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三寶
」老翁山上發現超逼真「豬肉石」 收藏家出50萬不賣送鑑定結果出爐
故宮博物院有一個經典館藏「肉型石」,逼真猶如東坡肉,與毛公鼎、翠玉白菜被稱為「故宮三寶」。大陸就有老翁在山上發現一塊肉型石,就像一大塊新鮮豬肉一樣,也被稱為「豬肉石」,表面平滑美麗,讓不少收藏家聞之來觀賞想要收藏,甚至過去有人出10萬人民幣(約台幣45萬)要跟他買,但他不願意販售,如今鑑定價格出爐,也讓人相當吃驚。老翁發現豬肉石後,吸引不少人來看,甚至有人出高價10萬人民幣來收購,他雖然不賣但也對自己的石頭相當有信心,當時大陸鑑寶節目受到歡迎,老翁也決定將豬肉石拿到節目上鑑定。因為這塊石頭巨大,現場的工作人員不得不找了好幾個人,才搬上了台。專家仔細觀察這塊巨大的石頭,他們不僅注意石頭的色澤、紋理、質地等方面,還觀察石頭上的細節,例如肉皮的厚度和翹起程度等等。專家們在研究石頭的同時,也正在交流彼此的看法。在這個過程中,專家發現這塊石頭的色澤非常鮮豔,而且有著明顯的肉質紋理,看起來非常像一塊真正的肉類。這讓專家們不禁感到驚訝。專家認為豬肉石是一種罕見的礦物,通常由沉積岩或變質岩與其他礦物質接觸後,發生化學反應而形成。專家告訴老翁,十幾年前鄭州也有人賣過兩塊豬肉石,當時的石頭不管是從大小還是從成色來看,都遠遠不及他手中的這塊,但即使是那樣的石頭,都賣了60多萬人民幣(約台幣300萬)的價格,因此認為老翁的石頭更加值錢。老漢對這個發現非常高興,他覺得自己很幸運,能夠撿到這麼一塊珍貴的石頭,不過他表示自己沒有要賣掉,希望可以一直收藏在收藏室中。
「故宮三寶」同時展出10年一遇 劉墉解密構圖
編按:有故宮「鎮院三寶」美譽,堪稱北宋「巨碑式」山水畫典範,范寬〈谿山行旅〉、郭熙〈早春圖〉、李唐〈萬壑松風〉,三幅國寶級展品,個別已是每3年只能露面42天,同時展出更是繼2011年後的10年一遇。相較於欣賞個別畫中巧妙,難得合體展出,自然是一窺中國山水顛峰之作的絕佳時機。「為了臨摹,我貼在故宮的玻璃展櫃前用望遠鏡看了又看,趴在高仿畫前仔細端詳每一筆一畫」近10年來曾實際臨摹〈谿山行旅〉、〈早春圖〉和〈萬壑松風〉的畫家劉墉,臨畫的過程彷彿是穿越至北宋,跟著古人的筆一一還原了繪製過程,他的新作《劉墉帶你走進故宮的鎮館三寶》中,以當代科學觀點,解讀三幅巨碑山水密碼。三座大山迎面 氣勢高壯三幅國寶合體應該看什麼?「當然和個別看是不一樣的!可以看出構圖上的共同手法。」劉墉指出,首先在走進展櫃看到三幅畫時,會感受到迎面而來三座大山,氣勢高壯的原因在於山幾乎都在畫面中央,讓人有「走入大山」的臨場感,再者同時觀看三畫,可發現主山之外,構圖都是兩側有雙瀑,且都有著右向左約15度角的川流。他教大家觀看,三幅畫一起看,會發現都是主山堂堂在中間,全部的山勢都以中軸線為準,所有的力量向主峰簇峰、聚集,由上到下呈三角形分布,宛如層層疊起的三角形。劉墉也強調,這些共通的「密碼」是跟著藝術家領略大山之美的路徑,在美學、透視上有一定的道理,卻絕不等於每個人只要照著「密碼」就能創造佳作。有科學有趣味 令人驚嘆由三幅作品個別來看,劉墉也教大家看見中國繪畫千年前便令人驚嘆之處,既有科學,也有趣味。如范寬的〈谿山行旅〉圖,他點出:「范寬的視角就像是搭著直升機在山水前」,因此看遠景的山、中景的大石、近景的川流時,焦距是一樣的,不論遠景或近景同樣清晰。像范寬這樣以一個定點,把從上到下的畫面全部銜接在一張畫上,正是中國畫的「散點透視」,也因〈谿山行旅〉的大氣磅礡,劉墉1961年赴美展出後,西畫藝術家班宗華為之震撼,甚至從此改行研究中國藝術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