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博物館
」陸人來台5日遊喊「後悔了」!網友看完狂敲碗:還沒開放怎麼去的
儘管國旅一直遭詬病費用高昂、景點無聊,但仍有不少外國旅客來台觀光,一名大陸網友發文分享,近日他來台灣遊玩5天,走訪了不少知名景點,不過他卻喊道「真的後悔了」,沒想到網友看完竟紛紛敲碗「台灣旅遊攻略」,直呼好想去玩。該名網友在小紅書以「台灣5日遊真的後悔了」為題發文,指出後悔沒早點來台灣旅遊,因為這樣就不會礙於天氣因素無法去花蓮看海豚,也不會因為溫度驟降在大街上受凍,更後悔沒在台灣多留幾天,「這樣就可以更悠閒的在大街小巷裡慢悠悠的逛,漫無目的的在街頭在咖啡店在山上在海邊發呆。」原PO透露,落地台灣後聽見的是熟悉的語言、看得懂的中文字,就連咖啡店播放的歌單都與大陸相似,讓他沒有來到陌生國家的緊張感,一切都是如此自在舒適,一直到他前往知名景點台北101、故宮博物館及中正紀念館參觀,才有真正出國遊玩的心境。不僅如此,在這趟旅程中,原PO感受到了台灣人的熱情與溫暖,除了出國前有台灣網友熱心推薦行程外,旅途期間遇到問題,大家都會伸出援手幫忙,小吃店老闆的熱情問候更是讓他不害怕在國外點餐,美好的旅遊體驗,讓他許願「希望明年夏天能再來,圓了沒去花蓮的遺憾。」貼文曝光後,引起網友驚呼想遊台,「馬上去玩,在台灣要自己租車嗎?」、「我也快來啦!台北和台中有沒有適合發呆閒逛的地方推薦呀?」、「我下周去,好期待好期待」、「今年要去台灣過年」、「明年暑假的飯店我已經訂好了。」另外,也有不少人疑惑,「想問你怎麼去的阿?現在不是還沒有開放嗎」,原PO也回覆,「因為有很多朋友問到是怎麼過去的,就補充一下:在海外旅居的留學生或者海外有工作籤的可以辦理入台證。」
減碳搶天團2/連路跑賽都要種樹補氧 活動主辦方嘆「愛地球成了求生戰」
歐美國家在運動賽事、文化藝術與演唱會活動上力拼減碳之際,台灣從北到南大大小小的場館也卯起來總動員。但有場館業者跟CTWANT記者訴苦,「現在不是走文青愛地球路線,而是求生戰!」面對氣候與環境變遷議題,全球已有超過140個國家宣布推動淨零碳排,但從一開始的鼓勵與倡導,接下來恐強制執行。除了演唱會,高雄市運動發展局科長簡名君告訴CTWANT記者,從2020東京奧運起,奧委會追求 2030 年之後舉辦的奧運賽事都須碳中和,包含要求主辦城市必須減少及補償直接與間接的碳排放。簡名君說,市府近年主辦或協辦的賽事活動,都以永續發展綠色設計為主軸,以3R的Reduce減量、Reuse重用、Recycle回收為目標。像是高雄富邦馬拉松為每一位完成里程碑的跑者種下一棵樹,使用再生材質的獎牌、塑料回收品再製頒獎台及選手跑衣選用環保材質等。不少民眾也發現,近來到藝文場所拿不到紙本節目單,連門票都要無紙化,因為據英國藝術委員會的報告,博物館、戲劇和視覺藝術占文化產業碳足跡的六成,原本被認為是「無煙囪產業」的藝文觀光,在現今的嚴格標準下,都成了汙染的一員。兩廳院最具代表性的水晶燈,已改成LED燈泡。(圖/翻攝自國家兩廳院臉書)2019年,英國國家劇院推出《劇場綠皮書》,針對劇場最容易耗費資源的道具、服裝、舞台布景,以及因交通移動所產生的碳排放,制定了三等級的綠色規範;顯示未來全球各文化場館將會面臨更嚴格的標準,否則不被受邀。為了節能減碳,一開始就要綠建築,無紙化、省電燈具、使用綠電、雨水收集再利用等都已成基本配備。全台從南到北的場館無不絞盡腦汁,盡量摳出能減的二氧化碳。高雄衛武營推出綠色交通政策,搭乘捷運參加活動減10元,以此減低觀眾的交通碳排放。台中國家歌劇院甚至發扇子給民眾,以減少冷氣使用,工作人員吃的便當改為團膳,為減少廚餘還可打包回家。成立超過36年的台北國家兩廳院,是台灣最重要、最指標性的國際級藝術中心,去年還加入由歐盟支持之「永續劇場聯盟」STAGES。兩廳院副總監施馨媛表示,劇場營運上最大碳排是「觀眾的碳足跡」,他們每年有1000多場的演出,所以今年新裝不少汽車充電樁,並鼓勵民眾用共享機車、自行車前來,甚至下雨天常見的塑膠傘套都省掉,設置雨傘除水器。為了減碳,兩廳院引以為傲的華貴水晶燈,也從2022年改用LED節能設備,至今用電量減少12萬度、減少碳排65公噸。接下來要逐步用綠建材更換內外裝潢。「但減碳的困難,在於要創作者跟觀眾有永續觀念,才能讓節目製作永續。」施馨媛說。故宮的文物出國展覽時,運輸前的包裝非常嚴謹。(圖/翻攝自國立故宮博物館臉書)文化部今年啟動「文化產業減碳科研輔導計畫」,預計用五億經費、四年時間協助減碳,但這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這次採訪罕見出現大量拒訪,不願具名的活動主辦單位向CTWANT記者訴苦,減碳增加成本,吃力不討好,更多是無所適從。他舉例,像是舉辦藝術品與畫展不可或缺的包裝與保護緩衝材料、展品運輸、展覽場域的照明與布置,都是大量排碳,但展品運輸與包裝材料根本省不下來,環保材質極貴,小型公司負擔不起,更何況「哪個藝術家願意自己的作品不是被包裹得誠意十足,漂漂亮亮、還雙手奉上?」展品運輸也很困難,貨運占全球總碳排量8%,電腦大廠宏碁在今年12月的COP28的杜拜現場,就是以減少產品運輸的碳排放為演講題目。今年12月的COP28,國際品牌紛紛展示如何減少碳排放。(圖/翻攝自氣象達人彭啟明臉書)宏碁供應鏈資深主管RiccardoBernasconi表示,必須先收集數據,改變貨運模式,導入電動車、生質燃料, 還要幫包材瘦身、減量減重,設法集中貨品,用最少的貨櫃裝最多的商品,以減少運輸次數和總里程數,為此還在深圳蓋了併櫃中心。「那是大企業在幹的,我們這種小公司怎麼可能做得到」。不願具名的業者提到這就咬牙切齒,前一陣子畫廊協會打算將碳權納入門票計價,以及碳權買畫等計畫,被主管機關打回票稱「與法不符」。看來要做減碳文化經濟,還有很多路要走。
大灣區直擊1/香港故宮造價108.2億元 2大方向拼1年內150萬參觀人潮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由北京故宮博物院與香港西九龍文化區管理局共同建立,在2018年初動工,並於2022年7月3日正式開放,造價達35億港元(約新台幣108.2億元),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贈。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告訴本刊記者,「希望在之後的1年內創下150萬的參觀人潮。」粵港澳大灣區(大灣區)包括香港、澳門2個特別行政區,和廣東省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肇慶九市,總面積約5.6萬平方公里。根據廣東省及香港和澳門特區政府提供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大灣區總人口超過8,600萬,地區生產總值超過13萬億元人民幣。而香港除了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和航空樞紐外,更在2022年故宮博物館正式開幕,作為文化交流與傳承的地區之一。本刊此次受「香港經濟導報」邀約前往,吳志華和本刊記者分享,「有時我們做傳統文化、藝術歷史的博物館,參觀者都是年紀比較大的,『怎麼去吸引更多年輕人關注』是香港故宮很關注的重點。」香港故宮近期展出「凝視三星堆─四川考古新發現」,不少遊客慕名前往。(圖/劉芯衣攝)因此香港故宮投入更生活化、現代化的展出,吳志華希望可以打造出的不僅是博物館,更是一個『學堂』。「我們投入很多資源、計畫,盼能吸引更多不同年齡、不同背景的學生,就連幼兒園學生也在規畫內。」他坦言,由於香港很多博物館採入場免費,故宮的成人門票60港幣(約新台幣240元)並不便宜,「但是從去年7月開幕至今已有超過140萬人來訪。」說明只要提供高水平、高技術的展覽,大家還是願意購買門票入場。吳志華表示,香港故宮開放至今,整體參觀人數占比約45%香港本地人、45%中國人、10%則是其他海外國家的人。「近期歐美地區參觀者越來越多,推測是因為航班變多、機票變便宜,大家又開始回到香港。」他接著說,「海外人士越來越多,有助於博物館發展地位的提升,不僅能推動中外文化交流,還可以邁向國際化。」目前香港故宮計畫12月與英國國家美術館合作,由於英國美術館展廳維修,因此將美術館內52張最好產品擺放至上海,接下來就是香港。目前香港故宮1年大約會有6至7個展覽,吳志華直接地說,「目前我們還沒有屬於自己的產品,不過這樣不斷換展的好處就是參觀者會一直來。」香港故宮博物館在今年10月2日超過9,200人次入場,創開幕以來最高紀錄,吳志華也表示,「希望接下來透過不同類型展覽、教育活動,可以在1年內就創下150萬觀眾,在香港除了m+(亞洲首間全球性當代視覺文化博物館)以外,就是最高的,畢竟收費博物館還能創下100萬人潮的真的不多。」此外,由於今年8月香港故宮與北京故宮有舉行交流會,對於接下來是不是有機會與台灣故宮合作?吳志華也表示,「我們會積極爭取這個機會,不過還是要在合適的情況下進行交流,而香港這邊非常願意。」
故宮「高清藏品圖檔」遭駭!還被低價售出 官方回應了
故宮傳出自去年6月起,即有未經授權的高清藏品圖檔被外界駭取,並公開在淘寶、百度等平台低價出售。14日故宮副院長黃永泰對外說明表示,估計有10萬筆資料在降階為600萬畫素圖檔的轉換作業流程中,被外界有心人士利用專業軟體存取,目前已循法律途徑要求賣方下架。此批未授權的高清圖檔外流,黃永泰指出起因於去年為配合立法院要求,公開40萬筆600萬畫素以下圖檔,但因資料數量龐大,易造成主機容量滿載,承辦人員私自將資料移至可供對外服務的伺服器,雖設定了僅能細部高清瀏覽,但遭有心人士利用專業軟體將細部圖拼湊成高清大圖,目前所估算其中約10萬筆資料,每筆約2000至3000萬畫素的圖檔被外流。黃永泰表示自去年6月發現高清圖檔外流,即已透過法律途徑要求淘寶等平台上的販售店家下架,也已將所有調檔採內部封閉式系統進行業,林姓助理研究員的申誡懲處也已在今年2月公布,惟目前在淘寶等平台上仍有「台北故宮博物館高清圖畫書法合集」等高清圖檔仍在架上販售,且僅需3.9人民幣(約台幣18元)即可購得,黃永泰表示故宮仍持續委由律師進行處理。根據故宮數位資訊室專門委員陳中禹表示,此次事件係外界人士利用軟體,將原本不開放的高階圖檔,抓到150萬畫素的局部細節,再批次截取後拼湊成高階大圖,但因為非原本的高清圖,在壓縮律和圖檔上仍與原圖不同。黃永泰也表示,目前開放下載圖檔僅能取得600萬像素,已不會再有被拼圖的問題。
偷拿姊夫寶物鑑價!他秀出「掐絲琺瑯銅鏡」 專家急喊:你務必站穩…
古董文物或寶石價值連城,無意間翻出無價之寶一夜致富的案例也時有耳聞。大陸一名男子近日偷拿親戚花了上千萬買的「琺瑯銅鏡」參加寶物鑑價節目,並聲稱銅鏡是來自明代宮廷的無價之寶,讓主持人和現場來賓深感懷疑。沒想到,專家鑑定後先是提醒男子站穩,接著竟報出1億人民幣(約新台幣4億元)的天價。綜合陸媒報導,該名徐姓男子當時帶著姊夫收藏的明代掐絲琺瑯銅鏡上節目,透露對方一共花了1000萬人民幣(約新台幣4000萬元)才將其拍下,並稱類似的銅鏡目前只有3面,其中一面在北京故宮博物館,另一面則被某位海外收藏家買下,但2面都沒有他手中的來得大,所以他認為這面銅鏡應該十分罕見。掐絲琺琅的工藝源自於西方,元代傳入中國後深受皇家喜愛。(圖/翻攝自微博)專家透露,掐絲琺琅的工藝源自於西方,從元代傳入中國後,因它的金碧輝煌和富貴華麗,深得皇家喜愛,而現場的銅鏡除了形體夠圓、器型碩大,鏡身也是整體鑄造,以墨綠色和紫色作為主色,再掐絲出琺琅彩的葡萄紋,彩上也有最重要的鑑定依據,也就是在高溫燒製時,因釉爆出現的大小砂眼。至於如此珍貴的銅鏡價值究竟多少?鑑定專家突然賣起關子,先說「你最近有沒有做身體檢查?你站穩了,我再報價。」後來又談起2009年出現在拍賣會上的掐絲琺琅多穆壺,當時拍出了9072萬人民幣(約新台幣3億8000萬元),接著他一口氣給銅鏡開出1億人民幣的天價,而且還是保守估計,讓現場驚呼連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