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支援
」教學支援老師權益遭限縮 藍智庫籲教育部檢視體系
教育部日前修正「國民中小學教學支援工作人員聘任辦法」,提及教學支援工作人員的定義及簡稱,期待以「老師」取代原「人員」的稱呼,以示最起碼的尊重。但是,國民黨智庫教文體育召集人陳學聖14日表示,該教學支援老師勞動條件卻不盡理想,由於採取兼職聘用的方式,寒暑假期間無法領取薪資,呼籲教育部重新檢討。陳學聖表示,根據「國民中小學教學支援工作人員聘任辦法」規定,「教學支援老師」是指具備本土語文、台灣手語、新住民語文、英語文及第二外國語文、藝術、綜合活動及其他學校發展特色或經各主管機關指定科目、領域專長者,以部分時間擔任學校教學支援工作,這些人需經相關程序取得合格證書,再通過公開甄選及教師評審委員會審查,由校長聘任。陳學聖指出,教學支援老師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扮演關鍵角色,對於教育部相關政策的推動,也提供重要助力,但目前教學支援老師的勞動條件仍不盡理想,由於採取兼職聘用方式,以鐘點費支給,寒暑假期間無法領取薪資。陳學聖提及,教學支援老師薪資與勞動條件的差異,凸顯教育部的重視程度不足,雖然教育部於111年度調高鐘點費,提供每月2000至8000元的交通津貼,但這些措施並未改善實際勞動條件問題。陳學聖強調,教學支援老師的付出與貢獻值得更多尊重與肯定,呼籲教育部重新檢討相關政策,積極改善教學支援老師的權益保障,提供更友善的工作環境與合理待遇,也讓我國整體教育體系更加健全。
公車急煞釀禍!閩南語教師多處骨折重傷失業 公車公司判賠42萬
高雄市1名年輕教師高姓女子,因搭乘公車期間遭遇緊急煞車事件,導致重傷不僅使她無法繼續新工作,更影響其身心健康和生活,法院近日判決,裁定公車業者及司機應連帶賠償高女42萬餘元,以彌補高女所遭受的損失和傷害。事發2022年10月某日,高女正準備刷卡上車,但公車未等她穩定站立便急速啟動。突如其來的煞車使其失去平衡,摔向司機座位後方的檯面邊角,造成多處嚴重傷害,包括肋骨骨折、肺部挫傷、氣胸等,需長期治療及休養。更令人心痛的是,高女剛剛應聘為高雄某國小的閩南語教學支援教師,但僅工作3個月便因意外受傷,無法繼續教學工作,不僅影響高女個人的職業發展,也影響學校及學生的正常運作。在法律程序中,高女提出刑事傷害告訴,並向公車業者及陳姓司機提出民事求償訴訟,要求賠償包括醫療費用、未來工作損失的薪資等,總金額超過65萬元,經過法院審理,陳司機雖然承認駕駛時未注意前方情況,但僅因《過失傷害罪》被判處易科罰金4個月,可上訴。對於公車業者而言,主張已有提供相關教育訓練給司機,要求其確保乘客安全,然而法院認為,教育訓練文件僅顯示公司提供必要的資訊給員工參考,並不足以免除其對於司機選任及日常監督之責任。最終,法院裁定公車業者及陳司機應連帶賠償高女42萬餘元,以彌補高女醫療費用及工作損失,法院呼籲,市民在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時,應特別注意安全,如遇類似意外情況可及時向相關部門求助或報案,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打造綿密照護網 金門成新住民「宜居天堂」
由來自大陸地區及世界各國人口組成的新住民,落地生根後已是台灣社會結構重要的一環,尤其更占外島人口相當比例。根據金門縣政府統計,光是居住金門的新住民人數已逼近3千大關,為了讓這群新住民更能融入環境,縣府透過一連串的政策,從生活輔導到保障就業權利等多方面著手,利用公部門資源挹注,讓新住民更能早日融入這處大家庭。金門新移民逼近3千大關台灣人口組成向來多元,多年來「新住民」、「新移民」一詞已深入台灣各角落,特別在離、外島地區尤為普遍,根據金門縣政府統計,金門縣新住民人數計有2854位,人數最多的來自中國大陸地區,共有2440位,佔新住民總人數86%,其次是越南189位(7%)、及印尼113位(3%)。無論是來自大陸地區及世界各國的新住民,離鄉背井遠渡重洋要適應新的文化並非易事,因此公部門介入協助便顯得至為關鍵,而向來關心新住民照顧議題的金門縣長楊鎮浯,更投入不少資源,希望藉由各面向政策完善綿密的照護網絡。▲根據統計,金門目前的新住民人口已經逼近3千人。(圖片提供:金門縣政府)事實上,金門縣政府目前能提供關懷新住民的單位不少,涵蓋社會、教育、警政、衛生、觀光各局處,以及就業中心、移民署金門縣服務站、家庭教育中心、新住民社區照顧關懷點與新住民家庭服務中心等多個單位,由點而面織就多元的關懷脈絡,甚至會與金門在地協會合作,作為新移民間的溝通橋樑。金門縣新女性權益協會理事長戴紅表示,對新住民姊妹來說,協會就等於是「娘家」,若生活遇上困難或是問題,協會都會向社會處反映,讓政府第一時間提供資源協助。▲金門有不少如新女性權益協會般的新住民民間團體,透過組織力量作為金門縣政府與新住民間的橋樑。(圖片提供:金門縣政府)多層面照護搭起完善保護網「早期來到金門的新住民姊妹都很無助,既不懂法規,也無一技之長,不像現在管道變多了,社會處也會提供各種課程讓她們學習,加快適應金門的生活。」嫁來金門超過20年的戴紅有感而發地指出。事實上,縣府除了在各局處投入相關資源外,也從各層面落實照顧政策。例如在「生活適應輔導」上,便提供電話及臨櫃的諮詢與關懷、針對經濟陷困新住民提供相關福利資源補助,以及結合新住民社區照顧服務據點及新住民團體辦理各項多元文化交流活動。▲不少遠嫁至金門的新住民並無一技之長,縣府會提供職前訓練,培養新住民的一技之長。(圖片提供:金門縣政府)而在「醫療生育保健」上,縣府則提供產後訪視及全民健保相關資訊服務,且針對新住民懷孕婦女提供產前檢查補助,甚至產前遺傳診斷檢查和優生健康檢查費用也都有實質上的補助。另外新住民在就業上往往是弱勢的一方,縣府於「保障就業權利」上,除辦理各類職業訓練,協助考照輔導外,亦推出就業諮詢,協助求職登記及媒合就業,等於「訓練」與「媒合」兼具,更能增加新住民工作的競爭力。協助子女教養加強語言輔導此外,在「提升教育文化」方面,縣府還會辦理多元文化日活動、新住民親職教育講座、新住民語文教學支援人員的職前訓練及教師人員回流班,讓新住民持續學習成長;而在「協助子女教養」上,則包含早期療育及兒童發展篩檢服務、跨國銜轉學生進行提供華語補救教學、脆弱家庭新住民個案提供訪視、關懷,並建置執行夜光天使點燈計畫,協助新住民子女加強語言輔導及社會文化的學習與適應。▲為了讓新住民的孩子學習無障礙,縣府在協助子女教養上會提供許多課程安排。(圖片提供:金門縣政府)不可諱言,過往遠嫁過來的新住民,在經濟和社會適應力上皆顯得相當弱勢,故而政府挹注的力道遂成了「扭轉」弱勢關鍵的力量。金門縣政府除現有資源外,也將辦理新住民社區服務種子培力計畫,鼓勵新住民團體將多元文化結合在地社區,自主提案並規畫辦理社會服務及活動,增強公共事務參與的能力,達到政府與新住民雙贏的目標,並讓金門成為新住民的宜居天堂。