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診
」臺大醫院發展AI智慧醫療 數位護理師可望紓解人力荒
臺大醫院遠距照護中心在臺大醫學院副院長何奕倫教授帶領之下,致力於自然語言處理與生成式AI在遠距醫療的研究與應用。中心利用非結構式語音資料,整合生理資訊與電子病歷紀錄,藉由生成式AI的長處,協助遠距醫療的診斷、處置與風險分級預測。生成式AI結合語音、搜尋與生成式臉型等模型,可以實現數位護理師的功能。數位護理師將能分析語音、症狀與生理參數等綜合診斷、根據症狀給予非處方用藥或藥物調整建議,最後將對話過程自動總結,紀錄於電子病歷中。此計畫所開發的數位護理師,除了將對遠距醫療的進行有幫助之外,也可推廣至其他相關的臨床應用情境。臺大醫院影像醫學部AI團隊過去數年在結合心臟內科及臺灣大學的合作下,成功開發且無償捐給國民健康署用來篩檢國人心臟病的AI 診斷平台HeaorNet 成果豐碩,供全世界使用,讓世界看見台灣的貢獻 TAIWAN can help。同時,將進一步共同開發全球首個支援通用人工智慧(GAI)的RIS+PACS系統 - VSRad(Visual Studio Rad)。這個創新平台旨在滿足全球放射科醫生的未被滿足的需求,將基於網頁的整合開發環境(IDE)與專門為世界放射診斷專科量身定製的PACS(影像存檔和通訊系統)和RIS(放射資訊系統)功能相結合。VSRad系統將提供先進的功能,例如:自由文字自動完成、將自由文字轉換為定製的結構化報告、空間分配文字關聯、文字 - 圖像空間關聯 以及 自動背景搜尋相似病例的歷史記錄。這些功能將簡化放射診斷專科的工作流程、減少倦怠 並為 全球放射科醫生提供智能助手,以提高其工作效率和決策過程。胰臟癌是致死率最高的癌症,早期胰臟癌在電腦斷層攝影(CT)上不明顯,因而近四成小於兩公分的胰臟癌在 CT上難以被發現,常因而喪失治療機會。臺大醫院首創AI胰臟癌輔助偵測工具,能提高早期胰臟癌的偵測率。此創新除獲衛福部智慧醫材許可證,也榮獲美國FDA認證為「突破性醫療器材(Breakthrough Device)」,為首獲此殊榮的台灣AI醫療產品。以臺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的亞健康世代長期追蹤資料與全醫療體系整合醫療資料庫的大數據,訓練開源大型語言模型,藉此將可充分運用個人多模式健康醫療資料,並協助醫護人員對各種非傳染性疾病進行動態風險預測並提供建議與臨床決策。臺大醫院早在2020年即導入兩部AI運算主機,建立醫療大型語言模型與多模態語言模型,開發智慧疾病分類編碼系統、報告撰寫助手、風險預測、問答系統等醫療場域落地應用,2024年結合醫療與人工智慧,帶領團隊打世界盃,將台灣醫療的影響力發揮到全球,為智慧醫療開啟嶄新的面貌。
手腳麻痺常感昏厥 顱內椎動脈血管支架救命
59歲的江先生是抗癌鬥士,不喝咖啡、不喝茶、不喝酒,每天飲水量達2000cc,生活作息規律、飲食清淡健康,但在去年4月中風後,又在同年12月再次中風,導致右半邊手腳麻痺,且隨時會昏厥,以血栓溶解劑與藥物治療皆無法改善,所幸找到在神經血管介入性治療的權威陳啟仁醫師,成功完成顱內椎動脈血管支架置放術,如今已完全擺脫手腳麻痺和隨昏厥危險。顱內血管支架 防止再次中風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放射診斷科陳啟仁醫師表示,有腦中風病史的病人,再發生腦中風的機率比一般人高10倍,頭頸動脈狹窄程度若大於70%,也有再中風的可能。顱內血管嚴重狹窄,且經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會建議考慮以支架治療來大幅降低再中風的機率。病人江先生顱內椎動脈左邊完全堵塞、右邊嚴重狹窄且位置很深,越深的位置越難處理,但是若不做手術,又難以預防再次中風,所以經過評估,建議要做顱內椎動脈血管支架置放手術。手術時搭配微導管照的高解析度影像,發現導絲無法穿過的原因還有堵塞盲點,血液流向則是從盲點旁的小廻路通過而到遠方,後來將導絲繞過盲點,不斷施轉並條飾導絲前端形狀,終於在多次嘗式下順利放置支架。栓塞位置狹窄 手術解決後患江先生表示當時找很多不同醫院的醫師,都表示栓塞狹窄的位置太深了,也有醫師告知根據最新研究,做手術和吃藥的兩年復發率一樣。只能靠意志力撐著的江先生不敢一個人待著,身體狀況嚴重影響生活品質,但不想放棄相信一定會找到能治療我的醫師。陳啟仁醫師表示,顱內血管狹窄的因素包含高齡、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抽菸、遺傳家族史,近年腦血管疾病一直有年輕化趨勢,建議45歲以上民眾,可做腦血管磁振造影檢查,及早發現與預防疾病,若無異常,之後每2至3年追蹤即可;平常則需注意腦中風前兆,如暈眩、說話困難、突然視力模糊、肢體麻痺、喪失平衡感、流口水等,即時就醫治療可提升癒後表現。
75歲嬤突手腳癱軟無力 送醫竟是腦中風
75歲施阿嬤身體硬朗,平時不僅下田耕種,還會爬樹收割龍眼,但她日前掃地時突然左側手腳癱軟無力,機警女兒發現趕緊撥打119求救,經現場評估,研判是腦中風引起,立即聯絡醫院緊急應變,到院後先經靜脈注射血栓溶解劑,隨後又在30分鐘內完成顱內取拴術打通血管,讓她重溫含飴弄孫之樂。及時撥打119 啟動腦中風團隊霧峰消防隊救護人員抵達現場後,根據患者癱瘓狀況及臉部歪斜表情,懷疑是大血管阻塞引起的急性腦中風。立即以台中市特有的到院前五級檢傷預通報系統,通知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準備,院方接獲訊息後,立即啟動腦中風團隊,並請放射科同仁空出電腦斷層室。患者到院後,立即安排腦部電腦斷層檢查。團隊檢視影像後確認為右側中大腦動脈第1-2段交界處阻塞,且無腦內出血狀況,除了施行血栓溶解劑治療,並立即安排顱內動脈取拴術,搶救缺血但尚未壞死的腦部。打通取出血栓 解除危及警報放射診斷科宋昌育醫師表示,先從患者鼠膝部置入導管,透過由粗到細的同軸套疊方式,經腹部、胸腔主動脈及頸部動脈直達阻塞的腦動脈區,再以導管抽吸方式,將血栓取出清除打通血管,「很幸運阿嬤的血管沒有太過扭曲,幾乎一路順暢直達」,才能順利在30分鐘內取出血栓,安全解除警報。把握黃金時間 以利預後恢復較佳生活品質神經內科吳致螢醫師也表示,缺血性腦中風往往會造成嚴重的神經學損傷甚至死亡,處理腦中風患者最重要的關鍵,就是「黃金時間」,例如發生3小時內及時施打靜脈血栓溶解劑,若效果不佳,也要在中風發生8小時內安排動脈取栓,都有助於患者預後可恢復較佳生活品質。
媽媽腫瘤復發!「醫建議回主治醫院」女兒卻急道歉 他聽完原因超愧疚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嚴峻,尤其雙北確診數一直是全台最高,許多住在該地區的民眾也會因此無辜變成病毒傳染代名詞。急診科醫師賈蔚就在臉書粉絲專頁分享,一名腫瘤復發的病患前來等待住院,但賈蔚看完電腦斷層後,建議對方要回到原本治療的醫學中心較妥當,沒想到病患家屬卻道歉「對不起,我們住新北...」,讓賈蔚聽完相當愧疚。醫師賈蔚在粉專《賈叔叔的會客室》分享,有個身形微胖、呼吸有些費力的阿姨,在急診觀察室等待住院,賈蔚看到電子病歷寫著「外生殖器惡性腫瘤,放射治療/化學治療後;肋膜腔積水」,並詢問病患不適感是否減輕;不過賈蔚發現病患在本院的就醫紀錄不多,惡性腫瘤的診斷、治療以及後續追蹤也不在本院,便詢問對方「阿姨請問妳對自己的過往病史都了解嗎?在哪間醫院治療呢?」對方則表示過去是在另一家醫學中心治療追蹤,而當初沒有接受手術是因為醫師告訴她切除腫瘤後的重建手術太困難,所以她只做了化療和電療。賈蔚邊聽著病患敘述,邊仔細地看著對方昨晚做的胸腹電腦斷層掃瞄片子,「除了明顯的肋膜腔大量積水,隱隱約約感覺到一些不尋常的腫塊,藏身在不易被發現的角落;而且,腹腔內似乎也像撒下了種子,散落在各處淋巴結上」,看完後他向對方表示要先和放射診斷科醫師討論,再給予適合的診療建議,「其實,我內心已經知道,我必須要將這位病人,轉回給xx醫學中心,她幾乎就是惡性腫瘤復發,且伴有多處遠端轉移。」陪同阿姨來到醫院的是一名年輕女子,賈蔚便向她表示「小姐,我可能會建議妳們轉院,因為媽媽的病情有變化,需要儘快回到原醫學中心進一步檢查治療...」,不過對方欲言又止,感覺不太想接受他的建議,賈蔚不禁反問,「有什麼事可以說出來,讓我們幫妳和媽媽」,女子用微弱的聲音表示「醫師…對不起…,我們住新北…」。賈蔚聽完後接不上話,原來這就是阿姨不回診的原因,「年輕小姐的內心裡深深感受到『住新北』,在別人眼裡就是『病毒』的代名詞。」、「住新北又沒有告訴醫師護理師,就得背負著「隱匿」的罪名;要承擔全國疫情尚未歸零的道德責任」,當下他回應「妳不需要說對不起」,但事後想想,「我這句話搭得差勁,也沒有展現同理」,而他也在文末標記「找回臺灣最美的風景,我們都是一家人」。貼文曝光後,網友紛紛留言「賈醫師別太自責,你也是在救病人」、「她可能擔心新北疫情醫療忙碌,才找到您這邊來」、「謝謝雙北民眾犧牲自己的自由,你們是我們的家人。」
武漢肺炎/8天完工!火神山醫院今起收治病患 病房內部曝光
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延燒,目前大陸地區已有超過1.7萬起確診病例,361例死亡,中國政府在湖北省武漢市臨時建造「火神山」、「雷神山」兩家專門醫院來因應疫情。經過 8 天趕工,「火神山」從3日開始可以收治病患,並派駐解放軍進駐支援醫療任務,而火神山醫院的內部實拍圖也跟著曝光。根據《央視新聞》報導,火神山醫院開始接受首批「肺炎輕症病患」。(圖/美聯社)火神山醫院僅耗時8天就完成建立,從3日開始接收治療武漢肺炎病患,而大陸官媒人民日報於臉書及微博PO出病房內照片,每個病房內有2張專用病床,房間中有一個單獨的小窗口,方便醫護人員拿取物品;馬桶、洗臉池、熱水器、淋浴等設施也都已安裝到位。(圖/翻攝臉書)根據《新華社》報導指出,火神山醫院有1000張床,並開設重症監護病區、重症病區、普通病區,另外也設置感染控制、檢測、特診、放射診斷等輔助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