過與輝達、AMD的更深入合作,仁寶在AI伺服器將拼整體伺服器營收的15到20%。媒體關注要如何應對下周啟動的美國新總統川普時代,陳瑞聰表示,相信在他的關稅大刀之下,對全球經濟又有更大的震盪,所以會持續評估未來要怎麼對應,過去這幾年一直在擴充中國以外的產能,包括越南擴廠,為了車用產品需求,去年也擴充波蘭廠,前年泰金寶併購了美國印第安納州的一個工廠,印度也開始生產行動裝置產品,還有巴西、墨西哥等全球9個國家的據點,準備好避開地緣政治和關稅風險。而墨西哥將會被多課25%關稅,伯納多羅表示,這的確讓很多同業詫異,加上目前AI伺服器大客戶多在北美,所以在研究投資美國南部,像是正在評估德州,他是唯一有獨立電網的州,還有產業鏈,但還沒做最後決定。金仁寶集團總裁許勝雄也到場同歡,陳瑞聰向員工喊話,去年2024年是仁寶邁入40歲生日,現在強調創新、年輕、走向未來,進行文化的變革,人才是我們最重要的資產,一定要想辦法聚集更多年輕優秀人才、共同創造未來。早一天舉行旺年會、同一集團的金寶(2312)演唱嘉賓是玖壹壹和李翊君,仁寶有頑童、彭佳慧和詹雯婷,還有李多慧的拉拉隊舞。仁寶14日股價收在36.45元、漲1.25%。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8/389788/sm-b3b524ec986bb637052b9b05697684ad.jpg)
東陽「史上最賺」去年EPS 9.16元 吳介中:川普關稅政策有利AM副廠件
汽車零件大廠東陽(1319)旺季效應訂單熱度持續強勁,去(2024)年12月自結合併稅前淨利5.3億元,年增72%,創同期新高;2024全年自結累計合併稅前淨利為55.3億元,年增45%,稅前EPS 9.16元,再度寫下史上最賺紀錄。今(14)日上午,東陽舉行台南科工廠新建工程動土典禮,預計在第3季完工。東陽AM(售後維修服務)副總吳介中表示,因應近年來汽車零件售後維修市場需求熱絡,擴廠是當務之急,可以增加物流週轉、提升產能及產品庫存所需。吳介中同時也看好售後維修服務長期發展,也已擘劃好擴廠藍圖,緊接今年3月再展開1.5萬坪的台南七股科工區,以及2026年底也將興建5.5萬坪的新市產業園區。東陽指出,擴廠布局蓄勢待發,加上本廠持續整理整頓,雙重助攻下,可以滿足未來3至5年成長需求。針對川普2.0關稅攻勢,吳介中表示,川普上任後若加高關稅,可能提高通膨,使終端品價格上漲,「不過消費者反而有機會採用相對低價、品質同等的AM副廠件。」他接著說,東陽主要供應來源都是台灣,且與客戶的交易條件是離岸價格(FOB),增稅也是由客戶負擔,不致於造成衝擊,看好後續汽車零組件的商機。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3/389053/sm-dac273a50778d1b19fdf32e06e5abacb.jpg)
大同去年12月營收42.8億 王光祥:今年股利至少2元
大同(2371)今(10)日公告去年12月合併營收42.8億元,月增5.76%。大同表示,受惠於集團電子代工事業群客戶年底出貨潮,營收連三個月正成長並創近半年新高,但去年同期認列大同莊園二期及台電冬山案收入墊高基期,年減31.59%。大同公司董事長王光祥日前證實,由於去年處分芙蓉大樓後,已經去年第三季彌平特別盈餘公積虧損,今年確定可以發放股利,且每股可望配發2元多一些,將是大同暌違24年配息。大同累計去年營收474.78億元,年減5.71%。大同電力事業群中,馬達、電纜、節能空調事業12月表現持續亮眼,與去年同期相較皆有雙位數成長。馬達部分,適逢年底電子大廠擴廠需求,外銷則有北美大型及中、小型馬達出貨量增的加持,營收攀升三成,樂觀看2025年北美、澳洲、東協等市場。大同進一步說明,電纜事業受惠台電產線滿載,訂單能見度看到2027年,同時持續衝刺公共工程、集合住宅、廠辦的線纜商機。另外,節能空調12月營收年增逾四成,主因電價上漲助攻節能商品需求,廠辦、賣場等大型空間更換空調設備商機熱絡。電力事業去年全年營收年增12%。展望今年,大同表示,電力事業群有望維持雙位數增長態勢,尤其重電今年電力變壓器產能滿載,觀音新廠力拚今年第一季投產,爭取台電強韌電網釋出的訂單,並助力公司北美變壓器市場商機。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0/387940/sm-790cc76a3b30c27faa8b0bbf1e542a90.jpg)
東陽去年營收256億元創新高「售後維修」年增10% 2025將持續擴廠
汽車零組件廠東陽(1319)去(2024)年12月自結合併營收22.48億元,年增5%,創同期新高,全年自結累計合併營收255.96億元,年增7%,再創史上新高紀錄。其中,東陽AM(售後維修)事業去年12月自結合併營收16.17億元,年增8%,全年自結累計合併營收188.95億元,年增10%,雙雙創同期新高。而OEM(原廠委託生產製造)事業去年12月自結合併營收6.31億,全年自結累計合併營收67.01億,年增1%,創6年同期新高。東陽提到,2025年東陽將持續整理整頓,增加產品開發、提升產能,並進行科工、七股、新市等擴廠計畫,滿足未來3至5年成長需求。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7/386627/sm-969ab5f91ca83690775538c8d1c303a7.jpg)
11月製造業景氣亮第三顆「黃藍燈」 台經院:關注川普2.0+中國傾銷
台灣經濟研究院31日公布2024年11月的製造業景氣燈號,因石化產能持續衰退、鋼鐵業也受海外同業產能過剩、低價競爭影響,製造業經濟數據未全面改善,讓11月的燈號續維持在代表景氣低迷的黃藍燈。台經院表示,在化學材料方面,受海外產能排擠效應,以及歲修與擴廠計畫停產影響,化學品外銷訂單年增率由正轉負,化學材料業生產指數持續衰退,加上國際油價下跌及石化原料供給寬鬆,導致售價面指標疲弱。在汽車及其零件方面,國內車市在消化疫情缺車紅利後,2024年新車銷售轉趨平淡,11月新車領牌數達3.9萬輛,年減10.1%,汽車零件也因庫存調整減產,加上川普上任後汽車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升高,使業者對未來半年景氣展望轉為悲觀。 不過在電子零組件業方面,人工智慧與高效能運算需求強勁,帶動12吋晶圓代工、IC製造及印刷電路板增產,海外訂單回升亦有助成長,使得相關產品的進出口、外銷與生產指數年增率續呈成長態勢、有助於需求面與原物料投入面指標表現,故11月本產業景氣燈號續維持代表持平的綠燈。所以在經營環境指標方面,隨著傳產生產與出口表現有所改善,國內製造業廠商看好當月景氣較上月調查明顯增加,整體製造業景氣信號值由10月的11.38分,增加0.91分至11月之12.29分,不過仍維持在代表景氣低迷的黃藍燈。展望未來,因美國新任總統川普即將上任,其競選期間提出多項經貿政策,可能對全球經濟產生程度不一的利弊影響,加上近期中國透過加大消費刺激和寬鬆貨幣政策支撐經濟,但房地產市場低迷削弱民眾消費意願,可能抑制其政策效果。台經院表示,若中國持續將生產過剩的產品輸出他國,減緩內需不足的壓力,導致相關產品競爭加劇,恐對亞洲鄰國的經濟帶來更多負面影響,由於美中是台灣出口的重要市場,兩國的經濟政策不僅牽動全球經濟,也將影響台灣製造業表現。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9/384919/sm-f0ca798c23145350d098c30675082dd3.jpg)
AI發威!工業生產指數連9紅 電子零組件業年增19%創新高
AI持續發威,經濟部統計處23日發布11月工業生產指數為102.35,製造業生產指數102.69,分別年增10.29%、10.73%,創下歷年同期次高,也是連續第九個月正成長,其中又以電子零組件業最旺,而汽車及其零件業年減9.66%最慘。統計處副處長黃偉傑表示,電子零組件業年增19.07%,創歷年同月新高,主要就是因為高效能運算與人工智慧應用需求持續強勁,帶動12吋晶圓代工、主機板、IC晶圓測試等增產,加上其他光電材料及元件海外訂單回溫。而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年增高達7.98%,也是因人工智慧應用持續擴展,以及雲端資料處理需求成長,帶動伺服器、其他通訊傳播設備、其他電腦週邊設備及零組件等生產增加,不過用戶傳輸及通訊設備、行動裝置鏡頭等因訂單縮減而減產,抵銷部分增幅。傳產方面,化學材料及肥料業年減2.82%,主要還是受海外產能開出之排擠效應影響,加上部分廠商排定歲修及配合擴廠工程計畫停產,致其他合成橡膠原料、苯乙烯單體、聚乙烯等減產較多。汽車及其零件業則年減9.66%,因汽車傳動系統及其他汽車零件因客戶調節庫存而減產,加上燃油小型轎車受部分車款缺料及進口車競爭影響,以及客貨兩用車因上年同月新車款上市,比較基數偏高所致。累計今年前11個月已較去年同期減少6.73%。經濟部統計處表示,全球經濟成長步調仍受美中科技爭端、地緣政治衝突等不確定性因素干擾,惟在人工智慧、高效能運算等新興科技應用持續擴展下,以及半導體高階製程需求暢旺,加上農曆春節前備貨需求釋出,有助支撐製造業生產動能穩健成長。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0/384710/sm-92221e801c3b9ea469787b2b68380bbc.jpg)
景氣冷…鋼鐵、石化業碳排不減反增 業者曝原因
根據環境部公布事業碳排放量資訊,即便去年各廠直接、間接碳排放相較2022年各減少4%,但細看個別工廠,近年景氣不佳、產能過剩的鋼鐵、石化業碳排不減反增,其中台塑石化在雲林縣的麥寮一廠碳排增加最多,中龍鋼鐵的增幅則是排名第6。目前需執行碳盤查的行業別為發電業、鋼鐵業、石油煉製業、水泥業、半導體業、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業,以及全廠直接及間接排放達2.5萬公噸的製造業。環境部統計,去年應碳盤查對象共553廠,相較2022年增加3廠,去年直接溫室氣體排放量共214.5百萬公噸,能源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量共54.6百萬公噸,前者排放量均較2022年減少3.9%、後者減少4%。細看各廠碳排,環境部「事業溫室氣體排放量資訊平台」資料顯示,台塑石化麥寮一廠2023年碳排量,相較2022年增加93萬1964.751公噸,是碳排增幅第1名的工廠;台積電各廠2023年碳排比起2022年,增加33萬2281.94公噸,其中有3廠的增幅排名前10;中龍鋼鐵碳排放則增加24萬5666.056公噸,增幅排名第6名。環境部長彭啟明指出,環境部目前列管碳排放2.5萬噸以上事業,要求每年申報碳排放量,可能因為業績、擴廠出現增加或減少,是很正常的現象,重點是降低整體排放量,未來也會逐步往下列管,要求1萬噸或5000噸以上事業也需碳盤查。環境部氣候變遷署副署長黃偉鳴補充,目前除了考慮擴大碳盤查對象,也正在討論降低製造業碳盤查門檻,不過降幅仍在討論中,最快明年1月預告草案。台塑化主管表示,首先,2022年有新冠疫情,基期低;第二、當台電缺電時,會由台塑火力電廠支援,穩定國內供電。現正斥資逾1300億元,推動燃煤改燃氣的麥寮電廠,有助減碳。中龍鋼鐵指出,鋼鐵業的煤並非燃料,而是用在煉鐵的冶金煤,目前全球鋼鐵業持續朝鋼方向研究,為減碳,已在2022年1月成立「節能減碳及碳中和推動小組」,設定短、中、長期減碳目標。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7/381247/sm-b0773611381b3259cedb0216644121f1.jpg)
全球10月半導體銷售569億美元創新高 台積電急擴產「這2家」受惠
根據美國半導體產業協會(SIA)最新統計,2024年10月全球半導體銷售額達到569億美元,比同期月增2.8%、年增22.1%,創下歷史新高。預估今年全年總銷售額將增長近20%,優於先前預期,2025年可望持續增長雙位數百分比。全球半導體市場已連續七個月增長,透露半導體行業對AI需求持續保持強勁。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組織(WSTS)日前也調高2024年半導體銷售額展望,預期將成長19%高至6269億美元。法人指出,邁向2025年AI仍是唯一焦點,台積電將積極擴產、扮演半導體火車頭角色。根據TrendForce表示,第3季前十大晶圓代工營收排名未有變動,台積電仍以近65%市占率穩居第一名。根據半導體供應鏈查訪,台積電積極擴充先進封裝產能,滿足AI晶片需求,估計明年底台積電的COWOS晶圓月產能將達7.5萬片。而台積電帶來的外溢效應,帶動整體半導體產業的蓬勃發展。法人預估,台積電將偏重打造COW產能,會加速將OS(ONSUBSTRATE)訂單委外給日月光和矽品,主要是前者利潤較佳。亞馬遜雲端服務 (AWS) 執行長 Matt Garman 表示:「AI 是一場沒有終點線的競賽,因為 AI 是一項不會消失的基礎技術」。各大科技公司不斷奔跑,AI軍備競賽沒有熄火的一天。台積電也積極在世界各地擴廠,正是因為看到未來需求。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3/380583/sm-5fa1894696988b7cef335f70b04c5da7.jpg)
工研院:2025年景氣升溫+AI助攻 台灣製造業產值將達25.9兆元年成長6.48%
工研院今(4)日預估,2025年經濟景氣將緩步回升,輔以AI終端應用商機擴大,預估整體製造業產值達25.9兆元新台幣,年增率為6.48%,其中台灣電子零組件產業產值規模將達到2.40兆新台幣,較前一年成長7.5%。工研院今日舉辦「2025年台灣製造業暨電子零組件產業景氣展望記者會」,發布2025年台灣製造業及電子零組件產業景氣展望預測結果。根據工研院IEKCQM團隊預測,全球通膨緩步下降,隨著美歐進入降息循環,經濟景氣回暖步伐穩健,輔以AI熱潮點火帶動,2025年4大工業也將呈現溫和成長,依序為資訊電子10.33%、金屬機械3.54%、民生工業3.53%、化學工業2.42%;不過需審慎留意,區域衝突升級、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各國央行調整貨幣政策步伐不一,中國產能過剩、氣候變遷加劇等,將增添全球經濟不確定因子。對電子零組件產業觀察部分,工研院指出,零組件產業受惠於人工智慧帶動產品規格提升,搭配廠商所擁有堅實的基礎與科技研發實力,縱使2025年全球有不確定因素,台灣電子零組件成長動能仍將持續。工研院預估,2025年台灣電子零組件產業(包含:顯示器、電路板、被動元件、LED元件、感測元件與電池元件)產值規模加總2.40兆新台幣,成長率約為7.5%,優於2024年的5.4%。工研院分析,台灣電子零組件產業兩岸以外的產能建置仍在初期階段,雖勢在必行,但在無法確保訂單量及生產成本較高的情況下,目前多數廠商產能規劃仍偏保守,倘若因美國新政去中化的力道能強化客戶對於供應鏈海外工廠訂單的支持,未來供應鏈海外擴廠規模與速度恐將加速。另外,工研院認為,現階段全球供應鏈的轉變仍以去中化為核心思維,以Apple供應鏈為例,雖然中國比重從2019年至2023年下降7個百分點,但同期中美國只增加了1個百分點,實際上受惠的國家以東南亞與印度為主,展望未來,不論從關稅或客戶期待的角度,皆會加重供應鏈「美國化」的壓力,美國生產的比重將會逐步提高。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5/380535/sm-eb3d8523239507e0f59ffcc961e9fbe5.jpg)
春虹機構新案盛大開工 打造台中港升級版幸福好宅
台中市政建設陸續到位,成為年輕人最想移居的城市,在少子化的大環境下,2024年人口數還能突破285萬人,寫下歷史新高,推動台中房市持續火熱。春虹機構11月26日舉行台中港市鎮中心重劃區的新案開工大典,現場賓朋滿座,各級長官共襄盛舉。春虹機構借鏡世界最幸福國家—芬蘭,引進六大幸福元素,讓年輕人第一次買房,就能入住升級版的理想居所,為台中港周邊區域的繁榮增添強而有力的推力。(圖/客戶提供。)春虹機構成立至今超過30年,推案範圍自北台灣擴展全台,獲得超過12000個家庭的肯定,尤其在台中屢創佳績,具有前瞻性的選地眼光,見證每一個新興地段起飛,造就房市新興勢力。根據《樂居》統計,近兩年台中房價成長24%,台中港周邊區域漲幅高於平均,如沙鹿漲幅達27%,清水更達33%。捷運藍線將在2025年動工,結合中清路、台灣大道、向上路等東西向交通動脈,在台積電中科擴廠趨勢下,助力科技菁英移居通勤,擴大中科30分鐘車程範圍,讓台中迅速向西發展。台中的城市發展跟著重大交通建設走,房價更隨之起漲。未來幾年,台中港生活圈有不少建設議題,包括統一企業物流總部,亞果集團進駐台中港國際遊艇碼頭,台中Costco三店也確定在此設立。加上離岸風電產業計劃多處風場開發,台中機場擴建第三航廈,星宇航空啟動台中航線,各種產業結合陸海空交通網絡引入大量就業機會。此外,台中海生館和清水國民暨兒童運動中心都將在2025年開幕。(圖/客戶提供。)以國際雙港視野打造的台中港市鎮中心重劃區,是台中西部地帶的發展引擎,在眾多重大題材帶動下直接受惠。生活機能強化,將進一步推升房市買氣,人流與金流持續湧入台中港地區,已吸引許多知名建商紛紛搶進。春虹機構此次在台中港市鎮中心的重劃區新案,為年輕家庭規劃設計了兼具綠色、環保、健康、貼心的超值好宅,實現更高品質的好感生活。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8/377748/sm-7e66860d14563ba26883d5ff1e75aa9b.jpg)
日勝生循環經濟營收占47% 跨足水資源概念股
上市公司日勝生(2547)舉辦線上法說會發布2024年第三季業務進展,重點聚焦於水資源再生、樂齡住宅發展、智慧綠建築與營運事業網絡推動。子公司寶鼎再生水第四季起供應1.8萬CMD,三芝樂齡住宅「日初不老莊園1」將於明年第一季完工入帳,子公司泰誠新建故宮行政大樓與圖書館,也預計於2024年第四季完工。除營建業務外,目前日勝生在循環經濟方面營收比重高達47%,也被定位為水資源循環的概念股。日勝生子公司寶鼎再生水加速建設桃園再生水BTO計畫,第一階段已順利通水,每日供應1.8萬CMD(M³/日)再生水,預計2025年將擴增至4萬CMD。此外,子公司日鼎水務的地下水回收系統已接管14.8萬戶,計劃於2026年完成三期擴廠,每日污水處理量達15萬CMD。日勝生發言人陳婷婷表示,透過導入AI智慧水務管理和管網生命週期預警系統,搭配厭氧消化系統與廢熱污泥乾燥技術,有效提升水源穩定性,預期降低第三期系統碳排放量6%。整體水資源循環系統建設總投資金額超過145億元。至於三芝樂齡住宅「日初不老莊園」,1期520戶和2期132戶出售型,除保留整棟營運中心外皆已銷售完畢,分別預計於2025年第一季和第四季取得使用執照。根據內政部統計,台灣65歲以上獨居者已達57.2萬宅,兩兩照顧(兩名65歲以上)18.4萬宅,顯示樂齡住宅市場需求日增。陳婷婷表示,因應政府青銀共居的在地養老政策,日勝生於板橋浮洲合宜住宅「日勝幸福站」推出「樂林森活」樂齡友善住宅,串聯「樂陶居-板橋樂林會館」提供健康量測、社群聯誼會員服務,鄰近亞東醫院及明倫社福慈善基金會委託營運之日照中心進駐社區,進一步推動在地化壯世代友善生活。日勝生子公司泰誠新建故宮行政大樓與圖書館,得標金額4.9億元,預計於2024年第四季完工,並將取得綠建築與智慧建築認證。泰誠也主導建設「淡金安居」社會住宅計畫,得標金額33.39億元,將興建地上14層、地下3層,預計提供620戶社會住宅,其中5%設計為無障礙房型。建設期程為5.5年,目標取得綠建築、智慧建築及耐震設計標章,預計為新北市增添高標準社會住宅資源。日勝生子公司萬達通則跨足資產管理與交通運輸業,2024年第三季獲利1.95億元。其TBS智慧票證APP會員數超過38萬人,累計售出158萬張電子票證,減少碳排放量3,103公斤。萬達通結合政府專案、地方觀光及跨界運輸,打造綠色運輸平台,實現數位與實體票務通路的整合發展。日勝生(2547)自結2024年10月營收5.18億元,較上個月減少0.09%,和去年同月相比增加4.57%。累計2024年1-10月營收54.82億元,和去年同期相增加3.78%。截至2024第三季為止,累計營收49.49億元,較前一年成長3.41%;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累計-2.47億元;累計EPS -0.26元。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4/375564/sm-8ab525da1648f2a6439a75a2c2cecfad.jpg)
美「晶片禁令」恐影響台積電5至8%營收 專家看法不一
外媒報導美國下令,禁止台積電向大陸客戶出貨7奈米或更先進製程,研調機構TrendForce預估,如果規範發酵,將影響台積電5至8%營收。台積電11日股價下跌5元,收1085元。不過,華南永昌投顧董事長儲祥生認為,影響僅2%左右,且AI晶片需求強勁,供不應求,一定馬上有新訂單遞補。日前華為910B晶片被拆解後發現台積電7奈米製程晶片,疑似有白手套公司替大陸業者向台積電下單先進製程AI產品,引發違反美國出口規範疑慮。TrendForce表示,台積電內部已經重新檢討認證客戶身分流程,計畫提高客戶洽談、審核標準,並擴大審查範圍。業內人士透露,目前台積電滿載的先進製程只有5、4奈米以及3奈米,7奈米的產能利用率可能只有60%,預期停止出貨給大陸客戶後,產能利用率將持續降低。TrendForce認為,如這次嚴審的規定擴大,同時有客戶被列入實體清單,波及到第3方晶片設計或者在台積電開案、投片的話,恐影響約5至8%的營收表現。不但台積電針對先進製程客戶漲價的計畫,將在2025年生效,預期將稀釋部分衝擊。惟儲祥生表示,台積電7奈米營收占比約17%,大陸則占17%中的11%,實際7奈米受影響占比約2%,且巿場供不應求,如高通本來跟三星下單,後來採用台積電晶片,感到良率太好,想走都走不掉,連英特爾接下來的晶片都要台積電幫忙,加上美國禁令到現在仍沒人出來說清楚,實際影響並沒有外界想像嚴重。台積電在海外積極擴廠,在台灣的投資步伐更從未停歇,卻也遇上些許問題。高雄廠區繼8月27日挖出1顆上千磅的未爆彈殘體,11日又發現1顆嚴重鏽蝕的500磅未爆彈,陸軍第八軍團研判同樣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為瓦解日本的海軍戰力,對高雄大轟炸的空用炸彈殘體,已移運銷毀。高市府經發局說,施工團隊已恢復現場清理,按計畫推進施工。此外,位於嘉義科學園區CoWoS先進封裝廠一廠,5月動工不久就挖到遺址,經採取分區施工,且由考古團隊趕工挖掘,出土文物包括陶容器破片、陶環,部分灰坑伴隨密集貝類,還有數具兒童及成年個體墓葬,所有文物由考古團隊暫時保存,清完的遺址區也交給台積電繼續施工。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7/375277/sm-1bef3820c3729c8b7f2f59d7b53c49ec.jpg)
廣達前十月業績破兆元 楊麒令:美AI伺服器產能明年底前滿載
受惠於AI伺服器業務,廣達10月營收衝上千億元大關,達1358.93億元,月減12.4%、年增48.7%,寫同期新高,前十月累計營收達1.1293兆元、年增27.02%,超越去年全年。截止8日收盤,廣達漲0.76%,收至328元。廣達預計14日召開法說會,屆時將發布第三季財報並揭露第四季及明年展望。而川普主張的關稅保護主義,廣達、緯創、英業達和和碩等電子代工廠在選前早已超前部署,根據客戶需求在北美及東南亞設廠或擴大投資,以因應地緣政治風險。廣達指出,10月營收再創高主因還是產品組合較以往大不相同,過往營收主要動能是筆電,如今是伺服器,筆電占比已經降到約3成。廣達執行副總經理楊麒令表示,AI需求就如NVIDIA執行長黃仁勳所說的很瘋狂,目前廣達美國廠AI伺服器產能到明年底前都滿載。楊麒令日前出席台灣半導體產業協會(TSIA)年會論壇受訪指出,廣達持續在海外投資及擴廠,供應鏈涵蓋很廣,在中國、台灣、泰國、美國和歐洲都有設廠,「我們的因應其實比較遊刃有餘」。廣達技術長暨副總經理張嘉淵也在第四屆成大電機論壇上表示,廣達今年啟動AIR新計劃,目標是讓AI無所不在。公司正在思考是否能用小量資料,更精準開發模型,實現更省電、更好用、更精準的AI應用。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8/375238/sm-c5ad5d8c5610947d7ca13924a10b82eb.jpg)
台積電亞利桑那廠12月完工傳拜登川普同框 專家:未來2奈米1奈米恐怕也將落地
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在美投資最新動態,據科技網站Wccftech報導,美國現任總統拜登與總統當選人川普,很有機會同框,共同出席台積電亞利桑那州晶圓廠12月的完工典禮。台積電亞利桑那廠是2021年間,拜登政府將半導體生產帶回美國本土的重大里程碑,特別是蘋果和輝達等美國企業對先進晶片的需求相當強勁的情況下。鑒於川普明年上任總統,這場對美國及其晶片產業具重大指標意義的活動,兩人很有可能共同出席典禮。先前川普在競選期間曾砲轟晶片法案,認為只要課徵關稅,晶片商自己就會前來免費設廠。然而全世界科技業正關注半導體龍頭台積電,會不會加大擴廠,甚至把2奈米先進製程,提前在美國設立?雲報政經產業研究院副社長柴煥欣表示:「二奈米本來就是在規劃當中,不只二奈米甚至更先進製程,也將會在美國落地生根,有望在2030年出現1奈米製程,這本來就是台積電本身建廠的規劃。」柴煥欣表示:「川普的目的,就是希望以美國為主要市場的企業,能整個遷移到美國去,不單單只有台灣,南韓三星、日本甚至於歐盟的汽車產業,都會因為高關稅政策,被迫將部分產線遷移至美國。」據CNBC引述業界人士與專家的意見指出,川普如果上台,應會企圖修正晶片法案的部分優先事項與資金配置。全世界都在關注,川普的利刃會不會是世界的枷鎖,川普:「讓美國再次偉大。」卻令全球擔憂頭大。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372709/sm-3b7d4497b00c9fcf949157354af32a19.jpg)
立委呼應中市府要求中火「增一氣減兩煤」 卓榮泰指不可能
立法委員廖偉翔今天在立院質詢時指出,一部燃氣機組的發電量,就超過兩部燃煤機組的發電量了,因此,他主張台中火力發電廠(簡稱中火)既然一、二期將增設6部燃氣機組,行政院應該承諾「增一氣、減兩煤(機組)」。不過,卓榮泰表示,這個問這個問題「無法」在短短幾年內解決,更不可能把整個火力發電廠拆掉。廖偉翔今天在立院質詢時說,按台電報告內容的規劃,自民國117 年後。每年都有從130萬到470萬不等的大量「新增燃氣電源」併網,但這些電廠,根本還不知道在哪裡,也不確定地方民眾對台電規劃在當地興建燃氣電廠意願如何,難以確認是否能夠如期併入電網。他追問閣揆,如果燃氣發電取代燃煤發電的進度充滿不確定性的情況下,豈不就是紙上談兵嗎?廖偉翔指出,台中市(中火)一台燃煤機組的裝置容量為55萬瓩,因此中火10部燃煤機組就是550萬瓩;而台電即將增設的4部燃氣機組就已經達到550萬瓩,再加上一期計畫增設的260萬瓩,總體容量已達到810萬瓩。廖偉翔因此向卓榮泰建議,既然一部燃氣機組的發電量,就超過兩部燃煤機組的發電量了;中火一、二期要增設6部燃氣機組,總發電量已遠超燃煤機組的總發電量,中火至少應做到「增一氣、減兩煤」。不過,當廖偉翔進一步詢問卓榮泰,是否能承諾中火113年燃煤量可以低於1200萬噸、114年可以低於1000萬噸、115年低於800萬噸,並於118年前達成無煤台中。卓坦言,立委的要求,無法在短短幾年之內解決,也不可能把整個廠拆掉。台中火力發電廠二期燃氣環評日前初審過關,明日將舉行環評大會進一步討論,中部環保團體聯合發表聲明,呼籲台中周邊縣市應強烈主張,若要新增燃氣機組、就應同步關閉中火燃煤機組,並呼籲台中市長盧秀燕明天應該「主帥親征」出席環評大會,強烈反對中火不拆燃煤機組,卻持續擴廠,但據了解,盧秀燕明日行程已有規劃,出席環評大會可能性不高,將改派副市長黃國榮率領環保局長出席說明,立院國民黨團明日也將召開記者會聲援,包括廖偉翔、楊瓊瓔、顏寬恒、王育敏、黃健豪、羅廷瑋等中部藍委都將出席,強力主張中火增設燃氣機組,中央一定要先承諾同步拆掉燃煤,不能放任中火成為全球最大火力發電廠,傷害中部民眾健康。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7/371587/sm-1fe1cac4fd997c1429c5641a595849ce.jpg)
全球晶圓大擴廠 集邦:成熟製程訂單能見度僅1季
研調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最新報告顯示,受中國IC國產替代政策影響,2025年中系晶圓代工廠將為成熟製程增量主力,預估2025年全球前十大成熟製程代工廠的產能將提升6%,明年包括智慧手機、電腦、伺服器等市場有望恢復成長,車用、工控等庫存問題緩減,但經濟復甦狀態仍有隱憂,訂單能見度僅一季,明年仍充滿變數。因美中貿易戰,近年來美國一直透過管制,禁止先進的人工智慧晶片和晶片製造設備出口到中國大陸,以抑制中國半導體產業崛起,因為設備受限,所以中國廠商聚焦發展成熟製程領域。半導體設備巨頭艾司摩爾(ASML)日前公布的財報遠低於市場預期,主因就是美國不讓先進的EUV出口到中國,不過外媒報導,ASML執行長富凱(Christophe Fouquet)在近期倫敦舉行的科技會議中表示,儘管產量可能受限,但中國大陸企業已具備自行生產5奈米、3奈米晶片的潛力。TrendForce表示,目前先進製程與成熟製程需求呈現兩極化,5/4nm、3nm因AI server、PC、筆電 HPC晶片和smartphone新品主晶片帶動,2024年產能利用率滿載至年底;但28nm以上成熟製程僅溫和復甦,今年下半年平均產能利用率較上半年增加5%至10%。由於多數終端產品和應用仍需成熟製程生產週邊IC,加上地緣政治導致供應鏈分流,確保區域產能成為重要議題,催化全球成熟製程擴產,明年多家晶圓代工廠都有擴產計畫,包括台積電於日本熊本的JASM,以及SMIC中芯東方(上海臨港)、中芯京城(北京)、HuaHong Group Fab9、Fab10和Nexchip N1A3。TrendForce表示,隨著中國的新產能釋出,預估至2025年底,中系晶圓代工廠成熟製程產能在前十大業者的比例將突破25%,以28/22nm新增產能最多。而中系晶圓代工業者 specialty process製程技術發展以HV平台製程推進最快,2024年已量產28nm。價格方面,由於既有成熟製程全年平均產能用率不到80%,新產能也需訂單填補,難以漲價,不過中系晶圓廠有國產化任務,對價格態度較為強硬,能部分抵銷成熟製程價格下跌壓力,有望維持2024年下半年補漲後的價格。不過TrendForce也提到,全球經濟情勢和中國經濟復甦仍有隱憂,終端品牌與上游客戶下單態度也不積極,導致成熟製程訂單的能見度維持在一季左右,預估全球前十大晶圓代工業者明年的成熟製程產能利用率將小幅成長至75%以上,2025年仍充滿變數。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4/370984/sm-c39f67b8ba4f86257f6d18ed62acdc4c.jpg)
台股一度跌逾200點!PCB族群逆勢上揚 欣興大漲9%站上季線
台股今(22)日開盤跌114點,以23428點開出,隨後跌逾200點,盤勢持續震盪,半導體、航運、電機類走跌。不過,PCB展明日將於南港展覽館登場,PCB族群今日攻勢猛烈。IC載板大廠欣興(3037)今日開盤跳空突破季線,股價走強,有望挑戰漲停。台積電(2330)以1065元開出,下跌20元,盤中表現疲弱,進一步帶動台股跌逾200點,最低來到23269點。隨著台積電權值影響,整體市場承壓,權值股同步走弱,市場情緒趨於謹慎。不過,在台灣PCB展即將登場的背景下,PCB族群今日漲多跌少。宇環(3276)股價迅速上漲至漲停,鎖定在17.30元,成交量273張,委託買量14張。欣興(3037)上漲8.91%;富喬(1815)、楠梓電(2316)、燿華(2367)、銘旺科(2429)都漲逾2%。其中,載板龍頭欣興22日價量齊揚,開盤1小時就強漲近9%,同時爆出5.5萬量,股價觸及165元。欣興今年累計前9月營收859.92億元、年增9.76%,上半年EPS 2.65元。近期欣興加碼5.21億元擴廠,目前除了光復新廠,也在興建泰國新廠,初期主要產品是模組、遊戲機、車用產品為主,預估明年上半年試產以及認證,開始貢獻營收。隨著AI推動欣興在HDI以及ABF載板的稼動率提升,法人看好欣興第四季到明年第一季光復新廠產能開出,預期美系AI大廠新GPU的貢獻在明年可望有較明顯的效益。分析師指出,若近期有意加碼或布局PCB族群的投資者,無需急於出手,可以利用PCB展開幕後可能出現的市場震盪來進行買入。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9/370919/sm-7eb548100e8fea4ffd39dcdd077d25ca.jpg)
拚3年來首度全年轉正!9月外銷訂單拉出連7紅 但增幅僅及預期低標
經濟部統計處21日公布9月外銷訂單金額537.9億美元,年增4.6%,拉出連7紅,但增幅僅及預期低標。累計前3季4289億美元,年成長3.7%,以去年低基期來看,幅度並不大。但經濟部看好第4季在傳統旺季下,還是能迎來3年來首度全年轉正。9月外銷訂單增幅4.6%,主要受惠人工智慧(AI)、高效能運算及雲端產業等商機,統計處長黃于玲表示,按貨品別觀察,資訊通信及電子產品分別年增7%及10.5%,光學器材因半導體帶動光學檢測及量測設備接單,也增3.3%。傳統貨品則有好有壞,在半導體業者積極擴廠,部分鋼材及金屬製品接單續增下,機械、基本金屬各年增3.6%、4.3%,可是化學品、塑橡膠製品受國際油價走跌、下游客戶採購觀望,以及海外同業產能開出影響下,仍都負成長。下單地區方面,美國金額180億美元,年增8.3%,東協也成長超過1成,但是大陸(含香港)與歐洲都各衰退3.6%、4.2%,尤其大陸減幅頗令人擔心,電子產品少了2.6億美元最多,化學品與塑橡膠產品也不好。黃于玲說,電子產品接單減少,是大陸改下單給供應鏈位在新加坡子公司的關係。美國則是對高階晶片需求非常強勁,因此電子產品金額就比去年多25%。她說,大陸前9個月固定資產投資累積僅增加3.4%,有無止損要觀察。因對岸已祭出加大財政與貨幣寬鬆政策,如能刺激內需,就可以挹注台灣訂單表現。但資通信產品接單雖年增7%,可是受到Google提前發表Pixel 9智慧型手機等影響,增幅不若前2月。黃于玲說明,確實這個月手機訂單有減少狀況,研判是手機新品提前發表,基期不一致。後續要關注10月、11月份,才能知道手機新品銷售有沒有減少。展望10月,統計處認為,受半導體產業及伺服器需求暢旺,年終銷售旺季備貨需求挹注,訂單可望年增1.2%到5%,連8紅在望。黃于玲預期,第4季訂單在回復季節性旺季成長下,增幅會比前3季高,全年可望正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