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縮
」 猝死 心肌梗塞 寒流 心血管疾病 保暖![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2/396622/sm-f4f3d327b294b9eacfa60e59916168f0.jpg)
產後何時能開始行房? 醫曝「最佳時間」
懷孕期間因為考量會造成孕婦不適,有醫學報告指出精液中的前列腺素造成腹痛甚至早產,許多準爸爸在此時會自動配合降低或暫停性生活需求,但畢竟性生活也是維繫親密關係的一環,等到寶寶誕生後到底什麼時候才能再度開機呢?這是很多媽咪和爸爸的疑問。產後親密行為 建議六週後再開始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婦產科醫師鄭志堅指出,通常自然產媽咪的性生活在產後二到四星期就可開始,但因為剛經歷生產過程,生殖器官(陰道和會陰)都會有些變化和創傷,譬如自然產的媽咪生產過程大多都會做「會陰切開術」,在外陰部會有傷口,而生產所造成的外陰水腫、充血,至少也需要十餘天恢復正常。因此過早開始性生活,不僅會疼痛,也容易造成媽咪陰部感染。而剖腹產或是使用產鉗、或是大量出血、感染等情形的媽咪,子宮和外陰等器官的恢復會比自然產的媽咪更慢,所以性生活開始的時間可能更要延後一些。剖腹產媽咪子宮內傷口的癒合至少也要四到六週,所以性生活開始時間一般建議在六週後,也就是產後回診後再開始。產後媽咪身心敏感 時間、耐心和關懷助恢復鄭志堅說,媽咪的身心狀況在產後都是很敏感的,以下狀況可能會影響性生活的品質,然而,只需要時間、耐心和關懷,這些問題都是可以復原的。1. 陰道疼痛與乾澀無論是自然產或剖腹產,產後使得陰道黏膜乾澀、皺摺變少,在性行為時感到不舒服。不過這些都是暫時現象,只要傷口癒合良好,隨著組織復原和荷爾蒙分泌正常後,自然而然的,這些不適都會解除。2. 骨盆腔肌肉無法有效收縮媽咪在經歷生產過程之後,骨盆腔肌肉筋膜會受到破壞而下垂,陰道可能會變得較為鬆弛,此時可用提臀運動和凱格爾運動來鍛鍊骨盆腔肌肉3. 乳房漲痛媽咪一般在產後第三天開始就會有輕微的發熱與乳房漲痛等症狀,如果只是輕微不適,可以用熱敷來舒緩,定期將乳汁排空也有助於舒緩不適。4.失去自信產後身體變化,包括身材變形、陰道乾澀與鬆弛等,都是媽咪在意的問題,也常會因此對自己失去自信心,對性生活也提不起勁。建議給新手爸爸在新生命來到之後,不要太忙碌於工作,或者把重心完全移到小孩身上,讓媽媽覺得失去關注。重拾性生活 身心變化需互相支持溝通鄭志堅說,哺乳媽咪需要休息,而產後回到家中、職場之後,有限的時間與精力要分給這麼多事,在疲勞的狀況下,通常也會對性行為沒有興趣。此時建議如果是哺乳媽咪,可以適當儲存乳汁備用,減少哺乳準備時間;同時也和另一半一起討論如何分配家事和帶孩子的時間,只要雙方溝通良好,相信都是可以克服的。同時也要提醒媽咪,別因為寶寶而忽略了另一半。寶寶是愛情的結晶,而媽咪和爸爸則是愛的源頭,這樣才是完整又幸福的家。【延伸閱讀】愛愛時的「噗噗」聲好尷尬!與性愛姿勢和私處健康皆相關親密性行為後生殖器冒異味,竟是染性病! 醫揪半年前1舉動惹禍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4315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7/395367/sm-8c467ca806dd3bedef7f924471528229.jpg)
寒流發威…每日逾50人送醫「3天165人猝死」 國健署曝護心4妙招
近期受到寒流影響,全台各低相當寒冷,最冷甚至不到6度,斷崖式降溫導致許不少人內科心肺功能停止(非創傷OHCA),短短3天更是超過百人猝死。對此,國健署分享「護心4妙招」,教導民眾保暖,減少低溫帶來對健康的影響。氣象專家林得恩透露,今年是近8年以來最早冷的一年。根據消防署統計,2月1日內科心肺功能停止(非創傷OHCA)有63人,為本月至今人數最多,緊接著2日28人、3日52人、4日51人、5日61人、6日56人、7日50人、8日54人、9日61人。近7天每日有超過50人送醫,2月已累計高達476人。非創傷OHCA人數從7日到9日,短短3天已超過百人,多達165人猝死。對此,國健署提醒,每當氣溫驟降與天氣濕冷時血壓易升高,進而增加急性心肌梗塞和中風風險。「三高」(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與心血管疾病息息相關,有三高或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以及年長長輩,需特別注意保暖和氣溫變化。國健署分享「護心4妙招」,呼籲民眾除了專注工作,也不忘護心妙招,以降低低溫帶來的健康風險:●均衡飲食,告別年節過度飲食:春節過後,別忘調整飲食,遵守「三低一高(低油、低糖、低鹽、高纖)」飲食原則,並少喝含糖飲料。●規律運動、充足熱身:成人每週運動累積至少150分鐘,運動前充分暖身(如關節旋轉運動、慢跑等動態暖身)可增加肌肉溫度、促進血液流動,讓肌肉與關節的活動度與延展性提升,預防運動傷害,冬季建議暖身時間約15~20分鐘。●避開溫差,注意外出時間:清晨和傍晚是溫度最低的時段,出入室內外也容易因低溫會造成血管收縮,使血壓上升,進而增加心臟病和中風急性發作的機會,建議避開低溫和溫差較大的時段出門。●多層次穿搭,保暖不失靈活:根據天氣變化適時增添衣物,並特別注意頭頸部及四肢末梢的保暖,穿著除保暖外亦須注意靈活活動。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2/395322/sm-65584436fc848c7654e6fa2e306b87c2.jpg)
涼感衛生棉導致宮寒經痛? 醫闢謠:出現這狀況才別用
許多女性在生理期間會選擇使用涼感衛生棉,以減輕悶熱和潮濕帶來的不適感。然而,網路上有傳言指出,使用涼感衛生棉可能導致宮寒或經痛。對此,婦產科醫師蕭詠嫻澄清,涼感衛生棉之所以具有清涼效果,是因為添加了薄荷醇成分,這種成分並不會引起經痛或宮寒,因此無需過度擔心。不過,她提醒,部分人可能對薄荷醇過敏,若使用後出現皮膚不適,應立即停止使用。蕭詠嫻近日在臉書粉專發布衛教影片指出,涼感衛生棉並不會導致血管收縮或影響骨盆腔溫度,因此不會造成經痛或宮寒。她解釋,薄荷醇僅能提供皮膚表面的清涼感,並不會對身體內部產生影響。但她也強調,對於某些對薄荷醇敏感的人來說,使用涼感衛生棉可能會引發過敏反應,因此建議這類人謹慎使用,若出現不適應立即停用。此外,蕭詠嫻還補充,月經前後使用的護墊不僅能吸收分泌物,還具有吸收尿液的功能,特別適合有漏尿困擾的長輩或產後女性。她也建議,可以選擇專為月經前後設計的護墊,而非一般衛生棉,因為這類護墊的吸水能力更強,能有效改善因漏尿或過度潮濕引發的下體感染和不適感。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3/395143/sm-791a0f2700e12521aa3d0a6266512d58.jpg)
寒流重症住院率激增43%! 醫教「保暖穿法」:提升37%保溫效率
今天(9日)仍受寒流影響,台灣本島各縣市平地的最低氣溫皆在10度以下。胸腔暨重症醫師黃軒就指出,氣溫驟降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包括心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代謝異常、神經系統問題,甚至失溫症的發生率大幅提高,而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寒流期間重症住院率更會激增43%,因此建議民眾採取「漸層式保暖法」,能有效提升37%的保溫效率。黃軒在臉書粉專「黃軒醫師 Dr. Ooi Hean」撰文道,低溫,已經不只是增加一般感冒的風險,更會觸發一連串生理變化,尤其當氣溫跌破10°C,重症致病機轉遠超一般的著涼感冒。黃軒舉例,氣溫每降1°C,急性心肌梗塞風險就會上升2.6%,清晨6至10時更為最危險時段,低溫會使血管收縮度達日間峰值1.8倍,而收縮壓在5°C環境下每小時上升5mmHg,腦出血風險增加37%;冷空氣刺激使支氣管收縮阻力增加47%,急性發作住院率提升3.2倍;鼻黏膜溫度降低1.5°C,流感病毒複製速度加快300%,像是COVID-19病毒在低溫環境下,產生細胞激素風暴的發生率增加58%。黃軒表示,低溫也會讓糖尿病併發症加重,包含促使皮質醇分泌量增加41%,血糖值波動幅度擴大2.7倍;末梢神經病變患者的足部潰瘍感染率在冬季上升63%。低溫同樣會引起偏頭痛連鎖反應,因為顱內血管在5°C環境下異常擴張頻率增加1.6倍,三叉神經痛覺敏感度,提升至常溫的2.3倍。黃軒也補充說明,80歲以上長者的體溫調節效率僅年輕人的17%;酗酒者因血管異常擴張,失溫進程加速3.2倍;甲狀腺機能低下者,低體溫昏迷的死亡率達42%。為了減低這些重症風險,黃軒也以下給出7的要點:1、漸層式保暖法:內層排汗+中層抓絨+外層防風,較單件厚衣提升37%保溫效率。2、溫控飲食策略:每日補充5公克的Omega-3,以降低血液黏稠度19%;飲用40°C薑茶,可促進末梢循環28%。3、動態熱身原則:起床前先做「被窩踝泵運動」,每小時60次,預防血栓形成。4、環境濕度監控:維持室內50~60%濕度,可減少呼吸道刺激源83%。5、藥物安全檢查:服用β受體阻斷劑患者,需監測晨間血壓,波動幅度可能達30mmHg。6、時段風險管控:避免上午6時到9時外出,該時段為心血管事件發生率高峰。7、一些關鍵警示:出現「非典型胸痛」,例如牙痛、背痛、上腹痛,合併冒冷汗情況,應在30分鐘內就醫;使用電暖器須保持1公尺以上距離,以預防低溫燙傷。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5/394985/sm-87fbd3ef0d14a5bd05e405e6876ad3e3.jpg)
寒冬猝死風險增!醫師示警:10大危險行為千萬別犯
隨著氣溫驟降,猝死風險也隨之上升。腎臟科醫師洪永祥指出,心肌梗塞引發的心律不整是冬季猝死的常見原因之一。研究顯示,「氣溫每下降10度,2周內因寒流效應引發心肌梗塞的相關死亡率將上升36%」。洪永祥特別提醒,民眾應避免10大可能引發寒冬猝死的危險行為,以降低風險。據TVBS的報導,洪永祥根據統計表示,約70%的猝死事件發生在家中,尤其是臥室和浴室;另有18%發生在寒冷的公共場所,如街道、公園或交通工具內。此外,從事戶外工作或需長時間暴露在寒冷環境中的行業,如建築工人或物流配送人員,也屬於高風險族群。十大寒冬猝死危險行為第十名:寒冬戶外吸菸增心臟負擔菸草中含有超過7,000種化學物質,其中數百種為有毒物質,如一氧化碳、尼古丁和焦油。一氧化碳會降低血液攜氧能力,尼古丁則使血管收縮、心跳加速,增加心臟負擔。在寒冷環境下吸菸,更易引發氣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發作,甚至導致呼吸衰竭。第九名:酒醉後入睡易低溫猝死酒精會擴張血管,加速體熱散失,並降低體溫感知力。在寒冷環境中,酒醉後入睡可能導致低體溫,增加猝死風險。第八名:棉被蓋頭恐窒息猝死雖然蓋頭睡覺有助眠效果,但嬰兒或失智長者可能因呼吸道被壓迫而窒息。建議睡覺時避免將棉被蓋過鼻子以上。第七名:寒夜露宿戶外易低溫喪命入睡後代謝減慢,體溫下降。遊民或無家可歸者在寒流來襲時,若缺乏足夠保暖設備,容易因低溫猝死。第六名:單薄衣著戶外久坐長時間穿著單薄衣物從事戶外靜態活動,如釣魚或觀看表演,可能因身體產熱不足而導致低體溫猝死。建議寒冬減少長時間戶外活動。第五名:晚餐高油、高鹽、高糖冬季攝取過多高油鹽糖食物,易使慢性病失控,加重心臟負擔。夜間頻尿起床時,溫差過大可能引發危險,建議長者穿著保暖衣物,並在房間增設暖氣設備。第四名:密閉空間使用瓦斯易中毒冬季門窗緊閉,若熱水器安裝在室內或密閉陽台,瓦斯燃燒不完全可能導致一氧化碳中毒。建議熱水器應安裝在通風良好的地方。第三名:清晨寒流中運動風險高長者在寒冷清晨運動或爬山,可能因溫度過低導致血壓上升,增加心肌梗塞或心律不整風險。建議改在室內運動。第二名:胸痛呼吸困難別輕忽就寢冬季出現胸痛、呼吸困難等症狀,可能是高血壓、心律不整或心臟缺氧的警訊。應立即告知家人並就醫,切勿輕忽。第一名:洗澡前後溫差超5度最危險研究發現,溫差超過5度會大幅增加心因性猝死及腦中風風險。洪永祥建議,洗澡前可先開啟暖氣5分鐘,或安裝頂式保暖設備,避免溫差過大。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3/394583/sm-21b55898b5f1d159eae7b3817adf6525.jpg)
台股回血終場上漲155點!玻璃、生技齊嗨 台玻一度噴逾9%
台股連三日反彈!今(5)日上午以大漲64.92點開出,指數開高走高,盤中最高達23348.42點,最低為23216.65點,加權指數終場上漲155.02點,以23316.6點作收,站穩23300點,漲幅0.67%,成交量略收縮至3316.28億元。台積電ADR上一個交易日上漲2.22%,收報208.57美元,台積電(2330)今日上漲10元,以1120元開出,午盤回落到平盤價,終場收在1115元,上漲5元,漲幅為0.45%。電子權值股方面,鴻海(2317)終場收在173元,上漲2元。聯發科(2454)以1525元平盤作收。廣達(2382)收在242.5元,上漲2.5元。台達電(2308)收在417元,上漲11.5元。大立光(3008)以2810元平盤作收。日月光投控(3711)收在161元,下跌0.5元。金融方面,富邦金(2881)終場收在93元,上漲1.2元。國泰金(2882)收在66.元,上漲0.4元。中信金(2891)以39.6元作收,上漲0.2元。類股上漲方面,玻璃今日最強,指數上漲6.56%,生技以2.51%緊隨其後,其他如電機機械、化生、橡膠、數位雲端等類股漲幅都逾2%。類股下跌部分,以資訊服務最慘,指數下跌0.32%,其他如航運、觀光餐旅等類股走勢疲軟。玻璃類股今日超旺,台玻(1802)午盤一度攻上18.1元,大漲超過9%,終場上漲7.53%,收在17.85元。中釉(1809)收漲5.38%,收在20.55元。和成(1810)漲逾3%,凱撒衛(1817)漲逾2%,冠軍(1806)漲逾1%。生技醫療股中,華安(6657)飆上58.3元亮燈漲停、沛爾生醫-創(6949)也來到97.6元漲停,和康生(1783)漲逾6%,承業醫(4164)、藥華藥(6446)、康霈*(6919)都漲逾4%。漲幅前5名個股為,台郡(6269)上漲6.4元,漲幅10%。華安(6657)上漲5.3元,漲幅10%。澤米(6742)上漲6.7元,漲幅9.93%。騰輝電子-KY(6672)上漲7.7元,漲幅9.92%。沛爾生醫-創(6949)上漲8.8元,漲幅9.91%。跌幅前5名個股為,瑞昱(2379)下跌27元,跌幅4.77%。國化(1713)下跌1.9元,跌幅3.55%。來頡(6799)下跌4元,跌幅3.39%。AES-KY(6781)下跌35元,跌幅3.3%。正瀚-創(6534)下跌2.7元,跌幅3.21%。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7/394047/sm-0c84df689a3151d91c7a6c1181c7053a.jpg)
大S猝逝/流感泡溫泉「毒上加毒」? 醫師兩派看法不同「難有研究證實」
大S在日本因流感併發肺炎病逝,令大眾震驚,而大S在日本的行程也被討論,由於她疑似在身體不適時泡溫泉,許多人認為這可能與之後的病情惡化有關。胸腔暨重症醫師黃軒在臉書PO文表示,流感患者泡溫泉可能抑制身體免疫反應,加速病情惡化,「這不是在排毒,是讓身體系統中毒。」黃軒說,很多人認為溫泉的熱氣可排毒,事實上得了流感就不建議泡溫泉,理由包括身體負擔增加、加重呼吸道症狀、傳染風險高與抑制免疫系統。黃軒指出,流感患者本身可能已經有發燒,泡溫泉會進一步提高體溫,導致身體負擔增加,甚至引發中暑或脫水,且感染流感期間,身體正在對抗病毒,泡溫泉可能加速代謝與心率,導致更加疲累。黃軒表示,流感可能引起喉嚨痛、咳嗽、鼻塞,而溫泉的高濕度環境,可能使增加呼吸道分泌物,導致呼吸困難或痰液堆積,可能引發支氣管痙攣:對有氣喘或慢性支氣管炎的流感患者,泡溫泉還可能誘發支氣管收縮,導致喘或呼吸不順。流感患者泡溫泉也可能抑制免疫反應,當身體處於高溫環境,免疫系統的反應可能被抑制,導致康復時間延長,甚至使病情惡化,患者可能因免疫力下降,導致細菌感染,出現例如肺炎、鼻竇炎併發症。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也表示,流感發病全身系統性發炎時,應該早點點滴藥物治療補充水分,如果泡溫泉流汗脫水反會加重病情。腎臟科醫師王介立則PO文表示,「泡湯對流感病人的影響」是否有科學依據,至今尚無定論,主要原因在於:目前尚無大型臨床試驗證實「泡湯」(熱水浸浴)對感染(例如流感)的治療效果。」由於進行標準臨床試驗往往耗費可觀經費,而且在研究設計上通常也希望能得出明顯且正面的療效,方具備學術價值。然而,與新藥開發不同,泡湯缺乏藥廠或其他大規模贊助者的投入,因此過去沒有相關研究,未來也不太可能出現,除非溫泉產業有意支持,才有可能推動這類研究。王介立強調,這並不代表「泡湯對流感病情完全沒有任何影響」。實際上,泡湯對流感病情的效益與風險,可能因人而異;甚至對同一個人,在不同階段也可能產生不同影響。換言之,在尚無科學實證的情況下,泡湯對流感的作用無法一概而論,也難以作出預測。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2/393422/sm-98d3b52419bf600dfff71446a30c1983.jpg)
40歲男過年熬夜打麻將險死 專業醫示警注意「經濟艙症候群」
這次的農曆新年年假長達9天之久,相信有不少熱愛方城之戰的人,早早就坐在牌桌上大殺四方。而初日診所內科暨減重專科醫師陳威龍就分享一起個案,表示過去急診時曾遇到一名40歲的男性患者,因為長時間打麻將,突發「經濟艙症候群」,導致肺動脈栓塞,險些喪命。陳威龍醫師在FB粉絲專頁發文表示,該名患者身高175公分,體重95公斤,身體質量指數(BMI)超過30,屬於中度肥胖,加上過去有高血壓病史,這些因素使得他的健康風險大幅提升。而當該名患者長時間坐在牌桌前後,因為久坐不動導致身體血液循環變差,結果讓下肢深層靜脈形成血栓,後續血栓脫落,隨著血液流向肺動脈,導致嚴重的肺栓塞,患者當場失去意識。好在同桌朋友送醫及時,患者才撿回一命。陳威龍醫師解釋,肺栓塞這種疾病最早在長途飛行的乘客身上被發現,因此被稱為「經濟艙症候群」。但實際上,任何久坐不動的情況,像是辦公室久坐、長時間開車,以及過年時整日沉浸於麻將牌局中,都有可能引發此類風險。陳威龍醫師表示,肺栓塞之所以危險,主要是因為其通常沒有明顯預兆,一旦發作可能導致胸悶、呼吸困難,甚至猝死。陳威龍醫師也提到,肥胖不僅會增加體內脂肪,還會引發血管慢性發炎,使血液流動性降低、血液變得更黏稠,如果這時候又加上長時間久坐,深層靜脈血栓的風險就大幅提高。陳威龍醫師表示,長時間坐著不動是肺栓塞的主要發作原因,尤其本身有三高、肥胖或心血管疾病的民眾,更需要注意。至於要如何降低肺栓塞的發作機率,陳威龍醫師則建議以下方式來預防:每隔一小時應起身活動,促進下肢血液循環,避免血液長時間滯留在靜脈中形成血栓保持水分攝取,陳威龍醫師解釋,許多人因專注於牌局,經常忘記喝水,而適量飲水能幫助降低血液濃稠度,減少血栓形成的可能性。坐姿應避免雙腿交疊,坐姿要讓膝蓋與地面呈90度,並定時調整姿勢,以減少下肢靜脈受到壓迫。控制情緒起伏,過大壓力、激動的情緒都可能會影響心血管健康,使血管收縮、血壓升高,進一步增加靜脈血栓的風險。維持健康體重,陳威龍醫師解釋,肥胖不僅會導致各種心血管疾病,同樣也會增加肺栓塞的發作風險,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3/392723/sm-9e14e931afb682cd151cb49d08c8d55b.jpg)
示警「室溫降1度、大腦老2歲」 日本專家分享4招屋宅保暖秘招
日本慶應義塾大學理工學部教授伊香賀俊治先前曾做過實驗,其透過MRI觀測後,發現室內溫度過低,不僅會導致民眾血壓升高,更可能加速大腦老化,差不多就是「室溫降1度、大腦老2歲」的程度,癡呆風險明顯增加,讓健康壽命大幅縮短。為此,伊香賀俊治也分享了4招快速讓屋宅保暖的秘招。根據《女性自身》報導指出,伊香賀俊治教授先前曾對日本高知縣檮原町與山口縣長門市40至80歲居民進行MRI掃描,發現客廳室溫與大腦老化呈現明顯相關性。當室溫每下降1度時,大腦的老化程度相當於年齡增加2歲。這意味著室溫過低會顯著加速大腦退化,進一步提升患癡呆症的風險。伊香賀俊治教授解釋,寒冷的環境會使人體為維持體溫而收縮血管,進而引發血壓上升。血壓過高會損傷腦內血管,增加血栓形成與微小血管破裂的風險,導致大腦受損,進一步影響運動、記憶等功能。隨著損害累積,大腦退化的速度加快,最終可能演變成癡呆。而研究中也指出,對於65歲以上的高齡者來說,每日運動40分鐘即可降低癡呆風險21%,而寒冷的住宅無疑減少了高齡者進行運動的機會,進一步提升健康隱患。除了對腦部的影響外,研究中也發現,在室溫僅13度居住的居民,比起居住於15度環境中的人,其健康壽命平均縮短4年,即使僅2度的溫差,也對健康產生顯著影響。為此,伊香賀俊治教授也分享了4招讓屋宅保暖的方式。伊香賀俊治教授解釋,窗戶是室內熱能流失的主要來源,因此建議使用厚實且長度及地的窗簾,阻擋冷空氣進入,避免室溫下降。如果想進一步提升窗戶的隔熱效果,可以在玻璃上貼氣泡紙,利用其隔熱緩衝層來減少50%的熱能流失。這樣不僅能維持室內溫度,還能縮短暖氣使用時間,進一步降低電費。睡前暖身也是保持溫暖的關鍵,他建議用40度的溫水泡腳15分鐘,促進血液循環,使體溫上升。如果不喜歡泡腳,也可以用圍巾保暖頸部,同樣達到提升身體溫度的效果。至於電暖器的使用,伊香賀俊治教授建議將移動式電暖器擺放在窗戶邊,透過加熱窗邊的冷空氣,促進室內熱氣循環,提升整體暖房效果。然而,他特別提醒,電暖器不宜靠近窗簾,應保持適當距離以確保使用安全。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1/392051/sm-c0bee341baa9f919f2742921b4d1904c.jpg)
台灣人吃鍋「2行為」快戒! 醫曝致命原因:碰過很多
台灣人吃火鍋愛喝湯、必沾沙茶醬,對此,醫師說明,吃火鍋暖身是好事,除了要注意醬料使用,別吃太鹹外,離開店內要做好保暖,坦言曾碰過很多病人,心血管疾病因此爆發。根據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陳冠任在《健康晚點名》節目中分享,名30多歲男子天冷時與友人相約吃火鍋,完食後才一走出店外,寒風一吹頓時感覺胸悶不適,下秒倒地沒了呼吸心跳。對此,陳冠任表示,吃火鍋讓身體暖和是好事,但台灣人喜好口味稍重,因此各類鍋物、薑母鴨及其所使用的醬料,鹽分、糖分都比較高,而太油、太鹹或太甜都可能導致三高。除此之外,這名男子吃鍋還同時加上喝酒,由於酒精會促使血管擴張、血壓下降,在身體熱呼呼之際直接走出店外,當天剛好寒流來襲,冷風一吹讓他瞬間感覺胸悶不舒服,導致男子當下「碰」的一聲即倒地,當場失去呼吸心跳,緊急送醫搶救發現是心肌梗塞。此外,陳冠任也提醒,吃完火鍋要離開室內環境,一定要先做好個人保暖,因為瞬間溫差太大,可能造成血管痙攣或血管收縮,因此享用火鍋除了不要吃太鹹,也要留意吃完後,先在室內環境做好保暖工作才到室外。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2/391112/sm-5a5e062787a8796a4b2fab9833397301.jpg)
拉提療程怎麼挑?不同機種差在哪?皮膚科醫師們一致推正宗『鳳凰電波』!
現代女性為了追求永遠的年輕貌美,開始尋求醫美科技的協助,不過市場上光是主打緊緻拉提的相關音波及電波療程就有百百種,到底該怎麼正確選擇適合自己的療程類型呢?醫美科技提升了抗老保養的效率,也提高了民眾對醫美的興趣,但市面上訴求緊緻拉提的療程百百種,到底該怎麼區分,怎麼選擇? 別貿然衝動!先搞懂音波、電波差異性在哪!王修含皮膚科診所王修含醫師指出,其實音波跟電波最主要是加熱方式與治療層次的不同,現在市面上最常見的音波療程是聚焦式音波和柱狀音波,聚焦式音波是採用聚焦超音波在固定層次約3mm或4.5mm位置進行65度到70度高溫加熱,產生熱凝結點後藉此達到收縮拉提作用,但醫師提醒,聚焦式音波的核心聚焦溫度可能會高達85度以上,雖然初次治療時會有很好的效果,但不建議長期施打,恐會造成安全上的疑慮;柱狀音波則是以柱狀式的音波能量柱,以橫向水平面集中在1.5mm處加熱,但加熱深度相對較淺,所以可對皺紋這類淺層的問題進行療程,但拉提或持久度,就無法達到可以作用到深層的療程顯著。而鳳凰電波是透過電波熱能以3D立體容積式的方式對肌膚全層加熱,治療範圍從皮表以下到4.3mm,涵蓋到真皮層、皮下組織,甚至有效溫度能作用到4.5mm筋膜層的位置,因此可以幫助膠原蛋白新生與重組並同時收緊。王修含醫師指出,正因為鳳凰電波不論在深度設定跟加熱能量都能同時兼顧,才得以在醫美市場上存在20年還歷久不衰,甚至越來越受歡迎。王修含醫師說明,鳳凰電波兼顧加熱深度與有效溫度的特性,可幫助膠原蛋白新生與重組並同時收緊。(圖/CTWANT影音組拍攝)小鳳凰≠鳳凰電波?名稱雷同但效果不見得一樣不過也正因為鳳凰電波效果和持久度大家都有目共睹,坊間還出現號稱小鳳凰或迷你鳳凰的韓國製電波儀器,王修含醫師就說明,來自美國原廠的正宗鳳凰電波,除了有70幾項專利技術,更有多達70幾篇國際文獻可佐證其拉提作用,所以即使外觀設計形似,不管是能量、有效溫度、穿透深度都因為材質、科技、專利技術的不同,無法做到跟真正的鳳凰電波一樣,因此效果性跟持久度自然也無法作比擬,就像同樣都是汽車,但超跑與國產車實際跑起來的性能就是會有差是一樣的道理。來自美國原廠正宗的鳳凰電波,有70幾項專利技術及70幾篇國際文獻佐證。(圖/CTWANT影音組拍攝)註:能量若無偵測及優化校正,會反射後消散,無法完整進入皮膚,施打結果不佳施打鳳凰電波前必做三步驟驗明正身!有鑑於日前有不肖業者推低價團購醫美療程,甚至以假儀器探頭來欺騙消費者的情形,王修含醫師也提醒民眾,在施打鳳凰電波前務必做好三步驟保護自己,第一步可先到鳳凰電波官網查詢「原廠認證診所」,並請診所出示「原廠機器證書」,認明是原廠認證診所;第二步可檢查機器是否貼有「機器防偽雷射標籤」,此防偽標籤透過不同角度可看見雷射光影的變化,藉此確保機器為原廠正貨;再來第三部就是針對探頭的部分,王修含醫師指出,建議要由醫師在被治療者面前親自拆封,並切記用官方LINE相機掃描探頭上的QRcode辨識真偽,才能美得安全又安心。除了要有原廠機器證書,王修含醫師提醒民眾也可透過親掃探頭盒身上的QR code,保障自己施作醫美療程的安全性。(圖/CTWANT影音組拍攝)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8/391378/sm-db3b5739dc3ad83c0f4b194d362b19bd.jpg)
《單身即地獄4》史上最美女嘉賓陣容!「裴智妍」神似TWICE Sana讓主持人DEX也心動直呼想抽號碼牌
最火辣的約會韓綜《單身即地獄4》於Netflix上線後果然又衝上排行榜第一,每次開播後男女嘉賓總是大家的焦點,這次女嘉賓的顏值、氣質都非常好被譽為是史上平均顏值最美的一次。尤其女嘉賓「裴智妍」好多畫面都讓主持人DEX十分心動,DEX可是在《單身即地獄2》登場後就迅速在韓國爆紅,擁有眾多女性粉絲。看過不少美女的DEX為什麼這次反應會這麼大呢?原因就在於他曾透露自己的理想型是TWICE的Sana,這次節目中DEX就說「智妍」有點像TWICE的Sana,其他主持人也紛紛說真的有點像。(圖/取自 dex_xeb IG、 m.by__sana IG)當「智妍」因沒有被選擇到孤身留在地獄島時,DEX立刻接話說「讓我去吧!」、「我先抽號碼牌」此話一出主持群也爆笑不止,開玩笑說這節目DEX是不是都只有在看「智妍」一個人?長得有點野性美的裴智妍真實身分為一名模特兒,1999年出生而且身材超級火辣,趕快來看看她都在瘋哪些運動吧~(圖/取自 bxxyon IG、m.by__sana IG)《單身即地獄4》裴智妍維持身材方法:皮拉提斯/瑜珈皮拉提斯/瑜珈訓練過程中注重脊椎的排列和身體對稱性,有助於矯正駝背、圓肩等不良姿勢,讓體態更挺拔。透過小範圍的精確動作,皮拉提斯能有效鍛鍊手臂、腿部、臀部等部位的肌肉,讓身體線條更修長,難怪裴智妍的腰臀比那麼好看。(圖/取自 bxxyon IG)《單身即地獄4》裴智妍維持身材方法:騎馬騎馬時需要保持平衡,核心肌群(腹肌、腰背肌)會持續收縮,幫助穩定身體,長期練習有助於塑造平坦的小腹和強健的核心力量。騎馬時雙腿內側需夾緊馬鞍以保持穩定,能有效鍛鍊大腿內側(內收肌),小腿肌肉在控制馬匹時也會持續用力,幫助修飾腿部線條。(圖/取自 bxxyon IG)《單身即地獄4》裴智妍維持身材方法:健身/重量訓練重量訓練能促進肌肉纖維的增厚與強化讓肌肉更結實、線條更明顯,當肌肉量增加就會使身體顯得更加緊緻,減少鬆弛感。而且肌肉是消耗能量的組織,當肌肉量越高,基礎代謝率就會越高,即使在休息時也能燃燒更多熱量。長期重量訓練有助於減少脂肪堆積,讓身體比例更勻稱。(圖/取自 bxxyon IG)《單身即地獄4》裴智妍維持身材方法:補充蛋白質裴智妍有運動的習慣自然很注意飲食控制以及補充大量蛋白質,像她就常常喝蛋白飲然後又很方便攜帶,總熱量不高是女性健身族的最愛。(圖/取自 bxxyon IG)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4/391374/sm-b2d6ab2226b5102cfc720f6306ff1a69.jpg)
春節封關在即台股21日平盤遊走 「地震概念股」逆勢吸睛
美股20日休市,美國總統川普正式上任,但在演講中未提到確切的關稅議題,讓相關人士先喘一口氣,台股21日明顯呈現封關前的觀望,以接近平盤的23266.49點小跌開出後,在平盤上下起伏,10點前最高到23305.47元、最低在23174.02點,電子股表現平淡,反倒是「地震概念股」吸睛。法人認為,在農曆春節長假不確定因素下,成交量持續收縮,後續將觀察川普動態、日本央行是否升息,以及蘋果、微軟、英特爾、亞馬遜等美國企業的財報表現。台股20日漲118.74點,收在23266.82點,成交值2799.23億元。21日開盤時波動不明顯,傳產大多維持平盤之上,較強勢的包括鋼鐵、電器電纜、玻璃陶瓷等漲逾1%,航運股也恢復漲勢,大多開紅。嘉義21日凌晨0時17分發生芮氏規模6.4地震,全台有感,中鋼構(2013)早盤一度大漲逾7%,最高到51.9元,其他像是中鋼(2002)、燁興(2007)、中鴻(2014)、春雨(2012)也都漲逾2%。電子權值股方面,9點半左右,台積電(2330)在平盤1120元之下;鴻海(2317)平盤178元小幅波動;台達電(2308)跌5元、在422元;廣達(2382)跌1元、在266元。高價股方面,聯發科(2454)漲5元、在1450元,大立光(3008)漲30元、在2785元。比較特別的是力積電(6770),市場傳聞力積電AI晶片關鍵製程的中介層技術,獲台積電認證,有機會協同台積電打入輝達、超微等 AI 晶片大廠供應鏈,20日股價跳空漲停在16.5元開出後鎖死,21日再度一開盤即漲停在18.15元。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5/390395/sm-de5dbdb477720bcdf2f46891967d1f83.jpg)
秋冬「硬不起來」竟是血管發炎釀禍 求診患者增3成
一名年僅35歲的竹科工程師,卻有著性生活不美滿的難言之隱,平時工作壓力大,加上整天坐在電腦前運動量少,導致那話兒總是「硬不起來」,大大影響和女友之間的感情,最後甚至分手收場。後來工程師決定求醫,千暘診所王德生醫師發現除了因心理壓力導致心因性勃起功能障礙之外,也發現工程師的膽固醇偏高,導致血管狹窄、可能會影響勃起功能,因此除了給予心理支持、使用常規藥物之外,同時搭配血漿置換術,也就是俗稱的「洗血」,幫助他改善高血脂狀況,以及個人化的營養點滴輔助治療,全方位多管齊下,工程師終於重振雄風,新任女朋友也稱讚性生活滿足。除了心理壓力會導致勃起功能障礙之外,還可能有兩個原因,一個和血管收縮有關,另一則和荷爾蒙有關。針對血管收縮,王德生醫師觀察,秋冬天氣較冷,近期來求診的患者多了2-3成。雖然目前醫學上沒有明確的證據指出天氣冷時會導致血管收縮厲害而無法勃起,不過在臨床上觀察天冷確實會容易誘發心血管相關的疾病,而勃起障礙和心血管疾病本身也具有相當的關聯性。針對荷爾蒙,當所處的國家地區緯度越高,在不考慮基因問題下,越容易有勃起障礙的問題。王德生醫師解釋,這是因為男性的睪固酮分泌量會受到日照多寡影響,當進入日照時間較短的秋冬季節,或多或少會影響到睪固酮的分泌,進一步影響勃起功能。而每到「年尾」都會有工作上的壓力,而心理壓力也會影響勃起功能,因此在多重因素影響之下,治療上也需要多方面同步進行。王德生醫師表示,一般治療時會給患者服用血管舒張劑,幫助收縮的血管擴張,讓血流充足順暢,幫助陰莖充血,不過這屬於快速的治標方法,還需要掌握「治本」的原則,一般來說,任何心血管功能不健全的狀況,都可能影響到勃起功能,因此如果患者有三高,例如:高血脂,除了使用常規的藥物治療,還可以搭配血漿置換術(洗血)和個人化營養點滴進行輔助。洗血可以過濾掉血中多餘的脂肪、毒素和重金屬,更廣泛地幫助恢復勃起功能,且洗血和洗腎不同,過濾的量不會像洗腎這麼大量,因此較無脫水的問題且風險很低。此外,許多民眾會使用口服營養品,包括精胺酸、鋅離子等和男性荷爾蒙合成有關的營養素,如果此時改以點滴治療,不經口服就不需經過消化吸收這一關卡,讓身體吸收營養素的濃度更高,減少中間代謝產物產生的可能性,王德生醫師解釋,「換句話說,就是直接讓細胞和組織補充到營養素」。除了鋅離子以外,還可以搭配鎂離子,因為可以幫助血管舒張,也可以讓自律神經變得更為穩定,當人放鬆自在時,自然而然就能提槍上陣。王德生醫師進一步表示,因為三高會導致慢性的血管發炎,點滴當中也可以加入抗氧化因子,像是高劑量的維他命C或穀胱甘肽,在多元的營養素補充之下,都可以幫助到血管功能障礙。而在生活作息方面,規律運動、戒掉菸酒、嘗試地中海飲食,都對於恢復勃起功能有相當大的助力。醫師也鼓勵,如果男性有不舉的情形,千萬不要羞於就醫,現在有許多先進的治療方式,可以達到良好效果,放寬心接受醫學的治療,讓自己重拾性福生活。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8/390278/sm-49adc8d701d49ee0298ce4a0268f2dcf.jpg)
華航董座謝世謙確診流感後猝逝! 醫示警:心肌梗塞風險是平常6倍
華航董事長謝世謙近期罹患流感,昨日才抱病出席活動並與中華航空企業工會簽訂第7次團體協約,沒想到謝世謙今(16日)上午就驚傳心肌梗塞猝逝,享壽73歲。對此,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曾提醒,流感或肺炎感染後的一段時間內,是心血管疾病和腦中風的高度危險的時間!研究發現,流感感染後心血管急症的發生是平常的6倍!蘇一峰曾在去年底於臉書發文指出,他以前常常強調,流感或肺炎感染後的一段時間內,是心血管疾病和腦中風的高度危險的時間,「過去研究曾發現,流感感染後心血管急症的發生是平常的6倍!肺部的嚴重發炎導致血液凝固容易血栓形成!癌症者也容易血栓,開刀也容易血栓!」中華民國心臟醫學會專科指導醫師劉中平也曾在前年於臉書發文表示,發炎對心臟很要緊,發炎指數上升,可以預測心臟衰竭,經過長期的研究,醫學家發現血管狹窄和粥狀硬化的產生是因為抽煙、高血脂、高血糖刺激血管內壁,吸引白血球進入血管壁內,引發一連串的連鎖效應,造成組織間質堆積,使血管壁增厚阻塞。至於「這樣的機制,其實和平常人體的受傷反應非常類似,那麼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發炎也會造成心臟變化嗎?」劉中平認為,答案是肯定的,國外的科學家發現,感冒的7天內,發生心肌梗塞的機會增加了17倍,新冠肺炎確診後1週內發生動脈血栓的機會也增加了21倍!劉中平還補充,最新研究顯示,在穩定的心臟病患者檢測發炎指數: C反應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可以預測後續發生心臟衰竭的機會。今年8月剛發表在美國心臟學會雜誌追蹤8000人長達10年的研究報告顯示,不論基本心臟收縮力正常與否,只要是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未來是否會發生心臟衰竭而住院,和C反應蛋白質脫不了關係,「而且不論使用什麼藥物或是否有發生心肌梗塞,都不會影響研究結果。這樣的發現,讓我們確認發炎反應參與了心臟衰竭的病理機轉,期待未來可以從相關研究中得到治療的新突破。」因此劉中平建議,感冒之後要充分休息,讓身體好好恢復似乎真的是有道理的,「高齡者或是有心臟疾病的患者,避免過度勞累、減低發炎產生的機會,也應該是保健之道!」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6/390226/sm-40389f157aaa59d504e17bd20946ec56.jpg)
50歲謝金燕傳授10個變美秘笈!網友稱「最強抗老寶典」,減肥從來不是明天的事就從現在「縮小腹」開始
曾說「腹肌就是她的時尚配件」的謝金燕不但有大長腿+性感腹肌,更厲害的是她170公分卻常年維持在47公斤左右,到中國錄製節目《浪姐5》也掀起「台灣女生真的很抗老」的話題討論,這篇就來看看50歲「姐姐」謝金燕累積幾十年經驗的變美秘笈到底有哪些?真的要趕快學起來!謝金燕的抗老變美秘笈:在家從不穿寬鬆的衣服要穿永遠緊到爆的那一種,這樣可以方便隨時觀察多出來、不必要的贅肉。一但練出馬甲線後就會想維持住,緊身的衣服真的能幫助自己不要鬆懈。(圖/取自jeanniehsieh___bbb IG)謝金燕的抗老變美秘笈:全身鏡四處放放鏡子是因為她照到不對勁的時候就要趕快運動,動腦筋讓自己的運動不無聊,再去多買逼死人的衣服,再想辦法穿起來逼死人。(圖/取自jeanniehsieh___bbb IG)謝金燕的抗老變美秘笈:24小時縮小腹除了睡覺謝金燕曾經提到會提醒自己要縮小腹,要將這個行為變成習慣,即使自己在追劇、洗碗也都會「縮小腹」。因為隨時收縮腹部肌肉有助於強化腹部肌肉群,包括腹直肌、腹橫肌和腹外斜肌等,這對於改善姿勢、支撐脊椎、減少腹部脂肪積聚都有一定的幫助。(圖/取自jeanniehsieh___bbb IG)謝金燕的抗老變美秘笈:再好吃的東西吃到7分飽就要停吃東西不要太專心因為要慢慢慢,把胃養小小自然就肉少少。謝金燕提到光靠運動還不夠,自律飲食才能降體脂,腹肌通常就是在你體脂下降到某程度後就會比較明顯,因為脂肪變少,腹部肌肉線條當然就跑出來了,很多人可能有腹肌但因為肚子脂肪太多蓋住肌肉所以看不到腹肌。(圖/取自jeanniehsieh___bbb IG)謝金燕的抗老變美秘笈:不喝含糖飲料不然會腰粗維持好身材的謝金燕自然不喝含糖飲料,因為糖不但會變胖也會影響皮膚,謝金燕還提到如果你懶得運動那就要吃更少,否則很快變胖。(圖/取自jeanniehsieh___bbb IG)謝金燕的抗老變美秘笈:追劇時也要動茲動茲50歲還能有如此緊緻的身材超狂,而她私下的運動習慣就是騎飛輪、使用健腹器來加強鍛鍊腹部肌肉,就是會練到腹部有痠痛感,對於腹部線條謝金燕十分執著與自律。(圖/取自jeanniehsieh___bbb IG)謝金燕的抗老變美秘笈:洗碗時要蹲馬步將每個能消耗熱量的方式都融入生活日常,這樣更有助於維持好身材,除了洗碗時蹲馬步以外,她能爬樓梯就不坐電梯也是一種運動。(圖/取自jeanniehsieh___bbb IG)謝金燕的抗老變美秘笈:不曬太陽才可以慢慢老除了不曬太陽外,謝金燕還說自己「不熬夜不菸酒基本上沒朋友」,因為朋友聚會太多就容易攝取美食或者酒精飲料,而酒精飲料都是高熱量,基本上對身體以及皮膚有害的事情,謝金燕都是能免則免。(圖/取自jeanniehsieh___bbb IG)謝金燕的抗老變美秘笈:髮型、化妝技巧也要學謝金燕分享要剪一個可以修飾臉型的髮型,也要學習化妝技巧來修正臉型的缺陷,另外穿衣風格能力也要多學習,放大身體的優點、遮蓋缺點。(圖/取自jeanniehsieh___bbb IG)謝金燕的抗老變美秘笈:變美靠的是自律謝金燕提到自己數十年如一日,靠自律維持在滿意狀態,她說變美沒有捷徑、唯有自律與堅持,減肥也從來不是明天的事,而是從現在開始,想要變得更漂亮每個人都可以做到,不要想像過程會有多辛苦,因為你會越來越好,你會因為自信更加快樂。(圖/取自jeanniehsieh___bbb IG)謝金燕提到以上都做到的話,你要多正有多正,投資自己成本不要設限,心力、財力、續航力隨時準備好,人人都會老但她就是要慢到爆,多看美圖催眠自己也可以,好的心態才有好的狀態,謝金燕還笑說美肌修圖當然也不可少,如果拍到她的醜照請毀掉。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1/389651/sm-c4f6ec8f2e7a13e7e379600fe02c62e3.jpg)
大寒將至春不遠! 命理師曝「養生旺運」4法門
下週一(20)就是24節氣中的「大寒」。大寒是24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也代表著最寒冷的時節到來。只要過了大寒,即將迎來的就是象徵春天到來的「立春」。為此「清水孟國際塔羅」的小孟老師在臉書分享大寒中的4種「養生旺運」法門,同時提醒5種需要注意的小禁忌。大寒的4種養生方法:一、喝粥、喝熱湯:「大寒」的「寒」在中醫視為陰邪,喝熱湯可補身體,喝粥則能夠養胃、暖身體,如果用羊肉、豬大骨、烏骨雞或鱔魚熬煮湯,可旺氣血使精力旺盛,外出也不怕寒冷。二、多吃龍眼、黑芝麻、山藥、核桃:大寒多吃龍眼、黑芝麻、山藥、核桃能讓身體暖和,抵禦寒冷,還能避免寒氣滲入骨頭,造成骨頭痠痛。三、睡前泡澡:外出回家的人在睡前泡個熱水澡,不但可以舒緩筋骨,還能活絡筋骨,避免冷冬造成骨頭過度僵硬。四、早睡晚起:俗話說「秋冬養陰」,晚上9點就是陰氣的開始,因此大寒後最好早睡晚起,睡眠時間夠長才能補足精氣,讓身體不斷活化。大寒的5大禁忌一、忌食生冷食物:大寒不可以吃冰冷的食物,吃太多容易手腳冰冷、寒氣太重,也容易引發頭痛、氣血不順等問題。二、大寒不宜過早外出:大寒天氣寒冷,長輩如果太早出門,造成心血管收縮,容易覺得不舒服。若是當天需要早起者,建議多穿衣服。三、忌劇烈運動:大寒天氣寒冷,過度運動可能導致心血管收縮劇烈,且大量出汗也會使皮膚毛孔打開,如果不慎被寒氣入侵,恐會感冒引發身體不適。另外,長輩也容易發生心血管疾病,因此大寒應避開劇烈運動。四、少喝酒:在寒冷的天氣下喝酒容易短暫發熱,但等熱感消退時,體溫會極速下降,輕者可能感冒,嚴重者則容易讓人失溫,甚至導致猝死。五、暖氣不宜過強:雖然天氣寒冷,但室內暖氣仍不宜開過強,以免皮膚乾燥導致乾癢,進而傷害角質層。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2/389272/sm-189b1d5fc3fede3cb10b807b9ed60e59.jpg)
年輕人也會得心臟病! 醫教10招改變生活習慣預防疾病
心臟病不再是老年人的疾病,有越來越多大約40多歲的中年族群發現自己處於危險之中,可以做些什麼來保護心臟的健康嗎?Mount Sinai健康中心的心臟科醫師Evan S. Levine博士表示,答案是肯定的。Evan S. Levine博士給大家10 個實用的建議,這些建議大多是生活方式的改變,有助於大家在60歲之前預防心臟病發作。1.不要吸菸:吸菸會促使心臟血管收縮,增加血壓和心率,並增加導致心臟病發作的血栓風險;與不吸菸的人相比,吸菸者心臟病發作的風險增加1倍以上。2.避免所有含糖飲料:避免含糖飲料或蘇打水,可以幫助您降低高血壓和三酸甘油酯過高的風險。研究表明,即使對於那些經常運動的人來說,每天飲用含糖飲料,也會增加心臟病發作的風險。3.避免吃快餐:你餐盤裡的食物對心臟健康有重要的作用,避免食用富含鹽、糖和不健康脂肪的垃圾食品,有助於降低肥胖、高血壓和心臟病的風險。4.每天至少運動30分鐘:每天至少30分鐘的運動,可以改善血液循環、調節血壓、預防肥胖,並降低膽固醇,這些都是心臟病發作的關鍵危險因子。5.進行冠狀動脈鈣掃描檢查:冠狀動脈鈣掃描有助於評估心臟動脈中的鈣積聚。對於患有高膽固醇、心臟病家族史和其他危險因素的人,即使是 40 歲以下的人,進行這項評估對於監測心臟健康非常有益。6.排解壓力:壓力會導致血壓升高並擾亂皮質醇,這兩者都會對心臟健康產生負面影響。Evan S. Levine博士強調,解決壓力(無論是工作壓力還是人際關係壓力)以及尋找放鬆的方法(例如聽舒緩的音樂)可以為您的心臟帶來奇蹟。7.治療糖尿病、高血壓:管理糖尿病和高血壓等潛在疾病,對於預防心臟病非常重要,因為這些是心臟健康的重要危險因子。8.保持健康體重:體重過重,特別是腹部周圍的脂肪沉積,會增加代謝疾病的風險,可能導致心臟病發作。Evan S. Levine博士強調,減肥,特別是如果你的腹部肥胖,與高血壓、三酸甘油酯升高、脂肪肝和血脂升高都有關,這就是代謝症候群。9.聽取醫療專業人員的建議:隨著社群媒體的興起,人們很容易聽從那些自稱專家但缺乏正式培訓或證書的影響者的健康建議。Evan S. Levine博士對這種日益增長的趨勢發出警告,並強調應該要聽取合格醫療專業人員的建議的重要性。10.注意飲酒量:眾所周知,過量飲酒會導致血壓升高並危及心臟健康。(內容授權提供/常春月刊)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1/387831/sm-b586ed98a0ecd92cc079894bbf93b063.jpg)
「雙胞胎」生日相隔111天 ! 創下新國內紀錄
40歲的關女士是一位高齡的雙胞胎孕婦,在懷孕19週左右突然大量破水,A寶在20週時自然產出,由於夫妻雙方表示要拚盡全力保住B寶,於是接受強效抗生素及子宮頸環紮術治療,於3週後出院,改門診治療。後續順利安胎到35週,B寶在將近36週時自然生產,健康活動力佳。罕見「雙胞胎延遲間隔生產」 感染跟凝血病變風險高國泰綜合醫院婦女醫學部產科陳俐瑾主任指出,雙胞胎屬於早產的高危險群,平均會在36週提前生產,若是遇到早產的情況,通常兩個寶寶會一起分娩出,能夠間隔24小時以上才生出第二個寶寶的狀況相當罕見,在醫學上叫做雙胞胎延遲間隔生產。由於早產常常有潛在性子宮腔感染,且生完第一個寶寶後子宮頸會打開,這些都是難以將第二個寶寶安住的原因。就算成功度過前幾天,後續滯留在子宮腔的胎盤跟臍帶也要非常注意感染跟凝血病變的問題,因此需要密切觀察與適當治療。相差111天 國內已知最久、出生週數最大由於沒有醫療上的常規可循,醫學文獻上報告雙胞胎延遲間隔生產超過1天以上的成功個案數只有82例,成功機率大約不到萬分之一,平均延遲天數為數天到數週,其中最久的個案在葡萄牙,高達154天。陳俐瑾主任表示,台灣至今成功的個案數寥寥無幾,此次成功將二寶安胎破百天應是國內已知最久、出生週數最大的紀錄。高齡、抽菸喝酒及檳榔 早產高危險群須密集產檢 根據國健署統計,台灣早產發生率由95年的8.5%攀升至112年的10.8%,原因可能是目前試管嬰兒雙胞胎的比例隨之增加、孕婦高齡化,或是有抽菸喝酒吃檳榔習慣,都是早產高危險群。因此,高齡的雙胞胎孕婦平時應注意子宮收縮的情形,並建議在第二孕期(懷孕第16-24週)接受子宮頸長度測量,密集回診產檢,以減少因早產造成寶寶的生命危險或長期性併發症。若是遇到早產徵象,包含出血、宮縮、破水,應盡速到有早產兒急救能力的醫療院所就醫,盡早治療。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8/387578/sm-4e0b5917a1457a339e9324d48d46a9a2.jpg)
46歲男拚酒猝死!醫師點尾牙5大禁忌行為 切勿「飯後抽菸」
年末至年初是各大公司尾牙旺季,苗栗一間外商公司上月底舉辦尾牙,一名46歲吳姓男員工參賽拚酒,隔天被發現陳屍溪頭某飯店廁所,死因為「心因性休克」猝死。除了拚酒行為涉及人身安全之外,重症醫學醫師黃軒點出尾牙5大禁忌行為,切勿空腹飲酒、也不要飯後抽菸,會加重心血管負擔。禁止空腹飲酒黃軒指出,酒精吸收速度更快,空腹時,酒精會直接進入小腸並迅速被吸收,導致血液酒精濃度快速上升,更容易喝醉,還會刺激胃黏膜,可能引發胃痛、胃炎,甚至胃潰瘍。且空腹飲酒會讓酒精代謝更困難,導致隔天宿醉症狀更嚴重。酒精會干擾肝臟釋放葡萄糖的能力,可能導致血糖過低,出現頭暈、乏力甚至昏厥。禁止飯後抽煙取暖抽煙會導致血管收縮,降低血液循環,反而使身體保暖能力下降。寒冷環境中抽煙會加重心血管負擔,可能引發高血壓、中風或心肌梗塞等急性疾病。加上冬季室內外溫差大,頻繁進出可能對心血管系統造成壓力,增加猝死或腦血管疾病的風險。禁止自己開車前往避免酒駕風險,即使少量飲酒也可能影響駕駛判斷力和反應速度,增加交通事故的風險,還有可能面臨高額罰款、吊銷駕照等處分。禁止過度飲酒或強迫他人喝酒過量飲酒可能導致急性酒精中毒,對肝臟、心血管系統和腦部造成嚴重損害,甚至危及生命。還有可能導致情緒失控、行為不當,破壞聚會氣氛,甚至引發爭執或暴力。禁止再續攤黃軒解釋,續攤通常伴隨更多飲酒,可能導致急性酒精中毒、宿醉,尤其參與者可能低估自己的酒精濃度,引發健康問題,續攤後的深夜返家也增加酒駕風險。根據現行法規,酒測值標準為,酒精濃度每公升0以上未滿0.15毫克(不罰)、每公升0.15毫克以上未滿0.25毫克(僅行政罰)、每公升0.25毫克以上(行政罰+刑罰)。雷皓明律師提醒,一般市售的罐裝啤酒,容量大約在330c.c左右,假設體重若是70公斤,大約只要喝3.3罐啤酒,就無法通過酒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