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法律系
」 言論自由 換照 NCC欺下害上2/法院認證據未保全有損人民權益 學者斥:應依法追究
針對新冠疫苗受害者家屬向總統「告御狀」,衛福部卻仍堅稱相關審議錄影錄音未保存,立委廖偉翔痛批衛福部被判決敗訴,就是連行政法院也看不慣疫苗救濟審議過程流於形式、空洞,甚至疑似淪橡皮圖章,他不排除提案修法提升疫苗審議辦法的法律位階。學者更直斥,審議資料本應保存以利日後釐清爭議,公務機關卻輕率銷毀、犧牲人民權益,違背正當程序應依法追究。廖偉翔說,衛福部進行中的健保總額談判會議、藥害救濟審查會議記錄都能保留、上網公開,不解新冠疫苗救濟審議會議錄音為何「有錄音、不保存」,難怪外界懷疑政府公信,他要求衛福部立即按照法院判決「公布會議錄音」,否則他將提案修法,將疫苗救濟審議辦法位階提高到法律,回應民意。疫情期間,時任衛政官員陳時中、吳秀梅等人都曾因疫苗採購、研發等爭議被控圖利、瀆職,然當時北檢以「查無實據」全數簽結。如今檢方著手偵辦「超思雞蛋案」,當時同被列為重點弊端的疫苗相關案情是否會出現轉折,國人正密切觀察。綠營人士指出,前後任衛福部長陳時中、邱泰源雖同屬「英系」,蔡總統任內原有意安排邱泰源接替參選台北市長的陳時中,但當時陳力薦次長薛瑞元接班,且兩人對「再生醫療法」、「健保總額分配」主張相左,互生心結,但兩人都否認,如今邱被提拔為衛福部長,能否展現衛政新格局也令人矚目。一位沒有慢性病史的42歲婦人,在接種第三劑新冠疫苗後,引發急性腦水腫猝死,三總醫師除了在死亡證明書上開列死因與接種疫苗有關,更將搶救過程寫成論文刊登國際期刊。圖為三軍總醫院醫學大樓(圖/翻攝自三總臉書)高等行政法院日前曾針對一起新冠疫苗受害者救濟案做出判決。據「111年度訴字第1511號判決書」內容顯示,法官質疑主審該救濟案的疫苗救濟審議第179次會議,「缺乏事證顯示多數委員出席」,因此會議採「共識決」,違背「衛福部疫苗受害救濟辦法」中、設置審議小組,引進多元化專家委員審查的宗旨,違反正當法律程序。法官在判決書中語重心長寫下,審議小組應依法進行審查及決定,否則就易流於「由投票部隊」(審議委員皆由衛福部指派)完成名實不符判斷。惟因衛福部審議辦法未規定「最低出席人數」、「表決方式」、「決議結論的最低同意比例門檻」,若衛福部在開會前,未能清楚調查與會委員人數,卻堅持採共識決,事後製作會議記錄內容,也只有記載「結論」,將無法證明審查委員確實在會中「實質討論」,已違背正當法律程序。判決書還說,衛福部只提供參與線上討論的委員簽到名單,「無詳實會議紀錄」、「無開會錄音檔案可查」,會議是否確實進行實質審查,無從考證,對於家屬指控衛福部違反正當法律程序審查,未必全然無據,因而判決衛福部敗訴。新冠疫苗採購、研發案與與「進口雞蛋案」當初都引發極大的民怨,迄今在野黨也揚言務必查弊到底,釐清真相。(圖/記者黃耀徵攝)「接種疫苗可能有不良反應,能否獲救濟,攸關人民權益,有錄音卻不保存,不僅奇怪,還有違法之虞」政大法律系副教授廖元豪說,法律對公部門檔案保存有明確規定,包括《檔案法》、《政府資訊公開法》皆然,公部門說有錄音、卻沒保存,依法應追究。《政府資訊公開法》揭示政府資料「原則公開」,若純粹只是內部會議資料「得不公開」,但仍須保存,北市府京華城案保存大量開會記錄就是例子。他並表示,即使只是內部紀錄,仍可對特定利害關係人(例如疫苗受害者)公開,新冠疫苗救濟審議,攸關申請救濟民眾權益,申請救濟者自有權得知准駁過程、理由,一旦發生訴訟,才可釐清爭議。行政部門常以「會議紀錄若曝光,沒專家願受聘審查」,廖元豪直言,《公司法》對民間企業規範詳盡,至於公部門反而不需比照辦理,他以NCC諮詢委員為例說明,NCC委員權力大到可以關掉電視台,名為「諮詢」實為「決策」,當然也要面對外界檢驗,利害關係人才可援引《行政程序法》救濟,請求法院協助調閱審查過程文件;若擔心曝光就別接委員」,如此參與審查的專家才會愛惜羽毛,不會輕言放棄「實質審查」,淪為行政部門的橡皮圖章。
提名競總主委姚立明任司法院副院長 柯文哲批賴清德「腦袋不知裝什麼」
民眾黨立委黃國昌4日轉述,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得知總統賴清德,竟提名2024賴清德競選總統總部主委姚立明為大法官中的副院長提名人選後,直批「不知道賴清德腦袋在想什麼」,對人事案相當不以為然。總統府日前公布包括司法院正、副院長在內共7名大法官提名人選,包含院長提名台大法學院特聘教授張文貞、副院長提名姚立明,另5名為政大法律系教授何賴傑、成大法律系教授陳運財、最高行政法院審判長王碧芳、中研院法學研究員廖福特、劉靜怡。對此,黃國昌指出,4日與柯文哲晤談時,談到姚立明人事案,柯文哲怒稱「不知道賴清德腦袋在想什麼,怎麼會去提姚立明?」。黃國昌說,自己認為賴清德主要在釋放重要訊號,那就是「抱對大腿才重要」的用人哲學。黃國昌批評,賴政府赤裸裸的酬庸已經完全不演,賴清德簡直在向全體法律人預告,不用秉持專業做好工作,只要抱對大腿就對了,「姚立明就是大家的榜樣,聽話好好辦事,下一個就是你。」黃國昌感嘆,司法院正副院長不僅僅是憲法守護者,更關乎台灣司法改革,過去總統蔡英文8年司法改革已讓人民「徹底失望」,現在賴清德直接把競選總部主委找來當司法院副院長,「司法院淪為酬庸院」,民眾絕對無法容忍,賴政府如此踐踏司法改革。
直言憲法法庭上半場藍白敗象已現 律師:只剩黃國昌扯政治口水
憲法法庭6日就國會改革法案進行言詞辯論,上半場已結束。對此,律師黃帝穎表示,憲法法庭上半場藍白敗象已現,對擴權法案毫無憲法招架能力。他指出,憲法法庭今天辯論,上午場藍白已慘不忍睹,只剩民眾黨立委黃國昌扯「綠能你不能」等政治口水,完全擋不住「擴權違憲」的普世價值方向,藍白敗象已明,他也點出三大重點。第一,黃帝穎指出,「法律專家意見及法庭之友意見書一面倒認定擴權違憲」,上午開庭,憲法法庭專家意見由台大法律系教授張文貞及政大法律系教授林佳和出具意見書,對「擴權法案」的立法程序及實體內容均指出違憲,法庭之友意見書,也絕大部分指出擴權違憲。第二,黃帝穎續指,「藍白擋不住法界通說認定擴權違憲」,全國各大學法律系教授等123位法律學者連署聲明,針對擴權法案「程序瑕疵與內容違憲」。全國律師聯合會聲明「未經實質審查,更未有實質審議,即強行進入院會表決,這不僅傷害台灣作為民主國家的根本,亦違背民主憲政及民意政治基本原則。」此外,黃帝穎說,台北律師公會聲明「立法程序斲傷台灣作為民主國家的根本。」超過400位律師連署直指「除了是否符合憲法有諸多疑義,亦有不少自我矛盾之處,未來在適用上勢必發生許多爭議與問題,更引發侵害人民基本權利之重大疑慮。」 法界通說擴權違憲。最後,黃帝穎指出,「藍白擋不住美國歐洲對國會擴權的強烈質疑」,美國在台協會前處長司徒文、楊甦棣等30位國際學者聯合聲明,直指藍白擴權法案「超越國際各憲政民主國家的規範,顛覆法治理念、違反程序正義。」黃帝穎表示,在台投資超過700億美元的「歐洲商會」對藍白「藐視國會罪」提出警示。國際媒體英國「經濟學人」智庫重批「國會擴權及破壞權力分立,將重新評估台灣民主指數。」;「金融時報」更指出擴權法案「為中國滲透台灣創造可乘之機」。他認為,憲法法庭上藍白阻擋違憲判定已如螳臂當車。
白目女「加料」飲品弄倒加盟店 可不可確定提告「律師驚人背景曝光」
近日知名手搖引品牌「可不可熟成紅茶」,其旗下新竹關埔分店因為店內范姓女店員惡整客人的行為,不僅在網路上引起極大的爭議,可不可總公司也隨即宣布與新竹關埔分店終止加盟關係,後續可不可總公司更表示會對范姓女店員、新竹關埔分店進行提告與求償。據了解,近日網路流傳一段影片,影片中一名可不可紅茶的女店員先是在手機鏡頭前展示自己的右手,之後雖然看不到畫面,但可以清楚地聽到吐口水的聲音。後續該名女店員先是罵髒話後,嘴裡直接喊「加料」,從畫面中就可以看到,該名女店員疑似是使用承接口水的右手,直接進入到罐子內撈取製作飲料用的珍珠。而影片上傳者還譏諷地寫著「這位客人真幸運,喝到范XX美女手抓飲料,我幹XX打烊前定的都去死」。結果影片曝光後,在網路上引起軒然大波,不少人都出言攻訐影片拍攝者與片中的女店員。後續「可不可熟成紅茶」總部也為此發表聲明,聲明中先是表示整起事件發生於14日晚間21點30分,地點則是可不可的新竹關埔分店。目前官方除了在第一時間暫停該名女員工的職務外,同時也直接與該店終止加盟合作關係。而可不可之後又於16日發出律師聲明,內容中明確表示會委任群策法律事務所林孟毅律師、王祥豐律師對新竹關埔分店與相關員工提出訴訟。根據媒體報導指出,台北大學法律系畢業的林孟毅律師,目前為群策法律事務所的主持律師,專攻環保刑事、 醫療案件、家事案件,以及企業相關案件,過去也曾接手本土劇男星馬幼興的性侵官司,最後馬幼興獲檢察官不起訴處分。而當初指控的女藝人唐少萱反被檢方發現有栽贓之嫌,最後被依誣告罪嫌提起公訴。而王祥豐律師則是畢業於政大法律系,專攻民事履約爭議事件、家事事件與行政爭訟,過去也曾是「百帝美髮」吸金案被害人的委任律師。
清大電機教授徵「法律志工」!要律師資格但不支薪 全場罵翻:超級不要臉
AI浪潮來襲,許多文科人才都深怕未來將面臨職涯危機。有台大研究所的網友近日也分享,清華大學電機與資訊學院通訊工程所1位教授近日正在徵才,希望找到具有律師資格、兼職或全職的「長期志工」,一起探索人工智慧在法律領域的應用,雖然可以遠端和開立實習證明,但完全沒有支薪,消息曝光也引發熱議。台大法律學研究所的男網友昨(17日)在Dcard以「全職、具有律師資格,又不支薪的研究助理?」為題發文分享截圖,可以看見東吳大學法律學系辦公室在臉書粉專代發清大電機系通訊所教授的徵才資訊,「希望找到在校生(學士、碩士、博士等)具有律師資格者,兼職或全職的研究夥伴,不限法律學系學生。」而工作內容則是在探索人工智慧在法律領域的應用,雖然工作地點是遠端工作,且待遇可開立實習證明,但工作性質卻是不支薪的長期「志工」,而且需求人數還要求5人。原PO也狠酸,「小弟不才,今天有幸看到這個徵才資訊,驚為天人,因為沒有遇過老師是要求全職的研究『志工』還要具有律師資格的,不知道各位同學、學長姐學弟妹,或是其他法律人,有什麼想法?」事後,東吳大學法律學系辦公室臉書為避免爭議擴大已經刪文。貼文曝光也引發網友熱議,政大法律系學生指出,「蠻不要臉的,要律師資格,還要志工,怎麼不去吃屎?」「重點是這教授又沒有律師資格,怎麼幫所謂的『志工』開實習證明?這種『實習證明』想必是類似推甄用的『志工證明』,全律會根本不會採認好嗎!?」東吳大學法律系及碩士班的也抱怨「我只覺得我們系辦超級不要臉,助長這種『當志工』的風氣」、「清大自己有科法所,自己人都不去了,好意思出來找人哦,這就是理工人的傲慢嗎?」「法律人就是賤啦。」有交大人還指出,「觀察敝校與隔壁校在大電資主義下,經常性輕視文組科系,可能覺得法學專業不是很重要到值得付錢」。陽明交大的學生也有同感,「蠻丟臉的,但清交兩校很多理工科相關教授真的是這樣。」
一張室友照驚見「律師詐團案4人」…嫌犯、被害人、檢察官再續前緣 網諷:可以拍電影了
執業律師鄭鴻威等16人合組「律師軍團」洩密勾結詐騙集團,台北地檢署日前依違反《組織犯罪防制條例》、《刑法》洩漏國防以外秘密罪、《洗錢防制法》等罪,起訴涉案共18人,然而此案竟又爆出,鄭鴻威將「300萬現金贓款」藏匿於橋頭地院法官石育恩的辦公室。消息曝光後,近日一張「青澀大合照」也被流出,諷刺的是昔日室友,如今全都淪為「涉案關係人」。被詐騙集團冒用名義的被害人郭源安律師,於2017年在臉書曬出一張大學時期的合影,只見由左至右4位青澀的大學生,分別為律師張作詮、律師郭源安、檢察官郭宣佑及法官石育恩,4人不僅是政大法律系的同窗,還是同間寢室的室友。怎料,如今張作詮淪為涉詐被告、郭源安成了遭詐被害人、郭宣佑為發現詐騙的檢察官、石育恩則是協助藏錢的蒙面人,長大後4人卻因詐騙案件「重續同窗緣分」,際遇令人不勝唏噓。對此,律師林智群昨(16日)在臉書發文,指出過了7年後,4名室友一人變成詐騙集團合作律師;一人是被冒名的被害律師;一人是察覺同學不法行為,進行偵辦後聲請迴避的檢察官;最後一人則是被同學託放現金在辦公室的法官,認為此事太過戲劇化,直呼「Netflix可以考慮拍成影集嗎?」貼文曝光後,引起網友留言熱議,「七年之養,養出不同的人生」、「片名想好了嗎? 神鬼律師怎麼樣?」另外,也有人嘲諷,「之後有機會再當室友」、「這真的可以拍電影了」、「台灣電影有好劇情開拍了」、「照著拍就能打趴韓劇了。」
後山臉綠1/賴坤成接戰台東立委三腳督 劉櫂豪願賭不服輸添變數
台東縣2024區域立委選舉已經呈現「三國鼎立」之勢,國民黨現任大武鄉長黃建賓出征,台東縣政府前建設處長許瑞貴也以無黨籍參選,民進黨則由贏得黨內初選的前立委賴坤成出線,但同黨的現任立委劉櫂豪動作頻頻,增添這盤棋局的變數。68歲的許瑞貴最早宣布投入台東縣區域立委選舉,他畢業於國立成功大學土木系,早年在關山工商任教,曾獲教育部長獎,1994年至1998年代表國民黨當選關山鎮長,任內改建市場、完成關山親水公園及關山自行車道,並舉辦關山音樂祭,還促成慈濟在關山設立分院,讓地方人士他讚譽有加。2001年及2004年,許瑞貴分別披上親民黨及民進黨戰袍參選立委皆落敗,2005年繼續代表民進黨參選台東市長未克,隨後轉往議會及縣府服務,擔任過城鄉發展處長、農業處長和建設處長,此次許瑞貴雖沒獲得國民黨提名,但他強調會以無黨籍參選到底,不排除和其他政黨合作。許瑞貴在關山鎮推動多項建設,雖沒獲得國民黨提名,但他強調會以無黨籍參選到底,不排除和其他政黨合作。(圖/翻攝自許瑞貴臉書)知情人士指出,2021年許瑞貴任建設處長期間,曾對定居台東的香港人當面嗆聲「滾回香港」遭提告及申訴,雖獲不起訴,申訴也被認定事證不足,但許瑞貴反控該名香港人誣告,隔年又撤告,因而被視為思想較保守,在現代化思維上還有進步空間。國民黨則是徵召44歲的現任大武鄉長黃建賓迎戰,他是國立台東大學健康促進與休閒管理研究所碩士,當過村幹事、兩屆大武鄉代表會主席,育有一子一女。國民黨台東縣黨部人士分析,雖然台東是藍營票倉,但黃建賓知名度不高,仍須加把勁。而在民進黨電話民調中勝出的賴坤成,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法律系,是台東縣第一位民進黨籍鄉鎮市長,也是首位民進黨籍台東縣立委。先前metoo運動時,他被爆料擔任財團法人台灣中小企業聯合輔導基金會董事長時,疑似歧視孕婦,連帶過往爭議被一一挖出,包含2011年他拜訪花蓮部落,幾杯黃湯下肚後爆粗口,還摳弄一名男性乳頭,事後聲稱這算是一種「很親切」的選民服務;同年,他參選花蓮縣立委,語出驚人表示,若勝選要蕭美琴穿比基尼,被當時總統參選人蔡英文表情嚴肅遏止,以上種種事件,也讓黨內冒出「換人選」聲浪。民進黨立委劉櫂豪與前立委賴坤成兩人瑜亮情結近20年,為了「戲棚是誰的?」這次立委選舉纏綿的情仇浮檯面。(圖/報系資料照)至於台東現任立委劉櫂豪是政大法律系出身,曾任法官,祖父劉洋是中華會館臺東分社發起人之一,2001年親民黨籍的徐慶元當選台東縣長,邀請民進黨劉櫂豪出任台東縣副縣長,當時他年僅34歲,成為台東縣地方自治史上最年輕的副縣長,2012年開始立委3連霸。如今民進黨內初選由賴坤成出戰,看似阻斷劉櫂豪的立委4連霸之路,但他仍表態會積極朝參選方向前進,也強調不會退黨。民眾黨方面,原先徵詢曾競選池上鄉長的在地青農魏瑞廷,但似乎無果,地方知情人士嘆,這次民眾黨唯一可能出來選的,就是曾參選立委及議員失利的陳允萍,但去年9月已遭民眾黨開除黨籍。民眾黨台東黨部主委賴坤志表示,目前台東黨部無人有參選意願。
美國最高法院裁定平權招生違憲 亞裔、白人學生受惠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6月29日裁定,哈佛大學和北卡羅來納大學將種族作為招生考量因素的做法違憲。這一裁決顛覆了美國數十年來實踐的「平權措施」(affirmative action),具有里程碑式意義,將對美國大學招生政策產生重大影響,預料對亞裔和白人學生有利,原先受惠的非裔和拉丁裔學生則會受衝擊。此外,美國最高法院6月30日繼之裁決,美國總統拜登的學貸減免計畫無效。這使拜登的競選承諾跳票,讓原本可從中受益的4000萬名美國人希望落空。最高法院表決以6比3駁回此案,在最高法院占多數的保守派大法官認為,美國聯邦法律沒有授權該計畫免除這項近5000億美元(約台幣15兆元)的債務。種族列招生考量 哈佛和北卡大違憲「平權措施」指大學在招生時考量學生種族等因素,以便給予少數族裔優待而實現各種族享有平等權利。但有些學校硬性規定招收某族裔學生比例,引發「逆向歧視」爭議。針對哈佛的訴訟由一群亞裔學生提起,他們聲稱哈佛的招生政策歧視亞裔,低估了他們的學術成就和高分。美國最高法院以6比2和6比3的表決結果,分別通過針對哈佛和北卡羅來納大學的裁決。這些裁定遵循了意識形態路線,包括首席大法官羅伯茲在內的6名保守派大法官都投贊成票,其中3人是前總統川普任內提名。另3名自由派大法官則在意見書中譴責裁決。大法官言詞交鋒 憲法不以膚色考量大法官羅伯茲指出,大學收生須依據學生的經歷來考量,而不是根據種族,但大學卻長期得出錯誤結論。非裔保守派大法官湯瑪斯也堅稱,憲法不能以膚色為考量。隸屬自由派的美國史上首位非裔女性大法官傑克森則指,該裁決「對我們所有人來說是一個悲劇」,她主張法律理應用來減少根深蒂固的不平等,還與同為非裔的湯瑪斯展開言詞交鋒。2003年,美國最高法院在「格魯特訴波林格爾案」(Grutter v. Bollinger)中裁定,密西根大學優惠少數族裔的招生方式不違憲。此次最新裁決並未直接說推翻上述判例,但專家認為,美國高等院校幾乎不可能再考慮種族因素。而受影響最大的可能是哈佛等常春藤盟校,去年常春藤盟校錄取率已創歷史新低,想要擠進名校窄門越來越難。自由派再次挫敗 拜登表示極度失望此次裁定引發自由派陣營的抨擊。美國總統拜登表示「極度失望」,他說,「美國仍舊存在歧視…我認為,種族多元的大學更強大」。前總統川普則稱這是「美好的一天…有利美國與全球其他國家競爭」。去年6月,保守派占多數的美國最高法院推翻1973年「羅訴韋德案」(Roe v. Wade)的裁定,結束長達半世紀聯邦對墮胎權的保護,交由各州制定自己的墮胎法令。如今裁定依據種族因素招生違憲,是自由派的又一次重大挫敗。白人及亞裔學子 以法律手段爭權益政大法律系副教授廖元豪表示,在大學入學種族議案方面,從1970年代起,美國從校園到社會便有所爭論。廖元豪認為,當時包含哈佛大學等菁英型大學,都會特別想辦法讓黑人等少數族裔優先保障入學,尤其哈佛大學的原告學生,除了白人,還有不少亞裔學子,均認為過去入學優惠措施都沒有囊括亞裔,而哈佛大學的亞裔學生又超過2成,因此決定透過法律手段爭取權益,最後說服了美國最高法院,即種族不可以成為大學申請入學的計分標準。
分科測驗7月12、13日登場!專家預估報考人數增加
大考中心表示,今年大學分科測驗在7月12日、13日兩天舉行,考生應在6月8日至19日間報名。另由於去年以分科測驗成績為依據的分發入學管道產生1萬4493個缺額,許多考生意外進入非常理想的校系,今年狀況類似,專家預估今年仍會有7、8000個缺額,預估會吸引更多考生來考分科測驗。大考中心表示,高級中等學校三年級應屆畢業生、非應屆畢業生或具同等學力者,可報考分科測驗。高級中等學校三年級在學學生,應一律經由就讀學校辦理集體報名,惟於分科測驗報名期間,已取得畢業證書者,可由就讀學校集體報名或個別報名方式,擇一辦理;若尚未取得畢業證書,一律採集體報名。一般考生若集體報名,基本作業費200元,每選考一科多170元;若是個別報名,基本作業費250元,每選考一科多170元。低收入戶考生報名費全免,中低收入戶考生減免報名費60%。去年大學分發入學不但發生「1科抵3科」現象,另在申請入學錄取政大法律系者,如果撐到7、8月參加分發入學,也有很大機會進台大法律系。專家分析去年狀況,申請入學錄取東吳英文系,學測國文科要10級分、英文科要12級分,而該系分發入學採計學測國文、英文及分科測驗歷史科等3科,但最後只要學測英文1科達12級分就可錄取,形成「1科抵3科」局面。去年政大法律系申請入學,國、英、數B、社等4科要57級分,每科平均要14級分以上才會錄取,但若考生願意再考分科測驗,只要公民及歷史兩科能考到55級分或56級分(相當於學測14級分),再加上學測國、英、數B都14級分以上,就能上台大法律系。由於去年分發入學許多考生錄取了比預期中理想的校系,今年可能歷史重演,因此許多考生若在申請入學的表現不理想,將可力拚分發入學,今年報考分科測驗的人數應會比去年明顯增加。
連任就全拿2/司法獨立但大法官例外? 蔡系大法官難判民進黨輸
兼任民進黨主席的副總統賴清德日前辭去大法官審薦小組召集人職務後,總統蔡英文改任命高齡91歲前司法院長翁岳生代理審薦小組召集人,法界普遍認為,提名4位大法官的權力又完全回到蔡英文身上。憲法學者廖元豪觀察,蔡英文總統提名任命的大法官,7年來推翻以往大法官不少重要的憲法解釋,讓外界覺得「蔡政府在大法官的戰場上,沒有敗過」,社會觀感實在不好。政大法律系副教授廖元豪指出,以《黨產條例》違憲案為例,監察院2017年3月認為該條例「採用違法手段追求正義」,經全體監委同意後,以機關名義聲請釋憲,不料遭大法官會議在2018年10月駁回,大法官認為《黨產條例》未在監察院彈劾、糾正時受到阻礙,因此決議不受理。廖元豪質疑,監院過去曾多次針對法律問題聲請釋憲,大法官會議也都受理,不應改變這樣的憲政慣例。副總統賴清德身兼民進黨主席和總統參選人多重身分,在外界質疑下辭去大法官審薦小組召集人職務。(圖/總統府提供)廖元豪再舉前瞻案為例,立法院2017年7月間通過前瞻案,在野黨認為前瞻案的特別預算案程序有重大瑕疵,聲請釋憲並請求大法官急速處分,結果大法官會議在2018年5月間決議不受理,理由是聲請釋憲的38位立委中的高金素梅並未參與表決、沒有行使職權,所以不符聲請釋憲要件。廖元豪認為大法官這樣的解釋失之過苛。另外,農田水利會等案,透過蔡系大法官的釋憲,民進黨一樣也沒輸。至於蔡系大法官釋憲的連續性及立場,廖元豪也認為有問題,因為推翻太多以往大法官的解釋,未能維持釋憲機關立場上的一致。廖元豪舉通姦罪和強迫道歉兩大釋憲案為例,大法官都宣告違憲,與大法官以往立場南轅北轍,身為大法官應該以謹慎、小心的態度去面對前例才對。「像美國共和黨一心想推翻墮胎權的判決,(聯邦最高法院)撐了50年才改變!」大法官不受理前瞻案釋憲,遭在野黨和憲法學者砲轟。(圖/報系資料照)對於陳水扁當總統時第一次提名的大法官,廖元豪認為堪稱典範、「讓大家都服氣」,而且在野黨幾乎無人敢擋,因為即使這些大法官被提名人與民進黨相對親近,但黨派色彩沒那麼明顯,且多為溫和派諍友。後來這些大法官做了627號解釋,樹立大法官的中立形象,認為國務機要費案中的總統豁免權不及於第一夫人,讓大家看到總統提名的大法官也不一定站在總統那邊。廖元豪表示,蔡總統提名任命的大法官,雖然不一定都會屈從總統,但外界看起來就像是總統的人馬,如果做出來的解釋又和蔡總統的政策一樣、對當局有利,民眾就會認為司法是總統的禁臠,在台灣人普遍不相信司法的現況下,人民對於憲法法庭的裁判,恐怕會直覺地說「不意外」。這種「用政治立場預測最準確」以及「蔡總統任命的大法官從來不判民進黨輸」的「觀感」,就是砍死司法、憲法的爛柴刀。美國前總統川普任內曾任命3名大法官,但他在輸掉大選後提出選舉無效之訴時,他任命的大法官都未支持。美國聯邦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羅伯茲曾說:「法官並非藉著政治承諾交換選票的政客」,廖元豪認為這應是對我國大法官的當頭棒喝。他呼籲現任大法官和未來的大法官被提名人,應該要有「我不是總統人馬」的氣節,行使釋憲權力也要節制,司法威信除了靠體制要完備,剩下就要靠大法官以小心謹慎的態度,去面對釋憲前例做出公正的解釋。
大學入學招生 專家估:今年仍會有7、8000個缺額
去年大學分發入學不但發生「1科抵3科」現象,另在申請入學錄取政大法律系者,如果撐到7、8月參加分發入學,也有很大機會進台大法律系。專家預估今年分發入學招生仍會有7、8000個缺額,考生只要在1月13日至15日的學測好好考,就可在繁星、申請或分發入學中進到理想校系。去年大學經過繁星、申請及分發等管道招生,在最後分發階段產生1萬4493個缺額,重創許多國立大學及老牌私校。今年會歷史重演嗎?答案是「肯定會」。教育部核定各大學今年繁星、申請及分發的招生總額是9萬2337人,比去年9萬6903人少了4566人;今年學測報名人數11萬8559人,比去年11萬6445人多2114人。雖然大學減招且學測報名人數增加,但預估今年分發入學招生仍會有7、8000個缺額。升學專家劉駿豪分析去年狀況,申請入學錄取東吳英文系,學測國文科要10級分、英文科要12級分,而該系分發入學採計學測國文、英文及分科測驗歷史科等3科,但最後只要學測英文1科達12級分就可錄取,形成「1科抵3科」局面。去年政大法律系申請入學,國、英、數B、社等4科要57級分,每科平均要14級分以上才會錄取,但若考生願意再考分科測驗,只要公民及歷史兩科能考到55或56級分(相當於學測14級分),再加上學測國、英、數B都14級分以上,就能上台大法律系。劉駿豪表示,今年少子化持續嚴重,即使各大學減招因應,但最後招生缺額「仍會非常可怕」。考生只要在學測中好好考,在申請入學時可堅持想要的志願,若未被錄取,那就再考分科測驗,有很大機會在分發入學進到理想校系。義守大學去年分發入學招生缺額1007人,僅次於文化及淡江,是全國第3多。義守大學校長陳振遠說,他們今年不想像其他學校降低成績採計標準來招生,但國內生源減少,國際化是唯一出路,他們將招生目標轉往印度、泰國、印尼、菲律賓甚至中亞國家,希望創造出新藍海。
北影百萬首獎導演李惠仁推新片 《邁向權力之路》紀錄臺灣國會民主真相
台北電影節百萬首獎導演李惠仁推出最新作品、公視紀錄觀點《邁向權力之路》,李惠仁耗時8年前進國會近距離採訪立法委員,紀錄臺灣政治變遷,深刻觀察民主政治真相,謊言與困境。經歷九合一選舉,李惠仁說「不論你(妳)是狂歡還是沮喪。這部片可以讓大家找到一些答案。」今《邁向權力之路》在台北光點華山影廳舉辦特映,片中從「你知道立委的法定職權是什麼嗎」開始,李惠仁在片中突襲拍攝立委,詢問他們:「立法委員的職權有哪些?」,並將委員們五花八門的回答紀錄在影片中。李惠仁表示,臺灣人很喜歡造神,總以為只要把「神」選出來,他們自然會幫忙解決所有的疑難雜症:路燈不亮、水溝不通,都可以請「神」來「協調」。而認真審議法案、審查預算的立委,往往敵不過勤於「選民服務」的對手。也因此,再認真、專業的立委,還是得花時間來「選民服務」,李惠仁說「這種結果,無疑是選民造成的。」公視紀錄觀點《邁向權力之路》特映 導演李惠仁(右)與片中受訪者、立法委員林昶佐合影。(圖/公視提供)紀錄片同時近距離拍攝長年擔任民進黨總召的柯建銘,以及有「戰神」封號的黃國昌。黃國昌在片中認為柯建銘「他擺明的就是想要激怒我」,而柯建銘也在訪問中回答「欸,他怎麼知道我故意激怒他」,呈現兩人在國會殿堂就各項議題的多次交鋒。李惠仁也採訪國會全面改選後任期最長的國會議長王金平等人。探究王金平與柯建銘立法院多年,曾經的「王柯體制」、密室黑箱的罵名,一度讓柯建銘政治生命陷入了空前的危機。片中也紀錄2014年前民進黨主席林義雄與林世煜、林峯正、范雲、黃國昌等人會商,最後他們成立「公民組合」政治組織過程。此外,片中也有日前過世的林世煜,他在2014年選舉前,雖於台北仁愛醫院的病榻間,仍充滿熱誠地與黃國昌、林峯正、林郁容對話的真實記錄。李惠仁在受訪時說「看見一個非典型從事政治工作的人,期盼在自己有生之年,能為臺灣的民主做到多少」。他認為,從一路走來的脈絡觀察,臺灣的民主還是滿脆弱的,也期盼紀錄片可以提供大家思索的方向,他說「希望公共電視讓更多人可以免費收視到這部紀錄片,也期待我們心中的民主政治的概念能更加深化。」李惠仁也引用政大法律系副教授林佳和的話為紀錄片作結表示,「民主的道路註定蜿蜒曲折,自由的邊界必然不會規矩」。他表示,「我們是否意識到所謂的民主,不是把權力從這批人移到另一批人;真正的民主,是讓權力緊緊握在人民的手上。」
誰謀殺了言論自由系列4/違背憲法保障的正常法律程序 硬罰中天
NCC於2020年底對中天新聞台做出不予換照的決議,引發外界對將中天「關台」以打壓新聞自由的質疑。中天近日製作「誰謀殺了言論自由」系列報導,系列四為《違背憲法保障的正常法律程序 硬罰中天》。報導指出,中天從被關台的前一年起,2019至2020年就被裁罰了1000多萬元,多是政治類新聞;反觀其他頻道無論犯多大錯誤都被輕輕帶過,明顯「雙標」的舉動除讓大批街訪民眾看不下去,直呼「不公平」,也讓法律學者直搖頭。報導指出,中天從被關台前一年起,2019至2020年就被開罰了1000多萬元,多是政治類新聞,更曾創下「2天就罰3次共200萬元」的紀錄;NCC的理由是「違反事實查證」,例如2019年3月27日「NCC開罰中天百萬民眾怒公器私用」,這則就罰了80萬元。報導指出,NCC於2019年3月27日決議以中天新聞台「播送韓國瑜占比太大」等理由,違反《衛星廣播電視法》合計開罰100萬元。時任中天新聞副總監代理總監彭愛佳曾在NCC會議中質疑,如果有某個電視台,每天播了60%的比例,都在誇獎蔡政府好棒、民進黨好棒,也有民眾去檢舉申訴,這個電視台會不會被罰?時任NCC副主委翁博宗卻無法精確答覆此問題,NCC更對中天新聞台單一頻道做出7種處分。不僅如此,中天新聞台報導「三市長合體 民俗觀點出現鳳凰雲展翅」,NCC依「違反事實查證和公序良俗」開罰40萬元;反觀其他頻道,在賴清德北上接行政院長這天,《民視》出現「龍頭昂首、神龍擺尾、天有異象,出現在中元普渡當天,時間點碰巧正好是宣布賴清德接任閣揆那天」;《華視》也出現了「地方開始傳說,這是象徵救世主降臨的優曇婆羅花」。同樣都有訪問氣象局或專家進行科學解釋,該有的平衡報導也沒少,卻只有中天被罰,最後更一審改判中天勝訴,雙標案例卻遠遠不僅這一樁。面對NCC的雙標,不僅街訪民眾直呼「有夠瞎」、「不公平」,就連政大法律系教授廖元豪也以美國為例,表示若美國電視台都要拿政府的執照,且每幾年就換照一次、每換照一次就公審一次,那些電視台還敢批評、忤逆美國前總統川普嗎?何況以川普之狂,也沒有關閉任何一家媒體,可見媒體好不好,應該是讓閱聽大眾來決定的;公民批判可以對媒體批判,但最不適合對媒體指指點點、告訴媒體該做什麼內容的,就是政府。
誰謀殺了言論自由系列3/誰操弄國家機器殺人?下一個可能就是你
NCC於2020年底對中天新聞台做出不予換照的決議,使中天新聞台被關台,不過實際上在2020年5月就傳出總統府密件遭外流「要關中天」,密件內容提到,三位NCC新任委員中,一位是現任主秘,另兩位是媒改學者王維菁和林麗雲,「兩人偏綠,可以配合處理中天」。該傳聞雖立即遭總統府駁斥,但前國民黨台北市議員羅智強當時在臉書透露,有人告知中天關定了,行政院長蘇貞昌跟NCC很可能已經在秘密布局。NCC雖稱一切依法進行,行政院表示尊重獨立機關行使職權,總統府嚴正駁斥假訊息,「但一切證明照著劇本走」。中天近日製作「誰謀殺了言論自由」系列報導,系列三為《誰操弄國家機器殺人?下一個可能就是你|誰謀殺了言論自由》。報導指出,中天為了保全52台,向高等行政法院提出假處分,遺憾的是,2020年12月7號遭駁回,12月11號中天電視從52頻道消失。NCC撤照中天理由有三點,包括一、多次違規遭民眾申訴,未能落實新聞專業;二、 內控與自律機制失靈,新聞製播受不當干預;三、大股東直接介入新聞製播。台中市前立委顏寬恒參加中二選區補選後,政論節目頻以顏寬恒當主角,包括《新台灣加油》、《鄭知道了》等名嘴,輪番批評顏寬恒及其全家。該報導提及,當時台北市議員王鴻薇質疑,用狂轟方式對特定候選人,甚至做不實的指控,「為什麼NCC可以放任這樣的情況發生?」立委傅崐萁也質疑,為什麼這麼多新聞台集所有的力量,通通在打一家人,小小一區立委補選,可以在電視上吵兩個月。當時NCC主委陳耀祥表示有觀察到這些現象,也收到檢舉,基本上會要求這些業者啟動自律,但被傅崐萁質疑NCC是要掩護到選後。該報導統計,光是媒體人周玉蔻的政論新聞就被檢舉百件,NCC只開罰一件40萬,等於抓一放九,並對其他電視視而不見,遲了十個月,直到2022年9月28號才開罰。然而,前NCC主委蘇永欽曾表示,蘇貞昌是不是有干預獨立機關,NCC的委員當然要對這點很確定,「這天知地知的事情」。該報導也提及鏡電視案,2022年1月19號取得電視台執照,帶隊取照的陳建平董事長隨即被董事會解任,是股東的裴偉已經請辭董事長,依法不能插手鏡電視新聞營運,卻處處是他操作痕跡,更有內部會議音檔流出,裴偉說執照過關是總統旨意。此事爆發後,裴偉澄清他是在亂講,但在野黨則認為,他是在替總統蔡英文扛黑鍋。該專題質疑,檢調查出什麼,黨政軍不是該退出媒體嗎?「綠能其他人就是不能」。該報導指出,中天新聞台關台隔天,就傳出NCC要管制網媒,NCC召開閉門座談會,要為數位通訊傳播法闖關做準備,但傳出與會的網媒、平台業者無法接受NCC訂製的法條內容,認為網路言論有沒有違法,應交由司法機關判定,而不是行政機關。沒想到事隔一年多,在今年九合一大選前,NCC提出「數位中介法」,草案達40多頁,擴權納管所有平台、載具、APP和使用者,其中爭議為18條,主管機關認為平台上,資訊為謠言或不實,可以向法院申請資訊限制令,法官在48小時內做出裁定,在法院裁定前,主管機關可以要求業者加註警告標誌。對此,巴哈姆特副執行長陳建仁表示,平台業者沒有能力去判斷特定的資訊是不是違法,平台業者為了免責,只有刪文這條路。PTT法務顧問許哲仁也認為,一旦指定PTT為指定平台,就等同於跟命令PTT關站是相距不遠。除此之外,還包括變相扶正洗白網軍,第40條編列25億為專責機構創立基金,除業務必要使用國有財產,還能由中央政府無償提供此機構使用。然而,這些荒唐的法條,引發民怒反彈,NCC才表示沒有強推,蘇貞昌說暫停第四場公聽會,但這會不會是緩兵之計,也引發關注。是誰在謀殺言論自由?該報導提及,政大法律系教授廖元豪曾表示,這是解嚴以來,寒蟬效應最嚴重的時候,言論自由可能是最被打壓的時候。他說言論自由要保障的是反主流的、批判政府政策,還有批判主流風潮的這種才叫言論自由。2016年1月15日,蔡英文曾表示,她身後的總統府,離廣場上人民只有幾百公尺的距離,不過總統府裡的人就是聽不到人民的聲音,痛批政府無能、政府無心、政府無感、政府對人民的統苦麻木不仁。該專題以蔡英文這段話反諷,誰謀殺新聞自由,讓台灣新聞頻掉幾乎成一言堂,遭迫害的只有中天嗎?「下一個又是誰,什麼時候輪到你?」
百億大玩具1/媒體獨臂無力撐大局 數位平台強制議價需要政府介入
來自台大、政大、中正大學及陽明交通大學等跨校學者日前推出民間版的《新聞媒體與數位平台強制議價法》(新聞議價法)草案,並建議由新成立的數位發展部擔任主管機關,這已經是學者第4度對此議題提出呼籲,卻仍未獲得政府正面回應。政大法律系特聘教授王立達無奈地指出,新聞議價制度推了一年半,但到現在主管機關是誰都不知道,找一個主管機關這麼困難嗎?國民黨立委、台北市長候選人蔣萬安表示,社群網站的滲透率早就超越了任何一家媒體公司,也榨取了內容生產者外溢出來的大部分經濟價值;根據學者研究,地方新聞人力25年來減少6成、報紙傳統廣告收入衰退9成。他指出,歐盟以及澳洲等20多國努力要求Google和Facebook等平台為新聞付費,讓媒體有新的轉機跟生路,Google已與300家歐盟新聞業簽訂協議,同意付費給新聞媒體;Facebook同樣願意支付費用給法國報社,而台灣政府卻毫無動作。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董事長羅世宏指出,台灣新聞業危機已經到了不可忽視的地步,應努力讓數位平台支付新聞授權費用,並提供更透明與合理的廣告分潤機制,否則民主的健全運作也將因此難以為繼,但由於數位平台與新聞業的談判地位不對等,因此還需要各方努力才有可能促成。羅世宏指出,Google和臉書目前已經付費給美國、澳洲、德國和法國等地的優質新聞媒體。他舉例說,澳洲自去年2月通過《新聞媒體與數位平台強制議價法》,大型數位平台已向澳洲相關的新聞媒體支付了總額超過2億澳幣(約新台幣40.7億元);法國在2019年完成修改國內著作權法後,臉書母公司Meta旗下的Facebook News也同意將支付給法國「綜合報導聯盟(APIG)」內約100家報紙,總額6千萬歐元(約新台幣18.15億元)費用。台大新聞所教授林照真表示,因為有好的新聞內容,Google搜尋引擎才能讓使用者有好的搜尋體驗,數位平台就該使用者付費。(CTWANT合成圖/報系資料照)台大新聞所教授林照真表示,新聞議價是「使用者付費」的問題,全球的政府與媒體都在關心這件事,目前新聞媒體與數位平台議價成功的例子中,在澳洲是由媒體大亨梅鐸旗下的「新聞集團」推動立法,該集團本身就是跨國的大集團,能提供非常多資源,也有力量與Google及臉書等大企業抗衡;而在法國是由有百年歷史的法新社主導,法新社早在多年前Google起步不久,曾經就Google使用法新社的素材提告,後來雙方私下合解。林照真說,各個國家對於數位平台付費給新聞媒體的解決方案不一、主管單位也不同,例如澳洲是由競爭與消費者委員會(ACCC)負責,雖然該國的《競爭法》與台灣的《公平交易法》有相似之處,但公平會管理的是整個市場的競爭制序,又有所不同;加拿大《網路新聞法案》(Online News Act)的主管機關比較類似台灣的文化部,但裡面規範的內容又涉及其他部會,都不是單獨一個部門能夠處理的,考量數發部是一個負責協調跨國數位平台的機構,所以相關學者們認為它最合適,才會在草案中建議由數發部主管。「在數位時代很多領域模糊了,要由單一部會管理,可能會陷入干涉其他政府部門職掌的問題。」林照真說,現代媒體面對數位化、網路化的問題,本來就不是單一部會能負責,學者在草擬法案的過程中,接觸NCC、文化部及公平會都不認為是他們部門該管的業務,數發部雖然自認有協調數位平台的權責與能力,但媒體營運卻不在其管轄內。「往好處想,證明台灣的機關都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則。」林照真說,這個議題可能需要二個以上的主管機關合作,目前行政院由政委出面跨部會協調,由各部會分工合作,不過,「三個和尚沒水喝」,王立達才會感嘆,「拖了一年半,到現在主管機關是誰都不知道。」林照真建議,各媒體可以在不違反「聯合行為」的情況下,透過同業公會等組織形成共識一起跟跨國數位平台協商,表達談判的意願,若是跨國平台不願意談,未來也可成為國家公權力或是司法介入時的籌碼。NCC為推動數位中介法舉辦說明會,但因草案引發箝制言論的爭議,最後胎死腹中。(圖/NCC提供)
學者籲媒體議價法將由數位部主管? 唐鳳給出答案
國內多名學者今(1)日公布民間版《新聞媒體與數位平台強制議價法》草案,要推動專法讓新聞媒體與數位平台議價,要求數位平台為使用新聞付費,而草案中也建議主管機關為新成立的數位發展部,對此,數位部長唐鳳則回應,目前在政委吳政忠的協調下,已經在協調相關部會的分工,會再進行協助。負責起草草案的政大法律系特聘教授王立達今表示,媒體議價法的主管機關以數位部最為合適,本法事涉數位平臺與新聞媒體等兩大數位經濟關鍵產業,如何能達到合理的資源分配與永續均衡發展;而台大新聞系研究所教授林照真則直言,從多個管道了解,數位部長唐鳳對此議題並不感興趣,希望能透過與行政院討論以及獲得立法院的支持來推動此項法律。對此唐鳳表示,這項議題督導政委是吳政忠,已經有在協調相關部會分工,協調議題就是「新聞業跟大型跨境平台共榮議題」,數位部也會對對大型跨國平台的廣告投放業務,跟相關部會一起進行整體性了解,探訪新聞業因此面臨哪些關鍵的問題,再跟各部會一起協助跟大型數位平台業者展開平等對話。唐鳳也直言,政府施政不是根據個人興趣,她也參與各部會相關協調,明確方向做法有可以分享會做說明。
6成3民眾不同意《中介法》 學者:條文讓人看了毛骨悚然
NCC推出《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引發箝制言論自由而宣布暫緩。啟思民本基金會昨公布最新民調,有高達6成3民眾表示不同意該草案,而有6成民眾不滿意蔡政府保障言論自由表現;國民黨立委江啟臣直言,過去民進黨主張支持言論自由,但決策卻一再侵害言論自由,民調才會透露這樣的反感。民調顯示,對於「NCC研擬《數位中介法》草案,計畫將臉書等網路社交平台納入,強化政府監管。」非常同意者12.8%、還算同意20.2%、不太同意15.2%、非常不同意48.3%、不知道或沒意見3.5%。針對「數位中介法賦予行政機關可認定網路不實言論並加註警語,恐規避輿論監督。」同意者54%,42.5%不同意;至於「數位中介法讓政府有25億預算設立財團法人管理網路假訊息。」50.6%同意這是花公帑養網軍,44.6%不同意;對於NCC落實言論自由保障,不滿意者高達65.%;針對蔡政府保障言論自由的表現,僅35.2%滿意,有60.7%不滿意。江啟臣表示,即使是民進黨支持者都有59.1%同意政府會對利用數位中介法,透過加註警語來規避輿論監督;且有4成民進黨支持者,認為花25億設立財團法人是政府公開養網軍。而NCC作為獨立機關的滿意度,竟比蔡政府還低,絕對值得深刻檢討NCC的聲譽和獨立性。政大法律系副教授廖元豪說,數位中介法的立法立意不當,沒有保護消費者,只想限制使用,條文讓人看了毛骨悚然,世界沒有任何民主國家敢用這樣的法律來管制網路。媒體人蔡詩萍也說,數位中介法是對民進黨美麗島、創黨精神最大的嘲諷。
政大法律系教授撤告 盼亞遠併購案成資訊揭露表率
政大教授法律系教授方嘉麟日前針對亞太電信(3698)及遠傳電信(4904)合併案提出訴訟,於昨(16日)撤告後,今透過律師發布聲明表示,亞太電信因本件訴訟所為新聞稿已足為後續他公司進行併購時之表率,亦期未來擬進行企業併購之公司,無論為併購方或被併購方,都能以此為參考,進一步強化企業併購法所要求之資訊揭露,以使我國小股東權益之保障得以落地實現。亞太電信於4月中召開股臨會,會中投票通過與遠傳電信合併案,包括曾參與《公司法》修法權威教授的政治大學法學院教授方嘉麟的夫婿,正是亞太電股東之一,都認為有「不合理的折價併購」,已委請知名律師黃帥升向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遞狀,訟請該決議無效與撤銷。方嘉麟在聲明稿指出,日前亞太電信與遠傳電信之合併案,適逢本人先生為亞太電信之股東,本人乃以我認知裡企業併購法規定之資訊揭露標準對該案進行檢視,惟卻發現其等就該合併案所為揭露似嚴重不足,本人於是委請律師發函予亞太電信,請其於股東會決議合併案前揭露相關資訊,但卻未獲回應。方嘉麟表示,本人身為政大法律系教授,長年研究及講授企業併購法及公司法,對於公司進行併購時依法應為之資訊揭露知之甚詳。為實現大法官釋字第770號解釋及最高法院於雷亞案所闡釋小股東應受保障之資訊權,於是就該合併案於商業法院提起訴訟。方嘉麟表示,於該案訴訟繫屬後,本人接獲亞太電信陳董事長表示其希望能就相關事項進行說明之請求,慮及商業事件審理法本也鼓勵商業訴訟事件雙方先行調解,本人於是協同先生與陳董事長會面;陳董事長不但詳盡說明決策過程,亦表示願就企業併購改善揭露品質共同努力。方嘉麟表示,本人及先生深感陳董事長之誠意及其願續提升公司治理之努力,甚且,亞太電信亦將就部分與合併案相關之資訊另以新聞稿方式進行說明。本人及先生考量此新聞稿已足為往後欲進行併購之他公司之參考或典範,雙方於此過程中亦已就小股東資訊權之保障為一番努力,幾經思量下,本於立法者鼓勵商業事件以訴訟外紛爭解決機制處理之政策,於是決定撤回本件訴訟。
獨家/槓上徐旭東! 公司法權威方嘉麟逆襲遠傳亞太合併案 力保小股東權益
遠傳電信(4904)甫於2月宣布合併亞太電信(3682)大案,小股東即組成亞太電信自救會抗議亞太董事會低賣公司,就連曾參與《公司法》修法權威教授的政治大學法律系教授方嘉麟也站出來幫夫婿發聲,正委託名律師黃帥升發函予亞太提出五大問,要求4月中股臨會前揭露合併案重要資訊。遠傳總經理井琪當時宣布將發行3.57億新股(以該日股價換算約247億元)合併亞太,預定6月底與亞太大股東鴻海(2317)換股,合併基準日為9月30日。亞太電信自救會也已向金管會證期局、證交所、投資人保護中心等單位陳情,質疑亞太電信董事會2月25日公告合併案全數以股份為對價,換股比例為以每0.0934406股遠傳電信記名式普通股換取1股亞太電信記名式普通股。以當日二家公司股價計算,亞太電信自救會成員認為有「不合理的折價併購」,幅度約達逾18.7%。亞太電信股價2月25日收盤為7.97元,宣布合併案後下跌至4月8日收盤價為6.74元。政治大學法律系教授方嘉麟(右)曾應邀主持一場「落實公司治理、守護市場秩序」研討會。左為台灣社會影響力研究院理事長的吳嘉沅。(圖/黃耀徵攝)CTWANT調查,公司法權威政大法律系方嘉麟教授的夫婿葉先生為亞太電信小股東,4月8日也已委託萬國法律事務所資深合夥律師黃帥升發律師函給亞太電信,要求亞太電信應於4月15日(下週五)股東臨時會討論亞太電信與遠傳電信合併案前,於公開資訊觀測站揭露與該合併案有關之重要資訊。 亞太葉姓小股東質疑,亞太電信於今年2月25日公告董事會通過合併案,公告並記載「本次交易,董事有無異議:否」,然事後大股東即臺鐵卻表示其所派擔任亞太電信董事之二名代表人並未贊成該合併案,則亞太電信上開公告是否有不實?董事未贊成之理由是什麼?此外,此次換股比例為罕見的折價併購,依2月25日亞太電信董事會通過該合併案之股價換算,相當於以每股新臺幣6.475元收購亞太電信股份,但去年9月遠傳電信才剛以每股10元取得亞太電信私募股份,為何不到半年價格就驟降?亞太電信葉姓小股東並發現,雖然亞太電信有委託專家出具意見書,但意見書採用之可類比交易竟是台灣之星被台灣大併購案,亞太電信身為上市公司,怎麼會拿自己與非上市櫃之台灣之星相比?亞太電信董事會就該不合理之換股比例為何予以同意?等。亞太電信小股東葉先生透過律師表示,此等資訊皆屬與該合併案相關之重要資訊,依大法官釋字第770號解釋,公司應於相當時日前使股東及時獲取與合併案相關之資訊,否則恐有召集程序之違法,因此呼籲公司儘快於下週五股東會召開前將資訊揭露於公開資訊觀測站,以避免後續股東會決議瑕疵問題產生,並保障小股東權益。亞太電信大股東台鐵持股6.06%,握有2席董事,也是亞太電信第三大股東,100張以下的小股東高達12萬4,988人,持股比例21.58%。依自救會估算,若以亞太電信年平均股價8元扣除併購價6.475元計算,再乘上21.58%股數,小股東總計損失高達14.21億元,台鐵也將損失4億元。亞太與遠傳電信先前則對自救會訴求,回應說「尊重」。亞太電信說,本合併案換股比例,是經雙方檢視2021年第3和第4季財務報告,同時參酌公司營業狀況、股票市價及近期同業類似交易,與其他可能影響合併對價之因素,並依所委任獨立專家就合併對價所出具之合理性意見書為基礎,協議訂定出合理之換股比例。
神隱院長4/財經素人任台灣金聯董座年薪400萬 林美珠1天請辭創紀錄
林美珠的生父和蔡英文的媽媽是親兄妹,從小聰明好學的林美珠,長大後和蔡英文一樣念法律,或許基於這個原因,她和蔡英文的關係較為親近。因此,蔡英文當上總統後,身在官場的林美珠立馬被封為「第一表姊」,吳明鴻也榮升「第一表姊夫」。然而,毫無財經背景的林美珠,2018年2月間因病請辭勞動部長後,同年8年12月卻又接任公股的「台灣金聯資產管理公司」董座,年薪400萬元起跳,蔡英文再度被轟「家天下」,結果她上任1天就請辭,成為公股公司最短命董座。此外,在去年爆發的「4.4兆勞動基金炒股案」中,由於勞動基金運用局前組長游迺文的犯案時間,橫跨林美珠任內,林美珠也惹了一身腥。勞動基金運用局前組長游迺文,涉嫌「勞動基金炒股案」,犯案時間橫跨林美珠任內,該案引起廣大民怨。(圖/報系資料照)至於林美珠和吳明鴻的緣分,始於兩人就讀政大法律系時的一場活動。相較吳明鴻的低調內斂,林美珠顯得活潑開朗,個性互補的兩人,認識後一拍即合陷入熱戀,婚後生下兒子吳孝銓、女兒吳孝寧,林美珠受訪時曾笑說:「吳明鴻是我的初戀,也是唯一的戀人。」在家裡排行老5的林美珠,連她在內共10個手足,她曾自曝家境貧困,一出生就被出養,成為生父麻吉的女兒,因此不但擁有親生父母的陪伴,還多了養父的寵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