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經濟
」 經濟 央行 紓困 日本 新冠肺炎花蓮在地名店疑收到偽造振興券 縣政府這樣說!4方式辨真偽
花蓮今年歷經強震和風災,當地百工百業受重創,縣政府為了救經濟,編列10億元經費發放給縣民每人3000元振興券,但12日開放領取使用後,頻傳有假的振興券流入市面,有在地業者疑似收到假振興券,抱怨政府不處理好易造成店家損失。花蓮縣政府回應可能是刮壞防偽塗層,導致無法辨識,還有其他3種方式可檢驗。花蓮在地知名小吃吳媽媽包子專賣店的吳姓負責人昨(16)日在臉書指出,有民眾拿500元面額的振興券消費,在檢視後感覺紙質粗糙,翻背面刮開防偽塗層沒看見「花蓮Hualien」字樣,不免質疑是假的振興券就退給消費者,請他換一張;對此業者無奈說,「生意已經夠難做了還有假的出現」,盼政府好好處理否則會造成店家損失。對此花蓮縣政府觀光處長余明勲今(17)日受訪時表示,刮不出防偽字樣可能是民眾刮太大力,把防偽塗層刮壞,才無法辨識,呼籲縣民還有其他3種方式可以檢驗。而花蓮縣警察局也稱,目前未收到民眾通報收到假振興券,已派刑警前往疑似收到假振興券的店家進一步了解。花蓮縣政府發放的3000元振興券,面額共有5張200元、4張500元,於10月12日起至10月18日每日上午9時至下午5時發放,使用期限到2025年2月28日,適用於餐飲、購物、娛樂等多元消費場域。花蓮縣政府也有公開振興券的防偽辨識四步驟,請民眾熟記:1.看:振興券面上皆隨機分布防偽纖維絲,且迎光透視即能看到連續性浮水印。2.照:紫外光源照射下,振興券正面會產生螢光反應,顯現「奇萊山」識別意象。3.掃:振興券正面皆印有QRcode和唯一序號,只需使用手機掃描該QRcode,即進入至官方驗證頁面,確認是否為官方編碼;另透過振興券官方網站的振興券驗證,掃描QRcode或輸入序號即能確認該振興券是否已經兌付;若為已核銷兌付的振興券則無法繼續流通使用。4.刮:振興券背面設有防偽塗層,使用硬幣輕刮該區域,會顯示「花蓮Hualien」字樣。此外,若於紫外光源下照射,亦呈現螢光反應,進一步加強防偽效果。
大陸A股創紀錄爆天量!開盤35分鐘成交額破兆 有網文作者稱「財富自由、書不寫了」
中國政府近期釋出多項救經濟政策,刺激中國股市飆漲,A股今(30)日延續上周漲勢,早盤升幅一路擴大,開盤35分鐘後,滬深兩市成交額合計已突破人民幣(下同)1兆元,刷新有史以來最快破兆元紀錄,甚至有網文作者稱已賺300萬元「財富自由了,書不寫了」;另有消息指稱在這波漲勢中每個股民平均賺進4.7萬,但隨即被散戶吐槽,直指目前連本金都還沒賺回來。中國近期推出多項經濟刺激政策,激勵股市走揚現。(示意圖/達志/美聯社)大陸多個主要城市放寬房市政策,使A股延續上周的強勢,30日早盤升幅一路擴大。開盤35分鐘後,滬深兩市成交額合計已突破人民幣1兆元,刷新有史以來最快破兆元紀錄。據《每日經濟新聞》報導,深證成指漲超7%,創業板指、科創50指數暴漲約9%,北證50指數漲超10%。場內超5300股飄紅,僅約30股飄綠。A股今(30)日延續上周漲勢,早盤升幅一路擴大,開盤35分鐘後,滬深兩市成交額合計已突破人民幣1兆元,刷新有史以來最快破兆元紀錄。(圖/翻攝自微博)另外,滬指漲逾3%,深證成指漲逾4%,創業板指漲逾5%。數據顯示,開盤35分鐘,滬深兩市成交額連續第4個交易日突破1兆元,較前一交易日放量超4000億元,刷新史上最快萬億紀錄。包括房地產板塊也集體大漲,萬科A、金地集團、金融街、華僑城、綠地控股、陽光股等十餘股漲停。除此之外,《銀柿財經》指出,有人幾天前還在寫網路小說賺錢,幾天後就斷更,稱即將財富自由,「這幾天牛市,家裡湊了一下,一共五百多萬,這幾天賺了三百多萬,預計牛市之後,應該就實現財富自由了。所以這本書就不寫了」。有人幾天前還在寫網路小說賺錢,幾天後就斷更,稱即將財富自由。(圖/翻攝自微博)據市場分析師表示,當前A股市場估值較低,具有較高的性價比和安全邊際,且當前美國聯準會正式開啟降息週期,外部壓力對國內貨幣政策的掣肘有望減弱,國內政策或更積極,此外,海外投資者對A股市場的態度或將轉為樂觀,因此,持股過節可能是不錯選擇。A股市值從74.98兆人民幣,折合新台幣約338兆元,攀升到84.86兆人民幣,約新台幣382兆元,每位股民能分到約4.7萬人民幣,但這樣的算法顯然不符現實,因為許多散戶還未回本,有網友就表示,A股之前暴跌時慘賠60%,目前漲上去也只能算賠50%,其他人還表示「我才回本8000,(約新台幣3.6萬元),還虧6萬,(約新台幣27萬元)」,甚至有人表示這次僅拿回自己的錢怎能算賺。
為救經濟!瑞典央行8年來首降息 搶在Fed之前
又一歐洲國家央行搶在美國聯準會(Fed)前頭降息!為拯救陷入衰退泥淖的經濟,瑞典央行(Riksbank)8日宣布調降基準利率1碼,係八年多來首度寬鬆貨幣,並預告下半年還要再降。Riksbank成為繼瑞士央行之後,第二家在疫後通膨飆升後,啟動寬鬆循環的已開發經濟體央行。瑞士央行3月率先進富國之先開降息第一槍,歐洲央行暗示6月政策會議跟進,Fed卻因美國首季通膨回溫而怯步,降息時間推遲到接近年底,幅度也可能縮水。瑞典央行周三將政策利率由4%降到3.75%,是2016年以來首度降息,符合大多數接受《華爾街日報》調查的經濟師預期。Riksbank表示,若通膨展望穩定,預計今年下半會再降2次。瑞典通膨率在2022年底飆破10%觸頂後,近來放緩速度超出預期,3月已回落到2.2%接近央行目標,觸抵逾2年半來最低點。然而在此同時,這個北歐國家經濟已連四個季度萎縮,失業率攀升。歐洲向來跟隨美國腳步調降借貸成本,若比Fed早一步降息,本國貨幣有貶值風險,推高進口貨物服務價格,反而助長通膨。如今歐洲經濟展望疲軟,決策者確信通膨已被馴服,要是再拖延降息經濟恐愈來愈不妙。凱投宏觀首席歐洲經濟學家肯寧翰(Andrew Kenningham)在報告中寫道,「今日瑞典央行的決策,證實歐洲地區央行搶在聯準會之前降息沒有問題。」不過由於今年瑞典克朗兌美元與歐元劇貶,央行決策者仍提防借貸成本降得太快。Riksbank宣布降息後,克朗跌深多達0.6%,觸及11.7561兌1歐元的當日低點,接近4月底觸及的今年新低。
中國推「新質生產力」救經濟 陸委會:台商恐被迫選邊站
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24日在北京出席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4年年會開幕式,他再度提及要加快發展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推出的「新質生產力」來救經濟。大陸委員會25日表示,中共「兩會」期間熱議的「新質生產力」,主要是因應美中科技戰,在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打破美日主導的供應鏈,恐迫使台商必須選邊站,應特別注意。蘋果公司CEO庫克也親自出席中國發展高層論壇,會前受訪時表示,很高興再次回到中國,將繼續投資中國市場。李強在論壇上表示,中國將繼續努力打造一流的營商環境,歡迎各國企業投資中國;當前總需求仍然不足,中國將在擴大內需上進一步發力,推進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以及大規模設備更新和大宗耐用消費品的以舊換新。他表示,下一步將突出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完善科技創新體系;深入推動數據經濟創新發展,加快推動人工智慧發展;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積極打造生物製造等新興產業;要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現代服務業與先進製造業深度融合。陸委會日前舉行第55次諮詢委員會議,討論主題為「中共『兩會』觀察」,有學者表示,今年中共「兩會」最大變革在取消30年慣例的總理記者會、修訂「國務院組織法」,落實黨領導一切、「強黨弱政」的格局;「政府工作報告」強調發展「新質生產力」、擴大內需、防範金融風險、促進安全穩定等任務,以應對內部重大問題;對台政策立場則未有重大改變。陸委會表示,部分委員分析,中共「兩會」期間熱議的「新質生產力」,是以「創新主導」為主軸,主要為因應美中科技戰,在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打破美日主導的供應鏈,迫使台商必須選邊站,未來應注意「新質生產力」對台灣經濟的影響力。也有委員認為,中共軍事預算續創新高,也是發展「新質戰鬥力」,提升新興領域戰略能力,包括海洋、航天、網路和AI科技等。《紐約時報》也報導,「新質生產力」這口號部分是為了緩解國內外對於美國主導的對華高科技出口限制可能阻礙中國增長的擔憂,但李強在論壇上呼籲加強製造業,並希望中國家庭更換舊汽車和家用電器,但還沒有透露政府是否會提供資金支持。
龍年抄底時刻1/台商看2024風向三大關鍵時刻 「三黨不過半兩岸可望破冰」
儘管不少政經名嘴大喊「中國崩潰論」與「去中化」,但兩岸經貿仍是台灣經濟主力,佔總出口三成五,也因此,16日的「2024大陸台商春節聯誼活動」上,總統蔡英文領著一票官員拜年,對著在國際局勢夾縫求生的台商們說:「我們從未停下腳步,持續地尋求兩岸對話可能,希望逐步恢復雙邊有序的交流。」農曆春節過後,CTWANT記者就2024年牽動美中台三方政經關係的影響因素,與中國大陸北中南多地台商交流,整理出台商集體關注的三大重要轉折點,分別是3月中國召開「兩會」、5月台灣新總統團隊上任、以及11月的美國總統大選。中國「兩會」,指的是一年一度的「人民全國代表大會」與「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合稱,今年的人大在3月5日、政協在3月4日啟動,在北京聚集全中國的官員、商界與民間代表,傳達當年的重點政策,「誰能當代表」也象徵著政策重點。陸股年前出現「千股跌停」後,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也被免職,改由前上海副市長吳清接任。(圖/翻攝自Google股市、中新社)「由於近年失敗的經濟政策,決策團隊開始轉換,大家都在看是否有改變的可能。」經營航運物流的台商跟CTWANT記者說。這一波動盪,從2020年1月新冠疫情爆發後採取「動態清零」封城開始,同一年加緊政府監管、內部維穩,尤其是網路科技、教育培訓業、平台經濟和數位經濟等產業,包括阿里巴巴與騰訊這兩大龍頭企業。「特別是上海封城,如同親手把會下金蛋的母雞掐死!」這位台商觀察。上海是中國經濟最開放的示範點,吸引外資企業總部、外國移民、富豪匯集,但2022年3月底封城、持續到6月中,解除後引發大量居民離開上海,儘管整個中國在2023年1月全面解封,但不見「疫後反彈的報復型消費潮」,因為百業受創民眾不敢消費。戴德梁行表示,截至2023年末,上海A級商辦空置率高達21.8%,租金則跌回10年前價格。據彭博報導,外國企業對中國直接投資(FDI)金額在2023年為330億美元,年減82%,創下1993年以來最低。但中國外匯管理局18日連忙表示,去年「外商股權性質」直接投資中國為621億美元。但2022年時FDI為1833億美元,2021年更高達3440億美元,不管怎麼算都是慘跌。扮演經濟櫥窗的陸股上證指數,更是從2021年9月的3700高點,一路跌到今年2月5日的2700點關卡,跌回疫情前新低,為挽救市場低迷信心,證監會喊話,央行也在1月24日突襲式宣布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將大約新台幣4.43兆元的資金活水投放市場,但陸股漲勢曇花一現。就在陸股出現「千股跌停」後的兩天,也就是2月7日,「名字吉利」的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被免職,換上前上海副市長吳清,為要打擊「不法放空」,同時有多家官股銀行換將。一位物流業的台商樂看「換將」動作,並向CTWANT記者透露,「地方上傳出去年3月退休的前國家副主席王岐山人馬有望重新回歸,借重他的財政經驗來救經濟。」這是傳聞或事實?就看3月的兩會會推出什麼財經政策。第二個重要時刻,就是台灣新任總統賴清德執政團隊5月20日就職。上海台灣研究所所長倪永杰向CTWANT記者表示,「若仍堅持台獨路線,賴清德當政必然引發兩岸高度緊張,若政權不穩,多數溫和、理性的聲音力量就會起來,可能採取有限、局部的開放政策。」倪永杰也盼望,兩岸有辦法走出黎明前的黑暗,形成全新的兩岸局面。去年兩岸關係不佳,甚至向ECFA的關稅優惠開鍘,針對12項出口大陸的石化產品恢復高額關稅,又讓一些鷹派對台學者放話,表示會繼續針對紡織、工具機等產業下手,以顯示中方「能施壓的籌碼很多」,產業界都不希望傷害繼續擴大。在珠三角超過30年的東莞台協榮譽會長葉春榮跟CTWANT記者表示,雖然民進黨拿下總統寶座,「但現在立法院呈現三黨不過半局勢,不再是一黨獨大說了算,預期在兩岸政策上會有更多轉圜的餘地,也是兩岸破冰的契機。」美國總統大選將在今年11月登場,選舉結果也將持續影響兩岸的代工產業鏈。(圖/新華社)第三時間點就是美國總統大選,在美中貿易戰持續進行下,如果鷹派的川普當選,勢必會更加激烈,在對中國科技的出口禁令、以及供應鏈上會更嚴苛,影響兩岸的代工產業鏈,這是台灣出口大宗。依財政部統計,台灣2023年全年出口4324.8億美元,創下史上第三高,其中對中國出口1522.4億美元,占總出口35.2%,第二名的美國和東協都占17.6%,可見若中國經濟不好,台灣也會受影響。從事電子代工30多年的台商對CTWANT記者說,「中國仍是目前最好的製造基地,東南亞不管是哪個國家,成本至少都要多15%以上。」其實東協各國有各自不同的困境,像是越南已經出現缺工缺電等問題,若不是美國的選邊站的壓力,台商其實不需要如此匆促地轉移陣地。即使全球供應鏈已一分為二,不少台廠移出中國,「事實上,東南亞的貿易量大增,也是因為很多零件還是必須從中國進口,只是組裝改道東南亞去規避美國的禁令,實際上仍難以脫離中國製造。」這位台商道出真相及心聲,也希望兩岸政府能放下政治立場、好好思索如何在全球經濟復甦乏力下,不要兩敗俱傷。立法院呈現三黨不過半,預期新政府在兩岸政策上會有更多轉圜的餘地。圖為立法院臨時主席柯建銘(右)頒發當選證書予新任立法長韓國瑜。(圖/報系資料照)
吃喝救經濟! 統計處:工業生產指數連16黑唯獨餐飲業創歷史新高
經濟部統計處23日發布多項經濟數據,由於全球經濟復甦仍未明朗、終端需求疲弱且產業鏈持續調整庫存,9月的工業生產指數為89.6、衰退6.72%,製造業生產指數88.81、衰退7.01%,這2個數據都是連續16個月負成長,延續最長衰退紀錄;然而同一時間,內需卻強強滾,9月的餐飲業營業額為835億元、年增15.8%,累計今年1至9月營業額為7672億元,創下歷年同期最高紀錄,年增高達22.6%。統計處表示,電子零組件業衰退9.38%,主因為終端電子產品需求疲弱,半導體供應鏈持續調整庫存,客戶下單趨於保守,累計1至9月較去年同期衰退21.92%。機械設備業衰退14.44%,累計1至9月較去年同期衰退18.77%。不過因為有雲端資料服務需求,以及AI人工智慧等新興應用加速擴展,帶動伺服器生產上揚,讓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的生產指數123.05,續創歷年單月新高,年增3.93%。同樣上升的還有汽車及其零件業,年增0.53%,因為多款新車改版上市熱銷,帶動電動轎車、客貨兩用車增產,累計1至9月較上年同期增加1.55%。而表現最好的還是零售餐飲業,零售業9月營業額3747億,年增6%,其中食品飲料與菸草零售業因中秋節應景食品及禮盒需求暢旺,加上去年中秋節備貨時間比較早,所以年增高達兩位數,為12.7%;累計今年1到9月的零售業營業額3兆3535億,年增7.7%。因為中秋節連假的出遊與逛街潮,餐飲業9月營業額835億,年成長15.8%,飲料店業也年增11.3%;外燴及團膳承包業因航班客運人次成長,帶動空廚餐點需求,年增29.9%。統計處看好接下來還有消費性電子產品的年終銷售旺季,零售及餐飲業也有百貨通路等週年慶高峰期,再加上國慶連假的聚餐與出遊商機,預期營業額可望延續成長態勢。
8月工業生產連15黑 零售餐飲一枝獨秀撐起市場經濟
美食救經濟!經濟部統計處23日公布多項數據,受全球景氣復甦遲緩,終端需求疲弱,加上產業鏈庫存調整時間延長,工業、製造業生產指數都是連續第15個月負成長,續寫史上最長;累計今年前8月工業生產年減16.49%、製造業年減17.1%;批發業連續10個月負成長,然而零售業營業額為3736億元,再創歷年同月新高,且連續24個月正成長;餐飲業8月營業額898億元,也是歷年同月新高,年增14.3%、連續16個月正成長。最新工業生產統計數據顯示,8月工業生產減少10.53%、製造業生產指數90.74,年減10.70%;以資訊電子業為例,因消費性電子產品市場需求疲弱,半導體供應鏈仍在調整庫存,讓電子零組件業年減16.78%,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則受惠雲端資料服務需求暢旺,以及人工智慧等新興應用擴展,生產指數創歷年單月新高,年增2.83%。傳統產業中,因全球景氣展望不佳,終端需求遲滯,廠商設備投資縮減,讓機械設備業年減16.65%;而汽車及其零件業年增1.30%,是因為業者積極促銷,部分新車款買氣熱絡,且政府正在推動電動大客車示範計畫而增產。而批發業8月營業額為9861億元,年減5.0%,主因還是通膨及升息壓力影響全球經濟,但零售業8月營業額為3736億元,年增4.3%,就是疫情緩和後,民眾消費動能回升,有夏季出遊與中元節等節慶商機挹注,總計1至8月的營業額為2兆9788億元,創歷年同期新高,年增7.9%。餐飲業8月營業額898億元,也比去年同期成長14.3%,其中餐館業年增15.1%,主因受惠暑假旺季、父親節及七夕情人節聚餐商機,加上展店效應挹注所致;外燴及團膳承包業受惠旅運需求暢旺,航空餐需求擴增,年增56.9%。綜計1至8月營業額為6836億元,創歷年同期新高,年增23.5%。
泰國新總理砸5040億救經濟 16歲以上每人領一萬泰銖
泰國新任總理賽塔(Srettha Thavisin)上任後,要兌現他選前承諾,表示為了振興經濟,對16歲以上國民每人發放一萬泰銖(約台幣九千元),如今將在兩週內公開這筆發放金的資金來源,並用數位錢包的方式來發放,約有5500萬人受惠,總金額約台幣5040億元。賽塔推出多項政策,除了發放一萬泰銖外,還要降低電價、提高基本薪資等。(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泰國總統賽塔在施政報告上宣布,針對16歲以上國民普發一萬泰銖,另外還要暫停農民債務、提高最低工資、降低電價等措施,來提升並刺激泰國的經濟。他表示,「我們將全面向經濟注入資金,分配到各個地區,讓資金抵達基層,以促進消費、提高生活品質,為人民創造就業機會。」他端出的政策牛肉,預計會有5500萬泰國民眾受惠,獲得普發的一萬泰銖,但這樣的大撒幣也被反對黨痛批,認為這只是在擴大財政赤字,並增加借貸來彌補赤字的狀況。但賽塔認為,泰國當前的經濟狀況就好像一個病人,公債佔GDP的6成,家庭債務占比更超過9成,由於旅遊業和消費復甦緩慢,因此需要政府介入並提出解方。但這樣的方法是否能幫助泰國經濟,當地專家學者則都認為有待觀察。
8年來新低!出口表現不佳 主計總處下修全年GDP至1.61%
我國出口表現不佳、民間投資遠不如預期,主計總處昨公布最新經濟預測,下修今年全年經濟成長率至1.61%,相對於5月預測的2.04%,下修幅度達0.43個百分點,不僅保2正式宣布落空,這也創近8年來新低;而通膨壓力也尚未解除,全年CPI上漲為2.14%。我國近年來經濟成長率一覽表行政院主計長朱澤民分析,全球終端市場需求疲軟,產業鏈庫存調節時間拉長,影響我國出口動能;朱澤民以第1季主要產業產能利用率為例分析,晶圓半導體、記憶體產能利用率跌到僅剩60%、50%,當企業有閒置產能,投資就會顯得保守,這也說明了民間投資大幅下修至負成長5.93%的原因。對於景氣展望,朱澤民表示,不要只看各季GDP年增率,若從季增折成年率(saar)來看,第1季呈負2.88%,但到第2季至第4季分別為5.62%、11.33%及7.31%,意味景氣從第2季開始轉折,國內經濟情勢可用「柳暗花明」來形容。政大金融系教授殷乃平表示,全世界經濟都放緩,中國大陸知名企業恒大、碧桂園等連環爆,從我國外銷訂單「連10黑」的現況分析,今年全年出口都不會好,要救經濟只能靠內需,不過,製造業景氣不佳,內需消費不太可能取代出口減少,用「柳暗花明」來形容當前景氣,這「牛」也吹得太誇大了,難怪民眾質疑,主計總處的經濟數據與庶民感受,差距愈來愈大。主計總處也同步預測明年GDP為3.32%;主計總處綜合統計處長蔡鈺泰表示,民間消費仍是貢獻主力,國人內需消費穩定成長;現在期待製造業庫存消化、終端需求回溫,再加上AI、車用電子等新興應用持續擴展下,預測我國商品出口4594億美元、年增5.9%,民間投資也有3.55%成長。主計總處下修全年經濟成長率,我國內需卻穩定成長,交通運輸暢旺、旅宿、休閒娛樂相關服務消費持續回升;1111人力銀行昨最新調查,觀光業普遍看好未來景氣,不過,卻僅有55%願意徵才,前波加薪搶才過後,68%觀光業無意再加碼,主要是日、韓團來台尚未恢復活力,歐美線機票太貴,選擇保留能量、觀望景氣。而民眾最關心的物價,主計總處預測今年全年CPI年增2.14%,明年預測降至1.58%,可望創近4年來最低;朱澤民解釋,主要黃小玉的跌幅大,約有20%左右,幾乎回到俄烏戰爭前的水準,而國際油價每桶平均82.8美元,雖較高但相較過去的每桶100美元降低,通膨壓力減緩。
央行總裁估Fed六月升息機率不高 景氣最慢Q4反彈
美國聯準會暴力式升息,自去年3月累計升息20碼,央行總裁楊金龍昨赴立法院財委會備詢時,面對立委關切貨幣政策時表示,美國聯準會6月升息機率不高,因為4月CPI已降至4.9%、低於5%以下水準,至於台灣央行6月將召開理監事會議,是否會再升息,楊金龍表示,要看核心CPI表現,若數據走升,利率有可能再調升,而整體通膨、經濟情勢也是評估要素。根據主計總處統計顯示,4月CPI年增率為2.35%,與3月持平,不過,核心CPI為2.72%,略高於CPI,但學者表示,「救經濟」也是央行貨幣政策要衡量的重點,主計總處、各預測單位陸續下修全年經濟成長率表現,只要核心CPI不要超過3%警戒,台灣央行6月很可能跟進聯準會的腳步,不升息的可能高。野村投信投資策略部副總張繼文表示,從期貨市場資訊來看,美國6月FOMC會議不會再升息,升息循環將宣告結束。不過,美債上限至今尚未達協議,金融市場升溫,全球股市近日波動跟著加劇。立委賴士葆透露,央行明明知道美債有違約風險,當中國大陸、日本都在賣美債時,央行卻聞風不動,美債曝險部位高達1800億美元;楊金龍表示,會視當下的市場做判斷,強調不會因台美關係好,就不賣美債,會隨時評估風險。至於景氣何時反彈,楊金龍表示,原本預估製造業存貨第2季消化完畢,現在看來可能會遞延到第3季,因此,景氣最慢會於第4季反彈。對於國內通膨壓力,立委費鴻泰表示,傳統市場食材、肉品都漲很多,對中低收入的民眾來說,生活壓力愈來愈大;楊金龍表示,我國相對於其他國家,CPI還算控制得宜,不過楊金龍也坦言,食物類價格上漲,觀光旅遊開放後,娛樂服務價格也提高。
央行宣布5度升息 再升半碼貸款跟著上調
因美國聯準會(Fed)今(23)日凌晨宣布升息1碼後,我國中央銀行也在下午召開2023年第1季理監事會議,宣布將調高政策利率半碼,利率也在去(2022)年3月、6、9月及12月之後第五度升高。央行表示,重貼現率、擔保放款融通利率及短期融通利率都各自調升0.125個百分點,分別由年息1.75%、2.125%、4%調整為1.875%、2.25%及4.125%,自今年3月24日起實施。去年以來的第五度升息,也影響到各種貸款利率,房貸、學貸、信用貸款的利息也將調升,累計5次總共升息0.75個百分點。而台經院董事長吳中書先前才表示,經濟正處於下行風險、加上2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已從先前逾3%,下滑至2.43%,當石油、煤、黃豆、玉米、小麥等國際原物料價格已明顯回落,認為央行沒有升息的必要性。中央大學台經中心執行長吳大任也認為,雖然升息可以壓抑房價、打擊通膨,但在經濟有衰退風險下,「救經濟比升息更重要」。
2月CPI漲幅回落、原物料價格趨穩!台經院:央行暫不必升息
美國矽谷銀行(SVB)倒閉,為全球金融市場投下震撼彈,也顯現美國暴力式升息1年副作用來了,金融市場普遍預期,美國聯準會本周22日宣布升息1碼機率高,投資人最關心的是台灣央行是否跟進、將升息半碼?目前銀行看法相當分歧;公股銀行認為,台灣要持續打壓通膨預期,應該跟進升息半碼,也有公股銀行認為,國際金融情勢詭譎多變,應「持穩觀望」,不宜跟進升息。我國出口表現連六黑,財政部日前公布,我國2月出口值為310.5億美元,年減17.1%,主計總處也下修全年經濟成長率為2.12%;台經院董事長吳中書表示,經濟正處於下行風險、加上2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已從先前逾3%,下滑至2.43%,當石油、煤、黃豆、玉米、小麥等國際原物料價格已明顯回落,央行暫時沒有升息的必要性。吳中書警示,若台灣運氣不好,景氣持續下修,今年底甚至可能有通縮風險發生,更彰顯央行3月沒有跟進升息的必要性;中央大學台經中心執行長吳大任認為,雖然升息可以壓抑房價、打擊通膨,但在經濟有衰退風險下,「救經濟比升息更重要」,預估央行升息的可能性不高。吳大任表示,出口已經從400多億美元驟降至310.5億美元,4月電價平均調升11%,廠商盈餘下滑後,又面臨利率、資金成本墊高,廠商在雙重經營壓力下,若撐不住可能引爆倒閉潮,失業率將因此攀升,許多家庭收入受到影響,惡性循環下將會重擊實體經濟。相對於美國2月通膨仍高達6%,吳中書也認為,美國聯準會升息1碼機率高。TAROBO大拇哥投顧認為,美國快速升息450個基點、創40多年來最快升息速度,矽谷銀行事件使銀行資產負債錯配、風險前緣資產募資不容易的問題浮上檯面,雖然美國聯準會逆回購工具餘額續處高位,反映市場流動性仍充裕,但在繼續升息縮表之下,往後市場流動性勢必減少,且波動持續,投資人須做好準備以規避潛在風險。
平均地權條例初審通過 炒房最高罰5000萬…可連續處罰
民進黨在九合一大選慘敗後,被視為政府打房起手勢的《平均地權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昨天在立法院內政委員會初審通過,明訂若炒房明顯影響市場秩序或壟斷轉售牟利,最高可處5000萬元罰鍰,限期未改善者,可連續處罰,並建立檢舉獎金制度。內政委員會召委王美惠並裁示,不必再作朝野協商,直接送至院會三讀。中華民國不動產開發公會全聯會理事長楊玉全說,修法版本有許多不合理之處,營建業已面臨經濟嚴重衰退,政府不解決缺工、缺料問題,又要斷掉開發商的資金鏈,稅賦成本越來越重,別國都在全力救經濟,政府還要修法打炒房,整個營建業界非常失望,難道營建業的百萬員工與從業人員,就不是國民嗎?蔡英文總統在大選後,召開高層財經檢討會議,結論之一是抑制房價。民進黨內有人認為,要拉回年輕選票,唯有拿出力道打房。在野黨也將打房作為政策主力,《平均地權條例》修正草案,除行政院版外,民眾黨與時力提出黨團版,朝野立委也各提版本,共有9個版本草案,昨天內政委員會依行政院版修正動議通過,並通過國民黨立委李德維、民進黨立委江永昌各2案附帶決議。李德維提出附帶決議要求,行政院須重新檢討房地合一稅的收入分配,研議有利於首購族的利息補貼。江永昌附帶決議為紅單轉售、限制契約轉讓及炒作行為等除違規罰鍰外,並獨立追繳不法所得利益,並請內政部在6個月內研討回復立法院內政委員會。行政院版5大重點,包括限制預售屋紅單轉讓換約、重罰炒作行為、建立檢舉獎金制度、管制私法人(公司、企業)購屋,並要求預售屋買賣契約解約時須申報登錄,並明訂若有散播不實資訊影響交易價格、透過通謀虛偽交易營造熱銷假象、利用違規銷售影響市場交易秩序或壟斷轉售牟利,最高可處5000萬元罰鍰,限期未改善者,可連續處罰。最受矚目的是進一步限制私法人買屋與轉售,私法人購買住宅,應檢具使用計畫,並在取得房屋登記完畢後5年內,不得辦理移轉、讓與或預告登記。楊玉全表示,房地合一稅2.0已對私法人購屋課有重稅,如藉由公司名義炒作,實質稅率高達60.4%,相信已有遏阻效果,如再限制私法人購屋,只有妨礙交易、造成糾紛。中華民國不動產代銷公會全聯會理事長謝坤成表示,政府一連串打房,加上央行持續升息,巿場來客量與成交量都急凍,部分個案甚至一周都沒客人要看屋,選在房巿急凍間下重手,是政治的目的嗎?
救經濟 韓國總統宣布特赦三星李在鎔
韓國總統尹錫悅在下周一(15日)的光復節前,於周五(12日)宣布任內首份總統特赦名單,特赦對象包括捲入前總統朴槿惠賄賂案的三星電子副會長李在鎔,以及樂天集團會長辛東彬等1691人,而外界猜測多時的前總統李明博則未上榜。李在鎔此次獲復權,因此得以正式合法重掌三星集團。他表示,今後將盡心竭力為國家經濟發展貢獻力量。李在鎔因涉入「閨密干政門」被判有期徒刑2年6個月,去年光復節獲假釋,他雖於7月29日刑滿,但因屬特定經濟犯罪加重處罰對象,刑滿後5年內仍受就業限制,無法擔任公司內部理事及正式參與公司營運。此次被列為復權對象,李在鎔將得以恢復正常經營權。而辛東彬因閨密門於2019年獲刑2年6個月,緩刑4年,他亦將獲特赦和復權。此外,鋼鐵大廠東國製鋼會長張世宙、從事能源貿易的STX集團前會長姜德壽也在列。特赦對象主要以企業家和民生領域罪犯為主。尹錫悅總統12日表示,希望此次特赦有助凝聚國民的力量,讓國家脫離經濟危機。韓國政府表示,考慮到眼下是需要舉全國之力克服經濟危機的時候,嚴格篩選了積極進行技術投資和創造就業機會,主導國家增長動力的主要經濟界人士,並納入赦免對象,目的是為了提高經濟領域的國家競爭力。與之相反,政界人士並未獲得赦免。此前,韓國前總統李明博、前慶尚南道知事金敬洙、前議員崔靈煥、前國情院院長南在俊和李丙琪等政界人士,被指可能獲得特赦和復權。但因反對赦免政界人士的輿論高漲,也有人認為此舉可能會給國政運營造成負擔,因而此次赦免未包含政界人士。另外,中國外交部在介紹9日中韓外長會談內容時稱,韓國針對「薩德」反導系統部署,已向中方做出「三不一限」的承諾,對此尹錫悅政府已予以否認。尹錫悅12日表示,韓國外交決策的原則和標準堅持國家利益至上。他說,政府在外交方面將始終堅持相互尊重,致力於擴大共同利益,以免與他國產生不必要的矛盾或誤會。
屋主「賣房」意願變低? 網友最常問如何能「等到房價下跌」再出手
「高房價,房子還能買嗎?」,這個問題算是每年都會被問到的,在2022年問這個問題的人,大多想知道:「升息了,貸款壓力會變重,房價會不會下跌,我應該要等到房價下跌才買房嗎?」從救經濟,變成想辦法減緩通膨在疫情的影響下,全球為了救經濟而持續的降低利息,市場有了更多資金的動能可以使用,很常會聽到:「現在利息這麼低,不借白不借」。然而,熱錢也導致通膨的逐漸加劇,民生最有感的就是物價和房價的節節高升。在通膨物價飛漲的影響下,升息壓力逐漸增加,畢竟也不能讓物價失控的上漲,必須要有所控制;而在美國升息之後,美股開始上下震盪,投資人對於升息還是有影響經濟的疑慮,長時間的廉價資金情況不再,企業借債的成本負擔增加,將面臨更大的還款壓力。至於房地產,由於我們買房幾乎都會用到房貸,升息導致的房貸利息上漲也會增加我們的負擔;例如貸款1000萬,當升息一碼(也就是0.25%),房貸利息每年就要多繳25000元,假設是30年的房貸就要多支付75萬元的房貸利息,也難怪大家會擔心現在買房是否合適。從實務的基本面來考量,是否該現在買房對於一般人來說,想要預測未來房價是持續上漲、持平、還是下跌,這就跟預測股市的漲跌一樣,即便是專家也不一定100%預測得準。因此我常建議回歸基本面,「該不該買房」這個問題必須要先問自己是要自住還是投資。假設目的是自住,那就必須要從三個面向出發,包含「頭期款、月付款與看房挑選」。從現有的頭期款扣掉裝潢款後,再加上8成的貸款,計算自己大概可以買多少錢的房子,並從貸款金額中計算未來每個月需繳交的本金+利息是否自己的月收入可以負擔,確定好自己買房的資金能力後,便能從計算出來的房價中找出自己期望的物件,當然如何看出房子的瑕疵、避免買到地雷房也是自住買房必須學習的能力。至於買房投資要學的更廣,舉例包含「租金分析、房客招租管理與月現金流計算」。許多人會覺得買房來再轉賣就好了,為什麼要了解租金分析?首先當然受到房地合一稅的影響,短期的買賣會被抽取大量的稅金,導致投報率降低;因此在持有時間延長的情況下,利用租金來增加收益算是許多房產投資者的想法,當然也就要學習房客招租管理。再者,由於也沒有人100%確定未來房價一定會一直不斷的漲上去,因此當買房後的租金收入可以支付房貸的本利攤,可讓自己不因房貸壓力而急著賤價賣房,這份投資就比較立於不敗之地。所以說到「到底可不可以買房?」,其實首先在於自己的資金規劃,以及買房後的現金流計算,估算自己可以買多少錢的房,而不是因為擔心房價一直上漲而買下自己能力不及的房子,最終導致債務問題。(本文為「RICHARK財富方舟」總經理Cosmo口述內容,經「理財新手福利社」作者卡爾整理編輯。)
疫情衝擊…政府無視「受苦的台灣」 針對性開放邊境救經濟可從兩岸開始
民進黨執政後陸客大幅萎縮,疫情又讓國際旅客幾乎歸零,觀光產業慘上加慘,旅館業還可以靠防疫旅館維持一定收入,其他餐飲、旅遊業及相關服務業都是慘淡經營。陸防疫成功 台灣得利民進黨以股市創新高、出口增加而沾沾自喜,但2021年實質薪資負成長,物價上漲已超過名目薪資的漲幅;再從產業別分析,出口產業固然靠著大陸市場風光亮麗,內需產業卻蕭條萎縮,民進黨政府以「紓困」來止血,只是杯水車薪。疫情下是「一個台灣,兩個世界」,蔡政府只想用「獲利的台灣」操作大內宣,卻對「受苦的台灣」視若無睹。去年三級警戒過程中,台北一間餐廳老闆在租屋處上吊輕生;台南一位八大產業的單親媽媽服藥自殺;新北一位遊覽車司機跳樓身亡……這些實實在在的苦痛,被執政者刻意地忽略遺忘。變種病毒Omicron的出現,疫情似乎看不到盡頭,這也讓早已苦撐待變的內需產業,幾乎要斷掉最後一口氣。俗話說「遠水救不了近火」,內需產業需要近水,這個近水不在歐、美、日、韓、新南向,只有中國大陸符合可能的條件。美國疫情幾近失控,民進黨不敢把美國放入「重點高風險國家」,就把全球(除帛琉以外)都視為高風險地區,這是障眼法。美國7日平均染疫人數是80萬2197人/日,大陸只有173人/日,再考慮到大陸人口是美國4.3倍,也就是說,美國疫情的嚴重程度是大陸的1萬9939倍。疫情如此極端的兩個地區,民進黨目前卻是「一視同仁」,以相同的標準規範入境,在防疫上沒有道理。再從經濟的角度,2020年入境旅客人次是138萬人,只有2019年的11.6%,而2021年甚至還不到百萬人次。若今年的景氣還是如此,觀光從業人員能夠過活嗎?疫情拉長,人民必須在「病死」與「餓死」間作選擇,而現在病毒持續變種,想等到「全球疫情受到控制」後再開放邊境,是行不通的。台灣只能夠分階段的開放邊境,先與防疫成果差不多的地區互通有無,等到未來疫苗、新藥的出現,疫情正式「流感化」之後,再嘗試與病毒共處。美疫情嚴重超陸萬倍現階段若要針對性的開放邊境,那麼經濟上最有效果,疫情上風險最低的地區,當然是大陸。大陸以14億的人口,2萬2000餘公里的陸地邊境線,能夠把疫情控制到這個程度,實在是讓人難以想像。北京的防疫策略是「長痛不如短痛」,目前大陸有數個城市,約上千萬人處在封城階段,封城的過程中必然有對自由的限制,以及少數民生需求未被滿足,這是「過與不及」的權衡;但從結果來看,的確是利大於弊。大陸疫情受到控制,台灣才有穩定的出口市場,台灣人民事實上享受著對岸防疫成功的外溢效果。相較之下,美國對於Omicron病毒株,已經不得不採取「佛系防疫」策略,首席防疫專家佛奇表示:「Omicron終究會找上幾乎每個人」,對美國來說,等到大家都感染,自然就不會有新感染者,疫情才能結束。美國的策略,顯然與台灣南轅北轍。對台灣來說,等到疫苗、新藥物的出現,疫情真正「流感化」後,再來嘗試與病毒共處,才能把風險降到最低。而在那之前,台灣最好的選項,是逐步與疫情差不多的地區開放邊境,中國大陸就是最好的開始。兩岸貿易往來頻繁,有著商務往來的需求;陸客也向來有來台灣旅遊的動機,會是觀光產業定心丸。目前全球還有條件「清零」的,也只有大陸、台灣等寥寥幾個地區,兩岸完全有能力在管控疫情的前提下,對彼此放鬆邊境的管制,增加經濟的來往與交流。兩岸之間有磨有合,但北京當局從來沒有因為民進黨的暴衝而莽撞,冒然降低對台灣人民的關心。民進黨對兩岸往來的種種設限,路人皆知是政治考量,但現在不是考量政治,而是注重經濟與民生的時候。若民進黨阻止台灣人民因兩岸交流獲利,等於是承認共產黨比民進黨更愛台灣,民眾看在眼裡,將作何感想呢?
金門也禁內用!僅剩澎湖鬆綁 陳時中回應了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日前宣布延長三級警戒,但也宣布各部會鬆綁項目,但其中開放餐飲業內用,全台只有澎湖宣布跟進。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大家都很謹慎,我們尊重。陳時中表示,不管是防疫期間或是非防疫期間,都會有中央的標準,有標準後地方去訂定符合地方需要執行面的措施,這次三級延長警戒適度鬆綁,我們對於內用有相關規定,基本上我們是在一定的條件與應變能力下可以內用,地方政府也可以因時因地去定相關規定。但陳時中說,現在看起來,「等於大部分,應該說全部,除了澎湖之外都不能內用」,他認為大家都是很謹慎。根據地方判斷以及相關團體救經濟、防疫面強度與管制的謹慎做出審慎的判斷,我們都尊重。陳時中強調,整體來說,現在是用一個框架的全國一致,細節地方來處理,這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架構,所有的事情都要用負責態度來處理。
確診不只你有事!一張圖看「9類人」全波及 醫:大家一起宅在家
國內疫情嚴峻,雖許多人自主在家隔離、減少與外界接觸,但仍有少部分的人秉持「沒那麼衰」心態,堅持出門或不戴口罩;只是一旦確診,恐怕不是只有自己有事,身邊的9類人全部遭殃。對此重症醫師陳志金呼籲,大家一起宅在家裡救經濟。圖表指出,這些人都會有風險,可能面臨停班、停業、停課,沒有收入,而每一個人代表一個家庭,真的不是只有你的事。1「總是叫你帥哥美女」的早餐店阿姨2「努力賺錢拚生活」的餐廳服務生3「傻傻跟你一起高」的兄弟閨蜜4「給你遮風避雨」的同住家人5「只是想要認真工作」的公司同事6「想但不能在家工作」的超商店員7「依然認真堅守職位」的駕駛司機8「早已經過勞累爆」的醫護人員9「吃飯睡覺打東東」的同學好友對此陳志金在《ICU陳志金》發文,「我覺得說得很好,不是你自己怕不怕感染的事,而是,每一個人感染之後都會形成一個缺口,對家人、親友、社區、醫療、國家造成沈重的負擔!目前真的很不便,但是,也不是不能克服。」他以自身為例,「我不搭公車,那就提早半小時走路,儘量不搭電梯,改走樓梯,隨時戴好口罩、小心脫下,隨時洗手、不接觸眼口鼻,每天足跡單純化,不找朋友、不群聚,探視長輩改用視訊,保護自己、保護長輩,保護社區、保護台灣。」
單日新增16例本土確診 房產業者升級防疫「封城就當休息!」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2)日公布新增16例本土確診案例,創下去年疫情爆發以來單日最高本土確診紀錄,一度傳言將升級防疫措施,這兩日股市迎來大跌,房市尚無明顯感受影響,業者大多老神在在,雖配合政府同步升級防疫工作,但對於疫情影響仍保持客觀。海悅國際總經理王俊傑表示,現在防疫措施比以前更具體,同仁以建案為活動範圍,每天足跡維持家裡和負責的接待中心,不需要回公司開會,以保持出現確診或隔離者不影響其他銷售案;接待中心除了開冷氣,同時也將窗戶打開,維持半開放讓空氣流通,並強制同仁戴口罩。創意家行銷則是特別指派高階主管擔任值星官,每日關注疫情中心訊息。創意家行銷品牌公關陸宜表示,接待中心一直維持實名制賞屋、量體溫和手部噴灑酒精消毒,同仁也會配戴「體溫卡」。至於看屋人潮是否受影響?由於確診案例於幾日內急增,大多尚未反映在來客數和成交狀況。一名代銷業者表示,目前來人減少還不明顯,要再看未來股市表現和疫情控制的情況而定,若疫情警戒升級,勢必經濟活動減緩、消費觀望,成交時間拉長,疫情維持高檔不退則有可能推案時程會延後。代銷業者加強管控接待中心的防疫措施。海悅啟動以建案為據點的同仁足跡管控,創意家則是採實名制賞屋。(圖/創意家提供)陸宜表示,來人略受影響,上週來客數比前一週減少2成多,不過因創意家有超前部署、官網提供建案「720環景賞屋」,民眾在疫情嚴峻期間,仍可透過網路觀看屋況。她也提到,之後還會開放線上團體賞屋,代銷人員一次可以帶領15人賞屋,並作即時QA,在房市需求不減的狀況下,讓消費者依舊能安心購屋。對於疫情警戒升級看法,聯碩地產行銷總經理史碩綱表示,一切配合政府政策執行運作,大部分民眾都有基本防疫觀念,與其他國家相比較,台灣仍屬前段班,假如真的不幸又升級,相信政府跟全民都會更加注重疫情對自身跟周遭人員的安全,「影響層面有限而且時間不會太久。」上揚國際總經理施棟瀝一聽到單日新增16例本土案例直言「不太妙!」他說,疫情擴大不是好事,直接或間接影響台灣經濟消費行為,但防疫升級是好事,可有效避免再擴大;至於營運上,他認為短期內不會有太大變化,但會做好萬全的防疫措施。一名業者表示,房地產的基本面還是供需問題,原物料大幅上漲、缺工,全世界都在QE救經濟,游資多到爆,利息又那麼低,但目前政策鼓勵全民買股票,對股票沒有限制與打壓,反而對房地產較嚴苛,剛好也可趁此疫情升級將股票大盤好好盤整一下,不然股票漲過頭不知如何修正回檔。不過對於封城,業者認為應該不至於,「封城對經濟影響太大,房市不用太操心,反而是疫情和股市比較需要關心,如果真的封城,那就當休息一下吧!」
打炒房靈嗎2/打炒房是心理遊戲 房地合一2.0「這些人」影響最大
行政院祭出修改房地合一稅,目前較具爭議的是2.0版本是否回溯至2016年,永慶房產集團業務總經理葉凌棋分析,如果回溯,短期交易影響衝擊最大的便是「持有滿1年不滿5年」,將增加10%~15%課稅。他也表示,紐西蘭去年房價就漲了20%,因此政府提前出手抑制房價上漲,超前部屬降低民怨,政府打炒房目的是控制預期急漲變緩漲,而非交易行為。(圖/永慶房產集團提供)葉凌棋分析房地合一2.0回溯對房屋持有人的影響,持有預售屋者,預售稅負增、重稅期拉長,最好的對策是在立法實施前換約;成屋持有1-5年者,立法前脫手能以輕稅下車,「但預售換約不易,成屋下車機會高,預計立法實施前將出現一波節稅潮,但目前實體交易狀況尚不明顯。」觀看整體影響,葉凌棋認為房地合一2.0上路後,投資客少了真正有需求的人比較容易買到合理價位,不會有搶購問題;未來成屋部分以自住、長期投資、置產成主流,短期交易減少;豪宅交易因以法人名義購買已無短期交易節稅效益,因此價格波動小,未來將呈個案表現;商用不動產則沒有太大影響。(圖/永慶房產集團提供)不過目前都沒有討論預售屋該不該納入房地合一2.0,全國商總主席、鄉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認為,房地合一稅2.0若將高稅期的閉鎖年限延長為5年,加上預售期蓋屋需要3年,等於要等8年才能買賣,政府接連推出奢侈稅、豪宅稅、房地合一稅等,已經逼退投資客,房屋土地買賣要課徵增值稅,又要用房地合一實價課稅,對850萬位擁房者而言,簡直就是懲罰稅。葉凌棋認為,如果預售屋納入,對預售未來炒作空間有很大壓抑作用,以目前缺工,15層樓蓋3年很正常,閉鎖期可能達7-10年,但他也強調,房地合一稅有獲利才課稅,除非房價狂漲,如果是平緩上升,影響就沒有那麼強烈。(圖/永慶房產集團提供)葉凌棋表示,疫情後美國和全世界救經濟的措施激勵了想買房的人,擔憂晚買會買貴,中國大陸、美國房價都漲,紐西蘭去年房價就漲了20%,政府提前出手抑制房價上漲,超前部屬降低民怨,一步不夠就兩步,是否能完全壓住機會不大,但目的是讓民眾能感受漲幅受到控制。「政策在管理控制的是對漲價的期待,雖然現在買賣雙方都覺得漲勢會持續,但受到壓抑從急漲變緩漲,政府管理的是人的想法不是交易行為,所以才叫超前部屬。」葉凌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