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
」 中國 大陸 習近平 台獨 兩岸迎接新一年!習近平發表2025新年賀詞 再次強調:兩岸同胞一家親
大陸國家主習近平12月31日晚間發表2025新年賀詞,表示當前大陸經濟運行面臨新情況,有外部環境不確定性的挑戰,也有新舊動能轉換的壓力,但經過努力是可以克服的,強調「從來都是在風雨洗禮中成長,在歷經考驗中壯大」。大家要充滿信心。涉台方面,習近平則強調兩岸同胞一家親,誰也無法割斷血脈親情,誰也不能阻擋祖國統一的歷史大勢,並將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方針,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習近平指出,2025年將全面完成「十四五」規劃,要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政策,聚精會神抓好高品質發展,推動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保持經濟社會發展良好勢頭。習近平31日晚間發布新年談話時間約10分25秒,以一面大陸五星旗與一幅萬里長城畫作當做背景。他表示,2024年積極應對國內外環境變化帶來的影響,發布一系列政策組合拳,讓經濟回暖向好,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預計超過130兆元人民幣、糧食產量突破7億噸,「中國碗裝了更多中國糧」。他更點出大陸區域發展協同聯動、積厚成勢,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相互融合、同頻共振。綠色低碳發展縱深推進,同時培育新質生產力、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競相湧現。例如新能源汽車年產量首次突破1000萬輛,並在積體電路、人工智慧、量子通信等領域取得新成果。習近平表示,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吹響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號角,中國式現代化必將在改革開放中開闢更加廣闊的前景。
宜昌巡禮3/揭秘三峽大壩正核心 看萬噸大船爬樓梯
經過數不清武警看守的重重關卡,CTWANT記者終於登上了三峽大壩的頂端,這個「控制長江特大洪水的總開關」。壩體為混凝土重力壩,全長2,335公尺,壩頂185公尺高,總庫容是393億立方公尺,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水電樞紐,現場烈日蒸騰,巍峨的氣氛就如同一旁的牌子,寫著「大國重器」。「三峽工程其實是個百年追夢的歷史,」三峽大壩景區管理員單單向CTWANT記者解釋,其實國父孫中山在《建國方略》裡,就提到要開發長江的清潔能源,1944年國民政府也曾聘請美國土木工程師薩凡奇來測量三峽並設計工程,當時叫「薩凡奇計劃」,後來因各種原因破局。最後,三峽工程在1992年4月3日審議通過,1994年開工,2009年竣工,至今剛好30年。單單透露秘辛,提到第一個水電站也是在湖北宜昌,叫葛洲壩,當時是萬里長江第一壩,1970年代蓋的,是第一個「實驗性」的水電站,但其實當時是自己摸索,所以做了很多白工,甚至拆掉又重建。但到了1990年代的改革開放,可以歐美考察,所以三峽大壩就是「到巴西考察的。」單單說,巴西的水力發電機是當時最先進的,一台就能產生70萬瓩,而當時葛洲壩只有12萬瓩。在第一批大型基礎設備進口後,也派人出國學習,消化吸收、生產創新,後來就國產化,最後安裝了32台70萬瓩設備。「當時占全中國1/7的電,不過30年來的經濟成長,三峽大壩去年供電量的占比已減為1.5%。不過我們沒有停止開發腳步,後來在上游的四川、雲南陸續修了4個大型水電站,大陸現在14億人口,3.6億人是使用來自長江生產的清潔能源。」單單說。三峽升船機可讓三千噸以下的小輪船垂直上升。(圖/陳曼儂攝)儘管外界對三峽大壩是否會有風險存有疑慮,單單提到,「會選在這裡興建,是因為這裡是長江上游和中游的分界,蘊藏的水能資源非常豐富;另一原因是這裡鑽探到了200公尺的花崗岩,所以能確保工程在上面能承受八級地震,非常穩固。」除了蓄水、發電、調度,三峽大壩也是很重要的長江交通廊道,「2003年以後,萬噸級的船舶就可以從上海直接開進重慶,」單單表示,雖然大壩攔阻了水道,但靠著「水漲船高」原理,可使用雙線五級船閘,從第一級船閘到第五級放水,一間一間過,就能從壩下慢慢爬到壩上,提升高度達113公尺,全程走完要3.5小時。在三峽坐船是相當輕鬆且多元的旅遊與交通方式。(圖/陳曼儂攝)「大船爬樓梯、小船坐電梯」,萬噸級的貨運大型船舶走五級船閘,而2016年開發了三峽升船機,三千噸以下的小輪船可以塞在電梯裡垂直上升,速度更快,只需要40分鐘就可過關;光是今年上半年,就有約兩萬艘大船爬樓梯、兩千艘坐電梯,且不用收過路費。當地不少業者推出旅遊方案,有純粹坐船過關的,也有五天四夜、帶你順便旅遊三峽景點的豪華客輪可以選。因興建葛洲壩與三峽大壩而阻斷了中華鱘的洄游繁殖通道,因此中國長江三峽集團也擁有中華鱘研究所,是大陸第一個因大型水利工程興建而設立的珍稀魚類科研機構。中華鱘研究所研究員葉芝向CTWANT記者表示,最近重組後,已經成為長江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有珍稀魚類和植物培育基地。中華鱘研究所重組擴編,成為長江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圖/陳曼儂攝)長江中原本有很多中華鱘,「她全身都是寶,可以吃、還能入藥,是很重要的經濟魚種,」但80年代末期因大眾對環境保護意識不足,還有航運等破壞,加上人為捕撈,讓長江鱘、中華鱘成為瀕危動物,現在野生數量仍不多。但在努力研究下,2009年突破了全人工繁育技術,從魚卵到2公尺多的成魚都可以培育繁殖,然後選擇一部分放流到長江。前幾年也突破規模化,去年放流20萬尾、今年50萬尾。不過這些魚是不能吃的喔,「2021年1月1日到2031年,長江迎來了10年的禁捕期,全面禁止天然漁業資源的生產性捕撈。」單單說,期待長江生態回到過去的輝煌與繁榮。
圍台軍演後…習近平福建考察稱:增進台灣同胞的國家認同
中共解放軍「聯合利劍—2024B」圍台軍演在14日落幕後,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15日至16日在福建考察時強調,要推動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發展,把文化旅遊培育成為支柱產業。促進兩岸文化交流,共同弘揚中華文化,增進台灣同胞的民族認同、文化認同、國家認同。依托宗親鄉親、祖地文化等紐帶廣泛凝聚僑心。據新華社的報導,10月15日至16日,習近平在福建省委書記周祖翼和省長趙龍陪同下,先後來到漳州、廈門等地,深入鄉村、紅色教育基地、文物保護單位、自由貿易試驗區等考察研。15日下午,習近平首先來到漳州市東山縣考察。該縣東南部的陳城鎮澳角村三面臨海,近年來走出一條以海興村、以海強村的新路子。習近平步行察看澳角灣海域環境和村容村貌,詳細了解海鮮乾貨和漁獲產品交易情況。隨後,習近平來到谷文昌紀念館,了解谷文昌同志感人事蹟,聽取當地傳承紅色基因情況介紹,同谷文昌幹部學院教師、學員代表親切交流。習近平指出,衡量幹部業績好不好,關鍵要看老百姓口碑好不好。各級領導幹部要向谷文昌同志學習,樹牢正確政績觀,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真抓實幹、久久為功,把豐碑立在人民群眾心中。學習谷文昌同志,不只高山仰止,還要見賢思齊,像他那樣做人、為政。在關帝文化產業園,習近平聽取當地加強文化遺產保護、推動兩岸文化交流等情況介紹。他強調,文化遺產是老祖宗留下來的寶貴財富,要保護好、傳承好。16日上午,習近平在廈門考察了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廈門片區。他參觀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成果展,聽取當地擴大改革開放、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等情況介紹,同綜合服務大廳窗口工作人員互動交流。習近平指出,廈門特區經過40多年發展,發生了當年難以想像的巨大變化。今天,抓改革開放,無論深度或廣度,都比過去要求更高了。福建和廈門要適應情勢發展,穩步推進制度型開放,對接國際高標準深耕細作,多出一些制度性、政策性成果,為擴大高水準對外開放再立新功。16日下午,習近平在廈門聽取福建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匯報,對福建各項工作取得的成績給予肯定,並對下一步工作提出明確要求。其中,習近平強調,要在提昇文化影響力、展現福建新形像上久久為功。傳承弘揚紅色文化,建好長汀、寧化長徵國家文化公園,深化革命史料與革命文物研究詮釋。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堅持不懈做好以文化人工作,積極推動移風易俗。推動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發展,把文化旅遊培育成為支柱產業。促進兩岸文化交流,共同弘揚中華文化,增進台灣同胞的民族認同、文化認同、國家認同。依托宗親鄉親、祖地文化等紐帶廣泛凝聚僑心。習近平強調,要認真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全力抓好第四季經濟工作,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據悉,何立峰及中央及國家機關相關部門負責同志陪同考察。
送「兩個餐飲故事」給即將就任的賴清德總統
經濟學中有一個「帕累托改進」(Pareto Improvement)理論,其基本定義是「有人受益但卻無人受害」,也就是改革要保持著「總體的穩定」,使「人民與政府」都增加了財富,實現了政經的雙贏甚至多贏,政府與企業體許多時候經營的戰略都是一個道理!老饕都知道「便宜坊」在北京是比全聚德烤鴨更久的老店(創立於清咸豐五年,1855年),最早的店名是「鮮魚口便宜坊」,以賣河鮮為主、但生意一直上不去,眼看著就要倒閉了,當時的老闆發現,他們的「招牌菜」並不受市場青睞了,於是改弦易轍,轉而以「悶爐烤鴨」為主題,沒想到受到極大的歡迎,延續了一百多年至今。便宜坊從賣河鮮改為烤鴨後生意大好,至今百多年。(圖/翻攝自便宜坊網站)1958在台北永康街口,有家生意鼎盛的「鼎泰豐油行」,由於桶裝沙拉油的問世,原籍山西的老闆楊秉彝發現傳統的生意即使撐著,也必然受到「趨勢」的影響,是生存不下去的,於是將店裏的「主題」改成了「小籠湯包」。50年前在美食家唐魯孫、傅培梅相繼的推薦、40年前梁幼祥的美食節目報導,30年前國際媒體的海外宣揚,誰能料到,本已要歇業的油行,因為改變「主題」,讓此刻的鼎泰豐,在中國、美國、日本等12個國家,建立了167家門店,成了餐飲的跨國企業。國家與企業的經營,都會面臨困境,但如何「應變」、如何「改革」,決定著國家興亡。西元前356年商鞅的變法,讓秦國崛起、成為戰國的霸主,奠定了統一中國的豐功偉業。1978鄧小平突破社會主義的「緊箍咒」,施行了「改革開放」,推動了傳統社會主義向現代資本社會的轉型,簡單來說,他的變革,無疑地是一項成功的「改革」。眾所周知美國是中華民國最堅實的盟友,然而台獨金孫賴清德在即將上任的前夕,美國總統拜登卻義正嚴辭的對記者說「我們堅決不支持台灣獨立」!美國都不支持台獨,世界上還有誰支持?換言之「台獨」這道菜已經沒有「國內市場」也沒有了「國際市場」!賴清德當選的背後、有60%是不支持他的,國會也在朝小野大的情況下,民進黨的「招牌菜」是會倒店的。我們寄望謝龍介口中的「清德兄」換換招牌菜、搞些好菜單,將臺灣打造成國際化的鼎泰豐、便宜坊!
時隔10年!大陸再發布資本市場新「國九條」 提出未來5年發展目標
大陸央視新聞12日報導,大陸國務院推出《關於加強監管防範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品質發展的若干意見》(《意見》),共9個部分,簡稱資本市場新「國九條」。這是繼2004年、2014年兩個「國九條」之後,又時隔10年,國務院再次專門推出的資本市場指導性文件。新「國九條」分階段提出了未來5年、2035年和本世紀中葉資本市場發展目標,並為此推出系列舉措。第一,增強資本市場內在穩定性,完善風險監測處置機制,著力穩信心、穩預期。其二,既強調大力發展權益類公募基金這個「基本盤」,同時就推動保險資金、社保基金、養老金等長期資金入市分類,作出部署。其三,大幅提升資本市場違法違規成本,完善行政、刑事、民事立體化追責體系。大陸國務院日前印發《意見》指出,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打造安全、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以強監管、防風險、促高品質發展為主線,更好發揮資本市場功能作用,推進金融強國建設,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大局。《意見》強調,必須堅持和加強中共領導,確保資本市場始終保持正確的發展方向;必須始終踐行金融為民的理念,更加有效保護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必須全面加強監管、有效防範化解風險,確保監管「長牙帶刺」、有稜有角;必須始終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原則,進一步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統籌好開放和安全;必須牢牢把握高品質發展的主題,更加有力服務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意見》要求,要嚴把發行上市准入關,提高主板、創業板上市標準,完善科創板科創屬性評價標準,擴大現場檢查覆蓋面,強化發行上市全鏈條責任,加大發行承銷監管力度,嚴查欺詐發行等違法違規問題。要嚴格上市公司持續監管,構建資本市場防假打假綜合懲防體系,嚴厲打擊各類違規減持,強化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監管,推動上市公司提升投資價值。要加大退市監管力度,進一步嚴格強制退市標準,暢通多元退市管道,精準打擊各類違規「保殼」行為,健全退市過程中的投資者賠償救濟機制。要加強證券基金機構監管,強化股東、業務准入管理,積極培育良好的行業文化和投資文化,完善行業薪酬管理制度,堅決糾治不良風氣,推動行業回歸本源、做優做強。要加強對高頻量化等交易監管,嚴肅查處操縱市場惡意做空等違法違規行為,加強戰略性力量儲備和穩定機制建設,將重大經濟或非經濟政策對資本市場的影響納入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增強資本市場內在穩定性。要大力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大力發展權益類公募基金,優化保險資金權益投資政策環境,完善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政策,鼓勵銀行理財和信託資金積極參與資本市場。要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推動股票發行註冊制走深走實,提升對新產業新業態新技術的包容性,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堅持統籌資本市場高水準制度型開放和安全。要加強資本市場法治建設,加大對證券期貨違法犯罪的聯合打擊力度,深化央地、部際協調聯動,打造政治過硬、能力過硬、作風過硬的監管鐵軍,推動形成促進資本市場高品質發展的合力。
產量中國第一「全球第五」 中國「娃哈哈」創辦人驚傳病逝…享壽79歲
目前有消息指出,全球排名第五、中國產量排名第一的杭州娃哈哈集團,其創辦人宗慶後於25日因病逝世,享壽79歲。根據娃哈哈集團官方微博發文表示,娃哈哈創辦人宗慶後市在25日上午10點30分不幸因病逝世,享壽79歲。目前治喪委員會暫定於28日上午10點,在杭州娃哈哈集團下沙基地進行追思會。據了解,1948年10月出生的宗慶後,雖然家族一度顯赫,但是在新中國成立後,家族一落千丈。1963年,15歲的宗慶後便開始去鹽場、茶廠等地打工,這一工作就是15年,一路做到30歲。之後宗慶後於1978年返回到杭州,先是做工農學校紙箱廠的推銷員,一路沒沒無聞的打工到42歲這年。1987年,宗慶後先是借款籌辦杭州市上城區校辦企業經銷部,開始進行汽水、冰棒、文具的代銷,後續在同年7月再次借款成立杭州保靈兒童營養食品廠。創廠之初,先是幫杭州保靈公司代加工花粉口服液。而此時由於中國改革開放後,再加上又開始實施計畫性生育,宗慶後掌握到家長對家中獨子的寵愛,之後在教授的指點下,娃哈哈於1988年開發出第一款專門提供給兒童飲用的營養品,並打出「喝了娃哈哈,吃飯就是香」的廣告,讓娃哈哈的產品瞬間紅遍中國大江南北。1990年,娃哈哈在短短3年的時間,產值突破億元大關,成為中國最受歡迎的飲料廠,同時也成為中國80、90年代小孩的共同回憶。娃哈哈的AD鈣奶也是中國80、90後學子的共同回憶。(圖/翻攝自維基百科)之後娃哈哈也在營養品路線中前進,開發出各種從兒童到成人的飲料,像是AD鈣奶、非常可樂、營養快線等新產品,這些產品也一路將娃哈哈扶植到中國最大食品飲料廠的地位。在2013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中,娃哈哈以人民幣782.78億元營業收入居第19位。宗慶後本人也在2012年以百億美元的身價登上中國福布斯首富。
習近平發表新春談話 重申「堅決反台獨」
中共中央、大陸國務院8日上午在北京的人民大會堂舉行2024年春節團拜會。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談話稱,去年大陸的經濟放眼全球仍然是「風景這邊獨好」。談及台灣時,習近平重申「堅決反對台獨分裂行徑和外部勢力干涉,有力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對照去年則是,「堅定開展反分裂、反干涉重大鬥爭,牢牢把握兩岸關係主動權」。據新華社,習近平在講話中指出,一年來,大陸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果斷實行新冠疫情防控轉段,推動經濟恢復發展,經濟總量超過126兆元人民幣,糧食總產再創新高,就業、物價總體平穩,放眼全球仍然是「風景這邊獨好」。習近平續指,科技創新實現新突破,新質生產力加快形成。改革開放不斷深化,新一輪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基本完成。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國防和軍隊現代化邁出新的步伐。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和反腐敗鬥爭,不斷鞏固良好政治生態。堅持人民至上,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習近平指出,今年要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準安全,切實增強經濟活力、防範化解風險、改善社會預期,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要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著力破解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和結構性矛盾,充分激發全社會創業創新創造活力。談及港澳台時,習近平強調,「我們積極支持香港、澳門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堅決反對台獨分裂行徑和外部勢力干涉,有力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對比去年習近平的新春談話,當時表述為:「我們隆重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香港、澳門繼續保持繁榮穩定。我們堅定開展反分裂、反干涉重大鬥爭,牢牢把握兩岸關係主動權。」
阿里救市2/國家機器動起來! 「穩信心是目前工作重點」網絡巨擘有望重返榮耀
中國要重啟網路經濟火車頭?歷經美中貿易戰,疫情後民間投資消費保守、外資撤離,房產連環爆,「直升機式撒錢」救市無果,中國經濟儼然陷入霧霾之際,2024年初出現了兩個「新暗示」,在官媒消失近3年的民營企業大咖馬雲1月23日「出現了」,同一天,一項緊縮網路遊戲產業的政策草案也撤掉,網路概念股普天同慶。美國時間1月23日晚間,傳出阿里創辦人馬雲與現任董事局主席蔡崇信大買自家股票,讓阿里在美股大漲7.85%、收在74.02美元,1月24日,阿里在港股也大漲7.32%、收在72.6港元。全球媒體都在關注馬雲是否能重回第一線,2月6日、阿里最新財報發布前夕,阿里在港股大漲近7%,連帶拉抬其他網路電商概念股一起爆發,可見其影響力。同樣在關鍵的1月23日,中國「網路遊戲管理辦法(草案徵求意見稿)」在官網上消失了,原本打算緊縮網遊登入頻率與課金的政策,在一個月前宣布時,造成騰訊、網易這兩家公司的港股市值蒸發近5000億港幣,政策一撤,遊戲股午盤瞬間拉回、整體漲幅高達4%。中國房地產近來不斷傳出資金斷鏈等問題。(圖/陳曼儂攝)事實上,中國前年解封後,經濟及股市表現幾乎是每下愈況。台商向CTWANT記者提到,拉動中國經濟「三駕馬車」的出口、消費、投資,目前都不是太好,新冠封城嚇跑外資,而過去對民營企業友好、採取溫和務實派的李克強在2023年突然去世,「感覺很不吉利。」股市腰斬、房市暴雷、地方債務危機,讓北京當局下猛藥,去年陸續推出多項財政刺激措施,包括增發人民幣1兆元、約新台幣4.4兆元的國債、提高赤字、提前下達地方債新增限額等,短短四個月內兩度降準,也是過去三年來第七次全面降準,並增加對中小型民營企業,以及農業相關部門的金融支持。2023年中國股市已比2021年腰斬、市值消失6兆美元,至今還沒有恢復跡象,官方表示去年GDP成長5.2%、突破126兆人民幣,但因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一年貶值4.9%,《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網把數字改美元計算時,反而下滑0.5%,赫然出現29年來首次負成長。另一投資圈台商說,「問題是『沒有信心』」,政策灑錢只是應急、沒解決根本問題,民間經濟除了消費還有製造,如果對未來沒信心,錢就只會壓在家裡的床墊下,政府放再多水也只是先填補虧空,對後續成長沒有幫助。大陸央行近來不斷釋出利多消息,希望讓資金流動。(圖/新華社、中新社)「穩定市場信心是目前的工作重點。」中國人民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吳曉求說。而大陸網路科技業能否重返經濟火車頭,成了業界觀察的重點。中國在1978年改革開放後經濟大幅成長,開始放資源給民間企業,網路巨頭成為經濟火車頭,要從2013年說起,以微信聞名全球的騰訊創辦人馬化騰,以及中文搜索引擎百度創辦人李彥宏,第一次當選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象徵著民間人士能參與政治的最高權力。2015年的兩會上,馬化騰提交「互聯網+」議案,同年12月在浙江烏鎮舉辦的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自出席致詞,同場出席的蘋果、微軟、思科、高通等全球高科技代表都戴上翻譯耳機,因為主場說中文。2018年,馬化騰和李彥宏還連任人大代表。那是大陸網路科技產業的黃金歲月,當時全球都知道中國BAT、搜索引擎百度、電子商務的阿里巴巴、及社交媒體的騰訊,中國GDP持續每年以7到8%的高速成長。然2020年起,風雲變色。政府開始針對網路巨頭進行反壟斷調查,騰訊的遊戲產業被官媒點名批評,阿里巴巴收巨額罰單,旗下螞蟻集團上市叫停,馬雲淡出群眾視野,滴滴則從美國紐交所退市。馬化騰在2020年以身體健康為由,請假未出席兩會。「2023年的全國政協人大代表中,騰訊的馬化騰、百度的李彥宏,還有聯想楊元慶、網易丁磊、京東劉強東都被『除名』。」在大陸經營30多年的台商向CTWANT記者提到。如今,要繼續打壓科技巨頭或是放手,阿里能否再度活躍於市場的第一線,將是重啟網路經濟的第一顆風向球。全球都在關注,今年3月4日、5日兩會將釋出的經濟新走向。
蹭蔣經國皮毛訓斥國民黨挨轟斷章取義 賴清德自曝其短
故總統蔣經國雖然已經離世35年了,但還是常會在各種政治場合被提起、被緬懷,乃至被拿來借古諷今,而現在連民進黨政客也流行以「蔣經國學」來修理國民黨。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在電視政見會突然以蔣經國的「反共」訓斥起現在的國民黨「對得起經國先生嗎?」隔天,前行政院長蘇貞昌也插花跟進說,當年蔣經國走反共「三不」路線,如今國民黨這麼傾中,如果蔣還在世,一定會活活被氣死。然而,賴蘇二人真的了解蔣經國嗎?其實是完全曲解且斷章取義。賴追求台獨 蔣謀求統一賴清德點名批判現在的國民黨領導人,「不思如何落實蔣經國路線,卻反其道而行,不但不反共、還親共」;賴此時突兀地「尊蔣」又「蹭蔣」,讓人不禁想起去年初蔡英文總統在出席一場紀念蔣經國的活動致詞時,也曾發表了蔣經國當年「反共保台」路線是台灣現在亟需思考的議題。可見民進黨領導人非常了解蔣經國當年治理國家的功績,以及推動政治改革、經濟建設的重大貢獻,在台灣人心目中的分量與評價。表面上看,民進黨現在儼然是反共的急先鋒,但民進黨如今所謂的「反共」和過去蔣經國的「反共」是同一回事嗎?答案顯然不同!蔡賴等民進黨領導人不可能不知道,兩者之間無論在目的、內涵與作法上都大有差別,卻為了模糊認同,爭取甚至騙取選票而蓄意混淆視聽。從各種講話文稿與政策宣示上,都可看出蔣經國的反共是以「保台」為基礎,最終目標則是在反對共產主義的基礎之上,謀求國家統一,而且不是被統,而是「中華民國的統一」,絕對不是想永遠偏安一隅,甚至自絕於中華文化。但民進黨的反共,本質上卻是「反統」、「抗中」乃至「反中」,最終目標則是謀求台灣獨立。因此,民進黨才會連中華歷史文化也反,對兩岸經貿、民間活動、陸生來台等兩岸互利的交流也採取嚴格限制,不僅反共更恐共、拒共,對台灣原本自豪的民主制度產生的反共免疫力,簡直毫無自信。但正如蔣經國說過「時代在變、環境在變、潮流在變」,中共政權在改革開放之後早就大變特變,全球影響力空前巨大。如今要反共,哪些該反、哪些不必反,哪些應該合作互利、哪些可以虛心學習,都應該慎謀能斷、能收能放,而非不分輕重盲目地只以意識形態「逢共必反」,那只會讓自己走上絕路。貪汙又腐敗 對不起先輩在冷戰時期的國際戰略局勢下,作為民主自由陣營對抗共產主義集團、亞太前線重要成員的台灣而言,蔣經國的堅決反共理所當然,但到了蔣的晚年,世界局勢有了變化,兩岸關係只有逐漸解凍如開放探親,而非繼續軍事對抗,便足以證明蔣的反共是因時制宜,隨勢而動,絕對不像現在民進黨讓兩岸關係愈縮愈緊。國民黨早在蔣經國時代便已不再以反攻大陸為口號,而是宣揚「反共不反中」,要「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主張兩岸是制度之爭,而非政權之爭,強調發動戰爭無論何方勝負只會導致生靈塗炭、民族沉淪。民進黨卻還死抱著教條主義,不斷宣稱是國民黨教導台灣人要「反攻大陸」、「萬惡共匪」有多可怕,彷彿時代與環境的變化完全沒有對他們產生新的認識與思惟。台灣沒有與大陸對抗到底的必要,兩岸當務之急並非統獨終局的決定,而是確定長期的方向:讓兩岸人民在和平的環境下,彌合歷史的鴻溝,在形成心靈契合的命運共同體後,走上融合共榮之路。國民黨與民進黨最大的不同,是在現實上能夠以穩定的機制與具體的步驟,建構一個交流融合的共識架構,避免衝突的爆發,讓和平真正成為可能。事實上,賴清德與其說國民黨對不起蔣經國,更不如問現在的民進黨有這麼多層出不窮的弊案、緋聞,還控制媒體、關新聞台、箝制言論自由,對得起黃信介、陳定南、盧修一、鄭南榕等等這麼多的黨外先輩與創黨元老嗎?當綠營當權派把「清廉勤政愛鄉土」變成「貪腐專政愛粉味」時,黨外先輩難道不會氣到大罵後輩不肖?賴清德想打經國牌,卻只蹭到了蔣經國的皮毛,他對蔣經國「反共」的了解與詮釋,既是粗淺表象,也非真心實意,更是自曝其短!
全球供應鏈大翻轉 經部:前十月台商投資東協49億美元30年來首超中國
經濟部投審司20日公布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到10月核准的僑外投資件數為1864件,較上年同期減少8.18%;投資金額為83.9億美元、約2519.5億元新台幣,較上年同期減少27.35%。特別的是,其中投資新南向國家為49.6億元,遠超過同期的投資中國大陸26.3億美元,今年將會是台灣開放對陸投資30年來的第一次大逆轉。新冠疫情重挫,加上近來美中貿易戰,造成全球供應鏈大移轉,也改變台商投資行為。台灣在1990年開放台商對中國大陸投資,數據顯示,在1991年、1992年時台灣在東協國家的投資還高於大陸,隨後因鄧小平的改革開放、吸引全球投資中國大陸,台灣也在1993年開始大量投資,當年就投資了11.4億美元,到今年2023年的30年間,一直遠超過對東協國家的投資,今年將第一次出現交叉。陸資來台投資方面,今年1到10月核准陸資來臺投資件數為22件,較上年同期減少43.59%,金額為美金2673萬美元、約8.1億元新台幣,也創下2009年6月30日開放陸資來臺投資以來的歷年同期次低。今年1到10月的對外投資,還是以科技大廠領頭,包括台積電以美金80億元增資美國公司、35億歐元投資德國公司,鴻海則是以8億美元增資新加坡公司、陽明海運以8億美元增資新加坡公司等大型投資案所致。
蔣萬安妙舉俞大維、張愛玲 凸顯雙城在中國現代史的特殊關係
台北市長蔣萬安今(30)日出席「2023上海台北城市論壇」,他在開幕致詞除了提及,雙城論壇不僅止於城市治理角色,還肩負兩岸關係中重要關鍵的指標意義外,更舉前國防部長俞大維和知名作家張愛玲為例,強調在中國現代史上,上海與台北的關係連結密不可分,有其時代意義。蔣萬安今日開幕致詞時表示,這趟雙城論壇之行,能順利舉行,並不是想當然爾容易。他說,雙方必須克服彼此分歧,必須創造可以對話的空間,尤其重要的是願意對話,願意在不平靜的兩岸關係下,找尋可以對話,可以共享的價值。「雙城好,兩岸好!」蔣萬安說,上海是了不起的城市,而台北也是非常獨特的城市,兩座在歷史上關係甚深的現代化城市,若能持續秉持理性、開放和進步的治理原則往前走,持續維持雙城之間的論壇,以及各項合作的領域,「雙城好,兩岸好」的期待必定可為。蔣萬安也分享,他在來上海之前,在台北參加了前國防部長俞大維的紀念展。他說,俞大維家族幾乎就是半部中國現代史縮影,俞讀過上海聖約翰大學,抗戰時投筆從戎,擔任過兵工署長,是抗戰成功的幕後英雄;後來,俞大維遷到台灣,也在金門八二三砲戰時負傷。他表示,「俞大維從上海到台北,這是大時代的命運,也是個人際遇的選擇。」此外,蔣萬安也說,他來到上海也想到一位上海人、作家張愛玲對台北、對台灣的影響。他指出,張愛玲是在抗戰時期的「孤島上海」成名,卻在台北出版了全集,紅遍華人世界,在大陸改革開放後,又從台北紅回上海。他說,俞大維和張愛玲都是信手拈來,可以想到的在現代史上,上海與台北的關係連結,尤其在人的身上。「大時代會影響個人的命運,但個人的選擇會影響生命意義與價值。」蔣萬安表示,同樣的一座城市在大時代裡,可以扮演影響時代巨輪的角色。他說,台北與上海是在大時代歷史之中前進的雙城,身為雙城首長之一,相信跟上海市龔市長一樣,都渴望在大時代裡,把「城市治理」做好,這也是此次雙城論壇的主軸。蔣萬安表示,今年論壇主軸設定為「新趨勢,新發展」、聚焦在「低碳永續」、「數位經濟」以及「智慧醫療」,他相信任何一座城市,都要趕上世界潮流,搭上發展列車,才可以為城市居民創造福祉。但他也特別提及,台北與上海的雙城論壇,又不僅止於這樣的城市治理角色,雙城論壇還肩負了兩岸關係中,重要且關鍵的指標意義。蔣萬安說,兩岸關係恰如江河行舟,當然不應該「過盡千帆皆不是」,可是也不能一廂情願的認為「輕舟已過萬重山」,在困難中摸索方向,在迷霧中冷靜思維。他說,尤其在此刻,更當珍惜這樣的論壇,務實、理性和誠懇的對話。蔣萬安認為,當雙城記取了昔日大時代對個人命運的衝擊,雙方就會珍惜、理解和平的可貴;當雙城可以成功的化解分歧,消弭對立,雙贏散發出的連環效應,將無可限量。他再次強調,雙城好,兩岸好,雙方要有耐心,要有信心,讓雙城更進步。
與上海市長龔正相見歡 蔣萬安高喊:對上海,我很有fu
台北市長蔣萬安今(29)日出訪上海雙城論壇,並在下午於上海國際會議中心的「城市會客廳大會見廳」,與上海市長龔正相見歡;蔣萬安公開致詞時表示,上海跟台北非常像,讓他很想用一句台北人愛說的句子來表達感受,並高喊「對上海,我很有fu」,讓現場眾人開懷大笑。 蔣萬安說,他今天下飛機後接連參訪了兩個行程,印象深刻,尤其是上海老港生態基地,化腐朽為神奇,把一座垃圾掩埋場,改造成生態基地,充分說明了公共事務的解決,「只要有心,沒什麼不可能的事!」蔣萬安也表示,台北也經歷過垃圾掩埋歷史,但是市府後來用垃圾分類,減少垃圾量,也減輕了後續處理的環保議題。他說,身為致力解決問題的市長,這是今天很有感觸的第一個印象,要永續經營一座城市。蔣萬安指出,上海是現代史上,「現代化」很早的城市,上海的現代歷程,跟台北也很像,都經驗了帝國主義的侵略,有著為民族榮光而奮鬥的展現,例如當年上海淞滬會戰,見證了國軍的愛國情操,也見證了上海市民的熱血澎湃。蔣萬安也說,台北一直是台灣反對殖民統治的動力所在,市定古蹟「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所紀念的正是包括蔣渭水先生在內的一群年輕人努力對抗殖民統治的民族精神,而那時,有不少前輩是到大陸來接受教育的。他說,「可見兩岸,可見雙城,上海和台北,關係始終都是與大時代緊密關聯的。」「歷史是延續的。現實是發展的。」蔣萬安表示,今天要談兩岸互動,要談雙城論壇,無非都是基於可以對話的歷史條件以及文化脈絡,要往前走就要在現實中,隨時調整腳步,因應對策。蔣萬安並引述前總統蔣經國的名言,指稱「時代在變,環境在變,潮流也在變」,因此台灣有了很快速的政治開放、社會進步、經濟建設;連帶的,兩岸關係也有了突破性的進展。他提到,中國大陸在稍後也有了靈活的改革開放,連帶的兩岸從包括經濟、社會在內的許多方面,都逐步開展了正向的交流,並強調要務實面對發展,要和平爭取雙贏。最後,蔣萬安也再次感謝上海市府的熱情接待,並提到大陸朋友常稱讚「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但他認為台北最美的氣質是包容多樣,而上海其實跟台北非常像,也讓他很想用一句台北人愛說的句子來表達感受,直呼「對上海,我很有fu」。
老婆抓包外遇還威脅檢舉他貪污 河南前副省長「雇兇殺妻」遭判死刑
自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因腐敗、罔顧國家人民利益而被判處死刑的高官共有6人,其中1位便是犯殺人罪的河南前副省長呂德彬。因為被發現貪汙、婚外情,妻子陳俊紅會動手打呂德彬,並要脅他若想離婚,她就會去蒐證檢舉貪污,而長期下來呂德彬無法忍受,便花錢雇傭2名殺手解決妻子,還拋屍水庫,但最終東窗事發,於2005年被判處死刑。據陸媒《滄海沉雲史》的報導,呂德彬原先家境不好,但成功赴美深造獲得博士學位,還娶了他的大學同學為第1任妻子,並共同育有1女。隨著仕途進展順利,他成為了河南農大的副校長,將遠在農村的父母接到身邊,小妹也跟著住進家裡,但時間一長,妻子不僅需要兼顧自己的事業、撫養女兒,還得照顧身體欠佳的公婆、小姑,這段不平衡的關係最後也以離婚收尾。之後,因為第1段婚姻的失敗,呂德彬決定找個出身農村、不論長相和教育程度,只要願意照顧自己家人的妻子,也就是比他年幼14歲的保母陳俊紅。他們結了婚並再育有1子,呂德彬還成功升到了河南副省長的位置。不過,幾年的相處下來,陳俊紅的脾氣愈加暴躁,而呂德彬便選擇與另一名女子開始婚外戀情。陳俊紅向呂德彬興師問罪,並動手打呂德彬,這件事還在省裡傳開,讓他有了離婚念頭,但陳俊紅卻以檢舉貪污來要脅,使得呂德彬動了殺妻的念頭。後來,他花錢找了2名殺手,解決妻子還棄屍水庫,而最終仍東窗事發。不過,儘管在庭審時,呂德彬不斷強調陳俊紅對他的迫害,但殺人罪仍是成立的,所以他還是在2005年被判處死刑。◎尊重身體自主權,請撥打113、110。
美高層接連拜訪北京 拜登盼化解美中超級大國間的危機
美國高級官員近期陸續飛往北京,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內的中方官員會晤,美國總統氣候特使凱瑞亦已訂於16日出訪北京。美國《紐約時報》分析,拜登政府相信美中高層建立個人關係,有助化解兩個主要超級大國間的危機,為美中關係建立新的基礎,以避免明年美國總統大選期間,朝野政治攻防進一步激化美中矛盾。氣候大使凱瑞接棒 16日飛北京與此同時,中國國家副主席韓正12日在北京會見出席第14輪中美工商領袖和前高官對話的美方代表時指出,競爭應是促進共贏的良性競爭,而非你輸我贏的零和博弈。韓正強調,中國將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歡迎包括美國在內的各國企業深耕中國市場,為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做出貢獻。《紐約時報》11日報導,美中關係近年來一直處於危險的「自由落體」狀態,美國總統拜登認為,高層對話可以穩定兩國關係。美國高級官員今夏已陸續飛往北京,試圖說服和勸誘中國官員為兩國關係建立新基礎,此舉或成為拜登任期內最重要的外交推動。建一對一管道 打造關係新基礎報導稱,美國財長葉倫日前在北京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會面數小時,「表明這些交流可能有助於建立重要的一對一管道」。拜登和其幕僚亦表示,高層間建立個人關係,對於化解世界兩個主要超級大國之間的危機「可能是必要的」。報導還表示,至少有3位中國國家級部長將在10月前訪美,為可能是今年最重要的「外交接觸」鋪路,即拜登與習近平於11月在美國舊金山舉行亞太經合會(APEC)峰會期間的會晤。據了解,3位將訪美的中國高級官員,預料是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秦剛、何立峰與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美國務卿布林肯6月訪中時便邀請秦剛訪美,秦剛已表示「願在雙方方便時」訪美。何立峰則在會見葉倫時首次以「中美經貿中方簽頭人」身分亮相,出訪美國不無可能。凱瑞訪問北京,解振華回訪華府,亦屬禮尚往來。《紐約時報》認為,拜登政府和中國官員都在為2024年美國政治可能轉趨緊繃做準備,預計屆時美國兩黨候選人在美中關係議題上,競相提出鷹派言論。一名美國官員表示,今年夏天的訪問旨在讓兩國政府有機會在政治競選升溫之前,就兩國關係坦誠對話。「對於中國來說,今年是最後的機會,因為明年美國總統大選,情況可能會變得更加糟糕。」華府智庫史汀生中心東亞研究室高級研究員孫韻(Yun Sun)指出,結合中國自身的經濟挑戰,尤其是經濟復甦緩慢,北京有動機做出補救,「華府也是如此」。台灣地位 仍是兩強最棘手問題但報導也稱,美國高官接連訪華凸顯兩國關係中日益惡化的結構性問題,這些外交無助於解決兩國之間最棘手的台灣地位問題。有分析稱,若處理不當,可能會導致武裝衝突,而北京持續把華府對先進半導體技術的出口管制等一系列政策視為「敵對行為」,也讓兩國政府對可能發生戰爭的討論趨於常態化。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吳心伯認為,技術問題已成為中美兩國關係的核心問題,因此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若到訪,對於表明美國是否願意解決中國所關切的問題,至關重要,「在某種程度上,她的訪問比葉倫的訪問更重要」。
陸星外長會晤 雙方同意加快恢復直航
大陸外交部網站消息,大陸外交部長秦剛20日在北京會見新加坡外長維文。雙方同意加快全面恢復直航航班,更好便利兩國人員往來。雙方強調將堅持以東協為中心、開放包容的區域合作架構。秦剛說,新加坡是中國的重要合作夥伴,長期深度參與中國改革開放與發展進程。中方高度重視中新關係,重視星方在地區國際事務中的獨特作用,願攜手落實好兩國領導人重要共識,推動中新關係實現新發展。秦剛強調,當前,我們正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星方也提出「經濟2030願景」。兩國現代化建設交融互促面臨重要機遇,中方願繼續同星方互學互鑒、合作共贏。雙方要深度對接發展戰略,深化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提升合作「統籌力」「競爭力」「帶動力」,推動合作提質升級。維文說,疫情發生以來,星中守望相助、同舟共濟,以實際行動彰顯寶貴友誼、踐行夥伴精神,互信不斷深化,務實合作順利推進。很高興看到中國實現疫後快速復甦,星中利益高度融合,我們對兩國各領域合作充滿期待。當前國際形勢充滿挑戰、令人擔憂,星方將繼續堅持多邊主義,宣導多元文化,維護自由貿易和產供鏈穩定暢通,與中方共護共促和平繁榮。雙方表示將籌備好下階段高層往來,充分發揮雙邊合作機制作用,推動重點合作項目好上加好。雙方同意加快全面恢復直航航班,更好便利兩國人員往來。雙方強調將堅持以東協為中心、開放包容的區域合作架構。秦剛表示,中方堅定支持東協主導作用,維護東亞合作正確方向,願同東協深化務實合作,打造合作亮點,推進共建和平、安寧、繁榮、美麗、友好「五大家園」。中方願同東協國家全面有效落實《南海各方行為宣言》,共同維護南海和平穩定。
中國大陸61年來首次人口負成長 人口學會副會長「人口紅利仍在」
截至2022年末,中國人口比上年末減少85萬人,這是近61年來中國首次人口負增長。這組統計數據引發輿論熱議。人口是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變量,也是影響綜合國力和國家安全的重要因素。中新社專訪中國人口學會副會長、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杜鵬,解讀中國的人口紅利是否在消失?這個負增長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將帶來哪些影響?在未來的全球人力資源結構中,中國又如何找到新機遇?等議題。「負增長」後,中國人口紅利仍在中新社記者:「人口負增長」意味著什麼?中國會不會就此正式進入「長期人口負增長」週期?杜鵬:人口負增長是指總人口數量開始減少這一標誌性轉變,其源於生育率的下降。上世紀90年代初,中國總和生育率就下降到了2.1,2.1也被稱作世代更替水平,即低於更替水平就相當於已經踩下了人口增長的剎車,或早或遲就會出現人口負增長。因此,中國人口負增長起因於30年前,只是到了2022年,直觀的數據才顯示出真正進入人口負增長階段。需要注意的是,2022年中國人口負增長,它還伴隨著出生人口首次少於1000萬這一事件。觀察歷史,1963年中國出生人口接近3000萬,10年前都還在1500萬人以上,2022年降到了956萬。未來的幾十年,中國可能都要處於人口負增長狀態,只是速度快慢問題。中新社記者:中國取得的發展成就在人口結構中曾獲得哪些好處?「人口紅利」是不是真在消減?杜鵬:中國的人口紅利依然存在。人口紅利是經濟學概念,它不僅取決於人口結構,更關鍵的因素是能不能充分利用人口機會窗口。改革開放前,中國勞動力就非常豐富,但這並不是後來中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改革開放本身充分釋放了中國人口數量和結構的優勢,這才創造了人口紅利。我們說如今人口紅利依然存在,基於三方面原因:其一,中國勞動力數量仍然非常龐大。到2022年,中國16-59歲勞動年齡人口達8.76億,規模依然龐大。其二,中國在從人力資源大國轉向人力資本大國。中國8億多勞動力中,絕大多數受過良好教育,15歲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已增長到近11年。2022年,中國高校畢業生人數達1076萬,而中國一年新增就業人口在1300萬人左右,如果實現充分就業,絕大多數新增就業人口都是高教育素質人口。我們的勞動力數量可能在未來一些年出現緩慢下降,但勞動力素質在提高,這給我們充分利用龐大的高素質勞動人口提供了非常好的機會。其三,中國進入新發展階段,體制機制在進一步完善,可以不斷促進勞動力供給和就業需求更好匹配。促進城鎮化過程中,農業剩餘勞動力進一步轉移到城鎮,實現了更有效的人力資源配置。因此,必須看到,我們依然有龐大的勞動力隊伍,有更好的勞動力素質結構,有更完善的機制使高素質勞動力更緊密地與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所以人口紅利依然存在。政策放寬,為何有些年輕人不願生孩子?中新社記者:去年8月,大陸國家衛健委曾刊文談到,低生育率成為影響中國人口均衡發展的最主要風險。這裡的「風險」主要包括哪些?杜鵬:人口負增長後,一方面人口總量特別是勞動力數量在下降,另一方面人口在老齡化,特別是未來十年,中國人口老齡化將呈加速趨勢。「少子」是人口負增長最主要動因,要解決這個問題,還是要關注未來幾十年中,生育率能否得到有效提升。這個「提升」不是恢復到一、二十年前的狀態,而是首先使它不再進一步下降,同時,使有生育意願的人們能夠充分實現生育意願。導致出生人口減少的相關因素,如果我們不能夠在未來5-10年盡快解決,可能人口負增長就會進入加速過程。而從長期來說,雖然人口增長總會進入到一個負增長階段,但我們還是要力爭生育率不出現急劇下降,不出現出生人口數量長期低迷,這樣才有利於人口長期均衡發展。中新社記者:近年來,中國不斷調整優化生育政策,釋放生育潛力。那麼,政策調整後,出生人口為何不升反降?為什麼現在有些年輕人不願生孩子了?杜鵬:生育率下降背後有多方面因素。第一,社會保障普及後,養老不再僅依靠子女,人們的生育觀念也會隨之受到影響。第二,醫療衛生水平和人民健康水平在提高。如今,全國人均預期壽命已經達到78.2歲,東部地區部分省市已經超過80歲,這也對生育水平產生了影響。人口結構變化以後,年輕的育齡人口在減少,所以在同樣出生率的情況下,每年生育的人數也在減少。第三,男女平等觀念深入人心。中國女性就業率非常高,女性要去平衡生育和職業發展的關係。第四,教育水平在提高。我們常說教育水平越高,生育水平越趨於下降,這裡有觀念的變化。同時,教育時間延長,初婚初育年齡也隨之推遲,職場女性在生育方面付出的代價會更高,這也會導致生育人口數量下降。綜合來看,育齡婦女人數在減少,初婚初育年齡在推遲,離婚率、不婚率也在提高。同時,年輕人也會遇到工作和生育之間平衡的難題。這些因素疊加,使得2022年的出生人口數創下了新低。「量的優勢」與「質的優勢」中新社記者:當「少子老齡化」成為常態,人口結構的「一減一增」之間,中國發展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什麼?我們做好準備了嗎?杜鵬:中國在進行全面的準備。早在2006年,國家層面就已提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此後又將應對人口老齡化上升為國家戰略,中共二十大報告將「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等放在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部分進行部署。從實踐來看,這些年我們也在不斷探索解決「一老一小」難題,諸如不斷完善生育政策,探索普惠托育,促進教育公平等,減輕年輕人在孩子擇校、課外輔導等方面的焦慮或撫育成本。此外,養老措施發揮作用與提高生育率也密切相關。家裡的第一個孩子,一般老人會照看,如果第二個孩子還讓老人照看,老人就要有8-10年時間全部用來為子女照看孩子,這就提出新挑戰:老人是否願意幫助子女承擔撫養責任。跟養老一樣,這裡會涉及很多社會保障問題,怎麼促進老人和子女共同居住,怎麼在稅收等方面給予年輕人優待,怎麼解決老年人的異地醫保問題等等,這些方面國家一直在不斷完善相關措施。當然,政策路徑上已非常清晰,但政策落地實施,還要有幾年時間才能夠看到真實成效。中新社記者:應對「少子老齡化」,國際上不少國家已有探索,我們能從其他國家獲得哪些經驗或教訓?當前,最需要做的是什麼?杜鵬:近年來,我們也在借鑒一些國家鼓勵生育的相關措施。但是,總體上來說,我們需要做的,一是戰略重視,要從戰略上關注和促進生育率的提升或穩定;二是綜合施策,不能單從某一方面著力;三是博採眾長,不同國家的好經驗,要結合自身國情進行取捨借鑒。歸根到底,中國還是要走出一條自己的道路。中新社記者:最近,美國耶魯大學高級研究員斯蒂芬·羅奇談到,通過提高個體勞動者的生產率來解決勞動年齡人口減少的問題。中國人口從「量的優勢」到「質的優勢」轉變,需要在哪些方向重點著力?杜鵬:首先要明確,我們不是擔心人口負增長導致勞動力不夠用了,而是更關注龐大受過良好教育的年輕勞動力群體,能不能獲得與自己相匹配的就業崗位,使勞動力供給和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更加緊密結合。當然,與此同時,中國的現代化進程中,發展方式也會越來越關注於靠技術密集型產業去促進未來的發展。羅奇的觀點也非常重要,他強調個人要素、全要素的生產,也就是我們不能簡單比較勞動力數量,更要比的是勞動力素質、勞動力結構以及現代化的發展模式。中國如何找到新的人口機遇?中新社記者:聯合國的人口預測稱,印度將在今年4月超過中國,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在未來的全球人力資源結構中,中國如何找到機遇?杜鵬:人口數量第一、第二,本身沒有優劣可言,我們沒必要過分關注人口規模排第幾,而更應關注人口對經濟社會發展是否更有利,人們的幸福感、獲得感是否在持續提高,更應關注人口結構變化會帶來哪些優勢與挑戰。優勢方面,無論是人口受教育程度、健康水平還是人口城鎮化進程,與印度相比,我們都高得多。挑戰方面,我們的生育率較低,人口老齡化較快,也意味著在社會保障方面,要花更大力氣去提升生育水平,解決托育養老問題、教育公平問題、地區間城鄉間差距問題等等。因此,不必拘泥人口數量的排名,我們必須看到過去40年,特別是過去10年的發展成就,從而利用自身優勢和發展勢能,立足人口國情,去走好自己的現代化道路。
中福經營權決戰1/司改會前執行長變獨董 中壢2萬坪廠地是關鍵
以倉儲廠房租賃為主要營業項目的中福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在桃園中壢擁有逾2萬坪土地資產,另外在新北市中和區景平路也有辦公大樓,土地資產相當可觀。受惠於近年來台灣土地價格飆漲,擁有大批土地的中福公司成為著名資產,股價自去年起曾飆漲近10倍,間接導致經營權大戰又將重演,讓小股東們苦不堪言。老牌紡織公司中福國際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70年12月24日,前身為中福振業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變更為現名。台灣紡織業由於大陸改革開放後逐漸沒落,中福公司紡織本業轉型為倉儲廠房租賃、酒類買賣、植物工廠等,目前主要營業項目為租賃倉儲,占公司營收比重約90%,至於酒類收入、植物工廠等事業合占營收比重約10%。本刊調查,中福的中壢廠房土地,位於中壢中正路上,屬於丁種建築用地,可闢建工廠與附屬辦公室,距離桃園航空城約20分鐘車程,離高鐵桃園站青埔區也約10分鐘路程,交通便利地段佳,加上面積達2.1萬坪,成為許多亟欲在桃園增設生產線、物流中心等買家欲爭取的標的。一位小股東指出,中福的中壢廠房土地價值翻漲後,估計市價約30至40億元,中福股價也跟著水漲船高,從2018年到2019年的5至6元逐漸上漲,去年2月中開始多日出現漲停板,股價不到一個月飆漲一倍,甚至一度飆破60元,翻升近10倍,創下歷史新高,令人咋舌不已。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前執行長高榮志擔任中福公司獨立董事、並介入中福經營權之爭,讓法界十分驚訝。(圖/報系資料照)據了解,中福廠房土地價值高漲後,2021年曾爆發經營權爭奪戰,當時公司派、市場派談和後,事情順利告一段落,未料雙方磨合才半年多,由市場派支持當選的獨立董事高榮志,去年又宣布要召開股東臨時會,重演經營權爭奪戰的戲碼。2022年8月17日獨董高榮志召集股東臨時會,提出解任中福創辦人黃家董事長的董事席次及補選董事的議案,但卻因解任案未能全數通過,造成實際補選人數與通知書上記載不符,股東無法正常行使投票權,擔任股東臨時會主席的高榮志因程序問題當場遭主管機關投保中心表示異議。另外,中福也因去年終止會計師委任,未交去年第2季財報,加上先前也曾遲交去年年報遭處分,金管會去年加重罰鍰至48萬元,並限期20天內補正公告申報;證交所則勒令從去年8月18日起,中福股票停止買賣,且若未在6個月內補交財報,恐將面臨今年4月股票下市。中福於8月17日收盤股價為44.20元。至於以獨董身分召開中福股東臨時會的高榮志是律師,曾經擔任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執行長,經常召開司法議題記者會,對於法界人士來說並不陌生。一般認為民間司改會與執政的民進黨關係較為密切,歷任執行長例如林峯正、王時思都是現任或曾任綠營高官,另位前執行長陳雨凡也曾宣布代表時代力量參選立委,高榮志未走上從政之路,卻出任上市公司的中福公司獨董,並捲入經營權之爭,令法界十分驚訝。
2023年人行7大重點 穩健貨幣政策為核心
中國人民銀行4日舉行2023年央行工作會議,對比去年8大重點工作,2023年會議提出7項重點內容,涉及房地產金融、金融風險化解等,提出「精準有力實施好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廣義貨幣供應量和社融規模增速與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並透過多措併舉以降低市場主體融資成本。據澎湃新聞報導,在2022年人民幣大幅貶值背景下,今年工作會議雖重申「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準上的基本穩定」,但去年提及的「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詞語已消失。大陸國家外匯管理局4日也採視訊形式召開2023年全國外匯管理工作會議,部署今年的重點工作,要求穩妥有序推進資本項目高水準開放,完善跨國公司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試點,並深化外匯領域改革開放、防範外部衝擊風險守好安全底線、保障外匯存底的資產安全、流動和保值增值。在人行其他工作重點部分,還要加大金融支持,包含恢復擴大消費、重點基建與重大項目建設,引導金融機構進一步解決民營小微企業融資問題,並落實金融16條措施,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而人行官網5日聯合大陸銀保監會發布通知,決定建立首套住房貸款利率政策動態調整機制,針對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出現較上月、較去年同期連續3個月都下降的城市,可階段性維持、下調或取消當地首套住房貸款利率政策下限。此外,還要持續推動金融風險防範化解,健全金融穩定保障基金管理制度;完善宏觀審慎管理體系,強化系統重要性銀行監管與金控公司監管;深化國際金融合作與開放,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深化金融改革包含平台企業金融業務的常態化監管等與外匯制度等。就提升金融服務和管理水準部分,則持續推進金融立法、強化人民幣現金管理、推進數位人民幣試點與建立反洗錢監管等金融保護。
沒能撐到新年! 中國國宴飲料「天府可樂」宣告破產
2022年12月29日,重慶第5中級人民法院發布了中國天府可樂集團的破產清算公告,天府可樂在1980年代曾被選定為國宴飲料,當時市占率更高達75%,與百事可樂合作生產之後被其併吞,雖於2016年主打懷舊情朝短暫回歸市場,但熱度過去之後,仍於2022年尾宣告破產。天府可樂創立於中國四川成都,最輝煌時期曾被選為國宴飲料,建有108家聯營廠,年銷量高達20多萬噸,利稅超過7000萬。原料方面使用了四川產的白芍,此配方還得到同濟大學醫藥病理學研究證實,可有效抵抗黃麴毒素。是第一個實質意義上的中國國產可樂。好景不常,改革開放後,外資進駐,外資可樂品牌開始以併購方式攻佔市場,包括天府可樂在內有七家公司,先後被可口可樂及百事可樂收購。1944年天府可樂與百事可樂共同合資創立重慶百事天府公司,百事可樂隨後獲得全中國各地的聯營廠並擁有了天府可樂在全中國的銷售渠道。合資合約中,天府公司要求自家產量應不低於合資公司出產的總飲料產量的50%。除合作第一年百事可樂有依照約定實行外,之後幾年不斷壓縮天府可樂的產量,到了1996年天府可樂產量已不足25%,銷量則占不到1%,合資公司累積虧損約7000多萬人民幣,天府可樂最終將所持之百事天府所有股份權售予百事可樂並從此停產。從1994年合資到2008年間,天府可樂與百事可樂陸續出現配方、生產工藝等等爭議,在2010年和2013年天府可樂陸續拿回了配方及商標權,2016年時主打「懷舊」情懷短暫回歸市場,然而熱度過去之後老品牌仍不敵兩大主流品牌的競爭於2022年12月29日宣告破產。破產消息一出微博上網友熱烈討論,有人感嘆小時候的回憶以後喝不到了,也有人表示以國產可樂而言天府可樂價格太高也是導致它失敗收場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國珠寶第一城 壟斷全球80%人造寶石
在廣東與廣西兩省交界處,有著一座千百年來歷史文化沉澱的古城,這裡是嶺南文化的發祥地,同時孕育兩廣地區的特色建築,這座城市就是廣西梧州,被譽為小廣州、小香港,如今提到廣西梧州,反而和一個新興的產業關係密切,梧州是「世界人造寶石之都」,年產人工寶石占全球八成左右。1982年,膽大心細的香港珠寶商人,在梧州開創寶石加工生意,沒過幾年,梧州就聚集了幾十家人工寶石加工廠。早上七點,梧州當地的珠寶交易市場「寶石大廈」,熙熙攘攘,人流湧動。梧州分布著大大小小1000多家珠寶工廠,以及家庭作坊。這座只有30萬人的小城,最高峰時,有10幾萬人都從事著同樣一種工作——人工寶石製造。梧州是「世界人造寶石之都」,年產人工寶石占全球八成左右。1982年,膽大心細的香港珠寶商人,在梧州開創寶石加工生意,最早,這些珠寶商的工廠設在廣州,大陸改革開放初期,廣州的人工成本增加,而梧州距離廣州只有200多公里,當地人工工資相對低廉,香港珠寶商的舉動,很快引起了台灣其他珠寶商的注意,他們同樣面臨著人工成本增加的問題。沒過幾年,梧州就聚集了幾十家人工寶石加工廠。本地也有不少人加入「寶石大軍」,自己做起寶石生意。經過近40年的發展,梧州地區寶石加工已經遍及全市各個角落。隨後來自全球各地的商人紛紛前來投資建廠,經過近40年的發展,梧州地區寶石加工已經遍及全市各個角落。梧州現在是全球最大的人工寶石加工基地和貿易集散地,據數據統計,每年人工寶石的原料產量大約在4200噸左右,而梧州地區就有2200多噸,占據了全球的一半。梧州有著自己的寶石文化,從2004年開始每年舉辦「寶石節」。這裡形成了人工寶石的全產業鏈,人工寶石產量已占中國總產量的95%、世界產量85%以上,產品款式達600多款,規格近一萬種,年加工、集散、交易數量超1000億粒。或許你首飾盒中的項鍊或者戒指,就出自梧州。梧州有著自己的寶石文化,從2004年開始每年舉辦「寶石節」,並逐漸由行業性的商貿活動,發展成一個兼容經濟、文化、社會事業和百姓生活各方面的綜合性節會。當地政府還為這節慶讓全民放假4天,讓梧州人擁有自己特有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