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血
」 類鼻疽 颱風 高雄 疾管署 敗血症糖尿病爸受傷「抹過期10年藥膏」他氣到抓狂 過來人揭恐怖後果
1名網友透露,爸爸患有糖尿病,最近發現他腳上出現2個小傷口,好幾天了都還沒癒合,也不去看醫生,只是自己在家塗抹成藥,一問之下才知藥膏早已過期10多年,讓他當場氣炸。話題引發討論,不少過來人提醒,「我有同事這樣拖著最後腳趾截肢」、「我同事的爸爸也是這樣,然後蜂窩性組織炎引發敗血症」。「我真的要抓狂!」原PO在社群平台Threads發文,「昨天回新竹看到我爸(糖尿病患者)腳上最近出現2個小傷口,幾天了都還沒好,叫他去看醫生不去,在家噴沒有藥證的胜肽水(不要問我那是什麼)和過期的藥膏。」原PO提到,自己後來聽到媽媽抱怨,說爸爸塗抹的藥膏過期很久了,父親還堅持要擦,「我問她很久是多久,她說是我弟小學一、二年級的藥,我弟今年大三,讓他氣得直接在餐廳破口大罵,直呼「這個家都沒有具備生活常識的正常人」。貼文曝光後,不少網友留言「我阿嬤糖尿病,今年腳指刮到產生小傷口,結果講不聽傷口繼續碰水、亂擦藥,結果傷口感染潰爛引發敗血症,4個月之後走了」、「我爸就是因為糖尿病截肢了,左腳小腿掰掰。但現在腳上有傷口還是沒在顧,每次叫他打胰島素都愛打不打的,現在連另一隻腳都快差不多了」。
2歲半幼童發燒腹瀉嚴重休克 醫緊急開刀取出百條蛔蟲…1習慣害的
飯前洗手有多重要?越南胡志明市第二兒童醫院收了一名2歲半男童,入院時已嚴重休克且呼吸衰竭,家長稱男童近日有發燒和腹瀉症狀,經檢查醫師才發現他的小腸裡竟有上百條蛔蟲,緊急動手術取出才撿回一命。醫師提醒,兒童飯前不洗手的習慣,容易將含有蟲卵的沙子一起吃下肚,蟲卵在人體內就會發育成蛔蟲。根據越南《年輕人報》報導,胡志明市有一名2歲半男童被家長緊急送到第二兒童醫院治療,家長表示男童近日有發燒和腹瀉的病症,且健康狀況急轉直下,只好趕快送他到醫院治療。負責的醫師范阮賢仁(Pham Nguyen Hien Nhan)指出,男童入院時,已經呼吸衰竭且嚴重休克。范阮賢仁替男童做檢查後,發現他的小腸裡被大小不一的蛔蟲塞滿,目測恐怕有幾十條甚至上百條,火速替男童動手術;在超過2個小時的手術中,范阮賢仁將男童小腸裡多達100多條的蛔蟲清除,還發現男童小腸有一部分已壞死,約有70公分,只能將這段小腸切除。所幸男童在手術後,身體已逐漸恢復。針對男童小腸裡有蛔蟲一事,胡志明市第二兒童醫院副院長范玉石(Pham NgocThach)表示,兒童在不乾淨環境生活很容易感染蛔蟲,特別是2歲至10歲兒童;范玉石指出,兒童常常飯前不洗手或是邊玩邊吃東西,手上碰到還有蟲卵的沙子,就會將沙子吃下肚,蟲卵跟著進入體內,慢慢發育成蛔蟲。不僅如此,體內若有大量回蟲,恐怕造成腸道阻塞,引發劇烈腹痛、嘔吐、腹脹和發燒等狀況,腸道阻塞沒有及早發現,還會導致小腸壞死,進而導致敗血症和敗血性休克,嚴重會致命。因此院方提醒家長,兒童應該每6個月驅蟲1次,更要教導孩子養成飯前和玩耍後用肥皂洗手的習慣,且兒童的食物要煮熟,飲用的水必須乾淨。
上周新增4例類鼻疽個案 颱風後恐陷吸入性感染
疾管署今(5)日公布國內上週新增4例本土類鼻疽個案,3例居住於高雄市,1例居住於臺南市,年齡介於60多歲至70多歲,發病日介於10月4日至29日,具高血壓、糖尿病、腎臟病等慢性病史,高雄市其中1例住家附近於山陀兒颱風期間有淹水的情形,其餘個案均無汙水汙泥接觸史,多數個案在室內外皆無佩戴口罩。上述個案因發燒、呼吸喘或頭痛等症狀就醫,目前均住院以抗生素治療中,其中1例曾入住加護病房,目前已轉至一般病房;同住者共計8人均無疑似症狀。疾管署指出,今年國內已累計105例本土類鼻疽確定病例,其中21例死亡,為歷年同期最高,本土病例以65歲以上(62例)和50-64歲(32例)為主要年齡層,分布縣市以高雄市(80例)為多,其次為臺南市(11例)、屏東縣(4例)和臺中市(4例),其中69例於凱米颱風後1個月內發病,10例於山陀兒颱風後發病。疾管署提醒,康芮颱風過境帶來大量降雨及驚人風力,強風暴雨易使土壤和泥水中的類鼻疽桿菌暴露於地面並更易傳播,且常為吸入性感染,颱風後一個月內確診個案有增加趨勢,且近期東北季風增強易有較強陣風出現。疾管署呼籲,糖尿病、肺病、肝病、腎病、癌症或免疫功能受損者等高風險族群,感染後重症機率較高,如有發燒、胸痛、咳嗽等症狀應儘速就醫,即早診斷與治療。疾管署說明,類鼻疽是由類鼻疽桿菌引起,潛伏期平均為9天,短則數小時,亦可長達21天,該菌存在於土壤、水池及積水環境中,主要由皮膚傷口接觸受病原菌污染的土壤或汙水傳染,感染類鼻疽症狀表現差異極大,可能為無症狀,而常見病徵包括發燒、頭痛、局部腫痛、潰瘍、胸痛、咳嗽、咳血及淋巴結腫大,可導致皮膚膿腫、肺炎、腦炎、敗血症,需儘速以適當抗生素治療,請民眾務必留意自身健康狀況,如出現疑似症狀時,尤其高風險族群,應儘速就醫並告知汙水、汙泥相關暴露史,以及早診斷獲得妥善治療;醫師診療遇有疑似個案,應儘速評估給予抗生素治療並於24小時內通報及採檢送驗,以利衛生單位採取防治措施。
台南2歲童遭虐死!媽媽放任同居人施虐輕判2年 檢上訴被駁回
台南一名謝姓男童於去年10月遭媽媽的同居人虐待致死,引發社會關注,其中謝女一審被判2年有期徒刑,案經上訴,台灣高等法院日前也裁定維持原判,全案仍可上訴。判決書指出,謝姓男童自2022年4月26日起,由台南市政府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進行安置,直到2023年7月23日結束安置,回到原生家庭。男童隨後與謝姓生母、陳姓生父及姐姐共同居住在台南市的一家平價飯店中。直到2023年10月18日,謝姓生母與陳姓生父將男童送醫急救,但男童在到院前已經死亡。醫院懷疑男童可能遭受凌虐致死,隨即報警,經調查後男童的父母雙雙被檢方起訴。法院調查顯示,謝女與陳男認為男童不聽話,曾對其施以虐待。陳男更在謝女外出工作時,重擊男童腹部,導致男童重傷並引發敗血性休克,最終送醫不治。謝女也在開庭時供述,自己曾目睹或聽聞陳男對兒子的凌虐行為,並在為兒子洗澡時發現他身上的傷勢。不過謝女聲稱,由於陳男拒絕工作,自己必須擔負家庭生計,無法親自照顧孩子。此外,與家人關係不佳的她無處可去,無法單獨帶著兩個孩子離開。她還提到,曾經的婚姻失敗令她不願再次面臨婚變,加上陳男對女兒特別照顧,使她不想讓女兒成為單親家庭的一員。對於沒有帶男童就醫,謝女解釋是因為害怕醫院通報,男童可能再次被安置到寄養家庭。她強調,直到兒子去世前一天才注意到其肛門處的傷痕,且之前看到的傷勢並不嚴重。台南地檢署最終對謝女提起訴訟,台南地方法院一審判處謝女2年有期徒刑,檢方認為判刑過輕而提出上訴;但台南高分院認為,謝女坦承犯行,並清楚陳述陳男的暴行,表現出悔悟之心,最終駁回上訴,維持2年刑期原判。至於陳男則因涉及「凌虐未滿18歲之人致死罪」等多項罪嫌,目前案件正由台南地方法院國民法官專庭審理中。◎若自身或旁人遭受身體精神虐待、性騷擾、性侵害,請打110報案再打113找社工。
新增3例類鼻疽!死亡數歷年同期新高 康芮颱風來襲再拉警報
疾管署今(29)日公布國內上週新增3例山陀兒颱風後本土類鼻疽病例(其中1例死亡),均位於高雄市,年齡介於 40餘歲至70餘歲,3例均具糖尿病或慢性腎病等慢性病史,發病日介於10月11至22日,其中2例無汙水淤泥接觸史,因發燒、呼吸喘等症狀就醫,均住院以抗生素治療中。死亡個案為60多歲男性,接觸史不明,10月22日因呼吸喘就醫,當日因敗血性休克、嚴重肺炎、呼吸衰竭不幸死亡。疾管署呼籲,糖尿病、肺病、肝病、腎病、癌症或免疫功能受損者等高風險族群,感染後重症機率較高,如有發燒、胸痛、咳嗽等症狀應儘速就醫,即早診斷與治療。疾管署表示,今年國內已累計101例本土類鼻疽確定病例,其中20例死亡,為歷年同期最高,本土病例以65歲以上(59例)和50-64歲(31例)為主要年齡層,分布縣市以高雄市(77例)為多,其次為臺南市(10例)、屏東縣(4例)和臺中市(4例),其中69例於凱米颱風後1個月內發病,6例於山陀兒颱風後發病。疾管署說明,類鼻疽是由類鼻疽桿菌引起,潛伏期平均為9天,短則數小時,亦可長達21天,該菌存在於土壤、水池及積水環境中,主要由皮膚傷口接觸受病原菌污染的土壤或汙水傳染,而颱風後因強風暴雨易使土壤和泥水中的類鼻疽桿菌暴露於地面並更易傳播,且常為吸入性感染,於颱風後一個月內確診個案增加。疾管署指出,依中央氣象署發布資料,預測近期康芮颱風將於10月31日至11月1日通過臺灣或鄰近海域,且不排除中心登陸臺灣的可能,受外圍環流影響可能帶來大量降雨,疾管署呼籲高風險民眾颱風天應儘量待在室內並避免開窗及建議於室內外皆佩戴口罩,避免吸入空氣中帶有病菌的塵土或水滴,並應做好個人防護措施,避免皮膚、傷口直接接觸受汙染塵土、土壤及汙水,降低感染機會。疾管署提醒,感染類鼻疽症狀表現差異極大,可能為無症狀,而常見病徵包括發燒、頭痛、局部腫痛、潰瘍、胸痛、咳嗽、咳血及淋巴結腫大,可導致皮膚膿腫、肺炎、腦炎、敗血症,需儘速以適當抗生素治療,請民眾務必留意自身健康狀況,如出現疑似症狀時,尤其高風險族群,應儘速就醫並告知汙水、汙泥相關暴露史,以及早診斷獲得妥善治療;醫師診療遇有疑似個案,應儘速評估給予抗生素治療並於24小時內通報及採檢送驗,以利衛生單位採取防治措施。
快訊/山陀兒颱風奪命第2例!高雄男染類鼻疽「狂喘就醫」當天亡
類鼻疽疫情升溫!疾管署今(29日)公布,國內再新增3例類鼻疽個案,其中1人死亡,死亡個案為一名高雄市60多歲男性,10月22日因呼吸喘就醫,當日因肺炎合併敗血性休克不幸病逝,至今山陀兒颱風類鼻疽死亡已累計第2例。疾管署表示,國內上周新增3起類鼻疽本土病例,患者均居住在高雄市,年齡介於40多歲至70多歲之間,且3人均有慢性病史,其中死亡的60多歲男性並無汙水、汙泥接觸史,初步判定應為吸入性感染。
中年男鼠膝部腫起!躺下卻消失 就醫檢查竟是「疝氣」搞鬼
48歲許姓男子為了完成單車環島的夢想,每週都辛苦練習,但他近來察覺左側鼠膝部似乎「腫了一小包」,用力時候比較明顯,躺下後反倒消失不見,他擔心是「拍咪ㄚ」連忙就醫檢查,結果是疝氣作祟。鼠膝部疝氣最常見 引起劇烈疼痛、噁心應儘速就醫亞洲大學附屬醫院一般外科醫師許瓈文表示,「疝氣」指的是身體器官或組織從周圍體壁較弱處突破,導致該部位突起成一包,依照位置不同,可分為鼠蹊部疝氣、腹壁疝氣、切口疝氣等,其中以鼠膝部疝氣最為常見,可細分「腹股溝疝氣」及「股疝氣」,前者以男性、高齡、肥胖以及家族史居多,後者則常見於中老年女性,可能因為長期用力例如咳嗽或便祕、提重物或生產史所導致。許瓈文指出,若未能提早治療疝氣症狀,導致持續惡化,例如腸子或腹內網膜組織卡住回不來,有可能就會造成腸子或是組織缺血壞死,引起劇烈疼痛、噁心嘔吐、腹脹、無法排氣排便,此時千萬不可強行擠壓,需儘速至急診就醫。腹腔鏡微創手術傷口小、疼痛感低 可較快恢復日常生活目前手術治療疝氣方式分為傳統疝氣修補手術以及採用微創內視鏡的全腹膜外疝氣修補術(TEP)、經腹腔腹膜前修補術(TAPP)等,由於腹腔鏡微創手術僅需3個0.5至1公分的切口,搭配人工網膜置入作為腹壁補強,不僅傷口小,術後疼痛感較低,可較快恢復日常生活,但術後三個月內須避免會增加腹壓的活動;若是嚴重疝氣如有腸子或組織壞死時,則需進行組織或腸道切除手術治療,處理上較為複雜,不宜拖延。疝氣盡早手術治療 避免腸阻塞、腸壞死或敗血症許瓈文強調,雖然有時疝氣可以自行復位,但建議仍須盡早手術治療,避免出現嵌頓性疝氣合併腸阻塞、腸壞死、敗血症,甚至是死亡的後果。若民眾發現腹股溝不適或腫塊的,切勿輕忽病情,應儘早就醫,尋求專業醫療協助,以避免病情惡化。
臥床婦「滿頭壓瘡」失去意識!家屬1理由堅持救到底 名醫嘆:人間地獄
一位中年女性臥床多年,因癱瘓加上沒有意識,完全無法移動,導致整個頭部都是壓瘡,甚至已惡化至三、四級,對外界毫無反應,然而家屬卻堅持急救,甚至說「有狀況要繼續急救到底,如果可以就進去加護病房」,原因是「去加護病房補助金比較多」,讓人聽了不勝唏噓。胸腔科名醫蘇一峰在臉書粉專透露,該位中年女性臥床多年,癱瘓加上沒有意識無法移動,在之前的一次急救後,雖然人救回來,但是因為缺氧,病人已經沒有意識,醫護人員詢問之後是否還需要急救,不料家屬卻說「有狀況要繼續急救到底,如果可以就進去加護病房」。蘇一峰提到,由於婦人有住院的補助金可以領,所以家屬才堅持急救到底,甚至不避諱地說「去加護病房補助金比較多」,讓他看了忍不住感嘆「看了太難過,整個頭都是壓瘡三四級,病人都已經沒有意識,對外界無反應…最痛苦的人間地獄在醫院深處」。據了解,壓瘡俗稱為「褥瘡」,是皮膚受到壓迫或磨擦,導致皮膚受傷甚至深到皮下組織、肌肉與骨頭的情形。一般來說,壓瘡可以分成 4 個等級,第1級為皮膚發紅,變黑,經過30分鐘仍然一樣,外觀無缺損;第2級皮膚有水泡、破皮或表淺性凹洞已經傷到真皮層;第3級是皮膚層全部受傷深到皮下組織或脂肪;第4級則是損傷嚴重或壞死性傷口,傷到肌膜、肌肉,甚至深及骨頭。嚴重的壓瘡會發生皮膚潰爛、膿瘡、敗血症、甚至需開刀清除或縫合。
山陀兒襲台後首例死亡個案!高雄男染類鼻疽 發病住院1週亡
疾病管制署今(22)日公布國內上週新增2例山陀兒颱風後本土類鼻疽病例(其中1例死亡),均位於高雄市,其中1例70多歲男性有慢性病及汙水/淤泥接觸史,目前仍醫院住院治療中;另一例80多歲男性因有多重慢性病史,常因呼吸困難、肺炎頻繁住院,10月7日再次出現發燒、呼吸喘,就醫住院並採檢,10月13日因肺炎及自身慢性疾病不幸死亡。疾管署表示,今年國內已累計98例本土類鼻疽確定病例(18例死亡),為2001年以來同期最高,98例本土病例以65歲以上(57例)和50-64歲(31例)為主要年齡層,分布縣市以高雄市74例為多,其次為臺南市10例)屏東縣4例和臺中市4例,其中69例於凱米颱風後1個月內發病,3例於山陀兒颱風後發病。疾管署指出,颱風過後為類鼻疽疫情高峰,1個月內仍有機會出現個案,且近期持續有颱風生成,外圍環流可能帶來大量降雨,民眾颱風天應儘量待在室內並避免開窗及建議於室內外皆佩戴口罩,避免吸入空氣中帶有病菌的塵土或水滴,並應做好其他個人防護措施,避免皮膚、傷口直接接觸受汙染塵土、土壤及汙水,降低感染機會。疾管署說明,類鼻疽是由類鼻疽桿菌引起,潛伏期平均為9天,短則數小時,亦可長達21天,該菌存在於土壤、水池及積水環境中,主要由皮膚傷口接觸受病原菌污染的土壤或汙水傳染,而颱風後因強風暴雨易使土壤和泥水中的類鼻疽桿菌暴露於地面並更易傳播,且常為吸入性感染,於颱風後一個月內確診個案增加。疾管署提醒,感染類鼻疽症狀表現差異極大,可能為無症狀,而常見病徵包括發燒、頭痛、局部腫痛、潰瘍、胸痛、咳嗽、咳血及淋巴結腫大,可導致皮膚膿腫、肺炎、腦炎、敗血症,需儘速以適當抗生素治療,請民眾務必留意自身健康狀況,如出現疑似症狀時,尤其高風險族群,應儘速就醫並告知汙水、汙泥相關暴露史,以及早診斷獲得妥善治療;醫師診療遇有疑似個案,應儘速評估給予抗生素治療並於24小時內通報及採檢送驗,以利衛生單位採取防治措施。
睡前別再滑手機又放床上! 研究曝:恐接觸「蟑螂糞便細菌」
現代生活時常離不開3C產品,許多人更習慣睡前躺在床上滑手機,然而有研究人員警告,手機上可能帶有大量細菌,這種細菌普遍在蟑螂糞便中被發現,一旦接觸這類細菌,可能讓免疫力低下的族群引起感染、痘痘、紅疹、肺炎甚至是敗血症。根據外媒《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據估計,每個人平均1天觸摸手機的次數多達2617次,手機也會因此變得極度不衛生。此前,更有研究發現,智慧型手機的細菌含量是馬桶的10倍,且科學家曾示警,「床上溫暖潮濕的環境是病原體生長和傳播的完美培養皿」。英國寢具品牌「MattressNextDay」就贊助了一項研究,試圖了解手機上究竟藏有哪些細菌。研究人員從10支智慧型手機及10支智慧型手錶上採取樣本,並將樣本放入實驗室生長,以便觀察有哪些病菌存在。結果發現,「智慧型手機是最骯髒的科技產品」,其細菌數量比先前在電視遙控器等物上發現的細菌還要多。報導指出,智慧型手機、智慧型手錶上最常見的細菌是「綠膿桿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這是種常見於蟑螂糞便中的細菌,雖然在大多數情況下是無害的,但它可能導致更嚴重的健康併發症,若是免疫力較差者,接觸細菌過後,可能造成眼部感染、疹子、膿皰、腹瀉、頭痛,甚至誘發肺炎、泌尿道感染、敗血症。「MattressNextDay」也針對575名成年人進行調查,發現有高達74%的受訪者睡覺時會將手機放在頭邊或這頭下,而睡眠專家、「MattressNextDay」執行長馬丁(Martin Seeley)就直言,「記住,你的床應該是讓你休息的避難所,而不是潛在有害細菌的培養皿」。對此,專家建議,可以定期使用含酒精的濕紙巾或紫外線消毒劑來清潔手機,這能幫助消除手機上可能存在的任何細菌,並且應減少讓手機與臉部直接接觸。
泰國爆豬型鏈球菌…台男也感染「1疏忽險致命」 醫揭預防方法
泰國東北部4個省份接連爆出12起因感染豬鏈球菌死亡、上百人失去聽力的案例,就連台灣也傳出病情。一名53歲男子因出現感冒症狀、高燒不退、脖子僵硬、劇烈頭痛與雙耳耳鳴等症狀,被送到醫院急救,到院時人已經昏迷、意識不清,診斷證實受到豬型鏈球菌感染導致腦膜炎。據了解,男子是飼養豬隻的業者,罹患糖尿病、高血脂慢性疾病,免疫力較弱,發病前曾拔牙有傷口,到養豬場接觸豬隻後沒洗手就碰觸口腔,以致於細菌經由口腔傷口侵犯腦部,造成腦膜炎並右邊聽力受損,所幸進行抗生素治療,住院18天後順利返家休養。童綜合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楊自強說明,豬型鏈球菌腦膜炎是因為豬型鏈球菌侵入人體腦部腦脊髓液,造成腦膜炎發生,甚至可能引發敗血症、心內膜炎、關節炎及支氣管肺炎等,感染途徑主要透過人體傷口、黏膜接觸病菌,或食用未煮熟的豬肉,潛伏期為數小時到3天就會發病。楊自強提醒,豬肉切勿生食,豬肉、豬內臟或豬血應煮熟,料理過程也要使用不同砧板或器皿來避免生、熟食混雜導致交叉感染,處理時也要注意接觸的皮膚,應做好防護避免傷口直接接觸,處理後也要徹底洗手;若身體出現任何不適症狀,要儘快就醫,找出致病原因,才能獲得良好的預後效果。
山陀兒襲台後首例類鼻疽!高雄男接觸汙水 呼吸困難、四肢無力住院
疾病管制署(下稱疾管署)今(15日)公布國內上週新增1例山陀兒颱風後本土類鼻疽病例,為高雄市60多歲男性,具慢性病史及汙水、汙泥暴露史,因發燒、呼吸困難、四肢無力等症狀就醫,目前住院治療中。疾管署呼籲,糖尿病、肺病、肝病、腎病、癌症或免疫功能受損者等高風險族群,重症機率較高,如有發燒、胸痛、咳嗽等症狀請儘速就醫,即早診斷與治療。疾管署表示,今年國內已累計96例本土類鼻疽確定病例(17例死亡),為2001年以來同期最高,96例本土病例以65歲以上(55例)和50-64歲(31例)為主要年齡層,分布縣市以高雄市(72例)、臺南市(10例)、臺中市(4例)和屏東縣(4例)為多,其中69例於凱米颱風後1個月內發病。疾管署說明,類鼻疽是由類鼻疽桿菌引起,潛伏期平均為9天,短則數小時,亦可長達21天,該菌存在於土壤、水池及積水環境中,主要由皮膚傷口接觸受病原菌污染的土壤或汙水傳染,而颱風後因強風暴雨易使土壤和泥水中的類鼻疽桿菌暴露於地面並更易傳播,且常為吸入性感染,於颱風後一個月內確診個案增加。疾管署指出,感染類鼻疽症狀表現差異極大,可能為無症狀,而常見病徵包括發燒、頭痛、局部腫痛、潰瘍、胸痛、咳嗽、咳血及淋巴結腫大,可導致皮膚膿腫、肺炎、腦炎、敗血症,需儘速以適當抗生素治療,提醒民眾須留意自身健康狀況,如有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治療,同時籲請醫師提高警覺,注意類鼻疽疑似個案之通報與診治。疾管署強調,颱風過後為類鼻疽疫情高峰,民眾應做好個人防護措施,避免皮膚、傷口直接接觸或吸入受汙染塵土、土壤及汙水,降低感染機會。如出現疑似症狀時,尤其高風險族群,應儘速就醫並告知汙水、汙泥相關暴露史,以及早診斷獲得妥善治療;醫師診療遇有疑似個案,應儘速評估給予抗生素治療並於24小時內通報及採檢送驗,以利衛生單位採取防治措施。
孕婦喝冰箱剩牛奶!嬰兒「胎死腹中」 醫曝元兇:李斯特菌所致
大陸浙江一名32歲懷孕27週的包姓孕婦,日前因為天氣熱口渴,就喝了家中冰箱內開封過的牛奶。沒想到,幾日後包女腹部劇烈疼痛,還出現了畏寒發熱的情況,到醫院檢查後,發現嬰兒已經胎死腹中。根據《大象新聞》等陸媒綜合報導,大陸浙江杭州一名32歲懷孕27週的包姓孕婦,前期進行產檢情況都相當好。但某天包女因為天氣熱口渴,就喝了家中冰箱內開封過的牛奶,後來就突然感覺胎動變少,還出現畏寒發熱的情況,便到醫院進行檢查,不過並無任何異常。直到3天後,包女的腹部劇烈疼痛,緊急送醫治療,經過醫生檢查發現,胎兒已經「胎死腹中」,且包女的胸腔、腹腔均有積液。之後,包女還出現膿毒血症和感染性休克的症狀,後續醫生將胎盤檢體進行檢查後,才發現原來包女是感染李斯特菌。醫生指出,李斯特菌是由食物污染傳播,經消化道感染,造成感染的原因往往是食用未經徹底加熱的污染食品。冰箱內開封冷藏的牛奶、冰淇淋受到李斯特菌的交叉污染,取出直接食用就會導致食物中毒。醫生透露,一般人通常在進食受李斯特菌污染的食物後3~70天(一般為21天)出現腹瀉、噁心、嘔吐、發燒、頭痛、肌肉痛等症狀,嚴重感染者可能出現敗血症和腦膜炎。並提醒孕婦、胎兒、嬰兒、老人、免疫低下族群尤其要當心李斯特菌,「懷孕初期感染李斯特菌,65%的孕婦會發生流產;孕中晚期感染,26%的孕婦發生死胎、死產和流產。」
列管男子打傷老母又持刀襲警...強制送醫3天離世 高齡母住院仍未脫險
本月8日,台南市東區發生一起襲警事件,57歲劉姓男子前一晚因情緒不穩,竟對同住的老母親拳打腳踢,導致她傷重送醫。醫院檢視劉母傷勢察覺有異,經查證發現劉男為列管對象,隨即通報警方將他強制送醫。不料員警接觸劉男時,他竟預藏水果刀,並朝員警腹部猛刺,所幸遭刺員警身穿防彈衣才未受傷。劉男被壓制後強制就醫,但僅3天就因敗血症、肺炎等併發症,在11日離世。而劉男傷重住院的母親目前仍在加護病房治療,台南市社會局已接獲通報,將進一步協助案家處理善後事宜。據了解,劉男為「列管對象」,公衛護士研判狀況為「極度危險」。他平日與母親相依為命,但7日晚間2人因不明原因發生口角,劉男情緒失控狂毆母親,甚至把她打到重傷送醫,直到院方檢視母親傷勢發覺不對勁,經調查才得知劉男狀況,隨即通報公衛護士前往訪視,並通知警方強制將他送醫。台南警方8日前往劉男位於小東路的住處要將他強制就醫,未料劉男一開門就拿出預藏的水果刀往員警腹部不斷狂捅,所幸遇刺員警有事先穿著防彈衣才未受傷。同行的其他5名同仁,見狀火速上前搶下刀子並將劉男壓制固定,但劉男在掙扎過程中不慎劃傷自己的手臂,後續已被強制送往奇美醫院管制。未料住院僅3天,劉男即因敗血症、肺炎等併發症離世,但劉母目前仍因傷重住院觀察中。台南市社會局表示已經接獲通報,將持續協助處理。◎尊重身體自主權,請撥打113、110。◎若自身或旁人遭受身體精神虐待、性騷擾、性侵害,請打110報案再打113找社工。
小心半熟蛋!醫生揭「食用生蛋」風險:嚴重會危及生命
許多人喜歡半熟蛋的口感,但其實背後其實隱藏著健康風險,近期前台大醫院兒科醫師兼YouTuber「蒼藍鴿」吳其穎表示,除了衛生風險外,生蛋白還含有抑制人體吸收生物素的物質,長期大量食用可能影響健康。YouTuber「蒼藍鴿」吳其穎在其影片中指出,從營養學角度來看,不建議生食雞蛋。除了衛生風險外,生蛋白還含有抑制人體吸收生物素的物質,長期大量食用可能影響健康。吳其穎解釋,生吃雞蛋最大的風險來自衛生問題,因為雞蛋在母雞體內形成時,可能沾上沙門氏菌。如果品質控管不當,食用受污染的生蛋可能會導致腸胃炎,症狀包括嘔吐、腹瀉,甚至可能引發敗血症或菌血症,嚴重時危及生命。此外,吳其穎提醒,生蛋白中的某些物質會阻礙人體對生物素(維生素B7)的吸收,生物素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素之一,長期缺乏可能導致掉髮、指甲脆弱等營養不良症狀,因此頻繁食用生蛋可能對健康造成負面影響。他建議,為了兼顧美味與衛生,最好選擇全熟蛋。至於生食雞蛋,除非特殊情況下少量品嘗,否則基於健康與衛生考量,應盡量避免。衛福部也曾在官網指出,依據資料顯示,生食或攝食未加熱完全的蛋品會引起沙門氏桿菌食品中毒。沙門氏桿菌廣泛分佈於自然界,此菌所引發的食品中毒,其症狀包括噁心、腹痛、嚴重腹瀉、脫水、偶發性頭痛,有時會有輕微發燒、腹瀉和食慾不振達數天之久。由於此菌不耐高溫,充分加熱煮熟,即可將此菌殺滅。因此購買生鮮雞蛋宜儘量選購洗選蛋,否則挑選雞蛋後,應立即洗手,以避免交叉汙染。衛福部表示,生蛋白中含有白素(Avidin),會阻礙人體對生物素(Biotin)的利用與吸收。把雞蛋煮熟,不僅可破壞白素也可消滅病菌,免除致病的危險,且加熱後雞蛋中的蛋白質才容易被人體吸收。
山陀兒帶來豪雨…恐再掀起「類鼻疽」疫情 7月凱米颱風後已釀13死
颱風「山陀兒」目前已減弱為熱帶性低氣壓,但在侵襲台灣期間,仍讓多地區出現積水、淹水的情況。對此,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先前就提醒,這次「山陀兒」颱風因為滯留期長,加上豪雨影響,很可能再度引起類鼻疽疫情。羅一鈞表示,今年7月下旬「凱米颱風」襲台後,當時累計了80例本土類鼻疽病例,其中13例死亡,超越2005年海棠颱風42例的最高紀錄;值得注意的是,類鼻疽潛伏期通常為2至4周,而凱米颱風過後的80例個案中,便有69例均是在颱風後1個月內發病。疾管署指出,颱風導致多地出現積水或淹水情況,民眾易因接觸污水、污泥或環境積水孳生病媒蚊,而造成感染鉤端螺旋體病、類鼻疽、登革熱及腸道傳染病等風險,籲請民眾於颱風期間及颱風過後,如需清理家園或外出時務必落實防疫措施,包括穿著雨鞋、防水手套和口罩,避免刺傷或割傷,以保障自身及家人健康安全。疾管署進一步說明,引起類鼻疽的類鼻疽桿菌存在於土壤、水池及積水環境中,主要由皮膚傷口接觸受病原菌污染的土壤或汙水傳染,而颱風後因強風暴雨易使土壤和泥水中的類鼻疽桿菌暴露於地面並更易傳播,常為吸入性感染且慢性病患感染後重症機率較高,因此颱風天應儘量待在室內,並避免開窗,建議於室內外皆佩戴口罩,避免吸入空氣中帶有病菌的塵土或水滴。颱風導致多地區積水、淹水,民眾應慎防類鼻疽。(圖/翻攝自臉書/疾病管制署 - 1922防疫達人)疾管署提醒,類鼻疽常見病徵包括發燒、頭痛、局部腫痛、潰瘍、胸痛、咳嗽、咳血及淋巴結腫大,可導致皮膚膿腫、肺炎、腦炎、敗血症,需儘速以適當抗生素治療,請留意自身健康狀況,有疑似症狀儘速就醫治療,同時籲請醫師提高警覺,如遇有疑似個案,應詢問接觸史、受災/受傷情形、汙水暴露史等,並加強疑似個案之通報與診治。另外,國際上報告類鼻疽死亡率達40到75%,國內統計近5年類鼻疽致死率則為4.5%。其中,抵抗力較差的民眾,包含糖尿病、外傷者,應避免暴露於受污染的泥土或水中,皮膚有傷口者若接觸到受污染的水或土壤,應儘快以水沖洗並就醫。
又見灌水牛2/北台淪陷!防檢署放任灌水牛流入市面 不法血腥金額近千萬
台北市萬華區環南市場知名店家「中信牛肉店」,遭控指使賴姓員工活體灌水以增加牛肉重量,賴男每灌一頭牛就可多拿到1600元報酬,而每頭牛被灌水後可增加30到50公斤,相當於多了數千元利潤,以每年宰殺千頭牛計算,不法獲利恐近千萬元,農業部動植物防疫檢疫署(防檢署)得知賴男灌水舉動後,竟只指示將內臟拿掉,放任灌水牛肉流入市面,讓知情人士難以接受。據了解,中信牛肉店是當地老牌店鋪,從1987年就開始經營,從1萬元資本額發展成如今的大盤商,該店專賣國產溫體牛,雙北攤販和多家餐廳都會向中信進貨,其客戶可說遍布北台灣。而該店牛隻在桃園雅勝冷凍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宰殺,賴姓員工被監視器拍下,他趁著屠宰前將水管伸入牛隻喉嚨,不顧其痛苦強行灌水,過程長達約40秒,灌入的水初估達30公升,相當於硬生生地增加30公斤重量。中信承租雅勝場地屠宰,卻在園區內對牛隻活體灌水,雅勝發現後立刻通報防檢署。(圖/本刊攝影組)「灌一頭小賴就能拿1600元,這個誘惑太大了,只要放下良心就能賺。」知情人士阿國(化名)透露,屠宰場周休三日,而中信的屠宰量約是每日5頭,相當於每周宰殺約20頭,倘若每隻都被灌水,賴姓員工的每月「紅利」輕輕鬆鬆就能突破6位數,幾乎是屠宰師傅月薪的2倍。給員工如此高的報酬,灌水牛的不法利潤究竟有多大?根據畜產會公布的活體牛肉9月23日到9月27日行情表,最貴的閹公牛為每公斤160元,其次是肥育肉用母牛147元,乳公架仔牛和乳公牛則是128元。每頭牛灌水的時間約在2分鐘,相當於80公升水量,也就是80公斤重量,業者往往會在屠宰前數小時先行灌水,讓自來水充斥牛隻體內,從胃中再被牛隻自行吸收,牛肉也因而能增加30到50公斤重量,每頭牛的「身價」再暴增 4000到8000元,以中信年殺千頭來計算,不法獲利達近千萬元。而灌水牛早已被法律明令禁止,各大屠宰廠也配置獸醫,並裝設監視器以避免此類事件再次發生,而雅勝監視器於8月中拍下賴男灌水過程,獸醫發現後通報防檢署,官方回應卻讓人傻眼。中信牛肉店是環南市場老牌店鋪,如今已經營近40年,其肉品卻被發現有食安隱憂。(圖/本刊攝影組)「獸醫說這頭不能殺,防檢署竟說能殺,把內臟拿掉就好。」阿國提到,雅勝獸醫調閱監視器發現賴男行為,第一時間便停止該牛隻宰殺工作,立即請示防檢署該如何處理,防檢署卻回應將內臟丟棄後仍可照常屠宰,放任灌水牛肉進入市面,危害大眾健康。長庚醫院腎臟科系教授級主治醫師顏宗海多年前就曾提醒過灌水牛的危害,他表示,牛肉經灌水會有微生物感染風險,倘若消費者沒有完全煮熟,並增加傳染病感染機會,輕者拉肚腹瀉,嚴重者或遇到抵抗力不好的病人,便可能會成為敗血症並有生命危險。而賴男灌水行為早已行之有年,是雅勝場內「公開的秘密」,阿國也因而呼籲防檢署與動保處加強查緝,別讓不肖商人犧牲消費者健康繼續賺取暴利,也讓牛隻在被屠宰前能不受痛苦的走完最後一程。中信牛肉行否認指控,表示賴姓員工不只在中信服務,同時也是其他牛肉店的員工,影片中拍到的被灌水牛隻不是其店鋪所販售,公司也不曾指使員工灌水,至於牛胃中的水較多,則是因各家牧場飼養方式不同,飼料殘留的水分也會參差不齊。雅勝則表示,牛隻灌水是外包廠商所為,獸醫發現後立即通報主管機關,後續開罰和舉措則交由主管機關決定。防檢署表示,灌水案是防檢署駐點獸醫發現後主動通報,經獸醫檢視後確認水並未進入肉品,因而將內臟捨棄不用,行為人將交由桃園市動保處依《動保法》開罰,也會對雅勝處以行政懲處。
颱風後「類鼻疽」疫情恐升溫 衛福部示警6類人:重症機率較高
每當颱風侵襲,台灣的類鼻疽疫情往往會隨之上升。疾管署說明,類鼻疽是由類鼻疽桿菌引起,該菌存在於土壤、水池及積水環境中,主要由皮膚傷口接觸受病原菌污染的土壤或汙水傳染,但也可經由吸入受污染的塵土、土壤或水滴感染;而颱風後疫情常為吸入性感染,於颱風後一個月內確診個案增加。衛福部曾在官網指出,類鼻疽是由「類鼻疽桿菌」引起的細菌感染,此致病菌以腐生之方式,存在於特定的土壤或水中,許多不同的動物均可能被感染,包括羊、馬、猪、猴、囓齒類、鳥類等。主要的傳染途徑是由於皮膚傷口接觸到受病原菌污染的土壤或水而引起感染,但也可能經由吸入、食入受污染的土壤或水,或吸入受污染的塵土而受感染的情形,一般情形下,並不會由人直接傳染給人。 疾管署說明,類鼻疽菌本身對多種抗生素都有抗藥性,即使在實驗室細菌培養有效的抗生素使用在臨床上也不一定有效。目前一般認為急性期需要用針劑的第三代頭孢子素(ceftazidime),視臨床情況使用 2~4 週。急性期治療後還必須使用長期20週的維持療法(maintenance treatment ),以避免復發,目前一般認為有效的處方為合併的抗生素療法(如:Chloramphenicol、doxycycline及trimethoprim/Sulfamethoxazole)。 疾管署進一步指出,類鼻疽症狀表現差異極大,可能為無症狀,常見的病徵包括發燒、頭痛、局部腫痛、潰瘍、胸痛、咳嗽、咳血及淋巴結腫大,可導致皮膚膿腫、肺炎、腦炎、敗血症,需儘速以適當抗生素治療。國際上報告類鼻疽死亡率可達40-75%,國內統計近五年類鼻疽致死率則為4.5%,其中糖尿病、肺病、肝病、腎病、癌症或免疫功能受損者等高風險族群,重症機率較高,如有發燒、胸痛、咳嗽等症狀請儘速就醫,即早診斷與治療。疾管署強調,颱風過後為類鼻疽疫情高峰,民眾應做好個人防護措施,避免皮膚、傷口直接接觸或吸入受汙染塵土、土壤及汙水,降低感染機會。如出現疑似症狀時,尤其高風險族群,應儘速就醫並告知汙水、汙泥相關暴露史,以獲得妥善治療。
中秋險生悲!高雄婦「吃月餅噎到」昏迷 消防採喉頭鏡嗆命送醫
高雄市12日下午5時許發生一起驚險意外,1名婦人疑吃月餅噎到,隨即在家中昏迷不醒,家屬見狀嚇得趕緊撥打119求助,救護員獲報現場,發現婦人胸口有些微呼吸起伏,再加上家屬表示婦人疑噎到,立即使用喉頭鏡打開患者嘴巴,並用異物夾移除阻塞物,隨後供給氧氣送醫治療,所幸生命跡象穩定。消防局表示,大昌分隊12日下午5時45分獲報,1名婦人在家中昏迷不醒,隊員張証壹與劉彥俊到場後,家屬表示婦人疑似剛剛吃東西時噎到,高級救護技術員張員立馬使用喉頭鏡將患者嘴巴打開,結果發現婦人呼吸道被糊狀物阻塞,趕緊用異物夾取出,並給予氧氣提高血氧濃度,接著迅速送往醫院急救。消防局說明,婦人在送醫途中逐漸恢復意識,並向救護員表示在家中食用月餅時不慎噎到,幸虧家屬及時發現通報,才讓救護員能在第一時間實施適當的急救措施,事後婦人到院前生命徵象已穩定,後續則交由醫務人員接手處理,同時呼籲民眾適逢中秋佳節期間,食用月餅時應細嚼慢嚥避免阻塞,造成呼吸衰竭、敗血症甚至死亡的風險。大昌分隊隊員張証壹表示,2024年初本分隊被配發1台影像式喉頭鏡,相較於傳統式喉頭鏡,它能直接透過影像畫面找到患者的咽喉位置,不僅能降低接觸患者的傳染風險,還能迅速處理呼吸道問題。
發炎性腸道疾病好發於青壯年族群! 醫曝:久病恐釀禍
34歲的吳先生正值青壯年,剛成家立業的他肩負養家的重擔,為了養育妻小成了工作狂,每日飲食也只能隨便打發解決。近日如廁時持續出現血便症狀,讓他誤以為是痔瘡搗亂,索性至藥局購買成藥治療。然而,情勢非但沒有好轉反而越來越嚴重,最後無奈之下求診胃腸科,深入檢查後確診為發炎性腸道疾病(IBD)。透過生物製劑治療,才終於得以控制病情、恢復以往的生活品質,也逐漸開始注重平時的飲食習慣。留心這些症狀 可能是發炎性腸道疾病彰化基督教醫院胃腸肝膽科顏旭亨醫師指出,IBD屬於免疫系統疾病,常見症狀如腹痛、腹瀉、血便、莫名貧血、體重減輕及發燒。如有慢性腹瀉兩週以上,或是其他症狀長達三個月以上,就建議民眾盡早就醫,進一步診斷是否為IBD。依顏旭亨醫師臨床經驗分享,一般而言,透過醫師初步檢查,通常95%求診的患者屬大腸急躁症,因此不需太過擔心。IBD臨床診斷需將慢性病史,大腸鏡檢查、腸道超音波、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腸道造影等影像學檢查,以及典型的內視鏡影像和病理組織等綜合評估才能確診。IBD可分為潰瘍性結腸炎以及克隆氏症。顏旭亨醫師解析,兩者差異在於,潰瘍性結腸炎的發炎範圍僅止於大腸、直腸,症狀包括血便、腹瀉、直腸出血等;克隆氏症則可能擴及大腸、小腸及多處部位。IBD若反覆發炎未癒,容易增加大腸阻塞、腸穿孔、瘻管,甚至提升腸癌機率等併發症的風險。IBD治療武器多 生物製劑助患者一臂之力隨著現代藥物發達,IBD的藥物選擇也逐漸趨於多元。除了抗發炎藥物、類固醇、免疫抑制劑等藥物外,近年來醫藥專家已運用先進生物科技設計出各類生物製劑。顏旭亨醫師表示,生物製劑類似於標靶藥物,可以精準瞄準發炎相關免疫分子進行作用,因此比較不會傷害與疾病無關的細胞或組織,而是針對特殊發炎途徑的傳導物質進行移除。而治療武器的搭配組合仍需視個案個別疾病程度而定,只要疾病控制良好,腸道不發炎、身體抵抗力變好,腸道內的細菌也較不容易增生而形成感染症,避免嚴重感染發展成敗血症。 均衡飲食 維持免疫力 日常3大原則要注意!IBD目前推測成因與基因遺傳及飲食西化有關,基因遺傳的部分,西方人罹患比例較東方人多出許多。根據統計,近年來國內潰瘍性結腸炎的發病率約為每10萬人口有12人,而克隆氏症的發病率為每10萬人口3.9人。根據全民健康保險重大傷病證明,截至2024年6月,全國共有2,360例克隆氏症患者和5,232例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無論東西方,盛行率均在節節上升。顏旭亨醫師建議,均衡飲食應多攝取蔬菜水果、少吃肉類、避免加工食品,且懂得調適生活壓力才能常保腸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