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產計畫
」 環球晶 半導體 營收 台積電全球晶圓大擴廠 集邦:成熟製程訂單能見度僅1季
研調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最新報告顯示,受中國IC國產替代政策影響,2025年中系晶圓代工廠將為成熟製程增量主力,預估2025年全球前十大成熟製程代工廠的產能將提升6%,明年包括智慧手機、電腦、伺服器等市場有望恢復成長,車用、工控等庫存問題緩減,但經濟復甦狀態仍有隱憂,訂單能見度僅一季,明年仍充滿變數。因美中貿易戰,近年來美國一直透過管制,禁止先進的人工智慧晶片和晶片製造設備出口到中國大陸,以抑制中國半導體產業崛起,因為設備受限,所以中國廠商聚焦發展成熟製程領域。半導體設備巨頭艾司摩爾(ASML)日前公布的財報遠低於市場預期,主因就是美國不讓先進的EUV出口到中國,不過外媒報導,ASML執行長富凱(Christophe Fouquet)在近期倫敦舉行的科技會議中表示,儘管產量可能受限,但中國大陸企業已具備自行生產5奈米、3奈米晶片的潛力。TrendForce表示,目前先進製程與成熟製程需求呈現兩極化,5/4nm、3nm因AI server、PC、筆電 HPC晶片和smartphone新品主晶片帶動,2024年產能利用率滿載至年底;但28nm以上成熟製程僅溫和復甦,今年下半年平均產能利用率較上半年增加5%至10%。由於多數終端產品和應用仍需成熟製程生產週邊IC,加上地緣政治導致供應鏈分流,確保區域產能成為重要議題,催化全球成熟製程擴產,明年多家晶圓代工廠都有擴產計畫,包括台積電於日本熊本的JASM,以及SMIC中芯東方(上海臨港)、中芯京城(北京)、HuaHong Group Fab9、Fab10和Nexchip N1A3。TrendForce表示,隨著中國的新產能釋出,預估至2025年底,中系晶圓代工廠成熟製程產能在前十大業者的比例將突破25%,以28/22nm新增產能最多。而中系晶圓代工業者 specialty process製程技術發展以HV平台製程推進最快,2024年已量產28nm。價格方面,由於既有成熟製程全年平均產能用率不到80%,新產能也需訂單填補,難以漲價,不過中系晶圓廠有國產化任務,對價格態度較為強硬,能部分抵銷成熟製程價格下跌壓力,有望維持2024年下半年補漲後的價格。不過TrendForce也提到,全球經濟情勢和中國經濟復甦仍有隱憂,終端品牌與上游客戶下單態度也不積極,導致成熟製程訂單的能見度維持在一季左右,預估全球前十大晶圓代工業者明年的成熟製程產能利用率將小幅成長至75%以上,2025年仍充滿變數。
台達電前8月營收年增10% 啟動中國、印度、泰國、台灣大擴產計畫
台達電(2308)日前公告8月營收364.3億元月增1.3%、年增3.6%,創歷史同期新高、單月次高;累計前8個月營收2658.2億元,年增約10%,續創歷史新高。台達電看好,AI時代來臨加上電動車(EV)相關領域潮流推進之下,相關產品將繼續維持強力成長態勢。台達電指出,旗下3大事業在8月的營收佔比,電源及零組件為66%、基礎建設22%、自動化12%。其中,AI伺服器電源佔整體營收比重約10至15%,車用電子產品業績規模也持續放大。台達電認為,整體電子產業庫存修正應到今年底告一段落,明年將從谷底回升,營運團隊維持營收逐年成長雙位數百分比的目標,看好AI伺服器電源業績比重將倍數增加。台達電執行長鄭平日前也預期,第三季會較第二季佳,「目前看起來是穩定的成長」。因應未來業務發展所需,台達電展開史上最大全球擴產計畫,近期斥資人民幣14.5億元(約新台幣63.4億)在中國重慶建新廠,預計將生產電源、風扇、汽車電子等相關產品。相關擴產計畫也將拓展至東莞、郴州、蕪湖、吳江。除了中國,台達電印度四個廠今年也將完工,台灣的中壢六廠則預計明年下半年完成,目前還有泰國兩個新廠區在規劃中,並同步籌備東歐、北美廠新產能。台達電看好下半年EV和AI業績需求將爆發,也看好能源和儲能未來也會強力成長,車用電子產品的營運規模持續擴大。法人預期,AI伺服器功耗較傳統伺服器增加,可望帶動電源供應器瓦數、散熱等產品規格提升,有利於營收及毛利率成長,台達電明年仍維持成長態勢。
環球晶擬合併兆遠換股比例0.02比1 法人分析三好處
環球晶(6488)今日宣布發行新股為對價,以換股方式取得兆遠(4944)百分之百股權;每1股兆遠換發環球晶0.02股普通股,暫訂今年11月1日為股份轉換基準日。法人解釋,兆遠從2018年連年虧損迄今,若是現金減資彌補虧損,則淨值從4.39億元縮水至1000多萬,如此便需要大股東中美晶(5483)與國發基金等注資;環球晶此舉讓大股東們不必拿出現金,同時正好能趁兆遠股價12.25元、成本相對較低時將私有化,並鞏固發展第三代半導體關鍵原料。為此,環球晶將增資發行普通股878,004股。公司指出,產品技術的創新需要高品質的先進晶圓,環球晶圓已在具備成長動能的全球市場啟動擴產計畫,先進製程專用的優質晶圓在產品占比將大幅增加,為抓住未來半導體產業復甦商機做好準備。今年2月環球晶已斥資逾4億元收購兆遠子公司。兆遠是台灣首家硬脆材料基板專業製造廠,為藍寶石基板供應商,然而在大陸供應商以低價搶佔市場,使產品價格快速崩跌,國內同業廠商在不堪長期虧損下已全數退出此市場。在苦撐多年後,亦因不堪虧損,於去年停止藍寶石基板生產,並積極推動產品轉型,朝砷化鎵、鉭酸鋰、鈮酸鋰晶圓市場發展,以謀求公司永續經營。環球晶指出,雖然國際總體經濟可望逐漸從疫情後復甦,全球景氣仍面臨升息、烏克蘭戰爭、地緣政治帶來的經濟分裂等風險,導致2023年景氣成長遲緩,但可望於2024年回春。環球晶表示,2023年,汽車產業、伺服器、資料中心與工業電子等市場驅動力持續支持半導體營收。為了實現淨零排放的目標,政府政策、企業承諾與消費者行為帶動全球電動車滲透率急遽上升。此外,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和車輛電動化也將增加每輛車半導體含量,預計到2030年可貢獻更高的整體產業價值。電動車/油電混合車是碳化矽功率元件最大的應用市場,在電動車/油電車的蓬勃發展下,碳化矽亦成為引領化合物半導體產業快速成長的重要推動力。於此同時,對高效能運算(HPC)和AI晶片的長期需求促進全球資料中心的建設,而 AI 硬體加速器以及如 ChatGPT 等生成式AI 應用預期將繼續成長。在產業長期基本面不變的情況下,全球半導體市場將持續穩步上升。環球晶今日召開董事會,會中通過2023年第一季財務報告,合併營收186.2億元,年增14.2%;營業毛利75.5億元,年增8.7%,營業毛利率為40.6%;營業淨利61億元,年增3.6%,營業淨利率為32.8%;稅後淨利為50億元,年增186.4%,稅後淨利率為26.9%;稅後每股盈餘為11.49元。2023年首季營收與3月單月營收雙雙締造歷史最高紀錄。環球晶今日董事會亦通過2022年下半年度的現金股利發放案。2022年下半年擬配發每股9.5元現金股利,配發總金額為 41.3億元,若計入上半年已發放的每股6.5 元、總金額28.3 億元之盈餘暨資本公積發放現金股利,全年共將發出每股16元(包含盈餘分配每股14.765元及資本公積配發每股1.235元)、總金額69.6億元的現金股利。此外,環球晶圓股東常會擬訂於6月20日上午9時假新竹科學園區科技生活館舉行。
中美晶3月營收創歷史新高 環球晶Q1合併營收186億連續13季成長
中美矽晶(5483)周五(7日)公告3月合併營收達75.1億元,單月營收創歷史新高。而中美矽晶旗下的半導體子公司環球晶(6488)3月合併營收達67.1億元,第一季的合併營收186.2億元,年增14.2%,兩家公司3月營收同創單月歷史新高紀錄。中美晶3月的合併營收達75.1億元,年增率12.4%、相比前一個月增加11.6%。第一季合併營收為209.04億元,年增11.4%、季減1.4%,為單季歷史第三高。環球晶也公告營收,3月合併營收達67.1億元,年增率16.9%、相比前一個月增加12.1%。累計第一季合併營收為186.2億元,年增率14.2%、相比前一季微增1.2%,季營收已經是連續13個季度成長,單月營收及單季營收同步創下歷史新高紀錄。中美晶董事長徐秀蘭先前法說會中表示,隨著今年新產能大量釋出,有助於多晶矽價格在未來數季逐步下降,推動全球太陽能裝置量持續成長,帶動整體產業發展。但對中美晶而言,因多晶矽成本下滑會反映在售價上,因此即便出貨量增加,整體營收仍大致持平或低於去年。中美晶也積極布建儲能事業,日前宣布認購盛達電私募,主要考量在於盛達電在光電及儲能領域,擁有自主資通訊技術,而且近年來開發新製程產品及拓展能源客戶群有成,帶動營收及獲利逐年成長。此外,目前太陽能進口數量多,形成了模組廠與系統廠不同調,系統廠改用進口產品,對本土模組廠商造成不小的壓力。中美晶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增加出口比重;環球晶方面,預期業績第二季才會觸底,但好消息一是第一季新增二筆長約訂單,此外,環球晶原先的擴產計畫不變。
友達攜手中美晶 強化台灣太陽能本土產業鏈
為掌握全球淨零政策的龐大綠能商機,以及台灣政府持續推廣的再生能源政策,友達(2409)攜手中美晶(5483),雙方將強化台灣能源本土產業鏈,透過在地供應共同打造高品質及高效能的太陽能產品,也期待透過強強聯手,發揮最大的垂直整合效益,一起搶攻再生能源轉型商機。本次友達與中美晶,共同簽署長期電池供應合約,由中美晶為友達太陽能模組供應大尺寸高效能的M10太陽能單晶PERC電池。友達長期深耕台灣及海外能源市場,其高品質的太陽能模組的關鍵元件高效太陽能單晶PERC電池便是由中美晶生產。友達的高瓦數模組產品除了可廣泛運用在各類型的場域,例如大型電廠/漁電共生/農電共生/商業屋頂;同時透過友達自行研發的太陽能發電監控系統,企業/民間用戶都能及時且有效的掌握發電效益,為後續維運作最有效的規劃與資源分配。友達太陽能模組品質長期受到台灣及國際一線大廠的肯定與支持,為符合客戶規範,友達特別在台中園區引進與認證機構相同的可靠度測試設備,經過國際原廠校正與認證,可完整符合台灣VPC品質規範及國際可靠度認證。為滿足友達大尺寸高效單晶PERC電池的強勁需求,中美晶已搶先於2022年完成全新產線M10兼容G12的擴產計畫,平均效率將可達台灣業界最高的23.5%;產品可靠度如光衰/熱光衰/MLT等,皆符合友達/台灣/國際的各項標準規範,並且可在未來持續推升平均效率,同時也呼應政府的能源轉型政策,與全球太陽能產業接軌。
美20年來首座矽晶圓廠 環球晶德州12吋廠1日動土2年量產
全球第三大矽晶圓製造商環球晶圓於美國時間12月1日在德州謝爾曼市,舉行12吋晶圓廠GlobalWafers America 動土典禮,預計兩年內可完成新廠建造、設備安裝、客戶送樣及量產。環球晶指出,新廠佔地 58 公頃,可為未來階段式擴建提供充足的空間。將奠定環球晶圓在美國半導體供應鏈的戰略地位。超過200位貴賓蒞臨動土現場,包含海內外、白宮拜登政府團隊、聯邦政府、州政府與地方政府的政要人士,重要客戶與供應商。環球晶圓的擴產計畫將打造美國本土睽違20多年的首座矽晶圓廠,預期可彌補美國本土矽晶圓供應鏈缺口;美國半導體製造廠雖不斷成長,然本土矽晶圓供應量已跌至1%以下,顯見美國本土晶圓供應短缺問題嚴重。環球晶指出,美國晶片法案與州政府/地方政府的獎勵措施以及美國本土客戶的強力支持,成就了環球晶圓此項重大擴產計畫,且近期的疫情因素與地緣政治風險皆敲響美國缺乏本土矽晶圓供應鏈的警鐘,客戶紛紛與環球晶圓簽訂長約以顯示對擴廠的支持,長約覆蓋車用、手機、電腦、消費性及工業應用等利基市場。
科技大廠台電訂單到手 亞力10月營收8億元月增15.6%創新高
機電大廠亞力(1514)8日公告10月營收8億元,營收月增15.58%,年增75.39%;前10月累計營收60.26億元,年增34.44%。亞力看好,11、12月營收可望續站穩高檔,受惠半導體廠擴廠投資,加上台電強韌電網計畫相關訂單挹注,全年營收估將達70億元、相當於年增約23%。亞力10月在科技廠建廠的配電盤、變壓器等訂單完成驗收程序下,10月科技大幅貢獻營收,加上中國半導體廠訂單陸續認列,帶動海外子公司營收同步衝高,月營收首度衝破8億元大關,月增15.6%,飆新高,看好第四季營收將再創新高。受惠科技大廠擴產投資,成為推升亞力營運站穩高檔的一大引擎,另一方面,政府積極推進綠能產業發展,國內饋線建置如火如荼趕工中,相關饋線監測也由亞力負責;加上台電設備、軌道建設等汰舊換新需求啟動下,亞力配電盤、變壓器等主力產品年底前訂單無虞。不過,受通膨等因素衝擊,導致市場需求放緩,近來各大半導體廠相繼縮減資本支出或擴產計畫,也連帶影響亞力相關建廠需求。亞力表示,就客戶端釋出的訊息來看,需求確實有些放緩,目前訂單能見度達明年上半年,下半年交貨情況得再觀察客戶進一步消息。在半導體大廠擴產投資,加上台電設備、軌道建設等汰舊換新需求啟動下,亞力認為,明年半導體需求還是存在,但可能不如今年暢旺,營運重點將轉向台電強韌電網計畫,但整體營收還是會成長,可望同步衝新高。
為控制再生能源價格 印尼擬組「電池原料版」OPEC南美鋰三角喊跟進
隨著再生能源、電動車市場蓬勃發展,近日產礦大國印尼計畫組建「電池原料版」的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來管控因再生能源趨勢而高漲的鎳、鈷礦等電池金屬原物料需求;南美鋰三角阿根廷、玻利維亞與智利近期也倡議建立類似OPEC的「鋰佩克」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分析,印尼首要面對其提供的鎳礦是屬於初級加工階段,還需要進一步加工技術才有辦法成為電池材料,當地技術不足,且主要開採公司多為外國企業,將成為未來籌組聯盟的阻力;南美的鋰三角是鋰鹽湖為主,優點是開採成本低,但是生產週期長,產能較不穩定,但是近年技術日益成熟,加上鋰礦供給陷入瓶頸,鋰鹽湖城為了主要的供應來源。印尼正研究建立一個類似於OPEC的卡特爾(Cartel)架構之組織,統一規範、管理電池的包含鎳、鈷等礦物在內的重要原料。印尼投資部長Baalil Lahadalia表示:「我確實看到了創建OPEC的好處,包括管理石油貿易、確保潛在投資者和消費者的穩定。印尼正在研究對我們擁有的鎳、鈷和錳等礦產形成類似管理方法。」業界認為,從近期政策不難發現,印尼政府正逐步掌控關鍵原物料,除了限制出口、成立類似OPEC的組織外,未來也會對原礦加速提煉過程,提出相關措施與限制,種種政策對於產業發展有利,且有助價格穩定。以台廠來看,華新就投資印尼兩家鎳廠,主要生產電池最上層的原料,包括三元電極材料與硫酸鎳,有望成為最大受惠者。兩座廠區擴產計畫完成後,預計 2023 年鎳產能6.75萬噸、2024年增至 8.4 萬噸。國際能源署(IEA)表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將加速全球石化燃料消耗,而如天然氣、石油和煤炭等將在近10年內見頂。此外煤炭、石油走低,我們預計化石燃料將在2030年左右達到高峰。為了突破外企的技術限制,印尼自2020年已禁止鎳礦石出口,以發展國內加工業,其政府正計劃對中間鎳產品出口徵稅,甚是向台灣鴻海合作建構電池生態系,目的是鼓勵的企業發展電動汽車供應鏈,預料在未來會有更多產礦大國呼籲籌組聯盟,藉此發揮地緣政治影響力。
載板可抄底?2/「去年全球擴增20座晶圓廠」 TPCA理事長李長明:沒有供過於求PCB廠將掀南向潮
載板是否有供過於求的狀況?台灣電路板協會(TPCA)理事長李長明告訴CTWANT記者,晶圓代工廠產能持續增加,加上下游高階應用產品需求也增加,「載板的需求依然穩健,沒有供過於求的問題。」根據研究機構IDC(國際數據資訊)統計,台灣晶圓產值佔全球約67%,各級製程晶片所需的PCB,根據台灣電路板協會統計,台廠地位產值比重約50%。TPCA Show 2022(台灣電路板產業國際展覽會)今年展覽在疫情後配合國境開放,讓國外買家也入場,參展攤位家數超過450家,使用1286個攤位,聚焦「淨零碳排」、「載板與高階電路板」、「高值新材料」、「智動化」、「SMT」等面向。李長明從早到晚忙碌的出席論壇、研討會,特別撥空接受本刊訪問。對於外界最關心的載板供需狀況,李長明明確地表示,「其實從去年的全球晶圓廠擴廠多達20座的狀況就可以預期,載板的需求將持續增加!因為這些晶圓廠都會用到載板,當客戶都在擴產,載板的需求也當然會跟著增加。」5G的高頻特性,就是需要透過載板才能發揮。(圖/CTWANT資料照)根據據研調機構N.T.Information統計,台灣載板三雄以營收來看,欣興居全球第一,南電及景碩則分居第六及第七,且各家都有擴產計畫,引起市場擔憂恐供過於求。李長明不以為然地表示,「像是5G、HPC(高速運算)還有AIoT(物聯網)這些終端應用都持續增加,帶動對高階晶片的需求,自然也會推升對於載板的需求。」這些終端應用,不只增加新需求,更重要的,原本的需求量更大,因此不用擔心供過於求。李長明用手比了一下說,「就伺服器來說,原本一台所需要的載板尺寸面積大小可能只是2x2公分,但是因為進入到5G高頻,一台所需要的載板就成長到10x10公分,這樣對於需求量的推升的不是幾倍而已,而是20-30倍,也就是說,量的增加是相當明顯的。」而就全球關係地緣政治風險一事,台灣電路板協會11月中旬將與電電公會聯合帶團赴泰國考察。「當全球供應鏈出現變化,分散生產基地已經成為廠商自身甚至是客戶要求的,因此協會基於服務會員廠商的目的,也要盡力達成。」李長明說,台灣電路板廠將有新一波南向潮。泰鼎-KY是台系電路板廠中,生產基地全部位於泰國的廠商。(圖/李宜儒攝)不過,分散生產基地不是說去就去,還需考量當地的供應鏈狀況,李長明分析,以東南亞地區中的泰國為例,因為日本汽車品牌早就赴當地設廠,建立一批相對於其他東南亞國家完整的電路板產業供應鏈,讓泰國在電路板產業在東南亞居於領先的地位。目前有意願赴泰國考察的電路板廠,包括板廠燿華、銅箔基板(CCL)廠聯茂、台光電,而FCCL(軟性銅箔基板)廠台虹於今年5月已和泰國安美德集團(AMATA)簽訂「安美德春武里工業園區土地購置契約」,預計將投入3500萬美元,進行建廠,預計2024上半年正式量產。目前在泰國設廠的台系電路板廠則有泰鼎-KY、競國及敬鵬。
散建廠Q4逆勢走揚 法人:建準明年吞車用客戶訂單
散熱風扇大廠建準(2421)9月營收激增導致日前股價上漲,但受整體盤勢不佳以及主力轉賣影響,上周股價略顯疲軟、連收四黑,周五(21日)三大法人齊買帶動下,逆勢小漲2.83%以39.95元作收,拉出長下影線,目前仍有守住月線及半年線作支撐。儘管面對市場需求不振、經濟不景氣,建準對於下半年營運持樂觀態度,先前也釋出今年一定較去年成長的展望。展望後續法人表示,雖然消費性NB、家電需求不佳,但建準主力是商用產品,且伺服器、通訊、車用、工業等產品需求提高;其中車用產品方面,建準應用於包含電動車的電池盒、大燈、空調、空氣清淨、5G天線、ADAS等,據了解,目前客戶訂單針對明年的需求也相對明確。受惠於網通、伺服器、車用需求穩健,公司預計,明年續擴大資本支出,包含廣西、菲律賓廠皆有擴產計畫,特別是這兩地勞動力充足、人力成本較低,對於之後成本控制也將更有效率,加上菲律賓新廠10月量產,新產能挹注下,樂看該公司第四季營運優於第三季。建準第3季營收36.64億元,季增5.2%、年增5.26%,營運表現逐步擺脫封控影響而回溫,市場預估,毛利率受惠於成本回檔、產品組合、匯率等因素有正面挹注,加上業外也有匯兌利益的進帳,EPS有望優於上季歷史次高的1.2元表現。儘管IT需求持續面對通膨、升息等因素,使得供應鏈庫存壓力大,將持續調整到明年上半年,但建準也同樣在其他領域布局完整,像是各國5G基礎建設布建,而當中5G所帶動的WiFi6的規格轉換需求,也帶動路由器的風扇使用,從過去不使用風扇到使用1顆風扇,加上交換器也往高階發展之下,風扇的用量也有提升。另外,伺服器儘管新平台將遞延到明年上半年,但短期客戶需求未減,預期在新平台功耗提升之下,也將使得風扇的ASP提升1-2成左右,有明顯的挹注。展望第4季營運,市場看好,網通、伺服器、車用需求穩健,目前產能利用率高,法人預估,營運表現有望再走揚。
美中晶片割喉戰3/美禁令發威逆轉供需失衡 「這二族群」搶先受惠
正當美國晶片禁令震盪台美股市,市場關注全球半導體產業將成二分化之際,「有一個族群可能會讓供需失衡狀況出現逆轉,那就是記憶體。」法人告訴CTWANT記者,包括DRAM廠南亞科(2408)及NAND Flash廠群聯(8299)都有望受惠。「美對中科技產品及產業發展加大設限,儘管台廠已陸續澄清並無承接相關案件,禁令對營運影響性也有限;但實際上整體半導體產業中,仍然造成ASIC、設備、特殊材料….等相關台廠近日股價崩跌;市場資金轉進較不受影響的面板、主機板及DRAM。至於晶圓製造及代工則須再觀察。」華冠投顧分析師劉烱德說。根據美國晶片禁令四項中,跟記憶體族群有關的,包括「18nm製程以下DRAM設備及材料」及「128層以上3D NANDFlash設備及材料」。研究機構TrendForce 指出,據新規範,在DRAM部分將限制在18奈米製程(含)以下設備需要商務部審查後方能進口,此舉將會大幅限制或遞延中國DRAM未來持續發展。除長鑫存儲外,受到限制令影響的還有SK Hynix位於無錫的DRAM生產基地C2廠,由於該廠產能約占全世界總產能13%,加上製程已演進到1Ynm及更先進製程,換言之,後續如需新增產能所需設備都要有個案許可證。法人表示,當美國禁令生效後,長鑫存儲(CXMT)發展高階DRAM將面臨阻礙。(圖/翻攝自長鑫存儲官網)「影響DRAM報價最直接的就是供需狀況,以三星及韓國海力士在中國的產能來計算,這次的美國禁令,大概會影響全球總體DRAM產能接近10%,一旦供給減少,對於報價至少可以止跌。」財經Podcaster財報狗投資總監Sky分析,向來利用不景氣進行擴產的韓國三星,這次遇到美國禁令,應該也很難如法炮製,「反倒有利於市場供需出現逆轉。」此外,長鑫存儲是目前中國最具代表性的DRAM廠商,原規劃2022年底產能目標為每月6.5萬片,2023年再擴產到每月8萬片。「禁令生效後,長鑫存儲(CXMT)發展高階DRAM將面臨阻礙。」法人表示。南亞科在11日法說會上表示,有看到部分終端客戶庫存逐步去化,其中網通、車用等客戶拉貨意願已有提升,加上第三季報價跌幅已深,預估第四季價格跌幅可望收斂。不過公司也不諱言,第四季或明年第一季確實可能面臨虧損風險,公司會努力以維持獲利為目標。然美國發出晶片禁令後,台股11日大跌4.35%,南亞科股價則僅小跌0.9%,隨後更從11日的49.75元一路反彈到18日高點57元,短線漲幅達14.5%;另一檔逆勢上漲的就是群聯,11日股價開低走高,上漲3.2%,隨後更重新站上300元大關,並守穩在5日線之上。法人分析,NAND Flash部分同樣受禁令影響,中國最大廠長江存儲原本2022年底目標產能為每月10.5萬片,2023年再擴產至每月15萬片,並開始量產232層3D NAND Flash,未來設備取得受到限制,有可能會影響擴產計畫。「如果陸廠擴產受阻,供給進一步緊縮,帶動價格上漲,群聯勢將受惠。」NAND Flash也同樣受禁令影響,中國最大廠長江存儲擴產計畫將受到影響,供給進一步緊縮,帶動價格上漲,法人預期群聯勢將受惠。(圖/報系資料照)
全球半導體風向球台積法説13日登場 法人聚焦「這四點」
護國神山台積電(2330)將於13日舉行法人說明會,公布第3季獲利數字與釋出營運展望,由於影響台股第4季走勢,法人聚焦包含景氣看法、資本支出、海外擴充進展以及美國出口管制政策更新的可能影響,台積電相關看法也將成為半導體產業風向球。台積電第3季財測順利達標,日前已公布 9月營收2,082.48億元,月減4.5%,年增36.4%,第3季累計營收6,131.43億元,創下歷史新高。受惠於新台幣貶值略優於法人預期,美元營收估計符合公司預期,新台幣與美元計算該季營收皆創新高。由於全球通膨衝擊消費性電子銷售動能,半導體生產鏈進入庫存調整階段,台積電針對第4季及明年景氣、庫存何時回復到季節性正常水準、資本支出變化、先進製程擴產進度等的最新說明,最受到法人的關注。據台積電預期,第三季合併營收介於198~206億美元之間,約折合新台幣5,880.6億~6,118.2億元,受惠於新台幣兌美元匯率貶值,第三季營收表現超越業績展望高標。法人預估台積電第三季平均毛利率介於57.5%~59.5%展望上緣,單季獲利將賺逾一個股本,並預期第4季營收約與前一季相當,而明年第一季營收約有近一成的季減幅度。儘管消費終端市場需求轉弱,但包括資料中心、車用電子等相關應用需求續強,台積電透過重新分配產能支持,今年全年將維持產能緊繃現象,美元營收將較去年成長34%~36%。再者,台積電是否調整資本支出及擴產計畫,亦是此次法人說明會重要議題。台積電今年資本支出原訂400~440億美元,因設備交期問題,預計年度資本支出將會貼近400億美元,其餘約40億美元資本支出將移至明年。台積電預期今年的產能計畫,不會受到任何影響,同時得以將部分規劃於明年產能的特定機台,交付時程提前。由於全球通膨導致終端消費需求急減,半導體生產鏈已展開全面性庫存去化,台積電位處全球電子產品生產鏈最上游,業界人士及法人都密切關注台積電法人說明會中對於第四季及明年半導體市場前景看法,以及晶片庫存去化何時能回到正常季節性水準。
疫後供過於求 間接引爆晶片價格雪崩潮
新冠疫情爆發後,打亂全球晶片供應鏈,但如今疫後經濟復甦慢,造成「供過於求」現象,也間接引爆晶片價格「雪崩潮」。消費電子領域晶片堪稱重災區,部分晶片價格從每片200元(人民幣,下同)下殺至20元。而各國晶片產量持續擴充,今年全球晶片商庫存量和增量皆創10年來新高,無疑更加劇上述窘況。大陸央視財經報導,前兩年受疫情影響,晶片行業供應鏈被打亂,晶片價格一度飆漲到歷史高點,如今榮景不再,市場價格應聲下殺。市場上還傳出部分類型晶片,在2021年價格維持200元左右一個,目前售價僅為每個20元左右,只有最高價的十分之一。事實上,今年消費電子類控制晶片的市場價格也持續走低,從百元高位跌至兩位元數。以手機為例,2022年全球手機銷量下滑,導致手機用電子晶片供大於求,各大手機廠商紛紛調低出貨量目標,並向上游晶片廠商砍單。上海某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馬學榮坦言,砍單肯定有,因為大家需求沒有了,自然訂單就會延後,推後提貨,或者取消訂單。現在就是供過於求,訂單自然就減少了。大陸工信部資訊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劉興亮表示,公開資料顯示,集中在消費電子領域,尤其是在面板用晶片、通信用晶片、模擬晶片等眾多大類晶片中,價格降幅都不小。其中,大部分近兩月內跌價超過20%,部分晶片降價超80%。大陸互聯網與資訊科技專家包冉稱,手機相關類的晶片是過去的十年中最火的晶片,隨著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在增強,很多消費者消費的欲望被遏制。勢必直接傳導到上游各類晶片的產業鏈之間的需求。報導也直言,晶片市場已經開始出現分化,但目前各國仍在繼續提高晶片產能,晶片企業也紛紛制定擴產計畫,各路資本的瘋狂湧入,更加劇了市場對未來晶片產能過剩的擔憂。與產能相對應的是庫存水準的不斷增長,據日經新聞報導,以全球近2350家晶片相關的上市製造公司為物件,整理得知,2022年一季度庫存金額,比2021年年底暴增約970億美元,庫存剩餘量和增量皆創10年來新高。
政策錯誤執行又遭清零打擊內需 中國經濟內循環成一片死水
中國目前面臨三大難題,導致經濟增長放緩,那就是內需經濟信心不足、出口經濟萎縮、原物料和能源價格飆升帶來的輸入性通膨,後2個因素肇因於全球主要經濟體進入加息周期,以及短期內難以落幕的俄烏戰爭,2者皆為中國政府難以干預和影響的範圍,但中共當局唯一可以調控的內需經濟卻也因多項政策的錯誤執行而被嚴重打擊。隨著全球主要經濟體的央行都跟隨美國聯準會進入貨幣緊縮週期,全球經濟活動和進口需求勢將放緩,這會打擊中、日、台、韓等主要出口國的出口經濟。再加上俄烏戰爭、氣候變遷,以及全球原物料大國的資源民族主義紛紛抬頭,最容易推高各種商品價格的大宗商品輸入性通膨也讓許多原物料和能源進口國叫苦連天,中國就是其中之一,但中共當局早在多年前就為了應對可預期的極端氣候災害而大量囤積糧食,俄烏戰爭爆發後,中國也效仿印度的左右逢源,在西方和俄羅斯之間盡量保持中立,因此獲得了俄國較為低價的能源供應。但擁有龐大內需市場的中國,卻陷入內循環經濟呈現一片死水的窘境,這要歸咎於2個原因,第1是中共當局去年提出的多項重要政策被錯誤執行,第2則是中國的防疫封控打擊了民眾、企業和國內外投資人的信心。前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師、中國經濟學家林毅夫,台灣宜蘭人,現居北京(圖/達志/路透社)中國經濟學家林毅夫指出,中共在去年提出的雙碳目標、打擊補教業、房地產整治、科技監管和共同富裕其實是多項長期和全國範圍的重要政策,目標分別是針對能源汙染、基礎教育資源外流、房地產泡沫、P2P等投機產業過於興盛、資本壟斷和貧富差距過大等國家長期發展問題,提出解決方案,但這些重要政策卻被「短期化、地方化和碎片化」的執行,扼殺了騰訊、阿里巴巴、滴滴等科技企業的創新發展,更打擊國內外投資者的信心。防疫封控更是重創內需經濟的元兇之一,由於民眾預期封城會因新一波的疫情而再度實施,導致工作停擺失去收入,所以就會傾向過度儲蓄不想消費,連帶影響企業收入,而企業也會因為封城的預期心理而取消原本的擴店和擴產計畫,人民不想消費,企業不敢投資,就形成內需經濟疲軟的惡性循環,但動態清零政策也確實讓中國的染疫和死亡人數大幅下降,遠遠低於歐美各國的數據,所以封控政策的執行有好有壞,相當兩難。騰訊馬化騰(左)和阿里巴巴馬雲(右)(圖/達志/路透社)中國內需經濟的「寒冬」反映在中國科技巨頭騰訊的大動作裁員,騰訊底下的兩大部門CSIG(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與PCG(平台與內容事業群)為上半年的裁員重災區,而下半年,多個部門還是會繼續裁員,其中,PCG旗下各部門的裁員比例甚至會達40%到50%。此前,騰訊也多次預告集團將步入「寒冬期」,營收和成長都會放緩。中共當局目前除了放寬房地產、補教業和科技監管的打擊力道,試圖恢復內需經濟的信心之外,還利用資金充沛的公部門和國有銀行向疲軟的市場注入資金,不只如此,中國政府還計畫推動新能源、新水力和新基建的重大項目投資來刺激內需經濟,提供更多就業機會,試圖在全球經濟即將陷入衰退時,防止中國經濟增長過度放緩。
世界先進首季EPS2.47元超出預期 外資目標價喊上115元
晶圓代工廠世界先進(5347)日前召開法說,公布了2022年第1季營運報告及第2季展望,第1季合併營收約為新台幣134.92億元,稅後純益約為新台幣40.92億元,每股稅後盈餘約為新台幣2.47元,相較於2021年第四季的2.25元微幅上升。世界先進指出,今年第1季營收與與上1季營收相比約增加5.9%,但如果是與去年同期相比,則是增加了47%。而今年第1季營業毛利率約為48.4%,營業利益率則約為37%。世界先進副總經理暨財務長黃惠蘭表示,「由於客戶晶圓代工需求持續成長,我們預期公司將維持成長。」因此展望第2季營運狀況,合併營收將會介於新台幣 152 億元至 156 億元之間;營業毛利率則預計將約介於 48.5% 至 50.5% 之間;營業利益率則預計將約介於 37% 至 39% 之間。另外,也有不少法人關心是否提高配息或是12吋廠擴產計畫?董事長方略則是表示,今年不會增加,但未來會視情況做調整,至於12吋廠的部分則是認為目前尚未有具體規劃,但就以長期計劃而言是會納入考量的。而目前就有外資指出,世界先進在今年第1季的毛利率達48.4%,優於2021年第4季的47.6%,完全符合先前的財測數字,甚至超越外資所預估的45.8%,因此推估第2季在強勁的財測最高可達50.5%的狀況之下,外資將把目標價拉升至每股新台幣 115 元。
半導體廠台亞去年EPS2.11元創新高 總座榮退換上生力軍衣冠君
台亞(2340;原名:光磊科技)公告董事會決議,於今日通過新任新總經理衣冠君的聘任案。台亞發言人戴菁甫表示,衣冠君總經理擁有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材料科學博士學位,曾任職於美國Lam Research柯林研發資深總監、德州儀器成芯半導體、茂德科技、茂矽科技等半導體公司,其擁有超過20年且豐富完整的半導體製造廠管理經驗,因此董事會決議聘任為台亞半導體新任總經理。台亞半導體原任總經理黃年宏即告退休,黃年宏在2020年台亞遭受市場襲擊之後,隨即接受台亞董事會委派擔任總經理一職,可謂臨危受命擔當起穩定內部軍心的重要角色;而策略方向的制定則由副董事長戴圳家主導,不僅將原光磊改名為台亞半導體,更進一步將台亞股價推向21年新高。去年台亞財報,營業收入61.43億元,營業毛利19.76億元,毛利率32.18%,創下歷史新高;營業利益10.10億元,營益率16.45%,寫下歷史次高,僅次於2006年的紀錄;稅前淨利10.12億元,本期淨利8.29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業主淨利8.29億元,年增44.17%,基本每股盈餘2.11元,創下23年新高。戴菁甫表示,黃年宏總經理已完成董事會交付之階段性任務,將由深具半導體廠營運管理經驗的衣冠君博士接手,台亞目前面對國際市場快速變化與俄烏戰爭對原物料的短缺與漲價衝擊,冀望在新任總經理的帶領之下,達成台亞的全自動化製造目標與擴產計畫,更相信與深具半導體廠管理經驗的新任衣冠君總經理的合作下,能為台亞創造出更新更高的營運成績與股價。
環球晶併世創功敗垂成 謝金河擔憂台積電歐洲蓋廠可能性
針對環球晶(6488)併購德國矽晶圓廠世創Siltronic,最後功敗垂成,將執行擴產計畫,董事長暨執行長徐秀蘭表示事前即已規劃雙軌策略,期待能夠考慮各種選項提升技術發展與產能;財訊傳媒董事長謝金河8日在臉書發文感嘆「合併不成,世創股價回到原點,所有參與這一局的全都成了輸家」。矽晶圓廠環球晶宣布,公開收購Siltronic一案於交易截止日前(2022年1月31日)未能成就所有所需之收購條件,即為未能取得所有主管機關核准,因此將執行擴產計畫。原規劃用於收購案之資金將轉為資本支出及營運周轉使用。環球晶圓預期2022至2024年度總資本支出將達1000億台幣(約36億美元),包含重大新廠擴建(greenfield)。謝金河表示,7日台股開盤,環球晶跳空低開,一開盤下跌50元,終場下跌6.61%,而被颱風尾掃到的勝高高掛跌停。這個連鎖反應牽動全球產業鏈,日本的信越,Sumco都顯著下跌。被併購不成的Siltronics則重挫到110.1歐元,在農曆年前,中國交出同意合併函時,世創的股價一度漲到141.5歐元,大約是2020年2月10日環球晶宣布收購世創,後來從125歐元拉升到140歐元的價位。現在合併不成,世創股價回到原點,所有參與這一局的全都成了輸家。謝金河並以世創破局來分析「國家主權下的矽晶圓產業」,過去環球晶的併購無往不利,如今面對半導體國家主義,花了兩年全球併購拼圖最後一哩路最後功敗垂成,未來只能靠自己的力量強化競爭力。由於這次環球晶的合併同意函,必須取得多數國家同意,公文旅行一年多,最後卡在中、德兩國,德國可能和中國玩兩手策略,據悉國內外交部門也很積極和德方溝通,最後仍由德國扮黑臉。這個否決合併世創的動作,也可能影響後續台積電是否到德國或歐洲蓋廠的可能性。謝金河並提到,併購破局後,環球晶也立刻宣布後續36億美元,約千億台幣的大擴建計劃,也保證未來EPS不會受到影響,但眼前5000萬歐元合併失敗費用事小,衝擊最大的是環球晶手上有13.67%世創股票,在世創股價大跌後,環球晶必須承擔跌價損失提列,這將影響未來獲利。
矽晶圓大廠環球晶收購世創失利 改砸千億擴建新廠
矽晶圓廠環球晶宣布,公開收購Siltronic一案於交易截止日前(2022年1月31日),未能成就所有所需之收購條件,即為未能取得所有主管機關核准,因此將執行擴產計畫。原規劃用於收購案之資金將轉為資本支出及營運周轉使用。環球晶圓預期2022至2024年度總資本支出將達1000億台幣(約36億美元),包含重大新廠擴建(greenfield)。環球晶董事長暨執行長徐秀蘭表示,即使公開收購Siltronic一案未果,我們在事前即已規劃雙軌策略。我非常期待我們現在能夠考慮的各種選項,來提升技術發展並提高產能。環球晶將考慮進行多項現有廠區及新廠擴產計畫,包含12吋晶圓與磊晶、8吋與12吋SOI、8吋FZ、SiC晶圓(含SiC Epi)、GaN on Si等大尺寸次世代產品。擴產計畫涵蓋亞洲、歐洲和美國地區的投資,總投資金額最高達新台幣1000億元,包括擴充現有廠區以及興建新廠,新產線產品產出時間從2023年下半開始逐季增加。環球晶將專注於強化自身成長,透過建立專攻次世代產品的全新產線以布局先進製程,瞄準大尺寸晶圓及化合物半導體,先進製程專用晶圓在環球晶圓的產品光譜佔比將大幅提昇,產品組合亦更加優化。新產品放量時機領先擴產浪潮,可迅速掌握終端科技創新商機、擴大領先優勢、放大營收規模並拓展事業版圖,為客戶及股東創造更多價值。
為美槓地方2/揭穿經濟部陰謀 清大學者:拆舊燃煤機組是騙局
內政部營建署核發台中燃氣機特照一事,雖然經濟部強調,若機組能順利於二〇二五年上線發電,隔年願為台中市民拆除兩部燃煤機組及一根煙囪,不過學者指出,經濟部「一○八、一○九年度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中,對台中天然氣機組上路後,燃煤機組除役的規劃隻字未提,直指經濟部的承諾「根本是場騙局」。「哪有審查到一半,受審查者自己推翻,私下找營建署開後門?」台中市長盧秀燕堅持機組必須「先拆後建」,市府也會依法審查中火機組的建照。台中市政府法制局長李善植則質疑,中火規避台中都審程序,嚴重侵犯地方自治權。不只地方政府跳腳,朝野立委也為此展開激辯。民進黨立委莊競程和台灣基進黨立委陳柏惟都主張,中火發電不敷需求,應早日推動燃氣機組取代燃煤;國民黨立委江啟臣、楊瓊瓔等人則為地方抱不平,直指過去蔡政府曾以一紙公文廢除《台中市公私場所管制生煤及禁用石油焦自治條例》,如今又廢掉地方的都審權,即使經濟部口頭承諾燃氣機組運轉後,將拆除燃煤機組,卻已無法使人民信服。今年5月傳出民營電力公司規劃在台中港專區設天然氣發電廠,台中民眾擔憂空汙加劇,為此上街抗議。(圖/報系資料庫)「王美花說蓋好(燃氣機組)再拆(燃煤機組),我敢肯定一定不會拆,因為台灣的電量不夠,這分明是場騙局。」清華大學原子科學院院長李敏點破經濟部的陰謀。李敏氣憤地表示,經濟部「一○八、一○九年度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指出,台灣用電需求日益增長,接下來除了半導體產業相繼啟動擴產計畫,還有美中貿易衝突後台商回流所帶動的產業投資量能,以及車輛電動化政策的推波助瀾,預估未來六年,台灣用電需求年均成長率約二.五%,尖峰負載成長約二.三%。此外,李敏進一步表示,報告裡對二○二六年中火二部複循環天然氣機組上路後,燃煤機組除役的規劃竟隻字未提,拆燃煤機與否,沒人能給保證,最終承擔惡果的恐怕不只是台中市民,空汙後果恐要全民承擔。蔡政府的能源政策面臨「前有埋伏(用電量增),後有追兵(電廠除役)」窘境,台中市政府擔心「燃氣上、燃煤不下」的惡夢很可能成真。
友達被降評回冷宮?專業分析看好第2季EPS將達這個數字
受疫情影響,許多國家實施封城,無形中推動全球一波宅經濟,隨著疫情逐漸降溫,被網友視為「一次性」需求的面板是否又將跌入冷宮,引發各界猜測。回顧面板業曾是台灣2兆雙星的驕傲,2002年全台第一家TFT-LCD面板廠友達光電登場, 2003年以上取富士通技術,買下富士通顯示技術公司20%股權,下則抓住當時中國電視市場龍頭長虹對液晶面板需求的完美攻略,開啟「液晶電視年」,當時全球市佔率僅次於韓國三星及LG飛利浦,也使友達股價一度飆升至79.5元。然而,隨著中國政府的扶持下,面板產業淪為屠殺慘業,韓國三星、LG飛利浦退出大尺寸面板轉進OLED,台灣面板也就此陷入十餘年悲歌,雖然友達在現任董事長彭双浪接手後,曾掀起一股回熱潮,在2017年股價一度回升至72.5元,卻仍不敵中國惡性競爭,2019年友達股價硬生掉至6.1元,全年營收慘虧191億元。友達在創辦人李焜耀在任時期,曾成功合併2次,硬派作風曾帶領友達走向世界之端,無奈面板市場的惡性競爭、金融海嘯,以及與美國反托拉斯的訴訟也使公司壓力大增,直至公司體質調整好後,李焜耀的身體也令起紅燈,2015年交由彭双浪接手。看準智慧手機、車用及穿戴產品商機,射出超高解析度、曲面顯示技術、完美影像畫質、整合型觸控、加值型應用等市場,彭双浪甫上任即推出符合市場趨勢及帶領潮流的新品,加上台商回流補助,友達也砸下407億元擴建廠房,導入智慧化產線生產電競顯示器、大尺寸面板等高附加價值產品,終於填平2019年所窺之192億,稅後淨利達33億。觀望今年下半年,彭双浪在法說會上表示,匯率、缺工、缺料,尤其玻璃三大供應商工廠出問題,以及半導體IC驅動持續緊張狀態下,都會為面板業帶來壓力,也將會視營運上最大變數,但就長期來看,面板產業產生結構性改變,將幫助產業在中長期回歸健康、理性市場機制。彭双浪表示,未來幾年將啟動「雙軸轉型」,將以Go Premium面板和太陽能等主要事業往高附加價值方向發展,以及Go Vertical垂直領域解決方案,以面板出發,提供客戶系統、解決方方案和服務。另外,今年也會將達擎分割出來,專注於公共顯示器和通用顯示器事業,未來將有更大彈性展開各項策略合作,建構各場域生態,包括商業、運輸、工業、醫療、教育等等,促進友達智慧顯示應用的價值鏈延伸,並結合AIoT技術來拓展數位商機。可惜想像總是比現實美好,面板業迎來新希望後,又被活生生澆熄。近日摩根大通及美銀證券降評友達,認為中國京東方可能啟動擴產計畫,將增加供應鏈,加上友達營運著重在LCD面板,當產業進入下行循環,接下來恐面臨更多賣壓。對此,有專業網友分析,中國OLED廠良率較不足,未來OLED跟LCD將各自升級,一邊將變QD OLED,另一邊將是MicroLED,舊廠只能用龐大的折舊費用來吃光利潤,因此雖然中國面板今年表面大賺,「但實際上還要出來『定額增資』來擴廠,現金流部分也沒這麼多」。反觀台灣面板廠目前已完成8成折舊,網友預估:「未來大陸大概會常常用技術性歲修,來控制市場供給量」,認為:「對岸政府不補助面板後加上三貓的折舊攤提應該已經脫離景氣循環」看好面板業在第2季EPS將達2.4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